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名言
1、董遇说过的有关读书的名言
(1)、 一( )眼睛 一( )家 一( )玉米地
(2)、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3)、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概是我们上小学、中学时语文老师都会提到的话。好在真正把课文念上一百遍的恐怕并不多,毕竟教学进度、每日作业和期末考试都不等人。而数理化其他科目的老师很少会这样讲,似乎更想让人去做题百遍。其实,这一句并非俗语,而是出自汉末三国时期的学者董遇,有着将近两千年的历史生命力。
(4)、青蛙(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捉棉花叶子上的害虫)。
(5)、“瓜"是独体字,注意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6)、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谥号“文”,故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7)、 ( )绳 ( )足球 ( )故事 ( )音乐
(8)、 韩非(约前280~233),战国时期韩国人,为韩国公子,与李斯同学于荀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9)、 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10)、经目必记,历耳不忘,求籍人间,阅书肆里,不知雨风,岂悟坑穿。(《魏张满墓志》)
(11)、山坡、阴沉沉、潮湿、有空、连忙、消息、搬家、雷声。
(12)、出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历注经传,颇传于世。”裴注:《魏略》曰:“初,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13)、当时高冷的言语,在后世有了热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后来逐渐上升到了读书方法论的高度,董遇原话需要读一百遍的应是指自家著作《朱墨别异》,到了后世《金楼子》“读之百遍,其义自见”的“书”指向了儒家五经,至于其他书则可以泛读。宋代以后需读百遍的“书”范围更加宽泛。北宋苏轼有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南宋朱熹《训学斋规》解释“读书百遍”,是“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朱熹后面还补充了“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成为了又一个著名的劝学名句。时至今日,抱着这条格言较为极端的例子是遍地出现的“读经班”,如“论语一百”就是类似夏令营的方式,带领大家几天之内反复读一百遍《论语》。按照发起人的说法:“论语只不过15700多字。按说话的速度,一分钟可读200个字,这样,60分钟,也就是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一遍,就在书的后面画一个“一”的记号。”。
(14)、猴(hóu) 结(jiē) 掰(bāi) 扛(káng)
(15)、记忆本对文献流传的参与,其实可以从古文献的同音异文中看到一些痕迹。柯马丁在研究郭店楚简、上博简和马王堆帛书所反映的中国早期写本形态时就推测,文献中大量同音异文的存在,说明记忆可能参与了文献的传播。而同音异文,尤其是音误字,在敦煌写本中仍然大量存在,比如伯3480号王粲《登楼赋》中,“陶牧”的“牧”被写为“沐”,“人情同于怀土”的“同”被写为“通”,这种误字,基本可以判断是默写造成的。更明显的例子是,敦煌写本中的音误字还有不少带着西北方音特色,比如“色”“索”二字在唐五代西北方言中读音接近,因此常见混用。同音异文不仅见于敦煌写本,在今存唐诗中也大量保留着,宇文所安因此猜测,部分唐人诗集是当时诗歌被吟诵后、由听者根据记忆抄写出来而形成的。如果考虑到不同的背诵者、记录者合作形成的口录本、作者自录的初稿本、作者多次反覆修改流出的一二三稿本及其再次形成的记忆本、口录本,这些版本全部参与了文献的形成,那么正如柯马丁指出的,在写本间建立文本族谱的研究模型是十分危险的做法,中古文献的形成和流传史,因为记忆本的加入,恐怕要比我们过去想像的复杂得多。
(16)、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是传统经典之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
(17)、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8)、◆示例2:小溪边,山坡下到处都荡漾着人们的歌声和笑声,连树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仿佛在歌唱着这美丽的春光。柳树长着长长的辫子,对着河水细细地梳妆,树下的野花全开了,花开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更加鲜艳。公园里的草地旁,有不少人在跑步,充满了活力。我喜欢这美丽的春天。
(19)、◆我是母鸡,我站在前面,张开双臂,拦住老鹰,不让老鹰来抓你们,你们一个接一个地用手拉住前面一个人的衣服,我向左转,你们一起向左转,我向右转,你们一起向右转。
(20)、 梁章钜(1775-1849)——清文学家。字闳中,一字茝(义:古书上指一种香草,即白芷 )林,号茝邻,晚年号退庵。
2、董遇名言积极克服难题
(1)、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3)、记忆本的另一个优势在机动性。人们即使拥有了物质文献,也可能在战乱、火灾、迁徙等等不测中再次失去;或者物质文献没有亡佚,却在需要使用时恰巧不在场。但记忆本总是随身的,蔡琰在汉末的流徙中丢失了父亲蔡邕留下的四千余卷藏书,她后来仍凭记忆重新写出了四百余篇。梁代的陆倕借得一部《汉书》而不慎丢失其中四卷《五行志》,后来也是凭记忆“暗写还之,略无遗脱”。唐太宗命人写《列女传》以装屏风,一时找不到书,虞世南现场默写,“不失一字”。记忆本一旦拥有,就与记忆者同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一部书的记忆本,才是真正拥有了一部书。
(4)、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5)、也( )( ) 井( )( )
(6)、半包围结构“包”字的书写是重点,这是本册教材第一次出现右上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要掌握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
(7)、 汉语拼音 看图写话
(8)、吹( )地( )走( )凉( )
(9)、钟(zhōng)丁(dīng) 元(yuán) 迟(chí)
(10)、 一( )小虫子 一( )木瓜 一( )白云
(11)、文字准确是制作写本的核心要求。早期的文献记忆,正如朱熹指出的,孟子凭记忆引据《诗》《书》每每有误;汉人凭记忆授经也常出现错字,当时并无一字不可差的要求。但在中古史料中,用“不差一字”“一无舛误”描述文献记忆已经常见了,文献记忆理论上应与诵本严格一致,应该正是在这个时期逐渐确立的准则。
(12)、演一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保研示范给大家看。
(13)、(词语搭配)仔细检查认真检查再三检查反复检查
(14)、其实,无论求广博还是专精,若失之一偏,都各有其弊,如鲁迅之所言:“博识家的话多浅,专门家的话多悖。”(《名人和名言》,见《且介亭杂文二集》)是诚然的。晚清人蒯光典《上张广雅尚书启》中有一节,把这两种的弊病,作了真切指示:“今之学者,大约不出二弊:志在横通(按,即务博览),则终身归于肤受;进求根柢(按,即务专精),则数载尚不能言。更有进者,李榕村记顾亭林之言曰:‘只是零碎功夫,不能成片段考究。’焦理堂讥朱竹垞之言曰:‘饰为淹博,而事事皆未入门。’虽一是自讼,一似过当,而针砭末流,为深切。(事事精博,断无此事,所争者在入门耳。若非事事入门,则终身不能通一书也。)”(《金粟斋遗集》卷《近代史料丛刊》本)是的,以顾炎武、朱彝尊之学,且不免于被议,所以,读书之难于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15)、 您好!我校于本周五(4月19日)下午两点半在各班教室召开家长会,请安排好您的工作和生活,准时参加。
(16)、 一( )镜子 一( )彩云 一( )粽子
(17)、泉水、清泉,荷花、荷叶,流水、水流,踪迹、足迹。
(18)、朱熹讲“凡人若读十遍不会,则读二十遍;又不会,则读三十遍至五十遍,必有见到处。五十遍暝然不晓,便是气质不好。今人未尝读得十遍,便道不可晓”。《朱子语录·学四》朱熹主张的读书法,散见于各处,需要综合来看。随便拿出一条说事,都容易落入片面。朱熹不是董遇,更不是只叫你读经百遍的国学大师,他本诲人不倦、论学不断,留下了多少讲学的文字记录,很多是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他讲读书既要强调读书,也强调思考,如果五十遍还是读不明白,那就不要勉强了。他讲的读书多少遍,也不是让人鼓足干劲、埋头苦念,一天要完成多少绩效考核,反而的让人留有精力余地“如会读得二百字,只读得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理会子细,读诵教熟。”这种读书的涵泳玩味,与专心致志,与理性思考,与力行实践,与读书百遍,都不矛盾,也都不可偏废。再看今天,对书籍的态度要不然是一遍不读的冷漠,要不然就是百遍狂读的偏执。过犹不及,岂虚言哉?
(19)、欢( )池( )足( )京( )
(20)、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3、董遇名言名句
(1)、瓜(guā) 抱(bào) 蹦(bèng) 追(zhuī)
(2)、本园地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是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认识8个生字。“字词句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项“比一比,填一填”,是让学生区分形近字的练习;第二项“从下面词语中选择几个,展开想象说几句话”在打开学生想象力,训练发散思维的同时,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书写提示”通过书写“床、左、居、包”4个字,了解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学生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体会故事的情趣,巩固学过的字词。
(3)、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二十卷,韩非撰。
(4)、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不便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好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5)、京( )( ) 云( )( )
(6)、汽(qì) 决(jué) 定(dìng) 已(yǐ)
(7)、安静 安安静静 _______ _______
(8)、音( )( ) 马( )( )
(9)、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汉族,会稽上虞(今浙江绍兴上虞)人。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思想著作。
(10)、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1)、水井、井口,叫声、叫好,乡亲、亲人,主席、主人,上面、面前,战士、战友。
(12)、检(检查)(检验) 查(检查)(查看)
(13)、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4)、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认为医学不足以救中国,弃医从文)。“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人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15)、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蚯蚓松土、蚂蚁搬家、蝌蚪游水、蜘蛛结网。
(16)、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
(17)、 ★习惯。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四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通知事情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是让学生明白做事情要有目标。
(18)、( )的月亮( )的眼睛( )的翅膀
(19)、初出身为领军府白衣吏。少知书,领军将军沈演之使写起居注,所写既毕,暗诵略皆上口。演之尝作让表,未奏,失本,喜经一见,即便写赴,无所漏脱。(《宋书·吴喜传》)
(20)、(AABB式词语)平平安安开开心心仔仔细细认认真真
4、董遇说过的话
(1)、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 一( )水花 一( )蚂蚁 一( )雷声
(3)、“敏”敏捷、勤勉;“好”喜好。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4)、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菜有真进步。——鲁迅《学界三魂》
(5)、提示:说清楚小猴子每次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怎么做的。
(6)、在对古代诗词的接受过程中,几乎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这样的:背诵一首名诗,背诵几首名诗,再到背诵一些名诗,我们对有些诗歌的接受甚至是从其中的名言名句开始的,名句——名诗——一些名诗,大致就是这样的一个接受过程。有的人诗歌储备量可能多一些,有的或许少一点,不管哪一种,本质上还是碎片,如果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将它们整合起来,它们依然是一个个散落的存在,好的状况算是一个个散落的群体。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中,为什么一些参与者背诵了大量诗歌,却常常止步在给出一个或几个关键字的“飞花令”“超级飞花令”阶段上。
(7)、沈不害的故事也说明记忆本还有可“寻检”的优势。在沈不害的时代,书籍的流行装帧是卷轴装写本,这种形态的书籍尽管已经较简牍取阅为易,但查检信息仍是极不方便的。英国古典学者对希腊书卷之缺陷的一些总结,完全可以移评中国的卷轴书籍:
(8)、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9)、记忆本的一个显著优势是成本低。对没有经济能力置办实体书籍的人,记忆本的意义尤大。《后汉书》载王充早年家贫无书,就去卖书的地方蹭看,“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荀悦据说也是“家贫无书,每之人间,所见篇牍,一览多能诵记”。借书并制作一部记忆本是贫者求学的常态,东汉延笃学《左传》而无力置办纸张抄写,就找人借一部背了下来,梁代的任孝恭也是“家贫无书,常崎岖从人假借。每读一遍,讽诵略无所遗。”还有人利用佣书的机会,在为雇主制作写本的同时为自己制作了记忆本,比如东吴的阚泽、南朝的王僧孺和朱异。而记忆本的低廉不仅体现在经济成本上,也体现在知识成本上,非但不花钱可得之,不识字也可以,北魏名将杨大眼就是通过有声读物的方式获得书籍:“恒遣人读书,坐而听之,悉皆记识。”
(10)、舌(shé) 鬼(guǐ)脸(liǎn ) 准(zhǔn)
(11)、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12)、除了作为基础知识构成的儒家经典外,容易被人们选中制作记忆本的文献,一定是需要利用记忆本优势的文献,或者说,需要避免写本劣势的文献:大概不会有人去背诵类书,因为类书自带的检索便利,消解了辛苦记诵的意义。
(13)、(司马防)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
(14)、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5)、“掰、摘”韵母是“ai”,多音字“结”有两个读音(jiē)与(jié),在课文中表示植物长果实,读作“jiē”,如“玉米结(jiē)得又大又多”“树上结(jiē)了许多苹果"。
(16)、《颜氏家训·省事篇》讥务为博杂的人说:“近世有两人,朗悟士也,性多营综,略无成名,经不足以待问,史不足以讨论,文章无可传于集录,书迹未堪以留爱玩,卜筮射六得医药治十差音乐在数十人下,弓矢在千百人中,天文、画绘、棋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炼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清代的学者都认为这是指祖珽、徐之才,如杭世骏、郝懿行及缪荃孙等,皆是。据我的意见,这却不大靠得住。原因很简单,就是据史书,徐之才的医术,是当时人公认的,并不是什么都不精。而祖珽虽也耽杂博,主要还是政治人物,他自比于范增、张良,那是“盲老公”大言不惭,但在打仗时,他所仿用的“空城计”,却真是成了功的。这都不是“略无成名”,可以随便致讥的。
(17)、如比曾国藩读书更用功的章太炎,就说:“昔人说致知格物者,皆博通坟籍之士,非于义支离,即于文颠倒。……博学者记忆不专,故语在目前而有不省,寡学者终日相对惟此一编,故俯拾即是也。董遇曰:‘书读百遍,而义自见。’自古有载籍极博,而下笔不能成条理者,亦有寡学著书,反胜博学者。无他,前者失之卤莽,后者得之读百遍耳。”(《太炎文录续编》卷一《菿汉闲话》)读书而“读百遍”,就是务熟读精读,也就是要有“守”。太炎于读书之事,也是更重专精的。
(18)、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19)、《汉书·艺文志》说,《诗经》能遭秦火而全,“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不须上溯秦汉,即使在写本甚至刻本都已经成熟的宋代,对一些因特殊原因无法产生写刻本的文献,记忆本仍是珍贵的机会。女词人朱淑真死后,手稿就被父母“一火焚之”,直到后来魏仲恭在旅店听人背诵朱词,大受打动而录以成集,这才有了我们今日仍能看到的《断肠集》。问题是,记诵虽然长期默默参与着文献的传递,却因其无形而难为后人察觉。尤其对物质文献明显走向繁荣的中古时期,我们只顾勾勒竹帛到纸的物质文献史,却基本忽视了在数百年时间里一直在和写本一起承担着文献传承任务的记忆本。尽管史料中突然出现了数量多到惊人的记诵的故事,而当我们注意到这些故事时,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在流传下来的中古文献中,有哪些经历过文献记忆再诵出的环节,就像蔡文姬背出的四百余篇那样?有哪些像经过记忆本的配补校勘,就像陆倕交还的《汉书》、蒋乂补全的“圣历中侍臣图赞”一样?
(20)、这( )金( )哥( )跟( )
5、董遇的话悟出什么道理
(1)、一个人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难道不是从利用零星的时间、获取碎片的知识开始的吗!东汉末年的董遇,就是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那个学者,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利用“三余”时间。冬天,没有多少农活,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读书;夜间,不便下地耕作,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读书;雨天,没有办法出门干活,这是天气变化带来的一种空闲时间,读书。这些时段,或长或短,获取的知识肯定也是零碎的,但不妨碍他成为汉献帝的老师,成为时人眼中的“儒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说自己平生文章大多是“三上”之上思考出来的,“三上”指的是马上、厕上、枕上。由此可见,碎片化的时空、碎片化的知识,不是影响我们取得成就的决定因素,而且还是必须的步骤之一。
(2)、(长孙绍远)年甫十三……读月令数纸,才一遍,诵之若流。
(3)、“熊、通"是后鼻音,“准”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
(4)、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
(5)、“常、空”是上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两部分的中心对正,宽窄合适。
(6)、日( )( ) 寸( )( )
(7)、七岁时,诵庾信《哀江南赋》,数遍而成诵在口。(《旧唐书·蒋乂传》)
(8)、台( )吗( )采( )看( )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董遇名言积极克服难题精辟8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