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光中简介精辟138条

余光中简介

1、余光中简介及作品介绍

(1)、1989年,61岁,主编的《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出版,并以此书获金鼎奖图书类主编奖。获选为联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2)、对诗、散文、评论、翻译均有贡献,已出版专著五十种。近年在大陆各省出书已逾二十种。余氏写诗、评诗、译诗、教诗、编诗,对诗之贡献堪称全才。诗作如《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等均传诵一时。

(3)、1980年,休假一年,回台担任师大英语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

(4)、他写爱情生活中的忧伤、喜悦和幻梦,将个人感受和普遍意义结合起来,表现了许多中国读者都可以共鸣共感的心灵世界,是爱情诗中格调脱俗、境界高华之作。

(5)、   祖籍永春的诗人余光中是享誉国际的文学大师,其人其诗无不烙上深深的闽南文化印记,成为海峡情缘的文化意象,其代表作《乡愁》展示的家乡情结,更是深深融入到所有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2015年11月8日,在两岸进行跨越66年的历史性握手的第二天,做为海内外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余光中文学馆就在永春盛大开馆,并荣登中国中央电视台。

(6)、王朔,京味儿作家,有才华,文笔好,在京派文学里头,估计老舍之后,也就王朔了。

(7)、一条命,有心留在台北的老宅,陪伴父亲和岳母。父亲年逾右眼失明,左眼不清。他原是外倾好动的人,喜欢与乡亲契阔谈宴,现在却坐困在半昧不明的寂寞世界里,出不得门,只能追忆冥隔了二十七年的亡妻,怀念分散在外地的子媳和孙女。岳母也已过了五年前断腿至今,步履不再稳便,却能勉力以蹒跚之身,照顾旁边的朦胧之人。她原是我的姨母,家母亡故以来,她便迁来同住,主持失去了主妇之家的琐务,对我的殷殷照拂,情如半母,使我常常感念天无绝人之路,我失去了母亲,神却再补我一个。

(8)、对象若是法官、医师、警察、主考之类,对话不但紧张,有时恐怕还颇危险,乐趣当然是谈不上的。

(9)、《半生缘》、《甜蜜蜜》等经典电影,都出自张爱玲的小说。

(10)、散文集《左手的掌纹》选其作品五十多篇,有短到数百言的小品,也有长逾万言的巨制;有纯粹的抒情文,有夹叙夹议的杂文,还有不折不扣的论文。无论篇幅与文体都不拘一格。这些散文或记海外见闻,或写读书杂感,或写域外游踪,或写人情世故,或抒思乡怀人之情,内容广泛,不拘一格,编选者从余光中散文创作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出发,整体勾勒出这位活跃在当代世界华文之林中的文学巨擘,从浪迹天涯到誉满中外的人生轨迹与心路历程,集中展示了余光中散文创作的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11)、1994年,66岁,评论集《从徐霞客到梵谷》获《联合报.读书人》佳书奖。

(12)、貌似没有看到描绘这一段生活的故事,我觉得,这足以证明老先生是朴实的了。

(13)、在公平的原则下,一个人要说得尽兴,必须有另一个人听得入神。如果说话是权利,听话就是义务,而义务应该轮流负担。同时,仔细听人说话,轮到自己说时,才能充分切题。

(14)、1992年,余光中第一次回到大陆。但他的诗歌,早已先于人而抵达。“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杨炼,对我回忆道,早在1980年代中期,他自己诗歌的英文译者便送给他一本余光中翻译的《英美现代诗选》,其中对于叶芝、庞德等人的翻译,令他印象深刻,至今还将其保存在柏林的家中。

(15)、这首诗用李清照《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之句为副题,第二段的“如果碧潭再玻璃些”与“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就是李清照词中“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意象的点化与活用。

(16)、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17)、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余光中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美母亲的国度”。

(18)、《碧潭》一诗,极尽时空交感之妙。所谓“交感”,就是将时间与空间作交揉错综的艺术处理。

(19)、你吓得闭气都来不及了,哪里还听得进什么肺腑之言?

(20)、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方现代主义的潮流席卷了台湾,从诗歌影响到散文、绘画与音乐。余光中回忆起那个时期异常兴盛的台湾诗坛:“在如何对待西化和传统的问题上一时比较混乱,不仅诗人参与,社会人士也加入进来,因为各持主张,论争很热闹。当时争辩的主题大约有三个:文白之争、现代画、现代诗。而现代诗则是论辩的重点。在古典诗与‘五四’的新诗之后,现代诗的产生是‘必然’,再走回去是不可能的了。但是现代诗毕竟是新生的艺术,毛病在所难免。那么现代诗究竟该怎样写,它对中国的传统和西方的潮流该持怎样的态度?”

2、作者余光中简介

(1)、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老师考学生,毕竟范围有限,题目有形。学生考老师,往往无限又无形。上课之前要备课,下课之后要阅卷,这一切都还有限。倒是在教室以外和学生闲谈问答之间,更能发挥“人师”之功,在“教”外施“化”。常言“名师出高徒”,未必尽然。老师太有名了,便忙于外务,席不暇暖,怎能即之也温?倒是有一些老师“博学而无所成名”,能经常与学生接触,产生实效。

(2)、要紧的是双方的境界能够交接,倒不一定两人都有口才,因为口才宜于应敌,却不宜用来待友。甚至也不必都能健谈:往往一个健谈,一个善听,反而是理想的配合。

(3)、《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都是经典。22岁,她的《倾城之恋》已经被搬上上海舞台剧的大舞台。

(4)、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情是一枚棘刺,乃是青春的蔷薇上少不了的。”明代诗人张萱在《赠月儿》诗中也写道:“一片柔情百首诗,关情多在恼人时。”

(5)、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1950年他随家人迁居台湾。多年来,余光中笔耕不辍,创作了许多经典的诗歌和散文。梁实秋曾称赞他“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6)、《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纯文学,19

(7)、郁达夫作品,具有明显的自我表达方式,散文具有自传性,他用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烙印上了他独有的深深的痕迹。

(8)、诗歌,不论明朗或者含蓄,不论诗风如何变化,诗艺如何创新,能吸引人去品味的才是诗,经得起更多的人再三品味的才是好诗。

(9)、《西塞山怀古》作者:刘禹锡 (唐)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沈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据说元稹、刘禹锡、白居易、韦楚客以南朝兴废之事作诗,刘禹锡先成,于是其他三人叹服而罢唱: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白居易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诗文与元稹齐名,世号“元、白”。晚年与常常刘禹锡唱和,世称“刘、白”。白居易是一个聪明人,远离政治中心,机敏地躲过了甘露之变。

(10)、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作为表现生活的文学艺术的任何门类,脱离了时空描写都是不可思议的。而诗歌由于篇幅短小而内蕴深远这种外在和内缘的要求,更特别讲究时空的艺术设计。

(11)、张爱玲少年成名,17岁就写出了《霸王别姬》。张爱玲有句话”出名要趁早“,她是真的做到了。毕竟是小学8岁就开始精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的神童。

(12)、刘禹锡但求无丝竹之扰耳,其实丝竹比起现代的流行音乐来,总要清雅得多。现代人坐上出租车、火车、长途汽车,都难逃噪音之害,到朋友家去谈天吧,往往又有孩子在看电视。

(13)、1995年,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

(14)、1961年,赴菲律宾讲学。在东吴、东海、淡江兼课。

(15)、沈从文的文笔是的,给人心底温暖的。他的独特的湘西乡土文学也是一大亮点,土地,乡亲,大爱。

(16)、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17)、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被誉为文坛的“璀璨五彩笔” 。驰骋文坛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其诗作如《乡愁》、《乡愁四韵》,散文如《听听那冷雨》、《我的四个假想敌》等,广泛收录于大陆及港台语文课本。

(18)、但有的作者却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或纯然只是写一己之卿卿我我的私情,缺乏艺术的概括与提升,无法引起普遍性的共鸣;或降格到只去表现一种生物的感情和动物的本能,并以为这才是突破性地表现了爱情的本质,其实,那些所谓作品只能被认为是对爱情诗的误解甚至亵渎。

(19)、《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出版社1981年

(20)、诗词间的唱和很早就有,但是到了元稹白居易手里,两个人把次韵玩的风生水起,以至于后来人再唱和时,次韵成了首选。

3、余光中简介

(1)、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并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二年。

(2)、此外,“你飞来”倒装为“飞来你”,“在神话里看你濯发”倒装为“看你濯发,在神话里”,都有错综变化之妙。

(3)、余光中是英文系教授,却写得一首好诗,好散文。

(4)、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乐》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5)、1992年,余光中应邀来到北京,虽然不是小时候的故乡,但看到的京城胡同、故宫和梁启超故居,还是十分亲切。他真正回故乡是2000年,当时余光中第一次回到阔别多年的母校南京大学,感慨万千。

(6)、只是,看了流沙河的简介生平和作品介绍,确实,感慨很大。

(7)、对诗、散文、评论、翻译均有贡献,已出版专著五十种。近年在大陆各省出书已逾二十种。余氏写诗、评诗、译诗、教诗、编诗,对诗之贡献堪称全才。诗作如《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等均传诵一时。

(8)、如同《红楼梦》不等于曹雪芹的自传一样,如果只纯粹将《碧潭》看作是诗人自己爱情生活的写真,那就太简单也太狭隘了。

(9)、据悉,10日晚,余光中在广州暨南大学进行专题讲座时类似的场面再度发生,后来余老也专门走出会场和未入场的同学交流。

(10)、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11)、仔细听人说话,是表示尊敬与关心。善言,能赢得听众。善听,才赢得朋友。

(12)、尽管在大陆普通读者的接受视野中,余光中一直有一个“乡愁诗人”的身份,但是这种乡愁,毋宁说更多出于一种传统与文化的乡愁。有人问起他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时,余光中曾经说:“我虽然读的外文系,我不过是从西洋文学中学习,作为一种手段,目的还是把西方‘冶金术’拿来,发掘东方的宝藏。”对于自由酷爱古典文学的余光中来说,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学习,更多是一种“浪子回头”式的借鉴。

(13)、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雷佳演唱了由诗歌改编的歌曲《乡愁》。

(14)、可贵的在于共鸣,不,在于默契。真正的知己,就算是脉脉相对,无声也胜似有声:这情景当然也可以包括夫妻和情人。

(15)、这就是文字功底,文字的魅力。小中见大,日常生活琐事,写得无不精细妙道,读起来令人不禁莞尔,抚掌大笑。逗趣,有意思,三尺陋巷也尽得风流,岂不妙哉!

(16)、贾岛。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代表作有《长江集》,《诗格》,《病蝉》,《唐诗纪事》等。

(17)、这点倒是跟钱钟书有类同的地方,诙谐,玩味,但是不流里流气,而是意趣傲然,生动有趣。

(18)、在西方,古希腊诗人如荷马,早就在他的独弦琴上弹唱了爱情之歌,直到现在诗人们的热情还远远没有衰竭的迹象;在中国,爱情的乐曲也早就被《诗经》中的钟鼓所鸣奏,时至今日,诗选家和出版社也在竞相编选各式各样的爱情诗选,诗人们也还在竞试歌喉。

(19)、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20)、余光中这首诗写于1963年7月,收录在1964年台湾文星书店出版的诗集《莲的联想》之中。这部确立了余光中的现代优秀抒情诗人地位的诗集,共收作品三十首,虽无百首之多,但全部是爱情诗,其时诗人三十余岁,这些作品是写给他的夫人,也是他的表妹范我存女士的。

4、乡愁余光中简介

(1)、2015年2月27日至3月6日,余光中教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主持新亚书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学术讲座暨第二十八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其间,余教授主讲了三场公开讲座,探讨中西诗人和诗歌的特色与异同,并分享赏析诗歌朗诵的心得。

(2)、1929年农历9月重阳节这一天,余光中出生江苏南京。祖籍福建泉州永春。他出生时,父亲余超英正在国民政府任职。母亲孙秀君出生江苏武进名门,曾任永春县立女子学校校长。在我国重阳节这一天,自古就有家人或朋友一起登高远眺,并一起一边饮酒做诗的习俗。这一天,身怀有孕的孙秀君在丈夫余超英及亲友的陪同下,也来到了南京栖霞山登高远眺。大概是由于那天孙秀君玩得太高兴,不慎动了孕气,当她回到家中后,于次日的凌晨腹中的婴儿便挣脱母腹,来到了人间。为此全家人高兴不已。

(3)、据台媒东森新闻报道,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享寿原先只以为是天气多变、气温偏低,到医院检查後决定住院静养,没想到疑似有些小中风,肺部感染、转进加护病房;旅居在外的女儿们也从国外赶回,谢绝采访,结果1天之隔,这位作品多选入课本、文坛的“璀璨五彩笔”就过世,亲人与文坛好友都十分伤痛。

(4)、这些年来他到了山东、湖南、湖北等很多“小时候都没去过的地方”,写了许多关于返乡的诗。他说,大陆变了,人口多了,道路也顺了;故乡的菜、方言还保留,可是有些自然环境已经改变。

(5)、爱情,历来被称为文学的永恒主题,借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术语,也可以称之为“母题”。

(6)、“矛盾语”,又名“矛盾修辞法”,日本学者滨田正秀在他的《文艺学概论》中称之为“矛盾法”,或“抵触法”。美国学者勃鲁克斯更认为“矛盾语法是适宜于诗的,甚至可以说是诗中无法避免的语言”(见香港学者林以亮编《美国文学批评选》)。

(7)、从空间看,全诗的空间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由地下而天上,由地球而浩茫的广宇,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辐射性的深广空间结构。

(8)、有时见解出众、口舌辩给的人,也能独揽话题,语惊四座。有时座上有二人焉,往往是主人与主客,一来一往,你问我答,你攻我守,左右了全席谈话的大势,也能引人入胜。

(9)、1999年,《日不落家》获颁吴鲁芹散文奖。

(10)、从这首诗歌的接受来看,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对李白的豪迈、傲慢、不羁的出色描写,尤以“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为甚。不得不说,诗歌确实展现了李白极具个性的精神气质,其之所以如此迷人,可通过文本细读来发掘其中魅力。

(11)、会议还未正式开始前,门口就聚集了从广州等地赶来的青年学生,排好深“U”型队伍等待入场。由于会议现场学生人数多,有不少学生被挡在了门外。不少学生遗憾地表示,为了见余光中大师一面,自己早上7点就在寒风中搭了一个多小时车程赶来,但还是未能进场。

(12)、2000年,72岁,诗集《高楼对海》获《联合报.读书人》佳书奖。

(13)、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曲《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14)、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开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15)、2014年4月,受邀担任澳门大学“驻校作家”。

(16)、干了三天,提出辞呈。老板也爽快,当场结清工钱。脱下保安服走人。

(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杜甫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杜甫《登高》 :

(18)、这世界如果尽是健谈的人,就太可怕了。每一个健谈的人都需要一个善听的朋友,没有灵耳,巧舌拿来做什么呢?

(19)、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尽管从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初,余光中曾经三次留学或任教于美国,还学会了开车,喜欢上了披头士乐队,但萦绕在他诗歌中的主题依然是挥之不去的乡愁。在一次访谈中,余光中说:“迄今我成诗千首,乡愁之作大约占其十分之一。与此相近之作尚有怀古、咏物、人物等主题,数量亦多。在乡情之外,我写得很深入的主题还包括亲情、友情、爱情、自述、造化各项。因此强调我是‘乡愁诗人’,虽然也是美名,却仍不免窄化了我。”

(20)、我已经很久没喝酒了(以前特别爱喝,后来把身体喝坏了),不过以前喝醉酒做过的糗事还记得。

5、余光中简介图片

(1)、《温夫人的扇子》大地出版社出版社1992年

(2)、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使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级又有趣的人,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醇。

(3)、经历:余光中生于中国江苏南京,父亲余超英,母亲孙秀君。但是母亲为江苏武进人,妻子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战争时在四川读中学,感情上亦自觉为蜀人。曾自言:"大陆(中国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4)、杜甫近体古体都有超作品传世,古体如三吏三别、近体如秋兴八首、登高等等就不举例了,这里录入杜甫的这首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李贺李贺是不同于李白的另一种想象奇诡的风格,老街看李贺的诗常常有看早先周星驰电影的感觉(这个比喻估计没有人理解),总是从常人想象不到处做出文章。《梦天》(唐·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杜甫能学,李白可仿,李贺.......不知道怎么形容。也许这就是被称之为诗鬼的原因吧。李商隐从李商隐开始的排名我是随便排的,名词不重要,但是李商隐一定会被放入前十。李商隐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录一首《锦瑟》的,有李商隐特色的一首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杜牧蘅塘退士在《唐诗三百里》收录了杜牧的9首七言绝句,其传世的诗中也以绝句居多。老街录入以首杜牧的绝句。

(5)、1954年,与覃子豪、锺鼎文、夏菁、邓禹平等人共创“蓝星诗社”。

(6)、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2017年12月14日,余光中教授于台湾逝世,享年89岁。

(7)、余光中是知名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他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余光中从事文学创作超过半个世纪,驰誉海内外,一首《乡愁》在全球华人世界引发强烈共鸣。

(8)、站在白垩纪的`活火山上,独自和恐龙群搏斗。

(9)、诗人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结婚61年,两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补。作家张晓风曾形容,余光中是众人汲饮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护井的人。

(10)、王朔也不用多讲,有才。他的小说太流行了,太文笔太有意思了,他的文风影响了中国文学的走向。由王朔小说改编成的影视剧太多了,不胜枚举。

(11)、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人。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代表作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12)、英国散文家黑兹利特说:“交谈之道不但在会说,也在会听。”

(13)、有时一个人执杯静坐,看杯中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或沉或浮,人生何尝又不是这样?

(14)、情形当然因人而异。有人说话如参禅,能少说就少说,好是不说,尽在不言之中。有人说话如嘶蝉,并不一定要说什么,只是无意识的口腔运动而已。

(15)、所以,通过一些回忆文章,我大概可以了解到,流沙河老先生,是老实和质朴的文化人,这就更加伟大了。

(16)、如果有一种计算机可以统计,像日行万步的人所带的计步器那样,我相信其结果必定是天文数字,其长,可以绕地球几周,其密,可以下大雨几场。

(17)、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18)、1997年,69岁,获吉林大学颁授客座教授名衔及东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名衔。获中国诗歌艺术学会颁赠“诗歌艺术贡献奖”。

(19)、对诗、散文、评论、翻译均有贡献,已出版专著五十种。近年在大陆各省出书已逾二十种。余氏写诗、评诗、译诗、教诗、编诗,对诗之贡献堪称全才。诗作如《乡愁》、《当我死时》、《等你,在雨中》、《白玉苦瓜》等均传诵一时。

(20)、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1)、孟郊。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多。代表作有《游子吟》,《登科后》等。

(2)、可见,无论是乡愁也好,新古典主义也好,都不足以概括余光中本身徘徊游走于中文与英文、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诗歌创作。况且,在余光中心目中,诗歌只是他生命的一个维度,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合起来才构成他创作完整的四维空间。

(3)、一条命,就可以专门应付现实的生活。苦命的丹麦王子说过: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与生俱来的千般惊扰。现代人烦的一件事,莫过于办手续;办手续烦的一面莫过于填表格。表格愈大愈好填,但要整理和收存,却愈小愈方便。表格是发的,当然力求其小,于是申请人得在四根牙签就塞满了的细长格子里,填下自己的地址。许多人的地址都是节外生枝,街外有巷,巷中有弄,门牌还有几号之几,不知怎么填得进去。这时填表人真希望自己是神,能把须弥纳入芥子,或者只要在格中填上两个字:“天堂”。一张表填完,又来一张,上面还有密密麻麻的各条说明,必须皱眉细阅。至于照片、印章,以及各种证件的号码,更是缺一不可。于是半条命已去了,剩下的半条勉强可以用来回信和开会,假如你找得到相关的来信,受得了邻座的烟熏。

(4)、80年代后,他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5)、海子作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诗人,无论身前身后,都是红得发紫的天才。

(6)、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7)、宇宙于一只停了的表,我醒来,在白色的南极。

(8)、饭店和咖啡馆而能免于音乐的,也很少见了。现代生活的一大可恼,便是经常横被打断,要跟二三知己促膝畅谈,实在太难。

(9)、台湾与大陆之间本来有海峡阻隔,可是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妙想天开,将恋人比为西施和织女,将自己拟为范蠡与牛郎。于是,谁谓海阔?一舟可渡。谁谓河广?一苇可航。

(10)、2001年,73岁,获第二届“霍英东成就奖”。

(11)、然而,这首诗毕竟不是古董,不是古典诗词的现代翻版,它的语言又是颇具现代美的,这主要表现为矛盾语和倒装句法。

(12)、1972年,获澳洲政府文化奖金,暑假应邀访澳洲二月。应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之邀,赴港演讲。转任政大西语系主任。

(13)、简介余光中: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

(14)、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15)、倒装句法的运用,在《碧潭》中也数见而效果动人。“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阳伞”为具象之实,“罗曼史”为抽象之虚,这本来就是虚实结合情味盎然的智慧诗语了,诗人又将“我的在河的下游的罗曼史没带来”,倒装为“我的,没带来,我的罗曼史/在河的下游”,这种句式的灵动与多变,显示的正是现代新诗的句法风采。

(16)、这一矛盾语的妙用,能强烈地刺激读者的审美想象和思考,和台湾名诗人郑愁予《错误》中的“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异曲而同工。

(17)、会上,余光中大谈“旅行的动机”。从古代的上进赶考,到今日的留学,包括当代余秋雨先生的“旅者文学”,他认为这一动机在于“学”,并鼓励广大青年学子多去户外看看,选择简单的交通方式,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去筑建精神世界,成为旅行者而不是观光客。余老还告诫学子们说:“要放慢脚步,减少约会时间,独自反省为何自己那么忙。”

(18)、又如,“交通失事”是悲剧性的,然而诗人却说“就覆舟,也是美丽的交通失事了”,“交通失事”之前竟然冠之以“美丽”,出人意料,富于谐趣而含义深长。

(19)、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水上轻舟。开篇“十六柄桂桨敲碎青琉璃”中之“桂桨”,即桂木制成的船桨,作为对芬芳华美的一种象征和暗示,就是从屈原《九歌•湘君》中的“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中化出。宋代苏东坡《前赤壁赋》中不是也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之句吗?

(20)、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诗人,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

(1)、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

(2)、一条命,专门用来旅行。我认为没有人不喜欢到处去看看:多看他人,多阅他乡,不但可以认识世界,亦可以认识自己。有人旅行是乘豪华邮轮,谢灵运再世大概也会如此。有人背负行囊,翻山越岭。有人骑自行车环游天下。这些都令我羡慕。我所优为的,却是驾车长征,去看天涯海角。我的太太比我更爱旅行,所以夫妻两人正好互作旅伴,这一点只怕徐霞客也要艳羡。不过徐霞客是大旅行家、大探险家,我们,只是浅游而已。

(3)、钱钟书《围城》‘、《观注篇》。钱钟书是个厉害的人,很博学,很正宗,他的知识积累、知识面是广泛的,而且是很精到的研究,家学功底深厚。他驾驭文字的能力就不必说了,少有的风骚,从文笔到架构,都很厉害。

(4)、其实呢,你恨不得他忽然被鱼刺鲠住。这种性好密谈的客人,往往还有一种恶习,就是名副其实地交头接耳,似乎他要郑重交代的,句句都是肺腑之言,恨不得回其天鹅之颈,伸其长蛇之舌,来舔你的鼻子,哎呀,真的是tête-à-tête还不够,必得nose-to-nose才满足。

(5)、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先后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6)、1950年,5月到台湾,9月考入台湾大学外文系三年级。

(7)、据说,梁实秋曾称赞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无独有偶,在诗人杨炼看来,余光中的散文成就要比诗歌高,而他的翻译在当代中文诗人中更是突出:“比如叶芝的《丽达与天鹅》,他对外语诗意与形式吃得透,并把这种感受和对诗的要求融化到翻译中,进入化境,丝毫没有现代白话文的生涩之感。庞德的那首《理查王》,更难翻译,严格的诗歌形式,但同时第一人称写作的理查王说的语言粗俗,他可以把这种粗俗的语言,与严格的韵和形式结合得无缺,甚至有点炫技的感觉,但这种炫技在诗歌意义上高级。”

(8)、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杰出的,当属诗歌。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9)、后,让我们跟着这位可敬的老人再读一遍《乡愁》:

(10)、沈从文《边成》。沈从文是湘西乡土文学的开山鼻祖,他的文字干净,明丽,轻快,即便是带有深沉思考的东西,他也不会写的那么沉郁,跟鲁迅先生的风格正好相反。温和,柔和,像春风一样,沐浴人心,润物无声。

(1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的语言则更是高层次的智慧语。

(12)、作为著名的诗人,诗歌领域的天才,海子的诗歌被人广泛传颂,可谓是经久不衰,青春永驻。

(13)、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4)、执教港中大1974年,应聘转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5)、在这部书中,从两位朋友的角度,既介绍了余光中的生活,也从诗歌、散文、翻译、理论全方位切入,如导游般带领读者走进余光中的心灵世界与文学世界。

(16)、林语堂也是个学贯中西的人物了,他的文化视野、角度,很有意思,他的文笔亦庄亦谐,半雅半俗。他是站在一个边上看风景的人,洞透世事,幽默诙谐,从浅显着手,也不加工笔修饰,拒绝刻意“苦吟”如贾岛这类笔法,文笔自然流畅,诙谐而不荒唐,实在是有意思得很。

(17)、1985年至今,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18)、毕竟,文化界,并没有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和平和友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作者余光中简介精辟13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