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农业的谚语有哪些精辟129条

形容农业的谚语

1、关于农业的谚语的句子

(1)、   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播种、施肥、管理,如“种田无命,节气抓定”,节气反映的是自然条件的变化规律。“节气抓定”即是抓住了生产安排的关键,如“节气抓不定”则会出现“人忙天不忙,早迟一路黄”的现象。不过,节气不变,但自然条件容易变,所以就要因地制宜,在同一地区,地形地貌的不同,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都不一样。

(2)、嘴哈气,麦下地。肥料与农业肥料建设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3)、十月上场雾,江湖成大路;冬月上场雾,讨好打鱼户;腊月上场雾,讨好种田户。

(4)、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

(5)、释义: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难估计。

(6)、芒种农谚: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7)、这个是农民根据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通常雪总是高山顶上比较多,而霜则是低矮的洼地多。这是因为自然气候形成的特殊现象,足可以看出广大农民的伟大智慧。

(8)、立夏农谚:立夏落雨,谷米如雨。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9)、另外如“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等谚语,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10)、有关小麦的谚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播种合适。收割时又说: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11)、西风刹南脚,泥头晒勿白。立夏东南百草风,几日几夜好天公。

(12)、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

(13)、惊蛰农谚: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14)、乍一看觉得这是多此一举,其实并不是。雨水往往伴随的是高温天气,而高温高湿很容易造成病害的发生,而且现在的雨水并不干净,很容易携带各类病毒细菌落在作物上,更是加大了病害的发生几率。而清水浇灌,不仅能洗去作物的有害物质,也能给作物降温,同时水中携带的氧气也能弥补下雨之后,土壤湿度过大氧气不足的问题。所以“雨涝浇园”是一个明智的行为。

(15)、谷雨农谚:谷雨栽上红薯秧,一颗能收一大筐。棉花种在谷雨前,开的利索苗儿全。

(16)、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7)、解释:清明日若有南风吹,可卜有大丰收之年。

(18)、本乡人民勇敢勤劳,天资聪颖,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不断创造大量的气象谚语,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谚语,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些谚语是本乡人在农业劳动中不懂创造大量的气象谚语,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语,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些语是本乡人民的精神财富,它激发着人民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它将更加发扬光大,其具体的通俗语如下:

(19)、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五月端午晴,烂稻刮田膛。

(20)、白鸥乘晓泛,黄犊试春耕。——宋·苏轼(江村二首其一)

2、形容农业的谚语有哪些

(1)、在立夏前再着急也不要种谷子,立夏过后就是种谷子的好时节,要把握时机赶快播种。否则会错过好的时令。

(2)、冬至来年节,粮食斗价看冬至,冬至长来年降。属九属暖,入伏入寒。一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四关门闭手,五九六九冻破石头,七九八老婆子出来咵口,一九一阳生,九九遍地生。

(3)、秋分谷子割不得,寒露谷子养不得。粮食冒尖棉堆山,寒露不忘把地翻。

(4)、剩压新醅供旨蓄,从今次第问春耕。——宋·陆游(连日作阴颇有雨雪意)

(5)、修锄花生拢的谚语:小署早,立秋迟,大署培垅合适。

(6)、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7)、(多雨)正月二十不见星,沥沥拉拉到清明。雨打黄梅头,四十五天无日头,雨打黄梅脚,车水车断黄牛脚。

(8)、意思是说正月初几刮风,对应那种庄稼收成就好。

(9)、如果说,音乐、舞蹈、歌谣都起源于劳动,那么,农谚实在是农业劳动中从歌谣分化出来的一支重要分支。歌谣与农谚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倾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即着重社会关系方面的;而农谚则描写劳动人民与自然斗争,即着重生产方面的。

(10)、有关农村的九九歌谚语: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发沿河看柳,七九冰开,八九燕来,九九遍地耕牛走。

(11)、斑鸠咕咕,该种秫秫。蛤蟆叫咚咚,家家浸谷种。

(12)、春打六九头,穷人苦出头。只有自踏车,没有白削花。

(13)、气温与农业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14)、积雪融化之后留在田里灌溉农作物,冬天储备了更多的养分,长势良好,来年粮食丰产,农民们可以获得大丰收了。

(15)、鸥鸟斜阳随野钓,杏花微雨促春耕。——明·谢榛(同乡程子宾丁卯春以广东大参擢山右廉宪及夏仍转广东右方伯戊辰春罢官北归两年之间往复殊为可叹赋此寄怀)

(16)、解释: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17)、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立夏刮阵风,小麦一场空。

(18)、释义:春天人们要早起准备播种,过了播种季节就无法有好收成。

(19)、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20)、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3、描写农业方面的谚语

(1)、春耕加油干,地里杂草少。秋季多打根。人勤地增产。(上接4页)

(2)、它告诉我们事物的好坏是会转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要用一种平常心去对待事物的变化。虽然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要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

(3)、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三峡天下雄,剑门天下险。 

(4)、再说,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壤、肥料、水分、温度以至于季节、气象、气候条件,这些方面在农谚中占有大量内容。农业生产又是由人在进行的,因此农谚中还有很多内容离不开人与人的关系,经营管理的经验等。

(5)、(意思是,秋分过后水稻如果还没有长出来,收成就不会很好,还不如割掉喂牛。)

(6)、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7)、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荞麦见霜,粒粒脱光。

(8)、解释: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9)、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10)、大暑农谚:大暑不浇苗,到老无好稻。小暑大暑,淹死老鼠。

(11)、释义: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12)、苗胞不跳花,谷子不扬花春打六九头备耕早动手顶凌压麦田生产争上游雨水修渠道抽水把麦浇种好早春田增收才可靠。全苗保丰收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查补定春苗麦田把水浇小满防虫患农药备齐全田间管理好棉花夺高产

(13)、四月南风大麦黄,才了蚕桑又插秧。荷叶如钱大,遍地种棉花。

(14)、解释: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15)、这几句话意思是说,豇豆这种农作物由于有分蘖的能力,长势不好时不会分蘖,单棵植株占地就很小,如果种得稀就会缺苗;长势好时就会分蘖,单棵植株占地会很大,即便种得稀也不会缺苗。而分蘖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水、肥,庄户人很难把握好。特别是在十年九旱的黄土高原上,基本听天由命。所以种豇豆时的稀稠完全靠种上之后老天的降雨量,而这是个未知数。

(16)、高枕便知宜夕睡,丰年不叹负春耕。——宋·陆游(雨中作)

(17)、   再如我们云南,地理优势造就了基本上什么作物都可以种植,有些地方是四季如春的,有的地方是四季分明的,有些地方是热带雨林的,造就了云南作物高原特色。

(18)、作物不好胡搭配,乱点鸳鸯要吃亏。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19)、只要功夫深,土里出黄金。好种长好稻,坏种长稗草。

(20)、(意思是,寒露前后可以种豌豆,霜降前后可以种冬小麦。)

4、形容农业的谚语句子

(1)、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良种加良法,生产才得发。 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

(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往往踩在前人的肩膀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农业亦如此。愿未来的农业生产越来越智慧、高效、精准、创新。

(3)、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4)、庄稼播下,丰收肯定是农民们一年中大的夙愿。这句谚语意思是:如果节气无误,风调雨顺,那么稻米丰收,但是米价也会随之比较便宜。二月二当天,如果春雷乍响,预示这一年收成很好。在现代人中看来,这句话可能并不科学,在今天的农业活动中也并不适用了。

(5)、日落乌云接,明天把工歇。早晨馒头云,下午雷雨淋。旱怕南云涨,涝怕北云生。天上黄橙橙,无雨也起负。三月雾蒙蒙,必然起狂风。南闪大门开,北闪有雨来。日出红如血,竿后大雨落。日落西北晴。雨后起东风,未来雨更凶。急雷雨易停,闷雷天难开。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朝看东南,夜看西北。雷轰天边,大雨涟涟。春冷秋热,必有雨节。

(6)、   “数字农业”是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对象、环境和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农业。数字农业使信息技术与农业各个环节实现有效融合,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土壤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的环境进行定期信息获取,生成动态空间信息系统。

(7)、西崦人家应乐,煮芹烧笋饷春耕。——宋·苏轼(新城道中二首其一)

(8)、这些谚语都是说农业收获的,我们说农业生产的终目的是为了获得农业的丰收,因此在收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到及时,一定要认识到农业收获对农民的重要性,并且在收获过程中要注意收割的技巧,从而农业生产的质量,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的质量。     

(9)、此辈束之高阁耳,且容黄犊伴春耕。——宋·方岳(赠相士)

(10)、夜雨滂沱一若倾,朝来南亩足春耕。——宋·陈淳(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

(11)、六月晒得鸭蛋熟。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12)、柳毛开花,种豆点瓜。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13)、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一冬早,三季好。立春三雨,遍地都米。簕竹开花,收起犁耙。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14)、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通俗编·俚语集对》:“今年种竹,来年吃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15)、庄稼播下,丰收肯定是农民们一年中大的夙愿。这句谚语意思是:如果节气无误,风调雨顺,那么稻米丰收,但是米价也会随之比较便宜。二月二当天,如果春雷乍响,预示这一年收成很好。在现代人中看来,这句话可能并不科学,在今天的农业活动中也并不适用了。

(16)、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落西北满天红,不是雨来就是风。

(17)、霜降农谚:时间到霜降,种麦就慌张。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18)、稻米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食物,具有悠久的历史,种植面积也很广泛。早稻要适时早插,适时收获,可以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危害,丰产丰收。晚稻米生长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要“养”。但晚稻的硬质粒较多,品质比较高,米质也比较好。

(19)、椿芽发,种棉花。椿树头,一把抓,家家户户种棉花。

(20)、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5、形容农业生产的谚语

(1)、荷花菡,犁耙乱;荷花开,秧正栽。菊花黄,种麦忙。

(2)、解释:雨水多,田里都会蓄水。耕的都是水田,比旱田好耕种,不用费太大力气。

(3)、黄土高原上的黄河中游作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农业生产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在同自然界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认识自然,总结自然规律,从而积累经验。回避自然界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繁衍的现象,让自然规律来服务人类、造福人类。并且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好多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其中包括二十四节气歌,也包括农谚。

(4)、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5)、   农业生产的经验,得靠天时、地利、人事的有效配合。

(6)、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7)、眼昏妨夜读,身老废春耕。——明·徐熥(与黄道晦夜坐话旧)

(8)、冬至农谚:冬至刮北风,注意防霜冻。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   别小看前人的智慧,这些谚语,即便到了今天,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觉得可以类比一下,这些农业谚语就是对当时的“农业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体现着古人的勤劳智慧,这放到现在,不就是“数字农业”吗?

(10)、农业生产也都跟季节、周期、区域相关,特别是现在生产的设施条件的辅助和改变以及气候等因素。这些谚语大部分是从前“靠天劳作”的农民总结出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方式也有所改变,上面这些谚语可能也并不适用于现代农业了。

(11)、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锄头有水,杈头有火。 麦锄三遍没有沟,

(12)、杨树叶拍巴掌,遍地种高粱。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13)、外户彻扃停夕柝,齐民相劝力春耕。——宋·陆游(有年)

(14)、 “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联系,正体现了农业操作的程序:节令农时、改土深耕、施肥积肥、农田水利、预测旱涝、合理播种、防虫除害、收获贮藏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谚语与之相对应。谚语以其通俗简短、生动活泼的语言渗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窗口,它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农民的心声和爱憎。农业谚语在汉谚中数量大,是汉谚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农业谚语的历史之久远,流传之广泛,数量之繁多,以及知识概括,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历史特点,农业谚语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反映农耕文化的谚语浩如烟海,这些农业谚语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联系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我国的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天气谚语。

(15)、归去若为消暮境,一蓑烟雨学春耕。——宋·陆游(宿渔浦)

(16)、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17)、红薯没有娘,雨后勤翻秧。 芋头勤摘花,刨时用车拉。 想要棉花好,掐头抹耳朵。 种棉没巧,勤除杂草。

(18)、释义: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19)、   老话常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中国各地老百姓长期以来对气象规律和农时的观察形成了很多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这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的,其大多数所反映的也是劳动人民生活实践经验,流传下来的这些谚语,其实都是经过许多年不断的提炼而总结出来的经典,在这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

(20)、处暑雨,滴滴都是米。 七月边,枣红圈。 七月枣,八月梨, 九月柿子红了皮。 麦收三(月)场雨。

(1)、土肥长谷,猪肥长肉。万物土里生,全靠两手勤。

(2)、解释: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3)、战垒千秋沙草平,更无残戟碍春耕。——清·魏荔彤(马陵道)

(4)、这说明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经历磨难的,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5)、水荒百日,旱荒一年。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6)、解释: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7)、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冬至油菜,年大麦。

(8)、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下秧太冷怕烂秧,小秧出水怕青霜。

(9)、   与人事相关的谚语:天旱播种宜深,逢春播种宜浅;稀三箩,密三箩,不稀不密收九箩。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锄地胜抵三分雨,松土好比下次肥。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弱留强,间多补空。久雨积水早排出,旱天之时早开源。地整平,出苗齐,地整方,装满仓。犁地要深,耙地要平;光犁不耙,枉费力下。

(10)、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

(11)、日落乌云洞,明朝晒得背皮痛。天上起了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12)、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13)、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棉花云,雨快淋,缸爿云,晒死人。

(14)、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大雾不过过三半月干。老龙瘢、不过三。上钩风下钩雨。东北风、下雨的老祖宗。月亮生毛,大雨滔滔。日晕主风、月晕主雨。缸穿裙、盐出汗,大雨一定不少见。立夏立不住,刮到麦不熟。

(15)、洼地种到霜降前。 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三分种,七分管, 十成收成才保险。

(16)、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17)、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18)、麦子去了头,秫秫没了牛(小麦收割后,高粱已长的比牛还高)。

(19)、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20)、解释:这主要是对农民而言的,民间有俗语春雨贵如油,春天如果下场雨小苗就会长的好,秋天就会多收不少庄稼,秋霜也是类似的意思,不过正好相反罢了。

(1)、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六月不热,稻子不结。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基肥施得足,麻高又厚肉。

(2)、清明晴,六畜兴;清明雨,损百果。谷雨有雨兆雨多,谷雨无雨水来迟。

(3)、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4)、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5)、小麦是北方人食物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原料,可以制成面粉,做成馒头等面食。这句谚语意思大概是:如果一年中种植大麦前寒冷的时间太久了,那么小麦就不用种下去了,即使是种下去根也是生不了的。

(6)、意思如果农历八月初一下一阵雨,今年将会干旱,会旱到下一年的五月末。

(7)、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8)、冬雪年丰,春雪无用。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

(9)、寒露农谚: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形容农业的谚语有哪些精辟1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