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好精辟103条

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

1、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50字

(1)、月圆家圆人圆事圆圆圆团团,国和家和人和事和和和美美。祝全家幸福和气满堂合家欢乐!

(2)、尊师重教人人讲,启蒙老师名声扬。教学育人功劳大,培养人才做贡献。不辞辛苦教学忙,爱教促学风格高。风雨无阻事业强,助学为乐道德观。中秋节来到,敬祝老师过一个愉快、舒心、轻松的节日!

(3)、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

(4)、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5)、桂花香中千家月,青云途上路。秋风弄影思飞度,明月窥人暗送福。嫦娥翩翩又起舞,好运相伴有玉兔。中秋佳节喜相顾,花好月圆遥相祝。心情美妙悠闲步,快乐幸福不胜数。愿老师您合家平安,一生康健。

(6)、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7)、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8)、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9)、中秋里说感恩真是一个绝妙的创意,人们说感恩之水从心田流淌;人们说中秋之节源于真情洋溢。其实感恩是发自内心的感动,而它却是永恒。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1)、采一轮荷上明月供你观赏,织一件秋日的清凉为你披上,斟一杯月宫的琼浆醉你心上,做一份中秋的祝福圆你梦想,中秋佳节祝您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12)、秋意撩人,愿在初秋的夜晚你我享,皓月当空,思意正浓!祝中秋快乐,记得留块月饼给我哦!

(13)、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14)、您是辛勤的园丁,用才华播种,用粉笔耕耘,用汗水灌溉,用心灵滋润,你是我心目中美丽神圣的天使。向敬爱的老师说声,辛苦了,中秋节快乐!

(15)、中秋快乐!此短信饱含我的深情款款,含情脉脉,既活泼俏皮,又幽默喜气。收到的快乐一生,储存的幸福永远,收藏的好运连连,转发的年年大发!

(16)、皓月当空清辉洒,访仙问道蓬莱阁,桂中帝子今何在,与君携手赏婵娟,月圆人艳美如画,融融月色照人间!

(17)、中秋之夜,月圆如镜,月华如洗。当家家户户摆出月饼,柚子,石榴,核桃,花生,瓜子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其乐陶陶,其景融融,何其快哉。

(18)、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据现有记载,吃月饼的习俗早源于唐代,唐僖宗在中秋节吃月饼,感觉味道极美,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也更加精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其美味可想而知。

(19)、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具有人情味,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2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2、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好

(1)、独坐倚窗望明月,思卿之情倍觉清。遥问明月照何处,可否寄书附佳人。中秋,很想你!

(2)、上帝用一双巧手雕刻了一个精美的相框,神奇的花穗开放在时光的彼岸,天使每一次琉璃般的祝福,都是我一颗透明的心在为你祈祷,愿你一生平安健康,中秋快乐。

(3)、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4)、寻找每一次的真诚,感受每一份的真情!我愿与您鼎力合作,共同飞向事业的顶峰!

(5)、在您享受美味月饼的同时应喝些茶,这样有助于去油腻帮助消化增加食欲。并同时在中秋佳节送上浓浓的情意与祝福,月圆人圆事事美满,妈妈中秋快乐!

(6)、中秋那天,人们买来除了月饼外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吃的。傍晚,一家人吃着团圆饭,望着即将要黑的天空,都盼望月亮早点儿出来。

(7)、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我国古代历法,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分别是孟月、仲月、季月。

(8)、中秋节一直被人们喻为具有人情味,富有诗情画意的节日,而这一天天上的月亮又分外明亮,分外的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9)、亲爱的同学,当风起的时候,我在想你!当月圆的时候,我在念你!中秋快乐,记得常联系。

(10)、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1)、月到是秋格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祝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中秋佳节中秋月,月圆事圆人难圆,怀念怀念,不由泪潸潸。

(12)、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13)、夜已深了,情已浓了。中秋依然在天穹中漫步流浪,走过了宿命中的寒凄,越过了梦中那相思的河流,只有徘徊在月夜里的清瘦的身影,搁浅在相思风中的独岸。

(14)、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5)、老妈,不管你现在身处何方,今晚一定要看看那被你遗忘已久的月亮,许个愿吧很可能就会实现哦!老妈中秋快乐!

(16)、月饼象征团圆,是人们中秋节必备的食品。可是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呢?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想不明白。直到有一天,我回到家里上网查找资料,才把问题弄明白。

(17)、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18)、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19)、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20)、右下方画一个内容框,准备写上“中秋节”手抄报的相关内容。

3、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二年级

(1)、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中秋节和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共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我国东北地区,更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3)、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亦圆的理想。

(4)、圆圆的月儿天上挂,圆圆的月饼香天涯,圆圆的快乐美如花,圆圆的祝福到你家:美满日子玉润珠圆,幸福生活花好月圆,合家吉祥永团圆。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6)、借此机会我呈上对你衷心的祝福:祝你一切顺利,万事如意。

(7)、月饼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8)、月儿圆圆挂天边,荷叶圆圆水中间。梦想圆圆都实现,成功圆圆舞翩跹。快乐圆圆永不变,祝福圆圆情无限:中秋花好月又圆,幸福与你两团圆。

(9)、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涩云知道,花儿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温柔风知道,梦里的缠绵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泪知道,我的思念您知道!我的祝福请记牢祝中秋节快乐!

(10)、给星球外边框、边框、背景、标题涂上完整的颜色,让画面更完整,这样手抄报的颜色就涂完了。

(11)、下面开始上色,人物的衣服用粉色涂,叶子和草地用绿色涂,天空用蓝色涂一下。        

(12)、忧愁烦恼"月"过"月"少,工资薪水"月"来"月"高,开心事儿"月"多"月"妙,中秋祝福"月"早"月"好。祝:中秋节快乐!

(13)、月光照,花香飘,八月十五人欢笑;美酒醇,月饼甜,推杯换盏心相连;问候情,祝福意,深情厚谊绕身边。中秋节到了,愿你合家团圆,幸福美满!

(14)、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整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加衣裳。保重身体多餐饭,珍惜友情常想想。信短情长言未尽,唯愿朋友多安康。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15)、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别样风景:月圆如诗,月缺如画,月升如舞,月隐如歌,月明如镜,月晦如烟,月移如风,月静如水。中秋佳节,月色撩人,祝你好情绪!

(16)、月亮用黄色涂,中间的星星用黄色涂,孔明灯用红色涂,标题背景框也用红色涂。

(17)、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18)、月华如水,浸满我的牵挂与惦念;月饼圆圆,装点我的诚挚和心愿;信息到来,传递我的祝福和企盼。愿您中秋佳节,笑容圆圆,事业圆圆,万事圆圆!

(19)、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观,即钱塘观潮。由于钱塘江口地形类似一漏斗,每当海潮涌至,受到渐进渐狭的地形影响,波浪便重重叠叠堆积成一道水墙,声势极为壮观。苏东坡在杭州任佑府时,曾作过一首《中秋夜观潮》,描述观潮人数之众多,及潮水汹涌之气势:

(20)、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4、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英语

(1)、人生有诸多事情难以两全,多少在外求学和工作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理想,此时不能回到亲人身边。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2)、分开日子盼团圆,团圆日子盼喜庆,喜庆日子盼祥和,祥和日子盼平安,平安日子盼幸福,幸福日子有我美好的祝福:预祝亲爱的客户中秋节快乐!

(3)、人活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实属可怜;三者全缺,生不如死。

(4)、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5)、吃月饼: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6)、愿美丽陪你年年散步,健康陪你季季用餐,幸福陪你月月休息,快乐陪你日日聊天,平安陪你时时工作,岁月陪你分分倒流,时间陪你秒秒如愿。中秋节快乐。

(7)、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8)、秋月影照窗台,缕缕冷风愁绪来。蜡炬无眠孤影暗,清光怎解我独白。午夜醒来,窗外的静寂,在惨淡的月光里,越发孤寂难以入眠,两行月夜的相思泪,挂满窗帘,如银色的风铃,在悟中响彻心扉。

(9)、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在四川的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要吃蜜饼、吃麻饼、打粑等,并在门口挂上橘灯庆祝,儿童手里攥一把点燃的香,上街奔跑舞动,称为“舞流星香球”

(11)、首先在画面的右顶端画出“中秋节”当作标题,在标题外增加一层像火箭一样的外边框。

(12)、趁着心儿尚未凌乱,夜色还未上演,月亮还不很圆,月饼还未端出,消息尚未拥堵,我赶在中秋到来之前送你祝福,祝你中秋佳节人团圆欢乐满幸福绵延!

(13)、金盈之(约一一二六前后在世)的《新编醉翁谈录》卷四则记载了当时人由赏月进而拜月的习俗:「京师赏月之会,异于他郡。倾城人家,不以贫富,能自行者至十二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于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洁月。」

(14)、还有一些地方流行中秋之夜烧塔,用泥瓦砖块砌成大小不一的塔状物,外围铺上柴火、稻草、麦秸等点燃,火势旺时泼松香粉,扩大火势,十分壮观。而且还有的地区以此来比赛,谁砌的塔能够烧的全身通红,则会获胜获得相应的奖励。

(15)、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16)、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17)、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

(18)、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心甘情愿,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19)、在中秋节的演变过程中,古老的礼俗与众多神话传说及中华传统文化中其他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重要节庆。这其中有名的就是围绕着月宫的一系列神话,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明皇游月宫等,它们给月宫挂上了七彩霓虹般神秘绚丽的光环,使之充满浪漫色彩。唐代中秋赏月宴饮之俗已颇为盛行。从流传下来的众多描写中秋的诗句中,可以看到当时已把嫦娥奔月等神话与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了。唐朝初年,中秋节可能已成为固定的节日。不过,当时中秋节似乎还是以赏月和玩月为主,还没有在民间广泛流行。

(20)、您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从事的是太阳底下光辉的事业、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阶梯。白色的粉笔末、一阵阵的飘落。它染白了您的黑发、却将您青春的绿色映衬得更加浓郁。任何语言、都道不尽对您的敬意、只让月亮捎去祝福:中秋快乐!

5、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100字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看的是同一个月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2)、在台湾地区,中秋节的夜晚有“偷菜求郎”之俗。身着盛装的未婚女子,趁着月光,去别人菜园里偷摘大葱和各种蔬菜,如果能顺利偷到,就预示着以后会遇到如意郎君。所以在台湾地区,有一句谚语:“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3)、一直到了唐代,中秋节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4)、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在月下,设大香案,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全家有多少人就切成多少块。

(5)、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又是一年月圆夜,月下为你许三愿:一愿美梦好似月儿圆,二愿日子更比月饼甜,三愿美貌犹如月中仙。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7)、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8)、“双减”政策落地,哪些校外培训可继续补课?一张图告诉你答案

(9)、画好的内容框中写上有关“中秋节”的详细介绍。

(10)、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1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2)、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____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14)、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辛弃疾

(15)、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____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7)、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8)、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20)、 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

(1)、Aninter-miningMingyueforyourviewing,weaveacoolautumnyoucovered,asappropriatepiecesofglassMoonPalacedrunkenyourheart,anddoablessingZhongYuanyourdreams.

(2)、有一种幸福沏在茶里与家人品尝;有一种幸福凝在月光中待团圆时一同守望。明月本无价,人间皆有情。愿你的生活就像中秋的月亮,团团圆圆!永远快乐!

(3)、田汝成(约一五四○前后在世)的《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记载明人多于中秋节以月饼相馈赠,取其圆形的「团圆」之义。夜晚则设赏月之宴,或携带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赏。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则详细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饼必须是圆,所供的瓜果则必须切成如莲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纸,上面绘有月偏照菩萨,下绘月轮桂殿,有一兔人立捣药于其中。祭月后将月光纸焚烧,所供的果饼分给家中的每一成员。中秋节又是团圆节,所以纵使有归宁的女子,也必定于此日返其夫家团聚。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中秋节手抄报上写什么内容好精辟10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