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是哪一句精辟71条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1、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及其内涵

(1)、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2)、礼所包括的范围很广,从国家的典章制度,直至个人的行为准则。我们所能见到书影的礼书,有《周礼》、《仪礼》和《礼记》。《周礼》是讲周朝官制的,《仪礼》是讲各种典礼节仪的(如冠、婚、丧、祭等具体仪式),《礼记》是孔子学生以及后人传习《礼经》的记录,内容有关礼的性质、意义和作用。

(3)、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中庸》

(4)、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5)、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9)、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10)、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1)、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12)、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3)、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4)、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一无所成。”

(15)、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16)、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17)、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20)、译文: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地下的位置上也不要忧虑。

2、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是哪一句

(1)、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4)、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5)、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6)、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7)、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9)、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10)、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11)、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12)、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13)、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15)、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16)、译文:当初我离开家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阳春;现在我戍边归来,冒着霏霏的雪花。

(1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8)、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19)、译文:树立德行,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20)、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是什么

(1)、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2)、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3)、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4)、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6)、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7)、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9)、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0)、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11)、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12)、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3)、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6)、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17)、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18)、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19)、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20)、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4、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 精编

(1)、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少落叶的。

(2)、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5)、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7)、以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造诣极高。

(8)、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9)、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0)、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四书五经的经典名句是哪一句精辟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