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训及其含义是什么?精辟106条

中山大学校训及其含义

1、中山大学校训及其含义图片

(1)、加拿大皇后大学:智慧和知识将是未来时代的稳定剂

(2)、“养天地正气”见《孟子·梁惠王上》:“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正气本指一种养生之道,后经文天祥《正气歌》,其内涵得到了充分的扩展,将天地正气赋予了高尚品德、坚贞气节、嫉恶如仇、维护正义和为民效力等人格化内涵。“法古今完人”是崇尚追求尽善尽美的个人道德情操,培养顶天立地之人格。有高尚之道德,方有高尚之人格,有高尚之人格,方有高尚之人生。

(3)、1932年至1949年,民国时期的国立中山大学校徽为圆形,中部是大钟楼的图案。该图案相对写实,还有大钟楼外墙之上“行之匪艰,知之惟艰”八个字。

(4)、由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书写。

(5)、为了提高校训的知晓率,我写了一篇博文,专门介绍学校校训产生的过程、含义、目的与意义等。把一所薄弱学校打造成一所老百姓认可的学校,途径很多,其中,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甚为关键。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没有退路;水滴之所以石穿,是因为一直在坚持。故就人生而言,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是止于至善的核心。

(6)、出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7)、清华校训这两句话出于《周易》,“自强不息”出于《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上天的运动刚劲有力,君子因此努力向上,永不停歇。“厚德载物”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因此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8)、交通: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下,108路、111路灯市口站下车,景山学校大门向西走百米即达。

(9)、“知行合一”仍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美美与共,知行合一”的核心思想即为“人与人和,知与行合”。 

(10)、后四个字取自古代的前贤名句,“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加上“励学敦行”四个字,是想劝勉师生勤奋学习,在实践中展现自己的品格与抱负。 

(11)、雄:含体魄和精神两方面,雄浑之体,王者之气。如“大江之雄毅”(郭秉文语);“以养成坚强之体魄,充实之精神为标准”(陶行知语);“大雄无畏...善养吾浩然之气”(罗家伦倡)

(12)、历史证明着清华的辉煌,解放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和解放后的中国科学学院士中,“清华人”占据了三分之一。在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勋章”的23位功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截至2001年12月底,153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近25%为清华大学校友。

(13)、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4)、解析:“博闻敦行”取自《礼记·曲礼》,博闻即博学,敦行即笃行,强调学院培养人才以“知行合一”为准则;“惠人达己”取自珠江投资集团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学期间及走向社会后“我与他者”、“实现自我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性兼备。

(15)、西南交通大学校训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16)、看似简单的校徽中,蕴含着与孙中山先生相关的诸多代表性元素:中文校名,采用了先生的手书集字;大钟楼,是中山先生系统演讲三民主义之所在;19是先生颁令成立国立广东大学的年份。

(17)、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坦荡胸怀,尽心为人、仁者爱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责任心、竞争力、团队合作精神,树立为“民族得中兴”的人生观、价值观,以“为世界之光(为世界添光彩)”的业绩来证明自己能够胜任各种挑战性的工作。  

(18)、中山大学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创立的大学,是、、李大钊等中国共产d早期参与筹建的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实践的发源地之一。中山大学有着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有着光荣的爱国奋斗传统,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办学传统。自建校以来,中山大学始终与时代同步伐、与民族共命运、与社会共进步,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大师、社会英才、国之栋梁,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

(19)、复旦大学为“九校联盟”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20)、复旦大学为“九校联盟”成员、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环太平洋大学协会成员、21世纪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的全国重点大学。

2、中山大学校训及其含义是什么?

(1)、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2)、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饱含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生之多艰”是中国的农情,也是中国的国情,以“解”代“哀”,更有一种敢于承担的勇气和魄力。

(3)、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是一所包括文学、历史学、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在内的综合性大学。

(4)、水清木华,钟灵毓秀,清华园发散着独特的精神魅力。清芬挺秀,华夏增辉,今天的清华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新时代的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努力跻身世界大学行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5)、“求是”,意为追求真理,发现规律。包含“求实”的意义但不拘于“求实”,在实中求学问。符合原校训中严谨、求实的精神。实事求是是我们d的思想路线。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实事求是”。

(6)、止于至善。此训典出《礼记·大学》,此篇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7)、求实:基础扎实、工作务实、为人朴实、作风踏实

(8)、校训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很多时候,很多学校的校训只是校园文化的一个装饰品而已,一件摆设而已。“千校一训,一训千校”的现象,在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真正有特色的校训不多,真正能够给人印象深刻的校训不多。

(9)、1933年校训“精勤,敦笃,果毅,忠恕"立足于教导"如何做人”。

(10)、《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11)、“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12)、解析:此条语义更多指向学校的办学理念。“乐育英才”语出陶行知先生,强调学校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以济天下”语出孟子“兼济天下”而略有变化。“天下”二字在中国文化中指中国及中国以外的世界,所以“以济天下”可以体现全球视野,世界眼光。两句可分读,也可合读。合读的意思是指学院欲揽天下英才而教之,而教育的目的又是为了放眼世界,服务社会。

(13)、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14)、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15)、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场“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16)、现在,人们熟知的中山大学牌坊是位于珠江南岸、中大海珠校区(即南校区)北门的那座。此牌坊建于2001年,是参照五山老牌坊复制而成的。由于五山老牌坊文字部分在文革时被水泥封盖,正反两面均刻上了“为人民服务”五字,原门额上镌刻的“国立中山大学”和反面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等字无从复制,六字校名是当年根据一张模糊的老照片模写而来,因此,2001年建的牌坊在造型、做工和文字上与老牌坊都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牌坊文字内容和字迹失真。

(17)、写在后:在选择好自主招生高校后,一定要百度或者去官网搜索浏览一下高校的相关信息,很可能你在面试的时候就会被问到这种关于对学校的看法,这个时候你一定要讲讲你对校风校训的理解,当然,也可以讲讲这个学校历史上出过的一些名人事迹~

(18)、“厚学”,意为崇尚知识,学问渊博。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倡导的“学在华工”精神吻合。包含原校训中“严谨”的意义。转义出自《易·坤》“坤厚载物”。

(19)、东校园: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东路132号

(20)、  “药”,是指治病救人的物品,包括中药与西药。   “学”,作动词解,是学习,研究、实践、探索、掌握,应用;作名词解,是学问,学识,学术,学科,学理,学养,学校,学院,可以延伸理解为知识或技能。   “药学”,是广东药科大学的名号,又是广东药科大学的主要学科。   “中”,这里意指中药,中医,中药学,中医学;延伸意为中华民族五千年中医药优秀文化传统。   “西”,这里意指西药,西医,西药学、西方医学知识精华。   “中西”,二字结合在一起,解释为中西合璧,中西医药结合。   “药学中西”,十分精辟地涵括了广药“突出药学、预防医学”的办学优势和“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医药大学的办学定位;突出了广东药科大学的主导学科内涵,亮出了广东药科大学的学校名号,传达了学校弘扬祖国五千年中医药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感、坚持中西医药结合的教学方针等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与科学内涵;激励广药人学习掌握中、西方药学之精华,对中、西药学知识兼容并蓄,以中西医药结合的知识和技能,为延续人类生命与健康做出有益贡献。   “医”,即医学、医生、医疗、医术;   “道”,道理、道德、道义、道行,这里指道德、品格、学识;   “医道”,一语双关,既指药学和医学规律、医学知识、医疗技术与技能;又指行医道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做人原则。   “济”,意即帮助、救援、惠济,救死扶伤;   “世”,即世人、大众、社会;   “济世”,指扶助社会,普惠天下,关爱生命,守护健康,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   “医道济世”,即广药人运用所学之医药学知识和医疗技术,以仁义博爱之德行,济世惠人,救死扶伤;为人类、为社会、为守护生命和健康,为环境保护做出应有贡献。   “药学中西,医道济世”,从“药学”和“医道”两个方面,凸显广药本色,具有鲜明个性。前者传达广药办学方向、教学方针、学校定位,核心是一个“学”字;后者诉求广药人的社会实践、人生价值、奉献精神、理想实现,重在一个“行”字。知行一体,融汇贯通,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是全体广药师生教书育人,做事做人的座右铭。   “药学中西,医道济世”可以通俗地解读为:广东药科大学将遵循“以药为主、医药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方针,以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中医药优秀文化传统为使命,坚持中西医药结合的教学与实践道路,传承“悬壶济世”的传统美德,关爱生命,守护健康,普惠天下,为社会、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

3、中山大学校训及其含义简介

(1)、“诚朴雄伟”是由罗家伦校长提出,“‘诚’就是指要诚笃、诚朴、诚信;‘朴’旨在朴实无华,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雄’是指大雄无畏,指男子要有丈夫气,女子不应有病态;‘伟’则是说要一鸣惊人,做出里程碑意义的事。

(2)、学校在1989-1992年规划纲要中,上列校风同时被赋予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

(3)、在纪念90周年校庆期间,全校开展了整整一年的“清华精神”大讨

(4)、特色:服务国防建设,形成优势学科;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人才 

(5)、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当时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

(6)、“献身、求实、团结、创新”是我校的校风。 

(7)、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广东大学”。1924年,孙中山颁令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合并,创立了“国立广东大学”,并任命邹鲁为首任校长。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为纪念中山先生,学校于1926年正式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成为广东的高学府。

(8)、学校以“团结、勤奋、求是、创新”为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顾全大局、恪尽职守;注重实践、勇于变革;包容内敛、乐观进取”的文化传统,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创建优良的校风,提高教育质量和科技水平,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应用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9)、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

(10)、“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

(11)、《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按照朱熹的分法,分三十三章,四大部分,传的是自上古大圣以来的儒家道统心法,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第一章到第十九章的内容着重从多个角度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12)、校徽由三个篆字体的“人”构成,有着简洁而又深厚的中国文化味道,有着三层深厚的意义,一是为人民办学,二是以人为本、造就人才,三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在图形中,为满足中国人的文化味道,采用圆形,在颜色上,采用了宫墙的深红颜色,显得理性大气,并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

(13)、校训涵盖了德育、智育、发展科学、与时俱进等方面的内容,合乎办大学的理念,具有现代高校校训特征。

(14)、荀子《劝学篇》:(对学问要)"勤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勤奋学习、谨慎思考、明白分辨、坚定实践。

(15)、中山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大学,有多少学生梦寐以求想要进入的大学,它是一所211和985的大学,中山大学是中山大学位列首批国家“双”A类、“985工程”、“211工程”,中山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6)、用今天的话来解释,就是受教育者的时代使命,是不断改革、不断前进、自强不息、永攀高峰,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奋勇走在世界发展大潮的前沿,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伟大祖国而奋进。 

(17)、中山大学坚持科研条件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依托优势学科,汇聚拔尖创新人才,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目前学校正在加快建设天琴中心、南海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精准医学科学中心、中子谱仪等重大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面向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凝聚一批世界的科技创新人才,为国家和区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创新驱动力。

(18)、英文:Moralintegrity,exemplarybehaviour,andconversancewithbothEasternandWesternlearning

(19)、“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的著名学说,《传习录》中有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即认识事物的道理,“行”即在现实实践中运用道理,两者本就是不可分离的一体。 

(20)、  孙中山则处于伟大民主革命的时代,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视教育,造就一代振兴中华,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议在广东设立两所学校,一是黄埔军校,一是广东大学,以一文一武的学校模式,为造就“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服务”的人才。十字训词是他继承传统的教育形式而赋予时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针和内容。可以说是近代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4、中山大学校训由来

(1)、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世界上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是划时代的丰功伟绩。但是,我们的名牌大学和世界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2)、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境界。 

(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学应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

(4)、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世界上规模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是划时代的丰功伟绩。但是,我们的名牌大学和世界大学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5)、QQ邮箱|3067735199@qq.com

(6)、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人文地理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内科学(肾病)、神经病学、外科学(普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卫生毒理学、药理学、行政管理。

(7)、校徽作为大学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着学校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中山大学在九十多年的历史中,曾经使用过几种形式的校徽。

(8)、“含弘光大”,语出《周易》第二章《坤》:“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意思是含容一切,并发扬光大。

(9)、中山大学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的。校训词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10)、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是师范院校一所“985工程”重点高校,是中国师范类高校的第一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11)、2016年,为尊重校史,中大决定对南校园北门牌坊和东校园牌坊正反面文字内容按五山老牌坊原有文字进行更换重刻,并于当年完成。

(12)、解析:此条分两部分,“博学敏行”取自中山大学校训,强调学院培养人才以“知行合一”为准则;“惠人达己”取自珠江投资集团的核心理念.强调学生在学期间及走向社会后“我与他者”、“实现自我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传统与现代性兼备。

(13)、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将广州地区实行近代高等教育模式的多所学校整合创立国立广东大学,并亲笔题写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4)、崇德、敬业:指的是崇尚美好的道德敬爱自己的学业,事业,勤劳学习与做事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15)、饮水思源,即不忘本之意。北周的庾信《徵调曲》中有“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之句,宋代的宗礼《大鉴禅师殿记》中有“饮水知源,自觉自悟,师岂远哉”之句,体现出常怀感恩的精神。

(16)、明末清初,随着社会的变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发展传统《中庸》思想,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即把做学问与立志结合起来,所以对“博学”做出新的阐述:“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17)、诚:校歌开首:“大哉一诚天下动”(江谦词);诚心向学,诚真勤仁之德,“成已成物,尤贵持有恒德”(陈裕光语);“对于学问事业应当一本诚心去做,至于人与人之间应当以诚相见”(罗家伦语)。

(18)、“博学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是指以渊博和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

(19)、校训是办学的灵魂,是一所学校为什么办学、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所在,是统领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的核心。

(20)、“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好学深思;民主团结,严肃活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1961)

5、中山大学校训在哪个门

(1)、朴:朴茂,朴真,朴实。“常保持一种‘朴茂’的精神,不要有铜臭,不可有官气”(刘伯明语);“须知一切学问之中皆无王者之路,崇实而用笨功,才能树立起朴厚的学术气象。”(罗家伦语)。

(2)、华南理工大学由中山大学派生而来。不知何故,他们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原中山大学校训,去掉了“审问”一项,而变成“博学、慎思、明辨、笃行”,感觉既不尊重经典,也不尊重中山先生。如下图:

(3)、老子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为何?就是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所致。为了发挥校训的作用,我信守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管理理念,少说多做,率先垂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信念和毅力,从而达到感染与带动师生的目的。

(4)、截至2019年12月,广州大学学校有5个特色专业,1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1个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广东省本科专业建设点,将近2/3的本科专业进入国家和省专业建设点。

(5)、如今的中大校徽为圆形,上部自左而右环绕中文校名全称,下部自左而右环绕英文校名全称,中部洞窗内为国立广东大学标志性建筑大钟楼的图案,图案下方为建校年份“1924”。

(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含义是: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而且结尾两字恰巧是“师范”二字,北师大的校训指明了师范专业学生在做学生和做教师时候的基本行为准则,是为师范职业的佳总结和高理想。

(7)、③从教师层面来说,在新机制下,可以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在改变中实现人生价值。

(8)、1961年校第五次d员大会首提树立“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好学深思;民主团结,严肃活泼;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校风。

(9)、跟艺术学科的特质息息相关。从有人类开始,就有了人类的艺术,艺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就像天体的运行一样,永不停息;艺术也像大地一样,气势厚实和顺、容载万物,希望我校师生以此为鞭策,牢记艺术是没有止境的,唯有永不停息的奋斗,才能在广袤无垠的艺术田地里有所收获。   

(10)、"忠、信、笃、敬"四字,除了继承其原有积极的道德含义以外,可以屏除其部分过时的内容,还应该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容。

(11)、果毅:果敢坚毅。力行:一是竭力而行,二是努力实践

(12)、中国政法大学校训 :厚德 明法 格物 致公

(13)、“美美与共”一词出自该校已故名誉校长费孝通教授,关于文化自觉的著名论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意为不同民族间要相互尊重、欣赏和赞美对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精神。

(14)、第二十章承上启下,从鲁哀公向孔子询问处理政务的方法一事着手,通过孔子的回答指出了施行政事与加强人自身修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阐明天下通行的五项伦理关系、三种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九条原则。

(15)、哈佛大学: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16)、复旦人对母校校训的解释是“我们的校训典出《论语》。意思是说,学习要广

(17)、1989-1992年规划纲要中,上列校风同时被赋予为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

(18)、“继往开来”,语出宋代朱熹的《朱子全书·周子书》:“所以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

(19)、爱国荣校,主要来自著名国学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长唐文治曾在《人格·学生格》中的格言:“有爱情于学校,乃能有爱情于社会,有爱情于社会,乃能有爱情于国家。”深含着由“小我”而及“大我”的文化内涵 

(20)、“明德尚行”:意即“追求美德与至善,推崇行动与实践”。古代周人便有了“明德慎罚”的观念。《大学》一开篇就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朱熹在注释中把这三者称为“大学之纲领也”,同时也是理想人格实践的纲领。其中“明德”的意思是说:让人们本应有的美德得以表明;北宋易学大家邵雍提出:“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尚言,则诡谲之风行焉。……是知言之于口,不若行之于身。”极力推崇行动与实践,反对空谈和胡吹。

(1)、“海纳百川”取意自《庄子》,作为固定词语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其言包含广也。”

(2)、一一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3)、张伯苓在1916年9月在给学生所作的题为“打破保守,努力进取,建设新中国”演讲中对《周易》此句谈了自己的理解,“《易经》曰:‘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彼之所谓天行建者,乃指昼夜相承,春秋代继,无时或已,长此不怠而言也”,并由此而引申出了“日新月异”之说。

(4)、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5)、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以国家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初也是国家高教育行政,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6)、“尚德”,是指崇尚道德为先,弘扬品行为首,将道德和品行作为立人之本、育人之基;“求真”,是指追求科学真理,领悟人生真谛,探索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中山大学校训及其含义是什么?精辟10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