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战争惨烈的二字词语
1、形容战争惨烈的二字词语有哪些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浓浓的“英雄”情结,他们以笔为剑书写心中的热情与激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入手,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怀,点燃他们爱国之情呢?且看宁静老师的精巧构思。
(3)、美国军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片中评价列宁格勒战役说:“一个将军可以赢得一次战役的胜利,但是,只有人民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4)、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5)、(答案):“半”能够营造美好的情境,让人神飞。本题考查对分论点的提炼能力。分论点可从开头的引入、中间的列举、结尾部分的总结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6)、强大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威廉·冯·勒布陆军元帅的指挥下,加上芬兰军队的合围,对列宁格勒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苏联红军在名将朱可夫的指挥下,设立层层防御线顽强抵抗。
(7)、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8)、(答案)第一件事:我的生日 第二件事:一块玻璃 第三件事:一瓶泡菜
(9)、这个小男孩以后的生活将会如何?也许,他会被一位好心人救走,也许,他也会被炸弹夺去生命,也许,他会被饿死在街头……
(10)、总结:写人性美好,是为了反衬战争的邪恶;战争,会让一切美好都消失。
(11)、造句:现在是各国结成军事同盟之际,并不是各自为战。
(12)、B.乙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此句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13)、第722期(宁静 田玲专栏)2018年陕西省中考作文标卷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
(14)、战争,除了死亡和毁灭,什么都不能带给我们。战争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也留下了英雄,为了正义与和平而献身的英雄,我们无法忘记,忘记战争,忘记死亡与毁灭,更不能、不应忘记战争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结束了战争,停止了毁灭,用他们的死亡,代替了别人的死亡。
(15)、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
(16)、造句:每到战争年代,到处都显现出炮火连天,狼烟四起的景象。
(17)、释义:烽火,古代边防军事通讯的重要手段,烽火的燃起是表示国家战事的出现。
(18)、 (2)战场厮杀图: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如蝗蚁般,鼓噪而前,步步紧逼。我军将士高昂头颅,挥舞刀斧,奋力反击。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19)、(狼烟四起) 狼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
(20)、战争也爱吃精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
2、形容战争残酷的二字词语
(1)、释义:指爆炸物爆炸后形成的烟雾、射击残留物。也用于形容战争,如硝烟弥漫。
(2)、 知人论世,品李贺战争诗特点,悟一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英雄情结。
(3)、评语:这篇叙事的文章向我们描绘了一张拍摄于日战时的相片。文章立意高超,主题积极向上,对相片的描写细腻准确,感情真挚感人。文章结尾点明主题,是本文的点睛之笔,耐人寻味,让人深思。
(4)、不足之处:学生由于对古代战争的了解不足,描绘画面的时候,内容有些单薄,语言有些匮乏,今后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具体性的训练。其次,学生朗读训练时对诗词朗读的节奏、重音把握很好,但是,在轻重缓急的处理上仍然有欠缺,普遍朗读太快。
(5)、选印象深的几句话,读给大家听,并用一个词语归纳战况。
(6)、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7)、这些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表达了诗人渴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的期盼之情,有的表达了由于战争的残酷、征人难归的忧愤之情,但更多的战争诗表现的主题是:将士们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誓于敌人奋战到底。今天我们来学习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看看这首诗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8)、《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6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9)、从文中找出能表现“母爱无微不至”的细节的语句,并加以说明。
(10)、(4)示例一: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把敌军比作黑云,既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而且“黑”字突出敌人的猖獗、军情险恶;“城欲摧”表现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11)、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12)、车站天桥、月台、铁轨被炸得稀烂,地上满是焦黑残缺的尸体。
(13)、(答案)(1)苦于 (2)通 (3)通“慧”,聪明。(4)不久(每小题0.5分)
(14)、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高的斗争形式。
(15)、枪是杀人的凶器,枪法是杀人的伎俩,战争就是对生命的践踏,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词语来修饰,也逃不过这个现实。
(16)、④更有一种美好的情境让人神飞。如林黛玉《咏海棠诗》中所云:“半卷湘帘半掩门。”那实是一个极美的瞬间,珠帘半卷,自有一分烟火之气蕴于其中,宅门半掩,则多情致而少寂寥。于此间,人心皆静,一如帘外当空晓月,未至圆时,并无盈缺之憾。有的只是时光轻缓,岁月静美。对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困扰我们的种种烦恼忧虑,我们皆可如醉翁般洒脱,“半随流水,半入尘埃”。有此情怀,便在夏日午后,静卧榻上,于半睡半醒之间,虽闻红尘嘈杂,但觉万虑皆宁。
(17)、(解析)能抓住文中细节,体会母亲的爱,语言流畅的加以说明即可。
(18)、(举例造句)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
(19)、(战火纷飞) zhànhuǒfēnfēi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20)、拟人句: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3、形容战争的两字词语
(1)、(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2)、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
(3)、(答案)我重新作出狼吞虎咽的样子,是为了让母亲感到欣慰,让母亲关心儿子的心情得到满足。这也是我报答母亲关爱的表现。
(4)、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废墟里,看着周围血肉模糊的尸体,惊恐的瞪着眼睛,张着嘴拼命的哭喊着:“妈妈!妈妈!我要妈妈!……,可是,他的妈妈再也不能听到他的声音了,她被日本人的炸弹夺去了生命。
(5)、造句: 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冲向敌阵。
(6)、B.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写景也是写事,渲染战前敌军压境,我军英勇应战的危急、紧张气氛;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7)、他踢踢脚边的尸体向左右望去,左边的兄弟右臂上插着一支箭,却用不熟练的左手死命地砍着,面目狰狞;右边的兄弟杀红了眼,大声的吼叫,嘴角甚至流出血来。
(8)、修辞之美: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9)、评语:这是一篇看照片引发的感想,“照片”让历史定格,让时间逆转,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渴望和平是多少代人共同的心愿,看着你的文章让老师感慨颇深。文章语言流畅自然,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10)、没人会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命运:或是乞讨、或是偷盗……
(11)、木屑(xiè)呻吟(shēnyín) 一甩(shuǎi)
(12)、 水调歌头(苏轼)
(13)、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14)、(5)表达了边关战士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
(15)、 投稿邮箱:cgqmsgzs@1com
(16)、将军在远方挥舞着戟,仿佛在用鲜血画画一般,那颗盔甲下面的永远不曾低下的头颅,是所有国人的希望,好像旗帜。他苦笑。
(17)、例句: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到处是~的战场。
(18)、文章标题“住在母亲的掌心”有什么深刻含义?
(19)、观看电影《战马》乔伊闯入无人区片段,从细节中再一次感受乔伊的“英勇”。
(20)、师:张老师带来一段电影,你看电影当中有些细节也可以看出英雄。
4、两个描写战争的成语
(1)、(3)(20郴州)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做出分析。
(2)、教师预设:(1)秦时明月汉时关,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2)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3)青青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视频)
(4)、译文;来见这,枪林刀树,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5)、(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一定要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黄金台”是用典故,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名士。“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执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6)、(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7)、闻一多《说舞》:“在跳舞的白热中,许多参与者都混成一体,好像是被一种感情所激动而动作的单一体。”
(8)、 (1)空有一身才华却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胸怀“济世”大志,却无法完成自己的抱负,终英年早逝。
(9)、(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语言体现战争前线的豪言壮语,制造了斗争的气势,豪迈奔放。
(10)、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11)、师:不了解,我们可以查找资料,理解得更深入。你们大部分同学都提了这个问题。
(12)、重点关注战马乔伊的几任主人对待战马的态和德国士兵& 普鲁士士兵为解救战马的放下武器,共同合作的部分。
(13)、风尘之变(fēngchénzhībiàn ):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14)、(20昆明)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15)、(答案):因为这样的人不贪得无厌,并非消极,而是一种睿智,将自己现所拥有的真正变为自己的,懂得满足。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明确文体,本文是一篇议论文,理解句子要分析从它的作用和论证方法两方面来分析。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的作用,作用要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16)、师:讨论了这些,再看到这个问题,你一定有思考
(17)、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时,一位美国记者把当时的情景拍了下来,一个可怜的小孩坐在铁道中间无助的痛哭。
(18)、神志不清:
(19)、不假思索:
(20)、造句:这场战争让这个国家的许多地方的人都肝髓流野。
5、形容战争惨烈的二字词语是什么
(1)、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教学视频)
(2)、(炮火连天) pàohuǒliántiān 形容炮火猛烈。
(3)、(4)(20云南)请简要分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在全诗中的作用。
(4)、师:这本书是战马,但是也写到了许多人。里面的人都有共同特点就是很善良,你一定在事例中,感受到人性之美。
(5)、战士们一个个冲上去,挥舞着大刀浴血奋战,一个倒下了,另一个就替上去,一个战士浑身划得稀烂,在倒下去的一刻,还高喊口号,悲壮极了!
(6)、A.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情感。
(7)、第720期(宁静专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做有尊严的语文老师
(8)、造句:这天下现在已经是风尘之变,民不聊生。
(9)、(答案)多的时候记住了母亲无休止的唠叨,但少于去领会那琐碎中蕴涵的浓浓亲情。
(10)、出处:清·无名氏《木兰从军·陷阵》:“来见这,枪林刀树,杀人如麻。”
(11)、出处:《淮南子·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12)、孩子无助地叫着,那叫声撕心裂肺,叫人难以不悲痛,似乎是在说“可恶的侵略者!你们好残忍,夺走了我们祖国的领土,还要把那么多人的生命夺去!他们都是无辜的呀!我痛哭,是因为你们竟然还无情的杀死了我那无辜的父母!”
(13)、上海南站远离交火地区,根本没有军事设施,中军对南站的轰炸,完全是有计划的野蛮屠杀。
(14)、(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名句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要解释句子的含义,再分析其精妙之处,“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后分析寄寓的情感和词人的感情。
(15)、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16)、
(17)、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渴望和平,杜绝战争,那是我们全人类的梦想。
(18)、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夜莺的歌声(教学视频)
(19)、⑥人们常常羡慕书中那些别样的人,如半官半隐的王维,或古代那些半耕半读之人,我们钦羡他们的安逸平和,而我们的烦恼来源于在世事奔忙劳碌中,心被填得满满,连梦里都不得清闲。究其根本,是我们不能把心腾出一半来,去容纳一些喜欢的东西。一直觉得全力以赴,全心予之才能成功,实则那是一种羁绊,若在心里融入自己所欣喜的种种,你会发现,脚步更从容,生活并没有那么疲累。有这样的一份心境,才会体会那种“半院秋风半院露、半床明月半床书”的意趣。
(20)、 八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古诗学习中,积累了初步的认识和鉴赏诗歌基本的能力,他们特别渴望自主学习,独立解读,但他们古典文化底蕴较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在具体方法上还需教师引导。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学习愿望,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设置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体验感悟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完成本课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看,八年级学生以往学习经验中也很少涉猎描写战争的诗词,对作者李贺甚是陌生,因此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探寻诗歌的艺术特色,并通过对作者李贺的了解,“窥一斑可见全豹”,初步认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英雄”情结。
(1)、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是经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并授牌成立的陕西省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之一。曹公奇名师工作室以省市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为骨干,以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为核心,以培养优秀教师和提升教学效益为目标,努力打造成具有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的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团队。
(2)、结合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观点。联系实际谈一下你的体会。
(3)、 腮(腮帮) 脂(脂肪) 遐(遐想) 伸(伸手)
(4)、(1)C(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鉴赏。A项,“观”字统领全篇;B项应该是由近及远;D项,“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说法不当,诗歌中没有体现历史兴衰之感和忧国忧民之情。
(5)、(答案)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或: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忠君报国的心愿)
(6)、那天,那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火车站给丈夫送饭,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车站的抗日游击队员,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饭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在车站附近发现了一大群鬼子!快准备准备!他们这次准备炸毁这里!所以,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家一定要努力!”爸爸从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这时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懂,还开心地在妈妈身边玩石头!过了会儿,从候车室那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声,“忽”,一颗炸弹,从远处飞来,母亲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后一刻,把孩子投到远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孩子,毫发无伤,可是,母亲,却被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废墟旁,却已不见了母亲,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烟雾,孩子傻眼了!他“扑通“一声,摊坐在地上,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望着已成一处废墟的火车站,他只能哭。
(7)、(解析)“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在此文境中,对于母亲对我每一个细节的关心与关注,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出来。
(8)、几具还没有完全被沙石掩埋的尸体上空盘旋着几只秃鹫,尸体上好几个箭头还在,那断了的长枪却依然握在尸体的手里。远处,撕杀呐喊声不绝于耳,或许明天早上又将多几万具尸体。阴风开始怒嚎,似乎要唤醒死去的灵魂。
(9)、
(10)、(3)示例:诗人先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11)、硝云弹雨(xiāoyúndànyǔ ):硝烟如云,子弹像雨。形容激烈的战斗。
(12)、天籁之音 余音袅袅响遏行云 如泣如诉 余音绕梁
(13)、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
(14)、街垒上不时有一个木偶似的脑袋露出来。弹无虚发!
(15)、断裂的天桥、扭曲的铁路,还有残破的房屋和满地的砖瓦碎片……还有一个仅仅两三岁的小男孩在废墟中号啕大哭。
(16)、今天,我又翻出了四年级那张陈旧的老照片。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泪水夺眶而出。
(17)、(答案)如煮两个鸡蛋,抚摸头顶,将玻璃边角用砂轮磨的光滑入水,每次都用一块毛巾包好玻璃瓶,外面再套上网兜,让我的手掌时时都感到温暖等
(18)、
(19)、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视频)
(20)、评语: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关于一张旧照片的故事。文章对照片内容进行描写,写了日本鬼子的残暴、没有人性,写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告诉人们如果国家不强大就会挨打的道理,是篇不错的文章。
(1)、(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乙)有妇人昼日置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虎自山上驰⑭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就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3)、请指出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评语:这是一篇看图作文,小作者想象丰富合理,把敌机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惨景描述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表现了战争的惨烈。“现在,虽然人们已经步入21世纪,但地球上还有许多地方站或仍未停歇。战争,使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和童年,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我们渴望和平,我们希望世界不再有战争,不再有痛苦,不再有悲剧、不再有这可怜的哭泣的孩子……”小作者由古到今展开联想与思考,表现了人类对和平渴望,卒章显志,好。
(5)、1941年9月8日,德军开始大规模封锁该城,切断了列宁格勒的对外补给线,重炮和飞机不断轰炸,直到1944年1月27才被苏军反攻解围。
(6)、照片上的事情发生在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火车南站时,被一位记者记录了下来。
(7)、爆炸声还在不断的响,人已经差不多跑完了,只留下一些和家人失散、跑不动的老人和孩子。在离铁轨比较近的一块空地上,一个三岁小男孩坐在满是血污的地板上哭着。旁边躺着许多惨不忍睹的尸体,一连几个炸弹还在小男孩的身边发出巨响。这个小男孩的未来是生?是死?我真不敢想象。
(8)、(出处) 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且划策,弹雨枪林,木坏山隤,江城付动灰。”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形容战争残酷的二字词语128句(形容战争惨烈的二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