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教育名言名句
1、林则徐教育后代的至理名言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林则徐名言
(2)、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3)、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4)、妄取人财,拿来布施,美其名曰借花献佛,其实只是伪善。不如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奋斗,以善心布施,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5)、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6)、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7)、容纳。容:宽容。大海可以容纳千百条河流,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悬崖峭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要胸襟广阔,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
(8)、如果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敢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一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居里夫人
(9)、10(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
(10)、他的玄孙林崇镛在《林则徐传》中这样评价他,“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这既是对林则徐为官品行的概括,也体现了其家风的良好传承。
(11)、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林肯
(12)、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13)、《诗经》有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一个家庭,父母是根基,兄弟是枝叶。只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家业才得以繁茂。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
(14)、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为人偏执,做事不讲情理,再聪明也无益
(1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6)、1(种子牢记着雨滴献身的叮嘱,增强了冒尖的勇气。)
(17)、(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18)、出生于福州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成长于“志节清高的书香之家、亲情融洽的仁爱之家、奋发进取的勤勉之家”,父母的教诲以及林家淡泊、仁爱、勤奋的家风,奠定了林则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林则徐留下了许多让人获益良多的名言和格言家训,有些已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这些名言和家训,一起体会伟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
(1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20)、1(一个人承受孤独的能力有多大,他的能力就有多大。)
2、林则徐的教育思想
(1)、(有时稍微低下头,或许我们人生路会更加精彩,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长进。)
(2)、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3)、清华原校长出任北京市长,他当年震撼演讲:平庸与卓越的差别
(4)、出自于清朝政治家林则徐的对联,全文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5)、(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终属楚。)
(6)、许多人在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是本末倒置之举。
(7)、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8)、林则徐在嘉庆十六年入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
(9)、出自《出老》。大海的宽广而没有边沿,天是大海的暗。山峰高耸,看不到山顶,人便是高山的顶峰。这句话表达了林则徐的凌云壮志。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功勋有口碑。
(11)、《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
(12)、人类被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3)、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卢梭
(14)、1(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15)、从为官之日起,林则徐就牢记父亲“不妄取一文”的家教,并奉行终生,他还写下了这一幅有名的对联告诫后代:“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6)、解释:不择手段谋求发财致富的人,个人富裕了不帮助别人的人,积累再多的财产也是和整个社会的普世价值观相背离的,是不得人心的,甚至是灾祸的开始。
(17)、第九个,「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在民国初年有个公案,就是他在清末的时候贪污了一笔钱,让很多灾民都饿死了。后来民国以后,他可能内心的恐慌、后悔,所以又拿着钱财去大量的布施,地方的人都觉得他是个大善人。但是后来死得很惨,又堕到地狱去,因为他「妄取人财」,而这个「妄取人财」让太多人遭殃,纵使他后面再来布施,也补不掉他前面所造的罪业。所以我们确实时时守好这一颗心,不能有占他人便宜的念头,所谓「吃亏是福」,懂得舍、懂得让才能够让人生走得愈来愈宽广,而福分、福报好是晚年再来享,那是真正的福分。
(18)、妄取人财,布施无益。(巧取豪夺他人钱物,施舍再多也无益)
(19)、出自林则徐《云左山房诗钞》。林则徐以此诗表明节操,决不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意思是要保持洁净,而不同世俗随波逐流。
(20)、林则徐的对联:“静坐读书,各得半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定而后能静,言之必可行。”“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
3、林则徐教育经典语录
(1)、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
(2)、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林则徐
(3)、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4)、林则徐给儿子的信中说:“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厉自修,以为他日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儿其牢记之!”
(5)、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6)、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点是在虎门海滩,由于鸦片数量巨大,因此整个销烟的过程一直持续了二十三天才结束。
(7)、释义:出自《出老》。这是林则徐少年时的巧对佳话,抒发了林则徐的凌云壮志。寓学海无边苦作舟,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8)、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9)、1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诗经》有言:“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一个家庭,父母是根基,兄弟是枝叶。只有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家业才得以繁茂。兄弟姐妹倘且不能与之和睦交好,何必言友。许多人在外交友彬彬有礼,坦诚相待;在家里与兄弟姐妹却难以倾心相交,甚至恶言相向,实在是本末倒置之举。
(11)、中有古佛立亭亭,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12)、点评: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只为修己身。若以读书为装点门面,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不可一世,以为莫己若者,纵然读尽天下古今之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有何益?徒增一恨耳!
(13)、林则徐给儿子的信:“有一言嘱汝者: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而一旦归家,则又应时时作用世计,勿儿女情长,勿荒弃学业,须磨厉自修,以为他日之用,是则用舍行藏,无施不可矣。吾儿其牢记之!”
(14)、(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
(15)、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16)、林则徐自况“终身无嗜好,朝夕孜孜不倦者,国政、民瘼两大端而已”。
(17)、新知||拒绝被动学习!风靡美国的项目式学习法到底是什么?
(18)、“满招损,谦受益。”谦谦君子之道,从来得到世人赞赏。读书博学为何?通古至今,纵横捭阖,修身养性而已。越懂学问的人,越能谦虚做人。若以博学作夸耀之本,心高自傲,咄咄逼人,则只能说尚未领略古人为学的高境界了。
(19)、点评:那里不是宣扬宿命论,不是奉劝人知足而止、不思进取。有句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时势造英雄,人要成事,不仅仅仅要知己之所能为,更要知彼之所能为否。时运不济,就是客观条件还不足以成为满足实现主观要求的条件,妄然求取,非但无益,并且有害。不是说过,要实事求是吗?要让主观的愿望同客观现实统要把“求”同“时运”结合起来,学会等待时机,切莫大胆妄为。
(20)、“风水无益”,即谓如若为人不善,多行不义,其不仅上愧祖宗,更是下损子孙。
4、林则徐 名言
(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管于》)
(2)、但是林则徐无畏强权,一边对抗外来势力,一边抵御内部的压力,成功地将禁烟运动进行下去。几乎将虎门所有的鸦片都销毁了,成功的守护了虎门地区的安宁。
(3)、(左右一个人成功的,不是能力,而是选择。)
(4)、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县人,清代中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5)、第七个,「时运不通,妄求无益」。当时节因缘不成熟,我们硬是要做,可能累了自己,也累了他人。所以当时节因缘不具足,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待时缘成熟了,再好好发挥,好好把这个事成就起来。所以人也要能屈能伸,能屈得愈低,下一次机缘来了就能够展得愈高。
(6)、点评:此句言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阴鸷,即积阴德之意。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若有骄奢淫恶之恶行而虽有善行亦无益于己,无济于事。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7)、(为人偏执,做事不讲情理,再聪明也无益)
(8)、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9)、1(志在峰巅的攀登者,不会陶醉在沿途的某个脚印之中。)
(10)、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林则徐《十无益》
(11)、(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淫恶肆欲、阴骘无益。《十无益》)
(12)、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
(13)、存心不善,风水无益。(心地不好,讲究风水也无益)
(14)、孟子曰:“吾善养我浩然之气。”元气,是精神丰富、正气充盈的内心状态,是人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根源。不惜元气的人,行的是匹夫之勇,以为自己力量无穷,却往往被各种外界力量摧折得元气大伤。元气大伤之后,寄希望于灵丹妙药救治,治得了标,但治不了本;治得了一时,治不了一世。
(15)、(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16)、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17)、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心高气傲,学问再多也无益)
(18)、释义:大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才能成其大,人没有私欲贪念才能像峻峭的山峰挺拔刚强。
(19)、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会偷窃,可是,即使把百万金元给了盗贼,也没法儿指望他从此不偷不盗。——克雷洛夫
(20)、出自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为了国家的利益,无论生死都会去做,怎么可以因为个人的福祸得失而避后趋前呢。
5、林则徐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1)、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即是时运不济之时。运气也是一种实力,此时应该注重加强身心修养,提高自身实力,则时机自然送上门来。
(3)、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4)、(中有古佛立亭亭,苾刍合十朝诵经。催落山泉作钟磬,秋色满岩云有声。)
(5)、(熬夜与纵欲等都大伤元气,长时间打麻将也大伤元气,如不戒,医药也无益)
(6)、释义:林则徐说自己一生没有特殊的爱好,每天早晚孜孜不倦关心的是国家政务和民间疾苦两件大事。
(7)、父母不孝,奉神无益。(不孝顺父母,求神拜佛也无益)
(8)、(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9)、在家庭里面跟兄弟姐妹都不懂得互相友爱,互相提携,有没有可能出了社会以后,马上跟朋友相处的很好,有没有这个道理?凡事心行是一如,这个行为在家里如此,他的存心亦如此,不会说踏出这个家门就变另外一个人,那可能就是有附身的状况才有可能。一般正常情况,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去观他的心,而那个行为真实的就是在家庭当中的表现。之前我们也提到,日本在选拔人才,要重用一些重要主管的时候,他们有个法宝,就是看他孝不孝顺父母,再来看看他有没有照顾妻儿,有没有友爱兄弟。所以「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10)、上联意即:大海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有接纳百川的气度和容量。
(11)、“妄求”即是乱求,孜孜以求本不属于自己的时机,反而忘了反身自求,此时即使得到了机会,也会很快失去。
(12)、(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3)、意思是,如果子孙后代像我,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14)、(不要认为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这是错误的。学会有效地工作,这是经营自己强项的重要课程。)
(15)、深觉时光可惜,暮景可伤。——林则徐名言名句
(16)、(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7)、释义: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有为,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如果子孙后代像我这么廉洁、聪慧,我把钱留给他反而损害了他的斗志;子孙不如我,留钱给他反而使他好逸恶劳,留的钱越多越是增加其过错。)
(1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19)、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20)、释义:把拥有一个只容得下膝盖大的地方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寄托了他对后人的期望。(源自:《福州古今楹联集粹》2215页)
(1)、清朝重臣林则徐五十四岁的时候,写了一个“十无益”。他将一些常被人们看作有益的东西,分别做了界定,也就是说,如果不满足某种条件,一些看来有益的事情,很可能没有益处。
(2)、这次禁烟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是这次销烟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大历史意义就是解决了鸦片对我国的危害,开启民智,让民众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
(3)、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兄弟都不和,交友再多也无益)
(4)、点评:孔圣人说,古之学者读书为己,今之学者读书为人。意思说古代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自我,今日的读书人读书是为了别人。为人若何?为父母、为市场、为金钱名利、为工作职业,读书成为一种工具,读书沦为到达他人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此刻我们要认识到读书不是为了别人而读,读书是为自我而读!为己若何?修学储能,内修仁德,外修礼仪。用现代人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实现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简单说,读书是为了修身正行!如若读了满腹圣贤之书,但依然“行止不端”,学识上是大学生,品行上却是小学生,可谓读书无益,枉读诗书了。
(5)、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6)、不惜元气,医药无益。(熬夜与纵欲等都大伤元气,长时间打麻将也大伤元气,如不戒,医药也无益)
(7)、出自林则徐《要养成良好习惯》。对于鸦片这个东西,必须不能沾染,一定要远离它,否则你就不算是我林则徐的儿子。
(8)、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本·富兰克林
(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
(10)、“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阴鸷,就是积阴德之意,积小善而成大功德,防小恶以免损功德。如若生活放纵奢侈,荒淫无度,虽然屡屡行善多积阴德,也是枉然无益。达人先自达,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从艰苦朴素开始。
(11)、为人处世,都知道少说话多做事才是正途。可是有时做得过头,大多适得其反。林则徐的“十无益”告诫世人:横冲直撞的做事,反而无益。
(12)、出自清·林则徐《次韵答陈子茂德培》。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被清廷发配到新疆后身在边疆、心系江南抗英战争的爱国之情。
(13)、三生慧福孰能兼,占尽韶华颇不廉。悟彻优昙天女散,不如趺坐一枝拈。――林则徐
(14)、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1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7)、白话解释:我的子孙若和我一样,那留钱给他们干嘛?圣贤之人有太多钱只会损害他们的志气;我的子孙要是不如我,那留钱给他们干嘛?又蠢又有钱,只会让他们变得更糟。
(18)、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妄取人财,即是不义。无功受禄,中饱私囊,顺手牵羊,都是不义之举。妄取人财,拿来布施,美其名曰借花献佛,其实只是伪善。不如凭借自己的双手勤劳奋斗,以善心布施,如此方能心安理得。
(19)、林则徐著作包括奏折、公牍、文钞、诗词、信札、日记以及他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译作。这些著译散藏各地,长期没有经过系统整理。
(20)、释义:这首诗是林则徐1842年8月被充军去伊犁途中所作。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用生命去换取,岂能因为灾祸就避开,有利就上前伸手呢?为国家利益生死以赴,不避个人祸福勇往直前,有容乃大千秋永照,无欲则刚百世为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林则徐的教育思想精辟1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