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浮士德
1、歌德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浮士德》吸纳了丰富的诗歌形式,同时也吸纳了丰富的戏剧形式。歌德把自己创作的多部戏剧称为悲苦剧,单单把《浮士德》称为悲剧。还在1797年歌德重拾《浮士德》创作之际,他就表达过自己的疑虑,他担心“写一部真正的悲剧”,“这一尝试或许会毁了”他自己(1797年12月9日,致席勒)。继而在《浮士德》即将杀青时,他再次进一步表示:“我天生不是悲剧作家,因我天性随和;纯悲剧事件不会让我感兴趣,因它本质上必是不能和解的,而在这样一个平庸至极的世界,我觉得不和解简直是荒唐的。”(1831年10月31日,致采尔特)
(2)、“五四”之后,开始了对诗剧的翻译,并出版了中国早的歌德研究专著:冯至的《歌德论述》。其中的《〈浮士德〉里的魔》等两篇论文直接对《浮士德》进行了解读,文中将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斗争的历史。
(3)、浮士德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特有的局限性。从歌德自我的精神探索和欧洲知识分子奋斗历程中,歌德提炼出的五个阶段,以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作为的进取精神一以贯之,推动浮士德一一经过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探索阶段,概况了欧洲自宗教改革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浮士德只满足于个人的探索,追求思想领域的真理,一旦面临现实困境便选择逃避,其终的理性王国也是建立在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上,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阶级本质。
(4)、此后,浮士德继续得到靡非斯特的帮助,从个人的小世界投身社会的大世界:开始他接触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议大量发行钞票,解救了财政危机,却被昏庸的皇帝视作浅陋的魔法师。于是,他又在瓦格纳的“人造人”帮助下,穿越时空,追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并与海伦结婚生子,儿子欧福良无限制的追求高飞,却坠地身亡,海伦也悲痛离去。
(5)、以前,浮士德比较自我中心,重视的是自己的精神体验,自己的大愿望,也就是自己如何攀登到人生高点,如何得到精神满足。正因为以个人精神满足为奋斗目标,他的行为才总在客观上使他人受到伤害。现在,他更关心的是广大民众的美好未来,或者说是整个人类的目标。他感到,只有为全人类的目标有所贡献,才是人生的高境界,他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才不会泯灭。也就是说,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的生命价值。
(6)、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7)、而另一方面,老旧的“德意志民族式”解读在种种框架下经久不衰,仿佛嵌在它们深处,表面上波澜不惊。很显然,这符合某种普遍的、深入且陈腐的想象。比如鲍伊特勒1980年还在说,“恰好在今天”,《浮士德》不仅就德语语言来讲是“伟大的文学成就”,而且也是“以文学形式表现的德意志精神的伟大的自我启示”(在此,《浮士德》作品与浮士德人物被混为一谈,这样就必然推导出一种与文本相去甚远的–不断追求完善的论述模式:“浮士德若要逾越梅菲斯特魔鬼的世界,他就必须像走失的灵魂要经过炼狱之火一样,〈在海伦一幕〉经过美的炼狱。”)。
(8)、后,还有很多无名者的观点、思想、行为方式、讲话方式汇聚到《浮士德》剧中,他们也同很多无名的读者和观众一样,在由接受和给予相互作用构成的成文史和影响史中,二百年来不断受到作品的影响。无论是博学还是简单,无论是睿智还是贫乏,如上段谈话中所言,所有读者也都在歌德感谢之列。接受者也共同组成一个集体。《浮士德》的影响史(可惜本版无法全面再现)一直延续到今日,比如很多人喜欢引用其中的某些诗句,它们经由学校里通俗化的传授,进入大众俗语大全,或蜕化为陈词滥调,比如有人在聚会时会随口说出,我终于人之为人,自由自在,却不知其出处不知其原意。
(9)、浮士德是带有作者精神自传特征的人物形象,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典型,也是整个人类的代表。
(10)、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11)、魔鬼发挥他的独特法力,带浮士德来到了某个酒店,见到了一大群人在饮酒作乐,浮士德也参加了进去,梅菲斯特了解浮士德的心态,于是他带他到炼丹房,给了他磨汤,于是浮士德变得年轻,进而与甘泪卿进行了追逐。终浮士德与甘泪卿定格了一个永恒。甘泪卿到死还念着浮士德的名字,以表示其爱不泯。
(12)、这家“钉子户”让浮士德心里很恼火,觉得他们搅乱了他的宏伟计划,破坏了他疆域的完整。而且,他自己想在那块高地上建高台,好站在上面,一览无余地眺望自己的成就,并规划工程。于是,他命令魔鬼想办法,以把那二老搬到分配给他们的美丽庄园里去。魔鬼带了三个人破门而入,两个老人一下就被吓死了。混乱中,木炭点着稻草,整个屋子连同美丽的菩提树都化为灰烬。这件事给浮士德心里投下了阴影。不久,他的眼睛瞎了,大概是因老人之死而受到了上天惩罚。
(13)、第四阶段:美的悲剧,描写浮士德对美的追求。
(14)、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这些便构成性格上鲜明的特征。
(15)、《浮士德》两部共12111行,第一部25场,第二部5幕。浮士德博士的生活经过了五个阶段。起初浮士德博士致力于求知,在阴暗的书房里孜孜不倦博览群书,直到垂老才发觉所学知识毫无用处,因此与魔鬼签订契约返老还童,开始恋爱生活,但却阴差阳错导致恋人家破人亡。随后浮士德博士来到神圣罗马帝国,成为弄臣经历政治生活而后失望。然后浮士德博士穿越回到古代,与希腊美人海伦结婚生子但又一次失败,儿子夭折海伦也离他而去,浮士德博士对古典美的理想追求又失败了。结束对虚幻世界的探求回到现世时,浮士德已经又是垂髫老人了,后浮士德发动群众填海造田开发自然,在对自然感叹出“你真美啊,请停一停”的时候死去。
(16)、就上述领域而言,本版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注疏。本注释版首先希望唤醒今天和未来读者对歌德之《浮士德》的兴趣,同时向大家展示,一位“伦理–审美数学家”的文学“公式”(歌德语),如何能够开启我们自己的世界,又如何帮助我们“把握和承受”这个世界。
(17)、同样在韵脚的使用上,也有某些不合规则的地方系有意而为之,比如从规则的韵脚跳脱出来的所谓“孤韵”,又如天使唱词中使用的某些给人以过度修饰之感的三音节“滑韵”。然而,正如歌德在使用常规格律时,除去与人物角色相关的、有意而为之的地方外也常常自由发挥一样,他在用韵方面有时也很随意。这些所谓“不纯”的韵脚还不包括他的方言所造成的那些,比如他有时会按他出生地法兰克福–黑森地区的发音,有时会按他生活地萨克森–图林根地区的发音,有时按上萨克森发音押韵。而今天人们感到的出于方言与标准德语不符造成的不规则押韵,当时的人们对之却丝毫无感。在当时的有教养阶层中,上萨克森–麦森一带的语言被视为标准德语。当然另一方面,歌德并不特别在意评论家们对他“用韵不纯”的诟病,而是表示,自己不过把注意力放在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非技术本身。
(18)、歌德出身于富裕市民家庭,进入魏玛以后深受公爵器重,担任多种高级职务,并在1827年晋封为贵族。魏玛的宫廷政治以及与贵族交往影响了歌德的政治思想,他曾经为法国大革命打倒暴君而欢呼,也崇拜拿破仑的文治武功,但是依然认为革命是暴力的,真正的政治应该是柏拉图式的贵族政体。
(19)、对此,在一次魏玛计划上演《浮士德·一》、歌德要亲自把剧本改编为独角戏时,他曾经说:“这与演出要求差别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要以其他方式代替,实在又提不起情绪。”(1815年5月1日,致信布吕尔)无论如何,《浮士德》剧很晚才被搬上舞台。1809年1月13日的上演算是开端,那次是以当时流行的中国皮影戏形式,也就是借助剪影,在魏玛剧院上演了几个场景。据当时在场的阿贝肯称:“那场面十分滑稽,格雷琴、瓦伦汀、浮士德和梅菲斯特都是用黑纸剪出的指头大的小人儿,在歌德面前晃来晃去。歌德则安静地观看。第二天他对席勒的夫人说,‘他感觉自己死了一百年了’。”
(20)、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23)一书中称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是西方近代整个文化时期的象征。他认为浮士德式的文化是“意志文化”。这种文化的动力就像浮士德不断“追求”那样,促进历史向前发展,而赋予行动的主体在世界和历史上以自我完成的目的。
2、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四阶段是
(1)、各种格律中使用多的是源自意大利轻歌剧的牧歌体(Madrigal)。据统计,在《浮士德》总共12111诗行中,有4769行使用了牧歌体。牧歌体诗行(从两个到六个扬音)长短不同,用韵自由,因其灵活而富于变化,可满足多种创作意图,尤其成为对话段落的主要格律。这一基础格律仿佛作品的基本机理,其他诗体和诗节形式镶嵌于其中:在这个相对中性的背景上,其他形式更加凸显出来,其更为明确且特殊的语义担当也跳脱出来。
(2)、浮士德身上的这些阴暗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固有缺点,预示着这个阶级必然走向反面,而与劳动人民尖锐对立。
(3)、痴情的浮士德和玛格丽特很快坠入爱河。他们之间的倾心爱恋,使浮士德感到绵绵无尽的欣喜。玛格丽特更是把浮士德当做她生活的全部。但是,浮士德却不满足于二人小世界,还是渴望实现他的大愿望。他虽然爱玛格丽特,但也觉察出她所处环境的局限性。她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天地,终日忙于各种各样的家务。而他却并不想如魔鬼希望的那样,“经历平庸而无聊的人生”。因此,他对她的爱情火焰渐渐熄灭。可是,他和玛格丽特已发生了婚前性行为,致使后者怀孕。在那个时代,未婚先孕的女人会蒙受巨大的耻辱。
(4)、歌德认为,我们这一生不可能有任何意愿,是无缺不具有任何伤害性的。但他相信上帝的怜悯与爱,悔罪与这一生奋斗的过程,上帝会纪念,并接纳进永恒、给我们恩宠。
(5)、表达了浮士德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但浮士德事业的成就是建立在伇使他人的基础之上,同时浮士德事业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掠夺性。
(6)、事实上,如此占有的要求并非因为《浮士德》是用德语写就的。当时在德国以外的地区,有很多有教养的读者可读懂德语,而且仰赖日益发达的翻译,对于“普遍的世界交流”,德语也不再是长久不可逾越的界限。即便情节发生的场景地也不是问题。在众多场景中,不过仅有莱比锡的奥尔巴赫地下酒窖、瓦尔普吉斯之夜中哈尔茨山的布罗肯峰,明显是德国的地点,然而此类大学生酒馆或女巫出没之地,在欧洲并非只此一家。至于大学、书斋、实验室,再至于近代早期的城市、大教堂、雄伟的官府和宫殿、海边围海造陆工程,再至于与场景相关的社会、文化、政治格局或行为方式,在欧洲则更是比比皆是。
(7)、建国后,整个译介和研究工作进展不大。1978年以后,出现了董问樵、钱春绮、樊修章、绿原、杨武能等译本。研究的文章也开始丰富起来,研究歌德的著作里大多涉及《浮士德》,而专门的著作有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此外,《名作欣赏》在191991年间连载《浮士德面面观》,角度较为广泛。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年来的评论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8)、作家、画家、前文提到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都可谓得益于歌德吸纳而后又吐出的东西。如此得益的还有很多其他群体,比如神学家和哲学家,歌德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而后又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可供思考的东西;比如语文学家和辞书编纂家(《德语字典》的编者格林兄弟,《歌德辞典》的编者);再如法学家和经济学家(见相关文本的注释部分)。
(9)、(3)这个巨人形象还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形象:初的时候,人的庸俗性还更多地留存在浮士德的身上,然而,随着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引诱下的一次次失败与悔悟,浮士德终于摆脱了旧的自我,在为征服自然和为人类造福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10)、第五阶段:事业悲剧,描写浮士德理想的部分实现。
(11)、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12)、因此说剧中有很多地方,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到其深意。再比如所有舞台技术都无法呈现终场中,炽天使神父如何把有福童子接纳到自身之中,好让这些不谙世事的童子,用他的眼睛观看山涧;或者对于浮士德的不朽、裹缚他的丝絮被解开、从苍穹的霓裳中,/走出初的青春力量等等,人们都只能通过想象去感知。
(13)、马歇姨妈却因为喝了魔鬼调制的酒变得神经兮兮。
(14)、极端的迷茫和苦恼状态下浮士德想到的第一种解决方案竟然是自杀。当然事情并没有真的这样发展,否则剧情就没法往下写了。随着耳边传来的复活节的音乐,浮士德少年时期的美好生活记忆被唤醒,熙熙攘攘的复活节人群帮助他完成了思想上的转变。
(15)、如果一个人付出大代价,就能满足自己的大愿望,那么这个大愿望可能是什么?有的人可能想和自己的心上人结合;有的人可能想得到丰厚的物质享受;有的人可能想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德国伟大诗人歌德(1749-1832,JohannWolfgangvonGoethe)笔下的浮士德,则想获得生活的大意义,达到人生高境界。
(16)、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17)、说到浮士德精神,董问樵直接引用了悲剧人物的表白来分析其主要方面: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真理,重视实践和现实。杨武能的《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提出:浮士德精神非纯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个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延续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欧洲精神的凝聚和结晶。张辉在他的论文《浮士德精神与中国化审美诠释》里比较了宗白华、张月超等人的观点后发现了审美现代性本身的一个悖论:审美的来理解浮士德精神,并以之进行审美启蒙是对人全面发展的吁求,同时由于对审美作用的片面强调,可能伴随着审美本质的变异乃至异化,使人变成审美乌托邦里的“单向度的人”。
(18)、回到现实后,浮士德帮助国王平息了叛乱,得到一块赏地,他决定筑堤拦海,改造自然,却间接害死了无辜百姓。在这过程中,他双目失明了,听到为他掘墓的声音,却以为是大堤将成的信号,激动的他由衷盼望时间为之停留,随即颓然倒地。按照赌约,他的灵魂将归魔鬼所有,但天使及时到来拯救了他,他进入天国见到了圣母与葛丽卿。
(19)、条件是浮士德一旦感到了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
(20)、于是上帝和魔鬼下了赌约,由此开始,浮士德追求真理的生命的旅程从此翻开了首页。浮士德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博士,博览群书,可以说学富五车了,钻研各类问题,但在其一生追求当中,他并没有得到满足。他精神上面临着种种问题,认为所处的生活苦闷,厌烦。于是他寻求帮助,渴望得到更深的知识等等,但是他用法找来的虚构并没有办法,就想到用毒酒终了一生,当酒杯接近他的嘴唇的时候,复活节的钟声响了。他待会的够变成了人样,与浮士德定下了契约。约定,梅菲斯特可以满足浮士德的所有条件,但是,当浮士德在享受得到满足时,说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浮士德便结束了生命,同时灵魂交给了魔鬼。
3、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二阶段是
(1)、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阳光明媚的生活。
(2)、这种心情,像不像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安德烈·包尔康斯基?
(3)、终,人的获救,不是因著努力获得至善,而是至善的上帝以怜悯慈爱伸手接纳这些认真一生的人。
(4)、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5)、但歌德并没有把道德宗教的自我悔罪自我要求当成终的答案。
(6)、少女为了和浮士德幽会给母亲服了过量安眠药,致使老人死去。
(7)、地灵的语言充分说明了歌德的生命宇宙观:“以生命的浪潮,以行动的狂飙,我上下翻滚,来去飘摇,诞生与死亡,一座永恒的海洋,一件变化的织品,一个热烈的生命,在飒飒作响的时间织机上,我为神明织出了活的衣裳。”那么,在这样的充满生命和活力的宇宙中,作为生命体的人应该怎么活着呢?这是浮士德的问题,也是歌德一生追问的问题。
(8)、因这样的理解,显然忽视了作品中很多足以驳倒上述观点的反面表征,比如作品中有很多信号显示出不确定性,有很多指征表现出深度怀疑,此外还有大量对灾难的报告,对灭亡的预测,以及随处可见的有关末世将至的弦外之音——由此简直可以把《浮士德》称为一部末世之作。同时,这样的理解,也全然将悲剧概念的主要特征和必要保留条件置之不顾。《浮士德》接受史已充分证明,如此理解与某种入世的、追求完善的意识形态以及进步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9)、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10)、《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
(11)、在看到了海伦的美丽后,他便在魔法的帮助下接近了海伦,开始了恋情,可是,好景不长,经历丧子之痛,他的浪漫梦想又破灭了。几度遭遇之后,他想干一番大事业,雄心壮志的开始了为民造福的理想,可是,自责魔鬼侵袭了他,使他双目失明。在魔鬼手下挖墓时,其声音像是在实现它的理想,于是说了"’停一停吧,你真美!“后就到下了。但终本该归于魔鬼的灵魂却被天使带回天堂。
(12)、《浮士德》涉及的时空广阔,且时间和空间都映照在诗的格律中。格律同时辅助塑造戏剧人物性格,勾勒他们所陷入的境遇,揭示他们的情绪以及情绪的跌宕起伏,描画人物间已存在或正在发展的关系。(比如)开场中,浮士德使用了双行押韵体,与其书斋中老旧的父祖的家什同属那个时空;在与格雷琴的“宗教对话”中,格雷琴表达了她严格遵循教会和教义规定的信仰,而浮士德则有意躲闪之,此时他使用了格律和韵脚都不受限制的自由体诗,诗的形式与诗所表达的内容相互匹配。
(13)、《浮士德》是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倾毕生心血所完成的史诗性的巨著。它取材于16世纪德国有关江湖术士约翰乔治浮士德的民间传说。《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
(14)、当浮士德在书斋中感觉到知识的无用和时光的流逝,他对着墙壁问自己:“为什么一种说不出的痛苦阻拦着你所有的生命运动?神创造人类,让它进入大自然,你不投身于这生动的自然,却在烟雾和霉腐里为兽骨和尸骸所围困。”接着,浮士德打开了大宇宙的灵符,他感觉到神圣的年轻的生命重新流过经络,因为灵符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他接着聆听了地灵(大自然的化身)的启示,感悟到了世界一体共在的生命在于活动,人的生命在于向高尚之路奋斗。
(15)、通过歌德所言敞开的大门,在他所言双向行进的大街上,世界各地的访客、信件、报纸、杂志、赠画、赠书往来穿梭。歌德根本不曾提到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界限,而是直接说,从魏玛“通向世界各个角落”!歌德在那些年里亲历了交通技术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活动和“交流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歌德来讲,这并不仅仅局限在工商贸易领域,而是它必定会促进一场新的广泛的精神“交流”。
(16)、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17)、《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的相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传说浮士德是个炼金术士和魔术师,他将灵魂出卖给魔鬼,从而交换世间的权力,知识和享受,条件是他将在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
(18)、《浮士德》的创作,其孵化期和成文史贯穿了歌德漫长的一生,其主人公因此吸纳了各个时期广泛的经验(以致年迈的浮士德称:世事于我已足够熟悉),读者于是也跟随主人公经历广阔的时空。近代文学中没有一部作品可以为读者提供如此丰富的内容。当然作品给读者开启的维度,要远多于它赋予剧中人物的。如在天堂序剧中,在众多后台人物中,首先登场的是不可见的约伯;在“尾声”一场中,浮士德的不朽是沿着教父奥涅金给出的复归说之路,向更广阔的空间和时代走去。因此可以说,戏在开场前就已上演,在歌德标上“剧终”后仍未结束。
(19)、刚出场的浮士德满腹经纶,久负盛名,但是却对长期的生活状态感到迷茫和不满,不知道应该向什么地方去。学术上的成就不能使他收获内心的满足,理性和感性在这里发生了极大的冲突,在这时理性占据上风,压制了他的感性需要。
(20)、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4、歌德浮士德
(1)、布赫瓦尔德:这部诗剧是一种新的德意志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总汇,浮士德是永恒的德国人,并在剧中显示出德国人的本质特征。
(2)、《浮士德》剧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歌德以此展示了何为“总汇诗”。同样,在运用戏剧形式和舞台表演方面,歌德也充分发挥了舞台剧、朗读剧和阅读剧的普遍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呈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接受的可能性,为理解和观看《浮士德》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各种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决定了作品的活动半径。
(3)、魔鬼见浮士德拒绝享乐,以为他又产生了飞上月球之类的幻想。实际上,浮士德在经历了虚幻的艺术世界之后,已经决定要在广阔的地球上创业,有所作为。不过,他并不想做别人做过的事,而是要创造新的、惊人的奇迹。他的目标是拦海扩地,为大众建造新的家园,听起来好像是现在的房地产开发。但是,他并非为了自己发财,而是为了给大众谋福利。魔鬼献上一计,让浮士德帮助陷入内战、皇位不保的皇帝打赢战争。这样,他就能要求皇帝把海滩封赏给他。这一幕结束时,浮士德成功地得到了帝国的海滩,成了这一片土地的主人。
(4)、少女玛甘泪是歌德精心塑造的形象,是一个要求个性解放的柔弱的牺牲者,玛甘泪的悲剧十一处追求个性自由和幸福爱情的时代精神和传统道德之间的尖锐冲突造成的悲剧,悲剧表现了浮士德既渴望精神自由也追求官能享乐的矛盾,表达了浮士德既想获得爱情,又想摆脱欲望的痛苦抉择。
(5)、梅菲斯特是激发浮士德上升的动力。正是他的诱惑,浮士德走出来书斋,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踏上不断探索的人生之路,在客观上他推动着浮士德向善的发展。
(6)、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7)、在先前那个爱情悲剧里,浮士德体验到的快乐和痛苦。在这个艺术悲剧里,他又体验到的美好和想象世界的虚幻。无论是爱情世界还是艺术世界,都不能让他的精神完全感到满足。
(8)、当时大家在圣母广场边歌德的家中谈论米拉波伯爵,就是那位法国大革命初期的重要推动者,说他不过是天才地观察、收集和借鉴了他人的想法和理念,利用了已有的思想和思考并对之进行了大力宣传。时已82岁高龄的歌德发问道,米拉波自己又做了什么呢?他的工作归功于成百上千他人的生活方式、经验、观点和能力。他常常仅仅是收获了他人播下的种子。然后便是这句语出惊人的:“我的作品本是一种集体创作,不过是冠以歌德的名字罢了。”
(9)、同样,歌德在戏剧《塔索》中也表达了政治失败的郁闷。在召唤幽灵的戏剧中,浮士德惊鸿一瞥看到了古希腊的海伦———希腊艺术的精灵。就像歌德逃离宫廷和政治,去意大利旅行来拯救自己的心灵一样,浮士德逃到了希腊神话世界。但是,现实并不能完全容得下纯粹的艺术,或者说艺术不能代替现实存在。希腊艺术固然是人类美的高峰,不过它毕竟是虚幻的精神药物,无法拯救歌德的现实人生——他必须返回魏玛。后,歌德给了《浮士德》一个恶乌托邦:依靠强盗手段海陆空一体的掠夺,追求产业和权力。这分明是资产阶级真实的写照,后不是灵魂的救赎,而是启蒙理性走向工具理性的必然悲剧。
(10)、既然歌德认为这样的“集体”是作品的真正作者,那么本版则将在注释中,清楚注明作品中包含的大量此类细节,其目的是为让读者更好理解剧作,而非罗列各种证明。因就《浮士德》对外来财富的学习借鉴来讲,很多地方并非拿来就用或淡化出处,也并非因化用而使出处显得无关紧要,而是保留了可以辨认其出处的形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四阶段是精辟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