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笔记整理146句(孟子三章)

孟子三章

1、孟子三章朗读

(1)、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2)、(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3)、答: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一味地顺从君王的意思,没有仁义道德、没有原则,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

(4)、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5)、孟子觐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不辞千里长途的辛劳而来,是不是将给我国带来利益呢?”

(6)、b.“人和”与下文所说的“道”是什么关系?

(7)、(评析)先列出景春的观点:像公孙衍、张仪等能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的人,就是大丈夫。在一般人看来,景春的观点确实有点道理:无论公孙衍还是张仪在战国时期都是大名鼎鼎干大事的人物。公孙衍曾继商鞅为秦惠王的大良造,后历仕魏国和韩国,是有名的纵横家之一;张仪以连横术破公孙衍的合纵术之后,也曾担任秦惠王的相,后又任魏国之相。两人均位极人臣,这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已达到人生顶峰了。人生的理想不就是“出将入相”么?这样的人不能称为大丈夫,谁还能胜任此称号?景春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9)、三篇短文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富贵不能淫》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句有力地论述了“大丈夫之道”的内涵。又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做出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磨练,才有所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11)、有时候逆境生长,并不一定是坏事。逆境可以使人不断去奋进,我认为不论是谁,忧患意识一定要有的,不论在学习还是工作,或是家庭。想要优秀,学习是简单的一条路,想要翻身,学习也是好的捷径。任何时候,不要放弃学习。

(12)、b.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

(13)、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6)、gùtiānjiàngjiàngdàrènyúshìrényě,bìxiānkǔqíxīnzhì,láoqíjīngǔ,èqítǐfū,kōngfáqíshēn,xíngfúluànqísuǒwéi,suǒyǐdòngxīnrěnxìng,zēngyìqísuǒbùnéng。

(17)、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8)、引导自主探究,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孟子雄辩之术。

(19)、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礼”强调内心的修养,即无论遇到什么事,人的言行及内心情感都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地步;由这样的人来治理地方、国家甚或全天下,那么天下必安定和谐,以至“大同”。因此也可以这么说,“礼”是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這是“礼”的本质所在。

(20)、(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2、孟子三章笔记整理

(1)、翻译:                   

(2)、(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便平安无事。

(3)、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一组类比的排比句式,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须读出鲜明的节奏感。

(4)、翻译:                  ____

(5)、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6)、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8)、(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9)、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之类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也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

(10)、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性善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荀子认为“性恶论”,主要后天的道德修养)

(13)、齐桓公即位后,需要有才干的人来辅佐,就请鲍叔牙出任做齐相,但鲍叔牙称自己不如管仲,如果齐国想成霸,必须重用管仲为相国。六天后,管仲不紧不慢地来到了齐国,但是没想到齐国的国君正是公子小白。鲁庄公气坏了,立即派兵攻打齐国。管仲立刻建议趁着小白人心未定时速速攻进,可鲁庄公却不听信管仲的建议。结果鲁军大败。鲁国大夫施伯认为齐国并不是要报仇杀害管仲,而是要任用他为政。提出建议,为了没有后患,杀了管仲这个世间少有的人才,将尸首还与齐国。但鲍叔牙用计,称对管仲恨之入骨,一定要生杀管仲才肯罢休。鲁庄公在承受了战败以及齐国大兵压境的压力下,心意乱了阵脚,没有听从施伯的主张,杀了公子纠,将管仲和召忽送还给齐桓公。齐桓公为表大度,选择了吉祥的日子以隆重的礼节迎接管仲,表示对管仲的信任和重视。聊至三天三夜,句句投机,拜了管仲为相,并称管仲为“仲父”,后实现了助齐称霸。

(14)、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穷困。空,穷。乏,绝。

(15)、(孟子其人)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1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反映了孟子怎样的政治思想? 

(1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9)、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0)、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例一:城环而攻之不胜——突出地利的重要性(从进攻一方而言);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表明了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自己的道德修养,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这样才叫大丈夫。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改变个人的操守,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处世态度与原则,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更应时刻注意。

(5)、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也不是靠山川就可以险阻就可以保住的,国家的威严也不是靠锋利的兵器。所以,闭关锁国是没有出路的。要改革,要开放,要提高自己的国力,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只要做到了这一点,全天下的老百姓都会顺从归服。

(6)、  孟子认为行大丈夫之道的三条标准是什么? 

(7)、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8)、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9)、大家不要以为管仲算是“官二代”,管仲的祖先是周穆王的后代,与周王室同宗。管仲的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即使有这层说深不深,说浅不浅的关系。管仲后来还是经历了家道中衰,生活贫困。为了谋生计,与好友鲍叔牙合伙做生意失败,管仲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游历许多地方,接触各式各样的人,见过许多世面,所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做生意不顺利,就另谋出路去参军了。在战场的残忍厮杀中,他选择了退缩,想要做官但是没有人赏识他,所以又失败,就是这样一个“烂泥扶不上墙”,干什么什么都不行的人,终当上了齐国的国相。

(10)、不是,作者论述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他继承孔子的思想,极力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经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虽不见效,而他的“仁政”思想已昭明天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厌恶、极力反对战争的孟子大抵不会去研究怎样夺取战争的胜利,他考虑的只能是怎样行“仁政”。本文确实用了不少笔墨去论证军事问题,但这只是表象,只是凭借,本文的终目的是论证政治问题。本文的意图是强调人和的重要性,告诉人们通过行“仁政”来统一天下,而决不是告诉人们怎样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11)、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12)、《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特殊技巧:在总说句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基础上,先背有关天时的内容,再背有关地利的内容,后背什么是人和的内容。

(13)、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历练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

(14)、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5)、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16)、㈢《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17)、1)————,————,————,乃大丈夫孟子临危不惊;宁死不屈的豪气;

(18)、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19)、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20)、在现实生活中,“富二代”、“官二代”一切扎眼的词汇不断涌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但是又有谁天生就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之类的“好命”呢?

4、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

(1)、小视频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贵君轻;长于雄辩。

(2)、胶鬲,商周之际时期人物。看过封神榜的同学都知道,纣王暴虐无道,遭商纣之乱,叛卖鱼盐。在贩卖鱼盐的过程中十分辛劳,后被周文王发现,推荐给了纣王,在纣王身边做内应。文王去世后,他的儿子武王执政。武王兄弟分别给使团做工作,要他们反商助周,只有伯夷、叔齐没有接受,纣王命胶鬲去打探实情,胶鬲问周武王何时到殷地,周武王定了个日子告诉了胶鬲,胶鬲回去复命。但是当时天气下雨,行军十分艰难,部下劝武王歇息缓进。武王认为:自己与胶鬲已定好了日期,如果不能及时赶到,胶鬲将会有危险。他不愿失信于天下,也不愿失信于胶鬲。于是催兵疾行,按期赶到。以四万五千兵力讨伐昏庸残暴的纣王,纣王的兵力远远大于武王,但是由于微子和胶鬲做内应,很多士兵都愿意反伐纣王,所以此次讨纣顺利,也说明了胶鬲因为才能让周文王、周武王、纣王重用。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4)、3)达则,—————,穷则,————。乃大丈夫孟子壮志凌云不失节操的义气;

(5)、对举是并列的两个事物,互相衬托。特征就是所列举出的两类事物,相互映衬,对比是不同的两个事物,突显事物的不同。

(6)、(分析)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守城为例,“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后胜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所以,“地利不如人和”。

(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11)、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

(12)、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瓦匠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集市中被选拔。

(13)、必敬必戒;必:一定。敬:恭敬。戒:留神,当心,谨慎。

(14)、衍(yǎn)丈夫之冠(guàn)淫(yín)

(15)、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又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来与之相博弈,或者是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走向灭亡。因此,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

(16)、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17)、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孟子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接下来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实力相近之国的并存、威慑,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8)、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19)、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20)、第三段也是名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其出名,则在于它道出了全篇的中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一个人假设常处于安乐的生活中,不思进取,没有忧患意识,就会走向灭亡。

5、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1)、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2)、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4)、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围绕此论点,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5)、“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6)、晏婴相齐景公时,曾多次受到景公的赏赐,但晏婴都用各种借口一一谢绝。为什么?因为他首先考虑百姓的生活状况还不怎么好,自己怎能接受更多的赏赐呢?心中有民有国,晏婴才能做到富贵不淫。“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为何能安贫乐道?因为“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内心志向可谓坚定矣!子路自从入了儒门后,他真得做到了在“威武”面前不屈服。《左传》记载了子路死时的情境。子路担任卫大夫孔悝的家宰,孔悝的舅舅蒯聩(卫太子)作乱,并强迫孔悝加盟,子路以为这样做违礼,坚决不从,并为了救主,在孔悝其他家臣都往外逃难并劝子路也一起逃时,子路却想尽办法进城,他说:“吃了他的俸禄,不应躲避祸难。”结果与蒯聩派来的武士决斗,子路被对方用戈击中,连帽带也被砍断了,子路说:“君子死,冠不免。”便从容地系好帽带而死。晏婴、颜渊、子路,这些人心中有仁德、生活不违礼、行为坚守道义,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7)、mèngzǐyuē:“shìyāndéwèidàzhàngfūhū?zǐwèixuélǐhū?zhàngfūzhīguànyě,fùmìngzhī;nǚzǐzhījiàyě,mǔmìngzhī,wǎngsòngzhīmén,jièzhīyuē:‘wǎngzhīnǚjiā,bìjìngbìjiè,wúwéifūzǐ!’yǐshùnwèizhèngzhě,qièfùzhīdàoyě。jūtiānxiàzhīguǎngjū,lìtiānxiàzhīzhèngwèi,xíngtiānxiàzhīdàdào。dézhì,yǔmínyóuzhī;bùdézhì,dúxíngqídào。fùguìbùnéngyín,pínjiànbùnéngyí,wēiwǔbùnéngqū,cǐzhīwèidàzhàngfū。”

(8)、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讲道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坚持原则)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受诱惑)

(9)、景春观点:公孙衍和张仪是大丈夫(理由: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0)、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11)、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12)、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13)、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打败吴国;屈原遭受流放,经历磨难,才有《离骚》问世;居里夫人在艰苦环境下,刻苦钻研,提炼镭元素。 

(14)、B.本文第三段从人应有“生于忧患”的心态角度,对上述观点进一步加以阐发。

(15)、征于色:面色上有征验,意为面容憔悴。征,征验,征兆。色,颜面,面色。赵岐《孟子注》:“若屈原憔悴,渔父见而怪之。”《史记·屈原贾谊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16)、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17)、译文: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住在天下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18)、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筑,捣土用的杵。

(19)、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20)、第二部分(第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见武丁,武丁曰:“是也。”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遂以傅险为姓,名为傅说。事迹见于《史记·殷本纪》等。

(2)、舜:姚姓,名重华。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国名虞,史称虞舜。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3)、不过,相对于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好命人,我更佩服以上我所介绍的六位人物,更广义地说:我更佩服能够凭着自身劳动,坚持不懈,改变命运的普通人。所以,命运不是一出生就注定的,而是在自己的手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逆袭的王者。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

(5)、2、通过小视频,我们了解孟子一生致力于游说君王,推行仁政,擅长辩论,《孟子三章》尤为典范。请同学们品读这三篇文章,完成下表,思考孟子是如何运用他的雄辩艺术向君主们推行仁政主张的。

(6)、为什么呢?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终失败,是因为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所以“天时不如地利”。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8)、C.本文第四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不可沉迷于安逸享乐。

(9)、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9分,每小题3分)

(10)、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1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孟子说:“读书人如果失去了位置,犹如诸侯失去国家。《礼》书上说:‘诸侯耕种藉田以供给祭祀用品,他们的夫人养蚕缫丝以制作祭祀用衣服。祭祀用的牲畜不肥壮,祭祀用的谷物不洁净,衣服不完备,就不敢用来祭祀。惟有读书人没有田土,则可以不祭祀。’牲畜、器皿、衣服不完备,不敢举行祭礼,就更不敢举行宴会,难道这还不足于去慰问吗?”

(13)、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推理的方法,孟子得心应手地运用类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14)、文章第一段便列举了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或者是传说中的圣君,或者是历史上有名的贤相、贤才,而他们之所以名列文章的首段,是因为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从事着不起眼的工作,要么都不为世人所知。

(15)、“饿其体肤”一般“饿”是形容词,在此为使动用法,使饥饿。

(16)、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受尽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用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坚韧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原来没有的才能。

(17)、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准则,是妇女之道。”

(18)、(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19)、并且,孟子对原儒家的理论纲常进行改进和升华。

(20)、(译文)即使有一种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1)、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它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万辆里头,他就拥有一千辆,在一千辆里头,他就拥有一百辆,这些大夫的产业不能不说是够多的了。假若他把‘义’抛诸脑后而事事‘利’字当先,那他不把国君的一切都剥夺,是不会满足的。

(2)、文章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道理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

(3)、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必先要让他心志苦恼,筋骨劳累,忍饥挨饿,生活贫困,行事不顺坎坷,这样来激励他的斗志和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4)、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5)、 文章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六位历史人物,这是为什么?

(6)、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在五亩大的宅田上,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的衣服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

(7)、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8)、行拂乱其所为:做事不顺,使他所做的事不顺。拂,拂逆,不顺,违背。所为,所行。乱,使……错乱。

(9)、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10)、《三章》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的《公孙丑下》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滕文公下》中的《富贵不能淫》,《告子下》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是编者加的。

(11)、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从行为层面看,“礼”具体指周代创立的“九礼”,即九种礼仪行为——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等礼节。这些礼仪行为一旦有了高尚思想的支配和礼仪制度的支撑,那它就会产生神奇的效果:将一个人的修养提升到“仁”甚至“圣”的巅峰境界。

(13)、相反,《汤誓》中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呢?我宁肯和你一道去死!’老百姓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即使有高台深池,珍禽异兽,他又如何能独自享受呢?”

(14)、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15)、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

(16)、而后喻:然后人们才知晓他。喻,知晓,明白。

(17)、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真的是尽心竭力了!河内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迁移到河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谁像我这样尽心竭力。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18)、这一章探讨“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景春认为,公孙行、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因为他们具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威力。值得注意的是,景春提出观点时使用了一个反问句,还用了一个加重肯定语气的“诚”,可见他对于这一观点是深信不疑的,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张仪、公孙行的歆羡甚至崇拜。

(19)、孙叔敖(áo):蒍姓,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春秋时为楚国令尹(宰相)。本为“期思之鄙人”,期思在今河南固始,偏僻之地称为鄙。

(20)、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

(1)、D、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受苦

(2)、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3)、一般说来,历代开国皇帝多是富于开拓精神的创业英雄。从他们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执政理念和不同的结局中,进一步向我们印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至理名言。其中赢政秦始皇就是一位,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矛盾人物,既有大功也有大过。他大的功绩是用十多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战国时代180多年的混乱纷争的局面,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统一全国文字,统一度量衡,大力发展交通,对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暴君,“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加上晚年贪图享受,特别是他的继承人秦二世胡亥,昏庸无能,在位期间滥用民力,继续大修阿房宫和驰道,人民不堪重负,随即爆发农民起义。秦朝相传两代,仅仅15年就被人民推翻了,成了中国历史上短命的王朝。

(4)、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5)、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受磨练的益处)增益其所不能。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孟子三章笔记整理146句(孟子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