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壮志豪情的诗句
1、豪情壮志的诗词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马戴(799—869),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曾任国子博士,晚唐著名诗人。
(3)、译文:五月的天山仍是满山飘雪,只有凛冽的寒气,根本看不见花草。只有在笛声《折杨柳》曲中才能想象到春光,而现实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春天。战士们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却是抱着马鞍睡觉。但愿腰间悬挂的宝剑,能够早日平定边疆,为国立功。
(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5)、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涉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离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渔夫》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辞》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十三首》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赠韦侍御黄活裳二首》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忆长安曲二章寄庞催》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行路难》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致酒行》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论治体札子.甲申二月九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
(7)、说起曹操,可谓是大名鼎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字孟德,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在东汉政坛上叱咤风云,被许劭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意思是曹操如果生在太平盛世,就是一位治理国家的贤能大臣;可是如果他身逢乱世,就是一位弄权欺世的奸雄。后来正如许劭所言,身在东汉乱世的曹操,成为了一位窃取大权,威震天下的大奸雄。
(8)、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9)、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13)、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4)、解释: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6)、北国风光,千里冰封,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19)、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20)、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2、豪情壮志 的诗句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在岁月静好的日子里,你永远不知道,在某些地方,经历了怎样残酷的厮杀。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5)、此诗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此年陆游89岁,卧病在床。他一生爱国,在弥留之际,仍然念念不忘被女真人霸占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国家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在家里祭祀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一消息告诉九泉下的自己。这首诗其实是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以其“悲”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表现了诗人生无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悲”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那种不甘。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表现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祖国统一的无限希望和坚定信念。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在他心里始终没有动摇过。这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强烈的爱国之情、怜惜之情和悲伤之情!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国家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语言浑然天成,明白晓畅,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催人泪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游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首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当时陆游已经六十八岁,罢归山阴(今浙江绍兴)故里已经四年。“三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前两句一横一纵,写出了大好河山的波澜壮阔。诗人描写奇伟壮丽的山河,显露出一种自豪骄傲的感情,正因如此,后两联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给人更大的感情冲击,使人感到无比愤慨。“遗民泪尽胡尘里”,其中“泪尽”一词,极尽故国遗民的酸辛苦楚。“南望王师又一年”,末句诗人写北地遗民的苦望,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表面写遗民,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内心的失望。病起书怀(宋)陆游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这首诗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四月,陆游时年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移居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毫泼墨,写下此诗。“位卑未敢忘忧国”,言辞恳切,成为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以自警自励的名言。首联叙事,叙写病起后因“病骨支离”以致“纱帽宽”,此处的纱帽渐宽一语双关,既指病后身影消瘦,又暗指遭遇免官,陆游一介孤臣居于远隔山水的异乡,心境悲伤不言而喻。颔联“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为全诗主旨句,纵然地位卑微,仍然忧国忧民,此处饱含诗人热爱国家、胸怀天下抱负的一腔热血。颈联以向“天地神灵扶庙社”的祈愿,寄予对君主统治和国家前景的担忧,“京华父老望和銮”一表对南宋统治者的不二忠心。尾联陆游挑灯夜读诸葛孔明“通今古”的《出师表》,探求救国济世的出路,借用诸葛亮的典故,流露出诗人心系国家的忧心忡忡。秋晚登城北门(宋)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
(6)、短短四个字,概括了为革命奋斗的一生。
(7)、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8)、怒发冲冠:形容愤怒至极。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这举。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9)、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缺。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10)、解释: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1)、诗词是中国革命的艺术成果,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抹瑰丽的风景。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爱,每次读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位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这首词因雪而得、以雪冠名,却并非为雪所作,而是在借雪言志。其中的每一句都意有所指,是诗人所思所想的真实流露,是诗人对许多重大问题给出的回答。其情感之真挚、寓意之深远、哲理之精辟,令人拍案叫绝。
(1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3)、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14)、译文: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15)、因为一个人写的诗词,都是他内心的所感、所想、所经历而成的。
(1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
(17)、“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这几句写的是战争的残酷和艰苦。敌军军队很多,而且冷兵器时代杀伤力大,战斗过后会有累累白骨,战争的残酷性作者表述的很清楚。而且当时的天气糟糕,寒冷。下着鹅毛大雪,北风凛冽,连马蹄都被冻脱掉了。战争残酷,但是诗人无意于描写战争的残酷性,而是以此来衬托唐军将士们的义无反顾,奋不顾身,不但能够战胜对手,还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终夺取胜利。
(18)、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志见示》
(1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
(20)、而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人马只剩八千,立足未稳,粮弹奇缺。站在群山之巅,顶着刺骨寒风,面对漫天飞雪,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作为红军统帅,冒着内战炮火,迎对列强欺凌,你会做出怎样的回答呢?广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会冰封吗?浩瀚深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毛主席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困局,拥有着怎样惊人的洞察,又进行着怎样深刻的思考指引呢?作为领袖的博大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他目接“千里”“”,欲与天公试比高,他发动人民的力量,催发出中华民族惊人的潜力,那力量是无可匹敌的,只能用群山和高原来比拟。经过长征的洗礼,工农红军成为了劲旅!
3、体现壮志豪情的诗句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正气歌》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赐萧禹》
(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6)、1910年秋天,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7)、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8)、译文: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一作:人间;尊通:樽)
(10)、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11)、这是描写的一个革命者从容不迫的态度,尽管敌人异常的强大,但是我们有革命的热情,我们有必胜的把握。
(1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3)、军人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一贯的坚强,可谁又知道,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只是为了心中的信仰,而成为了巨人。
(14)、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醉中赠符载》
(1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代李清照《夏日绝句》
(1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8)、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19)、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
(20)、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一作:强虏)
4、形容壮志豪情的诗
(1)、这首古诗的题目就是《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同样是岑参的作品。这首古诗的主题内容,写的是战阵之事,讴歌了大唐戍边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气概,对于战争场面当中大军声威,极宏伟壮阔的画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得全诗充满了一种浪漫主义色彩,有着鲜明的边塞生活的气息。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龟虽寿》
(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绝句》(《乌江》)
(5)、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大家读完这首诗,有没有从诗中感受到曹操胸中的远大志向?有没有从这开阔雄壮的笔调中领略到曹操心中的伟大梦想?他此时取得了征战了胜利,站在山顶,仿佛天下都变得小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怀有雄心壮志,他的心量广大,时时刻刻装着天下江山呀!
(7)、今天我们要读的这首《观沧海》,就是曹操在征讨乌桓取得胜利,班师回朝的途中,登上碣石山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心情自然像大海一样,难以平静。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这首诗里面,都写了什么内容吧!
(8)、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龙世文化集团董事长。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
(10)、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他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此词慷慨悲烈写景状物、抒发胸臆,堪当精品。这首词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号。忆秦娥是词牌名,源于李白的词句“秦娥梦断秦楼月”。娄山关是本词题目,也是本词的写作地点。
(11)、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豪情壮志 的诗句精辟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