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400句精辟92条

佛学经典名句

1、四字静心禅语

(1)、23)古德云:不识佛道,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2)、2不见诸法空,恒受生死苦。--《大方广佛华严经》

(3)、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第二十四章)--《佛说四十二章经》

(4)、理智的声音是柔和的,但它在让人听见之前决不会停歇。

(5)、20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生死中,不失念慧,以不失敌,虽见五欲,心不贪著。

(6)、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如我凯撒者,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7)、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

(8)、笑话给予我们快感,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度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

(9)、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10)、…………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

(11)、28)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

(12)、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13)、2不乱不昧故,具足禅波罗密。--《摩诃般波罗密经》

(14)、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佛说无量寿经》

(15)、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16)、1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佛颜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7)、卍报君今日是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中峰国师

(18)、20)道本无言,法本无生,以无言言,显不生法,更无第二头。

(19)、20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20)、卍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彻悟禅师

2、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1)、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安。要批评别人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无缺。用爱化疑;心中有爱、就不会有疑。

(2)、活着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

(3)、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慈悲是你好的武器。

(4)、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5)、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诸善根时,于恶众生不生疲厌,亦不误起弃舍之心。设满世间一切众生,悉不知恩,菩萨于彼,初无嫌恨,不生一念求反报心,但欲灭其无量苦恼,于诸世间,心如虚空,无所染著。--《大方广佛华严经》

(6)、卍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经》

(7)、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大乘起信论》

(8)、若信愿坚固,临终一念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之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9)、1菩萨摩诃萨,独一静处,自觉观察,不由于他,离见妄想。上上升进,入如来地。是名自觉圣智相。--《楞伽经》

(10)、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1)、2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心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文殊说般若经》

(12)、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3)、当发菩提心 广济诸群生是则供正觉  三十二明相

(14)、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15)、3阿难:……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大佛顶首楞严经》

(16)、卍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西归直指》

(17)、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18)、14:佛陀卧于恒河畔,不进食不沐浴,想通过肉体痛苦悟道。终无果,终明白:肉体修行仍将受困于肉体,执于一念,也受困于一念。

(19)、3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大乘无量寿经》

(2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3、佛经经典名句100句

(1)、1佛言: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胜而还。沙门学道,应当坚持其心,精进勇锐,不畏前境,破灭众魔,而证道果。(第三十三章)--《佛说四十二章经》

(2)、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3)、卍念佛当发志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若有此心,功德无量。若只为己一人念,则心量狭小,功德亦狭小矣。譬如一灯,只一灯之明。若肯转燃,则百千万亿无量无数灯,其明盖不可喻矣。而本灯固无所损也。世人不知此义,故止知自私自利,不愿人得其益。--《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三复章道生居士书》

(4)、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5)、3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归幻灭,诸幻灭尽,觉心不动。--《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6)、2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无尽意菩萨、宝檀华菩萨、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弥勒菩萨,是八大菩萨乘空而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7)、2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若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大方广佛华严经》

(8)、良心是每一个人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9)、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0)、1)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11)、哭泣时,右眼先流泪既喜悦,左眼先流泪是痛苦 。

(12)、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13)、正常情况下成长的每一头奶牛,都有一个自己的好朋友 。

(14)、淫人妻女笑呵呵妻女人淫意若何不欲人淫妻女报急将淫念立消磨。

(15)、2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梵网经》

(16)、1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需,一切给予。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第八悭惜加毁戒)--《梵网经》

(17)、20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具足毗梨耶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18)、佛言: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四十二章经》

(19)、根据教戒与四威仪以及《优婆塞戒经》的要求,佛教并没有早午晚的具体问候要求。

(20)、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黔灵赤松禅师

4、佛心禅语

(1)、3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2)、7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3)、咱们翻开历史看看,你从哪一行哪一页能找到救世主救世的记录?没有,从来就没有,从来都是救人的被救了,被救得救了人。如果一定要讲救世主的话,那么符合和代表客观规律的文化就是救世主。这个人,就是你们的救世主。如果你根本就没打算自己站起来,老天爷来了都没用。

(4)、1汝等比丘,欲求寂静无为乐,当离愦闹,独处闲居。……若乐众者,则受众恼。譬如大树,众鸟集之,则有枯折之患。世间缚著,没于众苦,譬如老象溺泥,不能自出。--《佛遗教经》

(5)、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6)、2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大佛顶首楞严经》

(7)、2:蝴蝶倾慕火焰美丽的“光环”,一头投进里面,却跌在油灯的油盆里。人若盲目崇拜所谓的光环,也会像蝴蝶一样跌跟头。

(8)、顺治帝出家诗: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生我之前谁是我,生我之后我是谁?不如不来亦不去,也无欢喜也无悲。

(9)、六祖坛经 ▏地藏经 ▏心经 ▏楞严经 ▏金刚经 ▏

(10)、1心不动故,具足羼提波罗密。--《摩诃般若波罗密经》

(11)、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12)、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地藏菩萨本愿经》

(13)、1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

(14)、2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骄慢嫉妬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妙法莲华经》

(15)、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6)、1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结忍恶,疾怨自灭。--《法句经》

(17)、3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18)、1)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能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

(19)、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佛学感悟人生哲理句子

(1)、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2)、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大方广佛华严经》

(3)、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4)、一切惜身命,人畜等无殊。若欲食众生,先试割身肉。

(5)、淫人妻女毁人节万恶罪名集其身天理循环有报应我淫人妇妇淫人。

(6)、不要因为众生的愚疑,而带来了自己的烦恼。不要因为众生的无知,而痛苦了你自己。

(7)、3念身不求无病。处世不求无难。究心不求无障。立行不求无魔。谋事不求易成。交情不求益我。于人不求顺适。施德不望求报。见利不求沾分。被抑不求申明。--《念佛直指》

(8)、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9)、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10)、一切圆满尽无馀,利乐一切众生界。--《大方广佛严经》

(11)、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2)、2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大方广佛华经》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精辟9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