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和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1、农谚中的物候知识
(1)、“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2)、本段语言的大特点是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
(3)、⑦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4)、《大自然的语言》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成因、意义等,告诉我们,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5)、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在第三段文字的横线上应填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时的天气可能晴冷干燥,白天红日当空,气温较高,可是夜间散热快,气温急剧下降;也可能这时极地大陆气团与热带海洋气团旗鼓相当相持不下,形成准静止锋,产生低温阴雨天气。这时正值春耕播种季节,遇到这情况往往造成烂种烂秧,严重影响春耕生产的进行。
(7)、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8)、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过迟,按季节行事。
(9)、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MPPPT、导学案下载
(10)、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MPPPT、导学案下载
(11)、不可以去掉,“几乎”从程度进行限制,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不是为地质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果去掉就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第三组找第三部分(6-10段)的说明方法。
(13)、 不能。解释(或定性)在哪些方面进行限制(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等)如果删掉……(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立夏雷唱歌,早稻害虫多”,表示立夏这天有雷雨,这年的早稻田虫害就比较严重。总之,通过节气物候的预警,可以使人们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
(15)、②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16)、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天人合一”与“三才”思想的形成。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农业生产始于种,终于收,把握农时是第一步,是关键,所以中国的古代农学哲学中强调把握农时,也就是说,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天人合并获得好的收成呢?这就需要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加上耕、耙、耱三者配套的抗旱保墒体系,再辅以中耕除草,成为以少量土地养活众多人口的技术依靠,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和耕、耙、耱三者配套抗旱保墒体系(南方的耕、耙、耖三者配套),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17)、生丁:作者用“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八个字概括这一段的四季更替情况,点明四季变化循环往复的自然现象是带有规律性的,既以多姿多彩的画面激起阅读的兴趣,也以生花妙笔设置悬念,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有力的铺垫。
(18)、课件展示:1.不能,“许多”是“很多”“大部分”的意思,表示对数量和范围的限制,说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中有很多与物候知识有关,但不是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若去掉,就与事实不符。“许多”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19)、定义: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也就是说,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20)、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2、农谚以及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1)、言 研究物候学的意义{安排农作物区划 避免害虫侵害
(2)、登山的体会:有的时候,山下面的花开的比较稀疏,已经快凋谢了;山上的花总比山下的花开的更茂盛一些。总比山下的花儿谢的迟一些。因为它开的迟一些。
(3)、第一小组找第一部分(1--3段)说明方法。
(4)、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MPPPT、导学案下载
(5)、(我这次月考的分数只比学霸少一点。把自己的分数和学霸的分数做对比,突出强调我的分数考的也很高。)
(6)、这句话提出疑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对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的介绍说明。
(7)、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8)、接下来我们自己来找一些文中的例子来体会一下。
(9)、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围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了。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
(10)、温馨提示:课件篇幅较长,只展示部分,完整课件请拉至文章末尾,
(11)、不能去掉。“左右”表示约数。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去掉了它,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吻合。
(12)、(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左右”一词可否去掉?为什么?(第5段)
(13)、隋唐以后气候转暖,梅树又重新走进入黄河流域,唐代诗人元稹《和乐天秋题曲江诗》咏梅,说明当时长安南郊的曲江池还种有梅花,到了宋代,梅树又在关中消失,苏轼曾为此叹惜过,他在一首咏杏花诗中有"关中幸无梅,赖汝充鼎和"。
(14)、明确: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15)、黄河中下流地区四季分明,符合产生“二十四节气”条件。同时,这个地区还是原始农业的起源地,因为更新世以来,源于寒冷刺激,人们萌发了观念农业,到了全新世以后,在客观与主观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原始农业发源于此地域[3]。
(16)、 有一种温暖叫“有朋自远方来”,有一种幸福叫“教研沐春风”。教研时光充实而短暂,感谢孙老师的指导,愿我们在一次次的教研中,步履更坚,征程更远。
(17)、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4%。
(18)、A.物候现象;B.气候变化;C.物候规律;D.四季景色变化。
(19)、“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20)、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3、物候相关的农谚
(1)、中国古代早期强势文明所处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四季分明,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具备发达的农学思想,同时拥有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达农耕文化体系,并以高度发达的天文学知识贮备为依靠,后在制度层面上强力推动,终在汉代产生并运用“二十四节气”。而其他文明体系要么不存在上述要素,要么对他们没有直接的意义,所以没有产生“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
(2)、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簌簌地落下”,“簌簌”摹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3)、古巴比伦文明亦是如此,虽然也有发达的天文学和农业,但是其农学底蕴不足,并且该地区不同的部落与文明体相互攻伐替代,先是苏美尔,接下来是阿摩利人,再是亚述,再后是闪米特人,后是波斯人,政权更迭频繁,不利于文明的积累。此外,他们只需要确定每年河水来临的时间即可,同样不需要发明“二十四节气”。
(4)、本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了两个例子呢?
(5)、“二十四节气”理念主要告诉人们要特别关注农时,即尊重自然规律,什么时候耕地、播种、中耕除草、收获与贮藏等,都要遵循一定之规。“二十四节气”这一知识体系在今天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今天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依然要遵循自古以来形成的尊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生产的各个过程。
(6)、作用:通过这些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具体有利的说明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意义。
(7)、本题运用说明顺序判断三法。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从整体看,文章的思路是:自然现象——物候、物候学及其研究的对象——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研究物候学的意义。这样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说明,既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又使读者对物候学研究的对象及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
(8)、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9)、 水的语言
(10)、“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对春夏秋冬气候变化明显的地区才会有意义的知识体系,只有四季分明的地区,才会有明显的季节与物候变化,人们才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而且具有重复的特点,如果它没有持续性与重复性的特征,气候与物候存在变化,也就没有指导意义。地球上只有中纬度地区才会四季分明,且周而复始,而中国的黄河中下流及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恰恰符合这个条件。
(11)、 袁婷老师上的是七下第三单元《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先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我”情感变化的过程曲线图,通过两个活动比较还原,探究“童年的我”和“成年的我”对“元旦仪式”的不同印象和态度。从多角度分析为何阿长买《山海经》会造成作者这样的情绪波动?从中感受文字背后流淌的脉脉温情,感受作者对阿长的深情怀念。孙老师点评道,能够让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这种方式很好,但一些细节还可以处理得更好。
(12)、的 古今差异
(13)、在选段①中作者为什么要写赏雨季壶口瀑布的感受呢?
(14)、明确: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5)、水是会“说话”的。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的状况。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子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16)、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17)、结合段句,说说文章语音生动、准确的 特点
(18)、3.让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并再举例子。
(19)、“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20)、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4、关于物候的农谚及其物候知识
(1)、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2)、生活的实例:坐火车从广东到北京,沿途的景象。
(3)、提示:课本47页:一篇说明文往往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1段文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第2段文字中“根据”“长期记录”“十年平均”“七种”“早九天”这些词语和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这个因素,从而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6)、其次是“敬授农时”。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物候和农事来制订的,其他地区只能作为参照,这就要求各地制定当地的“农事历”,以便百姓依历耕种,农业丰收。
(7)、明确答案:不能删除,“许多”是很多的意思,是说明有很多农谚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但并不是全部。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的农谚都包含丰富的物候知识,不符合逻辑,不符合事实。
(8)、评价任务2:划分段落层次,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
(9)、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10)、“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错误在于什么?“格”在此句中是什意思?
(11)、中国由于人口众多,GDP每增长一点,就会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当中国人用西欧的方式提高生活品质时,世界的需求便会发生变化,自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每一个方面。当中国人提出“一带一路”的构想时,西方一些国家很不适应,认为这是中国试图主导世界的行为。但是,如果从文化的基因来看,中国的文化基因实际上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而不是征服理念。“一带一路”是一种用玉帛替代干戈的好形式,中国文化中没有殖民理念,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行为不会在中国文化中找到。所以,当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时,实际上是无意间送给中国人的大礼,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排除干扰,推动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为整个人类谋福祉。
(12)、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13)、明确:“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14)、(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15)、二十四节气确立后,成为我国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据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记载,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
(16)、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第探索的过程不是袖手旁观,而是进行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17)、第三部分(6—10):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18)、A.观测 灵验 观察 必需 B.观测 灵敏 观测 必要
(19)、在早期,欧洲的农耕更多是养殖或者畜牧生活的附属品,它的生产与生活哲学模式是与我们不同的另外一种模式,我们称之为征服模式。欧洲文明所带有的强烈游牧基因的主要特征是以征服为目标,所以它带有与农耕社会完全不同的另类色彩,尽管古代希腊的赫西俄德在其《工作与时日》一书中也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别“错过时令,误了农时”[7]但是总体上,西欧文明骨子里具有强烈的控制自然的属性,不会想到要与自然亲近并合而是走向另外一条道路,所以近现代的实验科学得以发明。事实也说明,西欧文明承接希腊文明,发明了近现代科学与技术,这是征服模式的产物,试图从事物的内部控制自然。他们的文化特点以基督教理念为核心,单子继承以控制人口,土地不能买卖,排他式移民方式,所以美洲印第安人被征服并遭遇劫难。西欧人建罗马斗兽场,力图挑战各类动物,其征服之心昭然若揭。西欧文明的农耕理念与中国“二十四节气”理念相左,不会产生“二十四节气”概念。两者文化内核特征对比如下:
(20)、 密切相关——举例子
5、农谚和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高下的差异
(1)、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2)、③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3)、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4)、作者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用短短百十来字,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情况,既生动形象,又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接着,作者再以具体现象作为例子,用“草木荣枯、候鸟去来”和“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自然地引出什么是物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5)、“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大自然与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太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万物生长靠太阳。几乎所有的文明体对自然的认识中都不会忽视太阳的作用,农耕民族更是如此。但是,所有的文化类型并非同步进步,对自然知识的积累与对某些知识的特别需求,决定了其认识的高度。在中国,至少在孔子所述的两小儿辩日之前,古人有关太阳的知识体系已经十分发达,对太阳的认识也十分迫切。有学者认为,商代甲骨文中已有“日至”的概念,也就是说,当时可能出现夏至和冬至的记载了[1]。沈志忠依据陈久金和夏纬英的研究认为,商人存在测定日至的可能,但是不能肯定[2]。如果说商人可能存在较高比重的畜牧业的话,那么周人则是以农耕起家,且承续商人对日观察的成果,所以西周时期肯定知道“两至”,并且也有“两分”的概念,春秋中期,加上了“四立”的概念,到了战国时期,“二十四节气”理念基本形成,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顺序则在西汉时期《淮南子》一书中,至此,沿用至今的“二十四节气”产生[2]。“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包含四季变化、气温特点、雨水状况、物候等,但中心思想是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当然,我们必须看到,“二十四节气”在西汉成型以后,其内容不断丰富,在48个汉字所包含的内容之外,还应该包含数量巨大的农谚,并且随着地域的不同,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6)、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这是一个天文与农学两方面知识紧密结合的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学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组成“二十四节气”的四十八个汉字背后包含了众多农谚以及各地依据实际所总结的气候与物候知识,在中国古代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的产生?目前,中国学术界关于这一话题少有研究者涉及,本文试图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7)、作用:通过列举桃花开、燕子来对应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等自然现象的实例,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即:通过物候学“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8)、影响我国的冬季风,每年十月底至十一月初开始影响我们东南沿海地区,次年三月份左右便逐渐退出本区。本地区二月中下旬开始气温逐渐上升,旬平均气温可达12℃以上,可谓大地回春了。
(9)、举例子,通过举什么例子,具体有利的说明什么。
(10)、然 高度差异
(1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认识、了解这个或这类事物。
(12)、生乙:燕子是“翩然归来”,轻捷、洒脱、活泼伶俐的小燕子的形象一下子就浮现在眼前。用“不久”“于是”由春自然转入夏。而秋的标志是“果实成熟”,是“叶子渐渐变黄”。
(13)、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14)、因此,当看到蜘蛛补网张网活动时,则预示天气将向晴好方面转换。
(15)、举例子,如:“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物候学的内容和目的,增强了内容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作比较,如:“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物候观测仪器的复杂性、灵敏性。列数字,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真实、形象地说明了纬度对物候的影响。引用,如:“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运用引用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些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16)、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17)、(提示: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7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是为了……”“此外还有……”“对于……”“还可以……”“也可以……”“为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18)、精读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19)、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MPPPT、导学案下载
(20)、“扫”不仅照应了“急慌慌”“匆匆”等词语,更写出了作者当时想看但又不敢多逗留的既喜又惧,深受震撼的情态。
(1)、产生了“二十四节气”的黄河中下流既是在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也与北纬30度左右高度重合。北纬30度或者北纬31度这个区域产生了许多令人费解的神秘文化现象,电影《北纬31度录像带》与189集纪录片《北纬30度中国行》,都是为了探索这一地区的独特文明现象而拍摄的。“二十四节气”理念既产生于中纬度地区,自然同时与北纬30度重合,它们之间存在何种独特的联系?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解读。一些处于中纬度以外的地区如赤道和北极附近地区,气温基本稳定,变化幅度较小,难以产生复杂的“二十四节气”概念。
(2)、说明水在三种情况下的语言:① ② ③ 。
(3)、7-9年级语文上下册全册PPT课件、课文朗读MP导学案资源下载:(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进入下载页面!)
(4)、不行。以上情况只限于“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
(5)、再找之前,我们来复习一下,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6)、评价任务1: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
(7)、我们班的成绩很好,如这次月考,我们班的平均分在全年级。)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9)、生动地说明水有各式各样的语言,很多地方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10)、草木荣枯 周而复始 风雪载途 形影不离
(1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13)、第2段,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14)、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惟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15)、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16)、中国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初,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依靠黄土的深厚与肥沃,形成了早期发达的农业文明。黄土因为其形成过程漫长,深厚并肥沃,便于早期简陋工具耕作,容易获得好的收成,所以能够支撑较大的人口规模,迅速在这一区域形成强势文明群落;因为种植业在单位面积上比游牧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便于更早形成国家与城市及文明。黄土与农业的高度配合,快速成为互促因素,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黄土农业促进了秦汉文明的发达,同时也成为进一步发展的依靠。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农谚以及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116句(农谚和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