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对自己的个人生活是严密精辟84条

米兰昆德拉是什么主义

1、米兰昆德拉负盛名的作品

(1)、勒克莱齐奥(1940-)《诉讼笔录》《蒙多和其他故事》《沙漠》

(2)、米兰·昆德拉小说注重故事视角和时间视角的选择。传统叙事一般不外第一和第三人称叙述,即使偶有第二人称语式的叙述,也只不过是前两种人称叙述的变异而已。米兰·昆德拉在叙述人称选择上与人别无二致。但是,米兰·昆德拉在用第一或第三人称讲述故事时,却能营造一种特殊的效果。故事的发生与作者的写作、读者的阅读同步进行,二者之间构成一种共时状态,从而使作品获得一种前所末有的真实感,有种切肤的“现场直播”式的“在场”感。

(3)、譬如,安徽歙县某地给明朝一个海盗修了个墓,这个海盗在历史上曾与倭寇相勾结,其后代有的已入了日本籍。当地想借此招商引资,方式可能好笑。可南京一个大学青年教师,却趁黑夜跑到那里,把它砸了个稀巴烂。这位教师码准了他是政治上正确,不会有法律上的麻烦,大概内心还充满了崇高的民族情感,在代表我们行事。

(4)、当然,从美学、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历史,肯定是不完整的。要想探讨极权制度的现象和根源,那是一个系统工程。昆德拉对捷克民族性格的刻划也有点。捷克人并不只是怀疑精神,反对一切崇高。

(5)、走小说家之路,对昆德拉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就他个人的存在而言,这是一条新生之道。他从幻灭、怀疑,到提出问题,并去寻找答案。他坚持认为,小说家的任务是勘察人的存在状况,是拓展人的存在的可能性。作为小说家,他的任务不是去拯救人类,而是探寻人的本性、人的境况、人的行动、人的命运。

(6)、不。每一种情境都是人的创造,只能包含人所包含的东西;因此,你可以想象,作为人的可能性,那种情境(以及它的所有形而上学含义)已经存在“多年”。 

(7)、答案可以在他写给米莱娜的一封信中找到:“办公室并不是个愚蠢的机构;它更多地属于荒诞的王国,而不是愚蠢的王国。”这句话包含了卡夫卡大的秘密之一。他看见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不仅仅是官僚主义现象对于人、对于人的境况以及对于人的未来的巨大重要性,而且还有(甚至更加惊人)办公室的荒诞性中所包含的潜在诗性。 

(8)、卡尔·罗斯曼(KarlRossmann)持续不断地被每一个人骚扰:他的衣服被卖掉了,他惟一一张父母的照片被拿走了,在集体宿舍里,就在他的床边,男孩们的箱子时不时地掉落在他身上;两个无赖,名叫罗宾逊和德拉马什,强迫他搬进来和他们一起住,还有肥胖的布律纳达,她的呻吟声始终回荡在他的睡梦中。 

(9)、1995年秋天,捷克政府决定将国家高奖项之一——功勋奖授予米兰·昆德拉。他欣然接受,并以书面形式回答了捷克《人民报》记者的提问。谈到获奖感受时,昆德拉说:“我很感动,也许可以说,尤为让我感动的是瓦茨拉夫·哈维尔给我的信。特别是信中的这样一句话:他把这次授奖看做是给我与祖国和祖国与我的关系,画了一个句号。”

(10)、每一种爱都是渺小的,缥缈的爱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实的,总是要夸张的、疯狂的、做出几乎不可能的样子,鲁本斯即是使出浑身解数装疯,诉诸于的爱就是疯狂的信条,来挽回新娘。

(11)、因为一个玩笑而获罪,八十年代的伤痕小说也写过,但后都落在平反后的感恩戴德上,“玩笑”本身失去了反讽的意义。

(12)、在某种意义上,性与政治构成了人类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的两极。昆德拉写性是超越性的,不是通往下半身的写作,而是导向形而上的思考,是勘察人类存在的一种途径。布里埃说:“昆德拉对欲望这出戏投去一种清醒的,甚至是玩世不恭的目光。他揭露了误解、恐惧、复杂情感及自恋谎言,它们构成人类的性的基础。”昆德拉写性,“似乎浓缩了昆德拉对人性的全部观察,不无残酷地揭露出人类关系机制中的所有组成部分”。

(13)、罪恶的制度并非由罪人建立,而恰恰由那些确信已经找到了通往天堂的惟一道路的积极分子所建立。

(14)、但昆德拉则是运用故事情节构建了一个思考体系,你只有一边思考才能一边读下去,各种哲学论断和作者自己对人物的分析评价,俯仰皆是。

(15)、比如,《玩笑》的出版本身就是一个玩笑,好像是1989年,捷克大使馆有意见了,怎么能出异议者的书呢?于是暂时不能出了,得等待。

(16)、读了此书后,感到一种不同于卡夫卡的荒诞。这样说吧,有一种家族相似性,就是罗素所说的社会主义文化圈的现象。

(17)、《百年孤独》是大作品,《战争与和平》是大作品,《大师和》是大作品。狄更斯的几乎都是大作品,《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和《荒凉山庄》,只要他能写下的。

(18)、(3)余华推崇的作家全是司汤达、狄更斯以及加西亚·马尔克斯这样的更文学大家的作家,他认为米兰·昆德拉还跟他们比不了。

(19)、把一部小说置于这样一个服从的、机械的和抽象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的惟一冒险是从一间办公室搬到另一间办公室,似乎与史诗的本质南辕北辙。因此,问题来了:卡夫卡是如何设法把这样灰暗的、反诗歌的材料转变成了引人入胜的小说? 

(20)、实际上鲁本斯眼里,所有的女人都是同一个女人,女性是个面目模糊的符号。在一千或三千次性行为中,只有两三次是真正有实质意义,令人难以忘怀的、伟大的性爱,其他不过是一些反复、模仿、重复或者回味。

2、米兰昆德拉对自己的个人生活是严密

(1)、伊姆雷?凯尔泰斯(1929一),匈牙利著名作家,出生于布达佩斯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里渡过了四年痛苦岁月,这一经历使他对人类的本质和生存状态产生了严肃的思考,他的处女作《无形的命运》(1975)就是以集中营生活为背景创作的。他的主要作品还有小说《给未出生孩子的祈祷》(1990)和散文集《作为一种文化的大屠杀》(1993)、《沉默的瞬间,当行刑队子弹上膛时》(1998)等。2002年因其“捍卫了个人对抗历史的残暴专横的脆弱经验”而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匈牙利作家。  

(2)、类似的故事,我也从认识的医生朋友那里听说过。这在西方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虚假的意识形态宣传中也是不可想象的,但那确实是我们的生活常态,一种没有道德的道德。

(3)、“有些人读了昆德拉后说,他反对媚俗,但他自己就媚俗。其实这误会都是由翻译造成的。昆德拉并不反世俗,恰恰相反,他喜欢众声喧哗的世俗。”

(4)、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移居法国后,昆德拉早期作品中的感伤越来越稀缺,虽然他的智性仍旧很高,但却缺少了感染力。

(5)、我认为他们都是好作家,但我不认为他们是大作家。因为他们一生中都根本没写出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

(6)、1958年对于昆德拉来说是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年头。在写剧本的间隙,他花了一两天时间就写出了《我,悲哀的上帝》,这是他生平写出的第一篇小说。写完第一篇后,他又陆陆续续写出了第二篇,第三篇,第四篇……一共写了10篇。从第一篇到后一篇,时间跨度整整10年。这些短篇小说以《可笑的爱》这一总标题分3册出版。而真正开始给他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是小说《玩笑》,该书连出3版,印数达到几十万册。《玩笑》还被拍成了电影。

(7)、他在官僚主义世界感觉到的荒诞的平等,使得卡夫卡能够做出此前似乎不可想象的事:他把一个高度官僚化社会的极其反诗性的材料转变成了小说的伟大诗性;他把一个不能获得所许诺工作的人的普通的故事(实际上就是《城堡》的故事)转变成了神话,成了诗歌,成了某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美。 

(8)、在这方面,昆德拉与索尔仁尼琴是两极。昆德拉向往启蒙理性,怀疑一切;索尔仁尼琴却批评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宇宙图景,坚信在人类的头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9)、对昆德拉的这种立场与做法,捷克文学界的同行也罢,普通读者也罢,不仅仅不理解,更表现出了误解、反感,甚至敌意。如布里埃所言,昆德拉的做法“在捷克共和国常常被看作任性,或者某种傲慢的表示,有损于他的形象。众人被辜负的仰慕往往会被一种强烈的怨恨所取代”。

(10)、米兰·昆德拉对数字“七”有某种执着。他以捷克语写作的作品戛然而止于七部;这七部按时间排序,除了中间的一部《告别圆舞曲》,都由七部分组成;这种数学上的精准使得他的小说似乎可以同那些宏伟的“小说”教堂相媲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布洛赫的《梦游者》、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11)、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茫茫黑夜漫游》

(12)、李欧梵:“昆德拉写的是小人物,但运用的却是大手笔,不愧为世界文学的一位大家,足可与马尔克斯(1982年凭借《百年孤独》获诺贝尔文学奖)媲美。”▼ 

(13)、工程师从秘书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他能怎么办?他冲到了《红色权利报》的办公室。他觉得编辑应当对这篇报道负责。编辑赶紧道歉;是的,这确实是件很尴尬的事,但他这个小编辑与此无关,文章直接来自于内务部。 

(14)、我们那一代人都是受刻奇教育出来的......因为刻奇,我们写文章,总是与私下谈话不同,不自觉地要端起架子。

(15)、在西方,刻奇一般是指中产阶级的现代性,中产阶级的艺术品位。美国抽象美术理论家格林伯格曾有一篇著名文章《刻奇与前卫》,就是用审美现代性来对抗中产阶级现代性。

(16)、卡夫卡没有作任何预言。他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看见“背后”是什么。他并不知道,他的看见也是预见。他并不打算揭露一个社会体制。他只是把自己从私人性的、微社会的人类实践中认识到的那些机制显露出来,根本没有想到后来的发展会让这些机制在巨大的历史舞台上运转起来。 

(17)、昆德拉对极权主义左翼根源的探讨是深刻的,至少是新颖的。尼采说上帝死了,可西方人又找到历史的观念,作为新的物替代。这个历史的逻辑就是:为了后世的幸福,必须牺牲今天的幸福。

(18)、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发展与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巨变密切相关。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西方社会迅速进入信息时代,大规模的机械复制和数码复制技术使信息迅速膨胀。一方面,图像和影视文化对传统文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通过网络等电子媒介方便地扩散,网络平台为普通人提供了廉价迅捷的作品发表途径,五花八门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超文本小说等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这些新因素不断挤压着现代主义精英文学的生存空间,日益把文学推向大众化、平民化和娱乐化。文学艺术日渐失去昔日的光环,作家们也不再板着面孔对待读者和文学本身,而是更多地采取一种戏谑、调侃的态度。不仅调侃读者,也调侃文学和文学传统本身。另外,20世纪后半叶西方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也对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现代理论家对宏大叙事的消解,对差异和不稳定性的推崇,对本质中心等深度模式的解构和对意识形态的不信任引发了作家们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态度,极端者甚至发展为一种无所谓的虚无主义态度。追求建设性的目标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尽其所能打破传统才是的目的。

(19)、从常识看,这当然是没有道理的,但这种来自基督教的伪学说曾经却产生了巨大的审美吸引力,因为人对牺牲的渴望就是对不朽的渴望。结果呢,千百万人被关进集中营,被迫害致死。

(20)、新小说与荒诞派戏剧同一时期兴起于法国。新小说提倡对传统小说的反叛,其共同的艺术旨趣是:不再追求小说对于意义的揭示,却表现出怀疑一切信仰的精神危机;打破传统小说中的故事性与情节性,力图以此方式展现世界的荒诞;不再以人为中心,侧重描写物的世界。娜塔丽?萨洛特、罗伯一格里耶、布托尔、西蒙等是重要的新小说家。  

3、米兰昆德拉是哪国人

(1)、奈保尔说二十世纪的作家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狄更斯一个人,我觉得他的这个评价不能说是准确,但也是有一点道理的。

(2)、极权主义国家的真实世界与卡夫卡的“诗歌”交汇在一起,这始终有点怪异,它始终证明了,诗人的行为,就其本质而言,是不可捉摸的;荒谬的是:卡夫卡小说中巨大的社会、政治和“预言”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不介入(nonengagement)”,也就是说,在于它们的完全自治,疏离于所有的政治规划、意识形态概念和未来学预测。 

(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

(4)、韦斯拉瓦?辛波丝卡(1923一),波兰著名女诗人,《存活的理由》(1952)是她的第一本诗集,《一百个笑声》(1967)是她的成熟之作,《桥上的人们》(1986)标志着她诗歌创作的高峰。辛波丝卡的诗多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元素,通过隐喻揭示生命的本质,表现现实的荒谬和人性的愚昧。她认为,诗歌以好奇、求知和探索为翅膀而飞翔,扩大了人类的生活领域,使之涵盖我们内在的心灵空间,也涵盖我们渺小地球悬浮其间的广袤宇宙。辛波丝卡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5)、在谈到产生卡夫卡式故事的微观社会实践时,我的意思不仅是指家庭,而且还有卡夫卡度过其所有成年生活的组织:办公室。 

(6)、《生活在别处》完稿于1969年的捷克,当时未能发表,1973年在法国问世即获得梅迪西奖。次年小说英译本在美国出版,作者又因此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提名。

(7)、和俄国的切割,和东方的切割,也就是和落后、独裁和专制的切割。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对于中欧及其追求的多样性而言:没有哪个国家比俄国更具外来性:统标准化,中央集权。”这些,对追求自由和多样性的东欧国家及人民来说,是完全不能忍受的。他认为,这是另外一种文明,叫“泛斯拉夫主义”也罢,叫沙皇俄国的野心和霸权也罢,其实质是割裂他们本属于西方的精神传统,而被拷上专制的铁链。和俄国以及和东方的切割,意味着拥抱并守护自由、民主,个人权利,自由资本主义,有限政府和法治等西方的价值观。

(8)、文人之间著名的相轻言论,古有王国维认为“纳兰的词,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而对苏轼、辛弃疾、陆游、柳永等诗词大家视若无睹,

(9)、我14岁时第一次读到《城堡》,这本书今后再也不会那样彻底地让我心醉神迷,纵然它所包含的广博浩瀚的认知(卡夫卡式的全部的真正含意)当时是我所无法理解的:我头晕目眩。 

(10)、对于米兰·昆德拉而言,小说叙述形式的选择是他痛苦的追求,也带给他创造的欢欣。应该说,他的这种追求是卓有成效的。他为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他的共时性叙述方式和复调叙述方式,分别从叙述者感知角度和故事主人公的话语角度,为文本故事建立了一个时序和逻辑框架。叙述语态和语式的各不相同,使得作品获得了一种形式和内容上的真实感。米兰·昆德拉梦幻叙述的灵感源于卡夫卡、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小说大师。但米兰·昆德拉对它的迷恋和熟悉丝毫不比他的老师们逊色。对它的机巧运用,使得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获得了一种朦胧的美学意境,也使他带有存在主义色彩的小说找到了一条接近小说主题的捷径。因为似花非花既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意境,又是一种存在主义者们眼中生存状态的模拟写真。

(11)、《静静的顿河》经典摘录:种风的人,收获的是风暴

(12)、古典音乐。昆德拉喜欢用一种谱曲的方式写作小说,为了将哲学、叙事和理想谱进同一支曲,他的小说格外讲求内容和主题之间的旋律配合。用欣赏古典音乐的方式读他的小说,你会发现他达到了不同要素间的平等和整体的不可分割,就像一支的赋格曲。

(13)、历史上,司汤达不在乎自己的作品在生前得不到承认,相信五十年之后,会有幸福的少数人能真正领悟他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如今已经九十一岁高龄的昆德拉,有着清醒、觉悟的目光,他希望身后由他自己认可的作品替他说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事件的消退,闪现出具有内在统一性和普遍性的艺术之光。 

(14)、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昆德拉不愿意再版他的诗歌作品,其深层的意义在于,昆德拉不愿意也不可能“回归”过去。

(15)、刻奇是不喜欢幽默的。今天虽然据说是娱乐时代了,但在主管意识形态的人心中,在郭嘉媒体心中,其实圧根儿就瞧不起世俗。按他们的说法是,要有“社会责任”。他们的情感总是很高尚的,觉得有责任保护我们每个人的道德纯洁性......

(16)、撇开神秘化和传说不谈,没有任何显著的痕迹可以追踪到弗朗茨·卡夫卡的政治兴趣;在这个意义上,他不同于他在布拉格的所有朋友,不同于马克斯·布罗德、弗朗茨·韦尔弗、埃贡·艾尔温·基希,也不同于所有的先锋派作家,他们声称了解历史的方向,沉湎于召唤未来的面孔。 

(17)、昆德拉认为,寻求意义是人类的基本状况,只有在多元的社会里,我们才可以或多或少地逃避刻奇。他借用海德格尔的“生命的世界”,实际上是主张消解意义,回到经验世界。

(18)、《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为著名,采用巴赫金所说的复调。其中写了四个人,特丽莎与弗兰茨属于刻奇的类型。特丽莎难堪的记忆是,小时候,母亲在房间里脱光衣服走来走去,响亮地放屁。她后来坚决要回到苏联占领的祖国。

(19)、今天就讲到这里。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苏格拉底说过,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只要在思考,我觉得就是健全的心智,就有意义。

(20)、也因此可以从他自己的作品中看出来,他看重的作品的特征是什么?

4、米兰昆德拉经典的十句话

(1)、在卡夫卡式的世界里,喜剧不是悲剧的对应物(悲喜剧),这一点不像莎士比亚;在这个世界里,更轻松的笔调并没有让悲剧变得更可以忍受;它没有伴随着悲剧,根本没有,它把它摧毁在萌芽状态中,因此剥夺了受害人有希望得到的惟一慰藉,在悲剧的庄严崇高(真实的或假想的)中得到的慰藉。工程师去国离乡,每个人都哈哈大笑。 

(2)、他的情人追求他,写了许多爱情书信。在昆德拉看来,这其实是想得到不朽。就像有人写日记,内心里随时准备发表,传之后世。昆德拉把这种渴望称为“灵魂的虚肿症”,他对于情感的表现,只有反讽了。

(3)、心理现实主义。昆德拉运用心理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对人物的思维过程的关心程度超过了他们对人物外貌的关心,因为昆德拉不仅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创作进行互动,他也邀请读者参与其中,请读者与他笔下的人物建立起联系,他坚信读者的想象力能够自动补完作者的想象力。

(4)、首版于1984年的中文版《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可谓影响了一代中国文学青年的精神之书。米兰·昆德拉所书写的东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民日常,加上他的作品及其本人表现出来的一种知识分子式的良知与独立,令八十年代的中国读者感到如获至宝。

(5)、除了以上后现代主义代表性作家之外,20世纪后半叶西方文坛还涌现出如下优秀作家。  

(6)、我觉得,福柯对意义世界的解构,到后也是同样遇到了悖论,只好回到审美性。西方思想的一元论就是这样,分析到后,要么是上帝,要么是虚无。

(7)、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是以作者母语捷克文写成。而他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以及新作《相遇》则是以法文写成。《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8)、人们常常感到疑惑,不知道卡夫卡的小说究竟是作者个人化的、私人性的冲突的投射,还是对一种客观的“社会机制”的描述。 

(9)、米兰•昆德拉(1929-)《玩笑》《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10)、而余华为什么会在众多文人之中,单独将昆德拉拎出来评价,其实跟他发表类似言论的背景也有关。

(11)、生命的世界是多元的,参差多态的,不确定的,而极权刻奇却要强迫所有人为某一崇高事业一起感动,并认定大便所象喻的没有意义的生活只存在于西方社会。

(12)、莫言:我只看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很喜欢。他小说中的讽刺有一点儿像黑色幽默,又不完全是,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昆德拉的小说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除了情节故事还穿插了大量议论,可以说没有议论就没有昆德拉。其中很多议论精辟、深刻,表现出昆德拉与众不同的思考。 ▼

(13)、每年9月,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会发出600多封信,邀请上述有资格的人士提名下一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每个人可提多两人。而据说,有相当一部分提名人会提名自己,再加上另一个人。所以,诺奖候选人名单实际上是比较分散的。

(14)、笑,却是一个爆炸物,它把我们从这个世界抛出去,把我们抛到凄凉的孤独之中。玩笑是人与世界的一道屏障。玩笑是爱和诗的敌人。

(15)、昆德拉很快就被中国人接受,成为时尚。东欧的当代文学和思想引起国人的关注,不再是只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有个时期,几乎言必称昆德拉,人们大都用存在主义的话语去解读他。暨南大学博士生李凤亮还编了一部有关昆德拉的资料集,题为《对话的灵光》。

(16)、黑色幽默是美国六七十年代颇为流行的文学流派。其主要特点是以调侃轻松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外在形式,表现压抑、沉闷、绝望的情绪和对荒诞世界的思考,因此它又被称为“绝望的喜剧”和“绞刑架下的幽默”。主要作家有海勒、冯尼格特、品钦等。

(17)、权力的催眠之眼,对自己罪行的苦苦搜寻,排除以及被排除所带来的极大痛苦,对顺从的定罪,现实的幻象性和档案那魔法般的现实性,对私人生活的不断侵犯,等等——历史在其巨大的试管中对人所施行的所有这些实验,卡夫卡都都在他的小说中施行过了(时间上早了许多年)。 

(18)、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不能准备。

(19)、读《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我们可以看到,出于种种原因,他先后两次被开除出d,本来已经是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的他,因立场问题,受到了普遍的谴责;后来他又在精神的层面主动出走,离开捷克,移居法国,按照捷克的传统,一个文人放弃了他的祖国,那就是背叛。昆德拉的作品早期用捷克语写成,有诗歌,有剧作,有小说,还有随笔,到了法国之后,昆德拉又放弃了母语,用法语写作,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他主动割断了与祖国的文化之根和精神血脉的联系。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于政治的原因,他的捷克语作品在捷克斯洛伐克遭禁,这可以理解。可是在“天鹅绒革命”之后,为什么他用捷克语写的那些重要作品,比如《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捷克还是没有出版呢?

(20)、准确地说,二十世纪还是有很多伟大的作品的,起码像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

5、米兰昆德拉是什么主义哲学

(1)、文:米兰·昆德拉/图:AndréLhote

(2)、《生活在别处》是一个年轻艺术家的肖像画。昆德拉以其独到的笔触塑造出雅罗米尔这样一个形象,描绘了这个年轻诗人充满激情而又短暂的一生,具有“发展小说”的许多特点。

(3)、作者在书中写了两滴泪,第一滴泪是看见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动,第二滴泪是和所有人类在一起,为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动,这第二滴泪就是刻奇。它要求整齐划排斥一切个人性。

(4)、今天的西方,后现代主义似乎也是在处理这个问题,福柯对话语主体的解构,导致他质疑大陆启蒙理性的合法性,并认为启蒙的成果是怀疑的精神。所以在西方,有人把昆德拉也归入后现代派。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米兰昆德拉对自己的个人生活是严密精辟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