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案
1、咏雪教案
(1)、《世说新语》是由南朝的临川王集结门客编撰的,它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d的言行风貌和逸事所语的笔记小说。
(2)、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3)、这个比喻好,很有画面感。把下得猛烈密集的雪比作“在空中撒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场景真切,形似。
(4)、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5)、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
(6)、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如重点词语:“俄而”、“欣然”、“拟”、“未若”、“乃至”、“期行”等。把不理解的词句让学生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7)、试用“____________差可拟”或“宛若_____________”对诗。
(8)、“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9)、师:谢太傅对他们两的回答笑乐,我们知道这个故事选自《世说新语》,它的作者是刘义庆。那么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10)、阅读课文,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准确翻译文章。
(11)、结合课本图片,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诗意幼儿翻看幼儿用书《一去二三里》,教师把古诗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意。
(12)、师:对,是笑乐,也就是满意的意思。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1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14)、生4:撒盐的“撒”,用词不当,“撒盐”是人为的,人工的,落下来很不自然。而“因风”,是柳絮顺着风起舞,既自然,又符合“雪骤”、“白雪纷纷”的情境。
(15)、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一人一句,结合课下注释,翻译课文,遇到疑难的地方举手提问。
(16)、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17)、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18)、兄女_______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19)、师:哦,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怎么说?
(20)、然:……的样子。这是“然”在文言文中的一个基本意思。
2、古诗咏雪教案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自信,悠然,降调)
(2)、⑸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1)掌握“俄而”“骤”“急”“因”“差可拟”等文言词语。
(4)、(设计意图)顺水推舟,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演读,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5)、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6)、译: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大体上可以跟把盐撒在空中相比。”
(7)、扩:扩展。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扩展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
(8)、兄子:哥哥的儿子。撒盐空中:把盐撒在天空中。
(9)、讨论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手法。
(10)、问:“骤”的原意有人知道吗?拆测法,来测这个字。(边说边板书“拆测法”)
(11)、 _________________差可拟。
(12)、加强对古诗文的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3)、 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己默读文章,试着想一想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在读不懂的句子后面划“?”
(14)、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如句读、语调等。重点突出“读”的环节,力争当堂成诵。
(15)、骤(zhòu)撒(sǎ)差(chā)可拟(nǐ)絮(xù)奕(yì)
(16)、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17)、示例2:我认为“撒盐空中”这个比喻或许更好。如果纷纷落下的是雪粒,那么都跟盐就比较接近了;摹写状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而且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18)、⑵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19)、(1) 认为“撒盐”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
(20)、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查阅《世说新语》,讲给其他同学听。
3、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贞无邪的表现)
(2)、谢道韫(沉吟):叔父,韫儿琢磨了一番,哥哥的撒盐空中差可拟确实不错。我也有一答。不如把这纷飞飘落的大雪和阳春里四处飞舞的柳絮相比。哥哥的不错但是啊,未若柳絮因风起。
(3)、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4)、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5)、明确: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撒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这样一来仅有意象而无意蕴。
(6)、正面描写——直接写谢道韫的语言:“未若/柳絮因风起。”
(7)、(由于学生文言文知识不够,诵读可能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教师教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正音和句读,把握感情基调,体会语感。)
(8)、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9)、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咏”吧,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欣然”是什么意思?
(10)、文中两个比喻句,作者认为哪个更好?你认为哪个更好?
(11)、①读准字音。检查预习情况,自由放声朗读,指名学生朗读,相继正音;全班齐读。
(12)、俄而( ) 雪骤( ) 差( )可拟( ) 无奕( )女
(13)、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14)、课文朗读关,读正确、读流利、读准节奏(据文意断句读准节奏
(15)、播放电视图片,教师为幼儿讲解古诗《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帮助幼儿学习古诗。"一去二三里",意思就是说诗人从别处走来,走了很远大概是二三里路,"烟村四五家",看见一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四五户人家,"门前六七树"就是这些人家的门前长着一些树木,"八九十枝花"说的是路边、房前屋后都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16)、可以先复习《我们一起跳房子》等含有数字的儿歌,然后再引入本次活动。
(17)、一句话意义丰富,耐人寻味。为何而“乐”?引人深思。“公大笑乐”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更有对兄女的赞许。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这四个字可以看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18)、(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注意“儿女”的古今义)
(19)、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大班一去二三里语言教案2教学目标:
(20)、 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写法,赏析比较咏雪的两个比喻句。
4、咏雪教案两课时
(1)、(设计意图)读准字音,只是朗读的第一步。读好句读,读得顺畅,初步感受文言语言之美、节奏之美,是引导学生渐入佳境的必由之路。赛读的方式,也更能激发初一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古文常用翻译方法。
(3)、师:“咏”在《说文解字》中本义为“声调有抑扬的念”,后请大家齐读课文,读出节奏、韵味,尝试背诵。
(4)、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5)、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射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6)、(设计意图)此处的角色演读,学生已经能背诵全文,对人物把握更加精准,语气神态表达更到位,有的同学甚至已经与文中人物“合而为一”。
(7)、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8)、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9)、兄子:就是谢安二哥谢据的长子,这个长子的小名就是胡儿,大名是谢朗。当时的四大才子“封胡羯末”之一。由于谢据去世的比较早,所以胡儿一直由谢安来教育。
(10)、“学生是学习的发展和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持续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是教案设计的应有之义。
(11)、②为什么“公大笑乐”?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倾向?
(1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13)、d.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14)、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15)、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能自圆其说即可。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道蕴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16)、内集 儿女 俄而 雪骤
(17)、(学习目标)利用注释读懂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在对比分析中理解《咏雪》中的两个比喻。反复朗读,感受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18)、“差可拟”:差:大体,表达有分寸,在兄弟姐妹和长辈面前说话十分谦虚谨慎。换做“撒盐空中定可拟”比较阅读,体会一字凸显人物形象的写法。
(19)、本课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谢安与他子侄辈讲论文义的一篇文章,也就是《咏雪》。
(20)、这篇文章,语言简练,辞意隽永,全文仅71个字,寥寥数字刻画出谢道韫的聪明才情。这其实是《世说新语》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下面,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世说新语》资料。
5、咏雪教案板书设计
(1)、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2)、师生交流,探讨谢安、谢朗、谢道韫之形象,并提炼魏晋名士风度的内涵。
(3)、谢道韫的妙答并非一时之功刹那灵感,而是源自平时深厚的文学修养,所以,希望同学们好读书、读好书,尤其要读一读被鲁迅先生称为“名士的教科书”的《世说新语》,感知魏晋人物风采,提升个人文化修养,假以时日,你也可以成为谢家女儿那样秀外慧中的“咏絮才”。
(4)、背诵课文师: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走近它,熟读它,背诵它,让它根植于我们的心灵,伴随我们成长!下面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加以背诵。
(5)、而谢安家中的年轻男女都是谢安的侄子侄女们,所以翻译为子侄们。
(6)、师:欣赏雪景:下面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7)、让学生讨论,找出自已认为重要的字词,教师补充强调。重要的字词有:期、日中、至、舍去(舍、去)、乃、戏、尊君、不、君、哉、相、委、而、家君、引、之、顾等。
(8)、②“咏雪”在哪咏的?有哪些人参与?为啥“咏雪”?
(9)、谢道韫的人物形象:聪颖、自信、积极向上……
(10)、课下注释③“内急”中的“内”,古代一般意思是家里,现在指的是里面。)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古诗咏雪教案90句(咏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