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有三到的道理启示
1、读书有三到体会寓意
(1)、意思是: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
(2)、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3)、示例:朱熹所提倡的“三到”读书法使我受益匪浅。我每次读书时容易走神,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不深刻。采用“三到”读书法集中精力于书本,眼睛认真地看每一个字,嘴巴随着眼睛的移动而大声诵读,这样一遍下来,我竟然记住了绝大部分内容。
(4)、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5)、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6)、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7)、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8)、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9)、二是必须精神抖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居敬持志中的居敬,强调读书必须精神专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10)、(10)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11)、悔恨—(后悔)缺少—(缺乏)教诲—(教导)
(12)、本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那份浓厚感情和对阅读的热爱之情,说明了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13)、朱熹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是由朱熹的弟子对朱熹读书法所作的集中概括。
(14)、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王梓坤
(15)、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
(16)、课文配有古人席地面坐、手执竹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17)、选自《论语》,主要讲学习态度和方法。告诫我们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
(18)、(5)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19)、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20)、我决定以后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多举手发言,注意力集中。在阅读、做题等方面,要努力地要求自己做到这三个到,让自己的学习效率逐渐提高,使学习成绩不断地进步。
2、读书有三到 道理
(1)、 单元表达训练要素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三个目标要求。一是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而表达,二是不同的意思要分段写,三是把重点要表达的意思写具体,其他的简单写。单元习作的内容是“推荐一本书”,这是交际性实用文体写作。表达训练要素几乎是为这一习作内容和任务量身定制的。推荐一本书,目的是让读者通过自己的推荐文字不仅了解一本书的内容、特点(看点),而且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想亲自阅读,这就是这次习作“表达的需要”。推荐一本书的理由可能不止一个,不同的理由要让读者读得明白,分段表述,条理会更加清晰。多个理由当中,有的理由是推荐者想引起读者兴趣的,或者是推荐者认为重要的理由,这样的理由就是重点内容,要写具体,要突出。
(2)、我并非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人,只是喜欢古人的文化,是个勤勉求知的人。
(3)、课文配有古人席地面坐、手执竹展卷苦读的插图,和文章主题相互呼应。
(4)、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6)、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7)、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8)、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9)、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这三到中,心到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10)、(11)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1)、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12)、余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读书学古,粗知大义,既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14)、译文: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这个时间)来思考问题,但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去学习。
(15)、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16)、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
(17)、(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8)、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
(19)、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20)、朱熹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家,又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和教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对于今人,仍有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3、读书要三到的启示
(1)、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2)、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4)、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六句话。第一句写要以减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第二句写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第三句是说孔子自己读书的时候多记多背,学习不知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第四句是孔子说明自己求学的态度,他不是生来什么都知道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靠勤勉求得知识的人。第五句是说求学要有进取心,不能懈息。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怕会丢失。第六句学”和“思”的关系。孔子说自己曾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思考,发现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学习。这说明“思”要建立在“学”的基础上,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进步。
(5)、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6)、我今后读书要做到认真细心,读书时眼睛看到,口中多多朗诵,心中默默记忆。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请教,或是查阅资料,直到弄懂为止。
(7)、《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8)、在学文中知道读书的益处,激发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中培养学生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的能力。
(9)、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来苦苦思索,但这毫无益处,不如去学习。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1)、朱熹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2)、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14)、隔了几个窗口,她只能大声(呼喊)名字,才能对面的人听得见。
(15)、出自南宋·朱熹《训学斋规》: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16)、朗读课文,书写生字新词。背诵本课第一则古文。
(17)、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道理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8)、(3)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19)、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20)、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4、读书有三到的启发道理
(1)、第一部分(1):点题。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2)、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志向,并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守。朱子读书法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4)、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掌握停顿。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5)、指导: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虽好,但不一定适合所有的人。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
(6)、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心思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是重要的。
(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8)、这篇文章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重要。
(9)、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10)、C.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窥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11)、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2)、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13)、示例: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14)、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15)、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16)、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17)、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18)、诲(教诲)决(决定)语(语言)规(规则)亘(亘古)
(19)、译文:聪敏又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20)、(1)用“______”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试着翻译大意。
5、读书有三到的理解
(1)、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2)、(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4)、如:读书要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敢于向地位或学识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
(7)、第二部分(2-6):回忆了“我”童年快乐的读书生活。
(8)、第二则选自朱熹《童蒙须知》(一作《训学斋规》),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告诉我们读书要心想、眼看、口诵。“心到”,是“三到”中重要的,用心思考了,自然就会看得仔细,也会读得正确并记忆犹新。
(9)、本文由两则文言文组成,记录了古人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
(10)、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1)、第四部分(11-12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12)、①阅读,不仅能扩展想象力,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还能提高写作能力。
(13)、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14)、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15)、②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16)、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17)、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8)、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19)、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
(20)、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1)、整个活动在紧张而轻松的氛围下进行,小朋友们收获满满,他们都知道了读书不仅要读,还要思,读书能启发我们很多的灵感,读书能够带给我们很多的快乐,读书也能够让我们明白很多做人的道理。疫情期间,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分享,驱散了因不能足出家门的困扰与忧愁,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2)、第一则选自《论语》,是孔子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
(3)、第三部分(7-14):写课外书籍给“我”许多营养,特别是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4)、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文言文句式长短不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掌握停顿。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5)、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6)、无病而呻: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7)、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8)、诲:左窄短,右宽长。“每”竖折与横折钩呼应,横折钩略向左斜。
(9)、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10)、“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11)、第一篇是孔子的《论语》选录的一些句子。告诉我们学习中要端正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谦虚好学,勤学好问,要勤奋,不要偷懒。学习的道路上要持之以恒,不做三心二意的人。如果没有学习和实践,就去思考,只能是徒劳无益。
(12)、(3)我明白了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是_____。
(1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4)、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5)、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16)、朗读欣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加深学生读课文内容的了解。
(17)、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18)、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读书有三到 道理精辟1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