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是李清照的那首诗【100句简单文案】

一、李清照知否知否全诗意思

1、译文: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2、风雨着落、坎坷磨难也未曾把二人的感情淋湿、吹散一度任是入宫为官一展抱负的路途艰辛漫长,骁勇的人历经苦难风霜催染人渐消瘦。

3、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4、知否知否的全诗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如梦令》只有短短六句,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5、“绿肥红瘦”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小词《如梦令》,全词如下:

6、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7、当然,海棠花被称作是“国艳”,它的花语是相思苦恋,它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它代表着民间的爱情。

8、就像当时的海棠花,正值好的花期,可是因为这场大雨而无疾而终给。

9、这首《如梦令》也有人说是南宋向滈的作品,不过两个版本略有一点不同之处:

10、这段话用山东话翻译过来就是:爹,俺夜来后晌做梦梦见四个字“词女之夫”,这是啥意思呢?

11、与少男少女青涩的剪影交织,

12、“浓睡不消残酒”睡得很实,因为喝酒喝多了,一直到早晨起来酒劲还没有全消。

1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李清照

14、写完之后,第一时间发了个朋友圈。

15、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16、这期间她身体病弱,孤身一人,到处战火纷纷,盗贼横行,带着的收藏,无论强盗、叛军、金兵还是邻居、官员、皇帝,人人都想趁火打劫,分一杯羹。

17、他们到处搜罗从上古时代至隋唐五代的书籍字画、碑帖拓片、青铜古器。

18、绿,是指海棠花的绿叶,红,是指海棠花的红花。绿肥红瘦的意思,就是海棠花已逐渐开败,而绿叶却逐渐繁盛。

19、每次回家前,明诚都会特意把衣服典当了,换500钱到相国寺淘些金石碑帖书画和瓜果来,兴致勃勃地回家和李清照一边吃零食一边欣赏。

20、昨天晚上下了一个晚上的雨,雨水不停敲打着海棠花,海棠花在这暮春时节终究是该凋零了,而词人李清照在那天晚上饮酒而醉,陷入沉沉地睡眠,许是不想要亲眼目睹这海棠花凋谢地模样。于是到了第二天便询问身边地侍女海棠花的情况,但是听者无意问者有心,经历过一夜春雨的海棠花定是绿叶居多,红花凋落。

二、知否是李清照的那首诗

1、那一年为北宋元丰七年。

2、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里的红瘦指的是海棠花。

3、您的赞赏是好内容的原料

4、另外,“卷帘”及“卷帘人”用于诗词中,在宋代是有其独特的意境和特别的含义的。首先,宋代诗词中,卷帘的与帘幕旁常见的,都不是侍女类人物。如:“人悄悄,月依依,帘幕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陌人游人归也未,恹恹,满院梨花不卷帘”。(孙道绚)。由以上这些诗句可知,宋代诗词中,与帘幕紧密相连的,都不是侍女,而是那些多愁善感的大家闺秀。对于身为男性的作者来说,地都不是指“侍女”,而是指他们各自心中的“恋人”了。

5、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6、“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7、“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这两句的重复是《如梦令》这个词牌子规定的,当然用这两个字是词人决定的。“知否?知否?”,口气宛然。比起他人“人静,人静”,“无寐,无寐”,也是这个词牌子,“知否?知否?”就显得很浑成。

8、这一首词也是如此,用这种短,虽然很短却起伏跌宕,藏曲折,不是按照平铺直叙地写下来,而且有口语,有对话,它截取生活的一个断面,表现细腻而淡淡的伤春的情节。造语工巧,平淡自然。

9、“昨夜雨疏风骤 ”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当此芳春,名花正好 ,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 :“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10、思来想去,后小李同学把梳妆台下面的小盒子取了出来,那是陪嫁时的嫁妆。

1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关心则乱的古代言情题材小说2010年10月17日网站晋江文学城,2012~2013年出版台湾繁体中文版。一个消极怠工的古代庶女——生活如此艰难,何必卖力奋斗,古代贵族女子的人生基调是由家族决定的,还流行株连,一个飞来横祸就会彻底遭殃,要活好活顺活出尊严,明兰表示,鸭梨很大。古代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睡死算了。

12、《知否知否》整个歌词里加上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样的感觉真的棒极了,仿佛这位清代的伊人就站在面前,而映入眼帘的全是她与赵明诚一生的令人羡慕的爱情故事,只是伊人易逝,爱恨终成空,但许多凄美的离别让人动容。

13、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14、但如何用男女对唱的形式诠释李清照的诗词,让他们几经斟酌。因为如果唱的太柔了,就少了一些对比;唱的太用力了,就会失去李清照原有的韵味。

15、全诗: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大约是《漱玉集》中传诵广的一首。一夜风雨,词人宿醉方醒,残酒未消,试问海棠如何,必然是绿肥红瘦。全词紧扣“惜花”的主题,风雨大作,词人为惜花而饮酒,次日醒来,关心的依旧是花。卷帘人应为侍女或夫君,他们并不能拥有词人这样敏锐的洞察力,只道“海棠依旧”。词人虽未亲眼看到,却一语道出实景,实是无可奈何惜花之意。寥寥数语,曲折有味,“绿肥红瘦”四字更是巧夺天工。

16、还有一次,李清照同学写了一首《醉花阴》,立马让快递小哥寄给了小赵同学。

17、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18、然而,作为李大女神小迷弟兼山东老乡的我,必须要为她重刷一波人设,因为有太多的迷弟迷妹们不知道,这位来自家乡特产一人多高的大葱(山东章丘)的李清照,其诗词背后隐藏着强大的人格属性,可以说是才华的游戏之中国版龙母。

19、长在深闺里的女子,本就偏爱与花相伴,何况是心思深沉的才女李清照,看着满园爱花被打得七零八落,如何能不为它们悲伤呢?伤花惜花,这是我们从这句词中读出的第一层意思。

20、“绿肥红瘦”是什么意思?

三、李清照知否知否什么意思

1、第二处要注意的就是题主说的“绿肥红瘦”。肥瘦都是用来形容人或者动物的,拿来形容植物就是诗人的拟人化语言,例如李清照还有一句“人比黄花瘦”。

2、真是宁愿她不能遇见与她琴瑟相和的丈夫,就停留在那个秀外慧中的懵懂的少女时期,也不要迈到伶仃凄苦的晚年。

3、一个是相思暗恋之情,因为海棠花是没有香味的,在神话中就写到是海棠花在暗恋,生怕别人闻出它的心思便舍去了自己的香味,从此海棠再无香味。

4、赵明诚高兴地像个冒着鼻涕泡的孩子:女神到手,我就是京城里那个亮的仔!

5、“笑语檀郎”一出,眼前浮现一个满脸甜蜜的少妇形象。李清照的人生,因为有爱情的滋润,而更加幸福。

6、就是这样盛明兰与顾廷烨美好的生活在一起了,尽管全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痛苦,但结果是很好的。

7、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8、而且海棠花的别名叫做“断肠花”,不是指海棠花有毒,关于它的传说有两个。

9、她会将她看到的一切都写进她的诗中,赏花惜柳,感时伤怀,观雪踏春,醉酒作诗,这是诗情画意般的生活。

10、(饮朝霞:饮朝露沐霞光,指婚后二人感情和谐。半日晖:半路夫妻却如彼此的阳光一般互相扶持)

11、这首歌曲围绕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展开。

12、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13、大唐开元年间,隐居在终南山的王维一觉醒来,已是黄昏,日落月出,秋山如洗,男神见状,挥毫写下。

14、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5、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16、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馀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又押上去声韵,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

17、在这首词中的实物“海棠花”在古时候也有着超出花本身的含义。

18、典当这种事,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19、胡夏和郁可唯的燃情对唱,胡夏温润声音里的故事像极了知否,有人说喜欢郁可唯声音里的诗情画意,喜欢她的轻声细语,她的而不凄美而不刻意的演绎,而经常听她的歌的人会发现,郁可唯注重于歌声里的“沉浸感”,而她演绎的电视剧主题曲恰如其分的与剧情相结合,听着动容,观者动情。

20、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这一句不论是在语言的提炼上还是在修辞手法的使用上都是极富创造性的

四、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全诗

1、知否知否应是,知否知否应是?该是绿肥红瘦。译文翻译昨天夜里雨滴尽管稀少,可是风却劲吹不断,我熟睡一夜,殊不知醒来时以后仍然感觉也有一点醉意没有消尽。因此就问已经卷帘窗帘的婢女,外边的状况怎样,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然如故”。

2、18岁的李清照结婚了。

3、一剧得道,主题曲升仙,该剧的主题曲也随之成为洗脑爆款,很多文艺青年便将目光聚焦到了这首词作上:来自遥远的距今860余年的小词《如梦令》,而这首词作的作者,略知诗词的仔们都很熟悉:李清照。

4、前一晚还开得争奇斗艳的海棠花,在一夜的暴风雨的洗刷之下却只剩下绿叶在枝头之上,那点点残存的花朵零星的散落在一大片一大片的绿叶之中,组成了一幅“绿肥红瘦”之景。

5、这首词如果是李清照的词,应该是靖康之变后的作品,词中的孤寂之感很像南渡以后的风格。可以比较一下李清照的《永遇乐》:

6、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这首词瞬间登顶北宋流行歌曲榜,与苏轼、欧阳修等人的大作齐齐上榜,从普通百姓到上层士大夫纷纷成为李清照的迷弟。

7、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8、国破家亡,李清照准备南渡,看着一屋子的金石字画,李清照茫然四顾,她决定带着这些珍贵文物一起南下,开始了她后半生的颠沛流离生涯。

9、李清照爱喝酒,这一天,她在溪亭外游玩得直到太阳下山,醉酒后的她忘记了回家的路。

10、其中“不幸诗家幸”真是对前朝诗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巨变以后,元好问、李清照、李煜、宋徽宗赵佶等人的诗风都有的转变。李煜从“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变成了“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宋徽宗“清歌妙舞从头按”也变成了“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11、骄傲如斯的李清照宁愿自己的丈夫战死沙场,也不愿他苟且偷生。

12、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13、那我们都知道,在看过电视剧的时候,无论是电视剧里面谁结婚,都是男的是穿红衣,女的穿绿衣,这也真正恰巧印证了绿肥红瘦这一句话,就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在那个时候就暗示女性的地位是比男性的地位要强的。所以的话,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一个寓意吧。这个朝代他是重视男女之别的区别呢。红男绿红色代表男人,绿色代表女人。那么无论是做什么大的事情,或者在出嫁的时候。女人就会穿上绿色的衣服来彰显自己尊贵的地位,由此而可以解释。绿肥红瘦这句话在电视剧里面也是有所体现。

14、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出生于一个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父亲是北宋文学家李格非,自幼受到熏陶,培养了她卓著的文学艺术才能。青年时代,词人与丈夫赵明诚过着宁静闲适的书斋生活,靖康之乱后,夫妇二人南下,之后,赵明诚染病去逝,从此,李清照漂泊在杭州、金华一带,在落寞中度过了悲苦孤独的晚年。这首《如梦令》写的是她早期闺中生活的片断,用她擅长的白描手法渲染出了色泽浓艳,形象逼真的场景。

15、还有一次赵明诚在山东乡下寻获一件东西,当天晚上便不顾路程遥远,立即快马加鞭赶回家告诉李清照:“老婆,我得到一件宝物,快去煮一壶我那珍藏的团茶,这件宝贝必须的好茶来配?”

16、这就是岳飞笔下《满江红》中的靖康之耻,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个的狼狈一幕。

17、晏几道不知道怎么铺排,贺铸不知道怎么用典。秦观倒是眉清目秀,可惜写出来空洞无物,就好像穷人家的姑娘,长得虽然漂亮,也努力打扮得很时尚,但是那种“农家乐”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黄庭坚写东西还算充实,但是小毛病不断,就像一块美玉,全是斑斑点点的瑕疵,也卖不出什么钱了。

18、这是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的句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是一首小令,是一首词牌名,不是诗。如梦令,古时词牌名称,李清照,苏轼,秦观,李存勖,严蕊,冯延巳,纳兰性德,等都写过此词牌的诗文。《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勖:音xù)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

19、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20、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五、知否知否是李清照的哪首词

1、乐府声诗并著,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名姓,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必李八郎也。”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3、优美诗词配抓耳音乐,令人深深沉醉!

4、柳屯田即柳永,对宋词进行了革新,像“杨柳岸晓风残月”、“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名作都影响深远,时人称“凡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李清照肯定他音律方面的成就,但是觉得他用词格调卑下。这一点晏殊也吐槽过,他说“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

5、但是李清照除了细腻的女儿家心思之外,她也有宽大的家国胸襟。她能够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豪迈的语句,真的不输给男儿。或许这就是李清照的独特魅力,也是这么多人喜欢她的重要原因。

6、出处:出自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热泪如水流,时光流转,

8、“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取自李清照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诗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昨晚雨疏风骤,残酒未消残酒。

10、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想要表达的与大自然离不开关系,春天总是易逝的,李清照通过感慨海棠花的掉落来感慨春天的易逝,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苦闷一览无余展现出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自播出之后就大受欢迎,仔细欣赏这部剧就会发现《知否》与其他剧的不同,整部剧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是一种极其和谐的感觉,人物的话语和装扮都有一种小桥流水的感觉,但是剧情却又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平静当中有着很大的风波。《知否》讲述的一部分就是一群女人之间的戏码,她们彼此之间争夺,为了儿女、为了夫君,但同时都是身在悲剧中的女人。

11、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

12、然而,这样的开心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党派之争,小赵同学被贬官了,从京城遣返回老家山东青州。

13、(2)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14、韩偓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是李商隐的姨侄,曾经做过晚唐时期的一个皇帝的宰相,当时朝政实际上在一些军阀的控制之中,皇帝只是傀儡。

15、有的人,你只看到了他的磨难,却没有看到她的高贵。

16、《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17、在李清照的心里,这句话到底想要表达出怎样的情感呢?

18、张子野是张先,有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宋子京是宋祁,有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两位名气大一些。另外三人的名气就小得多了,沈唐写过“雁飞汾水正宜秋”,元绛写过“人在朱楼曲角西”,晁次膺即晁元礼,写过“一年无似此佳时”。在李清照看来,都属于“有句无篇”的典型。

19、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0、三年夏六月,天子视朝久。凝旒望南云,垂衣思北狩。如闻帝若日,岳牧与群后。贤宁无半千,运已遇阳九。..........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抷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知否是李清照的那首诗【100句简单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