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著名20首诗句精辟75条

杜甫著名的十首诗及赏析

1、杜甫著名的十首诗词

(1)、我们读李白的诗,可以领略诗仙飘逸的诗风;我们读苏轼的词,可以感受作者旷达的情怀;我们再读杜甫的诗,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更加深刻。下面精选杜甫的十首抒怀诗,一起欣赏。

(2)、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

(3)、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4)、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宝应元年(公元762)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横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第二年,即广德元年正月,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正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5)、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6)、《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杜甫到江陵的时候是秋天。宋玉名篇《九辩》正以悲秋发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当时正是产生悲秋之情,因而便借以兴起本诗,简洁而深切地表示对宋玉的了解、同情和尊敬,同时又点出了时节天气。“风流儒雅”是庾信《枯树赋》中形容东晋名士兼志士殷仲文的成语,这里借以强调宋玉主要是一位政治上有抱负的志士。“亦吾师”用的是王逸的说法:“宋玉者,屈原弟子也。闵惜其师忠而被逐,故作《九辩》以述其志。”这里借以表示杜甫自己也可算作师承宋玉,同时表明这首诗旨意也在闵惜宋玉,“以述其志”。所以次联接着就说明诗人自己虽与宋玉相距久远,不同朝代,不同时代,但萧条不遇,惆怅失志,其实相同。因而望其遗迹,想其一生,不禁悲慨落泪。

(8)、注释年芳:美好的春色。著(zhuó):附着,附加。水荇:多年生水草。金钱会:唐代宫中撒钱之游戏。

(9)、注释:言月运行而来,又暗喻漂泊的诗人。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春来:今春以来。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初八的弓形月亮。时时:常常。与“故故”变文同义。开:指照亮。满:指月光洒满。青天:蓝天。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风襟:衣襟。宋玉《风赋》:“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当:对着。悬:悬挂天空。乌鹊:乌鸦。夜久:夜深

(10)、本诗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八月写于长安。全诗别出心裁,言在彼而意在此,将诗人自身对妻子的思念之情通过想像妻子思念他的情景而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也寄托了对战乱平息后幸福团聚的渴望。

(11)、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12)、望着那升腾的层层云气,心胸摇荡;睁大眼睛远望归鸟回旋入山,眼角好像要裂开一样。

(13)、安史之乱,杜甫去投奔朝廷被叛军困于长安。幸亏名声小,没人对他看管。郭子仪大军压城,他找准机会跑到了唐肃宗身边,面色如菜、衣衫褴褛却忠心耿耿,唐肃宗让他当了左拾遗。后来因言获罪,流贬出京。

(14)、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15)、这首诗既写旅途风情,更感伤老年多病,却仍然只能像沙鸥在天地间飘零。“名岂文章著”是反语,也许在诗人的内心,自认为还有宏大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

(16)、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17)、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18)、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

(19)、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春望》《春夜喜雨》《望岳》《月夜忆舍弟》《登岳阳楼》《绝句二首》《八阵图》《旅夜书怀》《房兵曹胡马诗》《春日忆李白》

2、杜甫著名20首诗句

(1)、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一生中共创作了3000余首诗歌,其中约1500首被保留下来,大多被收集于《杜工部集》里。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称为“诗圣”。杜甫的所有诗歌中,产生了不少流传千古的诗句,在中国诗歌文学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因而杜甫的哪首诗水平高,哪些句子绝,成为后人的热议。

(2)、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武侯祠,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诗的前半首写祠堂的景色。首联自问自答,写祠堂的所在。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写祠堂的荒凉,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后半首写丞相的为人。颈联写他雄才大略(“天下计”)忠心报国(“老臣心”)。末联叹惜他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

(3)、译文:秋天离别时两相顾盼,像飞蓬一样到处飘荡。丹砂没有炼成仙药,不禁感到愧对葛洪。痛快地饮酒狂放的歌唱,白白地虚度时光,像您这样意气豪迈的人,到底是为谁这般逞强?

(4)、赏析: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之间婉转的鸣叫,一队整齐的白鹭直直的冲向了蔚蓝广阔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上那终年都不会化的积雪,还有那门前停泊的来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5)、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而从格律上来讲,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黄鹤楼》为半律体)。

(7)、1:醉过才知酒浓——用尼采的酒神精神解析李白诗歌

(8)、鹤注编在上元元年草堂作,下首同。旧以此章为《宾至》,下章为《有客》,诗题互错。按此诗云“有客过茅宇”,当依草堂本,彼此改正。《诗》:“有客有客。”患气经时久①,临江卜宅新②。喧卑方避俗③,疏快颇宜人④。有客过茅宇⑤,呼儿正葛巾⑥。自锄稀菜甲⑦,小摘为情亲⑧。(此章见相亲之意。上四卜居景况,下言客来情事。(赵访注)菜经自锄,其甲尚稀,未免小摘者,为情亲故也。十字中,有数曲折。)①王右军《重熙帖》:“患气悬情。”师氏曰:公尝有肺疾。②《哀江南赋》:“诛茅宋玉之宅,穿径临江之府。”《左传》:“非宅是卜,惟邻是卜。”③古诗:“喧卑厌俗居。”④江总诗:“山豁自疏快。”宜人,见《毛诗》。⑤王勃诗:“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⑥《语林》:“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家,呼儿出,为设果。庾信诗:“葛巾久乖角,菊径简经过。”⑦《说文》:“草木初生曰甲。”⑧谢灵运《永嘉记》:“百卉正发时,聊以小摘供日。”谢庄诗:“惆怅忆情亲。”赵汸曰:此诗自一句顺说至八句,不事对偶,而未尝无对偶;不用故实,而自可为故实。散淡率真之态,偶尔成章,而厌世避喧,少求易足之意,自在言外,所以为不可及也。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有了皇圣的加持,岐王府、崔九堂自然成了当时名流新贵依傍攀附的重选。时值开元盛世,国泰民定之时,社会普遍崇尚文艺。李龟年,这个应时而生的音乐俊才,自然成了京城文艺界红极一时的“天王巨星”。连皇帝都对他青睐有加,那么在文艺名流经常雅集的“岐王宅、崔九堂”李龟年当然更是崔李的堂前客、座上宾了。而当时正值意气风发、青春浪漫时期的杜甫,也因为诗才早露、文思过人而受到李范、崔九等皇亲贵族的赏识,得以登堂入室有幸欣赏文艺巨星们的盛大演出。如此,初展才华的诗圣与歌唱明伶在互相倾慕的感召下便结为相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描述的正是杜甫、李龟年时常在豪门大宅邂逅的场面。

(13)、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1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5)、《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6)、译文:秋天来了,霜降枫林,枫叶凋零败落,巫山、巫峡一带萧瑟阴森。峡中的江水波浪滔天,好像连天也一起涌过来似的,大概是边塞干戈扰攘接着了地上的阴气吧。两度菊开,自己仍然漂泊在他乡,不禁伤感落泪,孤独的小舟,还长系着怀念故园的一颗心啊!天渐渐冷了,处处有人移动刀尺在赶制过冬的寒衣,晚上从白帝城的高处传来急促的捣衣裳的砧杵声。

(17)、“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来。“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

(18)、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阳(今属湖南)。

(19)、泰山呵,你究竟有多么宏伟壮丽?你既挺拔苍翠,又横跨齐鲁两地。

(20)、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3、杜甫著名的十首诗一览众山小

(1)、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苍翠的美好山色没有尽头。

(2)、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5)、《诗经》里有一个很美的篇章,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这是讲一个村庄里的妇人,在黄昏的时候,看到家里的鸡跳上了鸡舍,羊牛也被赶着慢慢从田地里回来,整个村子都在准备着休息,一派安宁,她思念起远方服役的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回家来。杜甫这首诗,也是写了黄昏时分村庄里的景象。这个村庄是他流寓不定时暂住的,他看到美好的、安详的村庄,心中也像那个遥远时代的妇人一样起了思念,他思念的是离开已久的故乡。正如眼前的暮色一样,他的人生也已走到了黄昏,白头明灯相对,人世的冷暖苍凉充盈于胸中,不愿、也不忍去仔细思量。

(6)、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7)、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

(8)、绝美珍藏版“唐诗宋词套装”限量3000册,马未都作序力荐!

(9)、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杜甫时年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10)、译文:锦官城每日弦乐管乐杂纷纷,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能得几回闻?

(11)、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

(12)、上面的两首诗分别代表了杜甫的悲、喜。下面分别谈谈对这两首诗的赏析。

(13)、这段时期,是杜甫一生中痛苦深重的时期,战乱四起,忍饥挨饿,归朝前就是个流民,而被流贬之后沿途看到老百姓深受战火荼毒,也让杜甫的作品沉痛郁结。而他在后期流贬之际的叙事性歌行体“三吏三别”也成为记载安史之乱社会动荡,百姓离乱的史诗性作品。我们称其为“诗史”。

(14)、中年时期,他流寓都城谋求功名未果,但是眼界逐渐转入对社会现象的审视和批判,代表作便是古体诗《丽人行》:

(15)、失传已久的56首养生音乐,一曲终了,病退人安!

(16)、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

(17)、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18)、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19)、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界,晨昏迥然不同。

(20)、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4、杜甫的十首著名的诗

(1)、这首诗描绘的是在战争时期,烽火不断,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只能感慨只能叹气只能无奈,充满着无力感。在战火不断的时候,一封家书是那么的珍贵,无法与家人相聚是那么的伤感,满是愁绪,也只能在心里期待战争尽早结束罢了。

(2)、赏析: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的景象是怎么样的呢?在齐鲁大地之上,那青翠的山头看不到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都汇聚在此了,南山和北山阴阳分开,晨昏都不同。望着一层一层的云气升腾,令人的胸怀更加的坦荡,看归来的鸟儿回旋进入山林,使人的眼眶都欲碎。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才能俯瞰群山,这时候的群山显得很是渺小。

(3)、主页右上角设置加星标,就不会漏掉任何一篇文章

(4)、没想到夫婿是个轻薄儿,又娶了美颜如玉的新妇。

(5)、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6)、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7)、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9)、2:时光穿梭,童趣无限,老手艺!记忆中的那一抹鲜活色彩

(10)、译文: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11)、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12)、时世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1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15)、写作背景:公元768年(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登上岳阳楼远眺,触景生情,而写了这首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实为千古名句。前人称此二句「尤为雄伟,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以豁达。」(宋人黄鹤《少陵年谱》)。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边事的忧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具有极为深广的内涵。表现上擒纵自如,卷舒随意,折转巧妙,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杜甫著名20首诗句精辟7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