湖南历史简介大全(湖南历史发展简介)

1、湖南历史发展简介

湖南经济为何能与湖北并驾齐驱?聊到湖南和湖北的历史渊源,简直是太深了!湖南和湖北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南方大国——楚国!而湖北和湖南就是楚国当时能够立足战国七雄的基本盘。再到后来湖北和湖南也差不多是天下十三州之一——荆州的基本盘。湖北和湖南的如今的大概轮廓最早的雏形形成于宋朝时期的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然后再到明朝时期,湖北和湖南有了如今共同明晰的边界轮廓——被称为湖广行省。再到清朝初年,湖北和湖南各自的如今行省版图终于形成。但是湖北和湖南还共同属于湖广总督辖地。也就是说湖北和湖南这两对兄弟省份的历史渊源有两千年多年时间。摊开如今各省域地图,我们会有一个神奇的发现,长江流域南北对应的5对省份中,就人口和经济分布来讲,呈现出明显的北强南弱格局。毕竟长江流域北部省份占据着长江主线,而南部各省份都是只临近长江岸线很小一部分,或者就在长江南岸支流上。国内经济的三大主线之一的——长江线都主要在北部省份!但是我们还发现有一个省格外例外,那就是湖南。在长江流域南北对比的省份中。唯独过程与相对应的湖北经济差距比例最小,甚至湖南在人口方面也超过湖北。湖南经济几乎达到了与湖北并驾齐驱的程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细致看一下!国内目前经济交汇的三条主线,第一条就是以上海为中心往北延伸到京津、往南延伸到大湾区的沿海线;第二重要的一条就是长江流域的长江线,起于上海,一直到上游的成都;第三条就是北京到华中腹地武汉再到大湾区的京广线!由此我们会发现,如今的经济主线布局方面,对长三角和湖北是最为有利的!毕竟江浙沪地区在长江线和沿海线交汇处,而湖北武汉处在京广线和长江线交汇处。如此湖北成为了长江流域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最高的省份。站在这点来讲,湖南对比湖北好像毫无优势可言,经济差距最多只能相当于湖北的70%。但是事实上湖南经济占比湖北达到92.1%,几乎达到了与湖北并驾齐驱的程度。并且在近几十年的经济总量排名中,湖南在有些年份甚至于还超过了湖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有这么几个原因。原因之一,湖南本身的自然气候、地理条件并不差。在长江流域南部各省中,地理平原条件最好的就是湖南和江西。而且湖南面积比江西湖北都要大。湖南北部与湖北共有两湖平原。湘中南丘陵,良田也是大把,这就决定了农业时代,湖南的人口容纳能力不比湖北差。原因之二,湖北虽然在京广线和长江线交界处,拥有千里长江岸线。但是湖南地理区位条件也不错。在国内经济还没有发展充分的十年前,国内经济重心在长三角和大湾区!而湖南离长三角更近,更能够接受大湾区的经济辐射。湖北虽然地处国内经济地理天元中心,但是离大湾区比湖南远,离长三角比安徽远。湖北的这个地理区位在经济发展不充分的情况下,反而不如湖南。后来国内经济发展充分后,京广线沿线经济崛起。湖北的这个地理区位的优势才逐渐扩大。湖北经济总量与湖南经济总量差距也就是最近几年才拉开。目前湖南经济总量与湖北是4000亿差距,就算按照2020年湖北正常疫情测算,湖北2021年经济总量为52000亿+来算,湖南经济总量与湖北的6000亿差距也不算大!第三个原因就是湖南的城市布局板凳深度比湖北更加深厚!湖北最近20年经济最为成功的经典案例就是一主两副发展战略。目前武汉经济接近2万亿;襄阳和宜昌经济总量也有5000亿+,放在中西部地区也是地级市中的佼佼者领头羊!湖南虽然最头部城市不如湖北,但是在城市的经济厚度方面却比湖北要强,湖南目前中心为长株潭,北有岳阳、西北有常德、南部有衡阳郴州!这样的城市地域布局,使得湖南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更强!所以综合来说,湖南经济为什么能够与湖北经济并驾齐驱?为什么能够成为长江流域南部诸省中与北部诸省对应发展成为最为平衡的省份!是由湖南本身高质量的面积体量、地理区位等综合因素决定的!不过最近几年,湖南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慢于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湖南经济是要到了该加油的时候了!

2、湖南历史简介大全

湖南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默默无闻,相比西安,洛阳,南京,北京等的多朝古都,湖南真不够看。但从中国近代史开始,在历史舞台上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闪耀,从曾国藩的湘军开始拉开了序幕,到六君子谭嗣同变法维新,左宗棠收新疆,蔡锷讨袁,黄兴革命,再到毛主席,彭德怀,贺龙,刘少奇等等,湖南这片土地貌似开了挂一般,众星闪耀。抗日的闻名的大战役三场发生在湖南,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长沙会战,打的小日本最终在湖南境内投降,文夕大火把长沙烧的面目全非,号称二战受损最严重的三大城市之一(斯大林格勒,广岛与长沙文夕大火),哪怕这样,湖南以及勤劳的湖南人民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又以一种,新的方式成为了全国为数不多的网红城市。长沙的火,离不开前人铺垫与积累下来的名气,离不开湖南卫视近二十年来耕耘与宣传,毕竟以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长沙,但是却知道湖南卫视,一个快乐大本营伴随好多人长大,离不开长沙的低房价,房价低,生活质量就会提高,大家才会有更多的时间与金钱来享受生活,长沙就像火车站那个火炬符号一样,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在照亮着,发散着它的光与热。#我要上微头条# #长沙头条#

3、湖南地方历史简介

那些说湖南只有近代史的人被打脸了吧!湖南古代文物照样辉煌!湖南是华夏文明起源地之一,湖南文明史早于北方。湖南是世界水稻种植发源地,有一万年的历史了。

4、湖南的历史简介

湖南邵阳新宁县及历史沿革新宁县自西汉建立夫彝侯国起,四易县名:夫彝汉夫彝侯国、夫彝县名。为何称夫彝:《新宁县乡土志》云:境内金城山上脉有芙蓉岭,因“芙蓉”与“夫彝”古时音近,水以山名,故有夫彝水,国以水名,故有夫彝候国之称。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在扶夷旧地建新宁县,属武冈军。“新宁县”县名始于此。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改武冈路为武冈府,新宁县属武冈府。洪武九年(1376),改武冈府为武冈州,辖新宁县。新宁县随州属宝庆府。清初因明之旧。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县直属宝庆府。中华民国初废宝庆府县直属湘江道。民国11年(1922)撤销道制,县直隶湖南省。民国26年,县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月10日新宁县和平解放,属湖南省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1955年4月更名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管辖。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宁县改属邵阳市。

5、湖南抗战历史

最近网上接连有人诽谤湖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我实在是意难平,湖南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自古就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远的不说,就拿近代历史来说。一代伟人:毛主席,湖南韶山人。开国十大元帅中有三位是湖南人:彭德怀,湖南湘潭县人贺龙,湖南桑植县人罗荣恒,湖南衡山县人开国十大将军有六位是湖南人:粟裕,湖南会同县人黄克诚,湖南永兴县人陈赓,湖南湘乡县人谭政,湖南湘乡县人肖劲光,湖南长沙人许光达,湖南长沙人再看看2021年:华为鸿蒙系统正式上线,有“鸿蒙之父”之称的陈海波是湖南邵阳人;前几天硬是被网友逼成网红的鸿星尔克总裁吴荣照,祖籍是湖南嘉禾人。湖南人勤劳朴实,大家都是中国人,请不要再这样去诋毁自己的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友善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应该将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6、湖南地方历史介绍

从三国到明朝,湖北和湖南为何人口稀少?湖北和湖南如今都是国内10个人口在5800万以上的人口大省之一,其中湖南人口位列第7名,湖北人口位列第10名!但是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湖北和湖南都是人口稀少之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其实在最早的夏商周时代,湖北和湖南还远不是如今的国内腹心之地!当时的人口经济重心还是在以河南和陕西关中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当时湖北和湖南算是蛮荒之地了!湖北和湖南的初步的大规模开发,还是要到在西周立国以后,然后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而湖北和湖南逐渐就成为了楚国立国的基本盘!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和湖南算是整个南方的中心,人口繁盛程度虽然远远比不上北方的中原地区,但是相对于长江上游的巴蜀和长江下游的吴越长三角来讲,则又明显强了很多!然后在接下来的秦汉两个大一统朝代时期,北方以河南和陕西为中心的中原腹地在人口和经济地位上又得到一定的巩固!而南方4州中,以湖北和湖南为基本盘的荆州算是4州之首,略比上游的巴蜀和下游的吴越之地经济发达一些,然后就更不用说地处南岭之南的两广地区了!而湖北人口经济的逐渐衰落的起始点就是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了,这个时候中原动荡,人口南迁。荆州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北方人口南下的过路站,而荆州本身并没有留下多少人,南方人口流入的主要方向还是长江下游的江西和江浙地区,以及上游的四川地区!而湖北湖南则处在直面中原腹地的正南防线之上,算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前线了,尤其是湖北!然后又到了隋唐大一统时期,长江下游的江浙和江西以及上游的四川经过将近400年的人口经济沉淀,逐渐成为了南方经济中心!而湖北和湖南只是在大一统时期得到了短暂的休息!在宋朝,南北分立,先是宋金对峙,后来又是宋元对峙,湖北和湖南又一次地处前线。所以就完成了湖北和湖南的人口经济基础没法持续!然后终于迎来了元明清三个大一统朝代,湖北和湖南真正的成为了国内的地理中心,开始有了人口繁衍的时空基础!再加上两湖腹地的云梦泽逐渐消亡,洞庭湖水体逐渐固定。于是形成面积广阔的两湖平原,然后在明朝中后期长江下游地区的江浙地区产业升级,改稻为桑。种粮的任务就逐渐从长三角逐渐往上游移到两湖平原!于是在湖南湖北逐渐形成了湖广熟,天下足的局面!于是湖南和湖北在三国之后,时隔1300年再次成为了南方的人口和经济中心之一!从此自从明朝中期之后的500年以来,由湖北和湖南所组成的荆楚板块,再次崛起成为与川渝、长三角并立的长江流域三大板块之一!#湖南历史简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湖南历史简介大全(湖南历史发展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