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原文精辟104条

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1、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是什么

(1)、那就是戏剧演员在舞台演出的时候必须说的语言。

(2)、一位艺术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可能比我们听、读或看他的作品所花的时间还要多。这是因为他的作品很可能对其他作家的创作活动产生影响,他们的作品为我们所体验和赏识。

(3)、金庸答道:“我不会选自己的作品,自己看自己的没意思。只能带一本嘛,嗯,带莎士比亚全集吧!”

(4)、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

(5)、莎士比亚根据高尔《爱的忏悔》中阿波洛涅斯的故事写成了《泰尔亲王配利克里斯》,以薄伽丘《十日谈》中吉尔内瓦的情节为基础写成《辛白林》(但故事背景取自霍林斯赫德《编年史》的古不列颠),根据格林的《潘多斯托》写成了《冬天的故事》。罗马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大量依据了普鲁塔克《名人传》的诺思译本,而《错误的喜剧》改写自普劳图斯的《孪生子》……

(6)、另外,莎士比亚不是凭他的思想素质流传至今的。若没有诗歌方面的才能,他甚至不会被人当作剧作家来纪念。

(7)、托尔斯泰强调:“艺术的、文学的作品,特别是戏剧,首先要在读者或观众心中引起这样一种幻觉,也就是使他们本人感受和体验到登场人物所感受和体验的感情。”

(8)、在有关莎士比亚的书籍中有一个难以回避的争论:莎士比亚究竟是谁?19世纪,有一种观点异军突起,归纳起来就是:莎士比亚在剧本中所显示的学识,与他所受的教育大相径庭。只有学识非凡、受过大学教育、精于法律与科学、毕业前曾去欧洲大陆作广泛见习旅行的人,才能写出被归到那个沃里克乡下小子名下的作品。 

(9)、安东尼•伯吉斯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小说《发条橙》闻名于世,他说:“莎士比亚就是我们自己,是忍受煎熬的凡人俗士,为不大不小的抱负激励,关心钱财,受欲念之害,太平庸了。他的背像个驼峰,驮着一种神奇而又未知何故显得不相干的天才……我们都是威尔。莎士比亚是我们众多救赎者中一位救赎者的名字。”

(10)、詹姆斯王钦定本《圣经》诗篇的第46篇,从头数第46个字是shake,倒数第46个字是spear,连起来正好是莎士比亚的姓氏。

(11)、他要抄袭大V,分分钟找律师告他,所以说莎士比亚很聪明,专门抄袭一些粉丝不多不少的人。这些人的观点又有价值,对他本身也造不成什么影响。

(12)、胜利既已入你怀抱,你莫再往别处追寻。《威尼斯商人》

(13)、《第一对开本》是当代戏剧第一次以更著名的对开本形式出版。1660年,当王冠被修复时莎士比亚,本琼森,弗莱彻和博蒙特的对开本我们随时可以恢复剧院。

(14)、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

(15)、人世灾难之发生,必有根源,却未必都有符合理性的理由。

(16)、金庸晚年在剑桥读书时,有记者问:“有没有喜欢的作家?像以前的报道中有写过您喜欢大仲马和斯考特。现在年纪大了,读书更多了,有没有什么变化?”

(17)、莎士比亚热衷购买房地产,这是“新宅”的勘测图,诗圣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后几年。这座房子至少有十个房间。

(18)、在魏玛的初十年,歌德埋头事务,很少创作。到意大利后,他陆续完成了早已开始的一些作品,写出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       

(19)、虽然莎士比亚用英文写作,但是他是一位真正闻名世界的人物。虽然英语不完全是一种世界语言,但是它比任何其它语言都更接近世界语言。而且莎士比亚的作品被译成许多种文学,许多国家都读他的著作,上演他的戏剧。

(20)、剧情大概是哈姆雷特的叔叔害死了他的父皇,而他的敊叔又娶了他的母亲为皇后,此仇此恨燃起了哈雷特的强烈的复仇欲望。

2、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原文

(1)、莎士比亚给世人留下了三十七部戏剧,其中包括一些他与别人合写的一般剧作。此外,他还写有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和四首长诗。

(2)、退一步说,既然在莎士比亚之前就有《King Leir》这样的剧作流传,说明李尔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莎土比亚的悲剧完全可以直接进入矛盾的高峰,大可不必讲述尽人皆知的“原因”。

(3)、李尔等人说的“并不可笑的笑话”、“蹩脚的俏皮话”、“更加荒唐的话”、“异常笨拙的胡言乱语”,更需要有具体的传达才能理解其意义和艺术效果。

(4)、ps:尽管并未成什么大气候,比他小16岁的弟弟埃德蒙也在伦敦做演员。埃德蒙27岁就命丧黄泉,葬礼在南华克的圣救世主教堂举行,葬礼颇有排场——说明家境还不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

(5)、乔治·萧伯纳在评价《辛白林》时,毫无遮掩地表达了对作者的厌恶:“要是能对他掘尸抛石,我估计会大为畅快。” 而这句话可是发表在报纸上的。

(6)、他写的漂亮。他并不一定比其他任何英国作家都好,但他肯定是名列前茅的。

(7)、成年以后,母亲仍是歌德共同探讨的伙伴,同时,母亲还起着激发他创作热情的作用。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有鼓励,也有合理的分析。歌德深有感触地说:“从父亲那里,我得到强壮的体魄和做一个正直人的人生观。从母亲那儿,则继承了她乐观的性格和对于语言的表达能力。”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8)、假如李尔不听信两个花言巧语的大女儿、而听从纯真幼女的话,还有这场家庭和国家的灾难、还有《李尔王》这出悲剧吗?大概只能有《King Leir》这样的喜剧或情节剧了。

(9)、从1660年英国君主制的恢复到17世纪末,古典主义大行其道。因此,当时的大多数评论家认为莎士比亚的成就不如约翰-弗莱彻和本-琼森的成就。例如,托马斯-雷默批评莎士比亚把悲剧和喜剧混在一起。然而,诗人兼评论家德莱顿对莎士比亚评价很高,他在谈到本-琼森时说...:"我很欣赏他,但我喜欢莎士比亚。

(10)、以上内容转自:理想国   imaginist

(11)、图注:莎士比亚热衷购买房地产,这是“新宅”的勘测图,诗圣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后几年。这座房子至少有十个房间。

(12)、对文学界造成如此大的影响,难怪他的朋友、著名的戏剧家本·琼斯说:“他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

(13)、也就是说,莎士比亚的作品也绝非十全十美,其中也确实有败笔。

(14)、他活了下来。1593年,克里斯多夫·马洛,这位我们所知道的可能会挑战莎士比亚的英国伟大作家头衔的作家,在一场关于“计算”的斗争中去世。事实上,莎士比亚在1613年至1614年退休时,所有在他职业生涯开始时工作的重要剧作家都去世了。

(15)、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这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并不陌生。早在“五四"运动前后,莎士比亚的剧本就被介绍给中国的知识界,各种翻译本,如田汉译的《哈孟雷特》,赵丹主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著名戏剧家洪深主编的话剧《威尼斯商人》等等莎翁名剧一一被介绍给广大的读者观众,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建国后,曹禺,孙大雨,朱生豪等名家译本也陆续出版问世。在读者中,对莎士比亚的阅读量也不算少,基本上对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别对莎翁的悲剧《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戏剧的情节内容,是十分倾慕的。

(16)、一般的说法是这样的:莎士比亚,这位伟大“诗圣”的诞生日和辞世日同为4月23日,于是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一百多个国家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和宣传活动。

(17)、作为一个基本靠自学成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还是一位改写大师,善于从前人作品汲取精华,甚至直接从中选择某个主题进行再创作,取得令人惊异的效果。

(18)、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那么为什么本册中有文艺人物呢?这是因为欣赏文艺对每个人的生活有一定的直接影响(虽然这种影响并不总是很大),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会花一部分时间听音乐,一部分时间读书,一部分时间作画,等等。即使我们听音乐的时间对我们的其他活动毫无影响(这肯定是种夸张的说法),这一部分时间仍然代表着我们生活中的无聊时间。

(20)、1768年,一次疾病使歌德暂时停止学业,在长达一年半之久的休学期间,他受到了母亲和妹妹的悉心照料。他母亲的一位女友苏珊娜,使歌德进一步接触到了虔信主义的观点,也许正是这次经历,在歌德生命中栽种下信仰的种子。       

3、世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

(1)、1603年盗印出版了一部四开本《哈姆莱特》,其中充斥着速记者令人无法容忍地化神奇为平庸的词句。挤走坏版本的办法就是发表好的版本。于是,莎士比亚的原本《哈姆莱特》在1604年问世了。莎士比亚在生前发表他的剧本,不是出于诗人的自豪感或虚荣心,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盗印。人们若能买到原本通常就不会去买赝本,这样就可以消灭赝本。

(2)、莎剧语言的“刻意求工”,正是“快乐英格兰的黄金时代”所特有的青春活力的表现,这也许是母语为俄语的托尔斯泰没法领会的。

(3)、在评价莎士比亚的影响时,我们应该这样考虑,如果没有他,就根本不会有他的作品(当然类似的论断适合于每一位文学艺术人物,但是这个因素在评价一般的艺术家的影响时看来并不特别重要)。

(4)、据统计,莎士比亚用此高达两网格以上。它广泛采用民间语言(如民谣、俚语、古谚语和滑稽幽默的散文等),注意吸收外来词汇,还大量运用比喻、隐喻、双关语,可谓集当时英语之大成。莎剧中许多语句已成为现代英语中的成语、典故和格言。相对而言,他早期的剧作喜欢用华丽铿锵的词句;后来的成熟作品则显得更得心应手,既能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贴切而生动的表现不同人物的特色,也能用朴素自然的词句传达扣人心弦的感情和思想。

(5)、他通过具有强大艺术力量的形象,从他的那些典型的、同时又具有鲜明个性的主人公的复杂的关系中,从他们的行动和矛盾中去揭示出他们的性格。戏剧中放射出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他的时代和国家的范围。

(6)、就连《哈姆莱特》之前也有部老《哈姆莱特》,作者是汤姆•基德。莎士比亚用这个丹麦王子装疯卖傻为父复仇的老故事,编了一部奇巧复杂的现代戏。这出新《哈姆莱特》其实是两出戏:一出是基德写的古老的复仇悲剧,有真正的地狱,复仇者可以将他杀死的恶棍投入其中;另一出则深入地探索了一个现代不可知论者的思想——或许当时有的观众更喜欢原来的《哈姆莱特》。 

(7)、曾有读者问:“如果宇宙飞船邀您去太空,但只能带一本书去,您会选您的武侠小说吗?如果会的话,您会选哪一本呢?”

(8)、提及莎士比亚,曹禺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曾兴致勃勃地对笔者说:“我一生都迷恋着莎士比亚,梦想着莎士比亚,可是,自己竟到了古稀之年,才亲临他的故乡——英国的斯特拉福。”曹禺在1980年春天,以中国戏剧家代表团团长的名义,访问了英国,并且来到了斯特拉福。

(9)、虽然莎士比亚如今被公认为有史以来伟大的英语作家,但他的大多数同时代人并不这么想。有史料记载的关于莎士比亚的早评论,来自莎士比亚的同行,同时也是戏剧批评家的“大学才子派”诗人罗伯特·格林(RobertGreene)。1592年,格林在一封致他的才子同行们的公开信中,才华横溢地发泄了对莎士比亚的怨恨,称他是“一只暴发户似的乌鸦,用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用演员的皮,包藏起虎狼的心”,十足是个“打杂的”。

(10)、01 托尔斯泰不仅批判了数百年来西方学者一味地拔高和神化莎士比亚的做法,而且准确地指出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准确描绘了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特色。

(11)、莎士比亚生前从未获得封神的地位,但他得到了他应得的赞誉。1598年,作家弗朗西斯-米尔斯从一群英国作家中选出他,认为他在喜剧和悲剧方面都是"好的"。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希腊神剧作家将他与杰弗里-乔叟和埃德蒙-斯宾塞相比。尽管当代的本-琼森在谈到苏格兰诗人威廉-德拉蒙德时说"莎士比亚缺乏艺术",但琼森在他的第一本对开本中对莎士比亚进行了慷慨的赞扬,称他是"他这个时代的灵魂"。

(12)、他们提出的所谓“真正的作者”人选挺多,从培根爵士、牛津伯爵到伊丽莎白一世本人。其中似是而非的是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说他曾为躲避仇家迫害而装死,然后在逃亡期间为莎士比亚代笔捉刀。

(13)、巩高峰大叔说:我本来就是搞笑的,我没法解释,等标准答案吧

(14)、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此外,4月23日也是另一些著名作家出生或去世的日子,如莫里斯·德律恩、拉克斯内斯、佛拉吉米尔·纳博科夫、约瑟·普拉和曼努埃尔·梅希亚?巴列霍。

(15)、在莎士比亚笔下,人的个性自由解放决定一切,而自由的关健在于追求金钱,为了得到金灿灿的黄金,让灵魂升入天堂,追求到个人的幸福和荣耀,总之个人利益是主要的。这在莎士比亚时代是十分流行的观念,而托尔斯泰认为,普遍地幸福,让全体成员都摆脱贫困,才是主要的。而莎士比亚的才德是冷冰冰的,缺乏宗教意义上的爱心。因而他是“粗野的,不道德的,他的作品是"毫无意义“的。托尔斯泰对莎翁的定论是否正确?这其中也包含着部分真理吧!

(16)、例如,他不断批评李尔的话“夸张而缺乏个性”,而弄人和李尔王的谈话“使观众和读者在听到并不可笑的笑话时感到十分别扭”。

(17)、莎士比亚在戏中说了许多反对追逐功名利禄的话,但这只是戏,只是供人们打发三两个无聊时辰的娱乐。关于这个手套工匠、剧作家、诗人、演员和乡绅的人品,我们所知甚微;但我们确实知道的一点就是:这个金牛座男人热衷于功名利禄!

(18)、其实,托尔斯泰“力求公允的转述”并不公允,而是在转述的过程中不断发表“有失公允”的评论。

(19)、遗憾的是,托尔斯泰之所以批判莎士比亚,主要不是因为他把剧中人变成作者思想的传声筒,而是因为莎士比亚“不道德”,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反对把剧中人变成作者思想的传声筒,并不是为了维护人物性格的稳定性、维护人物语言和行动的一致性,而是为了把整部作品变成作者思想的传声筒。

(20)、其实我觉得莎士比亚能有这样的艺术修养,文学素养,其实有一部分和他的生平是有关系的。

4、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简短

(1)、克林贡语(Klingon)——《星际迷航》中虚构的外星类族的语言!克林贡曾一度是地球所在的星际联邦的敌手,但后来跟地球化敌为朋。本着这种友谊精神,克林贡语言协会组织翻译了《哈姆莱特》和《无事生非》,作为该协会的莎士比亚复兴计划(KlingonShakespeareRestorationProject)的一部分。

(2)、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战争与和平》或《安娜·卡列宁娜》转述一遍并以之当作原作批评的话,我们是否能壮起胆子说:

(3)、1582年11月28日,沃里克郡有记载两个人为威廉·莎戈比亚(Shagspere)和安妮·海瑟薇(不是那个女演员……)结婚作保。Shagspere这种拼法颇带粗俗味,Shag有交配的意思,而spere是spear的古体,意为枪矛。

(4)、我将联系托尔斯泰的艺术理论,从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判的具体案例出发,谈谈此问题的原因及他的批判得失。

(5)、他的儿子哈姆雷特11岁就夭折了。女儿苏珊娜没有子嗣,而二女儿朱迪斯的孩子也全都夭折而亡。他自己的3个兄弟都不曾结婚。整个莎士比亚家族在他死后25年就完全湮灭了。

(6)、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

(7)、在曹禺看来,舞台蕴藏着无限的魅惑,是地狱,也是天堂。“谁能想象得出艺术创造的甘苦与艰辛呢?学习舞台的知识、技能与艺术;探索世界一切美好的修养与人性的秘密;取得心领神会、活脱脱地表现各种人生境界的本领;积累多少深刻的理解与偶得的颖悟的舞台经验,凡此等等。一场惊心动魄的成功演出,是从苦恼到苦恼,经过地狱一般的折磨才出现的。据说,进天堂是美德的报酬。天堂是永远的和谐与宁静。然而,戏剧的‘天堂’却比传说的天堂更高,更幸福。”

(8)、沃尔特·惠特曼 :“我坚定地怀疑莎士比亚——对,就是那个乡下来的二流演员。”

(9)、在托尔斯泰看来,人物越少越好,性格越单纯越好,情节越简单越好,观众看戏时越投入越好,“因为艺术的实质在于让艺术作品的接受者为作者的情感所感染”。既然如此,他怎能容忍莎士比亚“玩弄文字游戏”。

(10)、所以,有时间千方百计想否定莎士比亚是剧本的作者,把他的作品归到某某人名下,不如去重读莎士比亚的剧本,从中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吧!

(11)、说到语言,托尔斯泰认为那正是莎士比亚的“致命缺点”:“莎士比亚缺乏一种主要的(如果说不是的)塑造性格的手段——语言,亦即让每个人物用合乎他性格的语言来说话……莎士比亚笔下的所有人物,说的不是他自己的语言,而常常是千篇一律的莎士比亚式的、刻意求工、矫揉造作的语言,而这些语言,不仅被塑造出的剧中人物,就是任何活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也都不可能说的。”“刻意求工、矫揉造作”也许是真的,但却并不像托尔斯泰说的那样“任何活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不可能说”,恰恰是“某些人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必须这样说的语言。

(12)、李尔和肯特的谈话“除了使人听见蹩脚的俏皮话而体验到近乎羞愧的不快感之外,还以其冗长而令人无聊”。

(1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不快的事实——直到现在,我们也不知道那些伟大的悲剧、喜剧和十四行诗真正的作者是谁。”

(14)、一位著名的画家,虽然可能对后来的画家的作品影响很大,但是他对音乐和文学可能带来的影响却微乎其微,对探险和其他人类奋斗的领域实际上则毫无影响可言。类似的说法也适合于诗人、剧作家和音乐作曲家。一般说来,文艺人物只对文艺有影响,实际上只对他们所从事的那个特殊领域有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一名文学、音乐或美术人物被列进前三十名,且只有少数几个人物才被列入本册。

(15)、17世纪始,莎士比亚戏剧传入德、法、意、俄、北欧诸国,然后渐及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对各国戏剧发展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并已成为世界文化发展、交流的重要纽带和灵感源泉。中国从本世纪初开始介绍和翻译莎剧,到1978年出版了在朱生豪译本基础上经全面校订、补译的11卷《莎士比亚全集》。1902年,上海圣约翰书院学生早用英语演出《威尼斯商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先后有65个职业和业余演出团体 ,以英 、汉 、藏 、蒙 、粤5种语言 ,文明戏、现代话剧、戏曲、广播剧、芭蕾舞剧 、木偶剧6种形式 ,共演出莎剧21部,包括了莎剧大部分重要作品。莎剧已成为中国中学、大学特别是戏剧院校的教材。莎剧的重要角色为中国演员的培养和提高开辟了广阔天地。

(16)、莎士比亚被翻译成80多种语言,其中难懂的必须是……

(17)、在与笔者的一段闲谈里,曹禺曾经说过:“每每读莎士比亚,我深的感悟就是——有史至今,屹立在文明的巅峰之上,有多少文学巨匠们教给我们的启迪,就是教给我们要认识自己,开阔眼界,丰富贫乏的生活,使大家得到智慧,得到幸福,得到享受,重要的是引导人们懂得‘人’的价值、尊严和力量。而莎士比亚就是这样一位使人类永远又惊又喜的巨人,他一直在这样做。可以说,功不可没。乃至,也可以说,这是不可代替的。”

(18)、他不会告诉你去想什么,他会告诉你去想什么。不像琼森、萧伯纳或托尔斯泰等说教式的作家,他们都对莎士比亚持批评态度,莎士比亚并不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读者,而是挑战他们。学者和批评家们用大量的墨水来解释和解读他的作品,但往往意见相左。

(19)、当然,托尔斯泰的评论也有见解独到、确实击中要害的时候。例如,在评论《哈姆莱特》时,托尔斯泰说:“当他(莎士比亚)让自己的人物说出他在第六十六首十四行诗(关于戏剧和妇女)里写过的关于浮生(掘墓人)和关于死(to be not to be)的见解时,丝毫不考虑这些话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的,因此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 — 说出这一切想法的人变成了莎士比亚的传声筒,丧失了任何性格特征,而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也就不相一致了。”

(20)、在托尔斯泰看来,《李尔王》中人物的矛盾冲突:“不是本乎事件的自然进程,不是本乎性格,而是出于作者十分任意的安排,因此不能让读者产生构成艺术主要条件的幻想。”“李尔没有任何必要和原因而必须退位。同样地,他跟女儿们活过一辈子,也没有理由听信两个大女儿的言辞而不听信幼女的真情实话;然而他的境遇的全部悲剧性却是由此造成的。”

5、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英文原句

(1)、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的两个高峰,两位伟人都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2)、那是一个世界闻名的市镇,世界戏剧圣地。坐落在艾汶河畔,风景秀丽。莎士比亚曾经在伦敦从艺了20多年,先在剧院里当过马夫、杂役,后来加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终成为剧院股东和骨干。曹禺认真地参观过那里的莎士比亚故居和纪念馆,并且欣赏了名剧《奥赛罗》的精彩演出。那段旅行,让曹禺认识了完整的莎士比亚,同时也感受到莎士比亚那伟大的、深远的、对全人类的影响。“莎士比亚是一个在不断学习和实践当中,深深懂得戏剧真谛的难得的大家。”曹禺如此评价。

(3)、这种批评同样是错误的。要知道艺术的种类多得不可胜数,并非都像托尔斯泰擅长的现实主义小说那样追求分寸感,至少可以对分寸感有不同的理解。有优美,有壮美,有小巧玲珑,有硕大伟岸,有崇高,有滑稽⋯⋯有时候,夸张正是必要的艺术手段。

(4)、当然,在托氏身后登上舞台的现代戏剧(例如荒诞派戏剧《等待戈多》《秃头歌女》等)中,人物的台词已经不像莎士比亚戏剧中那样机智幽默、风趣俏皮,但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也是大相径庭,也仍然是“矫揉造作”的,只不过由“刻意求工”变作“刻意求乱”而已。

(5)、这要说到詹姆斯王钦定本《圣经》,有史以来影响深远的圣经版本。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苏格兰的詹姆斯王继位,对英格兰使用圣经的状况表示不满,因为当时老百姓用的是日内瓦版的圣经,版本糟糕。国王谕示:统一的新圣经必须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没有难字!

(6)、他们提出的所谓“真正的作者”人选挺多,从培根爵士、牛津伯爵到伊丽莎白一世本人。其中似是而非的是剧作家克里斯托弗·马洛,说他曾为躲避仇家迫害而装死,然后在逃亡期间为莎士比亚代笔捉刀。

(7)、作为一位成功的生意人,莎士比亚深知买卖就是买卖。1597年是饥荒之年,这年2月斯特拉福的一份史料中说莎士比亚囤积了“十夸脱麦芽”。对于自己在大饥之年囤粮牟利,莎士比亚似乎并不感到羞愧。但他也深知人们对于哄抬粮价的态度。《科利奥兰纳斯》一开场就有“一群暴动的市民”要杀卡厄斯·马歇斯,把他视为那些“让我们忍受饥寒,他们的仓库里却堆满谷粒”的家伙中坏的一个。在莎士比亚身上可以看到科利奥兰纳斯的一点影子——他是一个鄙视暴民的乡绅,然而那些逛戏院的暴民却在填满他的腰包。

(8)、1611年新圣经正式出版。这项伟大的工程始于1604年,一共有54名翻译人员分为六组。英国作家、资深“莎粉”安东尼·伯吉斯如此推断:1610年,有一群人正在对新译本做后的润色,因为译者遇到具体困难就会请教大学里的博学之士,而《旧约》的诗歌部分,比如《诗篇》与《雅歌》,则请熟谙语言音韵的人审核是否和谐悦耳。吉卜林在短篇小说《圣经校样》中,描写过莎士比亚和琼生二人讨论一位译者向他们提出的一个语言问题。人们没有理由认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他们是当时伟大的诗人;圣经不仅应该是敬神之作,它也应是文学作品。

(9)、莎士比亚的时代没有关于版权的法律,所以盗版事业欣欣向荣。这很好理解。既然德雷克在海上那种更大规模的盗劫使他赢得了爵位,那么人们就难以在道德上找到依据谴责文字上的盗印了。你没有什么办法阻止一个进取心强的出版商出版他能弄到手的任何东西,他无需向作者致歉,也无需支付稿酬。

(10)、威廉·莎士比亚和安娜·莎士比亚共有3个子女,活下来的有2个:苏珊娜和朱迪斯。

(11)、于是,托尔斯泰以大法官的面目作出“判决”:莎士比亚的作品“是抄袭的,肤浅地、人为地七拼八凑而成、即兴臆想出来的文字,与艺术和诗毫无共同之处”。“莎士比亚的作品不符合任何一种艺术的要求,而且它们的倾向还是极其低下、极不道德的。”

(12)、时代剧献,不止于经典丨闽南大戏院2016年度系列演出

(13)、在莎剧《李尔王》中,灾难的根源就在于李尔的昏庸、丧失理性。上帝要谁灭亡,必先让他疯狂。

(14)、不论是讽刺喜剧还是市民悲剧,或是我们的小品、相声,都不符合托尔斯泰的“分寸感”,都需要夸张,不夸张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艺术印象。

(15)、图注:克林贡语版《哈姆莱特》,你们感受下……

(16)、莎士比亚死在4月23日(西欧旧历),这是确定无疑的,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人知道他的诞辰。在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镇的教区记事录里有这样的记载:威廉,约翰之子,1564年4月26日受洗。

(17)、“一个专门注意人家不留心的零碎东西的小偷”,这是《冬天的故事》中的奥托里古斯,也是指莎士比亚以及一切戏剧或小说的作家。初学写作的人无论在学校接受多少训练,都无法获得语言的天赋。进学校可以增加他的词汇量,但不能教会他那种缀字成文的根本技艺,奇迹般地反映某些从未被人悟到的人生真谛。莎士比亚驾驭本国语言的盖世才华源于天赋,这种才华只有通过使用、观察和热爱英语才能得到培养,而学校是不教这门课程的。

(18)、因此,没有分寸感就不会有艺术家,尤其是剧作家。而莎士比亚却完全没有分寸感。”

(19)、他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虽然他很少创造自己的情节,但他几乎给他所借用的每一个故事都增添了生命力。在维罗纳有一个小镇为游客设计的陷阱,叫做“朱丽叶之家”。它的存在不是因为初的意大利故事,现在只是一个文学的脚注。它的存在是因为莎士比亚。

(20)、1603年盗印出版了一部四开本《哈姆莱特》,其中充斥着速记者令人无法容忍地化神奇为平庸的词句。挤走坏版本的办法就是发表好的版本。于是,莎士比亚的原本《哈姆莱特》在1604年问世了。莎士比亚在生前发表他的剧本,不是出于诗人的自豪感或虚荣心,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防止盗印。人们若能买到原本通常就不会去买赝本,这样就可以消灭赝本。

(1)、一个春日,歌德着凉以后,好像康复了,但没过多久,却病势危笃。歌德身着睡袍,脚穿毡鞋,前额上戴着一个遮光帽檐,坐在扶手椅上昏昏欲睡。他的仆人弗雷德利克守在一旁。歌德问他日期。“3月22日。”“很好,春天到了,康复也会迅速、容易许多。”然后,他就睡着了,做了许多梦,低声说一些没头没脑的梦话,在咽气以前,他后叫道:“光明……再多一点光明,给我更多的灯吧。”■

(2)、亨利·詹姆斯:“我似乎被这个想法给洗脑了——莎士比亚才是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大、成功的骗子。”

(3)、歌德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他的作品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叛精神,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未完成的诗剧《普罗米修斯》和诗剧《浮士德》的雏形《原》,此外还写了许多抒情诗和评论文章。       

(4)、修饰的目的就在于凸显戏剧舞台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在日常生活中,岂能人人都出口成章,俏皮话、双关语俯拾即是?更不论用诗说话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名人对莎士比亚的评价原文精辟1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