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称其为精辟107条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1)、然而,马克思这里只是指“历史活动”的前提,而不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并且,喜欢引用这一段的人往往忽视了这一段,以及后期的一段(更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的表述,不能完全地认为是完整的、成熟的、毫无瑕疵的):

(2)、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基督教和宗教的批判。他认为“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3页。这可以说是他对近代欧洲思想史的一个概括,也是他对自己所提出的人本主义的定位。费尔巴哈承继了康德、黑格尔将宗教归入人意识的产物的思想,从对人的本质规定和认识论出发,对宗教进行了更为深刻的批判。他指出,人之对象,不外就是他的成为对象的本质。人怎样思维,怎样主张,他的上帝也就怎样思维和主张;人有多大的价值,他的上帝也就有多大价值。上帝的意识,就是人的自然意识。上帝的认识,就是人的自我认识。“人认为上帝的,其实就是他自己的精神、灵魂,而人的精神、灵魂、心,其实就是他的上帝。”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3页。上帝不是人的感觉所能认知的,只能在人的意识中存在。

(3)、费尔巴哈恢复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感觉论。他的哲学是建立在感觉的真理性上的“感性哲学”。同割裂客体和主体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相对立,费尔巴哈力图证明客体和主体的统一性以及感性世界的可知性。他认为,自然、现实是的认识客体,它在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时,同主体是不可分割的。人是认识主体,但作为现实的人,它又是主体(自我)和客体(肉体)的统与人以外的客体世界同属于自然。感觉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直接联系,它具有直接现实性、可靠性。只要不把主体看作封闭的“主体”,思维就可以达到存在。自然界里没有不可被人认识的事物。人类有足够的感官和能力去发现自然的奥秘。

(4)、传统西方哲学把世界分为“感性世界”和“超感性世界”。感性世界就是人当下体验到的、经验到的世界,而超感性世界则是超脱现实的,是形而上学的。

(5)、在第五条与第六条的讨论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观。费尔巴哈在哲学中对于直观以及抽象的人的设定都成为批判的对象。如果哲学并不建立在直观和抽象的人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哲学应该诉诸什么呢?马克思通过批判,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两条规定可以视为对实践的、感性活动的延伸性阐发。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意味着人的自我分裂,换言之,人总是需要他者来说明自身,由此构筑了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在现实性上,总是特定经济政治体系之中的社会关系,因此其中必然包含异化抑或是异化的扬弃,由此,当人被视为社会关系总和的时候,人也就成了矛盾的综合体。它在现实中获得的总是某种对抗性的内涵。这是对象性原则的又一表现方式。

(6)、在这段话的前半段里,马克思肯定了德国观念论对主体性原则的发展,譬如伟大如康德、费希特等人。但是,后半段又批判这些观念论者却没有关注事物的客体性,与第一段的批判相反。

(7)、虽然真正奠定历史唯物主义大厦的工作是由《德意志意识形态》完成的,但是从理论的布局上而言,《提纲》的规格和层次更广泛,针对的是以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为主的旧唯物主义;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更多集中于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里的唯心主义成分。二者的论述重心是不同的。而《提纲》的出现并不是马克思哲学思想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质变的反应物,而是一场扭转了整个原有哲学思想框架的结构性革命——在这一点上,阿尔都塞却又是极其敏锐的(但不代表本人赞同他的“断裂论”)。

(8)、这里,马克思既反对了英国经验论者完全偏向感性的直观经验的观点,又反对了德国观念论者只沉迷于思维思辨的观点。与第九条一样,马克思意在统一感性的经验和理性的思辨。只有在二者的结合下,也就是不仅仅单纯地诉诸感性经验和经验材料,同时也要加以发挥理性的思辨思考,这样才能完成对现实世界的批判,进而用批判的武器来加以批判现实。

(9)、费尔巴哈认为,仅仅以意识规定人的本质还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概括、集中,他把问题进一步概括为:有意识的人自己“意识到的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或者,在人里面形成类、即形成本来的人性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同上书,第30—31页。他在这个问题之下加注说:“不学无术的唯物主义者说道:‘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意识。人就是动物,然而具有意识。’可见,他没有注意到,在一个逐渐觉醒而上升到意识的存在者那里,发生着整个本质的质变”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页。从这里可以看出费尔巴哈并不满意唯物主义者对人本质的规定,而是认识到人与动物在本质上有个质变。那么,他所规定的人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10)、费尔巴哈直观的唯物主义,因为其立足点的错误(市民社会,抽象空洞的概念),把原子化的人组成的那个社会单纯地局限于直观当中,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只有立足于社会的人,把人看作是实践活动的产物,才能历史地现实地理解人,理解种种社会事物。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

(11)、因为本身就超脱于人的能力之外的。只有在实践和自身现实条件的规定范围下,人的认知才有成为现实的可能。

(12)、费尔巴哈无神论思想的重要贡献在于,它指出了宗教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他说,人同自己相分裂,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这就是宗教的秘密。在自然宗教和多神教里,自然提供造神的材料,幻想给予神以灵性。人崇拜诸神,就是崇拜对象化在自然中的人自己的特性。在基督教里,上帝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的对象化、异化。人把自己的思维力、意志力、心力和对未来的愿望、理想等直接地对象化,构成全知全能的永恒的上帝,作为统治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力量。费尔巴哈说,上帝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上帝的价值同人的价值相等。不是上帝创造人,而是人创造上帝。崇拜上帝就是崇拜人自身。

(13)、如果是“消灭无产阶级”和“消灭哲学”,那么又怎么会有“无产阶级”和“哲学”把双方都当作“武器”呢?

(14)、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恩格斯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并认为这是唯物史观的一条重要原理。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里,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剥削阶级的歪益和等级关系、种族关系的复杂化,掩蔽了阶级斗争的实质。但是,自从大工业生产以来,情况完全不同了,阶级关系已经变得简单化和明朗化了。自1815年签订欧洲和约以来,英国的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已经成为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自1830年以来,英、法两国的无产阶级已被承认是为争夺统治权而斗争的第三个战士。恩格斯说,这些事实“只有故意闭起眼睛的人才看不见,这三大阶级的斗争和他们的利益冲突是现代历史的动力,至少是这两个先进国家的现代历史的动力”

(15)、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将自然作为人存在的基础与条件,这不仅端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从理论上在否定唯物主义的同时将其基本观念改造、包容于人本主义体系之中。他认为自然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感觉或理性而存在的,自然是普遍,人只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依赖自然界。

(16)、但是马克思否认了这个观点,如第二条所说的,马克思认为人的认知由人当前的实践所决定,具有历史性,局限于人当前的实践水平,并且认知无法超脱实践范围。这实际上也否定了理论上存在恒古不变的真理。

(17)、这个“原子化”,与高中政治教科书的机械唯物主义意思相近。

(18)、只有为直观所扩大所启发的思维,才是真实的现实的思维。那些证实实际认识的范畴,永远是通过对象本身而规定对象的范畴。具有现实性和总体性的实际事物,是新哲学的对象,因此新哲学并不以仅仅自为的理性的神圣为基础,而是以整个人的神圣性为基础,或者说,是以人的理性而非理性的理性作为思维的形式。“如果旧哲学说:只有理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和实在的东西,那么新哲学则说: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的东西。”同上书,第74页。

(19)、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与第五条一样,认为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即感性唯物论,把感性从实践当中剥离出去。这样做的结果就导致了把研究陷入片面之中,只是对个体生效。

(20)、在阿尔都塞看来,《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的哲学历史观之中的地位,是分水岭一般的地位,即马克思新旧唯物主义思想之间的分水岭,亦是区分其先前著作的标杆。当然,虽然阿尔都塞将《提纲》提高到一种过于重要的地位,亦有一些误读的成分。但是我个人认为,以《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时期为前后划分,的确是一种合适的方式。

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称其为

(1)、以至于同样是导言中的这句:“DiePhilosophiekannsichnichtverwirklichenohnedieAufhebungdesProletariats,dasProletariatkannsichnichtaufhebenohnedieVerwirklichungderPhilosophie.”被翻译成了:“哲学不消灭无产阶级,就不能成为现实;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为现实,就不可能消灭自己。”

(2)、“无神论,作为对这种非实在性的否定,已不再有任何意义,因为无神论是对神的否定,并且正是通过这种否定而肯定人的存在;但是作为社会主义,已经不再需要这种中介;它是从把人和自然界看成本质这种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感性意识开始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

(3)、在对基督教本质规定的基础上,费尔巴哈又从一般意义上对宗教进行了批判。他指出:“人的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而这种依赖感的对象,这个为人所依赖、并且人也感觉到自己依赖的东西,本来无非就是自然。”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36页。初的宗教是对自然物的崇拜,或曰“拜物教”和“图腾”,包括星辰、石头、树木,甚至蟹鳌、蜗牛壳,都是崇拜的对象。人崇拜这些东西,是因为他已经把自己放在这些东西里面,把这些东西想象成他自己那样的东西。而发展到有神论的时候,则开始把人的本质当做神的本质来崇拜。宗教的整个本质集中表现在献祭之中,献祭的根源就是依赖感,依赖感则源自恐惧、怀疑、对后果对未来的无把握、对于所犯罪的良心上的咎责,而献祭的目的、结果则是自我感,即自信、满意、对后果的有把握、自由和幸福。“去献祭时,是自然的奴仆,但是献祭归来时,却是自然的主人。”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62页。神的实质在于独立于人的意志和认识的东西,这是宗教的原始的、未来的、特具的本质。

(4)、实践基础上的唯物史观提供了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支撑。《提纲》在实践基础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唯物史观,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在对社会领域的认识方面超越了以前一切哲学。马克思用实践把主客体联系在一起,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可以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同时也能够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世界,人类认识成果的真理性也是通过实践来验证的。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美好的蓝图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的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d从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科学的唯物史观同样为我们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5)、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从而获得自己后的解放。

(6)、说明:此文系喻太刚任中共习水d校副校长,高级讲师时在中共贵州省委d校校刊上发表的理论文章,供大家参阅。

(7)、1804年7月28日,费尔巴哈生于巴伐利亚的兰茨胡特。父亲是著名的刑法学家,曾用法律观点批判过封建制度的专横。费尔巴哈在上文科中学时,立志做神学家。但在1823年进海德堡大学神学系后,很快因为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对神学失望了。

(8)、“物体”是霍布斯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的只有物质所构成的物体。霍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9)、立足实践奠定了唯物史观基础。《提纲》第一条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象、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只是以直观的形式去看待客观世界,忽略了实践和实践的主体,当然也更不可能看到在实践中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费尔巴哈面对自然界时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但是忽略了人在实践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动作用。在社会历史领域,费尔巴哈同样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的历史发展,终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以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主客体关系上的片面性,指出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通过实践把主客体统一起来,科学的实践观为唯物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0)、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11)、费尔巴哈说:“宗教是人类精神之梦”。人类在意志、愿望和想象中是无限的、自由的,而在能力、获得和实际中又是有限的、依赖的。为了摆脱这一矛盾,就运用想象力去幻想一种超人超自然的力量存在,作为自己生存和获得幸福的。这便是宗教的意图和目的。

(12)、而不能由实践检验的问题,即超出实践范围的认知,譬如“物质是如何产生的”、“死亡是一种什么感觉”等等问题,你去问马克思,马克思会回答:“放弃你的抽象,你也就会放弃你的问题。”(5)

(13)、国家和法虽然在上层建筑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它始终都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恩格斯说: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在社会生活中,国家、政治制度是第二性的,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才是第一性的,是决定性因素。关于社会意识形态,恩格斯主要论述了哲学和宗教。哲学和宗教是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而且往往被一些中间环节弄得混乱和模糊,似乎可以脱离经济基础,其实它们仍然是受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决定的。恩格斯指出,自文艺复兴以来,英、法两国哲学的发展,其“内容本质上仅仅是那些中小市民阶级发展为大资产阶级的过程相适应的思想的哲学表现”。宗教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离物质生活远,而且好像是同物质生活不相干。但是,只要深入地研究一下宗教的发展史,就会清楚地看到它仍是和人们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恩格斯说,原始宗教“是在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的错误的、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后来,随着原始氏族的解体,统一的原始宗教也开始解体。恩格斯主要以新的世界宗教——基督教为例,说明它经过250年变成国教的过程,其中每一步的发展变化,都是离不开社会经济条件的。另外,恩格斯也注意到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他说:“我们看到,宗教一旦形成,总要包含某些传统的材料,因为在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这说明,意识形态的内容、材料及其所发生的变化,都是由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但是,意识形态一旦形成又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基础,这样或那样地推动或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

(14)、当我们从后向前来反观新唯物主义的时候,就获得了这个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定,也为进一步的考察奠定了一个理论基调。换言之,《提纲》时期的马克思明确了自己的理论是一种彻底的行动者的理论,它充满对现存世界的批判,力图放弃思辨理性对现实的把握,转而构建一种自身富有能动性的理论形态。在此基础之上,我们来重新审视《提纲》中各个条目的表达,或许会获得一些新的理论见解。

(15)、费尔巴哈的哲学观念是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从唯物主义的物本到费尔巴哈的人本,中间经历了贝克莱从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的质疑,以及休谟、康德从认识论对唯物主义的修正与黑格尔从理性的充实和证明,这一系列过程都在将哲学的本体从物向人转移。费尔巴哈继续了这一趋势,明确了人是哲学的本体和主体。他指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生理学、心理学都不是真理;只有人本学是真理。”费尔巴哈:《反对身体和灵魂、肉体和精神的二元论》,《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05页。人本主义的“新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做哲学的,普遍的,高的对象。”费尔巴哈:《未来哲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第77页。“真理并不存在于思维之内,并不存在于自为的认识之内。真理只是人的生活和本质的总体。”同上书,第78页。

(16)、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提出,是哲学发展的必然。康德之后的德国哲学,大体上是沿着从物转向人的路线发展,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已基本上将哲学的主体确定为人,但不是人本身,而是“自我意识”或理性。他们在把这些非实体(既不是物,也不是人)范畴作为主体进行论证的时候,也就陷入了巨大的矛盾。费尔巴哈看到了这个矛盾,并找到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他认为,哲学只能以具有现实性和总体性的实际事物为对象,“因此新哲学的认识原则和主题并不是‘自我’,并不是的亦即抽象的精神,简言之,并不是仅仅自为的理性,而是实在的和完整的人的实体。”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3页。新哲学不是不要理性,但“不是以无本质,无色彩,无名称的理性为基础,而是以饱饮人血的理性为基础的。”同上书,第74页。理性是人的理性,并非人是理性的人。旧哲学认为只有理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和实在的东西,新哲学则认为“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真实的实在的东西;因为只有人性的东西才是有理性的东西;人乃是理性的尺度。”同上。

(17)、叙述至此,对马克思这句名言的解读,已经可以说是十分透彻了。虽然在前面马克思叙述许多,但在这一条却笔锋一转,反而像是在责难哲学。其实除了潜在地承认哲学的“先在性”之外,还蕴含着历史唯物主义乃至是马克思主义与哲学、实证科学的关系。这几乎是任何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无法避免的。

(18)、但是人在创造环境的过程中,环境同样制约着人,同样改造着人——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的。

(19)、与英法机械唯物主义不同,费尔巴哈认为人不是机器,人是感性的对象,人性、人的本质存在于人同自然和人同人的统一之中。他说,人没有脱离自然的特殊规定,“人就是他所吃的那种东西”;只有“爱”能证明人的感性存在,并区别和维系“我”和“你”的关系,人的内在的本质“表现在‘我欲故我在’的命题中”;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类”意识,人自己意识到人的本质“就是理性、意志、心”等等。费尔巴哈关于人、人的本质的解释,在当时对于反对宗教和唯心主义对人的本性的歪曲,有积极意义。但他的观点脱离了社会历史发展和社会物质关系,基本上局限在人的自然本性上。他理解的人实际上是抽象的自然的人,而不是具体的社会的人。

(20)、这里所说的现实,不是现存的物质世界,而是人的活动的展开,马克思用以把握现实的方式于是面临着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现实无法用纯粹的客观、直观,即纯粹的物质来把握;另一方面,现实也无法用纯粹的思维与逻辑概念来把握。究其本质,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一种试图用思维、观念来完全把握现实的方式。但面对着活生生的人的活动,这种观念如何能够完全将其涵盖?这个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恰恰是旧唯物主义以及前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要害所在。现实是运动的,我们把握现实的思想观念也应该是运动的。当我们说世界是物质的,抑或说世界是意识的时候,严格说来,我们都没有触及运动。但费希特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3、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观点

(1)、这里的“实践”的概念与第一条的完全相同。当然,马克思在之前仍把实践拘泥于“工业活动”之中。而之后成为普遍的主体本身的改造性的感性活动。

(2)、恩格斯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至1846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

(3)、培根提出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泉源。他重视科学实验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必须借助于实验,才能弥补感官的不足,深入揭露自然的奥秘。

(4)、人是以“类”为基础的“个体”于“类”的物质统一体。人与人的感觉和思想都是在与他人交往中产生,形成和证实的,但是你我之间交往有限,要解决认识中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矛盾,就需要把个体和类统一起来,依靠世世代代相传的人类认识。

(5)、马克思既肯定费尔巴哈和从前的唯物主义承认外部自然对思维的优先地位,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指出它们只是从客体的形式理解事物,而不懂得实践的意义。

(6)、当然,或许有人指责说这是唯心主义——“人怎么可能先于世界(环境)而存在?”

(7)、费尔巴哈肯定客观真理的存在。但是,他认为真理的“标准乃是直观”。他还认为,“类”是真理的尺度,人们共同一致的认识就是真理。他还提出实践是真理的标准,并据此驳斥唯心主义,然而,费尔巴哈并不懂得社会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所用的“实践”概念,主要指人与人之间的生活交往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全在他的视野之外。费尔巴哈的认识论是直观的反映论。

(8)、“既然人是从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经验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识、感觉等等,那就必须这样安排周围的世界,使人在其中能认识和领会真正合乎人性的东西,使他能认识到自己是人。……既然从唯物主义意义上来说人是不自由的,就是说,既然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那就不应当惩罚个别人的犯罪行为,而应当消灭犯罪行为的反社会的根源,并使每个人都有必要的社会活动场所来显露他的重要的生命力。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

(9)、费尔巴哈肯定自然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时间、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肯定人是能够认识客观世界。但费尔巴哈在恢复唯物主义的同时,却没有能够真正继承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优秀遗产,即辩证法的思想,因此他的唯物主义仍然具有以往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10)、费尔巴哈指出,宗教是人自我分裂的产物,它制造出一个上帝放在自己的对面,当做与自己相对立的存在者。上帝是无限的存在者,而人是有限的存在者,上帝是完善的,而人是非完善的;上帝是永恒的,而人是暂时的;上帝是全能的,而人是无能的;上帝是神圣的,而人是罪恶的。上帝与人是两个极端:上帝是完全的积极者,是一切实在性之总和,而人是完全的消极者,是一切虚无性之总和。“上帝跟人的这种对立、分裂——这是宗教的起点——乃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质的分裂。”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7页。上帝是非有限的、非属人的、非物质地被规定的、非感性的,它仅只是思维的对象,是不能感知、无形态、不可捉摸、无形象的存在者,只有通过抽象和否定才能认识,才能把它作为对象。费尔巴哈的上述观点,显然是康德和黑格尔有关思路的继续。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近代以否定上帝主义为宗旨的哲学变革的阶段性进展,从霍布斯和法国唯物主义者对上帝的直接的、基于感性认知——上帝不能被感知——的否定,到费尔巴哈从人的本质、人的理性对上帝的规定,将上帝纳入思维所形成的概念,是人本质在理性中的异化。这个过程正是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人的理智和知识迅速扩张的集中体现。

(11)、神说世界,想世界,世界就存在;神说世界不存在,神不想、不要世界,世界就不存在,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在我的思想中、在我的表象力或想象力中使一切事物以至于世界本身随我的意思发生和消灭、产生和消失。这一个从无中创造出世界、并且可以任意再使世界化为乌有的神,无非就是人类抽象力和想象力的本质,在抽象和想象之中,我可以随便把世界表象为存在的或不存在的,可以建立它的存在,也可以取消它的存在。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5页。

(12)、坚持d的低纲领与高纲领的统一。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共产d章程》规定:“d的高理想和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理想即为中国共产d的高纲领。中国共产d从成立之日起,随着形势的变化,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低纲领,但高纲领始终没有变。并且一直坚持低纲领与高纲领的统低纲领的方向都是指向高纲领。d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d人精神上的“钙”,中国共产d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总书记也多次提到,中国共产d的初心,是d的低纲领和高纲领的统一。在战略布局以及各项具体工作的分析解决过程中,要始终不忘实现共产主义这一高纲领。

(13)、1866年,费尔巴哈发表了后一本著作《上帝、自由和不朽》。

(14)、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

(15)、无论是费希特、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实际上都是遵循了对象化的逻辑。这一逻辑的基本特征在于,主体性自身对象化为、客观化为,抑或异化为对象,而对象本身则通过确证主体返归到主体性的规定中。在黑格尔那里,这种复归表现为整个精神的现象学之旅。1844年的马克思着力批判了黑格尔的这一现象学复归之旅当中的“劳动”原则,以与自身的对象性逻辑区别开来:“黑格尔是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的。他把劳动看做人的本质,看做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在此劳动的积极方面是对象化逻辑的一种表现方式,在黑格尔看来,劳动的对象化仅仅是对劳动者的一种确证与肯定,但对马克思而言,在私有制的条件之下,劳动者的劳动以及劳动产品并不属于劳动者本人,从而出现了“异化劳动”。异化劳动意味着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并不确证人的本质,而是否定它,这是劳动的消极方式,这种否定打碎了对象化逻辑的复归,使得对象化出来的对象物成为与人的本质相对抗的要素。我将这一对象化所带来的对抗性关系视为马克思的对象性原则。

(16)、他的目的明显——通过批判世俗的宗教,进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这与他后来在《资本论》里批判商品拜物教是何其相似。

(17)、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由于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是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8)、费尔巴哈认为,要克服基督教及其造成的后果,就需要有“爱的宗教”。他说,“爱乃是实践的无神论”。在爱的宗教里,没有神的位置和力量,只有人对人的爱。人就是人的上帝。但是,费尔巴哈所说的人并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上的人,除了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其他什么人的关系。因此他的伦理思想虽然包含着个别带有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的命题,但从整体上说不过是“完全适合于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爱的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掩饰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调和阶级斗争的消极作用。

(19)、“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ab-straktenEmpirikern)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

(20)、这篇文章的目的,全在于使大家更好理解这份文件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及其意义。若有谬处,欢迎指正。

4、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就是理性、意志、心。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爱。理性、爱、意志力,这就是完善性,这就是高的力,这就是作为人的人底本质,就是人生存的目的。人之所以生存,就是为了认识,为了爱,为了愿望。但是,理性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理性。爱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爱。意志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意志自由。我们为认识而认识,我们为爱而爱,为愿望而愿望——愿望得到自由。真正的存在者,是思维着的、爱着的、愿望着的存在者。只有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完善的、属神的。而爱、理性、意志,就正是这样。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个别的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同上。

(2)、人的本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提纲》第六条中,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认识,认为他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而没有真正理解人的社会属性,更看不到人的历史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

(3)、这一段可以结合上一条所摘抄的《神圣家族》部分。在这一段中,马克思借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一定的世俗基础产生一定的上层建筑。而《资本论》,则是系统阐述这个产生过程的作品(剩余价值的生产。当然,这里是特指资本主义的生产)。

(4)、马克思认为哲学是人类思想的解放,也就是说,它是无产阶级挑战社会制度的精神武器。只有在科学的哲学指导下,无产阶级才能彻底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从而获得自己后的解放。

(5)、这个细小的差别说明了什么?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关于对象性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将感性活动理解为衣食住行,甚至人的劳动等这样一种基本的人类生活活动,那么我们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区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的感性中并不缺少这类活动,只不过在马克思看来,这些活动仅仅表现为单纯的“理论的活动”,而其在实践层面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绝非“真正人的活动”。由此可见,仅仅用感性客体到感性活动的转变根本无法说明马克思较之费尔巴哈的独创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来理解作为真正人的活动究竟是什么。

(6)、在这一段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世界起源什么形而上的问题并不感兴趣,他的精力投向的是现实的社会实践,他本人的哲学思考都是以社会化的人为出发点的,也就是说,他的理论是服务于人的,而人与世界的关系、意义,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彰显出来。

(7)、“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但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因此,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也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慰藉的那个世界的斗争。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历史使命。《提纲》第十条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表明了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阶级本质,坚持了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有机统一。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所建立的思想体系,一开始就是指向无产阶级的,并且希望无产阶级运用这一精神武器解放自己,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终建立起共产主义社会。

(9)、这里,马克思之前的术语,诸如“人”、“经济主体”、“市民社会”、“异化”、“需求体系”等等,被“阶级”、“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社会形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等等术语替代,近乎呈现断裂式。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从哲学跳跃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一种理论表现而已。

(10)、所谓对象,是相对于主体的客体。如果主体消失,客体也就无从谈起。主体无对象则其意义表达为无;客体是依靠主体而显现意义的(只是对于主体的意义,其自身依然是自在存在的)

(11)、虽然这份文件只是马克思个人逻辑构思的产物,经过1845年之前跌宕起伏的激烈思想变化后,马克思才刚刚从人本主义的立场转变(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劳动异化思想。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正是因为深入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才产生这种转变,我颇为赞同)但其中蕴含的“萌芽”状态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已经逐渐绽放光芒。故此,我才将《提纲》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之门”。

(12)、不过,这里说的环境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环境。或者说,所谓的自然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而非纯粹的物质的“自然”(其实人类世界即地球几乎极少存在有尚未遭到人类开放的“处女地”了吧)。这就是马克思的自然观,完全地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感性唯物论。

(13)、“物体”是霍布斯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霍布斯认为,世界上真实存在着的只有物质所构成的物体。霍布斯给物体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认为:“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

(14)、马克思在《提纲》中,分析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一切旧唯物主义以及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开创性地引入实践范畴,在社会历史领域确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提纲》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提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实践,清晰地表明了自己哲学鲜明的无产阶级属性,提出了人类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科学结论。

(15)、提前在逻辑上设置一个先验的真理,并且无法为人所改变,这大致上就是形而上学的定义。

(16)、费尔巴哈是德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从人本主义出发,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成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

(17)、其次,基于这样一种革命的、行动哲学的基调,马克思展开了对费尔巴哈及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第面对法国唯物主义在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循环论证,马克思提出了以人的活动来统摄环境(客观层面)与教育(主观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并进一步重申了人的活动在本质上应被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第对费尔巴哈的批判集中于第七条之中。这种批判分别从宗教观、哲学观出发来展开。在对宗教的批判中,马克思不仅指出宗教情感的社会性是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的(第七条),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讨论费尔巴哈富有创建意义的宗教的自我异化时,强化了新唯物主义的激进性维度(第四条):对费尔巴哈而言,“把宗教世界归结为它的世俗基础”,这是他的基本工作,但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的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种世俗解除的自我分裂与自我矛盾必然要求我们对这一世俗世界的理解也要深入这种矛盾性当中(对象性原则),“并且在实践中使之发生革命”。矛盾性与革命的主题构成马克思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宗教观的关键所在。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恩格斯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提纲》第二条中,马克思探讨了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即思维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马克思引入了实践范畴,认为“思维的此岸性”要依赖于实践证明,由此确立了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没有看到实践的作用,把真理的标准性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理论问题。马克思在《提纲》里明确提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赋予真理标准实践性和现实性。马克思引入实践这个中介把主客观联系起来,确立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从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相结合的角度,讨论思维的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来证明,这是真理认识问题上的拓荒之作。

(19)、1860年,由于他赖以为生的瓷厂倒闭,他只得离开在勃鲁克堡的家,搬到纽伦堡。靠朋友的帮助生活。

(20)、在一点上,有充足理由认为,马克思是旧形而上学的终结者。

5、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吗

(1)、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

(2)、(这里特指)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纯粹的哲学,也不是纯粹的实证科学。或许有人会引用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的那句“一句话,你们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然而这句话的翻译本身就存在问题。

(3)、黑格尔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依靠自身内部的一种力量,而这种内部力量是靠“矛盾”而产生的。这种用矛盾推动自身发展的方法,黑格尔就称其为“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哲学,吸收了其中的辩证法,抛弃了它保守的观念论唯心主义体系。

(4)、这一点我在拙文《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见解(终篇)》有详细说过。

(5)、在我们看来,所谓真正的人的活动就是对象性活动。这个对象性活动不完全等同于感性活动。因为在马克思为感性注入活动的观念之时,费希特与黑格尔所坚持的能动性原则被重新植入思想当中,这里并非费尔巴哈与费希特和黑格尔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的理路展开。

(6)、还有值得一提的是,海德格尔也曾探讨过这个问题——

(7)、同样的,这个观点在本人的拙文《关于实践本体论的见解(终篇)》也论述过。https://zhuanlan.zhihu.com/p/80579288

(8)、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无神论的重要成果,揭露、打击了德国封建制度。但它没有认识到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

(9)、“人的本质是其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基本的观点之是马克思经典、重要的命题和表述之一。

(10)、1824年,费尔巴哈转入柏林大学哲学系,听德国著名哲学家G.W.F.黑格尔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和宗教哲学等,深受影响,成为“青年黑格尔学派”的成员。不久,对黑格尔哲学的前提和抽象性质产生怀疑和不满。1826年转学到爱尔兰根大学,学习植物学、解剖学和心理学。1828年撰写博士论文《论的,普遍的和无限的理性》,答辩获得通过。随后在该校任讲师,讲授近代哲学史、逻辑学和形而上学。

(11)、实践要以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不满意以前的哲学家们只是囿于认识和解释世界,他认为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轻视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在马克思那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而对世界深入正确的认识,也只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另一方面,改造世界需要以认识世界为基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就不可能真正达成改造世界的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在中国共产d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在d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实践中,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同时,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发展、为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人类伟大的宏伟目标,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12)、坚持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的辩证统一。与之前的空想社会主义不同,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共产主义这一人类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现,而共产主义的实现的根本途径是现实的实践,也就是要通过无产阶级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出:“只要我们d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13)、 人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人首先是有感性,然后才有理性。因此,只有存在与本质结合,直观与思维结合,才有生活和真理。由于感性感觉是对客体的特性的反映,因此,只有以人的感性为基础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体,主体和思想才能找到通向客体和存在的道路。

(14)、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已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

(15)、虽然马克思将其思想称为“唯物主义”,但这种唯物主义是极为特殊的。在对唯物主义的研究中,我们常常追问何为唯物主义之中的“物”。这种追问方式或许就是一种误导,因为这种追问预设了所追问的是一个固定的客观对象。尽管近年来有学者将唯物主义的“物”解释为“关系”,似乎给予这个“物”以更为复杂而深入的理解,但仍然有将“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对象的倾向。事实上,任何一种基于“物”做出的研究总是难以逃脱马克思所谓对“现实”与“感性”做“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的命运。我们要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的特殊性,或许应该更为贴近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直接表述:马克思构筑的是一个可以把握人的感性活动的理论形态。马克思在此的唯物主义立场不过是探寻这种感性活动得以展开的客观的社会历史条件而已。

(16)、马克思在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就是:异化史观无法完全从人类主体、客观事实、社会革命这三个基本方面出发,从而造成逻辑的内在相悖。这也是他后不得不放弃《手稿》里面异化思想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在1845年03月的时候,马克思就已经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手稿中,开始自觉地放弃异化思想了。后来的提纲更是以要点式的写法,进行全盘的自我反思和总结。

(17)、“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

(18)、原话是德文:“Sieglaubte,diePhilosophieverwirklichenzukoennen,ohnesieaufzuheben.”大的问题莫过于德语动词aufheben和德语名词Aufhebung都被译为“消灭”。

(19)、《费尔巴哈论》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阐述恩格斯在90年代致约·布洛赫的一封信中说:“我也可以向您指出我的《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现的变革》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我在这两部书里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是目前为详尽的阐述。”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就是在揭示社会历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详尽地论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里先谈谈《尔巴哈论》一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20)、后我要理清楚的是,这里的世俗基础(经济基础),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

(1)、更重要的是,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在实践之中便已然被解构、消解,主客体在实践活动当中完成历史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否定性的。

(2)、为了理解这一理路,我们需要对对象性和对象化做一个区分。马克思对于对象性的凸显并非完全源于对费尔巴哈的继承,他更多地依赖于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解读和批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讨论“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在这部分中,马克思实际上完成了借用费尔巴哈对费希特和黑格尔的双重超越。

(3)、将理性、意志、心、爱等规定为人的本质,比唯物主义者和黑格尔已有实质性进步,但是仍然限于外延上,更局限于个体人,并没有深入人本质的内涵,也没有从人的总体性上进行规定。虽然如此,费尔巴哈对人本质的规定,却使这个命题大大推进了一步,为马克思的深入探讨提供了前提。

(4)、在社会历史领域则滑向唯心主义。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没有认识到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重要性和其合理成分,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是形而上学的。具有不彻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整个世界认识的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就是说,他们在自然领域内是唯物主义,而一走进社会历史领域便陷入了唯心主义。他们不知道社会基本矛盾,更没有找到社会发展根本的经济原因。他们往往把人们的“思想动机”、“理性”看作社会历史。不能够得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伟大论断,夸大了人的意识的作用,因此陷入唯心主义。

(5)、在社会生活中,什么是基础?是经济还是政治,是市民社会还是国家?恩格斯说,从传统的观点看来,包括黑格尔在内,都认为国家是决定性因素,市民社会是被国家决定的因素。其实,这仅仅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要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探究国家的内容和来源,“我们就会发现,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需要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6)、第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7)、费尔巴哈的这一思想是相当深刻的,既克服了英、法唯物主义者在认识论上的机械性,又批判地继承、改造了康德和黑格尔的理性。人是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和主体”,这个命题,只有在人本主义观念的前提下才能形成,同时也证明了“人本”这个观念。英、法唯物主义者将自然界与人视为对立的认识的双方,尤其是洛克的“白板说”将人的认识只看成对自然物的被动反映,忽略乃至不承认人思维的主动性。康德将感性、知性、理性隔离,因而也不能明确人在认识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黑格尔则把人的理性看成主体,将人从属于抽象的理性,在他那里,存在统一于思维,从属于将思维化的理性,因此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费尔巴哈明确地将人作为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基础和主体,人不仅是思维的主体,认识的主体,也是存在的主体,自然物只是人存在的条件。人是因其存在才有思维的,是为了存在才认识自然物和人自身的。没有主体,客体就无所谓存在,但客体又是自然的,并不是黑格尔所说的由主体创造、外化了客体。主体不仅是认识的主体,更是实在的实体,“只有实在的实体才能认识实在事物,”人是为了存在和发展才去认识自然物的,自然物也只有作为人存在的基础和条件才能成为人认识的对象。人的认识以对象为依据,对象是思维的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称其为精辟1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