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过程精辟103条

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

1、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50字

(1)、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公共宣传家,他穷其一生通过各种作品,不断试图创造一个全新的美国人形象。代表美国出使英国和法国的时期,他作为“著名的美国人”促成了法美联盟,对美国后来的独立贡献巨大。

(2)、从日常小事做起改起,因为小事中牵连着大家的幸福感。

(3)、1747年,富兰克林把他的这些想法,写成论文《论雷电与电气的一致性》。他将论文寄给他的朋友、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科林逊。可当科林逊将论文送交皇家学会讨论时,得到的是一阵嘲笑。许多科学家认为富兰克林的观点荒唐无比,“把科学当作儿童的幻想”。

(4)、富兰克林改进写作的另一个特点也需要留意,那就是他很勤奋。当时他正在他哥哥开办的印刷所里当学徒,繁重的工作让他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早上上班前他开始练习写作,下班后他继续练习;星期日,当印刷所里没有人的时候他也继续练习。作为一个清教徒,他在礼拜天没去教堂,而是反复的进行练习。

(5)、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

(6)、道理谁都懂得,只是有的人仅仅是懂了,其实还是不懂。

(7)、富兰克林著名的发现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破除了人们对雷电的迷信.在用莱顿瓶进行放电实验的过程中,富兰克林面对着电火花的闪光和劈啪声,总是禁不住与天空的雷电联想起来,他意识到莱顿瓶的电火花可能就是一种小型的雷电.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必须将天空中的雷电引到地面上来.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富兰克林用绸子做了一个大风筝,风筝顶上安上一根尖细的铁丝,又用丝线将铁丝联起来通向地面,丝线的末端拴一把铜钥匙,钥匙又插进一个莱顿瓶中.富兰克林将风筝放上天空,一阵雷电打下来,只见丝线上的毛毛头全都竖立起来,用手靠近铜钥匙,即发出电火花.天电终于被捉下来了.富兰克林发现,储存了天电的莱顿瓶可以产生一切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这就证明了天电与地电是一样的.

(8)、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9)、    而且从富兰克林的十三种美德与曾氏日课十三条的内容来看,中西圣哲追求修养何其相似。如节制、俭朴与保身;沉默寡言与谨言;决心与读书不二;镇静与静坐;诚恳、公正、中庸适度与主敬等。二位先哲皆从年轻就下决心躬身践行各自的十三条,终身不辍,成千古大业。

(10)、1885年交流电之父特斯拉设计多相交流电动机和发电机。

(11)、另一个是如何让士兵祷告。在军队时,一个牧师经常向他抱怨士兵总是不参加祷告仪式。为此,他让牧师来为士兵分配酒,并且是在祷告仪式之后供应。这样一来效果很明显,士兵都积极来参加祷告,比用军法惩罚士兵这招更妙。

(12)、富兰克林用几种方式来回应父亲的评论。首先,他找出几个明显比自己写得好很多的作品,例如精彩的合订本期刊《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做过类似的事情,而富兰克林则着手进行一个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的计划。

(13)、开始“仿写”的目的只是单纯为了可以写出相似的文章,之后就要用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思考,描写细致入微、用词精准简练。

(14)、    相较于第三部分富兰克林因为各种各样徇烂的业绩而被称为政治家、思想家、作家、发明家和外交家等,第一部分显得尤其平凡而琐碎,甚至让我一度看不下去了,因为我认为如此杰出的一个人应该一辈子都轰轰烈烈才对。但是回过头来一想,第一部分除了描述富兰克林的平凡,更写了富兰克林的坚强与努力。虽出身寒微,却从小心怀航海梦想;10岁被迫辍学却一直坚持自学,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这为后来一生中取得多方面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起草了与日月同光、泽耀万世的《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12岁起在哥哥印刷铺当学徒,但是从来不屈服于脾气暴躁的哥哥,又与哥哥失和后,一个人离家出走费城,才有了后面的一切故事……

(15)、书中既有他从事解剖实践和医事活动的笔记式记录,又有他临床实践和诊疗经验的病案式总结,还有他谈医论道和评古说今的书评式叙述,凝结了作者一生从事临床医学研究的心得,他在一些领域里把祖国医学的理论和实践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他在研究《黄帝内经》时,发现书中错误不少。我国古代医书中对人体脏腑的位置、大小和重量的描述并不确切,所以,他决心修正其中关于人体结构的部分。

(16)、现代避雷针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的。富兰克林认为闪电是一种放电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在1752年7月的一个雷雨天,冒着被雷击的危险,将一个系着长长金属导线的风筝放飞进雷雨云中,在金属线末端拴了一串银钥匙。当雷电发生时,富兰克林手接近钥匙,钥匙上迸出一串电火花。手上还有麻木感。幸亏这次传下来的闪电比较弱,富兰克林没有受伤。

(17)、他把“仿写”这种方法进行升级换代,在《观察者》杂志中,用另外的本子,把自己写的线索、论点、摘要,故意把顺序打乱,练习自己的“解字”能力。

(18)、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与世长辞。在他出殡的那一天,为他送葬的人数多达两万,充分表达了美国人民对他的痛悼之情。同时,不仅美国国会决定为他服丧一个月,法国国民议会也决议为他哀悼,表明了他不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世界!

(19)、他在水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大大的问题……我会一直在作坊里干活儿吗?我可以逃到海里去吗?身为煮皂工的儿子,我怎样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呢?当然,也装了不少小小的问题……我为什么不能像鱼儿那样游泳呢?看来,还是从小问题着手比较容易!

(20)、自古以来,天电、地电互不相关,地面上人们已经进行了许多实验,对电的性质已有所了解,但对天上的雷电却仍感到是神秘莫测。到18世纪中叶,已经有不少人认为闪电和电火花类似。富兰克林也和他们一样,通过对比说明两者的相似性,不过富兰克林的认识比别人深刻,例如:他在一封书信中列举了电流体与闪电在如下特点上一致:

2、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过程

(1)、    第一部分还有好多细节其实影响了富兰克林一辈子。例如富兰克林描述为了方便钓鲦鱼,组织小伙伴将原先准备建房子的石块,搬到泥沼上筑起码头。原来富兰克林自己从小就是孩子头。

(2)、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阅读、仿写,创造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透过大量的输入和输出,有效地把“记忆”进行匹配连接。

(3)、富兰克林生前身后自然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个带电风筝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流传已久的经典传说,很多美国人深信不疑。在国内,作为语文教科书里的“老段子”,同样人尽皆知。可是这到底是个神话还是真有其事呢?

(4)、到了鲍罗京诺,他仔细巡视了这个历史战场的一切遗迹,把它的地形面貌牢牢记在心里,还特地画了一幅图,标上一条地平线和树林,标明各个村庄、河道的名称,及当年会战时太阳移动的方向等。

(5)、富兰克林也一定是个智慧的朋友。大家小时候都学过课文,那是他放风筝引雷,发明避雷针的故事。读《穷理查年鉴》,几乎可以想象到本杰明·富兰克林一边提笔写下这文字,一边面露狡黠的笑容,因为读者一不小心就会被他的“谎言”唬住。这位相隔两个世纪的人物,跃然纸上,仿佛坐在身旁喝酒的老损友,面色正经地开着恶趣味地玩笑;捧腹大笑完,他却又带着一半认真,言语间令人跟着他思索,与他四目相对。 对于富兰克林这个朋友,放下书抽离出来后,只能在椅子上仰天长叹,恨人类寿命短暂、不能生在一个时代!又转念感叹,还好有先人发明了文字,还好他也是个爱写的人……

(6)、    可是我陆续花了两天时间才读完《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因为读了近一半时,伟大的富兰克林还是在搞印刷,感觉真的读不下去了,强烈质疑这就是所谓的“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吗?

(7)、为了模拟雷电的威力,实验者走进了电力公司的试验中心,这里的高压电可达到100万伏,可是比起真正的雷电1亿伏的电压,也只是1%。他们用组织替代胶制作了一个假人的模型,里面安装了一个模拟的心跳检测器,并用模拟的雨中淋湿的风筝线进行实验。风筝被高压电击中时,在钥匙和假人的“手指”之间出现了明亮的电弧,通过模拟心脏的电流已经超过可以使人心脏停跳的大电流的很多倍。这个“迷你版本”已经足以让富兰克林英勇牺牲很多次了。由此可见,富兰克林在直接被雷电电击后还毫发无损,并且淡定地说“我可以证明闪电是电”是不靠谱的。

(8)、还有,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练习,着重关注到底怎么做好它,在哪一方面还有缺陷,以及想办法克服它,并且予以改进。

(9)、正当富兰克林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不幸从俄国彼得堡传来消息:1753年7月26日,科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在操作时,不幸被一道电火花击中身亡。这更坚定了富兰克林研制避免雷击装置的决心。

(10)、回到家里,又把自己观察到的印象同历史文献上记载的材料联系起来分析研究,直到一切都清楚明白了,他才坐到桌边,重新写这段文字,这个会战场面,写得不仅生动,且色调明朗、壮观。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司马迁也重视实地考察。在动笔之前,司马迁游历过大江南北,全国各地,寻访先人的遗迹。

(11)、他先在自己家做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顶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线;沿着楼梯,把金属线引到底楼的一个水泵上(水泵与大地有接触);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这样,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线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线受力,小铃就会晃荡,发出响声。

(12)、事后,富兰克林用莱顿瓶收集的雷电,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雷电与普通电完全相同。

(13)、本杰明·富兰克林(英文:Benjamin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美国政治家、物理学家、印刷商和出版商、作家、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外交官,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14)、16世纪的时候,古代思想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历史上了不起的人。所有的人都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做真理。只有一位数学老师伽利略不这么认为,他公开说,要从自然中发现真理,而不是背诵亚里士多德的书本。一天上课的时候,伽利略对学生们说:“站在楼顶上,左手拿着一个一磅重的铁球,右手拿着一个十磅重的铁球,同时扔下去,哪个先着地?”学生们想了想,回答说:“亚里士多德说过,重的物体下降速度要比轻的快,所以十磅重的铁球先着地。”伽利略摇摇头,说道:“不对,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是两个铁球一起着地。”学生们惊呆了,居然有人敢公开指出亚里士多德说得不对。大家议论纷纷,怀疑地看着伽利略。

(15)、   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物理学家,同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之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本杰明·富兰克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16)、大家都知道,时间一长,人脑就会对曾经看过的文章印象模糊。当初的记忆已经变得模糊,不仅让自己忘了初文章中的句子如何措辞,还忘记了那些词汇的顺序,再一次复写文章。

(17)、父子俩躲在草棚的屋檐下,手中紧握着没有被雨水淋湿的绸带,目不转睛地观察着风筝的动静。

(18)、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

(19)、1746年,一位英国学者在波士顿利用玻璃管和莱顿瓶表演了电学实验。富兰克林怀着极大的兴趣观看了他的表演,并被电学这一刚刚兴起的科学强烈地吸引住了。随后富兰克林开始了电学的研究。富兰克林在家里做了大量实验,研究了两种电荷的性能,说明了电的来源和在物质中存在的现象。在十八世纪以前,人们还不能正确地认识雷电到底是什么。当时人们普遍相信雷电是上帝发怒的说法。一些不信上帝的有识之士曾试图解释雷电的起因,但从未获得成功,学术界比较流行的是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的观点。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这虽然是试验中的一起意外事件,但思维敏捷的富兰克林却由此而想到了空中的雷电。他经过反复思考,断定雷电也是一种放电现象,它和在实验室产生的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于是,他写了一篇名叫《论天空闪电和我们的电气相同》的论文,并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但富兰克林的伟大设想竟遭到了许多人的冷嘲热讽,有人甚至嗤笑他是想把上帝和雷电分家的狂人。富兰克林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7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著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于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后普及世界各地。

(20)、   第一个感想是富兰克林在用一生阐释何为美国梦。

3、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故事100字

(1)、在几年后,有传闻和一些书籍称富兰克林用风筝替代了铁棒,做了这个著名风筝雷电的实验,但是缺乏充足的证据。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富兰克林本人也从来没有正式承认做过这个实验。尽管对于富兰克林是否做过风筝实验存在争议,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富兰克林即使做过风筝实验,也肯定不会和传说中的一模一样。

(2)、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用丝绸做成的,在它的顶端绑了一根尖细的金属丝,作为吸引闪电的“接收器”;金属丝连着放风筝用的细绳,这样细绳被雨水打湿后,也就成了导线;细绳的另一端系上绸带,作为绝缘体(要干燥),避免实验者触电;在绸带和绳子之间,挂有一把钥匙,作为电极。

(3)、1882年6月,美国纽约珍珠街电厂建立,是美国、也是世界第一个商业发电厂。同年7月26日,上海电气公司—乍浦路的一台12千瓦发电机组点亮了15盏弧光灯。

(4)、成长启迪:有了朋友,人生才不会孤单,有了朋友,我们才可以在痛苦和危险之中获得一丝心灵的安慰。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轻易与人反目成仇,而应该像富兰克林一样,尽量化敌为友。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道路才会平坦,才不会崎岖不平。

(5)、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地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

(6)、一道闪电掠过,富兰克林觉得自己拉着麻绳的手有些麻木。他把手指靠近铜钥匙时,突然,一道电火花向他手上击去。“天电”被引下来了。后来他又用莱顿瓶收集了“天电”去做试验,证明“天电”和地电一样能被金属传导,能熔化金属,能点燃酒精。

(7)、他先在自己家做实验:在屋顶高耸的烟囱上,安装一根3米长的尖顶细铁棒;在细铁棒的下端绑上金属线;沿着楼梯,把金属线引到底楼的一个水泵上(水泵与大地有接触);将经过房间的那段金属线分成两段,且将两股线相隔一段距离,各挂一个小铃。这样,如果雷电从细铁棒进入,经过金属线进入大地,那么,两股线受力,小铃就会晃荡,发出响声。

(8)、日知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9)、   大概是到乔布斯去世时,满世界都在拜读《史蒂夫·乔布斯传》,我才意识到也许传记类的书可能也很好看。这次决心加入和君商学院求取真经时,看到推荐书单里有《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赶紧淘来一本二手书看起来。

(10)、1879年10月21日,美国爱迪生(和英国约塞夫·斯旺)都研究碳质灯丝电灯泡。爱迪生经千余次的试验用碳素灯丝的白炽灯泡得到了实际应用,故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11)、“莱顿瓶发出的轰鸣声,放出的电火花,不是和雷电一样吗?”富兰克林大胆地提出这个设想。经过反复思考,他推测雷电就是普通的电,并找出它们两者问的12条相同之处:都发亮光;光的颜色相同;闪电和电火花的路线都是曲折的;运动都极其迅速;都能被金属传导;都能发出爆炸声或噪声;都能在水或冰块中存在;通过物体时都能使之破裂;都能杀死动物;都能熔化金属;都能使易燃物燃烧;都放出硫磺气味。

(12)、他将一块大的丝绸手帕扎到杉木条十字支架上,做成一个风筝。风筝上面固定一根向上伸出几十厘米的细铁丝,细铁丝与放风筝的细麻绳相连,麻绳下端系丝绸带,绸带上挂了一把铜钥匙。风筝穿入带有雷电的云层中,闪电在风筝上闪烁。

(13)、“文章”的本质就是人的大脑通过“思考”以后的产物,通过表象去看本质。透过“思考”,把“本质”看透了,你写文章就顺畅了。

(14)、勤奋。不浪费时间;永远做有益的事情;戒除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15)、这本《自传》谈不上什么文采,翻译水平也着实一般,可就是这么一本书,蕴含其中的“智慧和力量”无疑让人折服和赞叹!

(16)、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

(17)、在一次试验中,富兰克林的妻子丽德不小心碰到了莱顿瓶,一团电火闪过,丽德被击中倒地,面色惨白,足足在家躺了一个星期才恢复健康。

(18)、为了突破这个瓶颈,他就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记录日记,留意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还通过扩大自己的社交圈,以此来增广见闻。

(19)、不争功,以谦卑的态度说服别人,从不说自己是计划的提出者,并将功劳归于他人;即使他发明了开放式的火炉,也拒绝专利权。他认为,由于我们享受着其他人的发明带来的诸多益处,也应当乐意见到自己的发明有机会为其他人服务,而且应当免费分享。

(20)、若干年过去了,当我成为一名教师,我常常会和孩子们聊起这些伟大的人物,他们的出生也许是一个偶然,但他们为这个世界的贡献却已是必然,假若没有他们,世界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4、避雷针 富兰克林

(1)、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有些外国人对中国的冰川进行过考察,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让事实说话”,对冰川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1921年,他回国后在太行山的沙河县、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虽遭一些外国专家傲慢地否定,他却没有丧失勇气和信心,继续带领学生在太行山、九华山、天目山、庐山等地考察,又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

(2)、    本人读书就不多,传记或者励志类的书籍读得更少了。我想可能是因为读小学开始就看到书店、书摊到处都摆着卡耐基或者人物传记之类低劣包装的盗版书有关,从我内心深处就深深抵触这类书,连翻开的欲望也没有,还觉得这都是别人的成功啊,与我何干。

(3)、富兰克林是一个有想法,又实干的人。当他利用印刷厂赚到“第一桶金”的时候,开始致力于公益事业。第一次是推广读书,建立公共会员图书馆;改良费城的巡夜制度,雇佣合适的人固定从事巡视,提出了公平摊派费用的办法;为了解决火灾的问题,建立了一支联合消防队;以推行彩票的方式,购买城防的武器;为改良教育环境,创建费城大学,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通过募捐的方式,在费城建立一家医院,为穷人治病;还为城市安装路灯,雇人清理街道,等等。

(4)、看着这些伟大的人一个一个在眼前悄然而去,内心充满了悲痛与崇敬……这种情感,很自我,唯有默默独享:伟大的人,即便离世,灵魂仍在闪光……

(5)、1882年塞尔维亚血统的克罗地亚人的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世界首台交流发电机,旋转磁场,已获专利。

(6)、自我克制。避免极端;假如愤怒和损害是你应得的,就要忍耐。

(7)、富兰克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一生用了不少时间去从事社会活动。富兰克林特别重视教育,他兴办图书馆、组织和创立多个协会都是为了提高各阶层人的文化素质。正当他在科学研究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的时候,由于英国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从1757到1775年他几次作为北美殖民地代表到英国谈判。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第二届大陆会议和《独立宣言》的起草工作。1776年,已经七十高龄的富兰克林又远涉大洋出使法国,赢得了法国和欧洲人民对北美独立战争的支援。1787年,他积极参加了制定美国宪法的工作,并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富兰克林说:我们从前人的发明中享受了很大的利益,我们也应该乐于有机会以我们的任何一项发明为别人服务,而这种事我们应该自愿地和慷慨地去做。

(8)、①发光;②光的颜色;③弯曲的方向;④快速运动;⑤被金属传导;⑥爆发时有霹雳声或噪声;⑦在水中或冰中仍能维持;⑧劈开它所通过的物体;⑨杀死动物;熔化金属;使易燃物燃烧;硫磺气味。

(9)、见到这本书的时候,是在2016年的年尾,当时看到就很兴奋,不由得勾起了我青少年时期对传记文学的一段美好回忆。

(10)、但是没有解剖用的尸体却成为困扰他的一大难题。当时,他曾在瘟疫流行的灾区观察未掩埋的尸体300多例,逐一进行了解剖和观察,绘制了大量的脏腑图。王清任修正了《黄帝内经》中的有关错误,写成了《医林改错》一书,并附上了25幅人体结构图。

(11)、    这样的想法从脑海倏忽而现,赶紧百度一下富兰克林和曾国藩,还真有几篇煞有介事的分析。大家自己可以百度看看。中外先哲不约而同,都为自己青年时期修身养性定了“十三条”,殊途同归啊。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曾严于律己,甚至于他的学生也是严格要求,估计很多人都听过曾国藩治李鸿章睡懒觉的故事。古来成大事者,唯死磕二字而已。

(12)、决心:说到的就要做到,做到跟你说到的一样好。

(13)、王清任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学家,其心得之作是《医林改错》。

(14)、注意:这个试验是很危险的,千万不要擅自尝试。1753年,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雷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

(15)、如果他生于现代,起码有很多微课、平台、大咖可以让他有所借鉴和拜师学艺。

(16)、爱迪生是世界闻名的发明家.他是美国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只上了3个月学,十一二岁就开始卖报.他热爱科学,常常把钱节省下来,买科学书报和化学药品.他做实验的器具,是从垃圾堆里拣来的一些瓶瓶罐罐.爱迪生12岁的时候,在火车上卖报.火车上有一节给乘客吸烟的专用车厢,车长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个角落.他把化学药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卖完了报,就做各种有趣的实验.有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起来.许多人赶来,和爱迪生一起把火扑灭了.车长气极了,把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全扔了出去,还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聋了.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他省吃俭用,重新做起化学实验来.

(17)、“如果你不想一死就被忘记,要么写点值得读的东西,要么做点值得写的事情。”--富兰克林

(18)、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头衔很多: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物理学家、发明家、慈善家、记者、作家……应是一枚典型的“斜杠青年”,且大写加粗。

(19)、要提高文章的总体结构能力,很多的书籍都提到《金字塔原理》和《结构思考力》,通过学习提高总体的结构来提高文章的逻辑能力。

(20)、富兰克林的这一风筝实验,彻底地击碎了闪电是“上帝之火”、“煤气爆炸”等流行的说法,使人们真正认识到雷电的本质。因此,人们说:“富兰克林把上帝与闪电分了家。”

5、美国科学家谁发明了避雷针富兰克林

(1)、实验者模仿18世纪时使用的材料制作了一个大风筝和木板棚架。把风筝在天气晴朗的海滩上放飞,在飘扬的海风中,虽然完全没有电闪雷鸣,但空气中的电荷和风筝和风筝线与空气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电荷已经可以使风筝明显地带上静电,风筝线上挂着的钥匙在吱吱响。第一件事很容易地验证了。

(2)、冥冥中,凝视着封面中早已远去的他或者她,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

(3)、“把莱顿瓶拿过来。”富兰克林对威廉喊道。他连忙把引绳上的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莱顿瓶上电火花闪烁。这说明莱顿瓶充了。

(4)、今天被广泛运用的避雷针就是富兰克林发明的。他还有一句话,广为流传:“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谨慎、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良好的品格,优良的习惯,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打败的。”

(5)、节俭。花钱必须对他们或自己有益;换言之,不浪费任何东西。

(6)、在大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闻名世界之前,他只是邻居眼中的小男孩——本。这个煮皂工的小儿子强壮又调皮,身上总是臭烘烘的。闷热的夏天,本喜欢从爸爸的作坊里偷溜出去,逃离那些沸腾着肥皂泡泡的大桶,直奔小河边……拽下脚上的湿袜子,扒去黏糊糊的衬衣,挣脱潮湿的马裤,然后一头扎进水里!

(7)、有目的地练习,或者说刻意练习,其标志是你努力去做一些你无法做到的事情,去完成一些处在你舒适区以外的任务。

(8)、1752年7月的一天,在北美洲的费城,一位名叫富兰克林的科学家,做了一个轰动世界的实验:

(9)、爆笑的小学生日记《米小圈上学记》开播啦!

(10)、王清任著成《医林改错》(修正理论错误需要实践)

(11)、成功没有秘笈,但成功是有榜样的,而找到适合的榜样就可以获得成功的力量。

(12)、一天,电闪雷鸣,暴风雨就要来了。在雷声、雨声的“伴奏”下,守候在房间小铃旁的富兰克林,听到了小铃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他高兴地笑了。

(13)、一个是如何化敌为友?在议会里,一个有影响力的议员总是反对他。他不愿意为了博得议员的好感而卑躬屈膝地奉承。当他得知这个议员喜欢读书,并且有一本罕见的图书时,就写了一张便条表示希望借阅拜读。议员立刻借给了他。归还时,他又写了张便条表示感谢。下次见面时,议员的态度很客气,而且以后两人成为了朋友。这里他运用了一条古老的法则“曾经帮过你一次的人比受过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助你”。

(14)、先定一个小目标,比如找一个导师教自己写作,比如上一些提高写作课,再比如应聘一些专门是“写作”方面的工作等。

(15)、但是,现实上,对于本杰明.富兰克林来说,自己的水平连写作的门槛都无法到达。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他只能自己摸索提高写作的方法。

(16)、同时遵守13项美德难度很大,富兰克林做了一个13x7的表格,每个星期专注于培养一个美德的习惯,然后监督其它美德的违反情况,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可以完成4个13周的循环。

(17)、托尔斯泰亲自去战场考察,创造了《战争与和平》长篇巨著(实践是创造之源)

(18)、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身过、心过、口过,皆一一记出,终身不间断。))

(19)、短句是长文章的基础,他通过对短句的不断排列组合,进而改写成散文。

(20)、如果可以的话,还要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舒适区,对自己的文章进行“颠覆式重构”,让其激活成新的创造源泉。

(1)、决心。应当做的事情就去实行;决心去做的事情就不要半途而废。

(2)、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认识要靠实践来检验)

(3)、恰恰相反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写作天赋却惊为天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过程精辟10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