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谚语大全100句精辟110条

关于农事谚语大全

1、关于农事谚语大全有哪些

(1)、蛤蟆打哇哇,还有六十天吃馉馇。注:馉馇guzha,一种面制食品,即面疙瘩。当春天听到青蛙叫哇哇的时候,离收割小麦还有六十天左右。

(2)、"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这则民谚说明天气变化的周期有规律可循。

(3)、草夹苗,不长苗;苗接苗,不结桃(及时间苗)。

(4)、“图相因,买老牛,爬坡上坎要人搊(搊的意思是用力推)”是一句很诙谐的方言,让人忍俊不禁。蕴含朴素智慧的方言,往往善于用浅显的比喻来说明道理。农人要耕田,为了省钱贪便宜,买了一条骨头快散架的老牛,结果不但不能耕田,反而它上高点的坎都需要人去推一把,岂不是因为贪小便宜而误了事么?有时候便宜是诱人的,但要冷静下来掂量掂量,省这几个钱到底值不值,如果买来的货效率低下,还要倒贴人力物力,还不如一次性买贵点的,毕竟省心嘛。买牛如此,搞专业音频视频工作的人买电脑莫不如此,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对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是巨大的。

(5)、秋丙寅阳,死禾死秧;冬丙寅阳,无雪无霜(阳指丙寅日见太阳,丙寅日每季一天)。

(6)、但是,我个人感觉翻蔓也好还是提蔓也好,它都是打破了原有的生长序列。有农民朋友会说2-3天就恢复过来了,不影响下面的果实二次膨大。但是,通过这些的实践表明,我们第一次提蔓或翻蔓恢复是很快,但第二次和第三次翻蔓或提蔓,恢复就很慢了。因为,这时候田间都已经密不透风了,出现郁闭的情况。这样我们翻过来的秧叶和秧苗全部都堆积在一块了,就会导致一些叶片见不到阳光,出现干叶和烂叶的现象,影响营养物质积累,影响产量。所以,我们要是想采取提蔓或翻蔓的方法来控制毛细根的影响,好在每年的8月底前完成。当然,这个也分地区,时间上有差异,尽量在密不通风之前完成。刨蒜不出头大蒜也是外来物种,原产于西亚和中亚,属于浅根性作物,没有主根,发根部位为短缩茎周围,外侧多,内侧较少。

(7)、立春阳气转,雨水雁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8)、有关白露的诗句有哪些?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诗词,如果你需要了解有关白露的诗句的话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9)、露地蔬菜定植。谷雨前定植阳畦育苗的番茄、黄瓜、大白菜等作物,要浇暗水覆盖地膜,促进缓苗,定植前7-10天要进行低温炼苗,以适应露地的生长,同时喷鲁化水溶肥料,提高抗病性和耐低温性。

(10)、"雀噪天晴,洗澡有雨"。麻雀堪称"晴雨鸟"。若在连日阴雨的早晨,群雀叫声清脆,则预示天气很快转晴。夏秋季节,天气闷热,空气潮湿,麻雀便飞到浅水处洗澡散热。这预示未来一两天内有雨。

(11)、豆薅三道颗颗圆,谷薅三道压断田。豆见草,没有好。

(12)、好钢用在刀刃上,好肥用在攻穗上。麦追黄芽谷追节,玉米追的七个叶。冷田热底,增产无比。

(13)、肥田种棉花,高田种芝麻,剩下的瘦田就把黄豆撒。

(14)、初三有雨,上半月雨多,十六有雨下半月雨多。

(15)、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冷惊蜇,暖春分。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16)、男人是搂钱的耙耙,女人是存钱的匣匣;不怕耙耙没齿,就怕匣匣没底。

(17)、处暑落了雨、秋季雨水多处暑雷唱歌,阴雨天气多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18)、寒食刮了坟头土,大旱四十五。注:清明共四天,第一天为大寒食,第二天为二寒食,第三天为三寒食,第四天清明。寒食是扫墓的节气,这两天刮大风今后可能要大旱。

(19)、投稿邮箱:381704878@qq.com

(20)、燕子低飞,蛇过道,水缸发潮,锅底着火,必有雨。

2、农事谚语大全100句

(1)、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无霜,主来岁饥荒霜降露凝霜,树叶飘地层,蛰虫归屋去,准备过一冬。

(2)、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3)、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4)、天时,是节气农时的条件,即温度、水分和光照等自然条件。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为农事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准确把握农时。我国农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天时”的影响,因此,掌握节气变化,不违农时地安排农事活动,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节气”是固定不变的,而自然条件,却往往发生变化。农业生产必须根据节气的变化,因地制宜,不违农时的安排生产,使庄稼的生长发育过程,充分适应自然气候条件。大批的农谚都有这种“因地制宜”的思想,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

(5)、人事,是指农业生产中人和地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植”“保”“收”等环节的经验。人和地的关系甚为密切,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成正比的,我们不可以忽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如“人勤地也勤,粮食堆满囤”、“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地里埋着宝,只要勤快就捡到”、“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6)、麦喜三月三场雨,有钱难买四月旱。麦湿梢,收得好。

(7)、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8)、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是劳动人民几千年生活实践之杰作;我爱谚语,因为谚语总结了人们生活的过去,又指导着人们生活的未来。但愿本文所汇编的农谚能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9)、春雨贵如油,不让一滴流,及时蓄好水,秋后庆丰收。

(10)、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不太冷,大寒三九天.

(11)、除虫没有巧,第一动手早,春天杀一个,强过秋天杀万条;

(12)、抢种冬小麦,还有一些过冬的露地蔬菜。如:菠菜、小葱等。加强过冬作物的前期管理。

(13)、⑸控春梢:对旺长的落果树的梢30-40厘米强摘心,柑桔类丛生状春梢只留2-3条生长中等春梢,其余全部疏除。

(14)、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15)、继续做好病虫害防治,对瓜类病害的霜霉病、白粉病、疫病、蔓枯病等,茄果类的叶霉病、叶斑病等,以及蚜虫、白粉虱、茶黄螨(嫩叶螨)、斑潜蝇等害虫加强药剂防治。

(16)、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如:

(17)、早看东南,晚看西北。注:早上东南方向天空又阴雨云,白天可能下雨;傍晚西北方向天空有阴雨云,晚上可能有雨。

(18)、在过去农村老人常叮嘱“不过谷雨,千万别种花生”,是什么意思呢?是因为,花生喜温高,温度低于13℃时,我们即使播完种也不会发芽。而谷雨前,温度还忽高忽低,时有低温、冰雹、降雪等寒潮天气,不适宜种植。另外,这时候的土壤比较潮湿,播种过早会出现霉变烂籽现象,出苗率低,反而影响后期产量。谷雨过后,地温升高,寒潮天气基本不会出现了,能够达到花生发芽条件,适宜播种。

(19)、走进白露这段清亮剔透的节气,自己也真得幻化成一颗喁喁滚动的露珠儿,成为伊人视野中的一枚装饰……你说,站在八月的边缘,那记忆的红雨伞会自然而然地淌过那片情绪的草地,把我俩罩成一方乡谚里的典故。然而,大颗的雨点,大片的蝉声和蛙鸣依然密集地淋漓而来,你会跟紧我那淤泥滩上斜斜的鸭竿吗?

(20)、打了春的雪,狗也撵不上。注:打春即立春,指立春以后下雪融化的速度快。

3、关于农事谚语有哪些

(1)、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不雨一大旱,一月不雨地冒烟。

(2)、小满大满江河满小满无雨,芒种无水。小满不满,麦有一险。

(3)、冷风冷雨秧要坏,放水撒灰盖被盖。青苗不可毁,晚苗不可赖。

(4)、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5)、头伏萝卜,中伏菜,末伏栽白菜,说的是北方地区农事谚语。那么全部关于三伏的农谚,宝剑收集了以下39条,其它的请朋友们留言添加。

(6)、谷子高梁顶破瓦,麦子耩到黄泉下(有的说“犁镜下”)

(7)、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8)、早中耕,地发暖;多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抗涝旱。早耕有三好:烂泥、杀虫又死草。

(9)、题主问到:“你知道哪些立冬的农俗、农谚和农事呢”?

(10)、油是精神盐是劲,粮食增产要靠粪。要得庄稼好,须在粪上找。

(11)、雨水有雨,一年多水。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白天下雨晚上晴,连续三天不会停。

(12)、茬口换好,米面吃饱;茬口不换,丰年变歉。种地不倒茬,十年九抓瞎。

(13)、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立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14)、"吃过端午肉,坝上紧紧筑"。意指过了端午以后,降雨天气将会增多,要提前做好预防洪涝的准备工作。

(15)、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16)、山地变梯田,荒山变果园。生土变熟土,一亩顶两亩。旱田改水田,一年顶三年。沙土掺黑土,一亩顶两亩。

(17)、花生缺硼也会造成花生空壳,花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就算开花结果了,籽粒也不会很饱满,对产量影响也是很大的。建议,在花生苗期、开花前、结荚各喷施一次螯合硼,每次喷施一桶水加30克硼肥即可。

(18)、这些谚语都是说农业收获的,我们说农业生产的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的丰收,因此在收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一定要认识到农业收获对农民的重要性,并且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收割的技巧,从而农业生产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的质量。     

(19)、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0)、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正割地,秋分无生田;

4、关于农事谚语大全四年级

(1)、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2)、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3)、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同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生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4)、"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意指早上太阳过热,中午就会有雨下来了。

(5)、田不冬耕不肥,地不冬耕不收。冬耕深一寸,春天省堆粪。

(6)、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芒。

(7)、割谷要稳,收麦要紧。多打几遍场,多收一些粮。

(8)、白露种葱,寒露种蒜。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9)、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10)、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摔开膀子大步走,七九八九顺河看柳,九九耕牛遍地走。

(11)、种子换,产量变。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12)、白露濡兮夕颜丽,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夕颜华兮芳馥馥,薄暮昏暗总朦胧,如何窥得兮真面目。———《源氏物语》

(13)、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14)、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5)、雷打谷雨前,涝(洼)地种瓜甜,雷打谷雨后涝地种黄豆。(辽宁)

(16)、    立了冬,把地耕。    田要冬耕,羊要春生。    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    冬耕宜早不宜晚。    冬天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垡蓄雨雪。    秋冬耕地如水浇,开春无雨也出苗。    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粮田棉田全冬耕,消灭害虫越冬蛹。    冬天把田翻,害虫命“归天”。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秋冬多耕地,来年多打粮。    土地耕得深,瘦土出黄金。    深耕细耙苗儿壮。根深不怕大风刮。    豌豆一条根,只要耕得深。    麻田搞深翻,麻秆顶破天。    要吃丰收瓜,冬天把窝挖。    隔冬挖好南瓜窝,南瓜结得大又多。

(17)、征稿:摄影,国画,油画,水彩画,漫画,书法,文学作品,免费刊载

(18)、七晴八不晴,九日放光明;七下八不下,九日渐渐大。

(19)、"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秋冬季节有晨雾,则该日天晴。

(20)、再有,红薯要想产量高控旺也是技术活,像一般小地块我们可以采取翻蔓、提蔓的方法来控制旺长。如果我们采取翻蔓的方法,在封垄以后就要开始去翻蔓了,大约要翻2-3次就可以了,主要目的是减少毛细根的生长,减少营养消耗。

5、农事谚语大全及句意

(1)、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水是一条龙,从上往下流,治下不治上,到底一场空。

(3)、"乌鸦沙沙叫,阴雨就会到"。 乌鸦对天气变化很敏感。一般在大雨来临前一两天就会一反常态,不时发出高亢的呜啼。一旦叫声沙哑,便是大雨即将来临的信号。

(4)、家有万石粮,日食一斗,家有千间厦,身卧六尺。

(5)、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6)、七锄葫芦八锄长瓜,三锄芝麻结疙瘩。(北京)

(7)、“白露难得十日晴。”(陕)“滥(烂)了白露,天天走溜路。”(川、鄂、湘、粤、)“雨打白露,天天溜路。”(苏)“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川)“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赣、川)“白露无雨,秋雨少。”(陕)“白露不下雨,干到重阳底。”(赣)“白露无雨,寒露风迟。”(湘、桂)“白露无水,百日无霜。”(粤)。

(8)、 地利,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土、肥、水各个环节的重要经验。土地、肥料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9)、"春天猴儿面,阴晴随时变"。意指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或阴雨连绵,冷风阵阵。

(10)、麦连十年没几颗,棉连十年无花朵(要轮作)。

(11)、"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物候.

(12)、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不到,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13)、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14)、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5)、答:今日立冬。俗语:“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它的意思就是立冬当天要是晴天的话,那么这个冬天都可能不会太寒冷,也就是我们说的暖冬。反之,如果在立冬当天下雨,那么这个冬季会雨雪多,这个冬天会寒冷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冷冬、寒冬。

(16)、冬天要忙,土壤改良。  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时机。  沟成网,地成方,沟渠路旁树成行,排灌路林四结合,配套工程效益强。  有沟就有路,有路就有树。  冬季多挑一担土,夏天少担一份忧。  洼地修台田,不缺小米饭。  生地坏地三年修,十年岗洼一样收。  年年修地堰,一亩顶亩半。  大沟通小沟,旱涝保丰收。  挖地如挖粮,整地如修仓。  水土不下坡,粮食打得多。  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地埂加一寸,等于上茬粪。  修畦如修仓,跑水如跑粮。  地堰抬抬头,吃穿不用愁。  保土保水如保命,治山治水如治家。  人治水,水治人,人不治水水治人。  跑土如跑粪。  地埂不修,有田也丢。  山地破了唇,跑了金和银。  山地塌了堰,跑了粮一半。  山上开荒,山下遭殃。  山上光,年景荒。  山上和尚头,清水断了流。  山上开一线,山下冲一片。  穷山不治,恶水难服。  挖掘机,真厉害,千斤泥土一剜就起来,水旱两用真痛快。  要把水找,掌握技巧。  凸山对凹山,好水在凹间。  湾对湾,水不干。  两沟相交,泉水滔滔。  山扭头,有水流。  冬天人畜均莫闲,拉脚打工能挣钱。  立冬温渐低,管好母幼畜。  哺乳幼畜要长好,管好母畜第一条。  冬天少农活,草料要斟酌,粗料多,精料少,但是不能跌了膘。  立冬小雪到,鱼种池塘管理好,组织劳力积肥料,来年饵料基础牢。  立冬花(卉)衰护根苗,剪枝壅土根覆草。

(17)、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18)、继续抓好春繁工作,赶在夏季来临之前能繁殖两窝,以便安全渡夏。同时,抓好兔瘟预防针注射,防止兔瘟的发生。

(19)、一些水文气象现象,如初霜,终霜,结冰,消融,初雪,终雪等.

(20)、     谚语是劳动人民知识智慧的结晶。上古时期,黄帝的史官仓颉,仰观天象,俯察万物,根据鸟兽足迹创造了象形文字,开创了人类五千年文明。同时他又通过观天象,察万物,结合地理、农耕、气候变化等现象,长期积累反复总结,指导阳武部落及众多的人们占地利,应天时,顺天意,发展生产,开创生活,促进部落和华夏民族繁衍不息。农谚也从此开始广为传播。千百年来,仓颉故里的人们,传承弘扬仓颉精神,把人民群众中广泛口口流传,言简意骇的固定短语说传下来。通俗明了、朴素,朗朗上口的语言(顺口溜),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包罗万象,如气象、农时、农事、做人等等。它是经过实践总结,千锤百炼,并用简朴、明了、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1)、各种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叶黄和叶落等现象;

(2)、当然,我们后期也是可以通过叶面喷施来补钙,比如,螯合钙或者氯化钙。建议在花生下针期的时候开始补,一桶水用30克螯合钙叶面喷施就可以了。

(3)、我们在种植花生时,会出现空壳和烂果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缺钙和硼。其实,土壤中并不缺钙,只不过是被磷给固定了,所以,我们要多用粪肥和氨基酸类的肥料。另外,在酸性的土壤里我们可以去考虑使用石灰,碱性土壤就要用石膏。

(4)、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秋分天晴必久旱秋分日晴,万物不生秋分有雨来年丰

(5)、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粮食就是农民的命,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产量总是会受到天气变化和管理方法的影响。老辈人在长期劳作中也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流传下来,马上就要到谷雨了,“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有哪些实用的经验呢?今天分享几个给大家,看看老辈人说得有没有道理!谷雨点花生花生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原名落花生,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喜欢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

(6)、有钱难卖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注:农历五月麦收,需要旱天晾晒,夏季作物需要蹲苗也不需要过量雨水;六月夏季作物需要雨水生长。

(7)、配置方法:拌种或苗期使用0.2%的钼酸铵,也就是5克左右的量,促进根系生长,形成侧根和根瘤菌。

(8)、对于这句俗语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古代科学不发达,人们感觉还是按照自然的情况出现是好的。人类正常的生活还是自然天气状况。在以前人们对未来的天气都是用一些俗语来做参考的,在那时是有道理的。时至今日,有些俗语可能是无法改变未来的天气,真正能改变天气的,还是靠自然的天气状况。

(9)、立冬节气的农事谚语:    秋蝉叫一声,准备好过冬。    麦子盘好墩,丰收有了根。    年前杈多,年后穗多。    种麦到立冬,来年收把种。    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    立了冬,耧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    种麦到立冬,费力白搭工。    立冬不倒股,不如土里捂。    立冬不分针,不如土里蹲。    立冬不倒针,不如土里闷。    立冬不倒股,就怕雪来捂。    立冬节到,快把麦浇。    麦子要长好,冬灌少不了。    冬无雨,把麦浇,湿冻冻不死,干冻冻死了。    不冻不消,浇麦偏早;只冻不消,浇麦晚了;夜冻昼消,浇麦正好。     早来水,就早浇,晚来水,就晚浇,早浇要待麦全苗,晚浇莫过地冻牢。      立冬不砍菜,就要受冻害。    干菜晒满筐,不怕年景荒。    地里棉柴拔个净,来年少生虫和病。

(10)、一个和尚担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农事谚语大全100句精辟1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