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1、农历二十四节气歌
(1)、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对应一卦,卯月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
(2)、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3)、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4)、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5)、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6)、大寒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故谓之大……
(7)、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8)、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9)、解释:夏秋相交时,东闪电表无雨,西闪电重重有雨,北闪即有雨,南闪卜迟迟少雨。
(10)、谷雨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是一年中堰瓜点豆的佳时节。
(11)、大雪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12)、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在寒冷的时候,当五九六九天气开始逐渐升温,柳枝种植的河流开始发芽,一切逐渐恢复,以消除冬季的抑郁症,人们不禁看到柳树。
(13)、“二十四节气”发端于黄河流域的秦、晋、豫等地,这里四季分明,其农谚民谣多有北方的地域语言特色,如老幼皆会背诵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有的地方还把每个节气与气候相对应编出对仗节令歌,琅琅上口,如:“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沥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五月节,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进腊月,大寒又一年。”还有一种节气七言诗,把农历和公历巧妙融为一体,且听:“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14)、“二十四节气”在几千年的延续过程中,孕育出不胜枚举的农谚民谣,在农业生产上至今还遵循着很多农谚来调节休息和劳作,比如“春不种,秋无收”“立夏勿下雨,犁耙倒挂起”“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等。
(15)、秋:立秋,秋天的开始;处:处暑,炎热开始结束;露:白露,天气转凉;秋:秋分,这天昼夜等长;寒:寒露,露水即将结冰;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16)、译文:春:立春,每年的2月4日,是春天的开始;雨:雨水每年的2月8日,降雨开始,雨量增加;惊:惊蛰每年的3月5日左右,春雷乍动,蛰伏在土中冬眠的生物被惊醒。;春:春分每年的3月21日,这一天昼夜等长,从这天以后昼变长夜变短;清:清明,每年的四月五日,气温开始回升;谷:谷雨,每年的4月20日,农作物开始生长;
(17)、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18)、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19)、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20)、解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2、24节气谚语大全
(1)、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开始下雪,小雪、大雪表示落雪的程度。天气越冷雪就越大。小雪为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大雪为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
(2)、在云溪土菜馆参与21:00-1:00 夜宵(酒水、河海鲜除外)半价活动;
(3)、云溪山庄、云溪土菜馆领取堂吃小龙虾2斤(一桌一份,满桌就餐,有四人桌);
(4)、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5)、早在宋代,就有“二十四番花信风”民谣的记载。根据农历节气,从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对应一种花。内容如下:“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蔷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这些花对应时节,时节对应花,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所以古人有“风不信,则花不成”之说。
(6)、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7)、(文/书香居人 图/来源网络 编辑/一凡)
(8)、清明 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季节。
(9)、 其中清明忙种麦,种的是春小麦。谷雨种大田,种的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东北种水稻也是在谷雨之后。谷雨种大田,指的是旱田。
(10)、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昼夜时长相等,同时,春分和秋分又把春天和秋天分成两段。春分为每年公历3月21日前后;秋分为每年公历9月23日前后。
(11)、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等。
(12)、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13)、为礼品赠送活动正常进行,请提前一天预约哦!
(14)、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15)、解释:三月若过份酷热,水中部分泥鳅酷死,象征台风及早来,六月稻谷会受其吹毁。
(16)、在云溪土菜馆参与21:00-1:00 夜宵(酒水、河海鲜除外)半价活动;
(17)、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18)、解释:小暑前后十天内,若吹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早晚泛出红霞,表将有台风。
(19)、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丹桂满枝黄,九月菊花初开放,
(20)、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3、中国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1)、另外关于节气,我国自古以来也流传了很多农谚,比如:
(2)、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3)、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四节气”也成为大江南北各民族共有的节气表,各地人民也根据自己的地域特色、风俗习惯,总结出各自的农谚民谣。东北、西南、华南、华东农谚民谣屡见不鲜。如闽南地区对“二十四节气”,总结出春谚、夏谚、秋谚、冬谚,很有特色。春谚说:“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夏谚语:“立夏小满雨水相赶。”“五月端午前,风大雨也连。”秋谚云:“白露勿搅土。”“九月起风降,臭头扒?掐。”冬谚曰:“大寒不寒,人畜不安。”“冬节在月头,卜寒在年兜。冬节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节在月尾,卜寒正二月。”现在,“二十四节气”进入小学课程,成为培养孩子认知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遵循这些规律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翻译:谷雨节气到了,布谷鸟就开始叫了。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前三天就开始叫,那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雨水比较少。而如果布谷鸟在谷雨节气到了后三天才开始叫,那后面天气的雨水很足。
(5)、24节气口诀表。相信大家对我们国家的二十四个节气并不陌生,每个节气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相关文化,节气的口诀表方便我们记住不同的节气。下面为大家分享24节气口诀表。24节气口诀表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
(6)、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7)、如果山歌情歌倾诉着爱恋和情感,抒发着激情和奔放,那么,农谚民谣也是对天文地理、自然规律的一种科学总结,有浓浓的生活气息,不愧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作者:山西省新绛县联社梁冬,来源:《中国农村金融》2017年第1期)
(8)、春己卯风⑥树大空,夏己卯风禾大空,秋己卯风禾里空,冬己卯风油里空。(⑥指“己卯日”刮风。)
(9)、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10)、春社①日两年定丰,秋社②日两年丰稔。(①②按照天干地支的排法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日”,古人祭祀土地神。)
(1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
(12)、小满 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抢水”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滨水光方止。
(13)、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14)、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15)、公元前104年,由邓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16)、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17)、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8)、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19)、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20)、“东闪太阳红,西闪雨重重,北闪当面射,南闪闪三夜。”
4、二十四节气农谚歌 白话
(1)、“二十四节气”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客观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几千年来有关“二十四节气”的农谚民谣,在民众中间广为流传,今天有的地方仍有与节气相关的活动。例如,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春季仪式。再如,有的地方仍把冬至等当作节日一般度过。注重养生的人多看重节气,如“三月吃椿芽儿”,又如依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衍生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等等谚语。
(2)、解释:立春日若下雨,则直至清明这段期间雨量较多。
(3)、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330°;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进入雨水节气,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
(4)、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5)、立夏 在立夏之日,古代君王都会带着文武百官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之间都会穿上朱红色衣服,其含义为祈求能有个好丰收。
(6)、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7)、解释:春天若天气寒冷,雨水必定多,但冬天天气寒冷,雨水必稀少。
(8)、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9)、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10)、春甲子雨⑤,地赤千里;夏甲子雨,撑船入市;秋甲子雨,禾生两耳;冬甲子雨,牛羊冻死。(⑤指“甲子日”下雨。)
(11)、 东北农谚中的春季,分为六个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12)、大暑 为一年中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热的时期,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的习俗。
(13)、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14)、三伏之中逢酷热,五俗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15)、翻译:从小满这天起,气温回升快,雨水增多,农业进入抢种抢栽时期,意味着在节气小满的前后是种瓜种豆的好时间。
(16)、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17)、解释:春天满天布黑云,冬季满天白云,则细雨绵绵,下不停之意。
(18)、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19)、解释:即一点雨水一个泡,落到明天早也不会停,而继续有雨。
(20)、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5、二十四节气农作物谚语
(1)、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2)、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3)、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5)、解释:夏季常见的雷雨(骤雨)来自西北方向,愈下得快,愈停得快。
(6)、解释:六月初一日,如有雷鸣,年中则少有台风。
(7)、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8)、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9)、好立春晴一日,风调雨顺好种田。24节气口诀表3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10)、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现在使用的农历吸收了干支历的节气成分作为历法补充,并通过“置闰法”调整使其符合回归年,形成阴阳合历。
(11)、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12)、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13)、解析: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14)、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七九当冰雪开始融化,冻结的河流将慢慢解冻,并听到水的杂音,到八九温暖的天气,燕子将从南方飞回筑巢,开始新一轮的忙碌和无休止的循环。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24节气谚语大全94句(二十四节气农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