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台湾法庭,97岁的薛岳因付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他站起来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全场立刻热烈鼓起掌来。奇怪的是,这次法庭开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围观的群众是平常的好几倍。那么,这位薛岳到底是什么人?他又说了什么话呢?薛岳的名字与岳飞有些渊源,他生于国家战乱之时,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像岳飞一样精忠报国,力保山河无恙,无愧祖国养育。1922年,26岁的薛岳一举成名。当时,薛岳已经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警卫。在陈炯明攻打总统府前,薛岳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已经提前察觉到了异常。陈炯明发动叛乱后,早有准备的薛岳立刻分配人手分别保护总统府和宋庆龄。这场以少胜多的“大元帅府保卫战”实在赢得漂亮,薛岳的指挥才能也得到了孙先生的赞赏。1924年,薛岳跟随蒋介石开始了他的战场历险。一年后,他从一个小兵干到了师长。17年后,他创造了“天炉战法”。这可是长沙保卫战胜利的重要法宝。1939年,日本司令官岗村宁次率领十万日军气势汹汹进攻长沙。当时,驻守长沙的正是薛岳。蒋介石为了保留己方力量,要求薛岳即刻撤退。薛岳一口回绝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他当着士兵们的面立军令状,如若战败,我等将士当自裁以谢国人!这种决绝的毅力振奋着部队里的每个人,在薛岳的指挥下,战区部队经过顽强抵抗,最终重创日军,日军后撤,双方继续对峙。然而,狼子野心的日军不会就此做罢,薛岳意识到自己需要尽快调整一下作战策略。那时,攻打长沙的是日军第11军司令官是阿南惟几。薛岳通过观察他的作战方式,发现他进攻急于求成,以退为进反倒是最好的应对策略。基于此,他自创出一种“天炉战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军进攻时,主动打开一个口子放日军进来。我军提前布置好网状据点,把主力部队放在决战地点外围,等日军进入伏击圈后,我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群起歼之,一举击溃敌方。经过几次实战,薛岳掌握了这种战术的精髓,越发运用自如。不论一次来多少日军,他都能将这些日军引诱到一个指定地点,将敌人分成几小块,直接歼灭。依靠这种战法,我军三次长沙会战共歼灭日军10余万人,薛岳“战神”的称号就此流传。这是他最风光的一次战绩。回顾薛岳的一生,他上过无数次战场,立下无数战功,但他毕竟不是老蒋的嫡系,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他的结局。薛岳晚年,随着老蒋父子的离世,他在台湾的依仗也逐渐消失。李登辉当选台湾总统后,企图推翻“一个中国”的立场,让这位老将军认同他的想法,但遭到了薛岳的训斥。李登辉为了报复薛岳,恶意取消了政府对他的所有生活补助。最终,97岁高龄的薛岳因为“拖欠”房租被告上了台北法院。面对法官的质问,他笔直地站着沉默着,我们不知道这位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只听见他叹道:“我曾经灭过10万日军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薛岳或许等不来属于自己的正义,但历史不会忘记他的战绩,群众的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向这位抗日英雄致敬!作者:祁䄂编辑:长庚#历史开讲# #抗日战争#
2、薛岳将军生平春节广州行孙中山大元帅府清朝国内第二大水泥厂办公楼,先后二次作为孙中山大元帅府。图2:墙上有块石碑上书“求是”,是水泥厂老板手书。现在是该纪念馆镇馆之宝。图2孙中山(与大帅府有关的)的一些时间节点1905年(39岁)成立同盟会,1912年1月1日(46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3日辞去大总统职位(前一天溥仪退位)1914年(48岁)与宋庆龄结婚1915年袁世凯称帝1917年7月孙中山(51岁)被推举大元帅,建立军政府,进行护法战争。征用清朝国内第二大水泥厂办公楼作为大元帅府。1918年8月,备受军阀和政客排挤,辞去大元帅。1923年2月孙中山(57岁)回广州组建陆海大本营,任大元帅。在次使用此地作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孙中山(58岁)召开国民d一大。同时创办黄埔军校。1924年11月到北京与冯玉祥,段祺瑞,张作霖共商国是。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59岁)作为不爱读书的人,我的历史常识都是从电视剧中得到的。今天参观广州孙中山大元帅纪念馆,得到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信息。因为参观这个旧址,认真查阅了孙中山的资料,大致梳理一下先生的生平。先生一生投身救国救民,生活颠沛流离,命运跌宕起伏。留下口号:革命尚未成功,同事仍需努力!这个旧址孙中山先后使用过二年,就在这短短的二年内这里发生了很多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故事。图3:在这个会议室里,孙中山组织领导了护法运动,筹建了黄埔军校,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李大钊先后二次来到这里讨论国共合作。图4宋美龄来过这里小住。图5蒋介石前来救驾(陈炯明叛变时)。从此深得孙中山赏识和信任。图6看到了薛岳和叶挺的名字,是警卫团一营和二营营长。图7胡汉民,孙中山秘书。与孙先生一起工作图8图9:廖仲恺和夫人何香凝,追随孙先生。附近有廖仲恺路和何香凝为纪念廖仲恺建立的一所农业大学。图10,宋庆龄在这里协助孙先生工作。国民d一大是1924年,比共产d一大晚三年。所以有联俄,联共口号!妥妥小弟啊!大帅府坐落在美丽的珠江边上。图11,100年后的今天,国富民强。先生可以欣慰了。午餐菠萝包,叉烧肉,蒸鱼头。一顿不错的粤餐。
3、薛岳将军的一生是怎样的1951年10月的一天,特务进入薛岳、白崇禧的家中大肆搜查,连地板都撬了。事后,愤怒的薛岳、白崇禧分别打电话质问,得到的回复是“例行检查”,但实际上就搜查了两人的家。1950年4月17日拂晓,解放军渡海部队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成功登陆,薛岳夸口的“伯陵防线”很快就被打开了一个占全线总长三分之二的大缺口。薛岳急调三个师的机动部队前去组织反攻,并急电蒋介石调两个军来支援,结果蒋介石非但没有给予援兵,反而密令薛岳将部队全部撤出。在解放军发起解放海南岛战役前夕,在岛上沿海各作战阵地,国民d军都构筑了钢筋水泥工事,滩头设置了障碍物,重点防御地区,还造了人工悬崖;在死角地带,都增设了侧射火力点;还对通信联络、夜间照明等做了具体布置。在前沿步兵阵地的后面,布置了相当数量的炮群,可以用交叉射击,阻止登陆;再加上海空军的积极配合,整条防线还是比较坚固的。在巡视过这一防卫工事后,薛岳得意地称之为“东方的马奇诺防线”,而他的参谋长李扬敬为了替薛岳宣传,则名之为“伯陵防线”(薛岳字伯陵)。然而实际上,海南防卫计划存在着许多致命的缺陷,尤其是部署兵力上的问题最大。部署在海南岛周遭的都是一些没有战斗力又各怀心事的残兵败将和地方部队,作为蒋介石嫡系的刘安祺兵团被留在了后方。尽管刘兵团建制最完整,但其自保倾向非常明显,解放军渡海后没几天,刘兵团就逃往台湾。因此,薛岳几乎是只身逃到台湾的,由于广东的部队在作战中被打得七零八落,虽然他们其中一部分有幸逃到了台湾,但这群不成建制的残兵败将很快就遭到整编。当时,逃到台湾的国民d军大约有六十万,经过一番整编,他们全成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重要的军政职务也被蒋系人马占据。如陈诚任“行政院长”,俞大维为“国防部长”,蒋经国为“国防部政治部主任”,孙立人为“陆军总司令”,周至柔为“参谋总长”兼“空军司令”,桂永清为“海军总司令”。这些人中只有孙立人不算蒋的真正嫡系,但也不是杂牌。其他非嫡系的高级将领如白崇禧、陈济棠、余汉谋、薛岳等人,都被削去了兵权,甚至还处在了被监视、被软禁的境地之中。就连追随了蒋介石几十年的得力助手、嫡系元老何应钦也被迫靠边站了,当然这和何应钦有过“反蒋”的历史很很大关系。到了台湾以后,蒋介石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之余,便对一干军政要员进行一番总清算。蒋介石在1950年的日记中,曾大骂薛岳忘恩负义,是白崇禧第二。薛岳去台后虽然表现出一副明哲保身、不问世事的模样,但麻烦还是找上门来。原来在解放军渡江之后,薛岳曾托余汉谋与李宗仁商谈,计划联合桂系,而张发奎则更为激进,甚至建议李宗仁直接将蒋介石扣押起来,但李宗仁优柔寡断,不敢公开与蒋唱对台戏。薛岳在主粤期间,曾联络余汉谋、李汉魂等粤系将领把广州市由南京直辖改为省辖市(以便于掌握战时行政),并在其他一些事情上与蒋介石发生激烈冲突。有一次,蒋介石来到广州,召见薛岳、余汉谋等人,当面大发雷霆说:“你们以为可以反对我喽?谁反对我,我就叫谁死在我之前!”和张发奎对桂系的态度不同,薛岳、余汉谋对桂系的态度很微妙,尤其是薛岳,向来对白崇禧很是看不起,这就决定了所谓的“粤桂联合”,很难付诸实施,加之蒋介石的敲打,那就更不可能了。薛岳此人向来心高气傲,但是到了台湾后,让他真正尝到了躲在别人家屋檐下的滋味,也只有彻底低头了。只是对于他这种性格而言,受此屈辱,实在不堪忍受,因此薛岳很想向张发奎学习躲到香港去,可惜始终未果。不过薛岳毕竟和白崇禧不同,蒋介石对他尽管不再重用和有所防范,但是却不像对白崇禧那样忌恨,而且到台后成为名义上“二号人物”的陈诚,和薛岳关系极好,所以薛岳到台后,还混了一个一级上将的军衔,这多多少少让薛岳感到满足。薛岳去台以后,便选择嘉义县竹崎乡安家落户,此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最适宜颐养天年。1950年9月,薛岳续弦了小自己三十岁的家庭女教师谭幸申,重新建立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平日里,薛岳除参加重要会议、活动去台北外,平时则在竹崎家中家人的陪伴下读书习文、种花打猎,生活得自在悠闲,加之他非常注重早起和锻炼,因此薛岳在延年益寿方面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在竹崎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到他九十多岁时,依然身体硬朗如昔,讲话中气十足。和许多逃台的国民d大员一样,薛岳晚年极力主张祖国统一,时刻流露出思乡之情,他在台湾担任过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促进了两岸人民的联系。1992年11月,世界客属总会访问团访问乐昌,把薛岳所赠的一份珍贵礼物“铜镜”带到了乐昌,上刻他的题词“桑梓情深”,再次表明了薛岳对故里的牵挂思念之情。1998年5月3日,薛岳病逝于台湾,年103岁。顺便说一下,薛岳六兄弟中,出了四个国民d将军,除薛岳为一级上将外,三弟薛仲述、四弟薛叔达为中将,五弟薛季良为少将。
4、薛岳将军弟弟薛岳,原名薛仰岳,广东韶关人,从小就崇拜岳飞,抗战中带兵杀小鬼子最多的将军[赞]不论d派,不论民族,只要爱国就是一家
5、薛岳将军是哪里人1993年,97岁的薛岳因付不起房租被告上法庭,审讯期间他老泪纵横:“我曾消灭10万日军,没想到晚年是这般结局!”薜岳,字伯陵,陆军一级上将,大名鼎鼎的抗日名将,他出生于1896年,原名薛仰岳那时候正值甲午海战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薛岳的长辈十分悲愤出于对岳飞将军的仰慕,和驱逐外辱的强烈心愿,他们给儿子起名为薛仰岳,希望他长大后以岳飞为榜样,精忠报国薛岳没有辜负长辈期望,他就读军校,加入国民d,成为蒋介石的左膀右臂,在抗日战争中大放异彩抗战时期,薛岳担任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驻守湖南湖北一带他参加过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保卫战等多场战役,打得日本人抱头鼠窜,被称为统帅百万大军的天才长沙保卫战中,薛岳独创“天炉战法”,歼灭整整11万侵华日军,身经百战扬名立万,被人称为国军战神可所有人都没想到,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国军将领,晚年居然会因为交不起房租,被银行告上台湾法庭其实薛岳的不受宠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可见一斑,他个人对打内战不感兴趣,解放时期没什么战绩,不得老蒋重用国共之间的最后一场大战,蒋介石派薛岳驻守海南,和四野的邓华、洪学智、韩先楚等人打擂台老蒋也明白大势已去,自己灰溜溜跑去台湾,剩下薛岳等人苦守海南,守得住皆大欢喜,要是守不住,这也不是自己的心腹,无伤大雅薛岳费尽心血部署伯陵防线,自觉固若金汤,可最终还是被解放军的木帆船打败,丢了海南逃往宝岛没有达成作战目标,蒋介石对薛岳吹胡子瞪眼,再加上这也不是自己的嫡系,所以老蒋只给薛岳安排了一个虚职,光杆司令一个,工资还不高薛岳明白自己受到了嫌弃,他的收入连日常开销都维持不了,自然住不起好房子,只能租房生活,钱还是老朋友们资助的可是十几年过去,朋友们陆续离世,自己的津贴一点儿没涨薛岳本以为,来到台湾后他能过上种菜养鸡的晚年生活,却不想面临资金困乏的窘境,悲叹不已几年后李登辉上台,薛岳因为性情刚烈,支持祖国统一大业,得知了这位新任的国民d领导,被断绝所有的经济来源李登辉还故意给薛岳设套,教唆台北银行向薛岳收取高额房租,老将军没有钱自然交不起,被银行一纸讼状告上法庭法官得到上层示意,审讯期间一直咄咄逼人,连发好几通质疑,薛岳一时间老泪纵横寒心不已:“当年在抗日战争上,我一战便消灭了10万日本人,如今97岁高龄,却要被你们这些小辈侮辱!”薛岳的事情被记者报道出来,岛内民众反应强烈,纷纷为薛岳鸣不平,最后台湾当局没有办法,只能把撤销对薛岳的控告,恢复他的津贴补助但这点钱依旧不多,薛岳的房子被回收,被好心人送了一间仓库样式的平房,十几平,一直住到1998年5月病逝,享年103岁#我要上微头条##我要上 头条##故事##情感##薜岳将军生平简介#
6、薛岳大将军1943年12月4日,日军68师团第234联队在激战后的赵家桥一带清扫战场。联队长户田义直大佐接到报告:中国军人遗尸中有一穿高级军服者。户田义直骑马赶去,见到那片漫坡山地上尸横遍野、一片狼藉,这是一场肉搏战后的场景。虽然日军尸体已先运走,但从死者姿态看,搏斗剧烈,双方伤亡同样惨重。那具中国高级军官尸体身中数弹,血已凝固。呢料军服上与士兵一样满是血迹和泥污。户田义直蹲下来仔细观察,见死者是胸部中弹,拭去军服领章上的泥污,有一颗将星闪光夺目。几名中国伤兵被带到这里,翻译让他们辨认。几名伤兵看到尸体后,目光相顾,无言垂泪。问之,都说不认识。翻译再三逼问,伤兵中一位年纪大些的士兵跪在尸体旁,放声大哭,其余几人也跪下哭泣。那老兵说:“这是我们的师长孙明瑾呀!户田义直命令将俘虏带走时,那位老兵竟向户田跪下连声乞求,另几名俘虏见状也跪下来。户田生平第一次见到中国士兵向他下跪,忙让翻译询问缘由。俘虏与翻译对话一番后,户田和在场日军才知道,孙明瑾平日极爱兵,每逢作战前后和节日,必下到连队和医院看望慰问,对士兵十分和蔼宽厚,关心疾苦。俘虏们恳求这位日军军官将他们的师长埋葬起来。户田义直的联队原隶属第40师团,横山勇将他们调来,正是因为户田性格冷酷,作战果敢,部队战斗力强。而此时,户田却热泪盈眶。他吩咐属下,按中国风俗,以棺木埋葬孙明瑾,墓前立一石碑。1956年12月19日,人民政府下文件追认孙明瑾将军为革命烈士,向烈士的父亲孙奎阁老先生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证”。孙明瑾,号玉轩,江苏宿迁人,生于1905年。读书时代对文学和外语颇偏爱,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第二年考入黄埔6期,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科长、高级参谋、参谋长、副师长,数次参加抗日重要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后接替方先觉任预10师师长。后人回忆,那天孙明瑾拒绝部下掩护其突围的请求,奋身投入激战。打光一梭机枪弹,又用手枪、步枪、刺刀与敌搏斗。刺刀折,一日军持机枪在3米处向他射击,胸中4弹。卫士击毙持机枪的日军,抬他突围,他目瞪卫士,说:“贯彻命令,达成任务!”语终气绝。那一仗中,副师长、参谋长、参谋主任均受重伤,突围几天后先后伤重而死。预10师各团在战后仅收容300余人,28团团长葛先才负重伤,30团团长李长和贪生怕死丢弃部队临阵脱逃。史料中可查到的孙明瑾签发的最后一封电报,是11月28日致九战区长官薛岳电:本师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打到一兵一卒,亦向德山方向突进。任务是解围,明知日军在打援,却硬要一支支部队跳火坑,据战后统计援军伤亡倍于守城部队。剩“一兵一卒”到德山去又能干什么?常德城南城墙上有一座建筑名为“水星楼”,是全城的最高点。日军一度突入城中占领了这个制高点,城中的57师余程万命令171团团长杜鼎亲自率人拼死又夺了回来。夺回水星楼后,余程万在楼顶层设了一个观察哨,监视日军也瞭望援军。第10军3师和预10师被分别击破,常德以南枪声渐稀。57师官兵的心慢慢沉重起来。从11月28日起,守城作战已进入街巷战阶段,日军先后从北门、西门和城东突入市区,一步步向市中心逼近。11月30日,上报给余程万的战斗实力统计,全师只剩不足600人。从师长到士兵,每个人心中都很清楚,常德之战进入了最后阶段。#历史# #头条创作挑战赛#
7、薛岳将军的历史你知道薛岳将军发明的是什么战法吗?薛岳老将军一战封神,长沙一战,送给日本十三万多骨灰盒,日本人好好留着吧,不用感谢。薛老将军是中国人民的英雄,祝薛老将军千古!你知道薛岳将军发明的是什么战法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薛岳将军生平(薛岳将军杰出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