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说的话精辟74条

王守仁100句名言及解释

1、王守仁明言

(1)、(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蔑,更不能妒忌。

(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3)、(译文)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4)、(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5)、碰到低潮,自己鼓励自己。千万别乞求,依靠别人来鼓励你。

(6)、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7)、(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没有能力。”

(8)、(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哀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9)、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11)、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3)、(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14)、因仕途受阻,王守仁便开始一心悟道,领悟儒家心学之道,广收教徒进行讲学。他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且反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论,认为格物致知剥夺了人的天性且过于繁琐。

(15)、(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伙伴。”

(16)、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

(17)、(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8)、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19)、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后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王守仁的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20)、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王守仁说的话

(1)、不可以夸耀自己的才能。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弟子规》

(2)、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3)、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4)、(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彩就会显得粗野,文彩多于质朴就会流于浮华。文彩与质朴搭配适中,才能成为君子。”

(5)、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6)、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7)、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8)、(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9)、对反叛者仁慈就是残忍,对他们残忍就是仁慈----缪斯

(10)、(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11)、庄守仁格七日七夜叫小后竹,国格声小认劳思致疾;我格一生一能下不叫小后你,开然如内起知遥不可及。

(12)、缘天地之间,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

(13)、(译文)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14)、“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唯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15)、(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16)、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17)、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论语》

(19)、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

(20)、志不可立无可成之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

3、王守仁经典的一句话

(1)、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心体明即是道明。

(3)、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4)、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

(5)、志不立,则如无舵之舟,无勒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6)、(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7)、“心即理也”这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是指物我一体,是不相互独立的一个存在。认识外物是一个人的本能,心是一个人判断世事的存在,如果能够将心的作用发挥到,做到物我合那么这个人将能够洞察一切事物。在现今社会里,这也有重要的引申意义,一个人单靠自己的感性去判断事物是不行的,需要理性与感性的相结合。

(8)、山石崎岖古辙痕,沙溪马渡水犹浑。夕阳归鸟投深麓,烟火行人望远村。...

(9)、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二字是参同。

(10)、(译文)曾子说:“知识分子不能没有宽阔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因为他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是很重大吗?对这一理想的追求到死才可以停止,不是道路遥远吗?”

(11)、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12)、(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把握了知识而不致疑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明辨是非真假,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出规矩”

(13)、(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14)、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作你今天更聪敏。

(15)、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16)、(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17)、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9)、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生活。

(20)、《中庸》谓“知耻近乎勇”。所谓知耻,只是耻其不能致得自己良知耳。

4、王守仁100句名言及解释大全

(1)、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

(2)、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诚是实理,只是一个良知。实理之妙用流行就是神,其萌动处就是几。

(5)、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6)、(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7)、懒惰象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富兰克林

(8)、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10)、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11)、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2)、王守仁的主要观点有:“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一系列心学观点。

(13)、(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4)、(译文)接受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现在人们通常指礼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王守仁说的话精辟7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