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
1、
(1)、疑问句,表示提问,需要回答。疑问词:是不是、吗。吸引读者,制造悬念。
(2)、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xx特点。
(4)、③交代了人物活动(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5)、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6)、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7)、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8)、作品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9)、提问方式:这一联中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0)、③对杜甫仁爱无私的伟大情怀的景仰:第六句写杜甫在困境中依然希望造福百姓,体现出不顾个人安危、心系天下苍生的大仁大爱,令人景仰。
(11)、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12)、 触景生情: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唐多令 刘过
(14)、④ 后得出……的结论/强调……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 提出……的希望。
(15)、答:第三联运用了夸张手法(步骤一)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步骤二),写出了诗人恍若臵身仙境的情景(步骤三)
(16)、② 分析: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17)、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储备一些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要敢于大胆使用,不懂也要装懂。
(19)、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20)、答题格式:概括(特点+名称)+具体表现+回扣特点
2、
(1)、 ①对杜诗伟大成就的赞美:前两联写杜甫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的特点,表达了对杜诗非凡成就的赞美。
(2)、答:“喷”字是动词,使句子具有动感(或“化静为动”),与前面的“冒’字相照应……
(3)、评价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的感情基调。
(4)、④对雅道沦丧、世风颓败的社会现状的不满(或“慨叹”):尾联写杜甫的遗像留在简陋的茅屋中,而当今世上知音寥寥,足见杜甫的艺术精神、高尚情怀没有得到传承,作者对此深感不满与哀伤。(对杜甫身后冷清的同情。)
(5)、比喻、借代、夸张(夸大夸张、缩小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比、衬托(正衬、反衬)、反问、设问、双关(谐音双关、语意双关)、对偶、用典、意象罗列(列锦)、叠词
(6)、(1)内容作用(①表现对象××特点;②抒发××感情;③渲染××气氛;④定下××基调);(2)结构作用(①为××作铺垫;②与××对照;③与××呼应;④总领××内容;⑤总结××内容;⑥线索;⑦点题)。
(7)、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8)、同学们回答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回答出“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奠定了什么样的感情基调”,“点明了XXXX的想法”等。
(9)、反复: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加强了语气,强调了什么,强烈表达了什么之情。
(10)、(注)①骚雅:骚,指《离骚》;雅,代指《诗经》。②浇淫:指不良风气。③兵火:指安史之乱的战火。
(11)、(1)内容作用(①表现对象××特点;②抒发××感情;③渲染××气氛;④定下××基调);(2)结构作用(①为××作铺垫;②与××对照;③与××呼应;④总领××内容;⑤总结××内容;⑥线索;⑦点题)。
(12)、在做高中古诗鉴赏时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唐多令 刘过
(14)、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15)、某联(句)又作某某,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6)、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17)、(1)内容作用(①表现对象××特点;②抒发××感情;③渲染××气氛;④定下××基调);(2)结构作用(①为××作铺垫;②与××对照;③与××呼应;④总领××内容;⑤总结××内容;⑥线索;⑦点题)。
(18)、在鉴赏句子的时候要不可回避的就是谈及句子的修辞手法,其中修辞手法也是句子鉴赏题中常考的,那么句子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呢?我们来总结一下。在记叙文中经常出现的修辞手法有八种,分别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9)、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0)、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3、
(1)、⑤把握描写(景、人、物、事、场景)的内容和情调(哀、乐)。
(2)、 ××感情:作品中的××内容(要转述诗句意思,不能只是引用诗句),
(3)、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4)、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
(5)、咏古诗:写景或叙事,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及对于古人、事件的评论。常用的写法是借古讽今,或曲折的表现自己对现实的关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昔胜今衰的感慨。如:杜牧《过华清宫》、杜牧《泊秦淮》、《赤壁怀古》;
(6)、第三步,联想想象,描绘跟该词相关的诗句内容。
(7)、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8)、答题格式:这是个..........句,表达了........(作用)。
(9)、①写了什么内容(景、人、物、事;如果是形象,要概括出特点);
(10)、 直将骚雅①镇浇淫②,琼贝千章照古今。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③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11)、(2017年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1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3)、例如:教室里静得出奇,连针掉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14)、②结构类型:首尾呼应、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层进、前后照应。
(15)、|声明:综合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6)、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17)、 ××感情:作品中的××内容(要转述诗句意思,不能只是引用诗句),
(18)、①写了什么内容(景、人、物、事;如果是形象,要概括出特点);
(19)、 ②渲染萧瑟、寥落的气氛,烘托了词人孤寂悲凉的情怀,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 ③为词人抒发重游南楼时时光流逝、忧国伤时的情怀作铺垫。
(20)、这种情况是句子既没有修辞手法,又没有刻画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4、
(1)、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2)、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3)、拟人答题格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什么人格化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了什么怎么样(的形态或情态)。有时还需加上作者的情感。
(4)、暗示主题,强化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内容)
(5)、 ②结构类型:首尾呼应、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层进、前后照应。
(6)、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7)、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 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
(8)、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9)、① 文章首先提出……这一论点/引出……论题。
(10)、结尾的语句,作用一般是深化中心,升华主题,照应题目或开头,使结构严谨等。
(11)、(1)内容作用(①表现对象××特点;②抒发××感情;③渲染××气氛;④定下××基调);(2)结构作用(①为××作铺垫;②与××对照;③与××呼应;④总领××内容;⑤总结××内容;⑥线索;⑦点题)。
(12)、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如果开篇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内容)
(13)、(注)①刘过:南宋爱国词人,号龙洲道人,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收复中原大计,但不被朝廷重用。②南楼:楼名,在武昌,二十年前词人与故人到此登楼揽胜,武昌当时是抗金前线。
(14)、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15)、(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气,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16)、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17)、②对杜甫坎坷人生的同情:第五句写杜甫多次在战乱中逃亡,几度陷于危难,表达了对杜甫的深深同情。
(18)、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矾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9)、④ 分析3:与上下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20)、①意象+景象+意境+思想感情(“运用了××意象,描绘了××景象,营造了××(特点)的意境,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5、
(1)、 ②结构类型:首尾呼应、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层进、前后照应。
(2)、①意象+景象+意境+思想感情(“运用了××意象,描绘了××景象,营造了××(特点)的意境,抒发了××的思想感情”)。
(3)、比喻、借代、夸张(夸大夸张、缩小夸张)、比拟(拟人、拟物)、对比、衬托(正衬、反衬)、反问、设问、双关(谐音双关、语意双关)、对偶、用典、意象罗列(列锦)、叠词
(4)、“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5)、如果描写的物象并非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烘托、铺垫;如果描述的次要物象与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对比
(6)、(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7)、 直将骚雅①镇浇淫②,琼贝千章照古今。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③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8)、(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9)、答题格式:概括(特点+名称)+具体表现+回扣特点
(10)、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 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杜子美书室 赵抃
(13)、①写了什么内容(景、人、物、事;如果是形象,要概括出特点);
(14)、比喻: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本体)比作什么(喻体),形象地写出了(喻体)什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
(15)、 ③层次脉络。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理清作品脉络的发展。注意写景与抒情内容的安排。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赏析句子的答题模板【文案95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