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说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精辟101条

论语说的名言警句

1、论语说的名言警句大全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

(2)、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3)、出自《论语·子路》,很多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挂在嘴上。但其实和孔子的想法相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重道远)

(8)、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0)、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11)、直译下来就是,孔子说:“只有女子与小人是难养的,与他们亲近了,他们就会不逊从;与他们疏远了,他们就会怨恨。”而且孔子所言的“小人”,多指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而“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胜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2、论语说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2)、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孔子

(5)、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其意 是说,品德不加以培养,求取学问不加之讲习,听到道义不能相从,有了错误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孔子不愧为大学问家、大智慧家,孔子将道德、读书学习和知错就改三个问题相题并论,这三则之间确实是有内在联系的, 这就是孔子忧虑的事情,2000多年前是这样,就是如今,仍然是值得忧虑的事情,现实中许多人就是不知道孔子说的这个理。不少人将学习和道德分离开来,认为学习是孤立的事情,一个只要将学习搞好了,自己有了技能了就能走天下了。管他什么道德不道德,还有说得更直白:”商品经济社会,道德能值几个钱,只要能赚钱就行了。“有了这样的思维,想怎么赚钱就去怎么赚,失德又失志。

(6)、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赤手空拳的和猛虎搏命,没有船舶便涉水渡河这样即便死去也不知道后悔的人,我不会和他们一同做事情。

(10)、形容人聪敏又好学,能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2)、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14)、看电视剧时,特别是古装片,经常会听到一句这样的台词:“主公,你要三思而后行啊。”

(15)、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6)、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9)、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论语说的名言警句是什么

(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译: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3)、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4)、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5)、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情。

(6)、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

(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译文 :孔子说:“君子会帮助别人获得想要得到的,不会让人想要得到厌恶的。小人恰恰相反。”

(9)、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13)、评判一个人的时候,要看他说的话,观察他的言行举止,才可全面了解。

(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明的人,要向他看齐学习;见到不贤明的人,就要自己要反省自己。‘’

(1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16)、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7)、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8)、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说话必定有信用,行为必定果决,这是不管是非曲直的固执小人!不过也可以算再次一等的君子吧。”

(19)、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20)、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4、《论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2)、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孔子从来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去奋斗。

(5)、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9)、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0)、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没有什么仁德的。”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4)、译文孔子说:“学了之后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也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1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6)、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9)、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20)、贫穷而没有怨恨很难,富裕而不骄狂是容易的。

5、论语说过的名句

(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3)、译: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8)、这句知名度很高的孔子语录,出自《论语·里仁》。很多人会照字面意思理解成:父母在,不要出远门。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1)、隐居起来是为促全自己的志向,出来做官是为了施行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却没有看见过产样的人。

(1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4)、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 :曾子说:“鸟快要死的时候,叫的声音都很悲哀;人将要死的时候,说的话都是善良的.”

(1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语出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理解,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

(18)、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9)、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0)、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说的名言警句有哪些精辟10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