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大全126句(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论语经典名句赏析

1、论语经典名句1

(1)、“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因此我们开设(21天搞定高考必考名著)免费学习班,《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边城》、《四世同堂》、《红岩》、《平凡的世界》、《雷雨》、《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老人与海》、《西游记》、《水浒传》,以上14本名著,21天帮你搞定!

(7)、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

(8)、(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9)、寓意宝宝在日后的发展中,能够振兴家族,做一个有品德高尚优良品质的人。

(10)、(意译)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2)、15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15)、(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16)、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19)、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0)、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孟子《校人烹鱼》

2、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1)、(注释)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2)、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4)、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5)、(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6)、白话文释义: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

(7)、年富力强:年富,往后的年岁还多,指年轻力壮。《论语·子罕》:“后生可畏”。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自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1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2)、(讲解)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3)、赏析:礼仪的作用,是以和为贵。先王传下的大道,都是以“礼以和”为好的,做事情无论大小都遵从。这句话言简意赅的说出了礼是普遍的规范。

(14)、(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5)、(原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16)、翻译:孔子说:“天气寒冷了,然后才能知道松柏是后才凋落的。”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第六》)

(18)、(意译)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9)、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论语名句精选

(1)、(原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颜渊》)

(2)、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3)、君子团结人而不搞拉帮结派,小人只搞拉帮结派而不团结人。

(4)、069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1)、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显得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显得虚浮。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适当,才可能成为君子。

(12)、(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

(13)、翻译: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孟子《孟子》

(1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6)、鸣鼓而攻之:比喻宣布罪状,加以声讨。《论语·先进》:“子曰:‘非吾徒也,小子可鸣鼓而攻之可也。’”

(17)、 广场上,一位老爷爷在练地书,他一笔一画认真地写着。他写的正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老爷爷是想告诉我们,他希望来到北湖的人都看重的是礼、义、仁、智、信,而不看重利益。

(18)、(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19)、(讲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却可用小事情考验他。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4、论语经典名句及解析

(1)、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威,畏也。——《说文》

(2)、04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赏析)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5)、(原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6)、(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索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7)、翻译: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不随便说话的人接近于仁。”

(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9)、(讲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0)、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 阜)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1)、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1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3)、白话文释义: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5)、取自《论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解析:提取「敏、学」两字搭配起名,延伸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寓意内涵。突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希望他爱学习,聪明,思维敏捷。

(16)、(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7)、(直译)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18)、温故知新:温,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论语·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

(1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论语经典名句解析

(1)、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4)、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5)、(意译)我们之所以用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可宝贵的。

(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7)、注释: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心中常怀忧怨。

(8)、 往九思桥的左边看,随我们的视野来到阳光广场吧!它十分宽广,也十分安静。对啊,经过九种思考之后,大家都变成君子了!再回来说阳光广场吧!它使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心胸更宽广,因为它容得下五彩缤纷的花朵,花朵朝它微笑;它容得下绿油油的小草,小草向它跳舞;它容得下高耸入云的古树,古树给它讲故事……“孩子们,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们可要记住了!”

(9)、(讲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知啊。

(10)、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译文: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1)、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指文和质配合得很好。形容举止文雅,态度从容不迫。《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3)、(讲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爱真理胜于爱生命)。

(14)、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5)、君子待人和顺友善,但不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小人虽常和他人保持一致,却是毫无原则、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讲解)到了一年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后凋谢的。

(18)、翻译: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19)、(翻译)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2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装模作样,这样的人很少有仁义之心。”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5)、翻译: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节制礼乐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优点为快乐,以广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恣淫乐为快乐,以放荡无度为快乐,以宴玩荒淫为快乐,都是有害的。”

(6)、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7)、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论语·宪问》

(8)、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9)、(讲解)自身言行正当,即使不下命令,别人也会跟着行动;若自身言行不正当,即使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

(10)、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11)、 我是一阵微风,一阵爱风景的微风。今日我将去北湖游览,跟我一起来吧!

(1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4)、(讲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样(只有一种固定的用途,要在任何环境都能发挥君子的作用)

(15)、(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16)、(意译)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样,从不沾边。

(17)、(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8)、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9)、《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论语名句赏析,欢迎阅读。论语名句赏析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选自《学而第一》)

(20)、理屈词穷: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4)、(讲解)聪明的人不会疑惑,实行仁德的人会忧愁,真正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论语经典名句大全126句(论语经典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