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忏悔录
1、托尔斯泰忏悔录的艺术特点
(1)、我在这种疯狂的状态中又生活了六年,直到结婚为止。这时我到了国外。在欧洲生活,和一些先进的、有学问的欧洲人交往,使我对于成为我的生活中心的对完善的信仰更加深信不疑,因为我在他们那里也看到了这种信仰。这信仰在我身上具有我们时代大部分有教养的人身上所具有的一般的形式。这信仰,用一个词来表示,就是"进步"。那时我以为,这个词表达了某种含义。我还不理解,我与任何一个有生命的人一样,为"我怎样才能活得更好"这类问题而苦恼,而如果我回答应该"活得合乎进步",那就好比一个人撑着任凭风浪摆布的小船,对此时主要的惟一的问题:"往哪儿去?"只会说:"我们正飘向某地",等于没有回答问题。
(2)、把自己里里外外都剖开来看,看到的都是虚空和罪恶,人生还是毫无意义。
(3)、但是,当一个人的人生走完,这个世界之所以记得他,不在于他的事业爬到多高,或者他在这世上存了多少钱。
(4)、《复活》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后的也是高的一峰。
(5)、如果说这个小偷是个小人,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我们再看看一个大人物。
(6)、不论能否满足这个欲望,终的结果依然是虚妄。我现在无欲无求。在不清醒时,我可能还残留过去一些对欲望的向往,但清醒以后便会意识到,不过是虚妄,然后就再没什么好向往的了。
(7)、很小的时候,大人就教育他要信仰上帝,他跟着大人一起祈祷,一起做礼拜,可是渐渐地,他开始怀疑这样做的意义!
(8)、 成千上万的人仍在忙于生计,却不曾怀疑过生命的意义。
(9)、 精确的实验科学中带有抽象议论的那一部分做出了同样含糊不清的结论,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发展和促进这种发展。由于不精确和含糊,这是不能算作回答的。
(10)、我说人是一团矛盾,而不是一对矛盾。如果人只是一对矛盾,那人就简单得多了。人至少是由上百对矛盾组合在一起的。这本书里几百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千变万化,使人这种生物变得格外复杂。
(11)、“我的作家同事的处世之道就是:生活会越来越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些有思想的人是主要的参与者。在这些有思想的人中,我们这些艺术家和诗人具影响力。我们的宗旨就是教化人类。为了不给自己提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我知道什么,我应该教什么’,就说有一套理论能解释,根本不需要了解这些,因为艺术家和诗人的教化是潜移默化的。”
(12)、托尔斯泰著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几部被视作经典的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伟大的作家之一。高尔基曾言:“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13)、 纯粹的、完全的哀愁和纯粹的、完全的欢乐一样都是不可能的。
(14)、愚昧人所遇见的,我也必遇见,我何必更有智慧呢?这也是虚空。智慧人和愚昧人一样,永远无人纪念,因为日后都被忘记,可叹智慧人死亡,与愚昧人无异。
(15)、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6)、《复活》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后的也是高的一峰。
(17)、列夫·托尔斯泰与《忏悔录》作于1879-1882年之间。
(18)、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托尔泰第一创作期高的一座山峰。
(19)、 这一切在我身上也发生了。我知道这不是偶然的不舒服,而是某种重要的现象。我知道,如果这些问题老是提出来,那就应该回答它们。因此我企图回答。这些问题看起来是那样愚蠢,简单,幼稚。而一旦接触它们,并企图解决,我便确信:第这不是幼稚和愚蠢的问题,而是生活中重要深刻的问题;第不管我如何绞脑汁,我都无法解决它们。在管理萨马拉的田产、教育儿子、著书立说之前,应该知道我做这些事的目的。在目的不明确之前,我是什么也不能做的。我对产业的一些想法当时吸引我,可是在这些想法中间,突然会冒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么好吧,你在萨马拉省有六千俄亩(译注:1俄亩约合09公顷。)土地,三百匹马,那又怎样呢?"我完全呆住了,不知道怎样想下去。或者当我考虑怎样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为了什么目的?"或者,当我谈论人民如何能得到福利的时候,我会突然对自己说:"与我有什么关系?"或者,当我想到我的作品给我带来的那种荣誉的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好把你的声誉比果戈理、普希金、莎士比亚、莫里哀,比世界上所有的作家都高,那又怎么样?……"
(20)、 我创作,以我所认识到的惟一的真理,即应该活得使自己和家庭尽可能的幸福,来教育大家。
2、托尔斯泰忏悔录主要内容
(1)、托尔斯泰在读过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后,开始逐渐转向该书所宣扬的苦行禁欲的生活。
(2)、 我二十六岁于战争结束后回到彼得堡(译注:一八五五年十一月十九日,托尔斯泰于克里木战争结束后来到彼得堡),和作家们有了来往。他们把我当作自己人,奉承我。转眼之间,我与之接近的那些作家所特有的生活观被我接受了,而且完全抹掉了我身上原有的想变得好一些的任何打算。这些观点为我的放荡生活提供理论并为之辩护。
(3)、人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符合人性,是检验社会一切的标准。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掌握了规律,人们才有应对的方法。掌握了人性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管理社会,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
(4)、只要一想到人终究会死,曾经努力拥有的东西,都将变得徒劳,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5)、托尔斯泰卷秩浩繁的长篇小说。场面浩大,人物繁多,被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成就非凡。《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
(6)、 从国外回来以后,我住在农村,办农民学校。我特别喜爱这工作,因为其中没有我明显感到的虚伪,而在文学教育活动中,虚伪已经使我感到很不舒服。在这儿我也是为进步而工作,但我已经批判地对待进步本身了。我对自己说,进步的某些表现是不正确的,因而对待蒙昧无知的人、农民的孩子需要完全的自由,让他们选择他们愿意走的那条进步的道路。
(7)、《复活》这部巨著的原文有四十多万字,它详细叙述了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人性的复苏过程。
(8)、但是不管是为了什么东西,也不管是为了什么缘故,总之,人还活着,那就一定还有什么意义。
(9)、那些因为你的帮助而变得更好的人,包括你的家人,跟你共事过的伙伴,和那些素未平生而正好需要你帮助的人,他们才是你被这个世界记住的方式。
(10)、现在,我的生活停顿了。我能呼吸,能吃,能喝,能睡;同时又不能呼吸,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睡,行尸走肉一般。我对欲望的满足已经是做不理智了,因为无论我想得到什么,从念起的那一刻就明晓:“不论能否满足这个欲望,终的结果依然是虚妄。”真相就是——生命是彻底的虚无。
(11)、托尔斯泰觉得,自己所选择的,就是第四种方式,每天像往常一样洗脸漱口,穿衣吃饭,侃侃而谈,写作出书。
(12)、 我这样活着,但是五年前我身上开始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起先,我有些迷惑不解,生命停顿了,似乎我不知道我该怎样活着,该做什么,我惶惶不安,心情抑郁。但这种时候一过去,我还像原来一样活着。后来,迷惑不解的时刻越来越频繁,而且总是具有相同的形式。这种生命的停顿常常以相同的问题表现出来:为什么?那么以后会怎样?
(13)、 其实,我仍然围着那个原来的难题打转转,即要教育人,但不知道教什么。我在文学界的上层看得很清楚,不知道教什么是无法进行教育的,因为我看到,大家教的内容都不相同,彼此之间进行争论无非是为了不让自己看到自己的无知。可是在这儿,和农民的孩子在一起,我想我可以避开这个难题,让他们学他们愿意学的东西。现在我想起我为了满足自己教育别人的欲望而支吾其词就感到可笑,其实当时我内心深处明白,我不能教给别人一点有用的东西,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有用的。办学一年之后,我又一次出国,企图了解怎样才能做到自己一无所知而又会教育别人。
(14)、但这只不过是偶尔产生怀疑的例子,实质上我继续生活下去,只信奉进步。"一切都在发展,我也在发展;而为什么我和其他人一起发展,日后会见分晓。"那时我应该这样来表述我的信仰。
(15)、你就是你所谓的生命,你就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粒子的聚合。
(16)、尽管在这十五年间,我认为创作毫无意义,我还是继续创作。我已经尝到了创作的甜头,尝到了花微不足道的劳动而换取大量稿酬和赞赏的甜头,于是我全力以赴,把它作为改良自己的物质条件和抹杀内心存在的关于自己和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目的的任何问题的手段。
(17)、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受完全相同。数学和实验科学在我眼前展现了清晰的地平线,但按其方向不可能找到人家;我在思辨科学领域走得越远,陷入黑暗便越深,结果我深信,出路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18)、在公司里,我们计算应收和应付账款,计算获利、营收,追踪每笔成本的细节。我们将计算得出的数字拿来与前一年比较,如果数字看起来比较漂亮,我们会说:我们今年做得比较好。
(19)、其强调了上帝创世中,因其爱人,赋子人以自由是出于善,自由本身是善的;且唯独人具有自由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本身也是善的,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
(20)、《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 1873—1877年。
3、托尔斯泰忏悔录经典句子英文
(1)、对于成书的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2)、我想,过去和现在的大多数人都会是如此。当然,我所说的大多数人,是像我们一样有道德的、表里如一的人,而不是那些把信仰的对象当作一种手段,猎取某些利益的人(那些人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教徒。因为,如果宗教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满足生存的某种手段,那么这大概已经不是宗教了)。具有我们这种教养的人的处境,就像一幢虚伪的大楼在生活和知识的阳光照耀下融化了,有的人已经发现并扫除了它,有的人仍旧没有意识到。
(3)、由于与这些人接近,我沾染上了一个新的弱点——近乎病态的骄傲与疯狂的自信,相信我的职责是教导人们,虽然自己也不知道教什么。
(4)、为了过善的生活,没必要知道你从何而来,以及世界的未来是怎样的。要考虑的不是你的肉体所期望的,而是你的灵魂所期望的,你既没必要知道你从何而来,也没必要知道你死后如何。没必要知道这些,因为你将体会到那种完满的幸福,对这种幸福来说,不存在什么过去和未来的问题。
(5)、现在我清楚了,与疯人院相比较,情况完全相同,那时我只不过模模糊糊地怀疑到这一点,而且只不过和所有的精神病患者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而自己除外。
(6)、认识这一点重要。因为人的生命就是一种矛盾的运动。每一种人性都是一种力量,爱恨情仇、喜怒哀乐,人的内心就是一个各种人性力量的角斗场。人为什么痛苦?就是人内心各种人性力量互相打架,造成人内心的不平衡。
(7)、 那时我们都相信,我们必须不停地讲话,写作,出版——尽量快,尽量多,认为这一切都是人类幸福所必需的。我们成千上万的人,一面互相否定、责骂,一面不断地出版,写作,教训别人。我们不觉得自己很无知,连简单的生活问题,即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我们都不知该怎样回答。我们大家一起讲话,不听对方说什么,有时互相姑息和吹捧,以便别人也姑息和吹捧我,有时则情绪激动,争吵不休,完全和疯人院的情况一样。
(8)、托尔斯泰写作,一鸣惊人,很快就享有不小的声誉,战争结束后,托尔斯泰已经成了一位著名作家。
(9)、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10)、列夫·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世袭伯爵,1岁半丧母,10岁丧父,由亲戚抚养成人,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于1851年前往高加索参军,后返回雅斯纳·亚波利亚纳的农庄致力于农民教育。文学上,创作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巨著《战争与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复活》(1899)等45卷。
(11)、人生没有意义,这似乎是一个事实,毕竟人总是会死,一切都会成空,可是托尔斯泰不甘如此,他努力寻找,找不到就没办法坦然地接受活着这件事。
(12)、 于是我在人类知识之林中,在数学和实验科学的光照间,在思辨科学的昏暗中徬徨徘徊。数学和实验科学在我眼前展现了清晰的地平线,但按其方向不可能找到人家;我在思辨科学领域走得越远,陷入黑暗便越深,结果我深信,出路是没有的,也不可能有。
(13)、出现了像每一个内部患有不治之症的病人身上常见的现象。起先只有一点儿不舒服,病人也不很注意,后来症状日益发展,变成一种无休止的痛苦,痛苦日益加剧。不用多久,病人已经意识到,他原先认为是小毛病的征兆,对他来说竟是世界上重大的事情,这就是死亡。
(14)、卢梭《忏悔录》(lesconfessions)
(15)、这种懦弱在于,即使意识到生命的罪恶和荒谬,知道未来什么也不会得到,仍然继续苟活。
(16)、人是精神家园的孩子,文化是染色剂。人是环境的产物,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产物。每个人装有的文化软件不同,就成为不同民族的人。
(17)、17岁进入大学学习法律,可是托尔斯泰不喜欢充满规矩和制度的科班教育,比起学校无聊的教学,他更喜欢自由自在地阅读自己喜欢的书,读伏尔泰,读孟德斯鸠,读但丁,读莎士比亚,读的书越多,越喜欢自由。
(18)、苟延残喘是懦弱者的选择,他既明白生命无意义,但没有能力去尽快结束这场欺骗,不敢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且似乎还在期待些什么。
(19)、 现在我清楚了,与疯人院相比较,情况完全相同,那时我只不过模模糊糊地怀疑到这一点,而且只不过和所有的精神病患者一样,把别人都叫做疯子,而自己除外。
(20)、奥伊肯说:“如宗教所说,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忧虑、烦恼和痛苦。宇宙的规律无法改变,人们的生活又被以上各种所困扰,根本容不下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幸福和舒适。事实上,从初某种意义上说,宗教不但没能减少人们的不幸和罪恶反而使它们增加了。”
4、托尔斯泰忏悔录翻译好的版本
(1)、一七六五年---一七六七年完成《忏悔录》的第一部。一七六九年又开始写自传的第七章至第十二章,即《忏悔录》的第二部,后“竣工”的日期是一七七〇年十一月。
(2)、当你被放置在这个世界的某个位置上以后,你是如何用上天给予你的天赋和才华,帮助别人成为更好的人的?
(3)、 从那里回来以后,我结了婚。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新环境已经使我完全撇下了对生命的总目的的任何探索。在这段时期,我的全部生活都集中在家庭、妻子、孩子,以及如何增加生活资料方面。对于完善的追求早已被对一般的完善和对进步的追求所代替,而现在又赤裸裸地的被追求我家庭的大幸福所代替了。
(4)、 当时我出于虚荣、自私和骄傲开始写作。在写作中我的所作所为与生活中完全相同。为了猎取名利(这是我写作的目的),我必须把美隐藏起来,而去表现丑。我就是这样做的。有多少次我在作品中以淡漠,甚至轻微的讽刺作掩护,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构成我的生活目标的对善良的追求隐藏起来。而且我达到了目的,大家都称赞我。
(5)、谁若说他拥有这些东西,那么几十年后,当他归于尘土时,这些东西又是谁的呢?
(6)、从那里回来以后,我结了婚。幸福的家庭生活的新环境已经使我完全撇下了对生命的总目的的任何探索。在这段时期,我的全部生活都集中在家庭、妻子、孩子,以及如何增加生活资料方面。对于完善的追求早已被对一般的完善和对进步的追求所代替,而现在又赤裸裸地的被追求我家庭的大幸福所代替了。
(7)、“我终于从特立独行中解脱出来,看见了普通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明白了这才是真正的生活——这拯救了我。我明白了,如果我想认知生命,参透生命的意义,我就不应该像寄生虫一样生活,而应该过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真正人类赋予生命的意义,和生活融合,从而来阐述和验证生命。”
(8)、可是他晚年的《忏悔录》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托尔斯泰:“回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我不能不感到恐怖、厌恶和痛心。我在战争中杀死过人,找过人决斗想送掉他的命,我打牌输了不少钱,挥霍农民的劳动成果,还惩办过他们。我生活腐化,对爱情不忠;我欺骗人、偷鸡摸狗、酗酒、斗殴、杀人;许多犯法的事我都干过。”
(9)、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10)、宗教不难让人得到解脱,终还是要回归生活。
(11)、奥古斯丁认为,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只是为了人能正当、正义地生活:“要相信,上帝给人自由意志不是为了人能借自由意志犯罪。没有自由意志,人便不能正当地生活,这是上帝赋予人自由意志的充分理山。人若利用自由意志犯罪就要遭神意安排的惩罚。
(12)、 我为调停中的争执而苦恼,我的办学事业方向不明,我讨厌自己在杂志上的影响,这种影响无非是老一套——想教育大家并掩盖自己不知道该教什么,结果我在精神上病得比肉体上更严重,于是抛弃了一切,跑到巴什基尔人的草原上去呼吸新鲜空气,喝马奶,过着动物一般的生活。
(13)、“怀疑作家信仰本身真实性的同时,我开始认真地观察创作者们,并且确信,几乎所有投身于此的信徒,也就是作家们,都是一群无良之人。大部分是坏人,毫无品格,他们要比我过去寻欢作乐或是当军人时见到的人还要坏得多。但是他们很自信,自我感觉良好,这只有那些真正高尚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高尚的人才能这样。我开始讨厌这类人,同时也讨厌我自己,但是我明白了,这种信仰就是用来骗人的。”
(14)、是的,若我们被安置在某个位置,那我们就在这个位置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同时也让身边的人因此而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
(15)、懦弱的人——意识到生命的虚无,却没有能力和勇气结束这场欺骗,而且似乎还在有所期待(托翁觉得自己,叔本华,所罗门之流就是这样的人)。
(16)、国学大师季羡林说:“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17)、被称为近代的《伊里亚特》的作品是《战争与和平》。
(18)、托尔斯泰说,在搞清楚这个问题之前,他随时都可能会自杀。
(19)、此后,《战争与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的完成,更是让托尔斯泰成为的文豪,享誉全世界,成为一座丰碑。
(20)、人的生命是什么?人是由肉体与灵魂组成的,哪个是重要的?人的生命是灵魂之舞,肉体的生活不过是日复一日的吃喝拉撒睡,这些主要是满足动物的需求。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是有灵魂的,人的生活主要是灵魂的生活。
5、托尔斯泰忏悔录谁翻译的好
(1)、可是对于这个世界来说,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他们这般幸运,他们要辛苦劳动,才能勉强生活,而这些人,才是世界的大多数。
(2)、 她希望我还能得到另一种幸福,即成为副官,好是皇帝的副官。而大的幸福则是我和一位富有的姑娘结婚,并因此而获得奴隶,越多越好。
(3)、没有干吗,你生下来,爹妈征求你意见吗?你看看佛教,看看叔本华那本《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4)、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5)、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巨匠,《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6)、 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种罪行我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夸奖,我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较高尚的人。我这样过了十年。
(7)、他的哥哥德米特,就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虔诚地吃斋、礼拜,过一种“纯洁”的生活。
(8)、在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名叫《什么是我的信仰》的书,在书中他公开地承认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声称自己信仰耶稣的教诲,特别是深受山上宝训的影响,以及有关非暴力和和平主义的教条。
(9)、对于成书的年代,据学者考证,应在400年左右,在奥氏升任主教之后,即395或396年,至401年之间。
(10)、当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生命是一个愚蠢的玩笑之后,他们会立刻结束这个愚蠢的玩笑。
(11)、像耶稣背着十字架受苦,一路遭受鞭打,却在终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完成了毕生的使命。
(12)、我真心诚意地希望做到尽善尽美,但那时的我年轻气盛、孤身一人,在追求尽善尽美的道路上孤立无援。每当我试图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时,总会招来鄙视和嘲笑;而一旦我屈服于低俗的欲望,却总是能够得到人们的赞赏和鼓励。野心、权力欲、自私自利、放荡、骄傲、愤怒、复仇,这些倒成了令人敬仰的品质。于是我渐渐臣服于这些私念和贪念,长辈们也开始接受我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并为我感到高兴。
(13)、有人说:宗教是人类高的智慧体现。可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信仰。
(14)、奉行享乐主义的人——知悉了生命的虚无而视而不见,自称积极哲学,心安理得的享受现有的幸福。
(15)、生命是无意义的,从来就是盲目的。就这么两句话:这么厚的一本书。
(16)、想到这几年,我不能不感到可怕、厌恶和内心的痛苦。在打仗的时候我杀过人,为了置人于死地而挑起决斗。我赌博,挥霍,吞没农民的劳动果实,处罚他们,过着淫荡的生活,吹牛撒谎,欺骗偷盗、形形色色的通奸、酗酒、暴力、杀人……没有一种罪行我没有干过,为此我得到夸奖,我的同辈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我是一个道德比较高尚的人。我这样过了十年。
(17)、他们这一群人,有钱,有名,衣食无忧,家底丰厚。
(18)、 起先我以为,这不过是一些无目的的、不恰当的问题。我以为,这一切并不新奇,如果我有时间而且愿意解决这些问题,那并不需要花费很多气力,现在仅仅是因为我没有时间来考虑,要是我愿意,我一定能找到答案。但是这些问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回答,这些缺乏答案的问题,就像一颗颗小点子落在一个地方,聚集成一个大的黑点。
(19)、你努力工作,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你的努力让他们更加幸福,让生活更加美好,这就是意义。
(20)、 我常对自己说,就算我了解科学顽强地希望了解的一切,但在这条道路上对于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的。我知道,在思辨科学领域内,虽然,或者说正因为知识的目的是直接回答我的问题,除了我给自己提出的答案以外,不可能有别的答案,即,问:"我的生命的意义何在?"答:"毫无意义。"或者,问:"我的生命会有什么结果?"答:"毫无结果。"或者,问:"为什么存在着的一切要存在,我又为什么存在?"答:"就是为了存在。"
(1)、对奥古斯丁而言,此种纷扰实乃源于他对暂时的有限的存在不满足所产生的内在焦虑和困惑。为试图改变这种境况,他转向探求不朽的永恒,进而寻求真理即上帝,并终实现理解上帝和服侍上帝。在奥古斯丁看来,追寻上帝目的只有一个,即寻求幸福,得到上帝的恩惠。
(2)、勇敢的人——在知道生命毫无意义后果断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3)、科学巨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创建微积分,又创造了经典力学,诗人蒲柏说: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直到牛顿来了,一切才变得光明。
(4)、那时我没有发觉这一点。只是偶尔在感情上,而不是在理智上,对我们时代这种共同的迷信感到愤懑,因为他被人们用来掩盖自己对生活的不理解。例如,我在巴黎的时候,死刑的景象动摇了我对进步的迷信。当我看到一个人身首异处,分别掉落在棺材里,我就理解到——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整个身心理解到,任何一种关于存在的一切都是合理的理论和进步的理论,都不能为这一行为辩解,即使世界上所有的人,根据创始以来的任何一种理论,认为这是需要的,那么我也知道,这并不需要,这很不好。因此能生产什么是好什么需要的不是人们的言论和行为也不是进步而是我自己的心。是我意识到对进步的理性不足以说明生命的另一个例子就是我哥哥的死亡。他是一个聪明、善良、严肃的人,年纪轻轻的就得了病,受了一年多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不理解为什么而生,更不理解为什么而死。在他缓慢而痛苦的死亡过程中,没有什么理论能针对这些问题给我和他做出回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托尔斯泰忏悔录主要内容精辟1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