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使舵的意思
1、看风使舵意思相近、色彩相反的词语
(1)、异:“改邪归正”偏重指不再做坏事;“弃暗投明”偏重指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2)、真诚心智之合,请容我说不允许承认阻碍之所在,爱若见异思迁,见风使舵,随彼此之变而变,就不是爱。
(3)、异:勾销,全部取消,不再计较;抹杀,涂抹掉,表示全盘否定。
(4)、教师通过这两段文字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了原作隐含的悬念、副词和整句所表现的语言张力,行文节奏的缓急变化,性格刻画的蓄势作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暗示了“文章应该怎样写”。
(5)、课例是紧扣标题《好嘴杨巴》来结构全课的,从标题入手,结尾又回到标题。犹如构思一篇文章,首尾呼应。
(6)、异:“光明磊落”偏重指人的精神品质,指襟怀坦荡;“光明正大”偏重指人的行为正当、正派。
(7)、所以诸位法友,今天呢,说这五条绳子,跟大家呢,一起说清楚、讲明白。我们佛弟子应当呢,体会佛陀的教导是因缘法,并且要我们呢,正确地抉择,随正念、随正见、行于正道,这个正念就是因缘的正念,缘生则无常,是苦,非我,离贪是正道,要我们做出正确的抉择,所以叫择法菩提。那么紧接着呢,不是所谓的不分别,而是要所谓的如实知见而善分别,不要妄分别。这时候我们才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不是不要执着,而是要坚持住正确的道路,虚妄的不要妄执,所以我们佛教才讲正定。一切放下,不是一切放下,是放下迷惑、贪欲、嗔恚,以及迷惑、贪欲、嗔恚的妄道、妄想。那所以呢,因缘就是念菩提支。第二个呢,不是随缘,是随正念、随正见、行于正道,这就是择法菩提。不是不要分别,不要妄分别,这也是择法菩提。不是不要执着,是不要妄执,所以我们要坚定地走下去,这叫做精进。有精进,才有正定。后呢,不是一切放下,是放下愚痴、贪欲、嗔恚以及所导致的不正行。那么,五根要具足,慧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要提起,要修,才能得到解脱。
(8)、公木《纪晓岚全传》十八:纪晓岚治宴款待,尹壮图感激不已,连声道谢,转而谈到和珅等人,尹壮图感慨地说:“和珅专权二十余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老宗师和大学士王杰大人、刘墉大人,及朱珪大人、铁保大人、玉保大人,终不曾依附,刚正不屈,壮图视为楷模。壮图蒙宗师垂爱,奏请皇上召弟子回京师。壮图复出以后,定不负老宗师栽培之恩。”“楚珍啊!此言尚欠思虑。虽然圣上处治了和珅、福康安等,颇有彻底整顿吏治的雄心,但和珅在位之时,广结d徒,这上上下下,有几个人与和珅没有点儿瓜葛?常言说法不治众。事情究竟落到何等地步,尚属难料。万万不可再鲁莽行事。要看风使舵,顺水行船啊!”纪晓岚语重心长地说。尹壮图听着纪晓岚的.话,连连点头。
(9)、异:“唇齿相依”强调相互依存;“唇亡齿寒”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10)、异:“恰到好处”偏重在恰巧达到好的地步,“恰如其分”偏重在正合分寸。
(11)、异:“鞭长莫及”侧重表示距离远,管辖、干涉的力量达不到;“望洋兴叹”侧重表示做某事能力有限,毫无办法。
(12)、异:“回味无穷”只限于事后回忆,从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耐人寻味”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13)、异:“咄咄逼人”的应用范围广,不仅用于人,还可用于气势、形势、命令等;“盛气凌人”只用于人,并含有傲慢自大的意思。
(14)、 后来,和珅不仅没有被弹劾,由于受到乾隆皇帝的特殊关照毫发无损。而尹壮图被刑部以“比挟诈欺公,妄生异议律”而被关进了大狱,判处斩刑。后来,乾隆宽大为怀,免去了他的死罪,不久尹壮图就称故辞官回乡,直到嘉庆四年又被嘉庆皇帝重新起用。
(15)、同:都含有心地光明的意思,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
(16)、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偏重指投机取巧。
(17)、如果杨克的诗是真实的话,2004年一片漆黑,2006年一片通红。相隔仅两年,可能吗?把一个国家当成了魔术道具。长话短说,第一首《人民》夸大了黑暗,第二首《祖国》夸张了光明。
(18)、再看杨克的《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我的祖国》,写的同一个中国,转眼换了人间:子民们亲密无间,亿万儿女手牵着手,高厡儿女头戴花冠,脸蛋红扑扑。山河绵绣,花蕾的风铃摇醒了黎明,树枝开始舞蹈。每个公民都有一颗赤诚的心,丰韵的身子挂着满树的微笑。
(19)、诸位,放下一切也常常是什么?责任通通放下,道义通通放下,原则通通放下,该放下的也放下,不该放下的也怎么样?也一起放下。一切放下是什么?一切放下就是想自由自在的代名词,说穿了是逃避主义,说穿了是自私主义,说穿了是退缩主义,说穿了是投降主义,一切放下。
(20)、异:“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义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独断专行”和“一意孤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
2、看风使舵的意思相近的褒义词
(1)、异:“口蜜腹剑”偏重于嘴甜,“笑里藏刀”偏重于脸笑。
(2)、同: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不同的意思。
(3)、来源:网络 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仅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4)、天津卫本是水陆码头,居民五方杂处,性格迥然相异。然燕赵故地,血气刚烈;水咸土碱,风习强悍。近百余年来,举凡中华大灾大难,无不首当其冲,因生出各种怪异人物,既在显耀上层,更在市井民间。余闻者甚夥,久记于心;尔后虽多用于《神鞭》《三寸金莲》等书,仍有一些故事人物,闲置一旁未被采纳。这些奇人妙事,闻所未闻,倘若废置,岂不可惜?近日忽生一念,何不笔录下来,供后世赏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众生相耶?故而随想随记,始作于今;每人一篇,各不相关。冠之总名《俗世奇人》耳。[1]
(5)、 投机取巧 见机而作 相机行事 趁风扬帆 通权达变 见机行事 量体裁衣 见风转舵 看风驶船 见风使舵 随机应变
(6)、(读音)(liǎng miàn sān dāo)
(7)、那些讨薪的民工。那些从大平煤窑里伸出的
(8)、如果需要挂号邮寄,请另加挂号费每期3元,并请务必在汇款附言中说明。
(9)、异:“惨绝人寰”语意重,强调人世间从没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人;“惨无人道”常用来形容人,强调没有人性。
(10)、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包括三个层面: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阅读教学通常关注第一个层面,即文本写了什么。例如:写景抒情文本,景物有什么特点?抒发了什么情感?论说文本,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写人叙事文本,刻画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一阅读层次虽不能省略,但与普通读者的阅读层次并没有本质差异。有些学生感觉“语文课上不上都一样”,与文本解读层次较低不无关系。
(11)、 刻舟求剑 墨守成规 胶柱鼓瑟 按图索骥 一成不变 独具匠心 生搬硬套
(12)、异:“目光如豆”偏重在“小”,强调看不到全局;“鼠目寸光”偏重在“近”,强调看不到将来。
(13)、异:“得寸进尺”表示逐步进逼,越要越多;“得陇望蜀”表示得到这个,还想要那个。
(14)、杨杨巴已经准备请赏,中堂大人却勃然大怒——情节发展:一破三折、跌宕起伏。
(15)、异:“改过自新”偏重于未来,强调在重新做人上;“痛改前非”偏重于过去,强调在改正错误的彻底性上。
(16)、中国的佛教,长久以来,融摄了这“业障,随缘,不要分别,不要执着,一切放下”的说法与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咱们这中华民族,民族的生活表现。这些思想呢,带来的是让民众没办法在正常的生活里务实实际地解决生活中的形形色色问题,也没有办法实际地面对现实的人生。简单一句话,就是没办法过着平常、正常、务实的生活。反而呈现的是虚无缥缈、不切实际,或者形而上,甚至呢,一种宗教思维式的、自以为是的生活态度,明显地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这些说法呢,其实也带着一些所谓消极的、退缩的思想在里面。这对个人的人生,乃至家庭、社会、国家、民族来说,都造成负面的影响。咱们中华民族这近几百年,没有办法面对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列强,为什么我们这么优秀的民族会在这几百年之内会退步到这种程度?事实上呢,跟许多问题有密切的关联。宗教要解决人的问题,宗教也要能够对个人、家庭产生正向的影响,特别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富强、昌盛,也要负起责任,所以“业障、随缘、放下一切、不分别、不要执着”这五条束缚身心的绳索,我们国人,我们佛弟子需要好好地思维,这不仅是佛教内部的问题而已,这也是社会与国家民族的问题。
(17)、所以这就像五条错误的绳子,把你从脚绑到头,让我们智慧不开展,增加愚痴跟妄见;让我们人生的正道不开展,陷在于错误迷离的道路当中;让我们生命的功德不开展,反而节节地退缩,后按照众生的愚痴、贪欲、嗔恚来自由心证,自我抉择。佛教就是这样颓废、退缩、消极,让世间的人看不起,让社会的有智者不以为然,这五个是很大的问题。
(18)、我告诉你,一天到晚讲随缘自在,自在随缘的人,并且真的把它实践在生活里面的人,那个人不是你可以信赖的人。为什么呢?他现在跟你感情很好,他就跟你在一起,那么等他不喜欢你的时候,不管如何,就那么一句话:“哎呀,不要执着嘛,随缘自在。”对吧?你生病了,你们夫妻两个结婚,二三十年的情谊,现在你生病了,躺在床上需要人家照顾,这个时候,怎么样?哎,太累了。然后自己做不下去了,我怎么样?我不要做了吧。那这时候就会给自己找理由,那我已经这么累了,我再做下去,是不是太执着啦?对吧?哎,能做多少算多少,随缘吧。那所谓能做多少算多少是自己安慰自己的话。能做多少算多少,真正到了落实层面来讲,就是想做多少怎么样?做多少,而不是能做多少做多少。师父说的是对还是不对?对不对?能做多少算多少,很多人到后来是想做多少做多少,他不是真的能做多少做多少。
(19)、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石林说王导只是随波逐流底人;谢安却较有建立;也煞有心于中原。”
(20)、异:“标新立异”偏重在显示特点;“独树一帜”偏重在创造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含褒义。
3、看风使舵的意思
(1)、他是谁当权就巴结谁,这种见风使舵的小人成不了大事。
(2)、战争年代,地下工作者、敌后侦察员,在凶险万分的环境中,为了有效保护自己、迷惑对手,从民族大义出发,在特殊紧急场合,他们也会巧妙伪装、见风使舵、见机行事、随机应变,只要为国为民为大家的初心不改,他们就是机智勇敢的大好人。
(3)、异:“大庭广众”指聚焦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众目睽睽”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4)、异:“穿凿附会”是硬把讲不通的道理作牵强解释,“牵强附会”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到一起。
(5)、佛陀有没有叫我们一切放下?没有。佛陀教我们什么呢?在我们的经法里面,1170经,杂阿含1170经,佛陀讲律仪的时候怎么说?他说我们要离贪,可是离贪不是什么都不要的意思。离贪怎么说?云何离贪?眼见色,对可爱色不生欲想,对不可爱色不生厌离,不生觉想相续住,是名律仪。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在1170经这么说。这什么意思呢?圣弟子,圣弟子,随正念、随正见、行于正道的圣弟子,应当在生活中怎么做呢?在六触入处怎么修行离贪断爱地正道修行呢?他说呢,眼见色,对可爱之色不生欲想,所以这时候放下欲想;对不可爱色放下什么?厌离想,嗔恚想。那么紧接着呢,对于可爱色的欲想,对于不可爱色的嗔恚厌离想,远离了以后,不会生起什么?我要怎么样得到可爱的色,我要怎么样避开不可爱色,也就是随着你的贪欲,随着你内在的嗔恚,对不喜欢的厌离,然后再编故事,想办法怎么样达到欲望,达到所谓你的厌离。不生觉想相续住,所以就是以智慧为前导,在六触入处,远离贪欲,远离嗔恚,不生欲想,不生厌离,这才叫做圣弟子六触入处的正律仪。
(6)、成语解释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7)、解读“小说”文本,通常是把人物性格分析作为教学重点的,而这个课例却重点分析作品构思。这是因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显而易见,而如何构思作品、刻画人物性格才是文本解读的目标所在。
(8)、异:“博闻强识”偏重在见闻广博、知识面宽、记忆力强,只用于书面语;“见多识广”偏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9)、所以昨天我才跟大家讲过,聪明的人做成功的事,这种人就是随缘自在,自在随缘,看风使舵,做他想做,做他有利的事。那么,有智慧的人,有信念的人,则怎么做?做感动人的事。为什么?当很多人认为这样做要牺牲很多,当很多人认为这样做太过辛苦,当很多人认为这样做,说实在的成本太大,那又不见得可以看到利益,很多人这时候就一句:“哎呀,不要执着啦,随缘就好”这个话就出来了。不要执着,意思就是说,不要坚持地一定要这么做,随缘就好。其实随缘也就是随业。那随业的意思是什么呢?自由心证,所以就是什么呢?到后是随什么?随你想不想做。
(10)、(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二折:“岂知他有两派手法。”
(11)、人要随缘自在,自在随缘,可是你却不知道,诸法因缘生,缘生法无我,没有可以自在的,自在根本不存在。所以想随缘的人,想自在的人,那个就是什么?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不变叫自在,随缘,那随缘还是不变,叫自在。所以我们常常讲,随缘自在,自在随缘,听了怎么样?很洒脱,那他怎么洒脱的?想做的时候就做,想不做的时候就怎么样?不做。喜欢做的时候就做,不喜欢做的时候就怎么样?不做。可以做的时候就做,那困难做的时候就不做,对吧?那没有原则,只有怎么样?看风使舵,对不对?随遇而求,看风使舵,这种人就是随缘自在,自在随缘。
(12)、释义:随:追随。逐:追逐。随着波浪起伏,顺着流水飘荡。比喻没有原则或主见,只是随大流,跟着别人走。
(13)、咄(duō)咄逼人&盛(shèng)气凌人
(14)、异:“抱残守缺”偏重在不肯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偏重在不求进取,“墨守成规”偏重在按老规矩办事。
(15)、我不赞同你说的那句聪明的人都是会见风使舵的人。
(16)、异:“丧尽天良”偏重于心肠坏(天良:善良的心);“丧心病狂”偏重于言行荒谬,凶狠残忍(狂:疯狂)。
(17)、使用的人,皱着眉头,把他们递给了,社会。
(18)、这才是佛陀的教导,所以这五条绳索都是错误的,佛弟子一定要舍断,而依着佛陀的正法修行,这样呢,我们才能够有智慧、有正见,在现实的人生里,依智慧跟正道而行,开展生命光明的道路,正向解脱,正向菩提,自利利人,自觉觉他,息苦、解脱、清凉。
(19)、异:“掩耳盗铃”常用于以欺骗自己为主的情况,具有形象性;“自欺欺人”常用于以欺骗别人为主的情况,具有概括性。
(20)、同: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有时通用,偏重在感情的流露,用来形容整个人。
4、墨守成规的意思
(1)、异:“含糊其辞”着重于说得含混不清;“闪烁其词”着重于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2)、(解释)阳:表面上;奉:遵守,听从;阴:暗地里。指玩弄两面派手法,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3)、都具有勤奋、努力的意思。异:“孜孜不倦”更侧重表示勤勉,一般用于工作、学习等方面;“废寝忘食”侧重表示十分专注,除用于工作、学习外,还可用于其他感兴趣的方面。
(4)、同:都表示做事、说话达到适当的程度,常可通用。
(5)、异:“死气沉沉”偏重指气氛压抑,用于人时有不愿讲话的意思;“万马齐喑”偏重于不敢讲话(喑:哑)。
(6)、按这种思路,如果着眼文集标题《俗世奇人》,紧扣“奇”字,整体设计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7)、异:“比比皆是”侧重表示多得很,到处都是;“俯拾皆是”侧重表示容易得到。
(8)、异:“不刊之论”强调不可磨灭,不可更改(刊:削除,删改);“不易之论”强调论断正确,不可改变。
(9)、异:“徇私舞弊”指屈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舞弊(徇:曲从);“营私舞弊”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舞弊。
(10)、同: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11)、“无所作为”侧重表示不做大的或有意义的事情,也表示没有做出成绩来,跟“有所作为”相对,有安于现状、不努力、少作为的意思,一般都指较长时间的表现,能受“终生”“一辈子”等词语的修饰,除用于个人外,还可用于集团或组织。
(12)、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3)、顺着这样的教学思路延伸下去,“杨八”何以叫“杨巴”,无关紧要,传说毕竟是传说;立传之说比之史传,未免牵强,传奇毕竟是传奇。
(14)、根据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方向或态度,现在多含贬义。
(15)、近义词:顺水推舟、见机行事、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16)、所以佛陀对我们的教导是什么呢?该提起的要提起,该放下的要放下。什么该提起?正念、正见所引导的正行,你该提起,你不能放下。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困难,你都要去做。那么即使我们所喜欢的,随着无明跟不正见,所生起的贪求的,不管你多喜欢,你多爱,别人多鼓励你,环境多好,要你做,你也应该怎么样?应该放下不做。
(17)、异:“六神无主”偏重在心情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心惊肉跳”偏重在心神不宁,害怕不好的事临头。
(18)、异:“义不容辞”偏重在道义上不允许推托,“责无旁贷”偏重在责任上不可推卸(贷:推卸)。
(19)、那么所以人生什么是必须面对,必须做,什么是人生没有,不必妄想,不能逃避,不要试图可以逃避,许多不可能实现,不要以为可以实现。远离这些妄分别,我们就能在如实知、如实见底下,善于分别所谓什么道路是正确,什么道路是不正确的,要有正念、正见底下的分别,如实知、如实见底下的分别,这个叫做择法菩提支,七菩提支的第二个——择法菩提支。佛陀哪有叫我们不要分别?佛陀叫我们要以智慧来分别,所以叫择法菩提支。所以我们千万不能说:不要分别。那是异说,异道的见解。我们说的是要以如实知见,来正确地分别,这就是择法菩提。
(20)、异:“不识好歹”表示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器重、称赞、提拔,“不识抬举”表示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5、看风使舵的意思是啥
(1)、异:“瑕不掩瑜”有缺点遮不住优点的意思;“瑕瑜互见”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主次之分,这两个成语不能通用。
(2)、(例句)这人平时总是阴阳怪气、~的,你要留个心眼,以免上当。
(3)、所以我们不是说不要分别,我们不要妄分别,依着无明,依着妄见来分别。这样的话呢,真实的以为是虚妄,虚妄的以为是真实,不可能实现的以为可以实现,必须面对的以为可以逃避。譬如说,人生有生必有老病死,那活着的人就想我要永生,不要老病死。既要生,又不要老病死,这岂非矛盾乎?所以这个叫妄分别。在妄分别底下,一种妄求,而这种妄求不会实现。人生一定有爱别离,那可是呢?我们又希望能有而不要别离。那缘生则无常,哪里可能交汇而不分别的道理呢?所以这也是妄分别,这些需求都会带来痛苦,带来无谓地烦恼。
(4)、所以因此呢,佛陀教导的是叫我们不要妄分别,要如实知,如实见,行于正道。所以要有正确的因缘的正念,要有缘生则无常苦非我的正见,知道离贪是正道,必须行于正道,所以我们要有如实知,如实见,行于正行,而不是不要分别。佛陀是说不要妄分别。离开了因缘缘生,远离了缘生无常苦的正见,离贪断爱是灭苦的正道,离开这些就是妄分别了。
(5)、异:“周而复始”一般表示从起点开始又回到起点,不停地重复。“循环往复”可以表示不停地重复进行,也可以表示有变化、有发展地一次又一次进行。
(6)、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舵,再作道理。”
(7)、异:“应接不暇”还形容头绪多、事情忙,来不及应付;“目不暇接”则无此义。
(8)、茅盾《腐蚀》:“落井下石,看风使舵,以别人的痛苦为笑乐。”
(9)、异:“而逃”偏重在吓得连忙逃跑;“丧胆”偏重在吓破了胆,丧失了勇气。
(10)、(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11)、同: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的意思。
(12)、古人云:身教胜于言教。杨克说,诗歌要反映社会変化。这样说太空虚了,我们不妨用杨克的两首“名作”为例,看看他是怎样写社会变化的:
(13)、跋(bá)山涉(shè)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
(14)、这一问切中肯綮,过渡自然,着重探讨作品构思:
(15)、异:“举一反三”侧重于理解知识,“触类旁通”侧重于掌握知识和技能。
(16)、异:风生,表示谈话时兴致勃勃,气氛活跃,多用于平时说话;自若,表示不变常态,多用于紧张、情势严重时的淡定。
(17)、异:“防患未然”重在预防,“未雨绸缪”重在准备(绸缪:用绳索紧密缠捆,引申为修补)。
(18)、(读音)(jiàn fēng shǐ duò)
(19)、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20)、异:“忐忑不安”侧重指心神不定,表示心理状态;“惴惴不安”侧重指因害怕或发愁而神情不安定。“忐忑不安”通常只表心理状态;“惴惴不安”既指内心活动,又指外在表现。
(1)、(看风使舵的反义词):刻舟求剑、墨守成规、胶柱鼓瑟、按图索骥、一成不变、独具匠心、生搬硬套;
(2)、 他废寝忘食地工作,有一套正确系统的见解,从不看风使舵,总结工作的时侯保持开诚布公的态度。
(3)、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胡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4)、异:“每况愈下”偏重在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愈:越发,更加),“江河日下”偏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5)、“文章为什么这样写”属于鉴赏层面,暂且不论;本文探讨“文章是怎样写的”,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教材文本既是阅读材料,又是写作范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辅相成,看别人的文章,终是要学会自己写文章。这是要读懂“文章怎样写”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本有深浅,教学有难易。但这并不意味着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可以停滞在浅层——“文章写了什么”。
(6)、异:“出神入化”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炉火纯青”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7)、本刊网址:http://zyzz.ywbks.com/
(8)、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
(9)、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10)、异:“大发雷霆”偏重于发怒时的高声斥责,“怒不可遏”强调愤怒难以抑制(遏:止住)。
(11)、示例:善于见风使舵的人,是很令其他人讨厌的。
(12)、(解释)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13)、(解释)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14)、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历史 初中政治
(15)、老王在我们心中一直是个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老滑头。
(16)、异:“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是否受到影响则不管;“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的影响(濡:沾湿、润泽。染:沾染)。
(17)、北京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邮编1000
(18)、异:“厚颜无耻”偏重在脸皮厚,“恬不知耻”偏重在做了坏事仍满不在乎(恬:安然,无动于衷)。
(19)、成熟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是察颜观色、八面玲珑,不是见风使舵,老奸巨猾。
(20)、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舵,再作道理。”
(1)、异:大公,一心为公;铁面,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2)、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3)、异:“捕风捉影”偏重在没有事实根据;“无中生有”偏重在本来没有,语气较重。
(4)、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5)、诗界都知道,说到杨克就立马想到他的那漆黑一团的《人民》诗,他就靠这首抹黑国家的诗一举成名。杨克很有政治头脑,成名了,当官了,一转舵,马上写一首红旗飘飘。
(6)、异:“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偏重在奴气,“奴颜媚骨”偏重在奴性。
(7)、改写:李中堂正要尝尝这津门名品。他刚要端起碗来,忽然看到碗里有一些异样,似乎飘着一层黄泥,不禁眉头紧皱,一脸怒色,猛然甩手将一碗茶汤打落在地。
(8)、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9)、异:“随机应变”侧重指灵活机动,善于适应新情况;“看风使舵”侧重指跟着情势随时转变方向、改变立场;“见机行事”侧重指能够抓住时机。“随机应变”是褒义词;“看风使舵”是贬义词;“见机行事”是中性词。
(10)、异:“苟且偷安”偏重于贪图眼前安逸(苟且:敷衍马虎,得过且过。偷安:只求眼下过得去);“得过且过”偏重于胸无大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
(11)、异:“不闻不问”重在行动,“漠不关心”重在态度。
(12)、(用法) 常常用以表示嘱托人根据当时情况、变化而决定行动计划。一般作谓语、定语。
(13)、她这种人能伸能屈,善于看风使舵,明哲保身绝不冒没有把握的险,在场之人都对她小心翼翼。
(14)、(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嗣后不准再到秦淮河吃酒住夜;倘若阳奉阴违;定行参办不贷。”
(15)、(释义) 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
(16)、异:“大吹大擂”吹嘘的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自吹自擂”仅指自己。
(17)、所以呢,不是一切放下,而是迷惑、贪欲、嗔恚要舍断,迷惑、贪欲、嗔恚所起的不正行、不正念要放下,这样才对。所以呢,一切放下会让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混沌一片。到后呢,随欲而求,自由心证。
(18)、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石林说王导只是随波逐流底人;谢安却较有建立;也煞有心于中原。”
(19)、所以我们佛教不是讲一切放下,我们佛教讲的是什么?愚痴、贪欲、嗔恚,跟不正道、不正行要放下。我再说一遍,愚痴要放下,愚痴要舍断;贪欲要舍断,嗔恚要舍断,依愚痴、贪欲、嗔恚所导致的不正行要放下。智慧要学习、要开展,信念要坚定、要开展,精进要努力,要去实践,正念要不离,生活中的正定、离贪,行于正道的正定要稳住,慧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都要坚持住,所以呢?未生的五根要生起,已生的五根要令增长,坚固不移,这是佛陀的教导。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看风使舵的意思相近的褒义词精辟1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