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罗丹的著名作品
1、艺术家罗丹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1)、在19世纪,雕塑总是被寄予某种资讯:教育大众、表现宗教或神话故事……其主题总是与西方文化紧密相连。在罗丹之前,雕刻家都严谨地,慎重地把完整的雕像安置在神龛里、基座上,留给后世。而罗丹是第一个摆脱这种框架以突出人体本身表现力的雕塑家,其雕塑的人体表达出的是人类共有的激情。而从当时的传统雕刻观点来看,罗丹把雕刻引入了歧途,引入绝境。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
(2)、顶上的是《三个幽灵》,他们站着,头挨着头,手臂均指向下面的地狱。《思想者》的两旁是一些轻罪人,渐下罪孽越来越大。下面分两扇门,一边是热恋中的男女在走向地狱,一边是想吃人肉的饿鬼,其余部分包括地狱各色各样的恶人、奸贼、暴君、淫妓等等。
(3)、《地狱之门》的门顶上塑造了这一尊雕像《思想者》,塑造了一个强有力的劳动男子。这个巨人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颌,默视下面发生的悲剧。他那深沉的目光以及拳头触及嘴唇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极度痛苦的心情。他渴望沉入“”的冥想,努力把那强壮的身体抽缩、弯压成一团。他的肌肉紧张,不但在全神贯注地思考,而且沉浸在苦恼之中。他注视着下面所演的悲剧,他同情、爱惜人类,因而不能对那些犯罪的人下后的判决
(4)、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5)、罗丹愤怒地当众即兴做了一个无头人体(罗丹称它《行走的人》),以证明他扎实的写实能力。这个事件说明,在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中,甚至连艺术家自己也没有充分意识到其革新的意义所在,而也与普通观众一样,认为雕塑只是“雕”与“塑”的产物。但罗丹在真实性探索上的意义却无法忽视。
(6)、 罗丹的一生是被人攻击和嘲讽、同时亦为人理解和支持的一生。但他始终以一种伟大的人格正确地面对这一切。罗丹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罗丹坚信:“艺术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证明了这一观念,都深刻揭示了人类的丰富情感。罗丹偏爱悲壮的主题,善于从残破中发掘出力与美,这使他的艺术具备博大精深的品格。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作了一种全新的艺术手法。他的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远带给人以深沉的美,启迪着人们不停地思考。
(7)、地狱之门(The Gates of Hell)
(8)、“Heaulmiere”又名“丑之美”,是罗丹又一代表作。取材于诗人维庸的《美丽的老宫女》BellHeaulmiere一诗“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美,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能算是美的。”罗丹用雕刀体现了他的主张。这位形象丑陋、干瘪如柴的老宫女是一件恒世的佳美之作。
(9)、米开朗基罗(1475年3月6日-1564年2月8日)。
(10)、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特勒迪(1834年~1904年),法国著名雕塑家,美国纽约著名的《自由女神像》的作者。对于巴特勒迪的杰作,人们有着种种传说,有人认为他是以有着女神般身材的未婚妻为模特而塑造了女神,也有人认为自由女神的面庞却更为庄重典雅,似乎更像巴特勒迪的母亲。
(11)、《思想者》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
(12)、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
(13)、他的朋友们曾对他评价:他给意外留出很大空间。高大的维克多·雨果像在一次摔倒后留下了凹凸不平的额头,而罗丹认为并不需要完全修复。
(14)、当然只有一个例外,那是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也在用人体写心灵,他说:“皮肤比衣着更高贵,赤裸的脚比鞋更真实。”当神从神龛上走下来,英雄从基座上走下来,我们于是看到他们额头上的阴郁,颊边的泪痕,胸前的伤口,脚底的肿泡,我们会像一个母亲抱住他们,抚摸他们受难的身躯,而这身躯上释放的即是他们灵魂的痛苦。
(15)、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高清作品《幽灵》
(16)、 罗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都是忍辱负重、现实生活的写照,他的实数力量不是外在的呐喊,而是理性意义的表露,是内心情感与思想的自然爆发。
(17)、 青铜时代是继石器时代之后的人类的早期阶段,这个名字使雕塑具有了象征人类的初觉醒和摆脱蒙昧的深刻含义,雕塑家真实地塑造了一个匀称而的青年男性人体,他舒展全身,正在解脱一切束缚,开始发出内在的力量。
(18)、卡米尔和罗丹合作:《永恒的源泉》(Eternalspring)。
(19)、十九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
(20)、中国画讲究纸抄纸,不讲究写生,过去都是靠临摹,到清代总结出来,这些拷贝的范本分类、细化,变成一本书。
2、罗丹是什么艺术家
(1)、《地狱之门》以变幻的新奇雕塑手法曲折地反映着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这些悲惨离奇和扭作一团的形象是罗丹所注目的那个时代灰暗层面的抽象写照。被他雕塑成的形象都具有能够识别的现实典型意义。
(2)、罗丹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巴尔扎克》,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文坛巨星,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激情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罗丹对他敬慕,十分乐意为他塑像。所以1891年法国文学家协会委托罗丹雕塑一尊巴尔扎克像时,他当即表示我要做一番非同寻常的事业。在罗丹10岁时,巴尔扎克就已去世。因此在形象的塑造上,他做了大量的阅读、考察和研究,前后作了四十多件形象习作,着意刻画一代文豪的外貌和精神特征。雕刻家认为,创造形似的巴尔扎克不是主要的,我考虑的是他的热情工作,他的艰难生活,他的不息的战斗,他的伟大的胆略和精神,我企图表现所有这一切。
(3)、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走路的人》
(4)、亨利·斯宾赛·摩尔(1898年~1986年),英国雕塑家。摩尔以他的大型铸铜雕塑和大理石雕塑而闻名。剑桥菲茨威廉博物馆陈列的“斜倚的人形”(1951年),表现一个高度精简、抽象的女性形象,是摩尔雕塑风格的典型代表。
(5)、然而,当这件雕像于1898年在沙龙展出时,引起了一场是非大波。一边是某些文人学士及部分观众的猛烈抨击,一边是罗丹艺术的拥护者的坚决反对。罗丹一气之下将作品从沙龙带回家中,放在自己花园里
(6)、关于《思想者》同《地狱之门》的关系,罗丹在1904年发表过声明:“关于《思想者》有一段故事,在以往的日子里,我整天酝酿着《地狱之门》的构思。在一扇门前,但丁坐在岩石上,正在思考着他的诗句。在他的背后有《神曲》中所有的角色。消瘦的苦行者但丁同一切脱离,无任何目的。而我由于初灵感的启发,联想到另一个思想者,一个裸体的男人也坐在岩石上,脚蜷缩在下面,拳头托着他的下颚,他正在梦想。”
(7)、阿尔佛雷德·布歇(AlfredBoucher,1850-1934)“为了纪念卡米尔”“为了纪念罗丹的朋友卡米尔”而创作一系列雕塑,这个系列雕塑命名为《沃吕比利斯》(Volubilis):这个遗址是摩洛哥的“罗马帝国伟大的废墟之一”(现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并且是“保存完好的废墟之一”。卡米尔,曾经是这样一个“废墟”。卡米尔的作品也曾是这样一个废墟。阿尔佛雷德·布歇(AlfredBoucher),与卡米尔和罗丹都是朋友。当年的著名的法国美术学院是“不允许接收女学生”的。但是布歇接受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学生。后来“他把他的这个女学生介绍给罗丹,进行指导”。
(8)、这件大型雕塑共有186个形象,是根据但丁的《神曲·地狱篇》构思创作的,历时达37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还在修改。《地狱之门》代表的是罗丹更为内在的痛苦与压抑的灵魂。罗丹去世后,《地狱之门》是由巴黎罗丹博物馆第一任馆长后定型的。
(9)、这项工程巨大,一直持续到1917年罗丹生命的完结。1886年,他为文学家雨果塑像。1898年,完成为文学家巴尔扎克的塑像。1916年,他把自己的全部作品捐给法国政府。1917年11月17日,罗丹去世,享年77岁。
(10)、为了将这一伟人的精神充分表现出来,罗丹重读了一遍巴尔扎克的主要著作,收集当世人对大作家音容笑貌的描述,研究了法兰西剧院的巴尔扎克半身塑像,又到巴尔扎克的故乡都兰尼等地体现生活。在此基础上,罗丹又以现实生活中的相似者为模特儿塑造了七个巴尔扎克裸体人物,又将巴尔扎克写作
(11)、这件作品将深刻的精神内涵与完整的人物塑造融于一体,体现了罗丹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罗丹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藏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这是一个强劲而富有内力,成熟而又深刻的形象。那生命感强烈的躯体,在一种极为痛苦状的思考中剧烈地收缩着,紧皱的眉头,托腮的手臂,低俯的躯干,弯曲的下肢,似乎人体的一切细节都被一种无形的压力所驱动,紧紧地向内聚拢和团缩,仿佛他凝重而深刻的思考是整个身体的力量使然。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籍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12)、《老妓女》是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杰出作品。作品原形据说是曾经风靡巴黎上流社会的交际花罗米埃尔,在她把后的一点风情售卖给市井贩夫走卒之后,只有在衰老和贫病中等待死神降临。罗丹将这位悲剧形象的老妓女的灵魂和肉体,淋漓尽致地呈现于观众面前,使人不忍目睹,产生深深的同情之心...
(13)、伤鼻的男人(The Man with the Broken Nose)
(14)、《沉思》 大理石雕像,75×55×52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66年,现收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15)、一个具有高度智慧的巨人,痛苦地俯首坐在那里沉思,把右肘放在左膝上,手托着下巴和嘴唇,审视着下边发生的所有悲剧而陷入的冥想之中。那压弯的肋骨和紧张的肌肉似乎要被智慧的火花爆炸开来,然而,除了沉思,只有内心的压抑和隐藏的痛苦。作品丰富的内涵充分体现了雕塑家思想的深沉
(16)、Myron(活动于约公元前480~前440),希腊雕刻家。他擅长作青铜像,作品突破了古风时期雕刻的拘谨形式,把希腊雕刻艺术推向新的高峰。他善于把握人体的准确结构及其在运动中的变化关系,并达到精神和肉体的平衡和谐,被认为是希腊艺术黄金时期——古典时期的开创者。
(17)、然而《思想者》在1904年沙龙上展出,但这个巨大的雕像使罗丹在晚年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的支持者们称它为“妖怪”“猿人”。罗丹的朋友们筹集了15万法郎买下了这座塑像作为对反对派的答复。
(18)、《睡眠》,1889-大理石雕塑,48x56x48cm
(19)、得事后说:“主人的想法是怎样冒出来的!竟保留头部下面未完成的基石。”在完成头部雕刻后,彼得
(20)、只要看看奖项,就知道国内翻译为《罗丹的情人》是多么的荒唐:
3、艺术家罗丹的著名作品是雕像拉尔孔
(1)、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
(2)、《芥子园画谱》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令人读之如醍醐灌顶,顿开茅塞。
(3)、罗丹是著名电影艺术家罗静予和黎莉莉夫妇的儿子,其妻是开国元帅的女儿叶向真,其妹罗小玲是中国儿童制片厂的电影导演。
(4)、1884年,当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加莱市当局邀请他制作一座忠魂碑。义民赴难这一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5)、青铜时代 青铜,高74米,创作于1876-1877年,现位于法国卢森堡公园
(6)、博那罗蒂·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高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他的艺术创作受到很深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常常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
(7)、罗丹创作了一系列著名文学家、艺术家雕像:巴尔扎克、雨果、萧伯钠、莫扎特等,有青铜、大理石、石膏质不等,其中为著名并引起争论的是大作家“巴尔扎克”像。
(8)、罗丹的艺术生涯是从《塌鼻男人》开始的。这是一件直接来自生活的作品。由于请不起模特儿,罗丹只好请了一个塌鼻的乞丐毕比给他当模特儿,只要给饭吃就行。这个乞丐看去是一个塌鼻而面容丑陋的老人,但罗丹却从一个雕塑家的角度发现了他的美,于是他在作品中极力强调他面部的起伏和扭曲感,似乎这里面就存在着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整个人类的愁苦和凄凉。这种直接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如此逼真地再现眼见的真实的观点,它表现了这个时代的一致追求:废除一直统治美术的学院派的理想化的真实观,赋予艺术以现实的直接性。它也因此而反映了另一个观点,既以现代的“丑”,反对传统学院的“美”。这种“丑”在我们今天看来其实只是一种现实性的真实,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反叛。
(9)、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艺术家。他在很大程度上以纹理和造型表现他的作品,倾注以巨大的心理影响力,被认为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伟大的现实主义雕塑艺术家。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10)、《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11)、时常穿的僧侣黑袍塑加在裸体上,就这样花费了七年时间,后完成了“巴尔扎克像”。在众多可以选择的方案中,他选取了代表巴尔扎克气质的方案。
(12)、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罗丹来到比利时,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建筑装饰雕刻。之后他依靠积蓄来到意大利。意大利之行使罗丹领略了米开朗琪罗艺术的风采。米开朗琪罗的创造精神激发了罗丹蓄积已久的创作冲动。他回到比利时后用了18个月的时间雕塑了一个男人体。他请一个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给他作模特儿。他把这个雕像做成:左手拿着棍子,正在走动中,突然被眼前的什么事怔住了,收住脚步,抬头呆望着,右手揪着自己的头发,那样子天真而自然。
(13)、地狱之门 (The Gates of Hell)
(14)、脚手架下的三个影子(The Three Shades on ascaffolding)永恒的春天
(15)、时 期:公元1882年 材料:青铜 规格:17×48×20厘米
(16)、他没有放弃,开始申请法国美术学院(EcoledesBeaux-Arts,英语:SchoolofFineArts),“多次被拒绝入学,使他深深感受到挫折”。1863年,罗丹23岁时,长期资助他的姐姐,因为失恋而死去。
(17)、罗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伤鼻的男子》(1864)、《青铜时代》(1876)、《圣约翰的说教》(1878 )、《地狱之门》(1880-1917)、《亚当》(1880)、《夏娃》(1881)、《加莱义民》(1884-1 886)、《吻》(1886)、《巴尔扎克》(1897)、《雨果》(1897)。
(18)、这尊巴尔扎克像花费了罗丹6年的时间,但第一次展出时却遭到了猛烈攻击,文学家协会拒收这尊雕像,有人甚至嘲笑雕像是“麻布袋里装着的癞蛤蟆”。面对铺天盖地的谩骂,罗丹写道:“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像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的巴尔扎克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
(19)、罗丹的《思想者》,世界处处可见。现在,从法国到欧洲都已经明白了:更加伟大的是一个女人,卡米尔。她的全名:CamilleClaudel。她的名字译作卡米尔·克劳岱尔。
(20)、罗丹是公元19世纪享有盛誉的法国雕塑家,这件作品表现了一个俯卧的女人体。罗丹用细腻写实的手法深入刻画了女人的背部和头部,而人体俯卧的石块却粗加雕琢,使细腻的人体与略显粗糙的背景对比,更加突出了人体的美感。人物和手脚都蜷于身下,使人体与飘散铺开的长发形成对比,让人经历一种由收缩到释放的心理过程。这是一件能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4、艺术家罗丹的著名作品是雕像ro
(1)、材 料:大理石 存藏处: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
(2)、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来美来。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罗丹
(3)、 《三个影子》是《地狱之门》顶端的一组群雕。这三个人像实际上是一个人,身姿和动态完全一样,每一个人都似乎是另一个的影子。下图
(4)、1988年,法国拍摄了一部“历史上长的电影”:《卡米尔-克劳岱尔》(CamilleClaudel)。电影长度:“几乎三个小时”。拍摄时间:长达五年。电影效果:轰动世界,多次获奖。
(5)、《思想者》在1904年沙龙上展出,但这个巨大的雕像使罗丹在晚年又一次受到了猛烈的攻击。美术学院、法兰西学院的支持者们称它为“妖怪”、“猿人”。罗丹的朋友们筹集了15万法郎买下了这座塑像作为对反对派的答复。他们把塑像赠给巴黎市,准备立在先贤祠前。罗丹断定市政厅不会允许把《思想者》竖立在巴黎市内的,但是对方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罗丹同意退回为《地狱之门》预支的费用再加利息,市政厅则接受这座《思想者》并将它立在先贤祠前。罗丹感到了安慰,这将是他第一件矗立在巴黎市内公共广场上的作品,同时美术部购买了一件《思想者》的复制品,并作为礼物赠给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式完工的《思想者》的铜像安放在先贤祠的前面。《思想者》是罗丹晚年伟大的杰作,在以后的社会进程中一直发生着强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纪初,它被视为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征。列宁就曾对两名赴伦敦参加俄国社会民主d代会而要路经法国的青年代表说“你们一定要去看看罗丹的《思想者》。”
(6)、《BeataLudovicaAlbertoni》
(7)、罗丹于1840年11月12日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他14岁随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Boisbaudran)学画,后又随巴耶学雕塑,并当过加里埃·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时布鲁塞尔创作装饰雕塑五年。1875年游意大利,深受米开朗基罗作品的启发,从而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他的《青铜时代》、《思想者》、《雨果》、《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走路的人》等作品都有新的创造,曾受到法国学院派的抨击。包含着186件雕塑的《地狱之门》的设计,即因当时官方阻挠而未能按计划实现,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于用丰富多样的绘画性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富有力量的艺术形象。生平作了许多速写,别具风格,并有《艺术论》传世。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
(8)、考尔德(1898年~1976年)出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劳顿的雕塑世家,是美国受欢迎、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的现代艺术家,是20世纪雕塑界重要的革新者之一。他以创作风格独特的“活动雕塑”和“静态雕塑”驰名于世。祖父亚历山大·米尔恩·考尔德、父亲亚历山大·斯特林·考尔德皆为知名雕塑家。
(9)、行走的人(The Walking Man)
(10)、它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典型范式。人分几群,独坐看花式、两人看云式、三人对立式、四人坐饮式:一个人是什么姿势,两个人是什么姿势,小孩问路是什么姿势,都是规定好的。
(11)、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亚当》私人收藏
(12)、1875年,他到意大利旅行,并细心研究了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深受其启发。1876年至1877年间,罗丹完成了雕塑《青铜时代》。1879年,他完成了群雕《号召拿起武器进行斗争》。1880年,罗丹开始创作《地狱之门》。
(13)、1917年11月17日,欧洲两千多年来传统雕塑艺术的集大成者、20世纪新雕塑艺术的创造者、法国雕刻家罗丹逝世。 (其他译名)斯台芬·茨威格,斯台凡·茨威格,简称斯·茨威格或茨威格。
(14)、即在“物质”中反映出她的光彩。然而她要想从现实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却又不可能。
(15)、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罗丹来到比利时,又做了一段时间的建筑装饰雕刻。之后他依靠积蓄来到意大利。意大利之行使罗丹领略了米开朗琪罗艺术的风采。米开朗琪罗的创造精神激发了罗丹蓄积已久的创作冲动。他回到比利时后用了18个月的时间雕塑了一个男人体。他请一个身材优美的年轻士兵给他作模特儿。他把这个雕像做成:左手拿着棍子,正在走动中,突然被眼前的什么事怔住了,收住脚步,抬头呆望着,右手揪着自己的头发,那样子天真而自然。
(16)、《吻》,大理石雕像,高190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
(17)、奥古斯特·罗丹(AugusteRodin)《苏宗》
(18)、作品完成后,出人意料的是委托人拒绝接受,甚至指责这尊雕像像一只企鹅、一个雪人、一堆煤、一个怪胎、不成形的幼体动物。还有人认为巴尔扎克像是19世纪末颓废风气和精神错乱的象征。即使一些善良的人也认为它“哲理过多,造型不足”。法国文学家协会决定废除合同,理由是他们在“粗制滥造的草稿”中很难认出巴尔扎克的形象。面对这一切批评、指责,罗丹却说:“我的巴尔扎克像,他的动态和模样使人联想到他的生活、思想和社会环境,他与社会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他是个真实的活生生的人。”他还认为“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
(19)、作家正仰首远望,他硕大的头脑里装着的那个想象出来的沸腾的社会,正使他激动难安。那种雄伟的气度,不禁使人想到作家自勉的名言:“拿破仑用剑做不到的,我的笔要能够做到”!
(20)、罗丹塑造的巴尔扎克是个夜间漫步的形象。文豪习惯于夜间穿着睡衣工作,所以罗丹让他披着睡衣在星空下沉思,那宽大的睡衣包裹着屹立的巨人。人们看到的巴尔扎克,双手被睡袍紧紧遮盖,面部精神被突现了出来,在月光下好像独自整夜在行走、思考。
5、艺术家罗丹的著名作品是雕像拉奥孔
(1)、我一直相信,在我们各自心里,都深深地感谢着罗丹。看他的作品,是罗丹约会了我们,是共赴罗丹之约,使我们得以收获悠远而长久的思想之光“
(2)、奥古斯特·罗丹是19世纪法国有影响的雕塑家,他一生勤奋工作,敢于突破官方学院派的束缚,走自己的路,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生动及对比的手法,理解深刻,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3)、罗丹1840年11月12日出生于法国巴黎拉丁区一个普通雇员家庭。1854年,他进入波提特设计学校学习,与雕刻结下不解之缘。1862年,进入圣体隐修道院,完成了院长艾马尔胸像。
(4)、无疑,罗丹是一个拥有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他说:“没有灵敏的手,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同时他又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并不认为有了一双灵敏的手就算艺术家。他说:“在做艺术家之前,先要做一个人。”每天有那么多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来到巴黎罗丹美术馆,在他的雕像之间徘徊、沉思,因为那些青铜和大理石不只是雕刻,那是,用他自己的话说,“开向生命的窗子”。
(5)、罗丹认为深刻的思想是靠富有生命活力的人体来表现的,所以,他的人体雕塑不仅展示人体的刚健之美,而且蕴藉着深刻与永恒的精神。
(6)、罗丹1840年出生于巴黎,从小就表现出美术天赋,但由于美术基础课和文化课成绩不佳,没有考上艺术大学,且三次落榜。
(7)、青铜,205×239×15厘米,法雕塑家罗丹,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8)、手(The Hand) (上帝的手 罗丹的手 魔鬼的手 伸出坟墓的手 握 手浮雕 奥秘
(9)、这是一个秀丽的女性的头像,她线条之高雅与细腻,直臻神妙之境。她的头微微倾侧着,幻想的光辉笼罩着她,有超离人世之概。头巾的边缘仿佛是梦幻的翅膀,可是她的颈项就陷在大块的白石中像一座枷,使她摆脱不得。
(10)、青铜,205×239×15厘米,法雕塑家罗丹,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11)、后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别人的作品虽然“形似”方面做得很好,却不能体现巴尔扎克高傲的气势和动人的风采。罗丹的作品采用了中国画“大写意”的手法,在一定“形似”基础上加以夸张、取舍后达到了更高的“神似”——他正是人们心目中那个披着睡衣彻夜不眠、面对黑暗而怒火中烧的文学巨匠巴尔扎克。
(12)、罗丹—《巴尔扎克》,现藏于巴黎罗丹美术馆,是一件饱受争议的雕塑作品
(13)、然而,罗丹的作品一面为人理解和支持,另一面却多次被人攻击和嘲讽。但他始终坚持面对所有的质疑,一生攀登,并终于登上米开朗基罗之后的又一高峰。
(14)、1875年,他到意大利旅行,并细心研究了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等人的作品,深受其启发。1876年至1877年间,罗丹完成了雕塑《青铜时代》。
(15)、齐白石把《芥子园画谱》当做自己的启蒙老师,他的回忆自述说,借来的书,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的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钉成了十六本。
(16)、《永恒的春天》是罗丹用流畅、华美的线条塑造的一首充满激情的爱情诗:用男女人体描绘人间甜美的感情,春天的空气清新撩人,花草树木枝芽初发,年轻人爱的种子也在心中萌发,青铜质地的雕塑更为这种感情增添高贵。少年背倚石座,左手抓住石头支撑身体,右手紧紧揽住少女的肩头,他低头深情吻着心中所爱,少女斜跪在地上仰首接受这份爱恋温情,她身躯仿佛一弯明月,尽量向后弯伸,她的体态脱颖而出。这对恋人情绪热烈,表达投入,一拥一抱,身体的拉伸呈现出激情的张力,他们不仅给春天带来更新鲜的活力,实际上他们就是春天,他们的爱是永恒的春天。
(17)、罗丹塑造:裸体男青年佛刚刚从睡梦中醒来,他的头微微后仰,睁大眼睛望着天空,具有一种天真的神态。这位裸体青年的体型匀称,躯体和双腿平滑而优美,身体富有弹性,似有真实的呼吸和血脉流动,充满生命活力。
(18)、家的罗丹浪漫气质的一面,也说明他思想的矛盾性、复杂性和感情的无比丰富广阔。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罗丹是什么艺术家精辟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