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古诗的意思翻译
1、菊花古诗的意思翻译作者黄巢
(1)、(解析)题干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是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或能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并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考虑等,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2)、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感官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颜色如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
(3)、为了打击唐王朝的实力,黄巢领导的起义显著的特点是:采用流动作战的战术。前后转战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沉重打击了封建地方阶级,瓦解了唐朝反动统治,使唐王朝名存实亡。
(4)、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 “意象”是古诗文考察中比较简单的题目。简单点说,意象就是蕴含了创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所以只要找到诗文中出现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但值得深究的是,在这已被创作者情感化后的物象,早已经独特化了,其中满含诗人情感。以2015年中考为例:
(6)、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7)、飒飒秋风中,满院的菊花开了,嫩蕊透着轻寒,香气中带着些许冷,那蝴蝶儿、蜜蜂不愿来。有朝一日,我若做了那花神,将安排她和桃花一同在春天盛开。
(8)、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诗中的菊花,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
(9)、赏析: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三四句表达了对友人一篇深挚的情谊。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
(10)、⑴秋丛:指丛丛秋菊。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⑶陶家:陶渊明的家。陶,指东晋诗人陶渊明。⑷遍绕:环绕一遍。⑸篱(lí):篱笆。⑹日渐斜(xiá):太阳渐渐落山。斜,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应读xiá。(7)更(gèng):再。
(11)、有人喜欢月季,有人喜欢荷花,也有人喜欢牡丹,而我则喜欢不畏严寒的菊花。它牡丹的雍容华贵,也荷花的亭亭玉立,更月季的婀娜多姿,可是它有着独特的风韵—顽强不屈。
(12)、(答案)都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前者间接抒情,委婉含蓄;后者则直抒胸臆。
(13)、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译文菊花在飒飒西风中栽满园中,花蕊寒香味冷得蝴蝶也不敢来,将来我要是当了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就要改变自然规律,叫菊花也在春天开放,好与桃花争奇斗艳。
(14)、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15)、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16)、官至散骑廷尉。年老辞官归里,比及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时人以为德行之感。禁:禁受,承当。重露:指寒凉的秋露。怯:胆怯、担心。残:一作“斜”。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泛:指以菊花浸酒。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升:摆进。
(17)、(解析)题干要求“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这是针对诗歌情感设题。诗歌的情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感,二是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本题已经把情感告诉考生——愁,要求概括其原因,且目标是中间两联。“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遒”,迫近,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18)、(2)全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也推进了三层。二句从“望夫石”的传说入题,是第一层,“终日”即从早到晚,又含日复一日时间久远之意。可见“望”者一往情深。三句“望来已是几千载”比“终日望夫”意思更进一层。望夫石守候山头,风雨不动,几千年如一日。──这大大突出了那苦恋的执着。“望夫”的题意至此似已淋漓尽致。殊不知在写“几千载”久望之后,末句突然出现“初望”二字。这出乎意外,又尽情入妙。因为“初望”的心情迫切,写久望只如初望,就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深切和久远。这里“望”字第三次出现,把诗情引向新的高度。四句层次上有递进关系,但通过“已是”与“只似”虚词的呼应,又有一气呵成之感。
(19)、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孤”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孤”字无缘。
(20)、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2、《菊花》元稹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欣赏能力。题干中提示可从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欣赏。欣赏时要注意选准角度,取例典型,分析得当,言之成理。构思方面,主要从所见所感的角度,或者是写景与抒情的角度分析;写法方面,主要是对比衬托或拟人修辞的角度分析;语言方面,可抓住某一词语分析。同时要注意诗歌赏析常用的术语。
(2)、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3)、“趣”,既指菊花的傲风拒霜、独放光华的自然之趣,也是画家融入菊花形象中的高洁坚贞、真淳自得的主观之趣。“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所以说抱香死。“抱香”,喻指自己高洁的民族情操;北风:寒风,此处语意双关;暗示北方来的蒙古统治者。
(4)、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5)、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6)、(2017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7)、五•(寒菊 / 画菊)宋代:郑思肖诵读:花飞雪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8)、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9)、作者简介: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10)、本期和大家分享一首郑思肖的宋诗《寒菊》。全诗写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又能超乎其上,在充分表现菊花自然属性的同时,摅写了诗人的爱国情操,既表现出菊花的自然美,菊画的绘画美,又表现了画家兼诗人的人格美,使菊花形象的自然性与社会性得到和谐的统这首题画诗也便有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和深睿的哲理含蕴,使读者从中获得美感愉悦和生活启迪。
(11)、(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的把握。诗歌一般有送别诗、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怀古诗、思乡诗、爱国诗、咏物诗等等分类。
(12)、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5分)
(13)、辞:辞别。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14)、(朗读者)花飞雪/雪侬,陕西人。于文字里求安,在阅读中成长。荔枝FM31556个人箴言:勤读无用之书,常泛不系之舟。
(15)、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16)、这时洛神深受感动,低回徘徊,神光时离时合,忽明忽暗。她像鹤立般地耸起轻盈的躯体,如将飞而未翔;又踏着充满花椒浓香的小道,走过杜蘅草丛而使芳气流动。忽又怅然长吟以表示深沉的思慕,声音哀惋而悠长。于是众神纷至杂沓,呼朋引类,有的戏嬉于清澈的水流,有的飞翔于神异的小渚,有的在采集明珠,有的在俯拾翠鸟的羽毛。洛神身旁跟着娥皇、女英南湘二妃,她手挽汉水之神,为瓠瓜星的无偶而叹息,为牵牛星的独处而哀咏。时而扬起随风飘动的上衣,用长袖蔽光远眺,久久伫立;时而又身体轻捷如飞凫,飘忽游移无定。她在水波上行走,罗袜溅起的水沫如同尘埃。她动止没有规律,像危急又像安闲;进退难以预知,像离开又像回返。她双目流转光亮,容颜焕发泽润,话未出口,却已气香如兰。她的体貌婀娜多姿,令我看了茶饭不思。
(17)、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18)、(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19)、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20)、(解析)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句子含意、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结合诗歌题目、作者、注释、诗句,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重点分析指定句子,组织答案。诗歌翻译:画作望去,满眼都是长江水,山体苍翠。江山,如今都在尺牍之间。白云飘荡在傍晚的树木上空。画作里蕴含着美好的诗句,但是怎么吟诵也难以与画意相合,也吟不尽画作包含的丰富意蕴。结合苏轼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这幅画包含着丰富的诗意,只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表达对画家画的高度赞美之情。许道宁,北宋画家。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北宋中期(约公元970年-105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多写林木、野水、秋江、雪景、寒林、渔浦等,并点缀行旅、野渡、捕鱼等人物,行笔简快,峰峦峭拔,林木劲硬。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3、菊花古诗的意思翻译的画
(1)、小诗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全诗写得壮烈激昂,掷地有声。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3)、(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4)、(朗读者)雪花飘飘,喜欢雪花的柔美,喜欢冰花的晶莹,喜欢简单的快乐,喜欢恬静的幸福。更喜欢用纯美的声音灵动优美的文字!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重阳席上赋白菊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7)、(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②渚:水中的小洲。③百年:犹言一生。
(8)、赏析: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作者便一直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仕,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以后所写。
(9)、翻译: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10)、但它并不流于粗豪,仍不失含蕴。这是因为诗中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而比兴本身又融合着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与理解的缘故。
(11)、(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12)、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注)⑴选自《白氏长庆集》。钱塘湖,即杭州西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在属陕西)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⑵孤山: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⑶贾亭:贾公亭。唐代贞元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建造这个亭。⑷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⑸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⑹暖树:向阳的树。⑺不足:不够。⑻白沙堤: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
(14)、(解析)“牵黄”“擎苍”“锦帽貂裘”说明“装备齐全”;“千骑”说明“随从众多”;这些描写都是为了表现“老夫聊发少年狂”。在理解译文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15)、重点词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书写,题写。横看:从正面看。
(16)、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17)、译文: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你离开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到老朋友了。
(18)、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19)、薄雾浓云愁永昼②,瑞脑③销金兽④。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⑤,半夜凉初透。
(20)、(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4、菊花古诗的意思翻译带拼音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在上课时,我会抓住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来引导学生学习这句诗。在当堂练习个题目时,我班学生能找出所写景物,但在意境和情感的回答上不够准确。于是我开始反问自己,是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意境呢?又如何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找寻到诗人的情感?
(2)、是祈求天公的同情与怜悯,还是“我为青帝”,取而代之,其间存在着做命运的奴隶和做命运的主人的区别。诗的作者说:“我为青帝”,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农民阶级领袖人物推翻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
(3)、黄巢在起义确实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在唐末社会政治、经济状况下,黄巢起义提出“均平”口号有其历史必然性。黄巢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4)、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5)、(答案)(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6)、(解析)早莺争暖”,新燕啄春泥搭窝,这里作者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在突出湖上春的活力与生机,并不是有意写“生活习性”。
(7)、“中世纪”乃西欧人捏造的伪史概念,十足的假货
(8)、不妨认为,这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这里还有一个靠谁来改变命运的问题。
(9)、 炼字词的题目在近6年的中考中出现了4次,可见其重要性。无论是古诗词还是现代文,文中总有一些词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缺它不可、缺它便意味尽失。找到这样的词语需要一双对文字敏感的眼睛,这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阅读、边阅读边做批注的习惯。往往读者潜意识里批注的词语便是诗人妙手偶得的灵感所在。其次,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抓住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说出他批注某个字词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同时,还应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条理清晰的言语。
(10)、(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4分)
(11)、菊花的茎的颜色要比叶子的颜色深很多,有的发棕色,但又略呈墨绿色,茎上有许多皱纹,好像久经风霜。碧绿的叶子像宝石雕成的一般,不规则地长在茎的两侧。
(12)、飒飒秋风卷地而来,满园菊花瑟瑟飘摇。花蕊花香充满寒意,蝴蝶蜜蜂难以到来。
(13)、(2)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然后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这里的分析一定要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14)、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
(15)、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16)、(3)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4分)
(17)、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邀:邀请。
(18)、这首诗题咏的对象是画上的菊,诗歌的重点是托物言志,不在于发挥画理,因此具有咏物诗的特征。
(19)、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20)、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5、菊花古诗 意思
(1)、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2)、第60期-《四时田园杂兴其一》(宋·范成大)
(3)、(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4)、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横卧。
(5)、陈林、赵华一伙狂骂陶洙伪造程甲本,“破产”了吗?
(6)、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7)、(答案)示例: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
(8)、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9)、唐代:白居易诵读:东草汉方/张志云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0)、第27期-《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杜甫)
(11)、(注释)①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12)、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⑹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13)、 在对近五年长沙中考真题进行研读的基础上,我发现在中考提问中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有情感、意境、意象、手法和炼字词。鉴于此,我将长沙中考考点归纳为以下三类,加以总结,并在初中三年的古诗词教学中进行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赏析能力。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菊花》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待到秋来九月我花开后百花杀。
(16)、(答案)(2分)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并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后期制作)酷音&翎子星,一个热爱生活,爱好广泛,热情奔放的女人!酷爱后期音频制作,喜爱朗诵,希望用声音营养自己,温暖他人。
(19)、我钟情于她的淑美,不觉心旌摇曳而不安。因为没有合适的媒人去说情,只能借助微波来传递话语。但愿自己真诚的心意能先于别人陈达,我解下玉佩向她发出邀请。可叹佳人实在美好,既明礼义又善言辞,她举着琼玉向我作出回答,并指着深深的水流以为期待。我怀着眷眷之诚,又恐受这位神女的欺骗。因有感于郑交甫曾遇神女背弃诺言之事,心中不觉惆怅、犹豫和迟疑,于是敛容定神,以礼义自持。
(20)、重点词注释: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足:足够,丰盛。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红艳。
(1)、 值得一提的是,描绘诗歌画面往往与文言文翻译不同。文言文翻译追求准确,而诗歌画面描绘追求诗歌古典美、画面美。在关键内容不错的前提下应调动想象力,使描绘出的画面与原诗的美感相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只有在美美的描绘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住诗的情,才能做到意与境的融合、产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2)、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解析)诗的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明确了所写春景的方位,也便明确了观察点之处——钱塘湖。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菊花》元稹精辟10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