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定义
1、悲剧的三大美学特征
(1)、四大悲剧的男主角都是后死的,哈姆雷特是杀死叔父复仇成功后毒发身亡,李尔王是小女儿死了以后崩溃死的,麦克白是后被原来的王子复仇成功杀死的,奥赛罗是杀死妻子以后发现是自己中了诡计自杀的。而罗密欧却是死在朱丽叶之前,所以它不是四大悲剧之一。
(2)、歌德说:“我们还是不要讨论莎士比亚,一切提到他的话都是不够充分的。……他不是一个戏剧诗人,他从来没有把舞台放在心中;对于他的伟大心灵来说,舞台是太狭隘了。”
(3)、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
(4)、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
(5)、内容梗概: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是其悲剧作品中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
(6)、《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7)、《仲夏夜之梦》,一个如梦如幻的名字,是英国剧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之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后人将其改编成电影、故事、游戏、绘画等。
(8)、第哈姆雷特的复仇、分化与重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表层在于以感性形象传达某种情思、情趣并引人共鸣,而深层则与批判、分化与重整密切相关——通过分化,批判自我与现实中的一切丑恶,重建一个新世界。由于现实中的人性与人世永远有种种缺憾,这就注定了艺术家的“复仇”“批判”与“重整”永无止歇之日。以此观之,哈姆雷特的一生,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艺术家的一生;哈姆雷特的命运,也正是几乎所有艺术家的命运。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从事的正是哈姆雷特所献身的那种精神事业——向现实与自我中的丑恶复仇,重整一个美丽的精神王国。莎士比亚抓住了艺术家本质的这一面,塑造出一个典型(或作为原型)的艺术家形象,让他活在千千万万人的生命里。每一个有理想、有热血的人,在其生命的某段时间都可能觉得自己就是哈姆雷特,或跟哈姆雷特有相通之处。哈姆雷特以其自否证其自由,以其复仇与重整而成其为艺术家,由此这个自由艺术家的形象直通艺术本质,将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9)、我们姑且将女巫赠予手帕称为来源父亲赠予母亲为来源二。按照来源一的说法,他母亲临死前将手帕传给自己,这时手帕是遗物,传递的是亲情;然后他将手帕赠予苔丝狄蒙娜,这时手帕是礼物,传递的是爱情。剧中有两处提到「礼物」一词,一次是爱米利亚捡到苔丝狄蒙娜手帕,她说:「这是她从那摩尔人手里第一次得到的礼物,他叫她永远保存,不许遗失。」
(10)、《第十二夜》——是莎士比亚早期喜剧创作的终结。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了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第十二夜》约写于1600一1602年间,1623年在书业公所登记,同年收入第一对开本中。
(11)、首先,哈姆雷特具有艺术家的思维与气质,且颇具能动性、创造性,在剧中发挥主导作用。跟他的原型(萨克索《丹麦史》所记载的丹麦英雄阿姆莱特)明显不同,莎翁笔下的哈姆雷特几乎毫无政治智慧,而主要是依循艺术思维行事。他深陷困境之后,不思明哲保身,却通过导演一出戏来探测克劳迪斯的灵魂,这使得其处境更加危险。但通过演戏来探测人心,正是戏剧艺术家反反复复干的活儿。正因为哈姆雷特骨子里是一位自由放诞的艺术家,他才倾向于“导戏”,并喜欢“疯言疯语”;其愈益危险的处境固然与恶人构陷有关,但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肆意发挥艺术家本性所造成的。哈姆雷特本来可以不导戏,本不必暴露自己的复仇之心;他在海上成功脱险后本该隐姓埋名、伺机报仇,但他却修书一封送到敌人那里,还要主动回到虎狼之地;后他明知克劳迪斯已设好陷阱,却主动自投罗网……这一切说明哈姆雷特的行动并非源自趋利避害、合理实现终目标的现实思维,而是出自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自由放诞的艺术家本性。他并不傻(海上脱险一幕足以显出他机智过人),只是他的思维与精神不愿俯就现实主义原则,而是更愿意按照自己所主动选择的那样去左右局势,去造就自我实现的情境。除了海上脱险,他的每一步选择几乎都会恶化自己的生存处境,但那正是他所需要的、有助于实现其本真自我的选择。后发生的悲剧是他作为一个自由艺术家所竭力追求的目标,于斯他获得大限度的自我满足。
(1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3)、SceneII. AcampnearForres.
(14)、因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都是他在颠峰时刻写的,体现了莎士比亚的戏剧的高水平,所以习惯性把它们合称为“四大悲剧”。
(15)、SceneV. Gloucester’scastle.
(16)、由于喜剧表现的对象不同,艺术家的角度不同,手法不一致,所以,喜剧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其中包括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荒诞喜剧与闹剧等。 一般说来,讽刺喜剧以社会生活中的否定事物为对象。欢乐喜剧则强调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潮流。正喜剧从表现生活的否定方面变为表现生活中肯定的方面,笑不再用来针砭人的恶习、缺点、卑下,而主要用来歌颂人的美德、才智、自信。荒诞喜剧则把人生深层的苦难与将死扭曲,送进颠倒的喜剧王国。而闹剧一般属于粗俗喜剧之列,即通过逗乐的举动和蠢笨的戏谑引人发笑而缺少深刻的旨趣意蕴。
(17)、这就是伟大的作家啊!莎士比亚就如同那条非凡间的蚕,一个口中吐丝结成手帕,一个口中吐出精妙的言语,为人们织就一张悲剧之网。他并不给人们展现所有细节,而是凭借天才的构思与妙笔,巧妙构建起环环相扣的故事,穿透无数人的心,不因时间流逝而减其魅力,不因文化隔阂而伤其深刻。
(18)、 四个半世纪之前,风景幽美的英国伦敦艾汶河畔的斯特拉福德小镇诞生了一位名扬天下的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他的剧本和诗歌经受了历史风雨的考验,在今天仍然耐人寻味,为世人乐于传颂。“但凡恋爱过、嫉妒过、恐惧过、厌憎过、渴望过的人,皆可以从中找到共鸣;人生百态,世间风韵,都可以在这里寻到踪影。”——英国朱迪丹奇女爵士曾对莎剧做出这样的评价。莎士比亚的戏剧富有浪漫的想像力、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及多元的文化背景,剧情如风云雷霆,结构精密剪裁精致,语言机智幽默,妙语连珠。在孕育了莎士比亚的大不列颠,至今仍能听到随口而出的莎翁名言,人们用之调侃,抒情。莎翁似乎还活在这近半个千年之后的现代时空。莎士比亚戏剧不仅是英伦瑰宝,也是世界上翻译文字多的文学经典之影响力超越了国界和欧洲,举世公认。2010年仲夏,当时笔者因公事前往英国,走访了莎翁故乡的莎士比亚中心,受朱尚刚先生(伯公朱生豪之子)委托向中心捐赠一整套朱译莎士比亚全集,在这里目睹了来自世界多种语言的莎译本,但据了解中心是第一次获赠了完整成套的中文译本。次年温总理到访莎士比亚中心,当我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中心特地将这套中译本取出与总理展示,于我是心绪起伏的。我不仅回想起昔时与莎士比亚故居纪念馆馆长莫里斯女士的愉快交流,并更为感怀半个多世纪以前伯公与祖父商议译莎决定时的信念——要为民族来做译莎的事业,而他的译作终来到了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福德的莎士比亚中心见证了一个年轻人在年华好的时光中拼却全副心血对另一个年轻人光华四射、洋洋三十多部文学作品的翻译。莎士比亚文学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共同遗产值得世界同享。而一个国家是否有这样一种跨越了国界和文字藩篱的文学译本,无形中成为衡量该国文化通达程度的软尺之一。尤其是希望经由文学了解欧美文化的年轻人,阅读莎士比亚戏剧则是有益的一个途径。
(19)、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第五卷,朱生豪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年。
(20)、SceneIV. Thesame.Atent.
2、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定义是什么
(1)、——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好像是哦……
(2)、Love’snotlovewhenitismingledwithregardsthatstandalooffromtheentirepoint.(KingLear1)
(3)、著名的喜剧有《鸟》、《伪君子》、《钦差大臣》、《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仆二主》、《老妇还乡》、《巴特兰闹剧》等等。 著名的喜剧作家有阿里斯托芬、莫里哀、莎士比亚、哥尔多尼、迪伦马特等等。 总之,喜剧的基本特征是运用各种引人发笑的表现方式和表现手法,把戏剧的各个环节,诸如语言、动作、人物的外貌及姿态、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情节等均加以可笑化,从中产生出滑稽戏谑的效果。
(4)、SceneII. Afieldbetweenthetwocamps.
(5)、内容摘要:在作品中置入“隐性艺术家”是莎士比亚创作悲剧的一个重要技巧。在莎翁四大悲剧中,都存在隐性艺术家形象,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魔鬼艺术家,他们在剧中往往扮演着制造危机、煽风点火、压榨人心的角色;另一类是自由艺术家,他们往往具有高度的超越性,在重重困境中坚守理想,不惧死亡,想方设法去实现理想。这些隐性艺术家在作品中的主要功能是暗暗引导作品实现艺术的本质或作家的创作意图。从理论层面来看,这里所谓“隐性艺术家”不同于韦恩·布斯提出的“隐含作者”,他(她)不是作者的理想化自我,也不是作者“所选择的东西的总和”,而只是作品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隐性艺术家”之所以会存在,根源在于艺术作品不只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是现实生活、作者自我、审美形式三维耦合的结晶。
(6)、「采摘花朵和地上草莓的孩子们快快躲呀,野草里藏有冰凉的蛇呀。」
(7)、SceneI. Venice.Astreet.
(8)、Thetragedies,WilliamShakespear
(9)、活动地点:湖北省图书馆四楼读者交流活动室(四楼中庭,乘坐5号电梯至3楼,转乘中庭手扶电梯至4楼)
(10)、英雄选择对抗更强大的力量,通常是神,但这种对抗必须是出于更高的目的,而不是简单的个人利益。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通常是贵族统治,因为上帝希望他们掌权(国王的神圣权利)。敌挡君王,就是敌挡上帝。在《哈姆雷特》中,年轻的哈姆雷特反对他叔父成为新国王。麦克白反对现有的国王。
(11)、《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著名剧作之写于1579年。此剧作充分体现了作者早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12)、第六场城堡中另一室SceneVII.Anotherroominthecastle.
(13)、 朱译本在时代诉求下的归化策略也颇值一提。朱译本抛弃莎剧中二百余行粗鄙、色情的市井俚语,是在时局下对西方文学的接受现状的应对,在传播文学经典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下使莎剧获得大程度的流传与研读的应时之举。莎剧本身虽然并非纯为高雅殿堂之作,观众亦是三教九流之徒,然而中西文化的语境环境不同,中西文化传统与文学的功用各异,若欲实现翻译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以上因素绝非可忽略不计。因此,朱生豪的莎剧翻译不仅仅是文学翻译的浩然工程,而且是我国现代国家文化形成中新文学形式的先声和典型反映,是应当从翻译多元文化角度深入考察和研究的文学经典。
(14)、活动小贴士:全英文讲座,适合中学英语水平及以上;
(15)、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大剧作家。他的37部戏剧作品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300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变。到目前为止,他的戏剧作品仍然在世界各地广泛上演,并保持着极高的上座率。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一直是世界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中受欢迎的研究项目之一。莎士比亚创造的一些戏剧角色,尤其是一些悲剧,如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等,一直是作家和评论家研究的对象。
(16)、《罗密欧与朱丽叶》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悲剧英雄,两位爱人的死并非由于本身的缺点而致,所以虽然是一个悲剧(从字面意思来讲),但缺乏四大悲剧所体现的悲壮。
(17)、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伟大的作家,全世界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18)、SceneI. Forres.Thepalace.
(19)、SceneIII. Anotherroominthecastle.
(20)、《奥瑟罗》是莎翁四大悲剧中容易进入、艺术思维痕迹也相对比较明显的一部剧作。在该剧中,精通人性的伊阿古仿佛一位导演,得心应手地差遣各色人等,恰如其分地拿捏人物心理,老练娴熟地推动情节朝着他期待的方向发展。较之奥瑟罗,伊阿古在剧中更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他有的是“过人的计谋”,几乎主导着全剧情节的发展。如果说苔丝狄蒙娜是奥瑟罗心中美的理想,那么伊阿古则是奥瑟罗心底的魔鬼;但伊阿古不只是一个嫉妒的魔鬼,还是一个跟莎翁艺术灵魂密切相关、分有莎翁艺术思维的魔鬼。质言之,他是剧中的魔鬼艺术家。
3、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定义出处
(1)、*李尔王本为一位明君,身边有很多忠臣,但在年老之时糊涂地错怪了以往喜爱的小女儿Cordelia,导致自己被自私的两个大女儿欺负,潦倒而死。
(2)、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3)、 在着手翻译莎剧的那些年,他前后对莎剧全集研读达十余遍。在他尚存于世的私人信札中,可以见到大量的译读随笔,从中我们仍能够体会他对莎剧翻译倾注的心血。他的莎剧翻译风格也正是在对剧本的揣摩和研读中形成的。这些闪烁着光彩的文字如雪泥鸿爪反映着他惊人的敏思和出众的才华。我常会想,若上天眷顾延其天年,他应该在翻译之余集中整理出译莎的见解来解释和印证他的译本。然而这终究是午夜梦回,追思之情了。所幸保存至今的一些旧时书信将伯公译莎的情景再现,他的才情,他的专注与他的勤力无不令人可敬可慕:
(4)、《奥赛罗》创作于1603年,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
(5)、SceneIV. BeforeGloucester’scastle.
(6)、罗密欧刚走,凯普莱特便应允了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的求婚。走投无路的朱丽叶又去求助于神父,得到一瓶安眠药,在婚礼头天晚上吞服,四十二小时后即可苏醒。神父同时派人送信,让罗密欧从墓穴将她救出并逃走。不料罗密欧先知朱丽叶死讯,买好毒药,赶至墓穴,刺死在墓旁哀悼的帕里斯。他打开墓穴,吻别了安详的朱丽叶后饮药自杀。神父听说信未送到,急忙赴救,为时已晚。朱丽叶醒,见状,悲痛欲绝,以罗密欧的短剑自刎身亡……
(7)、《奥》剧写的是威尼斯大将、摩尔人奥赛罗与元老之女苔丝狄蒙娜倾心相爱,冲破家庭阻力结为夫妻并一同出征。旗官伊阿古,因个人私怨而设计诬陷台丝狄蒙娜有私情。奥赛罗轻信中计,亲手将妻子掐死,后真相大白,奥赛罗悔恨交加,拔剑自刎。
(8)、——《皆大欢喜》至今搁着未抄,因为对译文太不满意;《第十二夜》还不曾译完一幕,因为太难,在缺少兴致的情形中,先把《暴风雨》重抄。有一个问题很缠的人头痛的就是“你”和“您”这两个字.you相当于“您”,thou、thee等相当于“你”,但thou、thee虽可一律译为“你”,you却不能全译作“您”,事情就是为难在这些地方。
(9)、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Stratford)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哈瑟维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0)、***麦克白是一位深得重用的将军,但是他对权利的欲望使得他在女巫和妻子的影响下篡权,终愧疚而死。
(11)、SceneIII. TheBritishcampnearDover.
(12)、此外,这个信物的设计有特殊性,使得奥瑟罗能一下子识别出,凯西奥手中的手帕是自己送给苔丝狄蒙娜,而不是其他人的。这个特殊性就在于手帕上绣有草莓样式。
(13)、《哈姆雷特》——是由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14)、由于整部戏剧都是由手帕这条线索穿插的,所以《奥瑟罗》又被戏称为「手帕的悲剧」。
(15)、她曾饰演过《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朱丽叶,同时她还在著名的悉尼贝尔莎士比亚戏剧公司的全国巡演中饰演了麦克白夫人。她还在《贵在真诚》、《杀死一只知更鸟》、《加里波底》、《不需要的朋友》和《皆大欢喜》中出演过主要角色。
(16)、你大概知道为什么《罗朱》不能入选莎翁四大悲剧了吧?
(17)、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手帕,它有神奇的魔力,或者换句话说,这块手帕有巫术的成分在内。
(18)、《李尔王》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本身大约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后在英国编成了许多戏剧,现存的戏剧除莎士比亚外,还有一个更早的无名氏作品,一般认为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是改编此剧而创作的。而莎士比亚版则是目前世界著名的故事版本,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四大喜剧简介(节选):
(19)、出生于悉尼的卡梅隆·孟席斯是澳大利亚歌剧与戏剧界的一颗新星,他几乎已经跟澳大利亚所有的优秀剧院和歌剧院合作过,包括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歌剧院、维多利亚歌剧院、墨尔本歌剧院、澳大利亚国家音乐学院等等。
(20)、文中的哈姆雷特对于父王的死亡带着重重的悲伤与一丝的困惑,但是现实已经发生自己的父王已经死去,就算是面对于父王的亡魂,也改变不了现实的局面。看着自己的母亲和叔叔越发没有遮掩的暧昧,哈姆雷特内心充满着纠结,就算是相信了父亲亡魂所说的,但是转过头看向自己敌人的一方是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一个生育自己,养护自己长大的母亲,既然面对父亲的死亡,哈姆雷特原则来了复仇。可是面对母亲的恩情,年轻并且多情的哈姆雷特也有着充分的理由选择守护在母亲身边,虽然结局上看来是短暂而又“失败”的一次守护。
4、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定义是
(1)、SceneII.AhallintheCastle.
(2)、SceneII. Anotherstreet.
(3)、SceneII. BeforeGloucester’scastle.
(4)、Booth,WayneC.TheRhetoricofFiction.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
(5)、第一场 塞浦路斯岛海口一市镇。码头附近的广场
(6)、SceneV. Inverness.Macbeth’scastle.
(7)、 《哈姆雷特》是由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长的一部,也是莎士比亚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高成就。
(8)、主讲人:朱卫红,女,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美国杨百翰大学夏威夷校区交换教授。主要研究英国感伤主义小说、塞缪尔·理查生、文学伦理学批评、叙事学等,为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讲授《英语文学导读》、《英国文学》、《20世纪英国文学》、《叙事学》、《西方文学批评》等课程,著有学术专著《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野中的理查生小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9)、《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和《哈姆雷特》一样受欢迎,但它没有被称为四大悲剧,原因在于它有些不符合莎剧学者所讲的“悲剧”。
(10)、Life’sbutawalkingshadow,apoorplayerthatstrutsandfretshishouruponthestageandthenisheardnomore:itisataletoldbyanidiot,fullofsoundandfury,signifyingnothing.(Macbeth5)
(11)、SceneIII. Acouncil-chamber.
(12)、作者简介:汪余礼,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戏剧研究。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3CWW023)阶段性成果。
(13)、SceneV. Gloucester’scastle.
(14)、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剖析》,金雯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
(15)、错杀大臣后,王子被打发出国,他洞察新王阴谋,中途折回。新王备下毒酒毒剑,挑唆大臣之子与王子决斗,欲置之于死地,后三人同归于尽,母后也误饮毒酒而死。
(16)、SceneII.Ahallinthecastle.
(17)、▲《奥瑟罗》剧中绣着草莓样式的手帕(意)卢多维科·马尔凯蒂绘莎士比亚用草莓而不是苹果作为标示,有什么寓意在内?
(18)、罗密欧与朱丽叶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们几乎可以算的上世界上著名的情侣,真爱的象征!
(19)、第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20)、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943X(2018)02-0028-07
5、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定义原文
(1)、▲《丝狄梦娜和奥赛罗》奥赛罗掐死妻子丝狄梦娜之前的场景(西)Antonio Muñoz Degrain绘那么,为什么奥瑟罗会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一方手帕上呢?
(2)、威尼斯公国的将军奥瑟罗与公国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私定终身。后来,副官伊阿古挑拨陷害,使得妒火中烧的奥瑟罗误会妻子通奸,并以为妻子将定情信物另赠他人。奥瑟罗亲手掐死妻子,知道真相后的奥瑟罗拔剑自刎,倒在妻子的血泊之旁。
(3)、《皆大欢喜》——主要剧情描述被流放的公爵的女儿罗瑟琳到森林寻父和她的爱情故事。剧名《皆大欢喜》表明剧中受迫害的好人全都得到好报,恶人受到感化,有情人双双喜结良缘。这反映了莎士比亚理想中的以善胜恶的美好境界。
(4)、《李尔王》创作于1606年,故事主要内容是,李尔王有三个女儿,当退位时受到大女儿和二女儿的口蜜腹剑,而传位于大女儿和二女儿,驱逐了小女儿,后却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终不敌而战死,李尔王也因悲痛欲绝而亡。
(5)、SceneII.Anotherroominthecastle.
(6)、《麦》剧写苏格兰大将麦克白受女巫诱惑,在野心和夫人的驱使下,杀君自立,后终日被噩梦纠缠,神思恍惚。其妻也发狂自杀而死。后王子率兵讨伐,麦克白兵败而死。
(7)、SceneI. Gloucester’scastle.
(8)、在十四世纪的威隆纳(有资料译为维洛那),凯普莱特的爱女朱丽叶与他的世仇蒙泰欧(有资料译为蒙太古)家族大公的儿子罗密欧相爱,月下定情后,罗密欧到附近的修道院请求劳伦斯神父为他们主婚。一向喜欢罗密欧的神父欲借此婚姻消弥两家的冤仇……
(9)、此剧虽属悲剧,但整个作品又与作者同时期的喜剧精神相通,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情节既单纯又曲折。
(10)、SceneVI. BeforeMacbeth’scastle.
(11)、这里,奥瑟罗说手帕是埃及女巫送给她母亲的,可是在奥瑟罗杀死苔丝狄蒙娜,众人赶到案发现场时,奥瑟罗却说他杀害苔丝狄蒙娜的原因,是因为后者将手帕送给凯西奥,「那是一方手帕,我的父亲给我母亲的一件古老的纪念品」。
(12)、第一幕,勃拉班修在伊阿古和洛特利哥的挑唆下,知道女儿与摩尔人已经结婚后感叹到:「世上有没有一种引诱青年少女失去贞操的魔术(charms)」;而勃拉班修向公爵和元老们控诉奥瑟罗时,说:「倘不是中了魔法的蛊惑,决不会犯这样荒唐的错误的。」随后又说:「我断定他一定曾经用烈性的药饵或是邪术炼成的毒剂麻醉了她的血液。」
(13)、莎士比亚在创作《麦克白》的过程中,对《编年史》中的记载作了较大的改动:把年轻的邓肯改为年老仁慈的君主,让国王在毫无提防的睡梦中被杀害,把班柯描写为天性善良、诚实的大将,以突出麦克白的阴险狡诈和残忍,而原书中的班柯是同谋犯。
(14)、SceneI.Elsinore.Aplatformbeforethecastle.
(15)、结合剧中的身体隐喻,手帕上的草莓样式也可以理解为,它暗示着纯洁的少女是美好的,但也有失去的危险,比如,伊阿古挑拨旗官洛特利哥一起策划时,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圃,我们的意志是这园圃里的园丁,理智和情欲不能保持平衡,我们血肉的邪心就会引导我们到一个荒唐的结局」。
(16)、莎士比亚的悲剧主要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理想的破灭。人文主义理想和现实社会恶势之间的矛盾构成戏剧冲突。剧中塑造了一批具有人文主义理想下面的人物,描写他们与恶势力进行的悲剧斗争、毁灭及其道义力量。
(17)、莎士比亚写《奥瑟罗》的时候,欧洲和英国社会处于对巫术的恐慌时期,伊丽莎白时代的图像和雕刻中,魔鬼都是黑皮肤的。那时很多外国人流入,他们说不同语言,身着不同风格的服装,重要的是信仰不同的神灵。来自非基督教传统的异邦人容易被神秘化为怀揣巫术甚至黑魔法的人,当人们遇到常理无法解释的事物时,容易将原因归结于以往的经验或认知,巫术便是其中一个归因。比如,勃拉班修在不能理解女儿爱上奥瑟罗时,也诉诸巫术:
(18)、SceneII. TheEarlofGloucester’scastle.
(19)、第哈姆雷特之所以不断发挥其艺术家本性,是要在自我反省、自我分化、撄动人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重铸灵魂、重整乾坤。注目于灵魂的纯洁与高贵,在这尘世重铸灵魂、重整乾坤(重建乌托邦),是一类自由艺术家的天性与使命。哈姆雷特正是这样的自由艺术家。他是个敏于自省、特别追求的人,不能原谅自己的弱点,也不能宽容别人的劣根。在他人眼中,哈姆雷特是“时流的明镜,人伦的典范”,他自己却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这种敏于内省的心性,使他很容易走向自我分化②。他以“灵之眼”看芸芸众生,也看自己;他知道众人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的潜在之恶。在他看来,克劳迪斯、波洛涅斯、吉尔登斯吞、罗森格兰兹、乔特鲁德、奥菲利亚等人何尝不是他自我的一部分。他人的堕落与邪恶,都仿佛是他自身的毒瘤,令他痛苦不已,必欲拔除而后快。哈姆雷特对女友奥菲利亚、对母亲乔特鲁德的那些锥心刺骨的话,便正显出他想要撄动人心、提升人性的艺术家倾向。正是由于对她们爱之深,他才如此痛下针砭,仿佛要把她们身上的弱点剜除一般。而哈姆雷特之所以迟迟延宕不去复仇,并不是因为他不爱父亲,而是因为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杀死一个克劳迪斯,而是重整人性的乾坤。问题不在于某个坏人如何凶残狠毒,而在于即便是善良可爱的人都会变得不可思议,在于一般人性底层潜伏着一个几乎深不见底、暗流涌动的黑洞。正是这个黑洞的存在,让哈姆雷特的复仇变得异常艰难,并使之在性质上等同于重建一个灵魂王国。这就注定了哈姆雷特的复仇必然走向本体性否定,只能在彻底的自我否定中“象征地完成”。后,哈姆雷特在或直接或间接地杀死了波洛涅斯、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奥菲利亚、雷欧提斯、克劳迪斯等人之后,命归黄泉。这个过程,是一个异常惨酷的自我否定过程。正如残雪所说:“每一个被杀的人都是王子的一部分,他杀掉他们,就是斩掉自己同世俗的联系。……囚徒高举屠刀突围,砍向的是自己的躯体。”(143)哈姆雷特杀掉这些同胞,犹如剔掉自我人性中污浊的部分一样;这既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净化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建灵魂、重整乾坤的过程。在剧末,当哈姆雷特倒地而亡时,肉身之恶剔除殆尽,一个的灵魂由此诞生。
(20)、(3)《麦克白》野心家麦克白将军从战场上立功凯旋,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利用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作客的机会,弑君而自立,后,这个血腥的篡位者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所战败而死去。他的妻子也因精神分裂而死。这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个人野心对人所起的腐蚀作用,是莎士比亚心理描写的杰作。
(1)、而且,无论是吃瓜群众还是文学系的学生,都常常会不知不觉地把《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andJuliet)误称为是莎翁的四大悲剧之.....
(2)、SceneIII. Gloucester’scastle.
(3)、SceneVII.AtentintheFrenchcamp.
(4)、于是,奥瑟罗问妻子要手帕,并说明这张手帕的来历:
(5)、但为什么大名鼎鼎的《罗朱》未能入选四大悲剧之一呢?我们来听听各方的看法:
(6)、1590-1612年间,莎士比亚创作成就辉煌,共作戏剧37部,叙事长诗两部、十四行诗一卷(154首)。1608年左右,获世袭绅士身份,荣归故里,直至终年。莎士比亚全部作品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莎剧以生动曲折的情节著称于世,构思壮阔,内容丰富,多采用多线索结构,将各种戏剧因素自然结合。其人物都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总以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显示自己的特色。语言丰富多彩、清新隽永,既富有哲理,又带有浓郁的诗意。他的创作集中地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文学成就。
(7)、《李》剧叙述不列颠王李尔将国土全分给了花言巧语的两个大女儿,而将秉性耿直的小女儿远嫁法国。终遭到长女次女百般虐待,流落荒野,疯癫而死。
(8)、SceneI.AroominPolonius’house.
(9)、 朱译莎士比亚戏剧不仅在读者中成了经典,对于我国的西方文学翻译史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朱生豪译莎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正值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初有成效。朱生豪的莎剧翻译不是一个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在社会多元文化系统下发生、培育和完成的文化建构实践。朱生豪的莎剧翻译实践处于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之下,呼应了新文化运动对抗封建僵化的文化制式和守旧的哲学美学思想的革命呼声,他的翻译过程是贴合文化革新的过程,他的翻译思想和翻译样式的形成既是个人美学观的表征,也来源于当时社会文化思潮和运动对特定文学样式的需求。
(10)、四大悲剧的书名都是一个人,而《罗朱》是两个人,所以它不是四大悲剧之一。
(11)、SceneI. Cyprus.Astreet.
(12)、SceneII.Aroominthecastle.
(13)、这就是我们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得到的特别一致的东西:结局在情感上很少令人满意。一旦秩序恢复,我们可以看到安东尼将会做出一些改变,减少凯撒留给人民的权力,剥夺雷必达斯的权力。哈姆雷特为他的父亲复仇,但失去了所有他爱的人,没有留下继承人的王国,而这个王国在片刻之间整洁地落在别人的手中。
(14)、SceneI. Asea-portinCyprus.Anopenplace near thequay.
(15)、我们本期推荐的好书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对照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译文为朱生豪翻译版本)。
(16)、SceneI.Aroominthecastle.
(17)、的确,要抵达真正的莎士比亚、完整的莎士比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跨越时空,与他伟大的心灵对话,和他鹅毛笔下所流淌的文字沟通。
(18)、为什么这个信物是手帕而不是其他小物件,比如戒指或项链?来源一中,奥瑟罗描述过手帕的制作过程,它是「一个二百岁的神巫在一阵心血来潮的时候缝就的,它那一缕缕丝线,也不是世间的凡蚕所吐;织成以后,它曾经在用处女的心炼成的丹液里浸过。」
(19)、在莎翁的《理查三世》和《亨利五世》两部历史剧中,他也曾提到草莓这一意象。比如《亨利五世》里,伊雷主教与坎特伯雷大主教谈起亨利五世时,说:「草莓生于荨麻之下,健硕的浆果在低级的果实旁边长得为茂盛肥大,所以王太子也只是用荒唐的面幕遮掩他的深谋远虑。」十四世纪以后的欧洲,草莓被认为是正直之人的象征,因为它的花儿洁白,果实鲜红,气味袭人,口感香甜。
(20)、勃拉班修的指控严重,在威尼斯如果有人使用巫术引诱少女,根据法律将得到严刑惩处。剧中奥瑟罗也指出使用巫术的后果:「要是你们根据她的报告,认为我是有罪的,你们不但可以撤销你们对我的信任,解除你们给我的职权,并且可以把我判处死刑。」
(1)、从一开始父亲的死亡、自己对奥菲莉娅父亲的误杀、奥菲莉娅的意外死亡。哈姆雷特看了太多人生命的消逝之后,哈姆雷特只能一个人躲在昏暗的角落里流泪痛哭,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心以及自己看到死亡之后的悲伤和恐惧占据了哈姆雷特大半的内心世界。哈姆雷特自己内心已经不愿意看到甚至是恐惧看到死亡的出现,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复仇脚步的进程。
(2)、当一方或另一方赢得斗争,建立新秩序或重新建立旧秩序时,这个循环就结束了。如果叛军输掉战斗,这将被视为一场悲剧。旧秩序在《凯撒大帝》中以安东尼和屋大维的形式被重新强加。
(3)、达西曾在墨尔本戏剧公司、悉尼戏剧院、和新西兰饰演莎剧中的主演,包括《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达西曾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雷诺克斯的莎士比亚公司学习。他还曾就读于著名的第16街表演学校。
(4)、如哈姆雷特就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惨痛的变故使他所珍视的理想全部破灭,为父报仇、重整乾坤又使他感到任务艰难,因而忧郁、犹豫,陷入深刻的思索。
(5)、然后,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这就是所谓的革命周期。
(6)、“哈姆雷特为什么迟迟不报仇?”《王子复仇记》中主人公哈姆雷特面对这自己母亲的出轨,叔叔的乱伦以及爱人的叛离却一直在隐忍,是为了什么?
(7)、SceneI.Aroominthecastle.
(8)、SceneV.Elsinore.Aroominthecastle.
(9)、如果手帕仅仅是一份礼物,你会因为别人丢失了你送的礼物而恼怒,甚至杀害对方吗?显然不可能。所以,手帕在奥瑟罗心中的份量是礼物的属性远远不能承担的。随着剧情的发展,伊阿古试探奥瑟罗说:「既然是她的东西,我想她可以把它送给无论什么的人。」可是奥瑟罗却回答说:「她的贞操也是她自己的东西,她也可以把它送给无论什么人吗?」
(10)、著名的悲剧有许多,如《俄狄浦斯王》、《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罗密欧与朱丽叶》、《安娜·克里斯蒂》、《浮士德》、《哈姆雷特》、《雷雨》、《椅子》等等。总之,悲剧能表现矛盾斗争的内在生命运动,从有限的个人窥见那无限的光辉的宇宙苍穹,以个人渺小之力体现出人类的无坚不摧的伟大。 什么是喜剧? 喜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它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它源于古希腊,由在收获季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演变而来。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
(11)、SceneII.Aroomofstateinthecastle
(12)、SceneII. BeforeAlbany’spalace.
(13)、SceneVI. Achamberinafarmhouseadjoiningthecastle.
(14)、SceneI. KingLear’spalace.
(15)、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16)、SceneII. Aroominthecastle.
(17)、SceneIII. TheFrenchcampnearDover.
(18)、鲁讯说: 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了给人看;
(19)、当时社会时代的大背景仍然没有完全脱离于以前对于神权、神学的至高无上的理解程度,所有的人们都认为神权是大于人权的,所以在这部剧中做梦中的场景、哈姆雷特在守墓的时候看到的自己父王的亡魂以及之后哈姆雷特曾经的爱人奥菲莉娅因为受到打击精神恍惚之中意外死亡时候灵魂变为天鹅的场景都想观众传达着“神”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现实,既然有着神的存在那么必然会出现其对立面“恶魔”的出现,哈姆雷特作为整个“食物链”低端的人来说是没有办法准确分辨出上帝和恶魔的。因此面对于父亲的亡魂,哈姆雷特没有办法选择完全的相信与听从指导去快速的复仇。
(20)、作为采取行动的结果,我们将在叛军和当局之间发生冲突。这就把我们带到了生死之战。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莎士比亚对悲剧的定义是什么精辟14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