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天气谚语
1、天气谚语天气谚语
(1)、天顶灰暗成为雨天先兆的道理.等到大气稳定了,所有水汽尘埃都密集在地面低空,这样平视的能见度恶劣,而垂直的能见度优良,所以显得天顶光亮,地平灰暗,既然大气变得稳定了,所以天不再下雨了。
(2)、地球上纬度较适中的地区,大约在北纬或南纬30°至60°,为人类主要活动地带。而在这些地方的天气转变较为明显,并不会长年持续相同的气候,今天是潮湿的晴天,明天可以是寒冷的雷雨天。
(3)、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如:
(4)、这些谚语朴素而凝练,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学习一些谚语,对启发孩子观察、激发孩子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很有帮助,同时也是在传扬中国文化。
(5)、烟囱不冒烟,一定是阴天。水缸出汗蛤蟆叫,不久将有大雨到。一日南风,三日关门
(6)、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7)、“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春天下雾要下雨,夏天下雾天气热,秋天下雾刮凉风,冬天下雾要下雪。
(8)、晴:指天空无云或虽有零星的云,但云量占天空不到1/10称为晴,有时天空中出现很高很薄的云,但对透过阳光很少有影响的也称为晴。
(9)、高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专家开展茶叶生产服务指导。图/云南省气象局
(10)、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11)、 民间流传的农业气象经验,语言简练,一般以歌谣的形式表达。广大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不断认识气象与农业的关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加以提炼编成谚语,流传应用。由于通俗易懂,便于记忆,深受广大农民喜爱,世代流传,不断丰富。中国古代农学家,如贾思勰,徐光启的著作中部曾大量引用农谚。辑录中国古代农业气象谚语的主要古籍有《田家五行》、《卜岁恒言》和《中国百科全书》等。收集、总结农业气象谚语对推进和发展中国农业气象科学是有意义的。
(12)、▶新兴天堂饮用水浑浊、有汽油味,省台这样说!
(13)、“头九二行人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飞来,九九加一耕牛遍地走”——这是前人总结的数九以来的气候变化情况,有一定的规律。
(14)、解释:下雨之前高空风大,空气相对潮湿,飞虫的翅膀受潮变软不能高飞,燕子们可以借这个机会饱餐一顿;同样的,因为下雨前气压下降,温度升高,地面闷热,躲在阴暗处或草丛里的小动物到处乱窜,蛇也会借这个机会出洞捕食。所以如果看到这两个现象,多半是要下雨了。
(15)、新型积水监测及内涝风险推送系统截图。图/天津市气象局
(16)、大气层下层不稳定,而上层很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利于波状云的形成。
(17)、▲新疆聚焦中亚大气科学研究,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18)、▲江苏以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为载体,构建协同合作新格局;
(19)、③有雨山戴帽,无雨云拦腰。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20)、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急雷快晴,闷雷难晴,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露水闪,来日晴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2、民间谚语关于天气
(1)、张荣久大爷“风转八变:不用掐算”的谚语和钟喜春大叔放羊“羊恋坡天必变”的看天经验,尤其是县气象站李长立站长,虚心拜老农为师,用老农气象顾问徐贵山的旱涝丰欠记忆总结出《伊通县气候变化规律》在全国气象大会上发言。
(2)、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而使用天气谚语来作长期天气预测亦受到气象变化的主观局限,并不一定可行。
(3)、这一文化瑰宝如何得以传承,古为今用,与时俱进,为解决现在天气预报中“三难”瓶颈发挥作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4)、▲安徽发挥气象“趋利”功能,助推农村产业扶贫;
(5)、上角多风雨,下角广种田,月口刀兵动,月后大荒年。
(6)、早霞: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有早霞,意味着云块出现在西方,则东方较为晴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大多分布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处于北温带,高空盛行的西风会将西边的云雨挟带到东边的晴朗天空,造成系统性降水(规模较大的降水),与“东虹日头西虹雨”的原因相似。这意味着你需要注意突然倾盆而下的大雨。
(7)、昴星团在我们中国传统星官中属于“四象”中的“西方白虎”,是西方白虎的七宿中的第四宿,代表动物是“昴日鸡”,在《西游记》中曾帮助悟空战胜蝎子精的,就是这位“昴宿星君”。我们中国人在很古的时候就知道如果日落时昴宿在中天,就说明是冬季了。
(8)、▲重庆清单化、流程化、信息化,构建气象安全管理新模式;
(9)、10年前,当得知时任中国气象局长郑国光中学时代也办过气象哨,也是个谚语迷,并以此确立了人生志愿,一生献身气象事业。于是我给他写信,谈了我对谚语的传承危机的看法,局长及时批复表示支持。省、市、县气象部门领导登门专访,听取建议,并被录用为县气象业余信息员。
(10)、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像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11)、▲福建实现网格气象预报业务化,牵引智慧气象服务转型升级;
(12)、雨天时,空气中水汽含量丰富,湿度大。往往小虫子的翅膀上面有小水滴,其就比一般时候重,飞得就平时低了。燕雀也不例外,于是乎捕食小虫子的燕雀也就飞低下来。
(13)、小暑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六月天,只有身体虚寒的人才盖得住棉被。
(14)、▲青海采用先进观测和信息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推进艰苦台站观测业务无人值守;
(15)、解释: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下雨之前的预兆。
(16)、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蜘蛛结网天放晴。
(17)、第其中还包括着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牵强附合,但如果我们能用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就不难去粗取精,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
(18)、意思是说如果天上的云往东走,一般是下不了雨的,还有下半句吗,我加了一句:“云往南不要谈”。这个谚语是比较准的。
(19)、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各种天气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而且各种尺度系统间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许多天气系统的组合,构成大范围的天气形势,构成半球甚至全球的大气环流。
(20)、由此可见,波状云的产生,往往预示着大气层的上层很稳定,对流不强,少形成降水。头顶有波状云,预示着今日无雨。
3、搜集天气谚语
(1)、意思是说下午太阳落山时,如果西边有大块的云遮挡住落山时的太阳,太阳光从云边缘射出几束像箭一样,那么明天就要下雨。这个在每年夏秋季节观察验证,一般是比较灵的。
(2)、一年级(下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附答案,可打印
(3)、大气中,空气上下层均稳定时,不利于波动的形成。
(4)、“霜后暖、雪后寒”——下了大霜,白天气温相对高一些;雪止天晴,化雪时要吸热,气温较低。
(5)、气象谚语,因地域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北方和南方就有差别。这里我收集的气象谚语,可能不全,还有待于进一步充实。不知是否值得各位一读?
(6)、2017年度气象部门创新工作项目评选注重开放性,新增网上评比渠道,并邀请外部门专家,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和9个中国气象局直属单位申报的91个项目中,以项目率先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为原则进行评审。
(7)、◐◑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3套)+答案,检测训练
(8)、这句谚语并不是空穴来风,其中仍有其科学性。
(9)、阴天:凡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8/10及以上是称为阴。阴天是天色阴暗,阳光很少或不能透过云层。
(10)、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春东夏西秋不论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开门风,闭门雨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东风急,雨打壁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西北风开天锁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南风不过过三不雨就阴天风乱转,不用算东风湿,西风北风寒,南风暖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11)、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特色气象服务产品。图/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局
(12)、虽然世界上有很多人生处于赤道地带,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地带的气候并不会有明显变化。如撒哈拉沙漠,其终年均是酷热干燥,反之,印度次大陆与西太平洋地带则长年处于雨季,其日间的天气变化较少。
(13)、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0毫米和1小时内的降雨量达到或超过0毫米时称为暴雨。降雨量达到0~19毫米的称为大暴雨;降雨量达到200.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14)、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15)、“雨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是一年中冷的时间,也是雨雪相对集中的时间。
(16)、咱家祖籍山东,太爷自幼聪明好学,科考中秀才后随父兄来“闯关东”了,到这里安家扎根后,对当地风土自然进行深入了解,尤其是这里十年九春旱、经常偏雨现象更加细心观察。详细品验了当地流传的“景台人:地不平,转圈下雨中间晴,等到四周都下好,再到这块扎老营”的民谣。
(17)、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大雾不过过三阴雨天。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18)、因此,若傍晚看到东方有虹,则表明雨区已经东移,当地天气将转晴;若早上看到西方有虹,则表明西方空气中水滴比较多,雨区即将移来,天气将要变坏。
(19)、▲湖北深化信息共享,实现气象水文雨量资料“一张图”应用;
(20)、意思就是说夏天中午如果西南积雷雨云,很快就会移过来下雷雨的,一般顶多打十三个雷就要下大雨了。从前我们阜宁人将天空积雷雨云,叫做“起天神”。我们小时候夏天在家门口场地晒粮食,中午每过一会儿就要出来看看天气,怕西南“起天神”,一旦发现西南天气发乌,就要立即收粮食,生产队也会吹哨子叫喊“抢场”的。有的时候西南“起天神”,抢场都来不及。
4、收集天气谚语并解释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融合,助推气象普法教育。图/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
(2)、意思是说早上起来看天气,如果东南方向有乌云,那么当天要有阴雨;晚上要看夜里的天气,就看看西北,如果西北乌云多,那么夜里有阴雨。
(3)、 农业气象谚语按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①农时方面,如“白露早,寒露迟,早春种麦正适时”;“枣芽发,种棉花”,②气象和农业关系方面,如“伏里有雨多种麦”;”稻秀暖、麦秀寒”。③农业措施的气象效应方面,如“锄头底下有水也有火”。④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方面,如“槐树不开花,晚田不归家”;“夏天不热,五谷不结”。⑤天气谚语,如“月晕而风,日润而雨”。⑥农业气象灾害方面,如“豌豆开花,怕风刮”。农业气象谚语有较强的地方性和时代性,在引用时要注意在当地生产中加以检验,因地制宜地运用。特此整编看云测天谚语、观风测天谚语、雷电声光测天谚语及观物象测天谚语。
(4)、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5)、▲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大数据应用新思路,提升灾害应急辅助决策支撑新高度;
(6)、动物对下雨的`预报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7)、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8)、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来自民间的丰富多彩的天气谚语仍然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我们如果能熟识这份来自民间的“天气晴雨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的天气气象预报,就能够更好的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
(9)、可见,“东虹日头西虹雨”是降雨云系自西向东移动所带来的现象。这其实与“东边日出西边雨”意义相同,道理一致。
(10)、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11)、说明:晴转阴雨以前,空中水汽、尘埃显著增多,阳光中除红色光外,几乎全部散射,所以太阳光盘呈现"胭脂红",预兆将有风雨。
(12)、天气谚语不止以天色来辨别天气状况,亦会使用云朵形态来辨别。“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明显的布满卷云(鱼鳞状)的天空延绵很长,而这种位于高海拔的卷云指示出有低气压的云雾由西向东移至。这通常会增加风速,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增厚云朵与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生成降水作用。
(13)、这个有点像气象谚语,但更像是天象谚语,反正流传好久了,好象好多地方都知道。意思是说每年正月初初八两天晚上,看月亮(正好是上弦月)与“七女星”的位置关系,如果“七女星”在上弦月的上角方向则这一年多风多雨,也可能风调雨顺;如果在下角则是种田的好年成;如正对月口则有些地方要打仗;如果在月亮背后,则年成不好,是荒年。关于观看这个天象,还有一个附加说明,就是“七看、八定、九穿星”,意思是说正月初七就可以观察了,初八准,到初九就不灵了。关于“九穿星”,我现在猜想可能是与“月掩昴星团”有关。
(14)、下面,我们搜集了七个较常见的天气谚语,试着为大家揭示背后的科学规律。并附有美图。
(15)、▲宁夏破体制建机制提能力增效益,打造气象为农服务研服产一体化新格局;
(16)、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17)、▲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构建“3+1”全流程培训质量管理模型;
(18)、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雷打天顶雨不大,雷打云边降大雨。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急雷快晴,闷雷难晴。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春雷十日阴,冬雷十日寒。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东南方向闪电晴,西北方向闪电雨。
(19)、多云:当空中的中、低云的云量占天空面积的4/10~7/10或高空云量占天空面积的6/10或以上时称为能够为多云。
(20)、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5、有关天气谚语大全100条
(1)、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河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跑。
(2)、▲天津开展基于位置的城市积水监测及内涝预警推送服务;
(3)、正月打雷打的贼,二月打雷遍地蛇,三月打雷桃花水。
(4)、对了,“七女星”在天文学上叫“昴星团”,位于八十八个星座区域的“金牛座”,因7颗明亮恒星(一般视力看到6颗)松散在一起,所以我们称其为“七女星”。
(5)、这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枣枝芽蕾炸裂,说明春来气温已经达到基本稳定的高度,栽种棉花的季节就到来了。
(6)、▲陕西深化军民融合协同推进现代人影技术发展;
(7)、但就在前年的春天我为此出了一个洋相,一天晚上陪妻子逛街买东西,回家时顺着阜城大街向东走,一阵阵东北风吹到脸上还是蛮凉的,我说:“东北风雨祖宗,明后天要下雨了!”可是一星期都没下雨,老被妻子笑话。
(8)、于是,大气中形成了波状云,又不达降水条件。
(9)、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如:
(10)、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南风若过不下就阴天。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11)、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12)、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
(13)、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早上下雨的话,不会下太久,白天肯定会晴;但是晚上下雨就恰巧相反,晚上的雨一般会下一夜。
(14)、▲云南以云茶产业为突破,推进云南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践;
(15)、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16)、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先下牛毛没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馒头云,天气晴(淡积云)
(17)、第也正是因为这些谚语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就有很大的地方性的限制,某一谚语在北方灵验,在南方则昂事的人眼界狭窄,经验也有限,还不可能从全面联系中观察与分析问题。
(18)、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不下雨,一个夏天就不下雨。
(19)、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20)、▲辽宁参加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开创生态建设和保护气象保障服务新实践;
(1)、▲贵州以岗位技能认证为抓手,扎实推进县级综合业务转型发展;
(2)、“干冬湿年”——若冬至是晴天,则过年可能是阴雨天气。
(3)、当然,现代的天气预报还是有相当的可取之处的。预报不准确,可能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民间谚语里面朴素的气象知识,即使气象科技的进步,在今天还是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它在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甚至在农业、渔业生产中还具有一定的实效。
(4)、古时候,人们没有现代的科技手段预测天气,因此,古人只能靠观天打卦了。即使到了现在,在广大的农村中,许多人还是沿用古老的习惯,村民出门劳作或出门办事,常靠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决定如何安排生产劳作、外出办事。而这些经验性总结通过老一辈人的口传和积累,至今还在起作用,有时比天气预报还准。
(5)、▲海南以d建为抓手,扛起守护祖国南大门的气象担当;
(6)、课题组在西藏阿里地区普朗县采访收集民间气象谚语。图/朗杰次仁
(7)、来源:《中国气象报》2018年1月12日一版
(8)、“过了冬,长一葱”——冬至是一年中白天短的一天,冬至后白天逐渐变长了。
(9)、意见是说冬至这一天天气晴朗,那么除夕和春节就要下雨下雪,但好象这个一点都不准,过冬是阳历,而除夕和春节是农历,这很少对得上巧的。反正我坚决反对用农历谈天气。
(10)、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11)、◐◑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重难点突破卷(3套),全面巩固提升!
(12)、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科研人员在吉尔吉斯斯坦架设西天山森林气象监测站。图/文张同文
(13)、◐◑ 小学二年级语文《排列句子》专项测试集(附答案),提分必练!
(14)、图为辽宁省盘锦市湿地生态监测站工作人员在盘锦芦苇湿地保护区维修生态监测设备。图/文孙占印
(15)、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16)、图为变为无人值守台站的托勒气象站观测场。图/金泉才
(17)、“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民间谚语关于天气117句(收集天气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