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解读精辟70条

论语学而篇赏析

1、论语学而篇原文及翻译及感受

(1)、(译文)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2)、(评析)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的解释: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要能够体会并在服侍父母时体会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要让父母担忧了。以上用其二。

(3)、有子即有若,是孔子所有学生中德行和学问高的一位,据说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尊他为师,所以有子的观点能够代表孔子。在这一章里,孔子谆谆教导我们:“孝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首先做到“孝弟”,才能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否则,便有可能犯上作乱,做出一些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

(4)、我们不仅面临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还面临一个色彩斑斓的快乐社会,这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前在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脑子里反映的实际上是“友朋自远方来”。难怪每当我们接待远方宾客的时候,喜欢脱口而出的总是这句话,但这恰恰是对这句话的误读。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自远方来”也可以分为三个要素:“有朋”、“远方”、“来”,三者和不亦乐乎。“有朋”表示人生中有志同道合的人,这个“有”字格外重要,也许我们会有很多朋友,但不一定志同道合,不一定可以交流思想,因此“有朋”中的“有”就显得格外珍贵。同时它又是“德不孤,必有邻”中的“有”,孔子告诉我们这样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定存在的。而“远方”的意思是只有相距的远,才能有个人的空间,才能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各有所悟,古代的“远”可以等同于地理上的远,在信息,通讯发达的今天,长久不联系即是“远”。即使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天天在一起,没有了创造不同领悟的各自不同的环境,那交流的乐趣也会打折扣。后的“来”也很重要,来是大家相聚一起,相聚的方式、场合、时机都会给相聚的快乐带来影响。因此,同“学而时习之”一样,“有朋”、“远方”、“来”与快乐之间也存在着某种乘积关系。而“有朋自远方来”所带来的快乐是交流的快乐,是人与人互动的快乐,是快乐社会。因此,出现在《论语》中的这个第二句话是社会观。

(5)、有子说:“约言符合道德规范,这种约言才可兑现。态度谦恭符合礼节规矩,才不会遭受羞辱。所依靠的都是关系亲密的人,也就可靠了。”

(6)、 (1)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7)、(注释)(1)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8)、(评析)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9)、孔子正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培养适应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德”重于“识”,要先把学生的道德品行提升起来,其次才能谈学习。因此,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如果还有空闲时间,则用来研究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

(10)、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11)、 (1)为政以德:以,用。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

(12)、于是有必要翻看一下不同版本对“学而时习之”的解释,看来主要的问题出在“时”字上面。中关村图书大厦里有一面书架摆着众多版本的《论语》注释,从一方面可以看出如今国学的火热程度,可这眼花缭乱出版物对于一个想挑一本来学习的读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不过这样的状况对于我来说到是方便得很,因为可以很快地翻阅不同版本对同一句话的解释,从而对关于这句话的认识情况有一个总体了解,而更好的是还不必买任何一本书。于是,我看到了对“学而时习之”总体认识情况。这些解释通通将“时”解释为时时、时常、经常,只有一个版本将“时”解释成时代。如果我们追根循源,后会追踪到宋朝的朱熹,朱熹所作的《论语集注》中是这样写的:“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心中喜悦。”后来的人们不加思索的接受了朱熹的这个注解。但如果查《辞源》,“时”具有“时时”这个意思早源于唐代。如果孔子要说明“学习而后经常实践”的意思,他应该用“常”字,而不是“时”字。其实好的方法是用《论语》来学习《论语》,我们可以找一找“时”字出现在《论语》中其他地方所具备的含义。就在同一章,三个段落之后,孔子再一次使用了“时”字:“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而那个时的解释是时节,时机!如此一来,问题就明了了,这个“学而时习之”的“时”也应该也解释成时机!由此,它的解释就变成了:“学习到的东西,在适当的时机,被用上了,不是很快乐吗?”当我第一次体会到这个理解的时候,其震惊程度是不可言喻的。如果使用道纪的方法,回顾自己人生中的快乐之事时,都是学习,时机,实践三者遇到一起时产生的,孔子的人生体验一霎那间与我们接得如此之近。不仅如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下就变得不那么平常了。它不仅在描述学习,时机,实践与快乐的关系,而且一语道破了人生的真谛,孔子用简单的话阐述了“快乐人生”这一个他的思想中重要的主题,“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实际上是人生观。如此一来,它出现在《论语》的开始就完全合理了;如此一来,《论语》给我们的感觉就完全改变了。

(13)、孔子“        ”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4)、孔子说:“学到的东西按时去温习和练习,不也很高兴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15)、 (3)远:音yuà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可译为避免。 

(1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7)、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18)、子张0:记录孔子和弟子们探讨求学为道的言论,弟子们对于孔子的敬仰赞颂

(19)、 (1)无违:不要违背。            (2)御:驾驭马车。           (3)孟孙:指孟懿子。

(20)、经历了岁月的砥砺,会得到岁月很多珍贵的馈赠,只是在于自己善于学习。俗言说,兵无常势,文无定法。例如:平台前两天给我的两个百万阅读“爆款认证”,就是前面我所说的“实习”之结果……

2、论语学而篇解读

(1)、(评析)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2)、(评析) 孝悌是仁的根本,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3)、白话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

(4)、(评析)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就是小人结d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6)、(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7)、(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两句诗出自《诗经•卫风•淇澳(音yù)》。《毛诗序》认为:《淇澳》是赞美深受百姓爱戴的卫武公之德。《尔雅》里说:“骨头谓之切,象牙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表明切磋琢磨分别是指对骨头、象牙、玉器、石头等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方法,有精益求精之意,否则不能成器。本章子贡以此作比,正是在夫子的启发下,找到了学习并践行礼乐的方法,受到夫子的赞许。

(8)、宪问0:记录孔子和其弟子论修身为人之道,以及对古人的评价

(9)、内容:完整声音作品(音频请以问候焦广夜听的网友和自我介绍开篇,别忘记附文字稿和个人照片哦!)

(10)、(评析)这段话表明孔子的弟子对“信”和“恭”的看重。“信”和“恭”都要以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信”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恭”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11)、《论语》的基本思想也就是孔子的基本思想。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保守的,哲学思想是唯心的。但是,社会的发展,各种现实的原因,对他也不无影响。

(12)、(评析)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13)、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4)、(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以和为贵,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15)、(注释)  (1)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16)、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复:实践的意思。

(17)、(评析)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18)、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9)、《四书》是《论语》、《        》、《      》、《        》的合称,其中《 论语 》以       体和      文体为主。

(20)、(1)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的通称。另一种是对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人的尊称。

3、论语学而篇鉴赏

(1)、曾子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 (4)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3)、(译文)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

(4)、本章讲了三件事情,学习与方法;交友之道;处事之道。

(5)、(评析)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

(6)、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至”;二为“正”。

(7)、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句中要重点把握一个字,愠:生气,恼怒,这句话的意思是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品行和学识而冒犯自己,心里也没有任何的怒意,不就是有修养的君子了吗?这一句孔子告诉我们的是学习的目的,就是要修养自己的德行,做一个有知识、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一个有真学问的人,也许不会被世俗社会所理解,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不会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8)、D.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习不应当感到厌烦,教导别人不应当感到厌倦。

(9)、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0)、(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1)、(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12)、(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同时,在这段对话中,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得到孔子的赞扬。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中提倡学生的这种学习方式和态度。

(13)、白话译文: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14)、鲁迅曾经指出:“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15)、孔子告诉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精彩纷呈的快乐人生。孔子不仅要阐述快乐人生的主题,而且一语中的,指出人生为何而乐,原来乐在学、时、习的交汇,这三者中的任何一项来得过于容易,都会使快乐大打折扣。学、时、习与快乐之间似乎有某种乘积关系。在这三者之中,学和习是人主观可以把握的,而时机不仅要靠天时,还要靠我们发现的眼睛,即洞察力。但这三者之中“学”是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有可能抓住时机,付诸实践。孔子承认在这个世界中存在天才,即生而知之者。但更多的人,包括孔子自己都是学而知之者。因此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强调“好学”的重要性。于是才有了贯穿《论语》全篇关于学习的论述。

(16)、细读《论语》全书,我们不能发现,孔子所说的“学问”,既不是之文学水平的高超,也不是知识的渊博,而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即“做人到位,做事正确”。强调的是“学”之后的“行”。一门心思的学习知识,造就出来的只会是一些“闭门造车、纸上谈兵”的书呆子。

(17)、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18)、白话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大小事情都由此出发。有行不通的时候,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19)、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20)、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

4、《论语学而》篇

(1)、(评析) 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2)、(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3)、 (2)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4)、(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6)、(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7)、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8)、实际上,这是孔子指出的一个人人格成长的正确过程,“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七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七事具备,方以为人,这七事做到了,我们才能称得上是个“人”,要先立德学做人,然后再学习知识技能。

(9)、乡d0:记录孔子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和生活习惯

(10)、(评析)本篇还是谈论孝。对于“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学而篇解读精辟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