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子的主要内容
1、杏林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让孩子们高声诵读,读出每个句子作者想表达的内容;
(2)、飞蛾强烈的求生欲,令作者震惊,瓜苗顽强的生命力,让作者赞美。所有这些引发了杏林子对生命的思考,连小动物和小植物都这样珍爱自己的生命,更何况我们人类。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5)、每年春天我都会去公园赏花,在那五颜六色、娇艳欲滴的鲜花旁边,会有许多只蝴蝶和蜜蜂围着飞舞,美丽极了!有只蝴蝶正在花朵上驻足,它仿佛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一般动也不动,竟然没有发现站在旁边的我,于是我轻声走过去,一下子抓住了蝴蝶的一只翅膀,蝴蝶在我手中拼命地挣扎,不停地煽动着另一边的翅膀。我感到了一股股力量在我的手指中跃动,让我忍不住松手放了它,那一刻,我学会了要善待每一个生命!
(6)、你可能会问,是什么让你有以上感慨?那,是一篇极具影响力的课文,它通过描写在死里挣扎的飞蛾,砖缝中长出的瓜苗,倾听自己的心跳,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感受生命的顽强。我也感受过一切渺茫、没有希望时的心情。
(7)、(2)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挣扎、跃动
(8)、我永远忘不了第三自然段,一粒小小的香瓜子竟然可以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没有水源的小砖缝中,长出一截小瓜苗。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即使在恶劣的情况下,什么困难都不会阻挡着我们前进的脚步。无论多么困难,都要有不屈向上的精神和勇气。
(9)、张海迪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她自小是一位残疾人,可是她珍惜时间,整天看书学习知识,自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她用自学的医药知识和针灸技术落后为群众治病,被群众誉为“80年代的新雷锋”。她忍受着病魔的摧残,用惊人的毅力写了长篇小说《绝顶》与《天长地久》,作为文化交流学者到德国生活了一年,还当选为中国残联主席。1994年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庄重文学奖,1994年获得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她取得的非凡成就,连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也自愧不如,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10)、一不小心掉进砖缝的瓜子,竟然长出了瓜苗!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在没有阳光,没有水,没有泥土的艰苦环境下,小瓜子不屈向上,茁壮成长,冲破了坚硬的外壳,后竟然长成了瓜苗,虽然它只活了几天。相对于那些掉在泥土里的瓜子,这颗瓜子不幸,可它并没有灰心,它的芽更加努力地向外冒,它的根更加努力地往里钻,所有阻挡它的碎石,都被它顶到一旁。它这么努力,只为见一眼阳光,它的生命力多顽强啊!再看看我们,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还不认真学习,真对不起我们的生命。一个人活着,可以好好使用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们要对自己负责。
(11)、作者又看到了从墙缝中冒出的瓜苗,用听诊器听到了自己的心跳,这些都是生命的象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老羚羊为了保护后代而摔下山涧;大狗为了救出孩子而冲进火堆;母象为了救小象而遭电击……这些例子使我懂得了不光人有生命,动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万物都有生命,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1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9课,齐读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板书:杏林子)你了解杏林子吗?(出示杏林子头像及简介)就是这样一位全身瘫痪的人,她是怎样感受生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3)、复习导入,梳理旧知,巩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温故知新。
(14)、生:生命就是在手中极力挣扎的小飞蛾,生命就是砖缝里不屈向上的香瓜子苗。
(15)、知识与能力: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弹”,掌握“震撼、欲望、糟蹋、骚扰、茁壮、有限”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三个引发对生命思考的事例。
(16)、我要珍惜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生命,我可以好好利用它,也可以白白糟蹋它。我必须得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生命生命》读后感300字15近,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举了3个例子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惊叹和感慨,以及他对生命的看法。
(17)、和张海迪相比,我根本算不上什么。因为,我有时是这样想的:暑假先玩,再去旅游,后一星期在写作业,可这样我经常退步。上一个暑假,我提前写完作业,舒服,无忧无虑。但,张海迪还是我的榜样,她的故事激励我要热爱生命,不要浪费。《生命》读后感9我读了《热爱生命》这本书,主人公的.坚强斗志深深的感染了我。
(18)、教学目标: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读准并会写本文出现的8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不屈向上、茁壮生长、震撼”等新词。
(19)、——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生命生命》课堂教学实录
(20)、重点: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2、杏林子的主要内容概括
(1)、生活,是什么?在课堂上,云青说:“人生是一个人的一生。”泽泉说:“生活是一个人的时间。”闵毅说:“生活是你一生中获得的所有幸福的总和。”听到他们的回答,我默默地问自己:生活对我来说是什么?
(2)、 (4)想象说话: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只握在作者手里的蛾,你会怎么想?
(3)、让我们再回到课题,生命出现两次,表达了对生命强烈的呼唤。
(4)、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5)、我也有这样一件事,有一年,我去外婆家玩。我和小银用木棒粘蜘蛛网,我缠住棒子,然后去粘蝴蝶、蜻蜓等,但我发现,每天去同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有蜘蛛网,我慢慢地感到奇怪,后,我就在那里等着,看为什么每天都有蜘蛛网出现。我先把蜘蛛网弄烂,然后就坐在那里,我突然看见有一只蜘蛛开始织网了,它的网是那么细,风一吹就断了,但是它却毫不气馁,坚持着织了一次又一次,终于织完了,小小的蜘蛛有如此的耐力,我的心有怦然一怔。
(6)、再与蚊子一比,我们人类是不是更加渺小了呢?我们人类在大难临头时,脑子里留下的只是绝望,连一点挣扎都没有。
(7)、杏林子12岁时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百分之八的关节都不能动。尽管如此,她还是坚持写作。在它的轮椅上,经常放着一块木板,她就用两根手指夹着笔写字。
(8)、生:先写了飞蛾求生,接着写了瓜苗生长,后写了静听心跳。
(9)、有一次,我读到张海迪阿姨的故事,我觉得她伟大。她五岁就得了一场大病使她残疾了。她不能上学,只能看着同龄的小朋友快乐地上学。但是他自学了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并考了硕士学位。她还自己学习了医学和电工学。免费为村民治病、维修电器。我明白了只要活着就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0)、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深刻理解三个事例所蕴含的道理。
(11)、生:我想,可能是作者意识到小飞蛾虽然只是一只小小的昆虫,但是它也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只要是生命,就应该得到尊重。
(12)、第一单元让我了解去旅游可以认识、了解更多;第二单元的知识就教我们要诚实有信,就像一句话:人的一生要活的诚实有信用,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第三单元是科学的进展,现在21世纪的电脑,电视,电话……都在发展。虽然我还没有成年,但是我还是在努力,我已经快到五年级了,我知道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我一定会加油,超越自己!《生命,生命》读后感11生命如花,娇柔而易谢;生命如水,宁静而易逝;生命如碗,洁白而易碎。
(13)、在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里,她通过飞蛾求生,墙缝的香瓜子生长、自己感受心跳这三个事例,向我们道出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飞蛾求生——珍视生命;墙缝的香瓜子生长——生命顽强;自己感受心跳——懂得自我珍惜生命。其中,我对“墙缝的香瓜子生长”这一个小事例感动深。
(14)、我觉得生命原来是这么可贵。它是不能用金钱买回,换回的。我们的生命仅仅只有那么一次,不管你有没有创下伟大的成就,或是只做了些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需要珍惜生命,勇敢去面对生活!
(15)、生命的确是顽强的!有一次夏天,因为很热,所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泳馆游泳。刚开始还好好的,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游泳圈从我身上脱落了(我还不会游泳,而且这是深水区),我很惊慌,还很害怕,害怕我就这样消失。出于本能,我拼命地在水里扑腾,挥动双手,乱踢双脚,可这样不但没有让我浮上水面,反而让我沉下水底了,我努力的想游到岸边,可是没有成功。后还是岸边的一位叔叔发现水里有动静,及时的救了我。我睁不开眼,还感觉呼吸不了,我本以为自己会就这样死去,可突然,我睁开了眼,呼吸也变得正常了,我觉得这很不可思议!我又回到这个世界了?是的。
(16)、补充材料(杏林子简介的视频)以了解杏林子的残疾和她对生命的珍惜,再次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生命的可贵;
(17)、师:让我们带着杏林子对生命的敬畏大声的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或者喜欢的句子待会朗读分享。
(18)、12岁时罹患罕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不便,只有手指可以动。自此身心饱受病痛煎熬。作品《生命,生命》已被选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教科书第17课,代表作:《生命生命》。
(19)、我们人只有一次生命,命运都把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我们是珍惜它,好好利用它,和让自己永生?还是白白地糟蹋它,毁灭它,来个慢性自杀?这都由我们自己决定。我必须好好利用它,让自己活的光彩有力。雷锋曾说过:“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
(20)、虽然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我们人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而且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它的珍贵,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更加坚强、勇敢。生命生命读后感4今天我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
3、杏林子代表作有什么
(1)、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生齐读)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师:这是一只弱小的昆虫。一个弱小的生命,却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的确,凡是生命,都必须得到尊重。(板书:尊重)再看看从“瓜苗生长”中,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思考?
(4)、我喜欢这本书,里面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特色,希望你有机会也看一下吧?《蝉》读后感14 在课堂上,我学过了《蟋蟀的住宅》、《蜜蜂》,这两篇文章都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他热爱大自然,总是耐心细致地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
(5)、小时候,我曾得了一各怪病:下肢发软、无力。为这事,我们跑遍了全市的医院,终于,在一家医院里查出这个病的名称——滑膜炎。不久,我住院了。看着输液瓶里一秒钟滴一次的药水,我几乎绝望了!人的一生,只不过一挥而过罢了,难道就这样打发了?我心里无数次地问自己。
(6)、《生命生命》是香港女作家杏林子(本名刘侠)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三个事例引出了对生之、生命力和生命的感悟,并从不同的侧面引发出了三点思考:即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要让有限的生命发挥了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
(7)、3)、带着顽强勇敢,再一次呼唤生命——(齐读:生命生命)
(8)、记得在幼儿园时,有一次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些小麦的种子,让我们回去养在有水的小碗里,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观察它的生长。看着这些种子一天天的由小变大,长出细细的、白白的、像胡须一样的根毛;发出嫩黄的小芽;后来长成绿油油的、整整齐齐的小麦苗,我是多么的开心。那时的我还太小,对这件事没有更深的体会,只是为这件事感到很快乐。当今天读了《生命生命》这篇课文,看到那粒小瓜子在那恶劣的环境下茁壮生长,我这才深刻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生命中那股力量。
(9)、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让它白白流失,要像作者杏林子一样,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光彩有力。《生命生命》读后感300字6暑假期间,我读完了《生命生命》这篇文章,真正的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10)、记得有一次,表妹真聚精会神地做着作业,好像就是天塌下来也不关她的事似的。我心中立刻产生了一个念头:去吓吓她!我踮起脚尖,轻轻地走了过去,正要行动时,“啊”一声大叫震得我耳朵都快聋了似的!我一咬牙,把头慢慢的转了过去,切,原来是表哥啊,幸灾乐祸的他,现在正捂着肚子在地上边打滚边笑呢!
(11)、师:同学们,请回顾前面我们看到的作者简介,再说说你对作者的这番生命感悟的句子的理解。
(12)、抓住根本,着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什么?新一轮课改精神,越来越明确地昭示——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遵循母语学习规律的学习方法,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实录中显示,汪老师的教学,着力培养的就是这些根本性的语文要素,他将之具体细化为:让学生学会提问题,学会思考,学会概括,学会默读涵泳,学会摘抄积累,学会书写读书感受。对这些语文要素,他不是机械地让学生枯燥地进行操练,而是有机整合,在教学进程中随机安排,让学生拾阶而上,一路收获,一路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自始至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去发现,去获得个性化的感受。如,读题环节,他先故意“示弱让学”: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时很是困惑,这个课题不知道怎么读才是正确的。是很欢快地读,还是很深沉地读?是很乐观地读,还是很绝望地读?你们谁帮我出出主意?这就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发表看法时,又要求学生说出这么读的理由。不露痕迹地培养了学生读书要思考的好习惯。再如,在细品三个事例过程中,王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对三个事例进行求同思维之后,又驱动学生去历练求异思维,去精细地体悟它们间的细微差别,其中不仅辨别了“坚强”与“顽强”的不同,还揭示了不同事例中分别蕴含的:生命“值得尊重”“值得敬畏”“值得珍爱”三个不同要义,轻松而顺利地直抵杏林子要抒发的课文主旨的各个维度。
(13)、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的思路,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4)、①“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15)、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16)、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
(17)、初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这篇散文,把它工整地抄写在自己的随笔本上,很庄重地读了一次又一次。那时的我就是一个读者,没有想过教学的那些事,因为它不是我们教材里的内容。
(18)、以后的时间里,我不会再浪费时间,让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学到更多的知识。自然界有许多相同的东西,但是生命却是的。如果失去生命一次,它便不会再回来。让我们珍惜宝贵的生命吧。
(19)、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骚扰着我。趁它停下的
(20)、读了课文,让我感受到了,不管是什么生物,它们都有生命:那只飞蛾,为了仅仅九天的生存时间,在杏林子的手中挣扎,那样强烈的生命力令杏林子感动,忍不住放了它;那粒香瓜苗,自阿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和水的钻缝中不屈向上,让杏林子对它刮目相看。
4、杏林的内容是什么
(1)、啊!我仿佛正凝望着可轻视的存在!生命的赞歌是视死如归,是不屈不挠,是无私奉献……《生命,生命》读后感9《生命生命》这篇课文使我深受教育。因为生命珍贵,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应该过出有价值的人生。这篇课文开头就问我们“生命是什么?”,不过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答案,而是先设置一个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用了飞蛾挣扎求生、瓜秧不屈向上、倾听心跳律动的三个事例告诉我们要积极面对人生,要珍惜生命。我认真学完了这篇课文,感触很深。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杏林子的主要内容概括61句(杏林子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