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词的特点和风格有哪些精辟107条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和风格

1、浅谈李清照词的风格特点

(1)、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历史的角度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2)、小编你好。对于此剧,首先是在传统唱腔的基础上做了比较大胆的尝试。因为演员不全都是吕剧演员,根据他们的嗓音条件和剧情需要,我运用多调性的创腔思维。全剧唱腔有E、F、A、G、C、B等多个调式,通过现代作曲技法表现出每个调性的情感音调,从而更好的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唱腔中使用了离调、移宫、变宫等多种作曲手段。其次,借鉴外剧种特点润腔和板式。在两位主人公李清照和张汝舟的唱腔中吸收了大量南方剧种的旋法和润腔,也吸收了评剧滚板唱腔的特点,新创了滚二板的唱腔,丰富吕剧音乐表现力。这是主要的两个方面。

(3)、她这一时期的词作,既具有词的艺术特征,又符合时代背景,增强了词的艺术表现力。如这首《永遇乐·落日熔金》一词。

(4)、好的,谢谢二位编剧。那么请两位导演再谈谈当初的基本构思吧

(5)、怎样读书才有效,吴老师推荐新书单名师教你写人作文N种写作秘籍

(6)、中国女人到底有多累                        

(7)、授课地址:长春清华路君子大厦(同志街与清华路交汇)

(8)、其次,词的文学语言的独特性也是李清照词作的一大特点。

(9)、⑻吴梅,《词学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10)、冰心作品《母亲》吴刚原创朗读精讲赏析音频母亲节特辑

(11)、好的,谢谢导演组的精彩发言。这样一位在家国命运和个人遭遇之前,仍然不屈不挠,为了心中信念而从一而终的女性,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体验人物内心呢。我们请本剧的女主演,中国戏曲学院在读研究生王乔乔谈谈她对李清照的想法。

(12)、(13)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宋代文学史》(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6月。

(13)、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14)、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15)、把一个天真活泼,而又有点娇羞的少女形象,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却又耐人寻味无穷,非男作家以女子口吻作的闺情词可以企及的。

(16)、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老师晁补之、师祖苏轼对其影响很大。

(17)、⒇况周颐原著(孙克强辑考):《蕙风词话广蕙风词话》,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92页。

(18)、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19)、⑸ 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45页。

(20)、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2、李清照的词的特点和风格有哪些

(1)、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⑿ 魏青,《章丘李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78页。

(3)、剧组排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让我们走近排练现场,看看他们那份如火的热情吧。

(4)、这首《渔家傲》它借助于梦境的描述,创造出一个幻想中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这首词给人印象深的是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作者创造出虚无缥缈的梦境,把闪烁的星群想象成为挂满篷帆的航船,这样的神来之笔出自李清照这样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确实是惊人的。

(5)、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宋代文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页。

(6)、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翦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王灼说:李清照"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自古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籍也"(《碧鸡漫志》卷二)。这种批评正说明了李清照词的意旨在客观上是违背了封建规范的。

(7)、李清照不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也为词学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她的“易安体”在中国词史上是有一席之地的。

(8)、(8) 侯光存选注:《宋词》,珠海出版社,2004年1月。

(9)、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10)、干货放送:裘彩萍老师建议初学昆曲者检查气息(视频)

(11)、李清照的后半生一直过着寓居的生活,但是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性的将词的本质特征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李清照后期词的主题多为表达自己内心对于时代变迁和颠沛流离的痛苦。

(12)、李清照的美,表现在她作为一位文化女性所具有的卓越超群的才华和高贵的气质,表现在她的不同时期的风格迥异的词中,更表现在悲苦屈辱面前不低头的光彩动人的女性形象。她毫无封建女性的卑顺之气,把典雅的东方女性美提高到一个新境界。尤其是剧中的修书,把传统旦角的长水袖和传统书法动作结合,大开大合之间演绎修书过程,对我自己本身的挑战度也是高。我相信,在全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向各位观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13)、(10) 孙秋克注评:《李清照诗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14)、再就是对传统的吸收借鉴。比如第一场的《抬轿曲》,借鉴了故乡派吕剧的独特旋法,具有很强的山东风味,更好的表现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而第二场的《斗酒曲》,运用传统曲牌磨豆歌,通过多种作曲技术进行创作,交响化的配器把传统的磨豆歌显得与众不同。

(15)、渲染柳色的烟雾渐渐地浓郁,笛子还吹奏着《梅花落》的怨曲哀声,究竟谁能知道还有多少春意?正当元宵佳节日暖风和天气,转眼间难道不会有骤降风雨?有人来邀请我参加这般宴会、驾起宝马香车来接,被我谢绝。

(16)、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灿烂之花,一直有婉约与豪放之争,清王士祯云“婉约以易安为宗”⑴(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可见李清照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细读宋词,发现豪放派的苏轼,也写过很多感情缠绵的词,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其情其意,真挚感人;感情细腻的李清照亦写过豪放的词,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永遇乐》(落日熔金)等。南渡后,李清照经历了家破夫亡、国家战乱等打击后,她一改以往华丽的词风,不再描写离情别恨和贵妇闺怨,而是用开阔的意境,描写家破国亡的哀思,充斥着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杨慎在《词品》中评她:“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使在衣冠(“衣冠”代指男子),当与秦七(“秦七”是秦观)、黄九(“黄九”是黄庭坚)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⑵ 夏承筹也曾赞:“她用《离骚》、《远游》的感情来写小令,不但是五代词中所没有的,就是北宋词中也很少见”。⑶

(17)、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18)、好的,谢谢浩文,我们也期待这部作品的经典唱段的呈现。

(19)、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8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蠢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20)、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中国国土如分瓜剖豆一般被人为地分裂、割据,文艺创作事业因为战乱而衰落废弃。唯独南唐李璟、李煜和大臣冯延巳等人崇尚文学艺术,所以出现了李璟的“小楼吹彻玉笙寒”、冯延已的“吹皱一池春水”这样传诵一时的名句。不过其语言虽然新颖奇妙极了,却是所谓“亡国之音充满了悲哀和愁思”之类的作品啊!

3、李清照词的独特性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以此开篇写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的连续使用,不但强化了词的音乐韵律感,又更好的烘托了词人的情感诉求。

(3)、这首词中的“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两句,十六字中一气用了三个“旧时”,把强烈的今昔之感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4)、纵观李清照的诗词,大多是由生活中选取题材。她的爱恨情仇,多由生活琐事引发而生。所以,在她的笔墨之间,一些生活化的口语时常出现。如:“香冷金,被翻江浪,起来慵自梳头。”这一典型生动场景的出现,就会自然而然地带出平常的俗语。更加贴近生活,这样使得她的词在句与句之间相互照应,语言风格融为一体,避免了内容和语言形成的鲜明对比。

(5)、电脑。登陆www.51vv.com下载vv娱乐社区。

(6)、李清照是一位造词的大师,她十分擅长将普通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她会在词中运用各种很平常的词语,如方言、口语等,使得词通俗易懂,可读性增强,给人意蕴深厚的独特感受,这一点凸显了李清照高超的用词功力。

(7)、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8)、智商与情商的高低,往往能成为决定一个人高雅还是平庸的基础条件。穿越时空,回到公元1100年,时年十七岁的李清照,亭亭玉立,举止端庄,双眸善睐,多情善怀,才华满腹。一场夜来的风雨,让室外的生灵接受了四季变换的考验,同时,淋湿了室内才女的醉梦。晨曦微露,躺在榻上,睁开惺忪的双眸,望着朦朦胧胧的窗外,心事堆满了小屋:懵懵懂懂,匆匆忙忙。时光悄悄在吟诗作赋中溜走,自笔墨挥洒中消逝。慕然醒悟,方知晓,已度过了十六七个春秋。惊叹。惋惜。无奈。此时,关心的,还是室外花园里的海棠花是否经得起风雨的考验。于是,问侍女,屋外的海棠花是否还安然。侍女随口说了声:海棠花还开得好呢。才女不由得惊呼:如今已步入初夏,春花已经远去,海棠花不可能还开着啊。知道吗?知道吗?应是青叶多红花少啊!说完,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洋洋洒洒地泼墨于一纸素笺上。

(9)、李清照性格耿直,敢于直陈己见。在等级观念、男尊女卑思想强烈的宋代,但受父母开明、豁达的影响,李清照亦能无拘无束生活,直抒胸意。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生活了十六年,李清照吸取了天地的精华,养成了喜爱大自然、天真、直率的真性情。在《点绛唇》(蹴罢秋千)、《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等词中,李清照所描写的形象,就是封建礼教所不容的。她公公赵挺之位居宰相,不肯帮李清照父亲,却依附奸相蔡京,李清照也敢大胆斥责“炙手可热心可寒”。她的词,就更敢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了。

(10)、李清照论词很重视声律,所谓歌词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的创作实践了自己的理论。这是由词作为一种乐诗特质决定的。漱玉词讲究声情,喜用双声叠韵,选辞注重声韵美。夏承秦曾举其《声声慢》为例,其中用舌声15字,齿声42字,尤其是未几句,“二十字里齿声交加重迭,这应是有意用啮齿丁宁的口吻,写自己忧郁倘恍的心情,不但读来明白如话,听来也有明显的声调美,充分表现乐章的特色”(《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张端义《贵耳集》称赏“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曰:…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声声慢》首句连下14个叠字,历代词家异口同声赞为千古绝调。张端义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徐钒《词苑丛谈》谓其音响之美,“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李清照善以寻常语度人音律,平淡人调殊难,奇妙而谐律,更是出神人化。以是万树《词律》云:“其用字奇横而不妨音律,故卓绝千古。”

(11)、如果要说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的话,首先就是她的词学理论在实际创作中的体现。

(12)、⒆孙秋克注评:《李清照诗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页。

(13)、这是她寓居金华的一首写景诗,写景大气开阔,气吞山河,悲江山难守,留予后人去忧愁。这种江山之愁,世事之忧,并非粉饰,而是李清照本人的性格底色。

(14)、填这首词时,丈夫赵明诚在外奔波谋生计,李清照不得不独守空房,静候丈夫归来。赵明诚与李清照一样,生于书香门第,金石世家。金石,是一种雕刻在钟鼎、碑碣、器皿等物件上,颂功纪事,抑或记录某些值得铭记的事件、风土人情或地域风貌等,是当时众多学者乐于研究的工艺。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一起搜集整理书画金石,时常沉浸在金石上的文字里,体会远古岁月的风土人情。在那段花好月圆的年月,李清照的生活,堪称她一生中的春季,夏季。可是,生不逢时的她,所处宋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朝廷腐败,虚匮。金人时常骚扰中原,导致原本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生活渐渐枯萎,可谓好景不长。于是,夫妇二人不再像以前一样耳鬓厮磨、夫唱妇随,而是丈夫外出谋生,自己却独守空房,劳燕分飞。

(15)、(3) 高建中评点:《宋词评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16)、丈夫赵明诚,才华横溢,与李清照恩爱有加。公元1127年,金人入侵中原,赵明诚与李清照南渡。为便于南渡,丢弃了许多金石和古卷。婚后28年,即公元1129年,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之变,宋钦宗和宋徽宗被俘,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在应天府南京继承皇位,南宋诞生。赵明诚英年早逝。赵明诚去世后两年,金兵再一次入侵中原,李清照带着多年苦心创作和收集的金石古卷,踩着宋高宗的足迹,自汴京至临安,再一次南渡。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乍暖还寒时候,难将息”,屋漏却遭连夜雨,祸不单行,她所带的金石被偷得荡然无存。纵有博大的胸襟和超凡脱俗的心态,也难以抵挡那“晚来风急”。之后,为了生存,草率嫁了张汝舟。后夫张汝舟,靠履历造假步入仕途,实乃酒色之徒,轻薄之人。并且,时常对词人实施家暴。李清照与张某生活不到半年,终究忍受不住其无知和很浓的市侩气息,将后夫告上衙门。二人自然分道扬镳。独自一人生活的李清照,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年月,失去了经济支柱,时常食不果腹。至此,大悲大喜的年华早已不复存在,于是,仅用似与邻里闲谈的口吻表述这种中年丧夫、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让人在如此絮语般的音韵中,细细领略人生之大悲,可谓一言蔽之的神来之笔。这原本是一种寻常情愫,人所具有。可是,它使读者感到其情感虽纯朴却热烈,能恒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玄而又玄的魅力。字里行间,似乎都在氤氲着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感叹。而每一字词又锤炼得不落痕迹,似浑然天成。尤其是叠词的运用,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屡屡而不匮乏。起承转合达到炉火纯青,回环而有缓急。缓急,又称得上节奏感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的恰到好处,形成清耳悦心的音韵。

(17)、(裘彩萍昆曲课堂的特色)专业科班古法拍曲,按艺术规律培养艺术人才,学术态度严谨细致,学术风格规范深入!本期课程以工尺谱拍曲,规范字音腔格,培养科学用嗓習慣,强化控制气息技能,传授体现昆曲声腔艺术特点的抑扬、顿挫、虚实、吞吐、抗坠、攧落、徐疾、以及真假声转换等曲唱技法秘诀。一对一线上辅导。

(18)、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19)、"裘彩萍嗓音与言语听力交流群"学习摘要(2):习曲十四“覅”

(20)、那么二位导演,你们在这样一出新编古装吕剧里,有哪些个人思考和舞台调度呢。

4、李清照的词有什么特点

(1)、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2)、(招生通知)裘彩萍昆曲网络课堂2021年寒假班开班啦!开设零基础拍曲课,曲目《牡丹亭.游园》(皂罗袍)(好姐姐)上课时间:2021年2月4日、6日、8日、10日;16日、18日、20日,共七次课,每晚7点~9点;学费14每班上限20~25人,额满为止。零基础教起,传承工尺谱古法拍曲、以魏良辅曲律为准绳,引导学员建立字清、腔纯、板正的审美意识,曲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会学员得法学曲,科学用嗓。課程涉及工尺、音韵、腔格、节奏、气息、发声等,对学员进行強化训练,入门中正、曲唱规范、夯实基础、快速提高。先报先录,报满为止。报名方式:在这里下载报名表http://t.cn/EStMZ9v,填后发邮件至(517410754@qq.com)并留意查收回件!

(3)、再看《浣溪沙》中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是易安情窦初开之作,“眼波”绘出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从那晶莹的眸子里泻出。表达了她对情人预掩不得的喜悦、激动,又带有一些羞涩与腼腆的神情,从而充分表现了一位纯情少女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4)、⑹魏青,《章丘李氏家族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93页。

(5)、查询课程表,请点击:  吴刚作文寒假集训班课程表

(6)、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是苏门后四学士之元祐文坛中坚力量之一。《宋史》本传其为太学博士时,以“文章受知于苏轼” ⑼,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李格非苦心词章,立论高超,文字生动流畅。虽然李格非的文集已亡佚,很难窥其全貌,但从流传篇什和他人的评说,可知其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都颇具特色,如刘克庄、韩淲等宋人对他评价都很高。现存著作《洛阳名园记》,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格非自跋云:‘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兴废。’盖追思当时贤佐名卿,勋业隆盛,能享其乐,非徒夸台榭池馆之美也。”⑽《崇古文诀》卷三二评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说:“斯文之作,为洛阳,非为园囿;为天下,非为洛阳。文字不过二百字,而其中该括无限盛衰之乱之变,意有含蓄,事存鉴戒,读之令人感叹。”⑾ 李格非超前的忧患意识和卓越的政治远见,对李清照影响很大。李清照从小就很有主见,对事物有独特观点,爱国心和忧患意识都强。十七时,李清照读了张耒的《读中兴颂碑》,就写了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李清照在诗中深刻分析了唐朝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军队战败、昏君无能和谄媚奸臣的误国,应吸取历史的教训。李清照学习父亲,借古喻今、借景抒情,以唐事感怀宋事,深表忧国忧时之意,令时人刮目相看。李格非著文有独特的见解,提倡:“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⑿他认为诸葛亮的《出师表》、刘伶的《酒德颂》、陶渊明的《归去来辞》等就是“诚”的代表作,就是“字字如肺肝出,……其诚著也。”⒀ 李清照受其影响,词以真情动人。李清照之所以成为一代才女,想必与父教有关。

(7)、(9)  韩湖初、陈良运主编:《古代文论名篇选读》, 中国书籍出版社,2012年1月。

(8)、接着的下阕写的是她戴花和比花的场景,她怕丈夫看了这美艳的花儿,觉得她不如花儿娇艳,于是便把花儿插在鬓发上,让丈夫好好看看,到底是花儿美,还是她美。词人在上半阕的后两句就极写花儿的娇艳,就在大家以为她对花儿喜爱到了极点时,却在下阕向丈夫提出了一个怎么答都是错的问题。碧玉年华的女子本就瑰姿艳逸,楚楚动人,何况是新婚,被爱情滋润的女子,更是娇艳,所以,才会产生了和“花儿”比美的念头。

(9)、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

(10)、自古至今,但凡文人,作诗填词写文,其作品里,都不免隐含着自己,更能体现所生存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兴,作品立意则兴;时代背景衰,作品立意则衰。尤其像李清照这样一个多才多艺,心境原本弥散着馨香的文人,倘若朝廷不腐败,无战事,国泰民安,那么,其晚年的命运,就不会那么多荈。如若命运不多舛,才女晚年的作品,毫无疑问,应如少女时代的清丽——豪迈中透出婉曲,柔美又不失脱俗。然而,由于南渡后,词人的生活,不再像之前无忧无虑。曾在海上体悟过海浪的她,久经大风大浪后,填词不再局限于闺阁中的那种个人情感里,却是老陈与坦然。现实很残酷。才女无奈过,绝望过,而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却尚未泯灭。她始终坚信,天帝很慈善,待众生,总是和颜悦色的,总会把苍生自苦难中拯救出来。这种豪放性情与不忘初心的情志,在那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里凸显得淋漓尽致。

(11)、南渡后,李清照词意境阔大,豪情遄飞,充斥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对南宋的人民、文坛都有巨大的影响。首先,她的词引起了南宋有识之士的共鸣。李清照的词如实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画面,把人民流离失所的艰辛、家破人亡的悲痛、思国思乡之情都反映在词中,有强烈的感染力。如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⒅可见当时这首词引起了多少南宋人的共鸣,勾起了南渡人民的思国思乡之情。其次,她词中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励着当时的爱国将士奋起抗金。南宋在风雨飘摇中,金多次发兵,欲灭南宋。李清照词中的爱国之情,激励着爱国将士奋起抵抗,激起了至大至刚的民族英雄以及气焰万丈的民族主义精神。如仙人关之战,吴玠、吴璘兄弟坚守堡垒,以长刀大斧砍杀金骑兵,大败金兀术的主力,粉碎了金兵入川的企图;又如顺昌大捷,宋将刘锜指挥原八字军2万人,在顺昌击溃了金兀术的精锐部队“长胜军”10万多人,挡住了金军南侵的步伐,震动了金朝。爱国将士们的英勇抵抗,击退了金兵的一次次进攻,推迟了南宋灭完的步伐。再其次,李清照豪迈的词风,影响了南宋的文坛。当时文坛上刮起了一股激昂慷慨之风,抒写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如陆游的《诉衷情》(当年觅封侯)、陈亮的《贺新郎》(老去凭谁说)、刘过得《沁园春》(万马不嘶)、张孝详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文天祥的《酹江月》(乾坤能大)等,慷慨苍凉,抒发了强烈的报国壮怀。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也曾“效易安体”⒆。他的《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等词中,慷慨激昂,豪气凌云,意境悲壮,表现了作者的报国志向和爱国热情。

(12)、后期词感情则更加奔放,写出了作者愁浓似海,不可估测,却又没有正面写愁,而用有形的舟载不动无形的愁来反衬愁的无穷无尽。

(13)、这是他老公赵明诚任建康知府的时候,城内发生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写下此诗。我们可以认为人逢动乱,性格激变,写下这首力透纸背的男性诗歌。那么我们再来看她一首写景诗:

(14)、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15)、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常常见到倒装句式。比如《醉花阴》中的“瑞脑销金兽”,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兽形的香炉,应是“金兽销瑞脑”;“帘卷西风”,本是“西风卷帘”。然而这样不仅压了韵脚,而且给人一种特别的诗句韵味。又如《新荷叶》中的“绕水楼台”与“东山高蹈”都赋有倒装色彩。

(16)、⑼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总纂:《宋代文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0页。

(17)、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18)、那浩文,我也看过排练,其中有几段我印象很深,山东风味浓郁,你能不能讲一讲呢。还有贯穿全场的主旋律,我觉得柔美动听。以及在音乐配器上,你的创作思路是什么呢。

(19)、⑷ 孙秋克注评:《李清照诗词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84页。

(20)、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5、李清照词的特色以及地位与贡献

(1)、小编你好。先说说对于李清照这个人物的开掘,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经历了沧桑的沉浮,从她前、后期的创作内容便可知。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我们呈现的故事便从其二婚开始,以李清照的后半生为主,前半生为辅,以矛盾冲突强烈的事件和纠葛的情感中体现其变化的内心世界,更加深入的挖掘人物。因此我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体现什么?表现什么?想向观众传达什么?作为一个二度创作的工作者,在这个戏中我更多想关注的,想挖掘的,是她作为一个“人”,一个女性,其灵魂深处的光辉和闪光点。从冰冷的文字中寻找到震撼人心的力量。我希望、渴望、幻想能够跨越千年的岁月洪流和她相遇,和我心中的她对话。

(2)、 在这个乐队上做了较大改动,除了坠琴扬琴琵琶古筝以外,采用纯西洋乐队,希望通过音乐呢,更好的符合剧情需要和人物要求,让全剧的音乐风格平易而清丽,雅致又通俗。

(3)、我们既要体现李清照的文人才气,又要在唱词上体现李清照这个人物的豪迈大气,山东女性的那种豪爽。尤其是在第二场斗酒中,为李清照写了一段斗酒的唱词,把她内心深处的豪气干云通过唱词抒发。这段娃娃调还有前面一段靠山调可以说是接地气,具有吕剧韵味和感染力。以及剧中几位配角,我们也是力求在念白,唱词上极力贴近山东方言和风格,让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特征。这也是我的一点想法。

(4)、坎坷的生活,激发了李清照强烈的爱国热情。她生逢国变,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受尽人间折磨。南渡后,她在战乱中看到山河破碎,看到人民流离失所,尝到痛失亲人的苦楚,觉察到南宋小朝廷的昏庸和无能,激发了她强烈的爱国心。李清照的词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生活,表达了时代人民的心声和强烈的思乡思国之情。

(5)、李清照笔下的白菊被赋予了人格。上片中的“贵妃醉脸”“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等历史典故,是为了突出白菊的娇艳、姿态与芳香,但她又在典故前加上“也不似”三字进行否定。紧接着,李清照以屈原、陶令两位坚贞高洁的历史人物来肯定白菊的品格风韵。

(6)、李清照出身书香世家,颇有诗文禀赋。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系出名门,其高、曾祖皆为进士,祖辈、父辈皆为朝官,王氏本人自幼饱读诗书,能文善诗,才气十足。继母也是出生在名门,并对李清照很好。李家经常有朋友相聚谈诗论文。在家庭文化氛围中,李清照博闻多见,洞察、领悟力强,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都有独特的见解。历史学家缪钺在《诗词散论》中提到:“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⒃王灼《碧鸡漫志》赞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⒄

(7)、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8)、风里雨里长马等你 真心爱心跑出恒心 燃爆大长春的马拉松

(9)、李清照是一位坚强独立、气节高尚、性格刚毅、敢爱敢恨、洒脱不羁的爱国女性。她对爱情也有很大胆的咏唱,在原配赵明诚死去三年后,她二婚嫁给张汝舟。尽管她也有过迷茫与彷徨,但还是有选择二嫁的勇气。可贵的是,面对这样的婚姻,她不但没有颓废后退,还能坚持做自己的事情。婚姻生活不足百天,不美满的生活迫使李清照将张汝舟告上公堂,在那个年代,女子告状必会坐牢。可她宁愿吃苦,也不愿将就,她在牢狱里也坚持着修金石录,终完稿,流芳百世。

(10)、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1)、在前面序曲中呢,我运用了交响音画的创作思维,通过连续两次的大二度转调与萧和古筝的合理配置,表现出李清照是个多情温柔而又是个独行特立的女性。你刚刚说的主旋律,还有独唱音乐是借鉴了电影电视剧的音乐创作思维,用音乐化的配器和旋律,烘托本剧的中心思想。后面的修书音乐,用主题音乐不断发展,大唢呐和中国大鼓的交相呼应,和声的色彩对比,让观众感受到李清照修书的不易。

(12)、宋词,始于汉,起源于先秦的《诗经》《楚辞》等古韵、古代散文和汉魏六朝的古代诗歌,是人们在劳作时或茶余饭后对生活的感触。因此,其为长短句,既有古代散文描写细腻、诗歌富含弛张力等特点,又有符合平仄格律要求的音韵美:或如古韵绕口,或如诗歌琅琅上口,而意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遐思飞扬。正是如上缘由,李清照对填词的理解为:宋词是独立的文体,与古韵、古代散文和唐诗相似,却又区别于如上三者。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擅长散文,母亲王氏也能赋诗作词。在此文学气息浓郁的家庭里,李清照汲取了散文与诗的优点,将宋词理解成似散文不是散文,似诗不是诗的文体。并在其婉曲的笔触下,结合其女性特有的柔美和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以灵巧的手指,将生活中的琐碎,与自身的所思所想,泼墨成一篇篇余音缭绕、桂馥兰香的宋词佳作。李清照尤其反对的,即是用作诗的方法来填词。才女认为,宋词的魅力,就在于如数家珍、如歌如泣的长短句,不分行,蕴涵着缜密的心理描写,便于抒情达意的同时,却又不乏音韵美。

(13)、宋室南渡之后,李清照跟随其丈夫赵明诚来到南宋都城临安。不幸的是,没过多久赵明诚身染重病去世。由于居无定所,李清照只能辗转吴越一带,后半生一直处在飘零寓居的状态。

(14)、作者以活泼、清新、浅俗的话语表现了一个少妇娇羞动人的姿容,反映了新婚初期闲适、幸福的生活,既表现了她多愁善感,细腻多情的一面,以她独有的率真之笔,抒率真之情,没一丝扭捏造作,全出自于自然细腻的生活情景,从中也透出她艺术技巧的精深与娴熟,用词明白晓畅,灵动自然,她的词继承了二曼之高雅,秦观之妩媚,苏试之清雄,周邦彦之丽密,陶铸熔冶,取精用典,且以寻常语入音律,托深了词的内涵,成为“别是一家”的易安体。

(15)、生命因放生而美丽14届踏青放生吴老师朗诵精讲《钱塘湖春行》

(16)、此词直抒爱情生活,表现更为真挚缠绵。“每逢佳节倍思亲”,此时李清照夫妻暂时分离,思念之情绵绵不绝。‘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脍炙人口,这三句采取自我反衬的笔法,用西风吹动卷帘,露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容颜,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上片述说由白昼到深夜一整天独处深闺的离愁,窗外阴沉暗淡,室内香烟缭绕,“永”、“销”二字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次日为九九重阳,又逢佳节倍思亲之际,离情转深,故香帐凭枕,夜深难寐。“凉初透”,兼写秋天的萧瑟与心境的凄冷。下片纪重阳赏菊情事。自古即有重九饮酒赏菊风俗,李清照以其自然细腻的文笔、婉约优美的文风、清新精巧的遣词,在词坛一枝独秀。轻下笔,将女性脉脉柔情点染到,浓蘸墨,将女性的纤纤柔弱刻画入微。柔润,润到称绝,凄美,美到无比。

(17)、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18)、总之,李清照文学作品的内容,大多是局限于个人的生活天地,她通过抒写个人的欢乐、痛苦、悲哀和理想,形象地展示她自己的内心世界,概括地反映她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有才华、有抱负、有理想的女子,怎样被禁锢在寂寞深闺和萧条庭院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活泼开朗的少女怎样变成一个郁郁寡欢、多愁善感的人;我们还可以看到,由于国家衰亡、中原沦丧,迫使她流离失所,后在愁苦不堪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19)、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20)、对李清照影响仅次于她父亲的是老师晁补之。晁补之是苏门前四学士之一。晁补之一生勤于著述,其词风与苏轼相近,王灼《碧鸡漫志》称晁补之词“学东坡,韵制得七八”。⒁清代刘熙载称“无咎(晁补之的字)词,堂庑颇大”。⒂李格非与晁补之交情笃深,常常诗词唱和。李格非就请他教李清照读书、写字、作诗和填词。晁补之和李清照既是师生,也是忘年交。李清照在晁补之的指导下,词作用典自如,情真意挚,气势豪迈,或抒或议,颇为感人。晁补之在元祐年间曾作《评本朝乐章》,历评柳永、欧阳修、苏轼、黄庭坚、晏殊、张先、秦观七家词,无所偏袒,为李清照写《词论》打下了基础。

(1)、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2)、李清照在《词论》中的主要观点。首先,词必须合于音律,这是李清照再三强调的。其次,词应有自己的审美特点。比如词要高雅;词要浑成,讲究意象的完整和全篇的整体美;词要讲究情致;词要典重,崇尚故实;词要用铺叙手法;不能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才学为词等都是李清照所主张的。后,李清照认为词在题材和内容上自有其所适宜表现的对象,不应该像诗歌那样什么都去写,也没有固定的题材限制。

(3)、(12) 赵山林主编:《大学生中国古典文学词典》,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4)、李清照不仅是罕见的才女,更是一位爱国词人。南渡后,她的词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反映出人民在国破家亡之际的颠沛流离之苦,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家国沦亡的悲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她词中体现的豪迈胸襟、凌云气势、强烈的爱国之情,让李清照在词史上绽放出璀璨的光彩,得到历代的好评,不愧是“易安才调美无伦,百代才人拜后尘。”⒇

(5)、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6)、在抒发个人情感时,李清照也会采用通俗的词语。那些表面上看似平常的词语,经过词人的刻意加工和深耕细作,就会呈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

(7)、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李清照的词的特点和风格有哪些精辟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