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读书的方法都是什么精辟131条

写出三种读书方法

1、读书方法

(1)、❶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2)、比方,现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本新书,怎么开始读?有的人一拿到书立刻从第一章读起;有的人握着书用拇指轻轻一划,让书页迅速翻过,看到其中自身感兴趣的章节就从这里读起……。而我劝你:——“先看全景”。

(3)、了解一段历史和专业,我们需要先找一本与之相关的入门书来看,对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看一本专业的书籍来看,当然看专业的书也许会很累,你很累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畅销书来看,当做放松,后寻找一些纪录片和电视剧来看。这对你了解一个专业和一段历史特别有帮助。这个是一位大学教授的读书方法,他当时以雍正举例,他说想要了解雍正王朝怎么办。他说会选择四本书,

(4)、第一介绍作者,第二写出这本书的内容主题,第三根据知识本质、规律、原理以及方法四大分类写出核心内容,第四写出支撑核心内容观点的事例和数据,第五写出书中的金句,后,将这本书能够运用于哪些方面写出来也就是所谓的话题钩子。

(5)、著名作家王蒙先生,以其独特的阅历、广博的视野、旷达的心胸、智慧的语言,阐述读万卷书与行路的心得和感悟,兼及文学的意义和价值等,亦庄亦谐,引人深思。对作者而言,读书是一种经验的审度与审美的感悟;读书需趁早;要像读书一样读生活,读阅历,读社会,读世界,读春夏秋冬,读荣辱盛衰,读悲欢离合。

(6)、采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读书心得,列为八百余则,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适之,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便于检索。书末附相关书目数十种,并介绍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内容之优劣,尤便查考。

(7)、下面的笔记,是秦皇岛都寨小学杨慧明老师的听讲座笔记。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同学们应该好好学习哦。

(8)、读书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既要读得巧,又要读得实。习爷爷强调读书要勤奋、努力、舍得付出、百折不挠、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

(9)、《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读书随笔》

(10)、本书为《语言史》、《写作史》和《阅读史》三部曲的后一部。上自标记初演变为符号,下迄当代电子文本出现,笔锋所及,充分展现了阅读历史的全貌。作者首先描述了古代的诸多阅读形式,阐释了认知不同书写系统及文字的方式,继而追溯了中国、日本、美洲等地的阅读形式及其发展,考察了其阅读行为迥然各异的方方面面。

(11)、  在学术型读书人,旨在“精”其营养的成分、遗传的基因乃至下这枚蛋的是哪一只母鸡,用力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考证出了10枚鸡蛋的数据,了然于胸,而另有290枚则来不及处理了。在这10枚中,只要你报出编号,他便能准确无误地答以不同的相应数据。这便是他的学问。

(12)、而读书卡则不同,只需将读书卡分类就行,不同内容的读书卡会从不同的抽屉里调阅。

(13)、我们读这本书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找出书中的关键知识点,看是否关联其他内容,比如关联其他知识点、关联生活或工作经验、关联自己的想法等。

(14)、讲到方法,首先要处理好读书的数量与质量问题。读书要有个数量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涉猎广泛的知识。同时,现在处于信息时代,图书出版的门类、内容越来越多,出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多读是十分重要的。常人说博览群书方能成才,指的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读书不能一味追求数量,囫囵吞枣、浮光掠过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读书要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认真读,加以理解和领会,有的句篇或内容恐怕还应背诵。

(15)、在所有类型的文学形式中,小说是毫无争议大家讨论得多的一种。在这本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于一身的小说阅读指南中,托马斯福斯特教授将带领我们领略超过两百部小说作品,包括久经考验的大师作品和脍炙人口的畅销作品,详解小说的历史渊源,让我们领会小说的阅读之乐,让我们读懂小说的题眼和密码。美国受欢迎的文学教授教你读懂小说的22个法则。

(16)、一段时间内专心致志地只读一本书。清朝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书集,不当东翻西阅。”这种读书方法,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人。

(17)、依次在电脑中输入:“笔记本编号”“阅读日期”“笔记类型”“书名”“作者”“出版社”六项。

(18)、❶ 如果制作的读书笔记少于10本,可以在读书笔记的扉页上添加一个目录,为方便找到那一页。也可以直接在书侧页贴上纸胶带当做标签,像字典一样看到想看的内容。

(19)、通读: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20)、对于一些作品,不仅要精读,还要总结归纳,提炼出其中的精华。历史学家吴晗就特别擅长做读书卡片。他读书时,见到有用的句子就抄在一张卡片上。他读了几十年书,做了几十万张卡片。读完一本书,如果真能够提炼出几句有用的话来,就算没有白读。

2、三种读书的方法都是什么

(1)、第一部分九篇为书事书评。其中五篇涉及陈寅恪先生著作编辑出版事。第二部分五篇记人,作者酌选追忆在复旦大学求学的四位老师的文章,以铭记师恩,兼示其学术渊源。第三部分十篇纪行。所记主要是从一个读书人、出版人的角度写自己的见闻和感想。

(2)、《旅行与读书》是一本没有图片的旅行游记,不提供可以按图索骥的旅行指南,却带有丰富的想象与画面感。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总是在阅读,始终在路上。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被一本托斯卡纳食谱指南引路的摊牌考验;因尽信书而惊险万分的瑞士登山之旅;在印度无力招架念诵着鲁拜集的高明地毯商人;在南非草丛中充满生命体验的萨伐旅;在灾难过后的巴厘岛矛盾复杂的旅人心境……

(3)、所以,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永远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的时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记下重要的知识,如有不懂可以再看一下。

(4)、  ❷ 如果读书笔记超过10本,建议在电脑中用excel做索引。

(5)、还可以在索引用标签后加上(关键词),这样做的目的是,当你想就某个主题写文章但又找不到切入点的或材料的时候,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一举获得参考资料,这个工作也可以在重读读书笔记的时候完成。

(6)、作者从业数十年,对阅读的价值、出版的意义及前景有着长期而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体悟,并以“阅读”为切入点,对整个文化生态的有着深入的思考。作者身兼“写书人”与“出书人”,一以贯之的是一个“读书人”的立场。

(7)、  在学养型的读书人,既不测量它们的重量,也不研究它们的基因,而是无所事事,一天吃一枚,整整一年的时间,只是“大略”地知道自己每天吃了一枚蛋,竟然把300枚全部吃完了。结果,于它们的知识数据、学术数据毫无所知。强问之,则如九方皋相马,于牝牡玄黄至有与实际相悖者。的收获,便是他的肌体更健壮了。这便是他的学问,但大多数读书人不认为这是学问,因为他对鸡蛋的表象和本质毫无所知,甚至所知有误。

(8)、以欣赏的眼光读书,读出乐趣。如宋代诗人尤袤所言:“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一本高尚的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士对话,态度越虔诚,收获就越大。这种方法适合读哲学与军事经典,如《易经》、《孙子兵法》。

(9)、《实用性阅读指南》的作者是RoleJob法人、研讨会培训指导大岩俊之。

(10)、《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传媒业出身的奥野宣之通过实践总结的一套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等步骤细节的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今天着重介绍读书笔记的制作方法。

(11)、为什么现在有的家长奉行着“读万卷书不如行路”后却收效甚微呢?那是因为只注重了“行路”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出发的根本目的。

(12)、等下次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想起在哪里看过,再翻书仔细看。

(13)、作为著名的爱书之人,《读书毁了我》记录了知名“书痴”王强寻书、看书、买书、藏书过程中的故事和点滴感受,其对图书的喜爱入痴的状态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很多时候,他已经把书当成了他的情人……从历史上的宠物,到厨烟里的大仲马,到莎士比亚的博物学,到伊甸园的黑暗,到曼哈顿的书店……

(14)、在学者大家都推荐必读书目,出版商也不遗余力一版再版必读书目的时候,刀尔登却逆流而上,列出了将近50部不必读的古籍书目,其中有人们津津乐道的《山海经》,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童叟皆知的《三字经》,还有堪称文学*的《红楼梦》……

(15)、本书内容分为三卷,卷一所谈为新近所读国外的翻译书;卷二多谈现代作家及其相关作品;卷三为作者读书所见。书中文字,秉承作者一贯的写作风格。

(16)、推荐几种做读书卡的内容模板,看后受益匪浅。

(17)、三种有效的读书方法,我发现我身边那些读书能力强的人,并不是靠阅读量取胜,也不是比阅读速度快。速读只是他们读腻了的时候放松的一种方式,而不是读书。他们的目的是把一本书读透,他们通常通过以下三种有效的读书方法,一起来了解吧。

(18)、《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的作者为创新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任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高桥政史,此书讲解和示范了方格笔记本使用方法。

(19)、  对此,我也有切身的体会。我因从小家贫,只能借书读,而借书是有时限的,所以养成了快读的坏习惯。上世纪80年代,金庸的《天龙八部》五大册约150万字,我一天就读完了。近年通读《史记》、《汉书》、《后汉书》等,慢了许多,但也不过五六天一部。有朋友问我:“律历、礼乐、天文等志,你是怎么读的?”答:“读得懂的就读,读不懂的就翻过去,重点读序、论、赞。”朋友笑笑:“这怎么算读书?”我当时无语,读到韩愈的《答侯继书》,才知道当年韩愈也受到过同样的指责。

(20)、在导读活动中,有老师也听了读书法的讲座,并且做了笔记,将笔记放到共读群中,督促同学们听讲座,学习如何读书。这次我们分享老师的听讲座所做的笔记,

3、读书的三种方法和具体内容

(1)、如[180114]《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日)奥野宣之/江西人民出版社/5/阅读工具书

(2)、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悟出读书要有“读书之道”?

(3)、逻辑图样式繁多,常见于PPT演示使用,大家可在平时细心收集整理,应用到自己的笔记中,提高笔记的可视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其实,细心的大家可以发现,当这类笔记做完后,PPT制作内容也梳理清晰了。

(4)、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对于初中生来说,读书笔记也是强化记忆,加深文章理解的习作练笔。

(5)、围绕各种读书话题,丹齐格在书中分享他精辟独到而又体贴入微的阅读心得,其中有切实的建议、甜蜜的赞美、尖刻的讽刺,还有新鲜的阅读观念:阅读是文学的姊妹,读者借助他们展开与死亡与时间的拉锯战。

(6)、 这种读书方法是由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的,SQ3R读书法是英语Survey,Quenstion,Read,Recite,Reviev五个词的第一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

(7)、《书与人:随遇而读,自在欢喜》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价值传承,展示经典对于人生的恒久魅力,以及灌注于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光辉。

(8)、这里说的是,读书的时候不要逐句逐段地阅读,而是要跳跃式的。读一下开头,读一些领头的句子,再读结尾。这种阅读的目的性,可能不强,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不一定要看完之后什么都记得,而是要在脑子里面,有个大致的印象。等下次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想起在哪里看过,再翻书仔细看。

(9)、主要选自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三部重要散文集,即《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二集》和《自己的房间》,多为伍尔夫的读书心得和感想,而且写得比较随意,不拘一格,故称为“读书随笔”。

(10)、在诵读时,先背诵原先摘录下的那些好词好句,再背诵文章的优美段落。并且把这些优美词句、段落应用到平时的写作中。

(11)、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今天是第24个世界读书日。选书邦特别推荐:书店说,书设计,读书,藏书,编书这五个主题的书单,今日推出第三个主题:读书。

(12)、本书是现代著名作家叶灵凤性学书话,是作者在上海《辛报》和香港《大众周报》所开性学书话专栏“书淫艳异录”的文章结集。新版增补由香港著名散文家小思(卢玮銮)集到的另21篇书话。甲编为上海部分,乙编收香港部分。

(13)、给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评价,自己想深入了解的知识点以及对作者不同意的知识点。

(14)、传媒业出身的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

(15)、当我们看到一本书呀,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也不知道这本书值不值得读。但是又觉得我总会从这本书中挖掘出一些对我有用的东西,但又不想花太多的时间。这时候我们就采用:略读“这本书。这时候的目标就是看看这本书值不值得花更多的时候来阅读。

(16)、本书是当代散文名家止庵先生的书话随笔集,展示了作者多年来读书与写作的经验,涉猎贯穿古今,融汇中外,所论遍及周作人、废名、钱锺书、博尔赫斯、川端康成等海内外大家作品,说文论理富含思辨,闲笔漫谈遂破旧窠,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了散文研读的新思路。

(17)、布鲁姆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18)、华氏451度是纸的燃点,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压制思想自由的世界里,这里所有的书都被禁止,消防员的工作不是灭火,而是焚书。故事的主人公已经当了十年的消防队员,但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奇特的女孩,他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产生疑虑。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向这个世界发起挑战。一批“书之人”暗暗聚集,他们都有惊人的记忆力,看完就把书烧掉,然后把内容记在心里。那些书储存在他们平静的眼眸之后,完好无缺地等待着将来某一天,那些手指干净或肮脏的读者再来翻动……

(19)、精读:精读法要求将读物中每一处细节完全读懂读透,追求的是深度。

(20)、根据所读文章种类不同,所写的读书笔记也各有不同,以下是初中生常用的几种形式:

4、写出三种读书方法介绍给同学们

(1)、●写上书的基本信息。“书名”“发售日”“出版社”等信息。

(2)、《书旅人》是作家歌手钟立风几年来阅读、旅行的际遇和感受。近百篇轻快随性的短文,充满灵感的跳动和平淡中的趣见。小钟迷走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诚恳的思索,热烈的感受,音乐、文学、旅行、电影都是他“生命的需要”。读者与小钟之间,就像是偶然相遇的旅人,两人对饮一杯清酒,听他分享一个故事。

(3)、对于刚刚开始阅读的朋友推荐第一种读书卡模板,随着读书深入后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第二种和第三种读书卡模板就逐渐被启用了,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4)、除此之外,读书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多思考。看完一本书,就一定进行思考,写读书笔记好的方法之一。爱因斯坦就曾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考。”那该如何思?宋代理学家朱熹说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后,你开始有了思考,就要进行输出,写日记无疑是一种很好方法,清末年一代名臣曾国藩他不但爱读书,而且还每天都坚持写日记,日记中都是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琐事,每天在日记进行反思,他直到离世的那一天还在坚持写日记,这样的好习惯,让他每一次遇到事情,他都会冷静下来,想出解决问题的的方法。先不要去想写得很有水平,也不要用华丽生动的词语,更不要说自己不懂写作技巧,其实我们重要就是先去行动起来,从开始写一百字,再到三百字,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竟然能写出一千多字了。这就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你就会发现自己也能写出很多的内容了,不能一口吃掉一个大胖子,我们都是普通的人,每天过着普通又平凡的生活,写作的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我们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下来,真诚容易打动内心。如果你只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即使你懂得世界所有的高效读书方法,没有付出行动,那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所以你真的喜欢读书和写作,就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先行动起来,并且坚持下去,静下心来读书和写。

(5)、  史载诸葛亮年轻时与徐元直等并为班级上的四位好学生。徐等三人读书,“务求精熟”,诸葛则仅“观其大略”。诸葛预测三人今后的成就,认为大可以胜任刺史之职,自己则以张良、管仲自许。

(6)、简单说就是“书目信息+摘抄+评论”笔记法。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后面加上出版社、豆瓣评分、关键词等个性化的信息,以方便日后查找回忆。

(7)、这种阅读的目的性,可能不强,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不一定要看完之后什么都记得,而是要在脑子里面,有个大致的印象。

(8)、这里说的是“群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是一组一组地看。要想做到“群读”,得不断地训练方能做到。

(9)、 读书由浅深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层层阅读。

(10)、《小说药丸》对生理、心理的病痛一视同仁,因此从脚痛到心痛,各种药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此外还有你可能遇到的各种日常烦恼,包括搬家、寻觅另一半到中年危机等,甚至重大的人生挑战也能找到药,比如生离死别、成为单亲父母等问题。从打嗝到宿醉,从害怕投入到缺乏幽默感,无论大病小病,找我们开药就对了。

(11)、那么,初中生的读书笔记到底怎么写?今天小北老师把一些技巧整理成文,家长朋友们可以推荐给需要的孩子们参考。

(12)、本书时而对青年学子谆谆相告,时而带我们走进鲁迅、周作人等文化大家的读书生活,以期给读者一把获取知识和智慧的钥匙。他提倡具有精神深度的个性化阅读,提出要沉潜到历史的深处、文明的深处、生活的深处、人性的深处,从而获得生命之重。他建议“读书、思考、写作、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

(13)、❸记录自己当下的感想。也是感受自己的话和作者的话放在一起“落差”的好机会。读书获得感想正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14)、本书介绍的诗词较全面,让诗、词与书法,回归中国诗史与中国书法史的时代序列,是时代清明与平民自信的双重吁求;让诗词与书法的鉴赏,变成中国大众的文化常餐。语言文字通俗易懂、史料丰富,对具体创作背景和诗词的创作手法都有详细介绍。

(15)、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4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7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16)、对于初中生来说,读书笔记是强化记忆,加深文章理解的习作练笔,很多同学这个寒假也有读书笔记的作业。

(17)、这里为大家介绍三种读书卡模板,方便大家学习。

(18)、这种读书方法是由美国依阿华大学的罗宾森提出的,SQ3R读书法是英语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

(19)、约翰·马克思韦尔·汉密尔顿是一名资深的新闻记者、媒体人士、大众传媒教授,也是一位名符其实的爱书人,他认为读者们乐于知晓关于阅读、写作和出版的赤裸裸的真相,因此他既为读者展现了图书的丰富历史——从修道士手抄文本到“泰坦尼克号”的广告一并且给出了一个包括写作、市场、促销、评论、代笔以及收藏在内的图书业的概况。

(20)、童鞋们只有熟练掌握以上的几种写法,才能向着更高的水平发起挑战。

5、三个读书的方法

(1)、通读。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2)、❷可以加深理解。摘抄过程中,你很容易发现作者经过反复思考,藏在文章里的机锋,也可能随即有感悟涌现出来。

(3)、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

(4)、读书笔记看似厚厚的一本,但是写在里面的内容是不方便调阅的,每次查询的时候都需要翻阅一遍,即使外部做了标签;可是不同的内容也需要翻阅不同的读书笔记。

(5)、收录了杨绛先生的论文七篇:《菲尔丁关于小说的理论》《论萨克雷》《艺术与克服困难》《李渔论戏剧结构》《事实-故事-真实》《旧书新解》《有什么好》,另有两篇译者前言《译者前言》或序言《译本序》,还有一篇《堂吉诃德与》比较全面地呈现了杨绛先生对她翻译的这部名著的理解,后来该文在一头一尾为别增加了对作者塞万提斯和翻译版本情况的简要介绍之后,作为《堂吉诃德》中译本的“译者序”刊行。

(6)、❷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7)、第二遍做书的朋友,这儿的朋友指的是诤友。针对书中的内容在这一遍阅读中可以提出自己的见地及针对相同问题的建议,作者表达上的短缺,思维上的遗漏要可以全面详尽的指出来,把自己的这些主意罗列出来。这时候这本书就渐渐成为自己的了。

(8)、(3)常读书:爱不释手,几乎有空就看,而且反复思考,细嚼慢咽。

(9)、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书读完了”——读什么书;“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

(10)、❹写下自己的感想。将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以后可以随时回顾自己当时的想法。 

(11)、读书大的收获在于从书中获取了什么新知识?什么新观点?以及对书中哪些金句可以启发到自己,帮到自己。

(12)、《行走的书话》既是书话,亦是游记,溢满了书情与诗意。说它是书话,是因为沈胜衣详细记述了在心仪之处寻书、买书、读书的经历,比如还原了提及查令十字街84号这一地点的各种具有代表性的书籍和电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前世今生一一作了介绍,不管是文青还是驴友,都可以将它放进行囊,这将是一本很好的文艺指南。

(13)、仰慕之余,我去向雯雯妈妈取经,一个下午的攀谈,我学到了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办法。

(14)、《我书架上的神明续编》将当今各个领域成就巨大的“异人”所读“异书”展示给读者。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学、科学等领域出类拔萃,其阅读历程当然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书中诸位提到的书,不只是其研究领域的经典,还有在特别时刻给予其巨大触动,引领其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书籍。

(15)、这里说的是,读书的时候不要逐句逐段地阅读,而是要跳跃式的。读一下开头,读一些领头的句子,再读结尾。

(16)、作家热爱读书,这似乎是自然的事,但像毛姆一样,按图索骥,从作家的作品问解到作家的生平和性格,再由他们的生平和性格回转身,关照作家的作品,并以此写成一本精彩绝伦的随笔集。小说家vs小说家,奥斯汀、狄更斯、福楼拜、列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10位文学巨匠的波澜一生和浮生八卦;深谈读书和哲学,独出机杼:阅读是一种享受,经典小说也可被缩写,哲学教会我有趣的事,真、美、善之我见……

(17)、●写上读书目标。初阅读前言、目录、后记后明确的阅读目的、深入思考的目的。

(18)、阅读的时候,视线要垂直移动,主要看一些重要的字和词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目十行”。通过快速阅读,经常练习,能很快地抓住关键词,理解其中主要意思。

(19)、《精读读书法》,“读书无禁区,思考要独立,博览必要,精读大有益。他读书会对书进行不同的区分,主要有三种情况:

(20)、(3)语法词跳读法。这种读法主要抓主语、谓语、宾语,而忽略修饰等辅助性句子成分。

(1)、这三种读书方法呢, 我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当我们想要学习成长的时候,需要读书,我们很多时候读书,总是开了头就没有下文了,大原因就是在于读书没有动力,没有方向,没有目标。究竟原因就是我们读书没有效率。本来这本书一天可以看完的,结果看了一个月,甚至是半年。这自然收获甚微。

(2)、初读完后,就该精读了。精读时,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要认真理解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词语的意思。你可别小看了这些词语和句子,你一定要正确解读它们的意思,不要囫囵吞枣。否则,它们将会影响到你对文章的理解!还要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他想要表达什么?为了帮助理解这篇文章,你要做好批注,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你还可以在空白处写下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读后的感想,这样你对文章的.理解就更透彻了!

(3)、❷建议准备红、蓝、黑三色中性笔,可以满足基本的重点区分需求。蓝色利于激发创造性、红色利于提高准确度。

(4)、运用:读书笔记看似杂乱无章,但如果按需阅读整理,终将成为写作的素材本和感想库,加之提炼总结,就可以完成一篇不错的文章的输出。读书笔记实际上就是一个整理的过程。很多人希望用简便方式——懒得写字,来整理素材,但貌似绕了一圈,还是回归了普通的笔记方式,兼顾记忆和理解多重效用。

(5)、不说别人,我曾经看书记录的读书笔记很多,可是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读书笔记找不到了;因为读书笔记大小不加之读书笔记和其他笔记外表又相同,容易遗失丢弃。

(6)、这样做可以增强你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在浏览中你能大致了解作者的意图;在浏览中你也能找到你要猎取的目标,即对你来说是新鲜的资料、不同的观点,或模糊的印象、不懂的概念。粗看一遍再细读,你是在大致了解了作者的思路、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带着自身明确的探求目的去读的。这好比旅游,面前摆着一张道路虽崎岖而标志十分清晰的地图,自身心中十分明确要在哪里粗粗领略,在哪里逗留观赏,在哪里去追本溯源,在哪里需稍事休息……这样的游览一定是时间节省而又极有兴致、极有收获的。还有一种游览是见山登山,遇水涉河,攀树才见叶绿,披草偶见落英。这种游览虽偶尔也有“曲径通幽”的瞬间欣喜,但不知错过了多少好景致、消磨了多少珍贵时间,白走了多少冤枉路。两种游览相比,前者去掉了多少盲目性与偶然性啊!

(7)、而要想将读书的效应发挥到大,那一定离不开做读书笔记,但是现在很多人不再热衷于做读书笔记了,反而去做读书卡。

(8)、(2)选择跳读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与特定主题有关的词语阅读,而省去其他的段、句和词,这多数用于查找文献资料。

(9)、  专以阎若璩的“古文尚书”而论,他穷40年的精力,撰疏证八卷,证明“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及孔传皆东晋人伪作。其学术价值是众所公认的,至今被推为清代经学的开山之一。但我始终认为,造人造卫星,对任一个数据的准确与否都必须反复检验无误,只要有一个数据是错误的且未被检查出来,卫星便要落地。而画人造卫星,就无须如此的严密,数据也无所谓准确、错误,画出来都是不会落地的。王维的“空翠湿人衣”诗是真也好,是伪也好,都不影响苏轼“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论的正确性。唐宋时以“古文尚书”为真,对唐宋文化有何负面的影响呢?清代时证明了其伪,对清代文化又有何正面的影响呢?可见,“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虽是学术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但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实在并无太大的意义。当然,有人愿意这样去弄,我们也无须反对;弄出了成果评他一个优秀著作奖,也无伤大雅。“孟子生卒”也是如此,考了一大堆,终还是没有着落。考不考?考得出还是考不出?对学习孟子的思想又有什么关系呢?总之,唐宋时以“古文尚书”为真,没有去考孟子生卒;清代后证明了“古文尚书”为伪,且去考订了孟子的生卒依然没有结论,对于经学、对于孟子,是清人胜于唐宋呢?还是唐宋胜于清人?是百诗胜于韩愈、欧阳修、朱熹、陆九渊呢?还是韩欧朱陆胜于百诗?

(10)、收录了作者40篇新的读书随笔,包括“邂逅散文”“陷入小说”“追问世界”“冒犯经典”四章,并把关注点转向经典:轻触托尔斯泰伟大的灵魂;穿越语言迷雾重读《洛丽塔》;在无数个共用名字的主角中发现《百年孤独》;沿着小径分岔的花园系统阅读博尔赫斯……有时候,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挑选这个动作上,不如去读一读那些早已被认定为经典的作品。

(11)、你可以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陈寿的《三国志》联系起来读,看看两本书是怎么描写的不同在哪,相同再那,当然《三国志》是史书,是真实的历史,《三国演义》创作过程中,借鉴了很多《三国志》内容。同样,在读《西游记》时,可以找《大唐西域记》,前者是吴承恩创作的神话小说,后者则是高僧玄奘所记下的取经过程中的见闻,《西游记》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大唐西域记》。

(12)、书分三辑,一是“中国文章”,关乎文章的写法以及读法,亦是心法。二是“灼灼其华”,关乎诗歌,名字取自诗经,而内容又不囿于此,甚至涉及杜甫的内容要更厚些。三是“格义致知”,更为远阔交融,主要是对于佛家的理解,儒与佛与新思想的相遇等。

(13)、上面三种读书卡是针对我们读书的三个阶段来说的,第一种读书卡模板重在记录,用在刚开始读书;第二种读书卡模板重在结合,用在后续思考的时候用;第三种读书卡模板重在收获,用在主题阅读的时候。

(14)、(3)在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的时候,我们要抓住主题句,这样利于我们掌握段落的大意,对于细节部分,我们可以忽略不读,这样利于我们提升阅读速度;

(15)、当然,好的读书方法不只是上述三种,还有概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等五步阅读法;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一个个框架,在读书中随时将合适的内容放进去的“框架读书法”;以及把几种观点相近或相反的书籍进行对照阅读的“比较读书法”;一边读书一边对书上的内容提出疑问的“质疑读书法”等等,你不妨都可以试试。此外,你还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到那时,你也把你的读书方法向大家介绍,好吗?

(16)、美国的帕特里夏·斯卡尔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17)、读万卷书,是指多读书,尤其是前人的经典著作。广博地阅读了解前人的思想、经验、理论,就像站在巨人的肩头,才能看到自己以往看不到的境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在这弥足珍贵的时间里,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广的世界?读书。在世界众多民族中,犹太民族可谓是酷爱读书的民族;在诺贝尔奖的得主中,人口总数仅有1600万的犹太民族,竟然摘得了历年来诺贝尔奖总数的五分之这难道不是“读万卷书”成就的辉煌吗?

(18)、多读几遍,看完后总结内容,在文章究竟写一段感触、启示和心得,读后感。先读一遍,再回想一遍;逐页逐页读,把好句读出声来加深形象;大声吟诵,以便透彻了解先阅览,遇精彩部分再细读选择好书进行精读,一些看不看随意的书可以泛读先大约看一下再仔细读,仔细、重复、仔细去读

(19)、本书介绍了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以及著名作家,每一篇均配有艺术家为其专门绘制的插画。文学经典魅力永恒;而插画,让我们有了走进经典的另一路径。300余幅精美插画,娓娓道来的文学解读,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20)、第三遍做书的教师。针对书的内容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之后,这一遍读时要可以提出更高层次的理论及更高层次的写作结构,对这本书要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可行性措施。对作者的写作办法要说出全体提升的办法,第三遍读完要能把这本书变成自己的一个课程。

(1)、❶准备1本方格笔记本(实践证明,普通笔记本也可以替代)。将笔记本竖向摆放,在笔记本中下部分画一条连接笔记本两边的水平线,这条线会把页面的上下两部分比例划分为3:1;在笔记本左侧画一条连接笔记本两边的垂直线,这条线会把页面的左右两部分比例划分为1:页面设置比例可根据需求调整。

(2)、《区别对待的方法》,把好书当朋友,把坏书当敌人。形象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了解书的内容,而当“法官”是要对书进行评价,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佳作品作比较。

(3)、萨特的经典之作《文学是什么?》或许已用一种为激烈而又醒目的方式,把文学之存在引入了理论反思和争论的中心,由此产生的文学之意识不容忽视,即便他的声音已在今日的语境里变得微弱了许多。这是本书的隐秘源头,也是这涂抹地上被掩盖乃至模糊不清的话语之一。本书收录福柯、德勒兹、拉康、布朗肖、巴特、巴塔耶、巴迪欧、南希等16位著名思想家关于文学的经典论述。

(4)、以往,有些专家们一直相信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是固定的,可是近20年,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却不以为然。美国阿姆赫斯特市麻州大学智力发展计划主任洛克希德说:“我们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人类的智力是可以扩展的。我们只要有适当的技巧,一个人就可以改进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且,这些技巧都是很基本的,差不多人人都可以从练习中加以掌握。

(5)、  学养型的读书,诸葛亮的“观其大略”之外,如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如韩愈的“仆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然所志唯在其意义,至礼乐之名数,阴阳土地星辰方药之书,未尝一得门户。”包括欧阳修、苏轼、钱名山等的读书方法,率皆如此。所以,在“务求精熟”的读书人眼中,他们的读书根本就称不上读书,包括韩愈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每逢学士真儒,愧生颜变,不复自比于人。”这样的读书方法,在读书界之抬不起头有如此者!

(6)、总结区:记录笔记重要几点内容,促进思考消化的作用,另外也是笔记内容的极度浓缩和升华,便于复盘时检索主要内容。

(7)、全书共55篇文章,收录了姚峥华2000-2017年间的创作文章。有的谈及人,有的因人论书,书里书外、书人书事。全书篇目较多,以“书之事”“书之悟”“书之人”“书之情”分为四辑。书、人、情、事皆在其中,其情感人。

(8)、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将各种知识结合起来为自己所用,第二个读书卡的特点是关联。

(9)、读完这本书,深感遗憾的是在青年时期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虽然那段时间也陆陆续续地在读书,但是却没有做摘抄、写读书笔记进行积累素材,更没有坚持写文,所以蹉跎了时间,终一无所获,因为你看的书,如果不进行思考,写读书感受,读过的书不会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读书的方法真的有很多,一百个人也许就有一百种方法,你只能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并且坚持读下去,因为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就像选鞋子一样,是否穿得合适舒服,只有自己才知道。

(10)、下面我主要讲解一下“康奈尔笔记法”(也叫5R笔记法)的使用方法。

(11)、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三种读书的方法都是什么精辟13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