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背景
1、苏格拉底的思想内容
(1)、这些理念定义了德性,并规定了人灵魂的价值。更令人惊讶的是,苏格拉底坚持认为,灵魂甚至在人出生之时就认识到了这些理念。但是,这些理念绝不只是“在我们之中”。它们属于理念世界,只能为哲学家领会。为什么根本上只有哲学家适合统治,而无知者必须意识到自己不适合统治,原因就在这里。
(2)、对哲学家来说,死是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3)、苏格拉底在不断的探寻思考中得到了真正的答案,那就是雅典人的骄傲自大,沉溺于世俗的物质享受,而忘记了真实存在于心灵深处的高尚需要。
(4)、(20)柏拉图:《费德罗篇》278d。另参阅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71页。
(5)、当他和人讨论某一问题已有所进展的时候,他总是从已取得一致同意的论点逐步前进,认为这是讨论问题的一个可靠的方法;因此,每当他发表言论的时候,在我所知道的人中,他是容易获得听众同意的人。( 同上,第182页。)
(6)、此外,当时社会上守法的风尚也正在消逝,个人为所欲为和奢靡的风气不断滋长,人们竞相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传统的宗教信仰业已动摇,而当时活跃于雅典的智者却大力宣传足以导致无原则、无是非、无道德的相对主义、个人主义的观点,即人是万物的尺度。
(7)、40岁时,苏格拉底成了雅典远近闻名的人物,并进入五百人会议(贵族会议被剥夺权力后,雅典城邦实行了直接民主制度,公民大会对一切重大问题进行投票表决,同时设置了五百人会议,管理港口、军事设备和其他公共财物,并为议会准备日程。五百人会议每年抽签轮换人选。这种业余人员组成的政府建立在这样的设想上:一般公民有能力参与城邦事务,能够以爱国之心履行其对城邦的责任)。
(8)、(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9)、知识是可教的,但在苏格拉底的心目中,什么是可教性?就其哲学思想来看,应是可普遍传达的。
(10)、(8)JacquesLacan,LeSeminarofJacquesLacan,LivreI:Freud’sPapersonTechnique,1953-1954(ed.Jacques-AlainMiller),Cambridge,19
(11)、苏格拉底哲学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大苏格拉底派)的影响。
(12)、(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君舟民水,仁义王道,通过学“礼”来改变。
(13)、到了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民主制却走过了头,演变成了极端的民主,竟发展到用抽签的办法来选举官吏和陪审团团员,把城邦交给偶然中签的人管理,中签者良莠不齐,贤能者不能掌握城邦的命运。
(14)、苏格拉底的“自我”不同于智者的“人”,是理性的实体。苏格拉底提出了关于伦理与道德哲学的基本命题:道理与知识的同一性。
(15)、苏格拉底与古希腊人一样同意肉体的存在,因而他无法否认情欲支配行为,但从理论上讲,单纯由情欲出发是恶的,因为其缺乏理性,因而“无知”。只有理性知识的人才能为善,才能分辨善、恶。这样,“趋善避恶”就上升到了理性的内容了。
(16)、(21)Heinric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296页。苏格拉底的神学倾向在其知识论与伦理学中都有所显露,以致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拉斯谟写道:“圣苏格拉底,为我们祈祷吧!”(见FrederickArtz:《中世纪的心灵》,纽约:AlfredA.Knopf,1958年,11页)不过,与基督教神学的本质区别在于,苏格拉底并没有提出信仰问题,他对神的诉求实则是他理智的要求。
(17)、在我们研究《巴门尼德》这篇对话时,可以看出,柏拉图写这篇对话,并不仅仅是想记载两位伟大的哲学家,这还与他理论的变化有关。在这个观点上,我们应该吸纳一些反对者的意见,即柏拉图也想记述一些自己的理论倾向发生变化的事。但无论如何,是不该怀疑这篇对话的真实性及实际意义的。
(18)、这个文本真正地记录了在其愚蠢的轨迹中的天真。在仍旧非思想地靠近幻想的现实的意义上,在巴门尼德论存在的命题中的确有某种非真实之物。但是诗的形式成为数学之中的一个伟大的部分。改变、承袭、构形:诗的修辞图景仿佛被一道无意识的闪电烙下的即将来临的数学化特征的烙印;通过诗,巴门尼德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对真实的思想的把握只能通过文字的规范性力量来建立。正因为如此,前苏格拉底思想值得称赞:他们希望将思想从所有把思想看成是单纯知识传递的形象中解放出来。他们将思想托付于文字的偶然的关怀,那种文字将诗留给了数学的临时性的匮乏。
(19)、现代对于“辩证法”通常是其主张对立统看事物是有其规律变化、发展的;与其相对立的则是看事物为不动的“形而上学”,是否认事物间矛盾的。
(20)、(7)JacquesLacan,LeSeminarofJacquesLacan,LivreVII:TheEthicsofPsychoanalysis,1959-1960(ed.Jacques-AlainMiller),NewYork,19
2、苏格拉底的思想及背景
(1)、(17)所谓“自知”与“自知无知”的等同肯定是至少在公元前423年阿里斯托芬的《云》上演时苏格拉底即已明确提出的观点。剧中斯特莱普西亚德(Strepsiades)劝其子到苏格拉底那里去学习,而其子诧异到那里去学什么,前者的回答是:“〔在那里〕你可以学到人类所有智慧的东西,而且你将认识你自己,知道你是多么糊涂、多么愚蠢。”(《云》840~843行)然而这条明显讽刺苏格拉底的材料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注意。
(2)、(4)由p、q这样命题的不成立而提出真正定义的可能性,其一般的情形是“A是对B的知识”(如“勇敢乃是有关可怕与不可怕的事物的知识”〔《普罗塔哥拉篇》360d〕)。
(3)、在苏格拉底的实践中,“诘问”的开端总是以“我不知道”开始并进而也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一开端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Socrates’irony)。根据贡佩茨的研究,“讽刺”一词在希腊文中本来指喜好恶作剧,特别是狡猾地宣称自己的谦恭以让对手落入圈套,因而好被译作“自我贬抑”(self-depreciation)不过,恶作剧显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而只是进入实质问题的入口。他的讽刺与诘问的目的是双重的:一方面是试图发现人们应当如何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考验谈话对方是否在过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从而让对方意识到把握生活之真实意义的重要性。
(4)、差异的首要性让赫拉克利特在冥王同酒神的等同中,察觉到阳具的双重投入。或者如同拉康在酒醉过程的笔记中指出:“(赫拉克利特)让我们上升到这一点,即在那里,他指出如果不涉及冥王哈迪斯或者狂欢的典礼,它就不过是一场令人生厌的生殖崇拜的典礼。”(7)p299按照拉康所说,柏拉图让差异屈从于认同使得他无法达到这一高度。
(5)、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6)、苏格拉底表现得为含糊的地方,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我的边界问题。苏格拉底声称有内在的声音,即“精灵”(daemon),使他不至于越界。a这个精灵再三告诉他,有很多事他还不知道,他无知,但是,只有知识能够拯救他的灵魂。尽管如此,德尔菲的神谕却告诉苏格拉底,他是世界上有智慧的人。这两种声音并置于前,你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智慧用冷酷的现实让你明白,你什么也不知道。相比之下,苏格拉底认为他的同胞公民,尤其是那些没有受过教育却以为自己知道很多的民主分子,是十足的笨蛋。他还自作主张去他们知道这一点。比如,他通过询问“什么是德性?”“什么是知识?”和“什么是正义?”这样的问题,巧妙地表明哲学问题的困难以及他的民主分子同胞的愚蠢。
(7)、当时雅典哲学思想分成两派,一派研究自然现象,另一派探讨人间规则。虽然苏格拉底研究过自然科学,但是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居民。”这充分体现他对人类的重视远超过了自然。当时有人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也就是说,“我”是判断事物的标准。没有了普遍真理,没有了道德的约束,人们恣意妄为,知识也就靠不住了。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苏格拉底坚决反对,他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真理才是万物的尺度,只有不断寻求真理,按真理约束自己,才是正确的道路。
(8)、当今世界的不合理现象,不论是民主政体、贵族政体或是专制政体,都无法通过重大的政治行为来消除。每一种社会改良的先决条件要求每个人都要受教育,以便能自我教育。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一个正直的人,他同时就会是一个正直的公民。
(9)、(2)JacquesLacan,LeSeminarofJacquesLacan,LivreXX:OnFeminineSexuality,theLimitsofloveandKnowledge,1972-1973(ed.Jacques-AlainMiller),NewYork:BruceFinkl,19
(10)、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11)、苏格拉底“理念论”的重点是指出“理念”与“意象”的不同之处,确立其普遍性,用理念的普遍和知识代替感觉。
(12)、理解苏格拉底的贡献的关键在于认识到他对所谓德性概念的执着与强化,这一点在另一方面亦可以使我们对“苏格拉底是谁”或者“历史上真正的苏格拉底到底持一种什么样的学说”或者“我们是否有可能在苏格拉底与柏拉图之间做出恰当的区分”这样的问题得出较为合理的解答。从近代希腊哲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Diels开始,苏格拉底即被当作一个“未知的X”(1)来处理,而给这个X取何值则一直是人们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显然在于我们将把X这个变量置于什么样的“方程式”之中,因为不同的“方程式”势必使我们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材料,除少数极端的论者,如阿斯特(G.A.Ast)、迈耶尔(H.Maier)、克罗斯特(A.H.Chroust)等人大多数论者都至少承认苏格拉底是作为哲学家而在历史上留下不可抹杀的痕迹的,而造成那些极端论者的观点的因素乃是他们既忽视了柏拉图的全部记述,又忽视了亚里士多德的记述,同时也忽视了包括喜剧家阿里斯托芬与军事家色诺芬的记述。事实上,只要多加努力,我们可以在这诸多的“苏格拉底”之间找到描述一个统一的苏格拉底的线索。
(13)、苏格拉底曾说,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个精灵,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它都在观望着,每当我们想做坏事的时候,良知的精灵就会跳出来阻止我们,对我们说“不可以”。但若这是一件该做的事情,精灵则不会做出任何举动。良心的谴责,会让我们对错的行为不安和不忍。
(14)、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5)、苏格拉底认为,“自知”不仅体现在道德方面,更体现在知识方面。它不仅告诫普通人,更是对自然哲学家们的警示。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正确地对待传统知识,并把实践理论、思辨理性、道德哲学和知识论统一起来,立足于实践理性的道德哲学,寻求一种确定的、永恒的哲学真理。
(16)、苏格拉底看清了时代的危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便是“追求真理”,他认为“没有经过反省与检讨的人生,是不值得的”。
(17)、所谓“本源”、“真谛”,始终是一个追求的目标,而对其本身的认识,形成了专门的、同时又渗透所有方面的学科:哲学。所以,我们研究前苏格拉底哲学时已经说过,“始基”问题的提出,正是哲学意识的开始。
(18)、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一个分水岭。苏格拉底扩大了哲学研究的范围,他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他引用德菲尔阿波罗神庙所镌刻的那句神谕来呼吁世人:“认识自己”,旨在希望人们能通过对心灵的思考来追求德行。
(19)、前苏格拉底思想对拉康的启示的力量是隐秘——我几乎会说它是被加密。这里涉及三个思想家:恩培多克勒、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与这三个思想家的关联本身可以从四个主要问题上来把握。第一个问题可以这样表述:精神分析承袭了何种思想的原动力?这个问题远远超越了我们通过笛卡尔跨入的现代主体的那道门槛,亦即拉康所谓的科学主体问题。当然,精神分析只能在这些现代性元素之中展现出来。但作为思想意志(vouloir-penser)的一般景象,它不可思议地让我们面对着在我们的位置上本源的东西。这里的需要了解的是,当我们在严格的西方思想史中界定精神分析的地位时,问题出在哪里?精神分析在西方思想史上制造了一个断裂,这个思想史并不完全是由哲学建构的,相反,它哲学巩固了这个思想史。
(20)、(2)参阅H.Maier:《苏格拉底:他的工作与历史地位》,图宾根,1913年;A.H.Chroust:《苏格拉底其人及其神话》,印第安纳:圣母大学出版社,1957年。关于这方面的详细情况,可参阅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北京:人民出版杜,1986年)的第一部分:“史料问题”。
3、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及意义
(1)、苏格拉底天资聪颖,而且特别好学,不久就学会了雕刻。但不幸的是,父亲的过早去世让原本就贫寒的家庭陷入了危机。幸好有一位好心的雅典人资助了他们,使未成年的苏格拉底在雕刻之余有了学习的机会。
(2)、这难道是说,前苏格拉底的形下学家仍然停留在赋予我们对世界的幻觉的神话叙述的边缘吗?不,他们描绘出同传统知识真正的断裂,尽管他们在数学方面很无知。
(3)、从根本上讲,苏格拉底把智者的感性的人变为理性的人,以其为核心展开自己的哲学。那么,人就不是感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与之对立的。人想要成为自然的主人。
(4)、设计与哲学ID:PhilosophyDesign
(5)、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
(6)、他追求的是伟大的真理。所以中年后的苏格拉底的身份是“老师”,但这个老师不喜欢把上课变成演讲,而是与学生沟通对话。他甚至整天在街上“闲晃”,一有机会就找人谈话。在聊天过程中,他更多的了解其他一些智者的想法。通过和他们交流,他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于是更深刻的了解真理,更好的自我检讨与反省。同时,他作为一个智者,也把真正的真理与真正的知识带给了许多人,以便这些人可以自我检讨与反省。面对真理,他有很多身份,学生、老师、智者等。
(7)、古希腊哲学由早期的“自然”哲学转化为苏格拉底的“自我”哲学,“精神”这一实体终确立,此根本性的转折,向世人宣告了唯心主义哲学的成熟。这个学派的初形态是以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理念论”为基础的。
(8)、苏格拉底由于没有明确的实体论,导致他无法确认“善”的知识。他承认自己无知,但又意识到“善”必然存在。事实上,“善”在苏格拉底那里只是以一种德性力量的形态存在,而其知识则由他的弟子们继续做出探索。
(9)、这就是苏格拉底的虔诚。首先,他相信真理会在正确的发问中显现出来,自知无知就不会无知,相反会产生决定生命意义的知识。其次,苏格拉底的虔诚表现在他对古希腊众城邦神明的信仰中。后,苏格拉底的虔诚也表现在对守护神的敬意里。受过苏格拉底影响的人通过思考而潜移默化,使自己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思考使人在与道合一的过程中保持独立的地位,在思考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发展的大可能性,不过借助这种思考我们也可能进入虚无。因此,思考的真实在于,它是美好人性和理想社会的“前显现”,借“思”来展现将成为现实的东西,而这东西又要超过思考本身。
(10)、这就是为何他们的著作预示着数学化,尽管后者没有显现在其文学形式之中。其征兆正好体现在其矛盾性颠覆中,即对诗的形式的应用。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前苏格拉底思想家的诗与柏拉图的数学决不是对立的,拉康一个极富见地的观点是,对于前苏格拉底思想来说,诗是接近于数学的东西。诗的形式是一种伟大的天真。对于拉康而言,它甚至超越了陈述中的明显的内容,因为它是数学规则的一部分。在《依旧》中,他写到:
(11)、(30)关于psychē概念的含义,CharlesKahn在其《赫拉克利特的艺术与思想》(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126~127页)、MarthaNussbaum在其《赫拉克利特的Psychē概念》(载《智慧》〔Phrohesis〕杂志Vol.17〔1972〕,1~15页)中都有详尽的考察。
(12)、通常从哲学角度来接近拉康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他是反哲学家,而且不会有人轻易被冠以这个称号。
(13)、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14)、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引进新神论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
(15)、总之,整个雅典城邦呈现出一幅动荡、衰败的景象。
(16)、(目的:加强_集权。影响:加强了_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7)、他的学生曾去神殿向神求签来询问谁是全雅典聪明的人。神告诉他说无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这个学生回去把此事告知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出于自身的怀疑便开始在全城之中寻找一个比他更加聪明的人。他拜访了雅典的许多权贵,其中有当时掌权的众多政治家、闻名一方的著名诗人、负责实际建设工作、建出众多美轮美奂建筑的工艺家。但这些知名人士却全部让苏格拉底大为失望。
(18)、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在当时的雅典是一个反传统的“异类”,他只相信自己心中的“灵异”,而对传统的信仰持怀疑和不敬的态度。因此,他在公元前399年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罪名是“不信城邦诸神、自创新神”和“败坏青年”两条。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就是他们控告苏格拉底引诱青年背离各个城邦历来所信奉的、具有宗法象征意义的特殊的多神,而要他们相信一个统一的、的理性之神。对此,我曾在《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中,依据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指出:
(19)、(29)在苏格拉底那里,“神”的观念是复杂的,一方面可视为一个未知世界的主宰者(如他在法庭申辩结束时所说的那样),另一方面他所称的“灵异”(daimonion)也具有神的品性,而这灵异如他所称并不指引他去做什么,而只是阻止他做某些事,比如不要参与公众的政治生活(见柏拉图:《申辩篇》31d)。
(20)、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苏格拉底思想产生的背景
(1)、第一哲学家ID:firstphilosopher
(2)、我们怀疑,拉康重新以这种方式调整了背景,为的是进一步强调这种无序和非关系是真理的关键。在这一点上,他临时建立其恩培多克勒和赫拉克利特的对偶关系。恩培多克勒分离了两个术语,借助这两个术语,非关系的必然性被描绘出来;当其被真理展开之时,恩培多克勒命名了这两个激情。赫拉克利特坚持无序的首要性;他是一位将非关系的年代谱系凌驾于关系之上的思想家。例如,在《精神分析中的侵犯性》中论述死亡驱力之后的几行中提到:“关键性的断裂是人的建构,这让先于其形成的环境观念变得不可理解,一种‘否定’的力比多让赫拉克利特的无序观念再次光芒四射,而以弗所人(赫拉克利特)相信无序先于和谐而存在。”(4)p24
(3)、很幸运,巴门尼德实际上在写诗。难道他不是在用极其类似于数学的语言机制——在这里,语言的明证具有优先性——即承袭之后是改变,改变之后是构形?正是因为巴门尼德是一个诗人,他才用不愚蠢的方式说出他们必须向我们诉说的东西。否则,我无法知道,存在存在和非存在不存在的观念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我会亲自发现那些愚蠢之处。(2)p22
(4)、·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5)、历来有许多人、特别是中国的读者不明白,苏格拉底那么热衷于为一个概念“下定义”,这究竟和他标榜的“虔诚”、“正义”和“信神”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苏格拉底看来,下定义作为理性的逻各斯,正是努斯向上(向神)超越的一种必要的甚至的程序和手段,因此本身就是对神的一种“侍奉”;这种工作是很费力的,也是需要虔诚的心态才能进行的;而所谓“正义”,无非就是把定义好了的概念毫不含糊地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并守住它(守法)。因为只有出自一个共同的普遍概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人们才能有法可依,才能做到“同心协力”的一致,而这是符合神的目的的。( 游叙弗伦在与苏格拉底的讨论中,几乎眼看就要接触到这一答案了,他说:“我认为公正的这个虔诚和虔诚的部分与对诸神的侍奉有关,而剩余部分与人的侍奉有关”,受到苏格拉底的表扬;但他马上又跌回到具体感性的事物上,把“侍奉”和虔敬理解为和神在好处上互相做“交易”的一门“技艺”了。见《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第2253页。)所以苏格拉底把他对定义的追求看得很神圣,不像智者派那样视为儿戏,而是视为神派他到雅典来的使命。他在法庭上说:
(6)、真理: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7)、②.教育任务:解决的探究伦理、道德问题。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8)、我们应如何来概括在“伟大”和“天真”之间的特殊平衡的特征?伟大之处在于相信真实问题同语言问题是相互匹配的;天真并没有将这种信念当作其真理原则,其真理原则在于数学化。
(9)、后一点很关键。拉康没有将前苏格拉底思想设想为一种传统的缔造者,或者在他们之中的一种遗失的传统。传统是让对世界的幻想“叙说”(faittra-diction)为现实的东西。由于他们完全信任话语的至高地位,前苏格拉底思想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大胆地打破了所有知识的传统形式。
(10)、从苏格拉底经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始终试图在一个统摄万物的知识框架内寻求有关世界的答案,建造了世界史上的第一座哲学殿堂。然而,由于“知识”的统摄和对“意见”的贬抑,造成人们在纷繁意见世界中的无所适从。在罗马帝国风雨飘摇的年代,来自地中海东岸的犹太教传统以其不容置疑的生活信念“接管”了希腊哲人的意见世界,完成了对希腊哲学传统的颠覆性改造,使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这也意味着希腊哲学的悲剧性结局。
(11)、卡尔•雅斯贝尔斯(1883-1969),德国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奥登堡。早年 曾在海德堡和慕尼黑大学学法律,后来在柏林、格廷根和海德堡大学学医,1909年获海德堡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普通精神病理学》《理性和生存》《生存主义》《论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伟大的哲学家》《人类的未来》《什么是教育》。
(12)、(32)W.K.C.Guthrie:《希腊哲学史》第三卷,417页。
(13)、直到克尔凯郭尔才发现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本源以及在现代世界里苏格拉底深刻的意义所在。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反讽(刺激学生感到离真理甚远)、催产术(通过问答逐渐使真理显明),以及探索发掘真理,而非传递真理。
(14)、苏格拉底还强调了善的重要性,认为善是一切事物的根因,这些观点为后来的唯心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苏格拉底不提倡对学生进行灌输,更多的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这同样为后来的辩论法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16)、苏格拉底大的特点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他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坚持真、善、理性的信念。这是一位思想家义不容辞的职责。苏格拉底不知何为神明,但谈的却是神明之事。不论世界怎样变化,他仍然坚持这一原则。
(17)、(19)参阅GregoryVlastos:《苏格拉底的诘问法》,载《牛津古代哲学研究》Vol.JuliaAnnas编,牛津:ClarendonPress,1983年,39页。
(18)、作者常常将不同哲学家的观点相互勾连、对比阐述,以开放讨论的方式,而非单纯罗列观点,呈现出流动而非静止的哲学史全貌,引导读者对哲学主题、思想张力进行深入思考。
(19)、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
(20)、伦理: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知识即道德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
5、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产生的背景
(1)、虽然巴门尼德的存在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在确认实体存在的意义上却是一致的。
(2)、心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3)、在拉康的著作中,否定的力比多总是与赫拉克利特联系在一起。简而言之,爱、恨、真理和知识之间的联系是恩培多克勒建立起来的,后来被无序和非关系的古代思想家赫拉克利特所激进化。
(4)、我们已经指出,在他们迂回曲折的论证和富有技巧的修辞中,智术师常常会给出深刻的观点。在今天的人们看来,他们是“骗子”,他们的论证是纯粹的“诡辩”,但事实上,他们有大量要教导的价值。确实,他们声称要教授德性。对此,苏格拉底不同意。他认为,德性不可教。尽管如此,他与其他智术师一样认为德性很重要,并且模仿他们的方法。总之,他们共同针对前苏格拉底哲学抽象的、有时还深奥难懂的困惑,以及常常随之而来的的自信提供了一种健全的矫正方法,具体而言,这种前苏格拉底哲学的代表就是巴门尼德和芝诺。反讽的是,“诡辩”向来被用作苏格拉底的对照物,而苏格拉底则被柏拉图塑造为所有哲学家的英雄和智术师们的克星。的确,柏拉图把许多智术师塑造成苏格拉底的受害者、“对话者”和可笑的陪衬者。在对话中,好台词向来只为苏格拉底保留,几乎不会落在智术师身上。
(5)、心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6)、与此同时,雅斯贝尔斯还是一位教育家,他认为,“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
(7)、(4)RobertWardy:《苏格拉底的不虔诚》(手稿),1页。
(8)、当然,第三个问题是为了准确地界定拉康同海德格尔的关系。在我们看来,正是海德格尔复活了被遗忘的前苏格拉底思想的起源,我们的命运正是从这些起源之上腾飞起来的。如果在这里将拉康同海德格尔做一个“比较”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毫无意义,那么单是这些起源问题就可以让我们为了寻找让一方引述和译介另一方的尺度而进行研究。
(9)、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土地兼并问题
(10)、首先,如同拉康自己所说,他们可以将爱看成是让存在同自己直接面对面的东西;这个表达在恩培多克勒对爱的描述中是“凝聚和和谐的力量”。其次,前苏格拉底思想家指出正是爱让二释放出来,即在两性之间的差异之谜。爱是非关系的外表,这种性的非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让所有的重要关系都遭到了穿透或取消。对一的穿透和取消正是将爱同真理问题并置在一起的东西。我们在这里在关系的位置上带入了非关系的存在,这一事实让我们可以说,知识是在恨的图景中所体验到的真理的一部分。与爱和无知一样,恨也是真理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一种被想象为关系的非关系。
(11)、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表明了实践的主体与知识之间有着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无法克服的矛盾,人的德如要成为真正的知识,仍需面临与万物始基一样的问题。知识只是经验与科学的。历史的辩证讽刺在于:苏格拉底认为只要把哲学带回人间,就可得知真理,但事实却是人的伦理、首先领域与自然领域一样,要探寻其“本源”,结果也与自然哲学一样了。
(12)、问题是由苏格拉底在《游叙弗伦篇》中的一段话而引起的。他在一开始听说游叙弗伦要去控告自己的父亲“杀人罪”时,立刻就说:
(13)、苏格拉底又是一位伟大的道德改革家:不是社会改革家,而是一位良知改革家,这种良知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能够建起或者毁掉一个社会的习俗制度。( 伏拉斯托斯:《苏格拉底的悖论》,顾丽玲译,载同上,第147页。)
(14)、(3)JacquesLacan,“TheFunctionandFieldofSpeechandLanguageinPsychoanalysis’,inÉcrits:ASelection,London,200
(15)、(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16)、拉康象征性地指出恩培多克勒将真理看作是将爱同恨联系起来的扭曲的力量。恩培多克勒看到,我们的存在问题,以及什么能被其真理陈述出来的问题都预先设定了对一种非关系的承认,这是一种原生性的无序。如果我们不再按照某种辩证的对立的主题来曲解之,爱与恨的张力关系就是这种无序的可能的名称之一。
(17)、 人物简介: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辉煌的教育思想成就主要包含于他的哲学思辨内容当中。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哲。也被誉为西方教育史上具有长远影响的第一位教育家。
(18)、(6)JacquesLacan,‘OnaQuestionPreliminarytoAnyPossibleTreatmentofPsychosis’,inÉcrits:ASelection,London,200
(19)、对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在哲学学说上的关系,我们的基本看法是:苏格拉底的主要学说观点,都在柏拉图的著作中。柏拉图的思想是苏格拉底思想的继承与延伸。他们的思想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区分。而这种区分的依据,同样在柏拉图的著作中。
(20)、应指出,苏格拉底在为自己的“理念论”作论证时所用的方法含有许多原始朴素的地方,他所讨论的问题本身是基本的哲学问题,理念世界的确立,表明了理性世界的确定。
(1)、(1)谈话对方提出一条命题p(通常是当时流行的意见,比如“勇敢就是灵魂的一种耐力”〔《拉克斯篇》192d〕,“公正乃是强者的统治和优势”〔《高尔吉亚篇》483d〕,等等),苏格拉底很快即以反例证明此条命题不成立;
(2)、在讨论苏格拉底“理念论”时我们曾指出,“理念”并不是静观、知觉的概括,而是对事物功能作用的理解产物。苏格拉底“美德即为知识”这个命题所受的批评之一就是等同了“知”与“行”,否认了“知”与“行”的区别与矛盾,但苏格拉底是从自己的基本哲学立场来立论的,“理念”就是“善”,“理念”本身就有一种现实性力量。
(3)、在希腊到处都有要求人民立誓同心协力的律法,而到处人们也都在立誓这样做。……因为凡人民遵守律法的城邦就强大,幸福,但如果没有同心协力,任何城邦也治理不好,任何家庭也管理不好。作为一个人民,除了遵守律法,还有什么方法能够使自己少受城邦的惩罚、多得到国人的尊敬呢?还有什么方法能够使自己在法庭上少遭失败、多获得胜利呢?人们愿意信任并把自己的钱财或子女托付给谁呢?父母、亲属、家奴、朋友、同胞或异乡人能够从谁手里更可靠地得到公正的待遇呢?……( 同上,第166页。)
(4)、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认为道德只能凭心灵和神的安排,道德教育就是使人认识心灵和神,听从神灵的训示。
(5)、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6)、但另一方面,至少有一种前苏格拉底思想家建立的传统是拉康来打破的:即哲学传统。这是因为拉康是一位反哲学家。不过,在某种意义上,这个反哲学家的宣言已经由赫拉克利特宣布了。哲学观念是为了真实的匮乏而思考(l’êtrepense,aumanquéleréel)。与这种观念相反,赫拉克利特立即推进了含义的不光滑的维度,既没有启示,也没有异化,而只有一个行动。同样,精神分析的核心在于行动本身。这样,赫拉克利特在这里不仅主张主性,主张德尔斐的神谕,也同时主张哲学家是听从于存在声音的人,一群思考的人。
(7)、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述,“苏格拉底自己忙于伦理问题的研究,并且摒弃了整个自然世界,他仅仅在伦理问题中寻求共相(katholou),第一个开始关心定义〔的问题〕。”(7)“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出定义问题……由于他在寻求推理〔的方法〕,而‘某物是什么’(tiesti)恰恰是推理的前提,所以他也就是在寻求本质(ousia)……不过,苏格拉底并没有使共相成为分离地存在的。”(8)这两段关键的引文表明:(1)苏格拉底并不关心自然哲学的研究,而仅仅执着于伦理问题的探论(9);(2)苏格拉底寻求伦理概念的定义(共相);(3)对于苏格拉底来说,共相并不如后来理念论所主张的那样是分离于感性事物而存在的。除了我们对亚里士多德所用的术语可能有所保留外(比如,我们可以怀疑苏格拉底是否真正如他所说是要创立推理方法),这三点都吻合于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苏格拉底的实践在此,共相问题与德性问题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表明苏格拉底哲学首先即是对智者学派的活动所造成的道德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全面改造,其知识论兴趣与伦理学兴趣共同构成一种统一的哲学实践。一方面,他对道德概念的普遍定义的寻求表明他的伦理学的努力方向是知识论的,亦即是试图以巴门尼德开创的本质主义的传统来克服道德信念的约定论解释,这一点使他注定不会成为一个宗教人物而始终保持是一名“知识分子”;另一方面,他的伦理学兴趣使他的知识论(本质论)被赋予了特定的使命感,即是说,他是试图以其知识论来全面解决雅典城邦的道德危机,并进而为城邦政制的重建提供一个新的道德基础。在此问题上,耶格尔对柏拉图的一些评论也同样适用于(甚至更加适用于)苏格拉底:柏拉图学园“不可能采纳任何将哲学问题限制于知识问题的研究课题”,因而所谓知识问题就是德性问题由于这样一种特定取向的努力,苏格拉底使得德性这一功能性概念更多地具有了道德的含义,使之成为人之为人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而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得事业成功所要求的“资质”(competence)或“素质”(quality,character)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其定义的探究,德性概念从而成为要求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而不再是人的自然本性,更不是因人而异、约定俗成的东西,智者们提供的教育因而也就不再能够满足人们对德性的要求,智者的教育资格从而在理论上被剥夺。然而,他对智者的批判并不等同于阿里斯托芬那样的维护传统的人士的批判,而是作为一个道德的改造者来进行批判的,其结果是同时造成了与传统及政治的冲突,亦即普遍知识与通过选举产生的社会的冲突。“城邦的守护者们感到这位雅典怪人自己选择的角色乃是一位理智卓越者对大多数人视为正当和善的东西的反抗,因而也是对城邦安全的威胁。”(13)
(8)、“分析的”的逻辑方法是求思维的一贯性与必然性,不承认矛盾命题合乎逻辑,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只存在于思想中的理念变为多种逻辑范畴,进而掌握“存在”的真理,在变化的“存在”中求出不变的本质规律,此是分析的方法,不是辩证的方法。
(9)、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
(10)、从柏拉图的相关对话中可以看出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的发展轮廓与方向,对照来看,其观念大体还是一致的,是由苏格拉底哲学的伦理学经过柏拉图而推广开来的。
(11)、“知识为美德”、“无人故意为恶”,在古代通常是可接受的,只是各学派对其见解不同。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与“善”统“善”与“恶”对立,“知识”与“无知”对立,所以,“知识”总是真的,只有“意见”才有真假,“知识”就是“真理”。
(12)、但在当时,苏格拉底的这种大胆改革的思想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所以在法庭上指控他的人(米利托斯)说:“但苏格拉底不仅使他的门人轻视他们的父母,同时他也使他们轻看别的亲属”。而为他辩护的色诺芬则说:“但苏格拉底说这些话,并不是要他的门人把自己的父亲活活地埋葬掉,或者把自己的身体分成碎块,而是要向他们证明,凡是无意识的东西就是无价值的,他劝勉各人要努力尽可能地使自己成为聪明有用的人,无论他所希望的是否受到父亲兄弟或别人的器重,他都不可因信赖亲属而忽略培养自己,而是应当努力使自己对于那些他所希望器重的人有所裨益。”(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19页。)如果说控告他的人只看到苏格拉底的思想破坏城邦传统习俗的消极面的话,那么为他辩护的人(色诺芬)则只强调他的建设新的价值原则的积极面,但双方所说的都是事实。而对当时的一般人来说,这一“炸毁”家庭血缘纽带的消极面比积极面显得更难接受,因而给人印象深刻。这一点在阿里斯托芬专门用来讽刺苏格拉底的喜剧《云》中得到了真实的表现。
(13)、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头目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据说有一次,克利提阿斯想要霸占一个富人的财产,他命令苏格拉底带领四个人去逮捕那个富人。苏格拉底极其反感克利提阿斯的这种做法,于是他抵制了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开谴责其暴行。恼怒的克利提阿斯不准他再接近青年,并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让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而苏格拉底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依旧我行我素。
(14)、在西方哲学史上,智者普罗泰戈拉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相对于古代那种以“神的尺度”看待万物而言,显然是一种进步。但这个命题也存在歧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其中自然也就包含了“人是自身的尺度”。
(15)、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社会走向没落,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孔子提出了他的治国思想。
(16)、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_、“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经世致用、亡国与亡天下
(17)、(2)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18)、摘自:《希腊哲学的悲剧》第二章《拯救现象》
(19)、天哪,游叙弗伦!普通民众肯定不会深明大义。我想,任何普通人都不会认为控告自己的父亲是对的,而只有那些拥有很高智慧的人才会这样想。( 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35页。)这段话在王太庆先生的译文中是:
(20)、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1)、十八世纪启蒙思想的传播也多借助苏格拉底的思想,他们把其用于对宗教神学、教会制度、旧制度和旧观点得批评之中。爱尔维修就认为,苏格拉底是伟大的思想家、理想的宣传者、世界的启蒙家,是各个时代、各民族的僧侣和祭祀所灌输的迷信和谎言的敌人。卢梭用苏格拉底的启蒙思想来反对基督教会及其思想体系,认为苏格拉底的美德是“有智慧的人的美德”,苏格拉底让人们与诡辩哲学家斗争,并为其真理而死。卢梭他在自己的《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一书中高度评价苏格拉底的纯理性主义。可以说当时的启蒙哲学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2)、苏格拉底建立了一种美德即知识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心是探讨人生的目的和善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3)、不过,阿里斯托芬是否就认为儿子打父亲完全是苏格拉底教出来的,也未见得。例如在《云》中,斯瑞西阿得斯的儿子在去苏格拉底那里学习之前,就已经对父亲不恭了。他听父亲说要他去苏格拉底那里学习,就说:“哎呀,我的爸爸精神错乱了,怎么办呢?到底是把他送到法庭上去告他发疯了吧,还是去通知棺材铺说他得了精神病?”( 同上,第189页。)这里已经提出了儿子告父的先例。在《马蜂》这出喜剧中,儿子监禁父亲,并用橄榄枝打父亲的屁股,以及父子之间打官司,都被视为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大逆不道的,只是笑料而已。( 同上,第2273页。)所以,阿里斯托芬在《云》中,尽管极尽歪曲丑化之能事,把苏格拉底打扮成一个愚蠢的“智者”派人,把他没有做的事、不可能说的话加之于他,但苏格拉底一点也不生气,不但每次必到场观看,而且还故意站到台上,让观众看清他的面目。这正好说明在那个时代,“礼崩乐坏”已达到何等的程度,家庭血缘纽带已失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成为普遍调侃的话题。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讲的虽然并非真实发生的事,但也不是完全扑风捉影,至少,他没有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维护家庭伦理的卫道士(如同《儒家伦理争鸣集》中诸儒生所想像的那样)。可以设想,不要说苏格拉底,即使是阿里斯托芬或者其他思想比较开化的人,如果听到游叙弗伦要告发自己杀了人的父亲,也都不会感到吃惊,而是有可能表示鼓励和赞赏,至少不会用传统家庭伦理去阻止他的行动。苏格拉底对这件事本身表示赞赏的态度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在他看来父亲杀了人就应该告发,哪怕是自己的儿子去告发,也是“很公正”的,虽然一般人不会理解。这里并没有任何“反讽”。
(4)、古希腊早期各个城邦都有自己特别敬奉的神,并且往往把这个神视为自己的部落保护神;后来由于氏族血缘公社的纽带被私有制所带来的一系列家庭变革和社会变革所“炸毁”(如个体家庭取代氏族,国家法律取代家族习惯法),才逐渐让位于具有社会普遍性职能的新神。苏格拉底本人就是宣扬这种合乎理性的新神的积极的哲学家,他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反对传统的对旧神的盲目崇拜和迷信,因而引起了雅典一帮守旧人士的嫉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所以,苏格拉底的罪名本身就意味着鼓励青年运用自己的理性对父辈的传统观念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摆脱家长和家族纽带的束缚。( 《学海》2007年第1期,第6页。)
(5)、苏格拉底高尚的人格和不朽的思想,既影响着近现代哲学思想,在也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6)、这可以说是苏格拉底人生的一次转折,他走出了父亲为他设计的圈子,走进了知识的世界。在那段时间里,苏格拉底向当时各种有学问的人求教,阅读了许多古代哲学家的著作,聆听当时的大哲学家阿那克萨哥拉的讲学和智者学派的雄辩术。苏格拉底的爱好广泛,他还学习诗歌和音乐。多方面的学习使苏格拉底的学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他的人生观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7)、④.教育方法:产婆术(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
(8)、在苏格拉底之前,“灵魂”与“肉体”是互相区别的,是对立的,并且灵魂可脱离肉体而独自存在,但其却仍是一种极其特殊的“物质”。
(9)、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10)、苏格拉底反对智者的相对主义,认为客观真理是存在的,追求真理不能外求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11)、这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可以从对神的无知的思考中推导出来。我向读者推荐弗朗西瓦·雷诺(FrançoisRegnault)的名著《上帝是无知的》(Dieuestinconscient)
(12)、剖开史实中血腥、复杂而不常被记叙的现实面;
(13)、(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14)、 这是一种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互为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所以,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早提出了发现法。对西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苏格拉底的方法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15)、这样,参照前苏格拉底思想的拉康(这里存在困难)并不能像证明在我们所谓的大陆领域的辩证的连续性之内来描绘精神分析那样来证明在精神分析之中,什么是真正的革命。
(16)、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
(17)、公元前399年6月,苏格拉底这位杰出的学者、伟大的教育家、热诚的爱国者,被雅典极端民主政府判处死刑,其罪名是:第不信雅典的神,崇奉新神;第蛊惑青年。
(18)、(1)JacquesLacan,LeSéminairedeJacquesLacan,LivreVIIILetransfert,1960-1961(ed.Jacques-AlainMiller),Paris:Seuil,200
(19)、但尽管如此,对一个理念的把握却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不但一般民众不习惯于这种抽象概念的追溯,就连苏格拉底本人,也往往感到棘手,经常无功而返。这就需要调动起内心的一种超越的力量,尽可能地朝向抽象理念的太空高飞远举,把下界的一切感性具体的杂多事物抛在脑后。这就是理性的第二个含义,即努斯(Nous)的能动超越性。理性追求的理念越高数目就越少、越具有更大概括性,高的理念就是“善”,它就是“神”。这种追求理念的向上的力量其实也就是神的力量,是神赋予人的,因此与神本身是相通的。苏格拉底教导说:“住在你身体里面的智力(nous),既能随意指挥你的身体;那末,你也就应当相信,充满宇宙的理智,也可以随意指挥宇宙间的一切”( 同上,第31页。)。换言之,神就是理性灵魂(Nous),它就是自动性,并且把这种自动性赋予了人,使人能够追求的神。在这种意义上,“理性”的两种含义就合而为一了:“逻各斯”对“一”的追求正是以“努斯”为动力的,一个概念的“定义”就是向神接近的一个阶段,它终是指向的神的。
(20)、(9)JacquesLacan,LeSeminarofJacquesLacan,LivreIII:Psychoses,1955-1956(ed.Jacques-AlainMiller),NewYork,19
(1)、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2)、因此,苏格拉底在游叙弗伦告父的这个案子中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他赞赏游叙弗伦的告父杀人,而在于他要追究这场官司后面的“虔敬(虔诚)”的根据,这就是他和所有的人、包括和阿里斯多芬都不同的地方(阿里斯多芬将这种根据的道理称为“不正义的逻各斯”),也是他这篇对话被后人视为有重要价值而加以研究的主要的原因。他在对话中与游叙弗伦关于什么是真正的“虔敬”进行了漫长的马拉松式的概念追逐,后以游叙弗伦精疲力竭、中途退出而告结束,但苏格拉底的真正思想其实已经浮出水面了,这就是“有公正之处也有虔敬,或者说假定凡有虔敬之处也有公正”,“虔敬是公正的一部分”( 《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48页。)。他启发欧绪弗洛:告父杀人这件事的确有公正,因而有虔敬,但不是由于虔敬才公正,而是由于公正才配称之为虔敬,或者说,公正本身才是真正的虔敬。在另一处地方,苏格拉底“把虔诚的人正确地定义为凡知道什么对于神是合法的人”,并由此推到对待人这一方面,也应该“按照律法彼此对待”,而“那些遵守律法的人所做的事”就是“正义的”(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第175-176页。)。
(3)、(22)参阅GerasimosX.Santas:《柏拉图早期对话中的苏格拉底哲学》,伦敦:Routledge&KeganPaul,1979年,106~107页。
(4)、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在苏格拉底看来,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德性),即认识人自己的本性,也就是人的理性,也即我知道什么、我需要什么、我能做什么。
(6)、这三种教育类型都需要学生具有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心在传统的经院式教育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经院式教育传统即使在目前等级制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在师徒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表现在师傅个人身上;在苏格拉底式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表现在精神的无限性上,在这无限的精神内,每个人要负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苏格拉底的思想及背景精辟14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