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代表作有哪些诗精辟108条

李白代表作

1、李白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三千飞流,九天直落。具有如此雄浑的气魄与不受限制的想像力,古今恐怕只有诗仙李白一人。

(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李白于天宝初年长安之行以后,移家东鲁。本诗作于东鲁兰陵,以兰陵为“客中”,可见为开元年间的作品。在繁荣的社会背景中,李白更是重友情,嗜美酒,爱游历祖国的河山景致,在他的心中都充满了美丽。这首诗表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盛唐的繁荣景象。

(5)、至德二载(757年),李白五十七岁。正月,在永王军营,作组诗《永王东巡歌》抒发了建功报国情怀。永王擅自引兵东巡,导致征剿,兵败。李白在浔阳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后,为宋写过一些文表,并跟随他到了武昌。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终以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是年杜甫四十六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风翔,授右拾遗。

(6)、李白深受黄老列庄(道家)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7)、这幅草书创作于1977年,早出版于1982年12月的《林散之书画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6年刻成石碑,镶嵌在马鞍山李白纪念馆太白楼内的墙壁上。之后又有4次著录:1994年11月,《林散之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林散之艺术馆馆藏精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2年5月,《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文物出版社。2015年4月,《华人时刊》杂志第4期。

(8)、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9)、►重庆公交坠江原因公布,我和孩子说了4句话......

(10)、在被贬途中忽闻大赦,正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惊喜万分的诗人立刻驾舟东还。沿长江顺流而下,一日千里,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全诗并无一个「快」字,但时空之感却扑面而来。

(11)、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1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3)、在唐诗中,不乏一些超世之作,它们不仅惊耀了当时,甚至千年后的今天,仍然让世人惊叹!

(14)、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5)、而宋人读完李白的《惜罇空》,觉得李白的表现手法太露骨了,尤其是那句“古来圣贤皆死尽”,简直就是群体嘲讽,这让那些文人墨客情何以堪,出于对李白的保护,于是便悄悄更改了几处文字,于是《将进酒》也就应运而生了,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其实都是后人们一片良苦用心。

(16)、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17)、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18)、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三年,李白因遭排挤,离职去京。第二年,他由东鲁南游吴越,行前写了这首诗与朋友作别,因而此诗又名《与东鲁诸公》。

(19)、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直通:值)

(20)、《蜀道难》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294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放洒脱,感情强烈,一唱三叹。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气象宏伟,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2、李白的代表作有哪些诗

(1)、《送友人》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738年。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此诗写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与离情别绪。首联点出送友远行时的景物环境;颔联继写友人别后将如孤蓬,不知要飘泊到何处,隐含不忍分离之情;颈联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廓背景;尾联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

(2)、林散之草书代表作《李白 横江词二首》(局部)

(3)、►1年看20本作文书,我亲手毁了孩子的作文

(4)、《渡荆门送别》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但具体日期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一说作于724年,二说作于725年,三说作于726年。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壮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5)、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6)、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7)、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

(8)、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9)、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10)、孤独的诗:《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1)、►揭秘清华学子童年24小时作息表|北京没有被辜负的孩子

(12)、号称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又作何评价呢?

(13)、《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4)、以《蜀道难》讽章仇兼琼之说,出自北宋蜀刻《李太白文集》。集中《蜀道难》题下注曰:“讽章仇兼琼也。”章仇兼琼事迹,见于两《唐书•吐蕃传》、《杨国忠传》及《通鉴•唐纪》谓章仇任剑南节度使时,讨吐蕃有战功;又谓杨国忠未得势时,章仇通过他向杨氏姊妹行贿,诸杨遂为章仇延誉,章仇得入为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若彼有恃险作乱之心,何必汲汲于夤缘干进?又李白《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云:“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是谓章仇在蜀时能礼贤下士,不至将他比作豺狼。故以《蜀道难》讽章仇之说,历来诸家多不相信。笔者认为,此诗并非针对章仇,但不是说与章仇毫无关系,请看下文。

(15)、注意:优质留言可获得学而思网校大语文定制笔记本哦~

(16)、  王罡收藏有关林散之的草书、绘画、诗稿、笔谈、信札、画册、报刊、图片、录音、视频,以及其他各种文献近千件。先后发表研究林散之的文章300多篇,专著有《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阅读大师系列丛书——草圣林散之》、《林散之草书过眼录》10卷(准备出版),编著有《林散之中日友谊诗书法手卷》、《食砚斋珍藏林散之书画精品集》。面向100多个国家发行的《华人时刊》杂志连载《林散之草书精品赏析》历时4年,《中国书画报》连载《草圣林散之轶事》历时1年。被评为“世界华人杰出收藏家”、“环球时代杰出人物”,出席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百年巨匠——林散之》的拍摄,在第十七届全国收藏文化高层论坛上作林散之主题演讲,王罡的名字收入《世界名人录》。

(17)、就在1990年,敦煌出土的各大文献书籍中,竟然包含着唐人手抄版的《将进酒》。《将进酒》作为李白的代表作品之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价值在诗歌之中也是极其重要的。这首诗词包含着浓浓的“太白之风”,更是将李白的浪漫与豪情推向了。

(18)、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

(19)、“天生我材必有用”也改成了“天生吾徒有俊才”,把自己的用处写成了自己的才华,疯狂暗示自己才华横溢却得不到重用。更加地直抒胸臆,更加的直白,读起来也更加的“狂”。

(20)、李白的代表作《将进酒》是其七言歌行的旷世之作,大开大阖,飘逸灵动,豪迈洒脱,堪称万古无一!而张若虚仅存世的两首诗之一《春江花月夜》也是千古佳作,号称是“孤篇横绝全唐”,可见这首诗在唐诗中的地位,其艺术成就之高。

3、李白代表作品及风格

(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2)、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真的觉得快要吐血啦。李白这么伟大的诗人,你们只知道这么一首?!

(3)、►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9大类型、12种符号、4大技巧!(附练习+答案)

(4)、开元十五年(727年),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秋,全国六十三州水灾,十七州霜旱。李白二十七岁。居于湖北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yǔ师之孙女结婚,安家于安陆。是年王昌龄进士及第。

(5)、从艺术成就上来讲,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6)、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杰出的代表作。诗人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7)、 元萧士碖认为,《蜀道难》是李白在听说安禄山作乱,玄宗打算避入蜀地时作,“太白深知幸蜀之非计……故作是诗以达意也”(杨齐贤、萧士碕《李太白集分类补注》)。萧氏此说,自清以来附和者较多,如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陈沆《诗比兴笺》、乾隆御定《唐宋诗醇》,乃至今人俞平伯《说》(《文学研究集刊》第五册)皆主此说。但安禄山叛唐在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次年唐玄宗避地蜀中,李白不能前知此变,故《蜀道雄》不为此事而作是很清楚的了。

(8)、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9)、天宝十五载、至德元载(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自称大燕皇帝。五月,郭子仪、李光弼大破史思明,收复河北十余郡。六月,安禄山率部攻破潼关,生擒哥舒翰。

(10)、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11)、王 罡,林散之草书收藏家、林散之草书鉴赏家,被誉为“金陵散王”。江苏扬州人,1957年出生,毕业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系,哲学学士。曾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东海民兵杂志社总编辑,大校军衔。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

(12)、开元二十年(732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今山西省一带)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一月,至北都太原(唐朝开国之地),祀后土(土地神),大赦天下。十二月,归还洛阳。是年全国户数为786123人口454312为有史以来的高记录。

(13)、诗中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4)、《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作者周珽曰:首以“黄河”起兴,见人之年貌倏改,有如河流莫返。一篇主意全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句。

(15)、全诗气势豪爽、笔锋峻利,诗人历尽艰险重履康庄的喜悦也在空灵飞动的诗句中一览无遗。

(16)、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17)、这首诗作者强烈的表达了自我感受,一方面对于自己有信心,傲视古今;另一方面,又对于自己仕途的不顺,借酒浇愁。李白一句“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代入感极强,既悲愤且又不失豪迈之风。全诗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藐视权贵,白日放歌须纵酒,那种快意潇洒跃然纸上!

(18)、王罡是一名职业军人。3次荣立三等功,荣获中央军委颁发的“首都卫士”纪念章,授予“国防服役”金质纪念章,被评为第四届“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并授予称号,受到两代国家的接见。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著名雕塑家尹悟铭为王罡雕塑半身铜像,台湾著名画家张家玮为王罡画漫像。

(19)、《月下独酌四首》约作于744年,时李白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广。第一首诗写诗人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20)、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孟浩然之广陵》

4、李白代表作

(1)、《蜀道难》通篇的语意是显豁的,理解起来并不困难。作者紧扣诗题,极度渲染了蜀道之艰险。这首诗开头概括了古蜀国的历史,借用五丁力士因山崩被压杀的传说,来烘托蜀道的奇险。凭空起势,神奇莫测。以下接着运用多种手法特别是夸张的手法,从多角度、多侧面来铺写蜀道之难、蜀山之高,可以使天上的太阳所驾龙车受阻,登山的道路曲折险阻,行人登上山巅,几乎可以摸到天上的星辰。山谷间的水流曲折湍急,发出雷鸣般的吼声。这样险峻的地方,连善飞的黄鹤也难飞过,善于攀缘的猿猱也难逾越,生活在这里的禽鸟因环境险峻而哀愁。其险峻程度,甚至年轻人在听说之后也会变得面目憔悴。紧接着作者又写到西蜀的门户剑阁,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镇守此处者若非其人,便会恃险作乱,“化为狼与豺”而至“杀人如麻”。蜀地虽然富庶,却潜伏着动乱的因素,是不宜久留之地。这就是通篇的大意。

(2)、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3)、即便是这么纠结,李白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于是说出来一句豪言壮语,即便要离开也要优雅从容地离开,坚信人生充满希望。

(4)、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5)、李白一直想走第二条路,当时有一个说法叫“终南捷径”,隐居终南山的人更容易受到达官显贵的重视。李白曾经跑到终南山隐居过,结果还是没有受到真正的认可。

(6)、诗中名句: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7)、第二期打卡活动已经开始四周了,各位同学对摘抄形式有什么建议?希望看到什么类型的内容?把你们的建议评论在下面吧,如果被采纳可以获得定制笔记本哟!

(8)、“行路难”很好理解,熟悉李白人生经历的人都知道,他名扬天下,却漂泊四方。

(9)、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0)、王罡说:“我一生就干两件事:一件是当兵扛枪,一件是收藏研究林散之。我一生就穿两套衣服:一套是军装,一套是西装。”“我做人的宗旨是:知敬畏,懂感恩,有担当。” 

(11)、事实上,他始终没有获得真正的认可,那种心情有点悲催。这首诗写于天宝三年,李白离开长安的时候。

(12)、请看这幅作品,“津”、“山”、“郎”、“行”的后一笔浑雄刚强,很有力道。“风”、“余”、“海”等,牵丝引带,连绵不断,看似柔软,实是柔中有刚,那细细的线条如钢似铁,力量十足。林散之八十岁以后的草书,入静入淡,仍然骨力不退。如果没有早年的刚挺,就没有晚年的遒劲。可见,刚是草书的立身之本。林散之之所以成为“草圣”,坚持中锋用笔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林散之执笔法用的是黄山谷所说的唐以前的古法,叫回腕双苞法。这种执笔法必须悬肘,用肘带动腕指书写,并做到腕平掌竖,笔笔中锋。即使在1970年大年三十跌入浴池,右手严重烫伤,改用三指撮笔,林散之仍然坚持中锋用笔,仍然坚持用长锋羊毫笔。只有中锋用笔,才能写出“锥画沙”、“折钗股”、“屋漏痕”的经典线条。只有笔笔中锋,才能“力透纸背”、“千古不易”。

(13)、你喜欢李白的哪一首诗,写下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吧。(不局限于今天摘抄的篇目)

(14)、也正是因为此,李白的“狂”被世俗所诟病,然而当时出土的文献中,唐人版本的《惜罇空》却使世人再一次颠覆了对李白的认知。没想到李白之狂,不仅如此,或许是人们对于李白的了解还并不深入,又或许人们并不是真的知道当时的情况,让我们看一下李白究竟“狂”到何种地步吧。

(1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6)、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李白一生都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

(17)、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李杜两人分手。

(18)、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三十一岁。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县)。秋到嵩山sōng(为河南省登封县的名山),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19)、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

(20)、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5、李白代表作100首

(1)、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

(2)、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3)、明代钟惺评: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字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4)、林散之被誉为“草圣”之后,不少书法家为他高唱赞歌,更有众多的年轻人要求拜他为师,学习草书。林散之认为,学习草书,必须从楷入草。从草书自身的结体规律来说,无论是偏旁部首,还是间架结构,都有一定的规律,如笔画长一点,短一点,多一点,少一点,甚至相当微小的变化,都会使其成为另一个字,或不成为字。所谓“长短分知去,微茫视每安”就是这个道理。写草书是不能任笔为体的,草书除了自身规则以外,还要执行楷法。张旭、怀素好野逸,笔走龙蛇,但不出法度。林散之的这幅草书《李白横江词二首》,看起来随心所欲,出神入化,满纸烟云,其实是用楷法写成的,有章有法。如“汉”、“吏”、“波”,还有“可”等等,笔笔行得开,笔笔留得住,没有一处是滑的,行中有留,留中有行。林散之说:“现在好多人下笔便草,写得一塌糊涂,真是谬种流传,我看了很心疼。”“先写楷书,次写行书,后才能写草书。”楷书应从唐楷入手,然后上临汉隶、魏碑汉碑,如临《张猛龙》、《贾使君》、《礼器》、《孔庙》,下临唐宋行书。林散之对他的学生说,学习草书,要从刚入手,先刚后柔。楷书在临颜真卿和柳公权时,林散之先生主张先临柳公权的楷书,再临颜真卿的楷书,柳公权的楷书比颜真卿的楷书来得刚,史上有“颜筋柳骨”之说,应以得刚为先。同样,行书先临《圣教序》,草书临《孙过庭的书谱》、《怀素自序帖》,相比较这些都是刚性较强的碑帖,用长锋羊毫笔练出一手刚性很强的字,然后再加上丰润,由刚入柔,柔中见刚。林散之近一个世纪的书法实践正是如此,六十岁以前的字,刚性十足。七十岁以后的草书,以刚入柔,外柔内刚,刚柔并济。

(5)、写作背景:此诗是诗人游览越中(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从公元前510年吴正式兴兵伐越起,吴越经历了携李之战、夫椒之战,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以及进攻姑苏的反复较量,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越灭了吴。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6)、《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他们对李白的离去除了不舍还有惋惜,他们觉得李白应该有更加光明的前途。而李白本人面对离开长安后的去向,也充满了迷茫。

(8)、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授道箓(lù凡入道者必受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9)、(诗歌赏析)这首诗可以说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大诗人的旷世才情,豪迈奔放、洒脱不羁,气势雄浑,让人热血澎湃!一开头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就气势恢宏,具有很强的渲染力!

(10)、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11)、《将进酒》这首诗豪饮高歌,借酒消愁,诗歌之中交织着自信与失望,抗争与无奈,把李太白特有的豪情挥发到,当然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洒脱。但是就是这样一首诗词,在敦煌出现的手抄版却更为豪放。

(12)、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13)、本诗生动地描写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并且描写了蜀道上的奇异风光,壮丽景色。表现出诗人对山河的热爱。同时将人间险恶与蜀道难进行了有机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

(14)、(创作背景)这首诗,体裁为乐府诗,是李白从长安城离开后所作,是李白整个创作生涯的成熟之作。黄锡珪在《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这本书中说道,李太白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十一年,后人也比较认可,那个时候李白相会友人岑勋、元丹丘,酒后作此大篇。

(15)、 仍怜故乡水,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16)、►内部视频!实拍网校大语文一堂课的制作流程

(17)、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三年后,李白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长安。

(18)、一一本文选自《文史知识》2001年第7期“诗文欣赏”栏目

(19)、马鞍山李白纪念馆太白楼的墙壁上刻着林散之草书《李白 横江词二首》

(20)、于是我看到了一个特别壮观的景象,全班同学齐声背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他想取道黄河,但怕冰封河水无法前行;他想北上太行,又怕大风大雪,寸步难行。他只想找个清净的地方,好好沉淀一下内心的感受,再筹划如何东山再起。

(2)、思想内容: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虽极写烦忧苦闷,却并不阴郁低沉。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结合,达到了豪放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3)、《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4)、写作背景: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安禄山叛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从安徽的宣城来到了长江边上的庐山,直到这一年的年底,才奉永王李璘之诏下山,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

(5)、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6)、《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书情赠蔡舍人雄》等诗篇中,对此都有绘声绘色的展露。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是此类诗的代表作。

(7)、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8)、又有人认为,《蜀道难》系即事成篇,别无寓意。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六《新唐书》条云:“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及玄宗西幸,升为南京,则又为诗曰:‘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明胡震亨(见《唐音癸笺》卷二十一)、清张纶言(见《林泉随笔》)及今人詹锳(见翟蜕园、朱金城注《李白集校注》)也大致主张这一说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李白的代表作有哪些诗精辟10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