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岁新最后是什么职位(黄岁新左太北)

1、黄岁新左太北

1949年,一个轿子被拦了下来,轿子里坐着一普普通通的农村母女,母亲从包裹里拿出一张照片,士兵看到照片后,立刻放他们通过。照片上的人是“飞将军”黄公略,而农村女人是黄公略的妻子。1898年,黄公略出生在湖南湘乡一个书香世家,他从小聪明过人,虽然家境一般,但父亲是教书先,生所以一直供他念书。当时跟黄公略父亲一起教书的,还有一个刘先生,两家人住的不远又品性相投,所以经常来往。刘家有个女儿叫刘玉英,她与黄公略年纪相仿,两家父母就给他们订下了娃娃亲,准备等黄公略一毕业就回来结婚。可是,黄公略毕业后却没有回家,而是参加了湖南的地方队伍,直到1916年,回乡探亲时才把刘玉英娶回了家。虽然是父母指定的婚姻,可是黄公略和刘玉英却非常投缘,婚后感情很好,只是黄公略要不断行军,二人只能分隔两地。两地分居的日子里,黄公略不断写信给刘玉英,给她讲了许多d的思想,而刘玉英也在黄公略的影响下,有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1930年,刘玉英在黄公略的再三要求下,安顿好了家中的一切,独自一个人从老家来到了苏区,此时他们夫妻已经结婚十年,然而真正相聚的日子却寥寥无几。为了支持黄公略的工作,刘玉英主动去队伍里帮忙,她不但战士们缝补衣物,还经常去卫生室帮忙照顾伤员。让夫妻二人高兴的是,在此期间刘玉英终于怀孕了。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局势越来越险峻,为了妻子和孩子的安全,黄公略只能忍着不舍,把刘玉英送回了湖南老家。临走之前,黄公略告诉刘玉英,孩子生下来以后就叫岁新,希望能取得新的胜利。夫妻二人相聚没多久,又要离别,刘玉英万般不舍却无可奈何,只能带着丈夫的一张照片匆匆离开。却不想,这一分别竟然就成了永别。之后,黄公略率领部队在吉安和敌人英勇作战,不幸牺牲,年仅32岁。黄公略牺牲后,d组织曾想找到黄公略妻子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妥善安置,可是却一直没有她们的消息,后来虽然打听到了他们在湖南湘乡,但由于局势影响,黄家人又住在了敌军后方,只能暂时搁置此事。而另一边,在老家带着女儿艰难生活的刘玉英,并不知道丈夫已牺牲。9年后,她忽然收到了一封叶帅的来信,才知道丈夫已经去世近十年。在来信中还提到要把刘玉英接过去照顾,可刘玉英左思右想之后还是拒绝了。公公婆婆已经年迈,加上孩子又小,去了部队也只能成为拖累,刘玉英不想去添乱。1949年,部队派人去接刘玉英。此时,刘玉英公婆已经去世,此前因丈夫身份,她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再三考虑之后,刘玉英决定跟着离开。出发之前,刘玉英回了一趟老屋,从菜地里挖出一个坛子,坛子里装着的正是黄公略唯一留下的照片。来到北京后,刘玉英被送到了北戴河休养,女儿黄岁新被送进了学校继续上学。1955年,饱经风霜的刘玉英在北京安详离世,虽然她前半生艰难困苦,但在晚年之时有女儿相伴左右,生活安定幸福。虽然刘玉英没有上战场,但她却是黄公略最坚强的后盾,正是有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才有今日的美好与和平。作者:小九

2、黄岁新最后是什么职位

1939年,毛主席派徐特立来湖南寻找一为妇女,并再三强调:“找到后一定要将她们母女带到延安。”徐特立果然找到了该女子,没想到她却拒绝了毛主席的邀请,此人到底是谁?她就是黄公略的遗孀刘玉英。黄公略和刘玉英也是包办婚姻,不过婚后二人感情非常好,完全没有包办婚姻的那种生疏感和隔阂。当时,黄公略已经参军,平时夫妻聚少离多,刘玉英毫无怨言地留在家里,照顾公公和婆婆。1930年,黄公略才稍微安顿下来,随即将刘玉英接到部队生活,夫妻二人终于可以在一起了,此时他们结婚快十年了。平日里,只要有空闲,黄公略就会跑回家陪伴妻子,刘玉英也不闲着,天天帮战士们缝缝补补。相聚不到一年,刘玉英怀孕了,夫妻二人别提有多高兴,为了安全黄公略就让刘玉英回老家养胎,临别时给孩子取名为……黄岁新。没想到分开后的第二年,黄公略就战死沙场,为国捐躯了。留在老家的刘玉英,日日思念丈夫,却毫无消息,她有种不好的预感,可是每次都安慰自己说:没事。直到1939年,刘玉英才知道丈夫牺牲的噩耗,她哭的撕心裂肺。黄公略牺牲后,毛主席等人一直惦念着刘玉英母女,多次派人寻找,却没有结果。终于在1939年找到了,毛主席特意派徐特立去接她们来延安。但是刘玉英拒绝了,因为她要赡养公婆,孩子也小她不想给组织添麻烦。此后十年,刘玉英在老家,照顾公婆,培养女儿,她不能让牺牲的丈夫担心。一直到建国前,彭德怀再次派人去接她们母女,刘玉英才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刘玉英并未改嫁,她守着丈夫的照片,走完了漫漫余生。在刘玉英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女子的传统美德,我们在敬佩黄公略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他背后的女人……刘玉英[祈祷][祈祷][祈祷]#人物##历史#

3、黄岁新

1949年8月,湘潭地界的解放军哨卡例行检查,拦住了一顶轿子。轿子里走出了一个小脚农妇,焦急地拿出一封信,信的末尾赫然写着两个人的签名:周恩来,叶剑英。这令哨卡的解放军惊诧不已,而接下来的事就更让人想不到了。轿子里的母女二人受到湘潭地区解放军政委和军长的热烈款待,轿子也被换成更好的军车,还派了专人护送她们到长沙。到了长沙后,驻守长沙的肖劲光司令亲自给北京方面打电话,一定要派遣最得力的人,护送这对母女到北京。这对母女是谁?能够获得解放军如此大的礼遇。其实,原因很简单:她们是飞将军黄公略的妻女,黄夫人叫刘玉英,女儿叫黄岁新。1931年,“飞将军”黄公略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遭到国民d飞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33岁。然而这一切,远在湖南老家的刘玉英并不知情,这一年,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自从黄公略投身革命,原本家境不错的黄家成了国民d反动派迫害的对象,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抢光了。为了让丈夫没有后顾之忧,这个书香门第的小脚女人毅然挑起了家中重担,下地干活养活一家人。即使受了很多磨难,但刘玉英始终坚持让女儿黄岁新读书识字,好在一家团圆的时候向丈夫“交差”。然而一封信打碎了她的梦。1939年,国共合作期间,两d关系缓和,周恩来和叶剑英通过地下d同志的帮助,给刘玉英捎了一封信:玉英妆次(旧时在书信中对女性的敬辞),公略为革命牺牲,你们受了许多磨难。我和毛主席、朱总司令都深为敬仰,并问家庭情况。8年的等待,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刘玉英痛不欲生。据黄岁新回忆:她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母亲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在门槛上坐了一天。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记得母亲一直咬着牙,把嘴唇都咬出血。直到血滴在衣服上,母亲才抱着她进屋。收到周恩来的信后,刘玉英又陆陆续续地从地下d同志那里获得了资助,日子虽苦,也能勉强支撑。彭老总始终关怀着黄公略的家人,1949年长沙解放后,彭德怀马上让侄子彭起超去湖南将刘玉英母女带到北京。当时黄家所在的乡镇还在国民d控制中,到处在搜捕共产d将领的家眷。地下d的同志们好不容易找到刘玉英,准备趁着夜色将她们带走。可在走之前,刘玉英突然说:“我有东西落在家里了,必须要回去拿。”负责护送她们的黄定平急了,急忙劝解,可刘玉英异常坚持。没有办法,只好让几个同志陪着她去拿东西。到了黄家,刘玉英直奔菜地,从一个隐蔽的角落里挖出一个坛子。坛子打开时,在场的人无不动容,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封信。照片是黄公略当年在军校时拍的,英姿勃发。信就是1939年,周恩来和叶剑英问候她的信。这两样东西,在得知丈夫牺牲后的十年岁月中,陪伴着她等待革命的胜利。拿上这个坛子,刘玉英才安心地坐上轿子离开。刘玉英母女到达北京后,很快就见到了彭老总。彭德怀对这个从未见过面的小侄女黄岁新十分喜爱,将她带在身边抚养。从未感受过父爱的黄岁新,在彭德怀的关照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她也从北京的叔叔伯伯的口中,了解到父亲黄公略是个大英雄。每次有人问起她名字的含义,她总是骄傲地说:“父亲给我起的,是岁岁年年迎接新生活的意思。”而成年后的黄岁新却始终有一个遗憾,就是没有找到父亲黄公略的尸骨。黄公略牺牲前嘱咐同志将他葬在东固,说喜欢这里的山和水。战友们依照他的遗愿将他葬在了当地,后来这里遭受了种种战事,早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黄公略的遗骨也就下落不明了。1964年,中央再次开始寻找黄公略的遗骨,准备带入八宝山安葬。然而他们在原来的地方挖了一个多月,只找到了子弹壳和皮带,遗骸还是没有踪迹。寻找烈士遗骸的同志们不免有些灰心丧气,他们惭愧地看着全程陪同的黄岁新,她眼含热泪,在挖出子弹壳的地方,捧出三把热土,带回了北京。黄公略牺牲时,黄岁新还不满一岁,她从未见过父亲。但在她的成长之路上,父亲的影子无处不在。高中毕业后的黄岁新考入了河南平原农学院,之后又到东北牡丹江实习,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逐渐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无愧英灵之后的称号。

4、黄岁新现状

[微风]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到北京饭店,怯生生不敢说话,女儿却活泼问道:“我们来找彭叔叔!”“彭叔叔?”警卫员迟疑地问道,北京饭店恰好就住着一位,就是我们的彭老总。为了参加中共中央的会议,彭德怀特意在百忙之中抽空到了北京,在此期间,下榻的酒店正是北京饭店。警卫员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妇女穿着朴素,脸上早已没有了年轻女子般姣好的皮肤,取而代之的是皱纹横生脸庞,还有那双明显缠过足的小脚,都在昭示着这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然而,彭德怀却并非任何人都可以见到的,因此,警卫便问起了眼前母女的身份以及求见彭德怀的目的。只见那妇女犹豫了许久,这才缓缓吐出:“还请你帮我转达彭副主席我的丈夫是黄公略,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警卫员听了这个名字立即就肃然起敬,立马上报。这位黄公略正是同毛主席、彭德怀、朱德共称“朱毛彭黄”的红三军“飞将军”,在当时可谓人尽皆知,轰动一时。纵观毛主席的诗词,能够得到毛主席诗词正面赞扬的人并不多。这其中就有“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是一位,而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赞扬的正是黄公略为中国共产d和中国工农红军做出的贡献。更为巧合的是,黄公略和彭德怀之间有着极深的交情,黄公略、彭德怀以及李灿三人,也曾被誉为“红军三杰”。他们的相识是在1922年,同时来到了湖南陆军讲武堂进行学习深造。因为志向相投,黄公略和彭德怀结下了莫逆的交情。后来黄公略又考入了黄埔军校,跟随叶剑英和叶挺参加了广州起义,黄公略看着当时军阀混乱,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状,同时又接触到了共产d的先进思想,他决定以武力效忠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d。让人觉得更加有趣的是,当黄公略带着加入共产d德推荐信找到彭德怀时,与他的一番对话让彭德怀误以为在黄埔军校的时间里黄公略的心已经投向了国民d,他们考虑到不能让行踪暴露,差点就将黄公略误杀,多亏了邓萍及时阻止才得以挽回局面。我觉得正是他们的这一种革命精神,为了革命能够舍弃一切的精神,哪怕是莫逆之交,哪怕是血缘关系,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在黄公略参与湘军的时候,他的班长正是彭德怀。当彭德怀回忆起自己在湘军的生涯时,曾经这样描述过:“我在这段时间结交了许多来营当兵的知识青年,最后只剩下黄公略和李灿”。在红军时期,他们二人,一个做了红三军的军长,一个成了红八军的军长。黄公略带领部队打了多次胜仗,为了策反黄公略,将这个帅才吸纳进自己的麾下。曾经作为黄公略校长的蒋介石要挟了黄公略同父异母的哥哥黄梅庄要让他带1500大洋劝黄公略“迷途知返”。然而为了革命的大业,黄公略毅然拒绝了蒋介石的“一片好心”,继续投身于红军的发展建设。然而,令彭德怀没有想到的是,就在1931年9月15日国民d的第三次围剿之中,黄公略在带领部队向瑞金进发的时候,被敌人投下的炮弹击中,伤势过重不幸牺牲,年仅33岁。得知他牺牲后众人都伤心不已,毛主席还亲自主持了追悼大会。黄公略牺牲以后,毛主席也一直没有忘记他的遗嘱,他交代周恩来和叶剑英一定要找到他的家人。经过多方打探得知了刘玉英的住址,周总理给刘玉英写了一封信,告诉了他黄公略牺牲的消息,接到信刘玉英才得知丈夫已经牺牲八年。当毛泽东指示徐特立把黄公略的妻子和女儿接到延安照顾,刘玉英拒绝了,她要在家照顾公婆,刘玉英一直牢记着自己对丈夫的承诺。后来直到解放战争胜利前期,彭德怀嘱托他的侄子彭启超去找黄公略的家属,把他们接到北京。通过多方打探到母女俩的消息后,彭启超向刘玉英说明了彭德怀希望把他们带到北京的想法,刘玉英当即决定和彭启超一起去北京。到了北京后,朱总司令亲自把他们安排好,后来彭德怀回京开会,住在北京饭店,刘玉英得知彭德怀回京开会,于是带着女儿前去见彭德怀。也就出现了开头刘玉英带着女儿到了饭店门口怯生生说要找彭德怀的这一画面。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就匆匆赶来,见到刘玉英母女非常高兴,在后来的日子里,彭德怀更是把黄岁新当亲生女儿看待。黄岁新在彭德怀的关爱下,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后来考上了平原农学院,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生活,没有依靠自己烈属的身份,谋求一点特权。新中国的建国之路正是在这一部部血与泪之中书写出来的,所以我们又怎么能忘记历史,那些东西是应该世世代代镌刻在我们华夏骨子里的,让我们世代缅怀的。#黄岁新简介#

5、黄岁新张献华

1949年,湖南农村一对母女被秘密送入北京,省主席出动了军队保护。“不要经过她同意了,派人帮她买就是了。”这是1949年8月,时任湖南军区司令员的萧劲光,对身边工作人员下的命令。命令中的“她”是湖南湘乡的一位农妇,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女儿,她们将很快被秘密送入北京,为此时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的王首道亲自下令出动了军队保护这对母女。那么,这位农妇到底有什么特殊身份,竟能让萧劲光下达这么“霸道”的命令?能让王首道亲自下令出动了军队保护她们母女?这一切,都要从1949年7月中旬的一个深夜说起。当时,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的彭德怀,在深夜急召侄子彭起超赶到他的住处。一见面,急性子的彭德怀就给彭起超下达了这样的任务:……转赴湘乡一带,到黄公略的家乡去寻找黄公略的妻子黄夫人及其子女。说起黄公略,相信喜读军史的读者都不陌生。他被称为“飞将军”,是红军高级将领,但不幸的是在1931年9月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在烽火岁月里,彭德怀和黄公略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两人亲如兄弟。黄公略牺牲后,彭德怀就一直在找黄公略妻女的下落,但由于时局动荡、战乱连连,虽然此前曾找到黄公略妻女下落,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将她们接到解放区。1949年,眼看湖南即将解放,彭德怀担心垂死挣扎的敌人会对黄公略的遗属实行谋害报复。所以,他只能派侄子彭起超赶赴湖南湘乡,寻找并接回黄公略妻女。接到任务后,彭起超当即启程,很快他就抵达了长沙。彭起超是外地人,想要找到黄公略妻女,他就必须依靠当地同志的帮助。所以,他找到了湖南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和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将这件事汇报给了他们。对于黄公略,萧劲光和王首道也很钦佩。得知彭起超的任务后,他们当即安排了一名干部和一位战士,陪同彭起超赶赴湘乡找人。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奇怪,既然萧劲光和王首道对此事这般重视,为什么就只派遣了两个人和彭起超一同行动呢?其实虽然那时解放军已经进军湖南,解放了长沙,但是黄公略的家乡尚未解放,还有败退的国民d军队驻扎。萧劲光和王首道不敢派太多人寻找,这可能暴露黄公略妻女,给她们带去危险。彭起超3人伪装成走街串巷的货郎后,顺利来到了黄公略的家乡。但是当他们找到黄公略的家时,却见家中荒芜,似乎很久没人居住。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黄公略妻女都还活着,只是不知躲去了哪里。寻找无果后,彭起超只能先返回北京汇报。但萧劲光王首道却没有放弃继续寻找黄公略妻女。他们思虑再三,想到了已经进入湘潭的49军,那里距黄公略家乡不远。于是,他们便将这件事托付给了49军军长钟伟。钟伟接到这个安排后,联系上了湘乡县工委副书记,对方给他推荐了一个人:黄定平。此人是地下d员,主要就是在黄公略家乡一带负责开展地下工作。事实证明,黄定平在当地确实有门道,很快,他就在黄公略妻子刘玉英姐夫家,找到了刘玉英和女儿黄岁新。当黄定平说明来意后,刘玉英当地同意离开,毕竟此时败退的国民d军队也快退到了这里,再耽搁下去很有可能出事。不过在离开之前,刘玉英不顾地下d同志的阻拦,非要回老屋一趟。地下d同志们陪着她,见她从老屋旁的菜地里挖出一个菜坛子,这才愿意离开。起初,地下d的同志颇为不解,不知道她为什么非要挖出带走这个菜坛子。此后,一行人来到湘潭地界,遇到了路上的解放军哨卡。当时由于战局变化,很多国民d官员家属和地主都开始逃亡,我军设立哨卡就是盘查这些人。由于刘玉英是小脚,走路不便,为了赶路同志们租了一顶轿子让她坐在里面。这也让哨卡处的我军战士,误以为他们是逃亡的国民d军官家属。虽然黄定平百般解释,但哨卡的我军战士硬是不信,一方面黄定平执行的是秘密任务,这些哨卡战士并没有接到上级指示,另一方面在这个节骨眼上,逃亡的国民d军官家属多的是。正当黄定平不知该怎么处理之际,坐在轿中的刘玉英拿出菜坛子,从里面取出来一封信。这封信是周恩来和叶剑英写给刘玉英的。黄定平将这封信交给哨卡战士们过目,这才取得哨卡战士们的信任并放行。原来,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后,d组织专门派人找过黄公略妻女。这封信就是那一时期周恩来和叶剑英写给刘玉英的。不仅如此,当时徐特立还曾亲自去见过刘玉英,想要将她和女儿黄岁新送去延安。但考虑到家中还有婆婆需要奉养,刘玉英最终并没有选择前往延安。当刘玉英母女被送到长沙后,她们受到了萧劲光、王首道等人的欢迎。考虑到母女二人走得匆忙,也没带什么衣物行李,萧劲光就派人带她们购买。但出去逛了一圈,刘玉英什么都没有买,任凭陪同的同志怎么劝说,刘玉英只有一句话:“不需要什么。”也正因为如此,萧劲光得知此事后,才会下达那么“霸道”的命令:“不要经过她同意了,派人帮她买就是了。”就这样,在长沙待了20多天后,刘玉英和黄岁新就被送去了北京。此后,母女二人就在北京生活,彭德怀只要有空,就会去看望她们母女。#历史开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黄岁新最后是什么职位(黄岁新左太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