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谚语和含义精辟141条

民间二十四节气谚语

1、民间二十四节气的谚语

(1)、大暑:大暑和暴雨增多,秋菜复种会加紧防汛,预报稻瘟病,深水保苗防低温。

(2)、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3)、在等雪花,圣诞树,新年烟火,和更好的我们。

(4)、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5)、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6)、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7)、这个谚语是一个奶奶分享的,奶奶说,这个谚语的意思就是惊蛰节气一到,很多冬眠的小虫子就开始出来了。好多孩子表示好奇:“惊蛰这天也没真的打雷,小虫子怎么知道的呢?它们会出来吗?”“我看现在都没有小虫子呀,这谚语是真的吗?”……

(8)、袂食五月粽,破裘仔不通放。(未过五月节,天气尚未稳定。)

(9)、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10)、一年十二个月,阳历每月有两个节气,上半年每月节气大多在六日与二十一日,下半年一般在八日与二十三日这两天,多相差一两天。

(11)、北雁南飞,霜降冬至有小雪。朝花夕拾,春分谷雨无惊蛰。

(12)、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13)、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4)、十二月初黑龟湳,落雨落甲廿九暗。(十二月三日若下雨,下到廿九日除夕。)

(15)、夏至:夏至至至初夏冰雹凶猛,可去除杂质,选择优良品种,消除冰雹,增加降雨量,增加干热风,玉米施肥,防止粘虫。

(16)、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7)、八八月,蔬菜不准出门。(8月30日),天气不好,蔬菜收成不好。)

(18)、若田堆,戴笠穿棕草。(田粉成群飞是下雨的征兆。)

(19)、每个节气的谚语都有很多,孩子们每次都会在这些谚语中挑选出1-2个他们感兴趣的、好奇的、能引发他们探索欲望的那一个作为聚焦探究。纵观孩子们经历的20个节气的探索,涵盖了节气与动植物生活习性、节气与气象、节气与温度、节气与农耕、节气与环境等多个方面,也从多个维度全方面的支持幼儿对节气变化的理解与认知。

(20)、立夏:立夏糯嘴(谷穗)卧卧(立夏节插莳的糯谷到收成时谷粒只有7-8分饱满,提醒人们插秧播种要注意季节)。

2、二十四节气谚语和含义

(1)、处暑的农谚有: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不出,头拔了喂老牛;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

(2)、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3)、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4)、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5)、二十四节气有关的谚语 | 二十四节气天气谚语

(6)、晚看西北黑,半暝仔起风雨。(傍晚,西北天上有乌云,半夜有风雨。)

(7)、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8)、小寒的农谚有:小寒无雨来春必旱; 小寒要是云雾天,来年必定是旱年!

(9)、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10)、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1)、寒露时节,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此时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12)、立春、雨水: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雨水代表雪,雨水非降雨,还是降雪期)

(13)、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4)、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中,当年冬天很少有霜雪。)

(15)、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16)、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长,夜短,又叫日北至日,即太阳运行到北的一天。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

(17)、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18)、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19)、晚雾即时收,天晴有可求。(夕暮添雾易散,翌日天晴有望。)

(20)、清明:清明初春草绿,正是种瓜种豆,种树甜菜,育秧选种的好时候。

3、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民俗谚语

(1)、“槐柳阴初密”,立夏之后,万物从初生进入了繁茂。其实,按气象学意义,立夏并不是就到了夏天。不少人爱吃的茶叶蛋是因“立夏”而来,它可是这天经典的食物,听说立夏日吃了鸡蛋可以祈祷夏日平安。

(2)、据小寒的冷暖情况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有:“小寒天气热,大寒冷莫说”、“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小寒不寒,清明泥潭”意思就是如果小寒那一天天气晴暖,则预兆春天时天气将会比较寒冷。

(3)、芒种:芒种夏至有食懒去(芒种季节人的精神比较困懒出门)。

(4)、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民间谚语》

(5)、送月雨,後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6)、春天揭鬼,夏天大水。春天的大雾会导致严重的干旱,夏天会下大雨。)

(7)、     在我国有些地区,雨水这一天女婿、女儿要去给岳父岳母送节。送礼的礼品通常是一丈二尺长的红棉带,这称为“接寿”,意思是希望岳父岳母“寿缘”长,长命百岁。

(8)、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9)、 “雨水无水多春旱”,此为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和多年验证总结出的经验。雨水节气前后少降落雨水,春天多旱象征兆。陕北十年九旱区域,多为“春雨贵如油”之现象。不论是“清明无雨多吃面”还是“清明要睛,谷雨要淋”,都指降落雨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过还有谚语急呼:“清明前后落了雨,胜似秀才中了举”,这说明清明前后正是小麦返青,耕地保墒需要雨水的渴望情结。由是,一些谚语的预测有其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困扰,不一定每一条谚语的预测达到很准确预测,只有一定的参考价质。 

(10)、晚上马上收雾,天气就好了。黄昏后容易散,预计第二天是晴天。)

(11)、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12)、“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达长,之后就慢慢缩短。

(13)、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14)、六月绵被拣人甲。(六月身体虚弱,尚须盖绵被。)

(15)、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16)、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节气的谚语

(17)、“要是太早起不来,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忙。”……

(18)、不过,很多胖子应该很不喜欢这个立夏,因这一天要“秤人”,这个残忍习俗的“始作俑者”据说是诸葛亮。

(19)、八月大,蔬菜免出外。(八月大〔三十日〕,气候不顺,蔬菜收成不好。)

(20)、10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苏、桂、湘)

4、二十四节气表谚语

(1)、春分一般在每年阳历3月20日或21日。这时正是太阳到达黄经零度,白天与黑夜的时间长短正好相等,所以有“日夜中平”与“昼夜平均”之说。春分过后,日子一天一天长起来,故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民谚。  

(2)、立秋的农谚有: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3)、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秋分种门外,寒露种河湾。

(4)、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5)、这时间播种冬小麦也不迟,收割回来的豆科作物,如禄豆、豇豆等已经上场了,故“又种麦子又打场”道出农人们两头繁忙的生动场景。 

(6)、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7)、乌云飞上山,棕簑提来披。(满山乌云,定有雨,出门带雨具。)

(8)、大雪:《月令七十二集解》:“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此时的天气较前更冷,降雪的次数和量也将增多。

(9)、秋暑露秋寒霜降,(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0)、5)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11)、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二三月冷暖不定,八九月时寒时热。)

(12)、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13)、1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14)、“谷雨下秧,立夏栽”,“谷雨麦怀胎”,“明清明,暗谷雨”,“清明要明,谷雨要雨”,“谷雨到,布谷叫,前三天叫受干,后三天叫受淹”, “三月不碾场,打麦土里扬”。

(15)、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6)、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六月立秋或七月立秋 

(17)、谷雨:谷雨中,雪霜未破,杂粮播种不宜迟。家燕回来滴水,圃枝连果园。

(18)、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星光闪烁,夜虽晴,有大风。)

(19)、落霜有日照,乌寒着无药。(阴冷天气,虽落霜,如有日照可温暖,否则就冷了。)

(20)、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5、二十四节气中的民间谚语

(1)、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2)、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3)、雷打秋,晚冬一半收。(立秋日如有雷,晚冬(二期稻作)收成不好。)

(4)、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三月水少不够灌溉)

(5)、过去的人们在冬天也不得停歇下来,忙碌地翻圈肥,或走串起来去拾粪,是为“冬闲变冬忙”。

(6)、立春的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立春晴一春情,立春下一春下!

(7)、冬至:初一有风多疾病,更逢大雪有灾魔;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丰收歌。

(8)、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是表示降水方面的节气。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这期间,天气逐渐转暖,多降落雨水,陕北有时还飘落雪花。《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由是,有关雨水的谚语多是预测降水落雨等方面,少农事活动方面的谚语。

(9)、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一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春分:春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夏至:白天长,夜间短。秋分:秋季的中间,昼夜平分。冬至:天进白天短,夜间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具有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10)、周尹(庆云县后张乡周尹村)枣树两搂粗,罗成

(11)、送月雨,后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12)、立冬: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

(13)、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14)、小满:小满春季温和,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除害,拔剪羊毛防寒风。

(15)、20)立夏小满雨水相赶。(梅雨季节雨水多。)

(16)、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7)、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三月寒著播田夫。(一二三月的天气都很冷。)

(18)、十月日,生翅,贫弹查某领袂直。(十月白天短,太阳下山快。懒女人工作不完。)

(19)、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20)、立冬的农谚有:立冬节到,快把麦浇;麦子要长好,冬灌少不了!

(1)、寒露: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禾怕寒露风(影响收成),人怕老来穷。

(2)、九月以来,风势下降,臭头刺骨。(秋季,风燥,臭头痒。我喜欢抓痒。)

(3)、1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红柿出,已是秋天,天气转凉。)

(4)、六月彭祖忌,无风也雨意。(台风季节,没有风也有雨意。)

(5)、有关二十四节气中的谚语,指导农事活动的谚语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我们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用谚语为载体,就陕北流传较广的,深受人们看重的谚语,略作一述,也是对这一非遗的厚爱和敬重。 

(6)、带着这样的好奇,3月5日惊蛰那天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到了户外,开始寻找小虫子的踪迹。第一天,找了很久,只在一个树缝里发现了一只很小的蜘蛛。于是有的孩子们有些质疑了,谚语说的也许不对,惊蛰到了小虫子并没有被惊醒啊!但还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等一等,也许有的虫子还没醒呢,就和小朋友睡觉一样,也不都是一起醒来啊!于是,户外活动找小虫子成了孩子们的必修课。

(7)、小雪大雪:小雪大雪煮饭唔察(这时的季节夜晚时间比白天时间长,白天时间短刚吃完早饭不久,煮午餐的时间又到了……)。

(8)、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9)、从新学期开始,到来年学期结束,孩子们在幼儿园一共经历了二十四节气中的20个节气,节气探索成为了一年中老师和孩子的生活化的常态游戏。

(10)、冬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气,在周代就有祭祀神鬼的活动,皇帝亲自要到郊外举行郊祭活动。在陕北民间还有炒食豆子的习俗,称“炒冬”,或者煮食羊骨头,实在没有办法的人家,来吃熬白菜,称“熬冬”,以讨驱邪求吉。 

(11)、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日出时,有红云是台风兆。)

(12)、大雪在每年阳历12月7日或8日,太阳位于黄经255度。这期间的降雪次数多了,雪也比较大了,陕北日平均温度已降到零度以下,落雪到地面亦不消化。黄河水在边沿流动的水有冰凌在游动,无定河水的冰凌亦更多更大,但是河水没有被冻得封住(即不插)。现在气候变暖,即使到了冬至的数九寒天,大河的水还没有被冻得封定的现象。 

(13)、“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14)、民间谚语都是古人经过日积月累对节气的感悟,结合生活,用通俗方式的表达,孩子觉得这些民间谚语太有意思了,说的就是身边生活的事,好像听得懂,但又好像不太明白,这激发起了他们对探究节气的兴趣,开始将节气与自己生活经验建立起了联系。

(15)、4)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春天雾浓必大旱,夏则大雨。)

(16)、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後阴转晴。午後下雨,就会到半夜。)

(17)、小寒就是天气寒,皮袄毡靴身上穿。“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倒数第二个,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元月份的5日或6日,陕北的气温一般在零下5—10度,天气比较寒冷,所以陕北人民群众,都穿棉裤棉袄,有的人们,尤其是老年人们都穿羊皮袄,或者穿起用羊毛擀制成的暖靴子,故有“皮袄毡靴身上穿”一说。

(18)、“大寒不冻,冷到芒种”,此为气候反常现象的一则谚语。如果到了大寒极端冷冻之时,气侯还温不塌塌不十分寒冷,这说明东南部热气流在我地徘徊不散,西北风又没有移动到我地周边,所以形成“大寒不冷”的局面。但是,气候变化的冷暖有周期性,并且以长时期慢慢地转换,所以说“冷到芒种”是为冷冻的时间较长,不一定就会“冷到芒种”。 

(19)、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惊蛰日鸣雷,雨或阴的天气会有四九日之久)

(20)、什么是白露水?白露水在哪?成为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他们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到白露是指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近地面的凝结而成的小水珠。于是孩子们就开始在离地面近的地方开始寻找,但都没有找到资料里说的小水珠。就在他们认为这个谚语不真实的第二天,早晨7:30入园时,几个孩子有了新发现,幼儿园树下草地中小草上有好多好多的小水珠!但这些水珠等到上午户外活动时就没了。接下来的几天观察中,他们有了这样的发现:白露水只在早晨才会有,太阳一出来就没了,因为早晨的温度很低。

(1)、什么是白露水?白露水在哪?这成为了孩子们探究的兴趣。他们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了解到白露是指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近地面凝结而成的小水珠。于是孩子们开始在离地面近的地方寻找,但都没有找到资料里说的小水珠。

(2)、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3)、九月起风降,臭头扒佮掐。(九月秋天风乾燥,臭头会痒,喜抓痒。)

(4)、秋分的农谚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烟上架,秋分不养田;

(5)、“我们可以每天在网上查黎明和黄昏时间,就跟现在每天查天气预报一样。”

(6)、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7)、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8)、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9)、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10)、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11)、四月廿六海水开目。(入夏之後,海水浪潮渐大。)

(12)、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13)、(解析)本题涉及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C项的诗句描述的是霜降节气。

(14)、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温差很大,南方一年种两季三季的庄稼,北方只种一季的庄稼,所以二十四节气的农谚,南北方是不同的,南方的农谚不适合北方,北方的农谚也不适合南方的,所以,不同地区的南北方的农民朋友们,还是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去理解农谚的!

(15)、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春天刮南风,夏天刮北风,可能大旱。)

(16)、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17)、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18)、乌云飞落海,棕簑盖狗屎。(满天乌云飞向海边,表示转晴,不须雨具。)

(19)、臭:臭是暖,冬眠的虫子醒了,抑制冬小麦保墒,耕地耙种春小麦。

(20)、六一雷压九台。(六月一日鸣雷,该年台风少。)

(1)、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二十四节气谚语和含义精辟14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