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属于哪种思维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律是否能站住脚,必须看它能否解决化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门捷列夫以他的周期律为依据,大胆指出某些元素公认的原子量是不准确的,应重新测定,例如当时公认金的原子量为因此,在周期表中,金应排在饿。铱、铂(当时认为它们的原子量分别是17)的前面。而门捷列夫认为金在周期表中应排在这些元素的后面,所以它们的原子量应重新测定。重新测定的结果是:饿为铱为铂为195,金为实验证明了门捷列夫的意见是对的。又例如,当时铀公认的原子量是1是三价元素。门捷列夫则根据铀的氧化物与铬、铂、钨的氧化物性质相似,认为它们应属于一族,因此铀应为六价,原子量约为2经测定,铀的原子量为20再次证明门捷列夫的判断正确。基于同样的道理,门捷列夫还修正了铟、镧、钇、铒、铈、的原子量。事实验证了周期律的正确性。
(2)、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出现之后,科学家们对寻找新的元素填补周期表上的空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这也导致一个个重大科学成果的出现。
(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使化学家有了十分强大的武器,并对后来光学、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有指导意义。直到现在,元素周期律仍然是人们寻找新元素,研究元素性质的基本规律。
(4)、毕业后,他先后到过辛菲罗波尔、敖德萨担任中学教师。在教师的岗位上他并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习和研究。1857年他又以突出的成绩通过化学学位的答辩。他刻苦学习的态度、钻研的毅力以及渊博的知识得到老师们的赞赏,彼得堡大学破格地任命他为化学讲师,当时他仅22岁。
(5)、第二天,门捷列夫将得出的结果制成一张表,这就是人类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这个表中,周期是纵行,族是横行。
(6)、当时俄罗斯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揭开了这个奥秘.
(7)、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8)、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发现无论从哪一个元素算起,每到第八个元素就和第一个元素的性质相近。这很像音乐上的八度音循环,因此,他干脆把元素的这种周期性叫做“八音律”,并据此画出了标示元素关系的“八音律”表。
(9)、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10)、从立志做这项探索工作时起,门捷列夫就不怕指责,不怕嘲讽,花了20年的时间,才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12)、从1862年起,他对283种物质逐个进行分析测定,这使他对许多物质和元素的性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他重新测定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因而对元素的这一基本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对前人关于元素间规律性的探索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他先后研究了根据元素对氧和氢的关系所作的分类;研究了根据元素电化序所作的分类,研究了根据原子价所进行的分类:特别研究了根据元素的综合性质所进行的元素分类。有比较才有鉴别,有分析才能做好综合。这样,门捷列夫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他分析根据元素综合性质而进行的元素分类时,他坚信元素原子量是元素的基本特征,同时发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一些性质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反而相差较小。他紧紧抓住原子量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作为突破口,反复测试和不断思索。他在每张卡片上写出一种元素的名称原子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的性质。就象玩一副别具一格的元素纸牌一样,他反复排列这些卡片,终于发现每一行元素的性质都在按原子量的增大,从小到大地逐渐变化,也就是发现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增加而呈周期往的变化。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就这样产生了。
(13)、接下来的日子,门捷列夫把元素卡片进行系统地整理.门捷列夫的家人看到一向珍惜时间的教授突然热衷于“纸牌”感到奇怪.门捷列夫旁若无人,每天手拿元素卡片像玩纸牌那样,收起、摆开,再收起、再摆开,皱着眉头地玩“牌”……
(14)、门捷列夫向依诺斯特兰采夫说起了他的工作,后,他有点沉痛地补充道:“一切都已经想好了,可还是不能制成表。”
(15)、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16)、从那以后,门捷列夫就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英国伯明翰造币厂铸造的罗丰禄纪念章 图源:the-saleroom
(18)、通过英国科学家莫斯莱的工作,人们才发现原子核里的正电荷数目(即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周期表所反映的,实际上是元素随原子序数上升时,外层电子数的周期性变化。在此之前,门捷列夫根据不完全准确的原子量和有空位的序列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体现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充满智慧的想象力。
(19)、在著书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该如何用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
(20)、安东是门捷列夫教授家的忠实仆人.他走出房门,莫名其妙地耸耸肩膀,很快就拿来一卷厚纸.
2、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伦敦电讯画报》(增刊)1877年2月24日刊登的郭嵩焘像
(2)、1907年,门捷列夫与世长辞,但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贡献却影响至今。元素是否可以无穷尽地造下去?对于元素周期表,视线向前延伸,它变得愈发饱满,站得更稳,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价值。
(3)、 他的原名是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但是发现化学元素周期性规律的是英国化学家纽兰兹,经过门捷列夫对纽兰兹发现的元素周期律进行总结才有了后来的元素周期表。
(4)、这些事实说明,门捷列夫破解了元素的“密码”!这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每一种元素都在周期表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已经被填满的行和列中不会有新的元素,而空格不但能预示尚未发现的元素,还能根据它们在周期表里的位置推测出它们的性质,这就极大地加速了寻找这些未知元素的过程。不过,在门捷列夫的时代,人们还不知道原子的结构,所以他并不知道这种规律背后的真正原因,也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穿杂色衣服的人”,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过渡元素。
(5)、他不分昼夜地研究着,探求元素的化学特性和它们的一般的原子特性,然后将每个元素记在一张小纸卡上。他企图在元素全部的复杂的特性里,捕捉元素的共同性。但他的研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可他不屈服,不灰心,坚持干下去。
(6)、33年后,即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创建了《螺旋图》,他创造性地将当时已知的62种元素,按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为序排列成一条围绕圆筒的螺旋形。他意外地发现,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都出现在同一条母线上。
(7)、科学史上的明天会有哪些重大的事情发生呢?请你继续锁定关注科学鱼,关注小鱼60秒。1分钟了解科学史,就在小鱼60秒。
(8)、他突然醒悟过来:“对了!对了!这当中还少一个元素,一个没有被人发现的元素!它应该位于……”
(9)、研究某一学科的历史,是把握该学科发展进程的好方法.门捷列夫深刻地了解这一点,他迈进了圣彼得堡大学的图书馆,在数不尽的卷帙中逐一整理以往人们研究化学元素分类的原始资料……
(10)、事实证明门捷列夫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一个秘密,即这些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从此新元素的寻找,新物质、新材料的探索有了一条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作为描述元素及其性质的基本理论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成才之路门捷列夫于1834年2月7日诞生在俄国西怕利亚的托波尔斯克市。他父亲是位中学教师。在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双眼固患白内障而失明,一家的生活全仗着他母亲经营一个小玻璃厂而维持着。1847年双目失明的父亲又患肺给核而死去。意志坚强而能干的母亲并没有出生活艰难而低头,她决心一定要让门捷列夫象他父亲那样接受高等教育。
(11)、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IvanovichMendeleev,1834年2月7日-1907年2月2日),19世纪俄国化学家,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但真正第一位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纽兰兹,门捷列夫是后来经过总结,改进得出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律的),并就此发表了世界上第一份元素周期表。
(12)、迈耶尔和他的元素周期表(图源:sciencehistory.org)
(13)、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律预言了尚未被发现的新元素的存在并修正了某些元素的原子量。镓、钪、锗元素的相继发现证实了门捷列夫的预言。
(14)、事实证明门捷列夫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它揭示了物质世界的一个秘密,即这些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它变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从此新元素的寻找,新物质、新材料的探索有了一条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作为描述元素及其性质的基本理论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
(15)、在编写无机化学讲义时,门捷列夫发现这门学科的俄语教材都已陈旧,外文教科书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因而迫切需要有一本新的、能够反映当代化学发展水平的无机化学教科书.
(16)、1860年9月3日上午9时,来自德国、法国、英国、俄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的约140名化学家齐聚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参加为期三天的国际化学家代表大会。来自意大利的坎尼扎罗号召用阿伏伽德罗发明的标准统一原子量、分子量的概念,解决纷争已久的分歧。26岁的门捷列夫旁听了这场演讲。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并在《俄罗斯日报》上发文报告了这场会议的成果。
(17)、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又走出实验室,开始出外考察和整理收集资料。1859年,他去德国海德尔堡进行科学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扎实了。1862年,他对巴库油田进行了考察,对液体进行了深入研究,重测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使他对元素的特性有了深刻的了解。1867年,他借应邀参加在法国举行的世界工业展览俄罗斯陈列馆工作的机会,参观和考察了法国、德国、比利时的许多化工厂、实验室,大开眼界,丰富了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他认识自然的才干,而且对他发现元素周期律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又返回实验室,继续研究他的纸卡。他把重新测定过的原子量的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依次排列起来。他发现性质相似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并不相近;相反,有些性质不同的元素,它们的原子量反而相近。他紧紧抓住元素的原子量与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停地研究着。他的脑子因过度紧张,而经常昏眩。但是,他的心血并没有白费,在1869年2月19日,他终于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他的周期律说明:简单物体的性质,以及元素化合物的形式和性质,都和元素原子量的大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门捷列夫在排列元素表的过程中,又大胆指出,当时一些公认的原子量不准确。如那时金的原子量公认为按此在元素表中,金应排在锇、铱、铂的前面,因为它们被公认的原子量分别为而门捷列夫坚定地认为金应排列在这三种元素的后面,原子量都应重新测定。大家重测的结果,锇为铱为铂为而金是实践证实了门捷列夫的论断,也证明了周期律的正确性。
(18)、可见,任何科学真理的发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为的。当年,纽兰兹的“八音律”在英国化学学会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无讥讽的口吻问道:“你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
(19)、从头至尾看一遍排出的“牌阵”,门捷列夫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已知元素都已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了,并且相似元素以一定的间隔出现。
(20)、“致命的”问题又接连出现,拉姆齐等人在19世纪90年代发现了惰性气体,分离出了氩元素,还发现了氦、氖、氪和氙元素。所以,门捷列夫对周期表系统进行了一次大的修改,1906年,门捷列夫在生前后一版《化学原理》中把“惰性一族”排进了周期表。经过历年多次修订后,才定型为今天的元素周期表。
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故事
(1)、1871年12月,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发表了第二张表。
(2)、元素周期律及其图表说明元素的性质是受原子量支配的,随着元素原子量的增加,各种元素性质间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规律。门捷列夫把所有的元素按原子量小开始依次排列起来。横行代表周期,竖列则收容了性质类似的元素。竖列元素的差异按原子量的递变顺序显示一定的规律性。列与列之间随列的变化,原子价和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呈规律性变化。各个元素都被井然有序地镶嵌在12个横行,8个竖列里。其中有些空位是留给那些预想到将来一定会发现的元素的。
(3)、这种想法激励着年轻的门捷列夫.当门捷列夫编写有关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章节时,他遇到了难题.按照什么次序排列它们的位置呢?当时化学界发现的化学元索已达63种.为了寻找元素的科学分类方法,他不得不研究有关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4)、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称: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在物质上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可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5)、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发现新元素的实验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指导化学家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至此,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由王国。
(6)、按照已知元素的电子结构规律,周期表中应该出现第八周期,甚至第九周期。那么,第八周期的后一个元素,理论上的排序应该是第168号了。
(7)、1847年,失去父亲的门捷列夫随母亲来到彼得堡。1850年夏,门捷列夫进入父亲的母校——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在那里,他学习了化学、物理、生物和教育学。由于当时高校编制的稀缺,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门捷列夫在随后的两年内担任大学的编外教员,开始了漫长的“转正”史。
(8)、发展到今天,新的元素周期表中已经出现了第118号元素。如此的数量,几乎就要达到当初翻一番的水平了。那么,未来的周期表中是否会出现更多新元素,依然是值得期待的事情。
(9)、门捷列夫是怎样克服原子量不准的困难的呢?除了亲自重新测定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外,他还根据元素的性质来判断。这就像上面说的衣服的颜色一样。如果按原子量排列,穿橙色衣服的人跑到绿色的列里去了,这个原子量可能就有疑问。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元素铍。按照当时测定铍的原子量为它应该排在原子量为12的碳后面。但是根据铍的化学性质,它应该在锂(原子量7)和硼(原子量11)之间,原子量应该在9附近。后来重新测定的铍的原子量果然是
(10)、门捷列夫顾不了这么多,他以惊人的洞察力投入了艰苦的探索。直到1869年,他将当时已知的仍种元素的主要性质和原子量,写在一张张小卡片上,进行反复排列比较,才后发现了元素周期规律,并依此制定了元素周期表。
(11)、1869年2月底,门捷列夫终于在化学元素符号的排列中,发现了元素具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同年,德国化学家迈尔根据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其他性质,也制出了一个元素周期表.到了1869年底,门捷列夫已经积累了关于元素化学组成和性质的足够材料.
(12)、(4)当我们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类元素后,有时可以修正该元素的原子量。这就是门捷列夫提出的周期律的初内容。
(13)、门捷列夫第一次给出的那张元素周期表中,确定的元素只有六十多种。而正因为这张周期表有很多空白,指引着科学家们不断地去寻找新的元素。
(14)、门捷列夫出生于1834年,他出生不久,父亲就因双目失明出外就医,失去了得以维持家人生活的教员职位。门捷列夫14岁那年,父亲逝世,接着火灾又吞没了他家中的所有财产,真是祸不单行。1850年,家境困顿的门捷列夫藉着微薄的助学金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后来成了彼得堡大学的教授。
(15)、 1869年2月19日,杰出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其实,对于地球上的化学元素,人类已经有很长的认识时间了。为了研究发现它们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生产与生活中,很多科学家都作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所得成果的基础上,把化学元素从杂乱无章的迷宫中分门别类地理出了一个头绪,还预知了未知元素的存在和性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6)、(3)应该预料到许多未知元素的发现,例如类似铝和硅的,原子量位于65一75之间的元素。
(17)、“您在忙什么呀?”依诺斯特兰采夫见门捷列夫手里拿着扑克牌的卡片,神情有些郁闷地站在书桌旁边,于是就问他:“在玩牌吗?”
(18)、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这样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它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现根据国家标准称为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既元素周期律。他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把已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从而初步完成了使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它类硼、类铝和类硅,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而他在周期表中也没有机械地完全按照原子量数值的顺序排列。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19)、1865年1月31日,门捷列夫获得了化学博士学位,通过教授资格考试后,门捷列夫终于转正成为圣彼得堡大学的技术化学教授,并在同年秋天入住大学公寓。在那里,他将画出初一版元素周期表。1867年,沃斯克列森斯基搬离圣彼得堡,把一个纯化学教授的空缺留给了门捷列夫。继承教职的同时,门捷列夫也要继承朋友的教学任务:无机化学课。这对他来说是个相对陌生的领域,门捷列夫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本全新的教材。这本划时代的著作,分上下两卷,书名叫做《化学原理》。
(20)、能生成类似明矾的矾类能生成结晶较好的镓矾
4、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精神
(1)、于是,门捷列夫开始试着排列这些元素。他把每个元素都建立了一张长方形纸板卡片。在每一块长方形纸板上写上了元素符号、原子量、元素性质及其化合物。然后把它们钉在实验室的墙上排了又排。经过了一系列的排队以后,他惊奇地发现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即元素周期律。
(2)、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提出一个“螺旋图”的分类方法。他将已知的62种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顺序标记在绕着圆柱体上升的螺旋线上,这样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恰好出现在同一母线上。因此他第一个指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可是他的报告照样无人理睬。1864年,德国化学家迈尔在他的《现代化学理论》一书中刊出一个“六元素表”。可惜他的表中只列出了已知元素的一半,但他已明确地指出:“在原子量的数值上具有一种规律性,这是毫无疑义的”。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提出了“八音律”一说。他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在表中,发现元素的性质有周期住的重复,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就好象音乐中八音度的第八个音符有相似的重复一样。纽兰兹的工作同样被否定,当时的一些学者把八音律斥之为幼稚的滑稽戏,有人甚至挖谤说:“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呢?那样,也许会得到更加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六元素表”、“八音律”是存在许多错误,但是应该看到,从三元素组”到“八音律”都从不同的角度,逐步深入地探讨了各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使人们一步步逼近了科学的真理。以前人工作所提供的借鉴为基础,门捷列夫通过顽强努力的探索,于1869年2月先后发表了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图表和论文。在论文中,他指出:
(3)、1869年2月17日,圣彼得堡大学自由经济学会会长霍德涅夫写信给门捷列夫,安排他去视察一个乳酪厂。在这封信的背面,门捷列夫第一次写下了元素周期表,完整准确,有主副族之分。没有什么预演,一气呵成,以至于传闻他是做梦或者玩扑克牌时偶然得到。实际上,一切是水到渠成。一个月后,俄罗斯化学会收到了门捷列夫的一份科学报告,题目就是《元素的性质与其原子量的关系》。这实际上就是门捷列夫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
(4)、1850年,他进入彼得堡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曾担任中学教师,后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5)、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发展大贡献在于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他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总结出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科学界的震动。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6)、想着想着,门捷列夫激动得浑身发热。得到的结果竟完全出人意外!原来每一纵行中几种元素的性质自上而下随着原子量的递增而逐渐变化。
(7)、(1)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来的元素,在性质上呈现明显的周期性。
(8)、按韦而司(DavidAmesWells)实为美国人,主要身份为经济学家
(9)、有志于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后生们,请记住,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人,除了勤奋学习、熟知自己所从事学科的发展前沿之外,还要细心观察,善于总结。这里所说的,熟知学科发展前沿、细心观察、善于总结,是一个有作为的科学研究工作者、一个有作为的科学技术人员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条件。
(10)、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经发现的元素(63种)按照原子质量大小来进行了排列,并把一些化学性质形似的元素放在一列,这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
(11)、或许很多人会认为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率是出于偶然,但是这个偶然其实是来自于他对元素成千上百次的研究。
(12)、科学家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努力来寻找规律,但是结果都不理想,直至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找到了破解元素的“密码”。当时门捷列夫面临的大困难是:在已经发现的元素中,有的原子量测得不准。这就像按人的个子高低排队时,8米的高个子被当成4米的矮个子来站队一样。许多元素当时还没有被发现,就像排队时还有缺席的。要在这样排列的队伍中找出规律,真是难上加难。
(13)、门捷列夫的好友、彼得堡大学地质学教授依诺斯特兰采夫来拜访他。
(14)、4年后(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大量实验事实进行了订正、分析和概括,成功对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他总结出一条规律:元素(以及由他所形成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就是元素周期律。他还根据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把一经发现的63种元素全部列入表里。并且,门捷列夫还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的未知元素(门捷列夫叫他们为类硼、类铝、类硅元素,即以后发现的钪、镓、锗)的性质,并为这些元素在表中留下了空位。若干年后,门捷列夫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人们为了纪念它的功绩,就把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称为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和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门捷列夫揭示的元素内在联系的规律还是初步的,他未能认识到形成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
(15)、十二生肖的变迁,在这个国家你能遇到属猫的人
(16)、1855年他从彼得堡师范学院毕业后任中学化学教师。门捷列夫是化学元素周期律发现者之一。
(17)、显然,纽兰兹已经下意识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点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过,条件限制了他作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当时原子量的测定值有错误,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尚未发现的元素,只是机械地按当时的原子量大小将元素排列起来,所以他没能揭示出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
(18)、到了1865年,纽兰兹正在独立地进行化学元素的分类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时,每隔8个元素,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就会重复出现。由此他将各种元素按着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了若干族系的周期。纽兰兹称这一规律为“八音律”。但是,纽兰兹没有认识到在已知元素之间还有未发现的元素,因此"八音律"存在许多矛盾。1866年,纽兰兹在英国化学学会上提出了"八音律"的见解时,引起了哄堂大笑。有人讽刺说,你怎么不按元素的字母排列呢?许多年以后,即在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得到普遍承认以后,他们的论文才得以发表。纽兰兹甚至还因此而获得了勋章。
(19)、“那是些含有石英的沙子、石灰石、纯碱混合后放在炉子里烧出来的东西。”
(20)、1834年2月7日,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生于西伯利亚的首府托博尔斯克。门捷列夫的父亲伊万从事中学教育工作,母亲玛利亚来自当地著名的商贾世家。玛利亚的祖父创办了西伯利亚地区第一家玻璃厂和印刷厂。
5、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
(1)、门捷列夫除了发现元素周期律外,还研究过气体定律、气象学、石油工业、农业化学、无烟火药、度量衡,由于他的辛勤劳动,在这些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做出了成绩。
(2)、在对物质、元素的广泛研究中,关于各种元素的性质的资料,积累日愈丰富,但是这些资料却是繁杂纷乱的,人们很难从中获得清晰的认识。整理这些资料,概括这些感性知识,从中摸索总结出规律,这是摆在当对化学家面前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同时也是科学和生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样的科学背景下,从事元素分类工作和寻找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许多化学家,经过长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辉煌的成就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和德国化学家迈尔先后发现的化学元素周期律。
(3)、可见,任何科学真理的发现,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受到阻力,有些阻力甚至是人为的。当年,纽兰兹的“八音律”在英国化学学会上受到了嘲弄,主持人以不无讥讽的口吻问道:“你为什么不按元素的字母顺序排列?”
(4)、门捷列夫提出溶液水化理论,为近代溶液学说奠定了基础。
(5)、门捷列夫准备了许多类似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
(6)、1860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召开的国际化学会议上,科学家们统一了原子量的标定方式,并更正了一些元素的原子量。当时构建元素周期表的难点在于,建立元素间的横向关系。谁先找到其中的规律,谁就拿到了打开罗马大门的钥匙。
(7)、 在人类元素开发史中,有几种元素对人类文明演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碳从取暖冶炼的原料,发展到今天成为新型材料的大热元素。碳纤维、富勒烯、碳纳米管、石墨烯,这些充满未来感的材料都是从其貌不扬的碳中发现的。铁曾经大大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今天,我们对铁为什么可以弯折塑形终于有了答案。硅从沙子到玻璃到眼镜到显微镜到望远镜这一系列的演进,对近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天,硅作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主要材料,与人类的关系更加不可分离。
(8)、1834年2月7日,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诞生于西伯利亚的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16岁时,进入圣彼得堡师范学院自然科学教育系学习.毕业后,门捷列夫去德国深造,集中精力研究物理化学.1861年回国,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9)、到1869年,科学家们已经认识了63种元素并确立了原子量和原子价,详细研究了物理及化学性质。不过这些资料仍繁杂而纷乱,化学家们纷纷开始探讨原子量与元素性质间的关系——以寻求事物的秩序和统一性。门捷列夫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了他的元素周期说。
(10)、一百年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将定量描述引入物质世界。拉瓦锡证明,水可以通过氢在氧气中燃烧而生成。后来,人们发现用电可以把水分解为氢和氧,所以水不是元素。空气也不是元素,约1/5是氧气,其余的是不支持燃烧的其他气体(主要是氮气)。
(11)、1867年,担任教授的门捷列夫为了系统地讲好无机化学课程,正着手著述一本普通化学教科书《化学原理》。
(12)、 本集门捷列夫先生将带我们了解改变世界的元素——碳、铁、硅。
(13)、在古代,东方人和西方人都认为物质是由基本的几种“元素”构成的。在中国,这些“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而在古希腊,则是土、气、水、火。但是到了近代,这些“元素”就禁不住科学的考验了。比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就证明,水可以通过氢在氧气中燃烧而生成。后来,人们还发现用电可以把水分解为氢和氧,所以水不是元素。另一种所谓的“元素”——空气,则被发现约1/5是氧气,其余的是不支持燃烧的其他气体(主要是氮气),所以空气也不是元素。因此,科学家将元素定义为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解的物质。氢、氧、氮、氯、碳、硫、磷、铁、铜、金、银等才是构成物质的真正元素。
(14)、 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吃尽了苦头。接下来,通过世界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传略来了解门老前辈的一生。
(15)、并且在其关于周期表的发现的论文中指出:按着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种元素,在原子量跳跃过大的地方会有新元素被发现,因此周期律可以语言尚待发现的元素。
(16)、黑石渡劫,又会带来金融海啸吗?中国为什么不学日本,大规模搞氢能源汽车?明教的前世今生国际足联调查网红“撒盐哥”世界杯违规入场摸奖杯,那又怎样?
(17)、但是门捷列夫没有气馁。他把当时已经知道的63种元素的原子量和主要性质分别写在卡片上,再把这些卡片反复地分组排列,以寻找其中的规律。他发现,如果把元素按原子量从小到大排列,每过一段距离就会出现一个与前面的元素性质类似的元素。这就像人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时,每过几个人就会出现一个穿红衣服的人一样。不仅如此,第一个穿红衣服的人后面,还依次排着穿橙、黄、绿、青、蓝、紫衣服的人。当第二个穿红衣服的人出现后,他的后面也依次有穿橙、黄、绿、青、蓝、紫衣服的人出现。这种颜色七人组会重复出现好几次,只不过从第三排开始,颜色七人组会被10个穿杂色衣服的人隔成两段,前面两个(红、橙),后面五个(黄、绿、青、蓝、紫)。当然,这个重复排列的队列中,还有一些位置仍然空缺。
(18)、锝的发现,第一次证明了周期表上的元素并不仅限于地球上已有的元素。人造元素也推动元素发现进入新的加速期。从1952年出现的99号元素,到2006年合成的118号元素,第七周期就这样从“入座率”不到一半到“满席”了。
(19)、有一次,小门捷列夫独自一人跑到舅舅的工厂,看工人是如何制造玻璃瓶的。当他看到工人叔叔用铁管子蘸点玻璃溶液时,很快就吹制出一个玻璃瓶,觉得神奇,便问题:“叔叔,溶液到底是什么东西?”
(20)、门捷列大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他在每一张卡片上都写上了元素名称、原于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筐里逐渐装满了卡片.门捷列夫把它们分成几类,然后摆放在一个宽大的实验台上.
(1)、行至巴黎,他相识了提出“大功原理”的热化学家贝赛洛特、制备烷烃的有机化学家武慈和提出燃烧定氮法的杜马斯;行至慕尼黑,他与“祖师”李比希相谈甚欢;行至海德堡,他遇到了本生电池、爱伦美烧瓶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冠名者。他留在了海德堡,原因很简单:老乡多,海德堡大约有10%的学生来自俄国,构成了庞大的侨民社区。
(2)、在彼得堡大学,门捷列夫任教的头两门课程是理论化学和有机化学。当时流行的教科书几乎都是大量关于元素和物质的零散资料的杂乱堆积。怎样才能讲好课?门捷列大下决心考察和整理这些资料。1859年他获准去德国海德堡本生实验室进行深造。两年中他集中精力研究了物理化学。他运用物理学的方法来观察化学过程,又根据物质的某些物理性质来研究它的化学结构,这就使他探索元素间内在联系的基础更宽阔和坚实。因为他恰好在德国,所以有幸和俄国化学家一起参加了在德国卡尔斯鲁厄举行的第一届国际化学家会议。会上各国化学家的发言给门捷列夫以启迪,特别是康尼查罗的发言和小册子。门捷列夫是这样说:“我的周期律的决定性时刻在1860年,我参加卡尔斯鲁厄代表大会。在会上我聆听了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的演讲,正是他发现的原子量给我的工作以必要的参考材料,而正是当时,一种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基本思想冲击了我。”从此他有了明确的科研目标,并为此付出了艰巨的劳动。
(3)、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并依据化学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副化学元素周期表。
(4)、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写成《化学原理》一书(1869年),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5)、门捷列夫深信自己的工作很重要,经过继续努力,1871年他发表了关于周期律的新的论文。文中他果断地修正了1869年发表的元素周期表。例如在前一表中,性质类似的各族是横排,周期是竖排;而在新表中,族是竖排,周期是横排,这样各族元素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就更为清晰。同时他将那些当时性质尚不够明确的元素集中在表格的右边,形成了各族元素的副族。在前表中,为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4个空格,而新表中则留下了6个空格。由此可见,门捷列夫的研究有了重要的进展。
(6)、从客观因素上讲,当时世界上发现的化学元素已经足够多,而且化学家们对这些化学元素的性质也已经足够了解。否则也就没有足够多的化学元素,供门捷列夫排列成表;进一步将,即使能够将化学元素排列成表,门捷列夫也无从知道元素的化学性质随着它们质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周期性变化的规律。这就像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所说,我之所以能够做出这些成就,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7)、德国化学家迈耶尔Meier与门捷列夫几乎同时各自发明了自己的周期表,并且都是按照原子量进行排列的。只是迈耶尔仅包含28种元素,其他元素在其周期表上并不适用。1869年2月19日,门捷列夫排出了一个周期性的元素表,不只是列出了63种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同时还指出世界上还有未被发现的元素,并表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其基本参数。例如在锌和砷之间有两个空格,门捷列夫就预言出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具有类铝和类硅的性质。
(8)、人们自然会问,没有发现的元素还有多少种?元素之间是孤零零地存在,还是彼此间有着某种联系呢?
(9)、门捷列夫首先提出了“煤地下气化”的观点,为煤气化广泛应用开拓了前景,他曾于1887年8月冒险操纵气球升入高空进行探测,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0)、“安东!”门捷列夫站起来对仆人说:“到实验室去找几张厚纸,把筐也一起拿来.”
(11)、根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还预言了一些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存在和它们的性质。他的预言与尔后实践的结果取得了惊人的一致。1875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在分析比里牛斯山的闪锌矿时发现一种新元素,他命名为镓,并把测得的关于它的主要性质公布了。不久他收到了门捷列夫的来信,门捷列夫在信中指出关于镓的比重不应该是而是9一0。当时布瓦傅德朗很疑惑,他是手里掌握金属镓的人,门捷列夫是怎样知道它的比重的呢?经过重新测定,镓的比重确实为9“这给果使他大为惊奇。他认真地阅读了门捷列夫的周期律论文后,感慨他说:“我没有可说的了,事实证明门捷列夫这一理论的巨大意义。”
(12)、显然,纽兰兹已经下意识地摸到了“真理女神”的裙角,差点就揭示元素周期律了。不过,条件限制了他作进一步的探索,因为当时原子量的测定值有错误,而且他也没有考虑到还有尚未发现的元素,只是机械地按当时的原子量大小将元素排列起来,所以他没能揭示出元素之间的内在规律。
(13)、到了1829年,德国的化学家贝莱纳根据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已知的54种元素中有一些相似的元素,例如:氯、溴、碘,不仅在颜色、化学活性等方面可以看出有定性规律变化,而且其原子量之间也有一定理的关系,即:中间元素的原子量为另两种元素原子量的算术平均值。这种情况,他一共找到了五组,每组有三种元素,他将其称之为“三元素族”,即:
(14)、门捷列夫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科学家,足以称得上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子。1860年,在考虑《化学原理》的写作计划时,门捷列夫发现无机化学缺乏系统性并深为这种混乱所干扰。为此他开始搜集每一个已知元素的性质资料和相关数据,把能找到的全都搜集在一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他发现一些元素除有特性之外还有共性。
(15)、门捷列夫仔细地研究了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对元素进行系统的分类。
(16)、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量从小到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17)、“所有的卡片都要像这个格于一样大小.开始剪吧,我要在上面写字.”
(18)、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表了33种化学元素的名单(实际上只包含了23种元素),随后欧洲掀起一股搜寻新元素的热潮,相继发现了六十多种元素;人们对现有元素进行详细研究,出现了光谱技术,通过其发出的光,进行元素鉴定,罗马城似乎抬脚可到了。
(19)、若干年之后,1879年,瑞典化学家尼尔森从镱土中发现了钪元素;1886年,德国化学家文克勒从硫银锗矿中发现了锗元素。预言成真,元素周期表才受到重视。化学家们再也不会做无用功,到不可能的地方去寻找新元素了。就好比现在有了精确的地图,地理学家不会跑到撒哈拉大沙漠去寻找热带雨林,也不会跑到太平洋里探索高山,因为那里不可能有。同样的,化学家也不会想方设法去钾钠中间寻找新的碱金属,更不会在氧和氟之间发现任何新的元素,因为这是周期律所不允许的。
(20)、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他的专著《化学纲要》一书中,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表。他把已知的33种元素分成了气体元素、非金属、金属、能成盐之土质等四类。但同时他也把一些物质,如光、石灰、镁土等都列入元素。
(1)、攀登科学高峰的路,是一条艰苦而又曲折的路。门捷列夫在这条路上,也是吃尽了苦头。当他担任化学副教授以后,负责讲授《化学基础》课。在理论化学里应该指出自然界到底有多少元素?元素之间有什么异同和存在什么内部联系?新的元素应该怎样去发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化学界正处在探索阶段。近五十多年来,各国的化学家们,为了打开这秘密的大门,进行了顽强的努力。虽然有些化学家如德贝莱纳和纽兰兹在一定深度和不同角度客观地叙述了元素间的某些联系,但由于他们没有把所有元素作为整体来概括,所以没有找到元素的正确分类原则。年轻的学者门捷列夫也毫无畏惧地冲进了这个领域,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工作。
(2)、门捷列夫像(图源:khanacademy.org)
(3)、别人在玩扑克牌的时候,或是兴高采烈,或是漫不经心,可是没有人会像门捷列夫这样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的!
(4)、有时候,为了把颜色对齐,还必须在行中留出空位。门捷列夫不认为这是对周期律的破坏,反而认为是尚未发现的元素应该占据的位置。比如在锌和砷之间有两个空格,上面对应于铝和硅。他把这两个未知元素叫作“类铝”和“类硅”,并且按照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上下左右“邻居”元素的性质,推测出这两种元素的性质。这两种元素后来果然被发现了,分别叫作镓和锗。它们的性质也和门捷列夫预测的几乎一模一样!
(5)、门捷列夫自幼有出众的记忆力和数学才能,读小学时,对数学、物理、历史课程感兴趣,对语文、尤其是拉丁语很讨厌,因而成绩不好。他特别喜爱大自然,曾同他的中学老师一起作长途旅行,搜集了不少岩石、花卉和昆虫标本。他善于在实践中学习,中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中学毕业后,他母亲变卖了工厂,亲自送门捷列夫,经过2千公里以上艰辛的马车旅行来到莫斯科。因他不是出身于豪门贵族,又来自边远的西怕利亚,莫斯科、彼得堡的一些大学拒绝他入学。好不容易,门捷列夫考上了医学外科学校。然而当他第一次观看到尸体时,就晕了过去。只好改变志愿,通过父亲的同学的帮忙,进入了亡父的母校——彼得堡高等师范学校物理数学系。母亲看到门捷列夫终于实现了上大学的愿望,不久便带着对他的祝福与世长辞了。举目无亲又无财产的门捷列夫把学校当作了自己的家,为了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他发奋地学习。1855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
(6)、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胆地为尚待发现的元素留出了位置。
(7)、若干年后,他的预言都得到了证实。门捷列夫工作的成功,引起了整个科学界的震惊。好多外国科学院纷纷聘请他为名誉院士。一次,有个记者问他是怎样想出周期律的,门捷列夫听了大笑:“这个问题我考虑了20年之久,而您却认为我坐着不动,5个戈比1行、5个戈比1行地排列着,突然就成功了?”
(8)、人类一直在思考,物质的本质是什么?一时难于解答,哲学思想应运而生。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印度的四大说、古埃及的三元素说,皆指向元素构成万物。伊壁鸠鲁等古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原子说”,来应对物质中难以解释的“无限”概念。“原子”,即分割下去,不能再分割的物质。《墨子·经说下》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如“无”与“非半”不可斫也。
(9)、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元素性质进行各种分类、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终于发现元素性质与原子量之间的周期性变化,于1869年正式发表化学元素周期律。根据这个规律,他预见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如锗、镓的存在和性质。元素周期律作为自然界基本定律,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大大促进了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的发展,恩格斯誉之为“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10)、虞和钦在《化学周期律》一文中的元素周期律表(竖表)
(11)、根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列成一个周期表,从而初步完成了元素系统化的任务。他还在表中留下空位,预言了类似硼、铝、硅等未知元素的性质,并指出当时测定的某些元素原子量的数值有错误。
(12)、如果把这一行人分成几段,每一段都含有一个颜色七人组,再将它们平行排列,让每种颜色对齐,穿红衣服的一列,穿绿衣服的一列,把穿杂色衣服的人排在两边,就形成了一个阵列。每一行里的人都按高矮排列,而每一列里的人衣服颜色相同。这基本上就是门捷列夫于1869年发表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只是要把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来看。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里面元素的性质从金属逐渐变为非金属(从红变为紫)。每一纵列叫作一个族,里面的元素性质彼此相似(衣服颜色相同)。用这种列表方式,元素随着原子量上升而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就清楚地显现出来了。
(13)、幸运的是,门捷列夫生活在化学界探索元素规律的卓绝时期。当时,各国化学家都在探索已知的几十种元素的内在联系规律。
(14)、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被后来一个个发现新元素的实验证实,反过来,元素周期表又指导化学家们有计划、有目的地寻找新的化学元素。至此,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跨过漫长的探索历程,终于进入了自由王国。
(15)、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发表了33种化学元素的名单,随后在欧洲出现了一股搜寻新元素的热潮,被发现的元素很快达到了60多种。这些元素的性质不显得杂乱无章。这种情况使人们感到迷茫: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元素?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寻找新的元素?
(16)、门捷列夫把每张纸正面标明已知元素名称、原子量、化合价等基本信息。他发现夹在碳与氮中间的铍是多余的,进一步发现锌后面本来是砷,但砷的化学性质与磷相似。门捷列夫通过排列纸片,在35岁这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17)、首先在1789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他的专著《化学纲要》一书中,列出了世界上第一张元素表他把已知的33种元素分成了气体元素、非金属、金属、能成盐之土质等四类.但他把一些物,如光、石灰、镁土都列入元素。
(18)、在门捷列夫编制的周期表中,还留有很多空格,这些空格应由尚未发现的元素来填满。门捷列夫从理论上计算出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重要性质,断定它们介于邻近元素的性质之间。例如,在锌与砷之间的两个空格中,他预言这两个未知元素的性质分别为类铝和类硅。就在他预言后的四年,法国化学家布阿勃朗用光谱分析法,从门锌矿中发现了镓。实验证明,镓的性质像铝,也就是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的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充分说明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为以后元素的研究,新元素的探索,新物资、新材料的寻找,提供了一个可遵循的规律。元素周期律像重炮一样,在世界上空轰响了!
(19)、19世纪中期,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20)、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没有幸运儿,只有踏踏实实的工作,才能获取成功。
(1)、门捷列夫开授化学理论、化学史和有机化学方面的研讨课,并指导本科生的实验研究。因薪资微薄且不固定,门捷列夫时常为教育部的期刊撰稿,并接私教的活。在此期间他曾短暂地订婚,但随后遭遇悔婚。1859年的春天,编外教员门捷列夫终于出国留学,拿到了为期22个月的奖学金。他并没有立即选定一个地方,而是花了数月游历西欧。
(2)、1869年3月1日这一天,门捷列夫仍然在对这些卡片苦苦思索。他先把常见的元素族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拼在一起,之后是那些不常见的元素,后只剩下稀土元素没有全部“入座”,门捷列夫无奈的将它放在边上。
(3)、在化学家贝莱纳之后,法国的地质学家尚古多(Chancourtois,A.E.B.1820-1886) 于1862年绘出了"螺旋图” 。他将已知的62个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次序排列成一条围绕圆筒的螺线,性质相近的元素出现在一条坚线上。他先提出元素性质和原子量之间有关系,并初步提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螺旋图是向揭示周期律迈出了有力的第一步, 但缺乏精确性。
(4)、年,法国化学家布瓦博德朗发现了“镓”。门捷列夫立即给布瓦博德朗写信,指出“镓”就是他在1869年曾预言过的“类铅”,并说明“镓”的比重不是0而应该在9—0之间。这使布瓦博德朗感到奇怪,难道自己不如没有看到镓的门捷列夫?通过精确测定,证明门捷列夫是正确的,这是元素周期律告捷。此后,门捷列夫预言的元素陆陆续续被找到,这使得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律名声大振,传遍了全世界。一次记者问门捷列夫:“您是怎样想到周期律的?”他回答:“我考虑了20年。”记者又问题:“您是否承认自己是位天才?”他不加思索地回答:“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5)、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宣称:把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排列起来,在物质上会出现明显的周期性;原子量的大小决定元素的性质;可根据元素周期律修正已知元素的原子量。
(6)、元素的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精辟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