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静心禅语137句(金刚经经典语录)

金刚经经典语录

1、佛语经典语录

(1)、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2)、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有智慧的人,却努力的了解自己。

(3)、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4)、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5)、5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上述的语录来自于《道林·格雷的画像》的前言,是王尔德在后来的版本里补录的。这封冗长而饱满深情的信函,它在多方面都超越了故事本身,但是信函里也因自夸炫耀而受到批判。这个由你自己判断:

(7)、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8)、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基本的表述单位。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佛教经典语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佛教经典语句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法华经》

(9)、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10)、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1)、佛法不离开世间法,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是一不是好比水和波浪,平静的时候是水,风吹成了波浪,可是波浪还是水,本质还是水,只不过你看到的形状有点改变,不是本质变了。

(1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3)、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4)、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着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15)、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6)、佛曰∶那只是昙花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没有什麽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可有人让她蒙上了灰...

(17)、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18)、佛曰: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

(19)、佛曰: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20)、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经》

2、六字静心禅语

(1)、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2)、“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方得自在。”《心经》

(3)、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4)、应该无任何执著的升起清净心,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真正的修行,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去则不留。

(5)、佛曰: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6)、4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7)、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一点。

(8)、这四句主要讲的是要人们懂得放下,也就是佛经中说的四大皆空,但是又不执着于空!

(9)、佛曰: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12)、佛曰: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造塔功德经》

(13)、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14)、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世的擦肩而过。

(15)、佛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16)、真正读懂其中的精华十句话,就可以给你化解痛苦的源头,让你断一切苦。

(17)、用现在的观念说,佛永远在你这里,永远在你的前面,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这里。所以后世我们中国有一首诗,描写得好: 

(18)、前两句只不过借菩提树和明镜来讲明:不要执着与事物。后两句讲自己的境界,明明想得道,但是太执着于道,反而与道越来越远。禅宗主要阐述了人人皆有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19)、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源自:《瑜珈师地论》

(20)、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3、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1)、佛曰: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2)、佛曰: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3)、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佛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5)、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6)、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8)、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9)、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源自:《大日经》

(10)、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1)、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12)、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3)、1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14)、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15)、佛曰: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16)、16)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注:财色之味寡而伤害甚多,有智者不可类彼小儿也。

(17)、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8)、苏轼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人生本来如大梦,梦醒了,梦留不住,无痕迹;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一个人若能领悟到一切万法的本质皆缘生缘灭,看透自我、苦乐、名利、美色等,世间万物之心便会生起,这样就能逐渐明白凡事不必过于执着,应以随缘的心态做事。

(19)、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释迦牟尼《心经》

(20)、8)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吉祥。——《吉祥经》。注: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是大的吉祥。

4、金刚般若经全文阅读

(1)、艺术家是美的作品的创造者。艺术的宗旨是为了揭示艺术和隐藏艺术家身份,批评家所能做的就是把美好的事物转换成另一种方式或一种新的素材。自传体即是批评的形式,亦是低形式。无法欣赏美好事物,反而以丑恶解之的人,不仅毫无魅力,更是不可救药。美丑不分实为罪过。

(2)、真正的快乐,不是因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3)、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4)、译文:如来者,没有处所,能从哪里来呢?没有处所,又能到哪里去呢?故而称名为如来。

(5)、佛曰: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

(6)、众生本具的如来本性,不停住于任何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离一切分别妄念,即是如来清净本性。

(7)、实智慧者,则是度老病死海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是故汝等,当以闻思修慧而自增益。——源自:《佛遗教经》

(8)、《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9)、佛法即是非佛法,佛法也就是世间法。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兔子是没有角的,又不是牛,兔子只有耳朵,所以六祖大师这句话是说要出世间求菩提是不可能求到的。

(10)、一切诸相都是虚妄不实的,不要执著于任何形象和境界,一切都会随顺而变。如果能够照见各种现象的空性,便是真正的悟到了佛性。六祖惠能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契合了这个道理。

(11)、缘为冰,我将冰拥在怀中,冰化了,我才发现缘没了。

(12)、6)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13)、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4)、23)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5)、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16)、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7)、佛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8)、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9)、佛曰: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口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20)、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5、金刚经十大名句

(1)、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2)、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3)、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佛曰: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

(5)、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6)、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7)、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8)、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9)、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10)、佛曰: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物也。

(11)、佛曰: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2)、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实在有违做人之道。

(13)、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14)、南怀瑾:不要著相,尽管在说佛法,始终没有一点佛味,不像那些佛油子,而是很平凡,很平静;尽管在讲金刚经,没有一点金刚钻的味道,如如不动。什么是如如不动呢?不生法相,善护念,无所住。

(1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6)、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17)、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8)、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9)、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20)、2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1)、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

(2)、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3)、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5)、佛曰: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6)、佛曰: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7)、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8)、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佛法,本具自持,明心见性,一旦觉悟,法也就不不再需要了,何况那些与佛法相背的非法呢?

(9)、佛曰:善男子!譬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菩萨摩诃萨菩提心灯,亦复如是;入于众生心室,百千万亿不可说劫,诸烦恼业,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1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11)、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12)、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3)、佛曰: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14)、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5)、24)尔时迦叶复白佛言。世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因他而活,若乞食时得杂肉食,云何得食应清净法。

(16)、佛曰: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17)、佛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8)、若有诸众生,未发菩提心,一得闻佛名,决定成菩提。——源自:《华严经》

(19)、1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20)、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1)、所讲的是色、声都不能见道,也就是整个金刚经上所讲的不能著相。学佛法著相了,就不能见得法身。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四大原则,任何的著相,都不能见得法身,所以说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都错了。

(2)、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学佛的人发心度一切众生,救了这个世界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认为是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菩萨道,是菩萨发心。

(4)、佛曰: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http://blog.sina.com.cn/jpchen01

(6)、将生命结束在爱人面前,瞬间的痛苦,永恒的幸福,无法抵挡的诱惑。

(7)、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8)、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

(9)、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0)、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11)、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12)、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源自:《大般泥洹经》

(13)、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4)、佛曰:世有二人甚为希有如优昙花。一者不行恶法。二者有罪能悔。如是之人甚为希有。

(15)、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佛说十善业道经》

(16)、经典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7)、26)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六字静心禅语137句(金刚经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