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句
1、孟子的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译文)自我反省而发现正义在我,即使面对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
(2)、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
(3)、赏析:让那些道德品质高的人去培养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让那些有才能的人去培养那些才能中下的人。
(4)、《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名著,也是研究孟子生平事迹及其学说的重要资料。许多激励人性、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即源自于它。
(5)、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
(6)、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7)、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也;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8)、(译文)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0)、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1)、(感悟)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12)、(赏析)中国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得到众人的拥护成了每个人的要求。几千年传承下来。这“和”却慢慢变了味,学习中有同学吵闹影响了学习,为了求“和”,不阻止;工作中有同事影响了工作进度,为了求“和”,不吱声;……“和”成了“讲面子”“拉关系”。错矣!这样的“和”只能是利益的暂时一致,永远做不到人心的团结。
(13)、(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4)、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5)、”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1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7)、(56)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8)、解释:不孝顺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样的行为是为不孝顺的。
(19)、 就教育而言,有些父母,如果自己的子女聪明过度,不能再把他当作聪明去培养,不能使他做超越年龄的进步;宁可培养他的厚重,让他在知识上的进步慢一点,向下扎根基深厚一点,培养健壮的身体。否则的话,把他当“天才”去教育,到后会把孩子弄到岔路上,这就是进步得太快,退步得更快。
(2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2、孟子的名句有哪些
(1)、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3)、我认为,不朗诵——大声朗诵,无法感受到《孟子》那种如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的气势。
(4)、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5)、(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7)、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zhuì)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8)、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9)、释义: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10)、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
(11)、译文: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12)、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13)、(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14)、即使有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凉它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比喻做事一日勤,十日怠,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15)、解释:有了至诚的心意而没有感动别人,是没有的。不真心诚意,要感动别人也是不可能。
(16)、(译文)搞好耕种,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
(1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19)、解释:反思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难道就不害怕吗?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会勇往直前。
(20)、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3、孟子的名句关于搭石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2)、译文:所以,上天要让某个人担负重任,必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孟子
(4)、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名言
(5)、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8)、(解释)不依靠规和距,不能画成(标准的)正方形和圆形,
(9)、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10)、(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12)、(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3)、(34)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1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7)、(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感悟)生命诚可贵,道义价更高,“舍身取义”传唱千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道义,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不悔。
(19)、(解释)君子有三种乐处,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20)、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
4、孟子的名句积累
(1)、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八节》。
(3)、解释: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
(4)、(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5)、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6)、(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7)、解释: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8)、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
(9)、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 如人的齐心协力。
(10)、(解释)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这样还不能称王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11)、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12)、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13)、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14)、孟子曰:“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上)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6)、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
(17)、(译文)君主把臣下看成自己的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作腹心;君主把臣下看成牛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成路上遇见的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泥土或野草,臣下就会把君主看作仇敌。
(18)、解释:只听说诛杀了叫纣的人,没有听闻弑君谋反之事。
(19)、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2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下列句子来自于孟子的名句
(1)、解释: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仇人。
(2)、解释: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
(3)、赏析:先生的志向是很好的、可贵的,但先生您的说法却不行。孟子认为不能以利益的计较来劝说人们停止战争,而应该以仁义为指导来劝说人们停止战争。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光有美好的愿望和志向是不够的,还应该有适当的而行得通的说法、计划、条件等。
(4)、译文:能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爱他;能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
(5)、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6)、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7)、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七节》。
(8)、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10)、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
(11)、(37)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12)、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
(13)、解释:西施虽然美丽,一旦被污秽的东西给玷污,浑身发出臭味,则人人看见都会掩著鼻子赶紧离开,反过来说,假使有恶人,一旦诚意,戒掉缺点,洗清自己,则可以祭祀天上的神仙。
(14)、赏析:天下万物没有同样的,这是万物的基本情势。这句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
(1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6)、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7)、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18)、(译文)常怀忧患之心,才能生存下来;沉溺于安乐之中的,常常自取灭亡。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19)、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0)、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1)、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名言
(3)、(译文)诸侯的宝贝有三样:土地、百姓和政治,那种以珍珠美玉为宝贝的人,祸害一定会到他身上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孟子的名句有哪些精辟10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