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代手法的古诗名句
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唐·韩愈《晚春》)
2、用典,借代,虚写。“请缨”化用了汉朝终军出使南越,劝说南越王归顺汉朝的典故。“河洛”是黄河、洛水一带,代指中原。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之师踏马挥鞭,横渡长江,收复中原。词人表达了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决心。
3、四句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史记•李将军传》中说:
4、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表示两个相对、相近或相关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三种方式。正对是指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称的对偶形式。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反指是指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多对对偶的形式。如:“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串对也叫流水对,是指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运用拟人手法的佳句?
6、(注)《宋史·孝宗本纪》载,隆兴二年十月,金人分道渡淮,十一月,入楚州、濠州、滁州,宋朝震动,酝酿向金求和。这就是作此词的政治背景。
7、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
8、2021高三语文模拟题及解析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在此,我们特别为大家带来了每日一句古诗文课程体验课。课程由北大硕博士老师主讲,紧扣新编教材能力目标和考试要求,每天8分钟,听故事轻松学,有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学随处学,一年吃透365个经典名句,帮助孩子从容学好古诗文,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同时提升孩子的文化涵养。
11、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13、■□反语是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又称“倒反”“反说”“反辞”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运用跟本意相反的词语来表达此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之意,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辞方法。
14、古典诗词中的7种写景手法
15、比如,汉文帝(刘恒)爱贾谊之才,将他从长沙招回,在宣室接见,而李商隐写《贾生》,却用
16、诗词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下面具体说说。
17、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8、“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
19、2021年高三模拟题及解析
20、■□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二、古诗词中的借代手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一水”对“两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运用拟人,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
3、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4、暗考型,就是题干中不直接含有“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提示,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赏析”等用语来提问。对于暗考型,答题时必须有表达技巧在其中。
5、诗中将春夜之雨拟人化了,诗人夸赞这雨是“好雨”,说它“知时节”,懂得客观需要,难道不是吗?春天里,万物萌芽勃发,正需要雨露的滋润,雨就下了起来。
6、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王维不愧描写山水的高手,动静结合是其主要写景手法之一。诗人在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第二联写物,“明月松间照,”是静景,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是动景,是所闻,动静融为一体,构成一副清幽可爱的风景画。第三联是诗人用“竹喧”烘托山静,是所闻,用“莲动”衬托水幽,是所见,见闻交错,“喧”“幽”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
7、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运用了借代、双关的修辞手法,诗中的“折柳”,是由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网师园唐诗笺》一书中对此诗的评价为:“‘折柳’二字为通首关键。”“折柳”原来是指“折取柳枝”。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或送别之词。而李诗中“此夜曲中闻折柳”,是一首“折杨柳”曲的省称,这首曲子往往用来用来表示惜别怀远之情。本诗描写的是:春宵人静之时,诗人忽然听到了一阵悠扬的笛声,附耳聆听,这笛声乃“折柳”曲。作者不由得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此时正是折柳的季节了,春天已到,而自己却漂泊在外,不禁引起思乡之情。
8、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两文本类)训练
9、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10、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2、(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略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略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表达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回到家中的欢喜之情。)
13、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14、②“终岁不闻丝竹声”、诗中以“丝竹”代音乐。
15、部编40首古诗词情境默写
16、此地一为别,孤篷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这首李白的《送友人》,
17、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18、夸张夸张就是为达到某种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运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19、象征,借代,对比。“烟雨蓬茅”是隐者生活的象征,“金貂”“玉华“分别是汉代的官饰和唐代的宫殿名,象征功名富贵。“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比,表现了诗人宁愿终生隐居乡间,与梅花为伴,不愿意追求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志趣。
20、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三、运用借代手法的诗句有哪些
1、释义: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长安”借代朝廷.(“浮云”和“日”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指奸佞小人和君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以船的一部分“帆”借代船.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吴钩”借代武器,“带吴钩”借代从军出征一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王维《山居秋暝》)
4、“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5、必修上《登泰山记》知识点梳理
6、夸张即故意夸大或缩小表达对象的某种特征或品格,以增强话语的表现力。夸张可以强烈地表现作者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态度,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从而激起读者强烈的共鸣,也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与想象,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7、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张先《题西溪无相院》)
8、古诗鉴赏答题技巧一:形象和语言
9、使事物特征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感情
10、比喻即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对音乐的比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13、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1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5、回环是指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修辞方式,可使语句整齐匀称,能揭示事物的辩证关系,使语义精辟警策。例如:“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曹禺《王昭君》)。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8、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测试题
19、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20、古代诗歌的构思立意技巧
四、运用借代手法的古诗佳句
1、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杜牧《寄远》)
2、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3、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张孝祥《西江月黄陵庙》)
4、结合诗句具体阐释这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注)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7、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8、■□映衬,是利用客观事物之间相类或相反的关系,以次要形象映照衬托主要形象的修辞手法。
9、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唐代: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10、(注)山枕,因枕形如凹,形似山形,故称山枕。
11、成语归纳解析五:多义成语
12、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严羽《江行》)
1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14、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景物形象
15、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王安石《示长安君》)
16、■□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修辞手法。
17、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8、运用设问手法的佳句?
1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20、以“司马”指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五、含有借代手法的古诗词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2、(注)①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②排闼(tà):推门,撞开门。闼,小门。
3、语文拖后腿?这里有解决方案
4、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唐·李白《夜宿山寺》)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6、生长石城下,开窗对城楼。城中诸少年,出入见依投。阳春百花生,摘插环髻前。捥指蹋忘愁,相与及盛年。布帆百余幅,环环在江津。执手双泪落,何时见欢还。大艑载三千,渐水丈五余。水高不得渡,与欢合生居。闻欢远行去,相送方山亭。风吹黄蘖藩,恶闻苦离声。
7、比拟(拟人),比喻,虚写(想象)。词人没有正面描绘波浪汹涌澎湃,行船受阻,而是借助想象,写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
8、白也诗,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孩子的自主能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看到如此专业的师资阵容,如此经典的课程内容,如此有趣的教学方式,你还等待什么,动动你的手指,扫码赶快报名吧!
12、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
13、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4、高考对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辨认修辞,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果。此类题型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高考对于修辞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15、融情于景,对偶,用典。“新月带潮生”化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既然雁声已断,不能传书,所以只能许愿与月,托它打探故乡的消息了。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7、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18、衬托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的修辞。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反衬一般又包括动衬静、声衬寂、乐衬哀。如“蜀僧抱绿绮,西下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浚弹琴》),第四联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和诗人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衬托了琴声的魅力。“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苏轼《阮郎归?初夏》),尾句以棋声衬托了周围环境的幽静闲雅。“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陈维崧《醉落魄?咏鹰》),诗人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了鹰的形象。
19、“晴”与“情”同音,是双关隐语。在此处,是一种含蓄的传情方式。
20、“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诗词中的借代手法【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