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十首有名的诗
1、兰花的千古名句
(1)、清香裛露对高斋,泛酒偏能浣旅怀,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
(2)、释义: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
(3)、 古诗《登楼望月·皎洁三秋月》 - -黄巢- - 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 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 未得金波转,俄成玉箸流。不堪三五夕,夫婿在边州。...
(4)、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曹雪芹《问菊》
(5)、唐寅三十岁时进京会试,因会试泄题一案被牵涉而收到革黜,后来妻子改嫁,消极颓废,一生坎坷。“天涯未归客”,是作者此时人生的写照,他无家可归,只能漂泊;“看秋风”,这秋风使人生困顿、失意之风,一个“看”字,多么无意,其实却蕴含了多少辛酸无奈。
(6)、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而黄巢却一反常态,豪言壮语,以菊花寄托自己的抱负,这应该是菊花诗词中霸气的一首了!
(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8)、宋·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那篱边的菊花开得正美,只可惜在作者看来那黄花是如此的清瘦孤独,它们不张扬攀比,连香气都是如此的幽幽。“暗香”本指梅花的幽香,在这里指菊花的清香,词人将菊与梅同等关照,表现了她高洁脱俗的情趣。“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与菊花都是一样的孤苦无依,在这个清寒的秋季独自捱过。
(10)、这首菊花诗,无论意境、形象、语言、手法都使人一新耳目。
(11)、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12)、直接的表白——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3)、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皆爱菊,爱它的不畏严霜,爱它的不屈的灵魂……
(1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5)、为史湘云所作。此诗妙处在于诗中有画,而且是活跃跳到的画,写出了菊之神韵,更表现了供菊者的气质。因此,此诗深得林黛玉的赞赏。
(16)、凄冷的伤怀——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7)、探春才清志高,精明干练不减于男人,因此诗中“短鬃”、“葛巾”等字样都是以男人自况。她对荣府内部的矛盾和腐败看得很清楚,但也束手无策,只好保持洁身自好的态度。她同乃兄宝玉亲密,情趣相投。所谓“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正表明了她嫉视丑恶,不随风流俗的清高态度。
(18)、这首诗是九月十日所写,重阳节刚过,李白于是感慨: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19)、我花:指菊花。杀:凋谢。黄金甲:黄色菊花似金黄盔甲
(20)、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2、梅花十首有名的诗
(1)、故乡的菊花开了,它开得并不张扬,幽幽地开放,发出清幽的香气。它好像是一夜之间从天上坠下来的霜一样。
(2)、黄花零落,减尽风流。张养浩也精神颓唐,瘦过黄花。怜花正是自怜,作者借菊自叹,乃是对自己政治上失节的悔恨。
(3)、对红楼,鲁迅先生则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4)、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5)、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花中四君子之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菊花在秋季开放,故为秋的象征。它秀美多姿,却不以姿色取媚于人,而已素雅坚贞博得人们的称赞。人们爱它清秀不俗的外表,更爱它凌霜傲雪的风骨,
(6)、既为菊如是碌碌,究竟不知菊有何妙处,不禁有所问;即是《问菊》
(7)、美丽的相思——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
(8)、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9)、却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可见他对红楼的赞扬。
(10)、史湘云(枕霞旧友)作,是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一首。此诗的魅力,主要来自抒情主人公的浪漫气质。特别是颔联中的“科头坐”、“抱膝吟”,活脱脱地勾画出诗人对菊时活泼动人的神情、身影。可以说,大观园里,也只有史湘云才做得出这样的诗。
(11)、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12)、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3)、此诗为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海棠诗社菊花诗中的一首,为贾宝玉所作。此诗写得好的是首尾两联。首联写出了诗人访菊的兴奋心情。如此明朗的秋天,正是访菊的佳时机,任何事都不能妨碍诗人访菊的兴致。一扬一抑,诗人访菊前的内心波澜显露无遗。尾联与首联相呼应,把诗人访菊的痴情推向高潮,一腔热情倾泻而出。
(14)、菊花不像春天的花朵那样在春风中争奇斗妍、尽显俗态,去讨好那些脂粉女子,而是能够甘守寂寞,在清冷的秋天开放在冷寂的书斋中,与文人雅士为伴,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啊!
(15)、 古诗《题菊花》 - -黄巢-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6)、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17)、(点评)写花就是写自己,李白也是在叹息自己命苦。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作诗。更:再。觞(shāng):喝酒用的器具。遭此两重阳:重阳节要采菊宴赏。重阳后一日,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
(18)、菊花开了,菊花又落了。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悠悠明月照在帘子上,随风飘飘然。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0)、出自宋代黄庭坚的《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3、菊花古诗
(1)、开时,是双方离别之时,也是相约重逢之时;美丽的花前,是我和深深相爱的心上人海誓山盟的地点。等待了一年,菊花依旧,心上人却没有如约出现,一下子,觉得心上人已经远离了自己。
(2)、紫艳:菊色,这里指艳丽的菊花。红衣:莲花瓣。
(3)、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的打击,这时候的菊花在她看来已是憔悴不堪了,哪里有傲霜之气。“满地黄花堆积”,地上堆积的不仅是菊花的瓣,更是自己一颗破碎的心,“憔悴损”,是形容菊花的神态,更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4)、细细看着,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于淡雅的荼蘼。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似泪洒于纨扇题诗。
(5)、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6)、(点评)古人有把菊花插在头上的习俗。可是菊花才不屑于插在公子王孙的头上呢!秋香:菊花。瓦松:一种寄生在建筑物瓦檐上的植物,没什么用处。
(7)、词人笔下的菊和陶渊明笔下的菊是大不相同的,一个代表着颓废,一个代表着美好,这种差别成就了李清照词里菊花独有的形象特征。词人词里的菊花同时也是词人自己的化身,憔悴不堪,任风吹拂,随意凋零。如果把陶渊明和李清照比作两朵菊花,那一朵是盛开的,清香的,另一朵就是凋谢的,萎靡的。
(8)、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9)、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10)、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11)、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12)、丛丛秋菊围绕房舍,好似到了陶潜的故居。围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感觉太阳西斜。并非我特别偏爱菊花,只是秋菊谢后,再也无花可赏。
(13)、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14)、李商隐借菊花表达锐意进取,能够进入朝廷,一展抱负的志向。
(15)、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16)、他说菊花不与百花争奇斗艳,它独依在疏篱之旁,傲视风霜,有一种无穷的意趣。但他更欣赏的是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般的菊花盛开后,在枝头逐渐枯萎,花瓣并不凋谢落地,故云“枝头抱香死”,作者借菊花这种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品性,表达自己坚守高尚的节操,宁死也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17)、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白居易笔下的菊花凌寒傲冷逸清香。
(18)、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丧夫的打击,这时候的菊花在她看来已是憔悴不堪了,哪里有傲霜之气。“满地黄花堆积”,地上堆积的不仅是菊花的瓣,更是自己一颗破碎的心,“憔悴损”,是形容菊花的神态,更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19)、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宋亡后,他痛心疾首,隐居苏州,终身未娶。
(20)、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唐·吴履垒《菊花》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4、菊花十首有名的诗
(1)、郑思肖是南宋遗民,南宋灭亡后,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他气节的写照。
(2)、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他“遍绕篱边”,直至夕阳西下。“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真切地表现了出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不是没来由地钟情菊花,而是这个时候百花已经凋零,只有菊花还这么挺立在枝头,凌风傲霜。一旦菊花谢尽,就无花可赏了,它作为后凋者,使人倍加珍惜喜爱,它集中了诗人所有的爱花之情。诗人从菊花凋谢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爱菊的独特的理由,其中暗含了对菊花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也蕴含了作者对这种精神品格的追求。
(3)、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4)、相关诗词晋·陶渊明《和郭主簿》: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5)、陶渊明爱菊,与前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不单看到菊花的药用价值,还注意到了菊花的审美价值,并赋予其人格的意义。
(6)、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7)、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菊》。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杜甫。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范曾大。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光阴?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9)、紫菊是暗淡轻浅的,是鲜艳明丽的。“暗暗”写出紫菊的色彩并不明丽,“淡淡”指其色浅淡不浓艳。而就不同了,它是那种很鲜亮的黄色,是“融融冶冶”的。“融融”即和暖之意,是触觉;“冶冶”艳丽之意,是视觉,这两个词连用就显得极为精妙,因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诗人在视觉里就获得了触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的效果。
(10)、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11)、元稹也爱菊花,是因为菊花开过,就无花可赏了。
(12)、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3)、浪漫的反叛——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4)、充分的理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5)、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白话释义: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1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黄灿灿的花海中,偏有一丛白菊独自屹立着,显得格格不入,又让人觉得惊喜,甚至亲切。因为“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它好似一个参与了少年歌舞会的白发老人,他与“少年”们一起载歌载舞,活力四射。后两句,由花联想到人,比喻自然贴切,富有情趣。白居易却将其刻画成一个活力四射的“老顽童”形象,角度新颖,观点独特,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晚年白居易对生活有着无穷的热情。
(17)、李商隐借菊花表达锐意进取,能够进入朝廷,一展抱负的志向。
(18)、咏菊诗,把菊花拟人化了。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19)、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20)、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梅花十首有名的诗精辟8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