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什么病死的精辟117条

纳兰容若的真正死因

1、纳兰性德有名的十首诗

(1)、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2)、我小时候有瞬间移动的超能力,在沙发上睡着了,会在床上醒来,可长大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3)、纳兰容若骨子里是文人,他就像几乎所有传统文人一样,做过“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觅封侯”的功业梦。那一年,纳兰也雄心勃勃,一会想进翰林院,一会又想去参军平三藩打吴三桂,“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洒荆江水!”但是翰林院他也没去,英雄血他也没洒。考中进士等了几个月,一道圣旨下来,任命他为三等侍卫,入宫伴驾!

(4)、这可能是北宋之后写初恋的好的词。但是这样的初恋更适合伤感的怀旧,让一个人缅怀自己错过了多么美好的事物。它并不会在生命中刻下真正破肉见骨的伤痕。

(5)、初级考试没通过的叫童生,只能叫读书人,就是能认字看书的平民。

(6)、一是工作因素,本身确实很忙,有时真的很少看朋友圈。忙着让生活更好,提高生活质量。整天刷朋友圈,要不是微商,要不是闲人。

(7)、可惜他不是。“明珠家事说”已经被红学考据彻底否定掉了。纳兰容若不是贾宝玉。而且即便没有那些考据,纳兰容若也不该是贾宝玉,虽然他们有些地方确实很像,比如他们都细腻、多感、阴柔、善良。可是他们性格有一点本质的不同。至少在被抄家之前,贾宝玉是个快乐的人。红楼梦是部悲伤的书但贾宝玉是个快乐的人,喜欢热闹、享受生活。但是纳兰容若则似乎始终怀着一份忧郁。

(8)、静婉伤心欲绝的离开了,她随身携带的腕表掉了出来,丹慕容丰打开表盖的那一瞬间,熟悉的音乐响了起来,那些熟悉的画面,熟悉的人慢慢的涌上了慕容丰的心头,他记起来了,他不是大傻,他是慕容丰,于是静婉听到了那久违的声音:静婉......我知道故事又开始了

(9)、朋友,谁都有,且分等级。容若朋辈,如高士奇、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年龄都比容若大。容若欣赏他们,他们或许也欣赏容若,但主要是冲明珠去的。他们之于容若,是“文字交”;容若之于他们,是“利禄交”。姜宸英不说了,其师徐乾学,原先巴结明珠,帮容若编《通志堂经解》,后因康熙旨意,跟明珠决裂,容若死后,又编《通志堂集》示好。情感是两头热的,容若能跟这些人多亲?不可能。他欣赏他们的才华,但不可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感情对流。他真正的朋友,是同龄的张纯修与曹寅。张纯修是汉旗,曹寅是包衣,三人皆属八旗,又喜文学,兴趣相投,亲如兄弟。其中,张纯修跟容若交情似更深,今存容若与其书简二十八封,为他装帧传下(朱彝尊也跟容若书信来往很多,晚年自承信全弄丢了,感情深浅,对比可见)。

(10)、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11)、再看遗存一些零星的资料记载,年羹尧娶的妻子是纳兰容若的女儿,而曹寅与纳兰容若是莫逆之交。曹寅与纳兰容若年青时都做过康熙的御前侍卫,二人都是当时闻名的诗歌大家,互有唱和,纳兰有词《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此外还著文《曹司空手植树记》。年羹尧娶的是纳兰容若的女儿,也有可能是康熙指婚。曹寅的女婿平郡王纳尔苏随抚远大将军允禵赴西藏平叛,与年羹尧又属共事。所以年家与曹家有着颇深的渊源。

(12)、在纳兰去世十年的时候,顾贞观在在曹寅的画轴上题了一首诗:

(13)、万众瞩目的南昌海昏侯墓主人的身份已经敲定。正如之前外界所流传的,墓主人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14)、这则史料,我也以为应是真的,再补充理由如下:首先,能跟墓志铭印证。墓志铭虽然夸饰为主,但字里行间,如夸其母治家“毫发铢两之奸皆无所容”,可见其人性情的确严苛;纳兰家墓志铭多交代墓主死因,容若与他弟的墓志铭甚至提及病逝前得皇帝关心云云,但觉罗氏一字不提。其次,说他们夫妻“起自微贱”,与正史吻合。明珠是八旗贵胄,但身为第四子,又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很多时候得自己奋斗(明珠十七岁任云麾使,正四品,不低了,但在昭梿看来,自然还是“微贱”的)。觉罗氏为努尔哈赤孙女,父亲因政争失利被赐死,全家贬为庶人,匆匆下嫁明珠。说是贫贱夫妻,也不为过。后,我还找到一个旁证,见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第五十三则:

(15)、翩翩相府佳公子,金堂玉马,轩车广厦,纳兰容若该是多少人羡慕的对象,但他却好像很少真正快乐过。

(16)、转自《广州日报》,本文经《广州日报》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17)、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

(18)、那么,这个“俺先姊”应是指谁呢?笔者认为应是指年贵妃,这也是曹頫即年羹尧妹夫有力的暗证。能让曹頫不至于成为废人的也只有年贵妃才有这个能量,平郡王妃在雍正时期自身平安都难保,不可能有此能量。

(19)、纳兰词,从前读过些,但未读过全集。正巧,家里有《饮水词笺校》,每晚哄娃睡后,灯下读数页。三百三十八年前,容若致信友人(原稿今存,作于康熙十七年):

(20)、②,是指“身无常”,而身无常是指无常鬼,无常鬼一到,死期便来临。人到了这份上,心里的不甘和无奈,那真是眼睁睁,把万事全抛。

2、纳兰容若什么病死的

(1)、是词的体裁不宜提?翻阅全集,有一首五绝《秋意》提到女儿:“凉风昨夜至,枕簟已瑟瑟。小女笑吹灯,床头捉蟋蟀。”未见给儿子的诗词。是散佚了?可能性不大,容若为相国子,文字保存得很好,连写给五岁揆叙的诗都在。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推测他对孩子,不如对卢氏和顾贞观上心,应是合理解释。这就是家庭感情模式的“世代传递”吧:爱孩子,是天性;如何爱孩子,则要后天学习。明珠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事业又忙,虽然清楚如何为孩子安排前程,但恐怕不懂如何在情感上体贴孩子。容若从明珠习得此种家庭情感模式,又照此对待自己的孩子,结果是—容若渴望的父爱,他孩子(特别是儿子)也没怎么获得。

(2)、    新年到,星驾到!金猴送暖,惊喜不断!

(3)、纳兰与卢氏的爱情,堪称金星伴月,凄美绝伦,只是卢氏命短,纳兰又光芒太盛,故虽星辉明灿,奈何众皆望月,却往往忽视她的存在。

(4)、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金陵晚望》-高蟾

(5)、顾贞观是纳兰容若第一知己。也只有这样的人,也才配得上纳兰的友谊。纳兰容若对友情极其看重,每次送别朋友离开的时候都难过。文人是不好相处的,自尊心还特别敏感,但在几乎所有文人的回忆里,纳兰都没有半点贵胄的架子,从没有过倚势凌人的时候。朋友在渌水亭里踞坐狂叫、谩骂世事,纳兰容若也只是静静听着,不以为杵。富贵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大多数富贵的人多少都难免有点志得意满的骄横,但也有一类天性温良的人,如果他们生于贫贱,也许不免会沾染上一些世俗的东西,但正因为他们生于富贵,所以才保持住了一份天真的赤子之心。李煜是这样,贾宝玉是这样,纳兰容若也是这样。

(6)、①,按佛教讲;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不可能长住,都处于生灭成败之中的,故称为无常。

(7)、古诗词里的深情:无关爱情,却比“我爱你”更情深义重

(8)、这条批语是曹頫所留,红学家都把“俺先姊”解做曹寅的女儿平郡王妃。但按《清高宗实录》卷三三五的记载,乾隆十四年二月丁酉,“礼部议奏:故多罗平郡王福彭遗表称,‘臣父平郡王讷尔苏以罪革爵,殁后蒙恩以王礼治丧赐谥。臣母曹氏,未复原封,孝贤皇后大事,不与哭临,臣心隐痛,恳恩赏复’,所请无例可援。得旨:如(福彭)所请行。”孝贤皇后是乾隆的原配皇后,死于1748年3月11日,曹佳氏因未恢复“平郡王嫡福晋”的封号而没有资格进宫参加孝贤皇后的“追悼会”。礼部得乾隆格外开恩的谕旨,恢复了曹佳氏的“原封”,是让曹佳氏有资格参加清明节祭奠孝贤皇后的仪式。这说明至乾隆十四年(1749)平郡王妃还在。

(9)、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10)、    纳兰容若是一位博洽淹贯之士,并非只有一部《饮水词》。他在主编《通志堂经解》时,就把凡读书、索引、见闻俱记录在册,以后编成《渌水亭杂识》,其中涉及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由此可见博学。

(11)、王国维赞美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人间词话》)说容若“真切”,和者甚众,张任政甚至认为:“先生之待人也,以真;其所为词,亦正得一‘真’字。此其所以冠一代排余子也。同时之以词名家者如朱彝尊、陈维崧辈,非皆不工,只是欠一‘真切’耳。”(《清代纳兰容若先生性德年谱·自序》)但读师友悼词,又不尽然:其师讲,“或问以世事,则不答,间杂以他语,人谓其慎密”。(徐乾学《纳兰君神道碑文》)其友讲,“性周防,不与外庭一事”。(韩菼《纳兰君神道碑铭》)这里的容若,少年老成,如履薄冰。“慎密”的人,未必就不“真切”,但要说“真切”过人,甚至“冠一代,排余子”,恐就未必了。再者,尔虞我诈乃出人性,无关满汉,王先生将容若的“真切”,归于“未染汉人风气”,以为满人都天然率直,恐怕是想当然耳。

(12)、   纳兰容若的《饮水词》中,有多首悼亡诗(词)。潘岳,元稹,苏轼,都写过凄婉的悼亡诗。容若的悼亡词,可谓登峰造极的绝唱。康熙十六年五月,妻子卢氏病逝,灵柩安放在京西双林禅院。这个期间,纳兰容若知道妻子生性胆小,他多次夜宿双林禅院,陪伴这位薄命佳人,一起听冷风,看残月。《青衫湿遍·悼亡》下半阙这样写道:

(13)、                        

(14)、小时候看《海绵宝宝》在想为什么章鱼哥一直板着脸,长大后看《海绵宝宝》在想为什么海绵宝宝可以一直笑。

(15)、这对纳兰的打击很大,因此写下浣溪沙表示悼念:“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不是西风就是黄叶,气氛很萧条,情绪很哀伤。纳兰这时已经不愿意面对现实,宁愿沉醉在酒乡,“被酒莫惊春睡重”,你们不要惊醒我春日酒后的沉睡。在追思亡妻的点点滴滴时,他忽然觉得拥有时是多么珍贵,那时看起来稀疏平常,如今却已无法挽回,“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认为他和卢氏的恩爱以及才情,丝毫不亚于赵明诚和李清照两口子。赵、李闲时比试记忆力,看谁能先说出某个典故出现在哪部经典的哪一页,谁先背出来,谁先喝茶,但是喝茶的那一位经常笑得把茶都泼出来。生活中的点滴,交往中的细节,彼时不觉得稀奇,如今却成为记忆中的珍宝,再也无法重复。

(16)、纳兰词,师承花间词、晏殊,属婉约词一脉,有点娘。顾贞观为其《饮水词》作序,论其词“婉丽凄清”,说其人“红豆相思,岂必生南国焉”,意为北人南心。今存容若画像,确也温文尔雅。但读师友悼词,又不尽然:徐乾学说他“数岁即善骑射,自在环卫,益便习,发无不中”;姜宸英说他“遇上射猎,兽起于前,以属君,发辄命中,惊其老宿将”;韩菼说他“上马驰猎,拓弓作霹雳声,无不中”。他还奉命赴东北,为即将开展的对俄作战实施侦察,“劳苦万状,卒得其要领还报”。皆非文弱书生模样。清初满人,尚武之风尚浓,这些话或有过誉,但不会太夸张。

(17)、徐乾学在这篇序言里,谈到了他和纳兰性德之间的关系。纳兰在临死之前,是托付徐乾学为他整理旧做出版的。徐乾学,就是纳兰性德的老师。临兰临终的话,可以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与感情。徐乾学是古文大家。纳兰性德喜欢做词。词名远大于文名,临终托付徐乾学之时,大概略表致歉之意。之后,徐乾学又回顾了他与纳兰性德的师生关系:“容若以豪迈挺特之才,勤勤学问,生长华伐,澹于荣利,自癸丑五月始,逢三六九日骑马过余邸舍,讲论书史,日暮乃去。至入为侍卫而止。”

(18)、    说纳兰公子是很“二”的情种,额是有根据滴。

(19)、上议院、下议院都是长椅,没有扶手,更没有放置茶杯和文件的小搁板。况且,议员们常常为争取选区民众的利益,有格外惊人的战斗力,若以杯子为凶器,画面太美,不敢想。

(20)、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词。读起它,很容易让人想起苏东坡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两首词都是怀念去世的妻子。苏东坡的哀而不伤。而纳兰的这一首,是哀伤的。也就是说,它是会伤人的。苏东坡表达的就是一种思念。而纳兰表达的是一种永远无法忘怀和舍弃的爱。妻子已经去世一年了。他想起之时,还是一种轻恋蜜爱,患得患失之情,她的心里一直不接受妻子去世的现实。这种情感的类型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而纳兰与曹寅是同事关系,同是康熙的侍卫。怪不得有人把贾宝玉的原型当成纳兰容若。

3、仓央嘉措火的一首诗

(1)、曹寅:曹雪芹祖父,曾是性德做御前侍卫时的同事,后升江南织造,富贵一时,而性德却侍了一辈子卫。 

(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3)、于是对于纳兰,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人生若只如初见”,我第一次看这句话的时候,便惊为天人,无需下句,只其中一个“若”字,便道尽这世间哀伤,回味隽永,但也仅此而已。

(4)、王子腾死在离京二百多里的十里屯,应有所影射。雍正三年五月,年羹尧在被革川陕总督赴杭州将军任的途中,在江苏仪征逗留,试探雍正的态度。上奏称:“臣不敢久居陕西,亦不敢遽赴浙江,今于仪征水陆交通之处候旨。”反使雍正恼怒,有旨责其:“逗留中途,旷废职守,迁延观望,不知何心。”七月二十七日,降年羹尧为闲散章京,谕曰:“年羹尧以总督补放将军,亦为升迁,伊前违旨,欲在仪征县逗留居住,今又只将接任日期具奏,并不谢恩,有悖臣道,著革退杭州将军任,授为闲散章京,在杭州效力行走。”九月年羹尧获罪,被锁拿至京,次年正月被雍正赐死。

(5)、偏有一帮好事者,露出一副自虐成性的嘴脸,却喜讲这苦涩之中的妙处,又逼你皱眉说好。 

(6)、讲来有趣,昭梿的觉罗氏史料,学人小心翼翼,唯恐有失,但他关于纳兰家奴安三(全名安尚仁,也叫安尚义)的史料,大家松了口气,放胆使用(这也是学人考据的“好恶心理学”一例):

(7)、除了曹植以外,纳兰容若可能是整个文学史上有名的贵公子。他的词作曾一度被人忽略,但在道光年间又再度流行,推尊为一代大家。然后他的声望越来越大,二十世纪时已有人说他是清代第一词人。王国维在《人家词话》更推崇他说是“北宋一来,一人而已”。到了现代,在安意如苏樱等人笔下,他更从词人而至文学明星,由文学明星而至玛丽苏们的偶像,飘飘然若不食人间烟火。这样一个才子,而况又英俊多金,而况又相门贵胄,如果他再是贾宝玉的原型,那就更凑趣了。

(8)、因此,编剧们常辛苦乾隆、雍正等人一次又一次地出来缠绵悱恻,前不久还麻烦明英宗、明代宗谈三角恋,如今又轮到康熙和纳兰容若,为了一个叫卫琳琅的美眉,恩恩怨怨,风风雨雨,满足了当代人的爱情审美眼光。本文旨在刨根问底地查历史原型,一起看看史实是怎样被点染成浪漫爱情剧的。

(9)、   妻子去世,好似一场梦。他沉迷梦中不愿醒来。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这一次的生死离别,让容若万念俱灰。这位情种备受思念的煎熬,一曲《浪淘沙》诉不尽的内心痛苦:

(10)、雍正四年正月,年羹尧获罪遭诛。雍正对年d打击得厉害,年d人员李维钧、胡期恒都被判斩监侯,年的幕僚汪景祺被枭首示众,年的妹夫胡凤辇被逼上吊自杀,年的兄长年希尧被革职。曹頫获罪抄家也是迟早之事。“平安州”讳莫如深,实隐曹家遭抄受年羹尧牵连。红楼中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即指李家、年家、曹家藤枝蔓绕的牵系之故。

(11)、纳兰容若是怎么死的?纳兰容若的死因有三种说法。

(12)、饮水词,满纸爱情兼友情,却很少提儿女,特别是儿子。跟朋友提及,都很惊讶—容若还有儿女?其实,容若共有三男四女,一个女儿还嫁给了年羹尧。大儿子福哥,容若去世时十岁,仅小揆叙两岁。顾贞观为容若作的《祭文》提及:

(13)、当了举人有不少好处,比如苛捐杂税可以不交,见了县太爷不下跪等等,象《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前被瞧不起;一旦中举,亲戚邻里都去奉承他,连张乡绅也去攀世交。

(14)、我感到难过,不是因为你欺骗了我,而是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15)、网络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十年修得柯景腾,百年修得王小贱,千年修得李大仁,万年修得陆励成,亿年修得何以琛。不错,何以琛就是这么一个绝世好男人,他俊朗,多金,专情还爱老婆,迷倒了万千少女的心。

(16)、   容若和两个同龄人在人生道路上交集:一个是玄烨,后来的康熙大帝;一个是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容若和曹寅都当过康熙的侍卫。后来,曹寅任江宁织造,容若随康熙南巡。曹寅接驾,两人之间有诗文往来。纳兰有词《满江红·为曹子清题其先人所构楝亭,亭在金陵署中》,此外还著文《曹司空手植树记》。

(17)、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18)、容若一生,从未离家自立,我以为,答案不该从皇权或者文化去找,家庭才是关键。

(19)、九年里,纳兰干的得意的一件事就受命“觇梭龙诸羌”,到东北为康熙考察形势。这次谍报活动进行的很圆满,得到了皇帝表扬。很多人都议论说这次纳兰容若要大用了。谁知道后还是毫无动静。纳兰还是接着干他的侍卫,整个事情无声无息地结束了,只留下了一首优美的词《长相思》:

(20)、生前,王小波特立独行,默默无闻,似乎跟当时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去世,王小波获得无数报道,被捧为神一样的存在,还被来跟卡夫卡相比。他幽默、才情、放荡不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如果王小波生活在今天,他一定会是社交网络上的超级大V,一定会一呼百应。

4、纳兰性德《蝶恋花》

(1)、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2)、他日执令嗣之手。而谓余曰:“此长兄之犹子。”复执余之手,谓令嗣曰:“此孺子之伯父也。”

(3)、李白VS苏轼,一个穿越了千年,一个读懂了岁月

(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会试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高考,属于全国性考试,有了举人的身份才能参加会试,通过会试的举子叫贡士,贡士的第一名叫会元,清末有“谭婆婆”之称的谭延闿就在光绪三十年的会试中中过会元,这个人超好玩,自己百度吧,不多说了。

(6)、"上帝啊,为什么那么好的人总是先走呢?""傻孩子,你去花园先采哪一朵花?""美的那一朵。"

(7)、爷爷很疼我 可我因为他驼背很嫌弃他大冬天某天放学他来接我我嫌丢人从侧门溜走了在家等了他2个小时都没回来我去学校找他 校门口只有他一个人他被冻的像个雪人一样而学校早已一片漆黑...

(8)、在世时,王小波是一个文坛边缘人,当其他作家希望拿到一个个文坛荣誉来抬高自己的身份时,王小波却安静坐在房间书桌前,他把写作仅仅当成一个游戏而已。网络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王小波为何那么爱李银河?我的回答是这样的,“两个有趣的灵魂,不论相隔多长时间,终究会在某个特定的时空相遇,或许这就是爱情的魔力。”

(9)、俗话说,你想了解一个人,就去看他的朋友,纳兰出身高贵,父亲是权倾一时的康熙重臣纳兰明珠,明珠娶了英亲王阿济格之女,所以从辈分上算康熙皇帝的堂姑父,性德又才情,身边便少不了才子佳人,但这一看,不仅哑然,纳兰的朋友们可谓负才名而多舛,屡遭厄而落魄。

(10)、次年(康熙二十四年),容若病逝,得年三十一。

(11)、纳兰容若属于满洲贵胄,按照惯例,他不需要参加科举也能找到仕进的路子。但科举毕竟是正途,以后进入官场跟人家说起来“下官是个进士”,也比“下官是个官二代”听着要好得多。所以明珠就一心想让孩子走科举之路。科举对纳兰来说也很容易。一方面这跟当时科举制度有关,清朝科举满汉待遇不同,纳兰本身就比汉族生员占便宜,何况他天生聪颖,结果十八岁就考上了顺天府举人。在二十二岁时,纳兰又考中了进士,二甲第七名,也就是全体考生中的第十名。

(12)、你若说好,其必又冲上一壶递将过来,只给喝水,连瓜子花生都不给一把,真是长歌当哭,催人尿下;若说不好则白眼一翻,鼻翼之间如羽箭离弦,嗤嗤乱响。

(13)、   我敬佩并仰慕那些用生命来写诗的天才。他们的传奇和诗词,让我们在冰冷僵硬的现实,获得一次灵魂的朝圣。

(14)、第二十二回探春制作“风筝”灯谜,庚辰本夹批:“此探春远嫁之谶也,使此人不远去,将来事败,诸子孙不至于流散也,悲哉伤哉!”这条批语道出了曹家子孙流散的真实情况,也表明曹寅的二女儿因远嫁,对曹家的败落也爱莫能助。所以“俺先姊”也不会是指曹寅的二女儿“探春”。

(15)、第二十五回,贾宝玉与王熙凤中邪,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有的说请端公送祟的,有的说请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荐玉皇阁的张真人,种种喧腾不一。也曾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总无效验。堪堪日落。王子腾夫人告辞去后,次日王子腾也来瞧问。

(16)、1980年1月21日,王小波和李银河走进了婚姻的殿堂。1996年10月,妻子李银河赴英国剑桥大学做访问学者。1997年4月11日凌晨,王小波因心脏病突发辞世,年仅45岁。王小波去世两个半月后,他的姐姐王征写了一篇纪念弟弟的文章——《我的弟弟王小波》。

(17)、Ø        仓央嘉措:身为六世达赖喇嘛,担了太多的责任。很多情感故事都无法考证,仅是传说。

(18)、粉郎,为三国魏人何晏,容貌俊美,后世为郎君代名词;香令,指三国魏人荀彧,据说身怀异香,到别人家三日不散;尾句化用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般认为是赠内之作。四个典故,单看没问题(比如《夜雨寄北》,容若也用于其他朋友),但合读的话,其中情欲,呼之欲出。

(19)、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

(20)、容若,世人印象,为翩翩浊世佳公子,其实,性格向来矛盾。

5、纳兰容若咋死的

(1)、据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二月初五日《江宁织造曹寅奏王子迎娶情形摺》:“前月二十六日,王子已经迎娶福金过门。上赖皇恩,诸事平顺,并无缺误——”曹寅女儿是1706年嫁给平郡王纳尔苏的。清宫记载纳尔苏生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九月十一日丑时(1690年10月12日),按清朝女子14岁才能出嫁的法定年龄来看,曹佳氏应出生于1692年。所以到乾隆十四年,平郡王妃曹佳氏至少活过五十八岁,并没有仙逝太早。而且曹佳氏去世时,离曹家遭抄已有二十多年时间,期间能帮曹家的也早已帮了,所以“俺先姊”不会是指平郡王妃。

(2)、你怎么可能在拥有爱情的同时又拒绝受伤,别忘了,丘比特射出的是箭,不是玫瑰。

(3)、明珠为满人重臣,卖官鬻爵,货贿山积,敢干敢贪,绝非孱头。夫妻即使真的“甚相和睦”,但双方都强势,难免矛盾,杀婢女这类事当不常有,但争吵或冷暴力必不免。徐乾学说,容若见父母“加餐,辄色喜,以告所亲”。为何“色喜”?徐乾学原为明珠d羽,熟悉内情,又是老刀笔吏,我们可脑补言外之意。

(4)、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

(5)、   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情况。由此可见,康熙对容若赏识和信任,无以复加。以其出身于勋戚之家,又有超凡脱俗的禀赋和才华,把他视为心腹,留在身边驱使。

(6)、然而,良妃未必就等于是卫琳琅。因为就是给纳兰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和良妃有什么瓜葛,在这里,再提醒大家别被一些清宫剧给骗了,御医、阿哥敢和皇后、娘娘、妃子眉来眼去,那罪可就大了。电视剧却将所谓纳兰的表妹和良妃巧妙地牵扯起来,首先是表妹遭遇变故,打入辛者库,然后重逢纳兰,又遇上康熙。艺术嘛,把故事讲完整,能虚构得自圆其说就可以。

(7)、王小波的追悼会在八宝山殡仪馆一号厅,钟洁玲很快发现,没有一位作家前来吊唁送行。从王小波去世再到开追悼会这段时候,由于《时代三部曲》没有印刷出来,大家把这3本书的彩色封面打印了出来,铺在王小波身上,随他火化。

(8)、陈丹燕 |陈建华|陈平原|陈思和|陈子善|戴燕|董桥|葛兆光|郭娟|黄进兴|黄昱宁|黄运特|黄子平|江晓原|姜建强|李怀宇|李辉|李炜|李庆西|陆建德|马慧元|马湘一|毛佩琦|毛奕云|孙郁|唐晓峰|王道|王得后|王德峰|王启元|文敏|吴中杰|夏晓红|夏志清|许志强|杨炼|杨志|尹珊珊|俞晓群|郁喆隽|张隆溪|张宪光|张信刚|赵穗康|郑培凯|钟桂松

(9)、爷爷今年82岁,他有个小野心,想要活到我上大学;他还有个大野心,想要活到我结婚。

(10)、另一个原因,是人。顾贞观跟徐乾学、姜宸英这些“利禄交”不同,淡薄名利、特立独行,重性情,有魅力,又长得英俊,“丰神俊朗,大似过江人物”,读其词,自恋意味很浓,想来也以此为傲。容若呢?曹寅说,“貌姣好”。两人很登对。两人关系,估计早有人嘀咕,但不好明说。明清之际,双性恋常见,容若师龚鼎孳,友陈维崧,都以好男宠著名,时人不以为非,贾宝玉与秦钟、北静王不也如此?陈维崧有男宠云郎,请人作《云郎出浴图》,到处邀人题咏,还被视为“韵事”。我们读纳兰词,颇多“友情闺情化”的特点,著名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其实是写给男人的,结尾曰“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词令·拟古决绝词》)。古代诗词有香草美人、托女言情之传统,但容若如此缠绵悱恻,连清人都以为有点“过”。他还有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下阕是这样写的:

(11)、这可能是北宋之后写初恋的好的词。但是这样的初恋更适合伤感的怀旧,让一个人缅怀自己错过了多么美好的事物。它并不会在生命中刻下真正破肉见骨的伤痕。

(12)、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遍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13)、乡试大致相当于现在的中考,属于地方性考试,通过乡试叫举人,举人的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当年就是乡试第一名,故名唐解元。

(14)、Ø        仓央嘉措的主要成就在“诗”。其诗歌创作实践改变了藏族诗歌的文风。仓央嘉措时代,藏族诗歌盛行“年阿体”,虽优美,但用典、隐喻显得“矫情”,而同样学习了《诗境》(藏族诗学体系的根,是奠定藏族诗歌创作技法与风格的源头)的仓央嘉措,所作诗歌则“天然去雕饰”,朴素自然,情感真挚,也因此能在民间广为传颂(尽管网上有很多诗并非其作品)。

(15)、纳兰自己只活了三十来岁,才华已经充分地舒展开来,人生却没有充分地舒展,婚姻也如此。他娶的第一任妻子卢氏,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是名门闺秀。结婚那年,纳兰公子20岁,卢氏18岁,夫妻恩爱。据说,两口子无论门第还是颜值、才学,都挺匹配的。可惜的是,天妒佳偶,卢氏婚后三年死于难产。

(16)、窃奴才接阁邸报,伏知大将军年羹尧钦遵万岁圣训,指授方略,乘机进剿,半月之间,遂将罗卜藏丹金逆众羽d,歼灭殆尽,生擒其母女子弟及从逆之贝勒、台吉人等,招降男妇人口,收获牛马辎重,不可胜计。凯奏肤功,献俘阕下,从古武功无有如此之神速丕盛者也。钦为万岁仁孝性成,智勇兼备,自御极以来,布德施恩,上合天心,知人任使,下符舆论,所以制胜万全,即时底定,善继圣祖未竟之志,广播荒服来王之威。圣烈鸿庥,普天胥庆。江南绅衿士民闻知,无不欢欣鼓舞。奴才奉职在外,未获随在廷诸臣舞蹈丹陛,谨率领物林达、笔贴式等,望北叩头,恭贺奏闻。奴才曷胜欣忭踊跃之至。

(17)、纳兰总是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怪不得体弱多病,只活到30岁。

(18)、他像干苦役一样当着侍卫,一直到死也没能摆脱。而且皇帝还有没有提拔他的意思。明珠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当了内务府大臣,纳兰的弟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转行当了侍读,后来一直官运亨通。而纳兰混了九年,只从三等侍卫混成了一等侍卫。康熙对他挺不错,得病的时候还嘘寒问暖送药,但就是不重用他。我觉得这里面透露出某些信息。康熙喜欢他,事实上几乎没有人不喜欢纳兰容若,但康熙似乎并不认为他是个大臣的苗子。从纳兰容若的性格判断,也许康熙的眼光毕竟是对的。

(19)、人生太重情了,必然就会为情所伤。翻翻纳兰的词,触目皆是这种伤感的情绪,让人不忍卒读。或者这就是纳兰早逝的原因吧?

(20)、在纳兰去世十年的时候,顾贞观在在曹寅的画轴上题了一首诗:

(1)、   纳兰容若,一个很“二”的情种。当冯晶让我写写纳兰容若,我从女儿打开的电视荧屏上看到了他,在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中,那个英武的侍卫,低眉垂首对康熙。

(2)、弟比来从事鞍马间,益觉疲顿。发已种种,而执殳如昔。从前壮志,都已隳尽。昔人言: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此言大是。弟是以甚慕魏公子之饮醇酒,近妇人也。……吾哥所识天海风涛之人,未审可以晤对否?弟胸中块磊,非酒可浇,庶几得慧心人以晤言消之而已。沦落之余,久欲葬身柔乡,不知得如鄙人之愿否耳?

(3)、枋臣(明珠)有幸仆曰安势倾京师,内外官僚皆师事之……枋臣之子(容若)乘间言于先生曰:“家君待先生厚,然而卒不得大有佽助,某以父子之间亦不能为力者,何也?盖有人焉。愿先生少假颜色,则事可立谐。某亦知斯言非可以加之先生。然念先生老,宜降意焉。”先生投杯而起曰:“吾以汝为佳儿也,不料其无耻至此!”绝不与通。(《翰林院编修姜先生宸英墓表》)

(4)、《寂寞空庭春欲晚》讲的是康熙、纳兰容若(也就是纳兰性德)与美眉卫琳琅之间的情感纠葛,电视剧中设置卫琳琅为纳兰公子的表妹。说到表妹,情况有点复杂,也有点扑朔迷离,我们一起看看,纳兰到底有没有表妹被选进宫中?

(5)、   论家族,名门望族,钟鼎之家;论仕途,一帆风顺,金榜题名。按说容若的人生应是锦绣前程,春风得意。然而,他过的不开心!对于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来说,他清楚地知道:他只是康熙跨下的骏马,供君主驾驭驱驰。而他的理想是,自由翱翔蓝天的雄鹰。

(6)、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7)、二甲几十人,第一名叫传胪,二甲贡生叫赐进士出身。

(8)、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的母亲出身爱新觉罗皇族。

(9)、另外还有叶舒崇,秦松龄,翁叔元,丁炜,严绳孙,陈其年等等,不一一了。  

(10)、容若的性格矛盾,前人早有觉察,师友严绳武就认为,其小心谨慎,是伴君如伴虎,后人又延伸到纳兰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的灭国之仇。这个解释有一定道理,却过于泛泛,纳兰的谨小慎微,入仕前已如此。现代学人苏雪林另辟蹊径,认为容若外表强健,内心脆弱,根在过度仰慕汉文化,“腐败”了。这类话是乾隆批汉化满人的口头禅,也有一定道理——容若外表健壮,内心孱弱,确如蛀了心的红苹果,是“腐败”了。但康熙为容若表兄,大他八个月,汉化也很深,为何不娘?容若词友汉人陈维崧,师承苏轼和辛弃疾,走豪放一路,时人誉为“霸悍”,也不娘。

(11)、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12)、梁佩兰:60岁才中进士,性德倾慕其才华,临死前几日还和他一起喝酒。  

(13)、乾隆算得上是第一位红学家,当和珅进呈《红楼梦》,乾隆读后即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一句话就把《红楼梦》与纳兰家联系起来。纳兰家与曹家都曾不自觉地卷入宫廷斗争,属于皇八子允禩、皇九子允禟朋d。允禟与纳兰容若大弟揆叙有儿女之亲,揆叙因在康熙立储问题上重提过“八阿哥”,被雍正死后鞭尸,降谕在揆叙墓碑上铲去旧字,改刻“不忠不孝柔奸阴险揆叙之墓”。曹頫为允禟铸造过铜狮子,收藏在万寿庵。所以《红楼梦》与纳兰家及年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4)、望家乡,路远山高;指的是不能出宫,见老母后一面。

(15)、他像干苦役一样当着侍卫,一直到死也没能摆脱。而且皇帝还有没有提拔他的意思。明珠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当了内务府大臣,纳兰的弟弟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转行当了侍读,后来一直官运亨通。而纳兰混了九年,只从三等侍卫混成了一等侍卫。康熙对他挺不错,得病的时候还嘘寒问暖送药,但就是不重用他。我觉得这里面透露出某些信息。康熙喜欢他,事实上几乎没有人不喜欢纳兰容若,但康熙似乎并不认为他是个大臣的苗子。从纳兰容若的性格判断,也许康熙的眼光毕竟是对的。

(16)、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17)、    这是由“蓝梅公益”全新打造的与明星互动的公益栏目,要知道这里可是众星云集,卧虎藏龙……想看,想听,想知道,他们都是谁?他们在以怎样的行动支持公益?他们又给蓝梅病友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纳兰容若什么病死的精辟11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