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100首108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0首)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0首

1、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0首

(1)、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2)、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陈与义《临江仙》

(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5)、吴钖畴逢人篸艾知重午,漫把青钱问酒杯。岂是醉狂慵弔古,独醒不禁客愁来。

(6)、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灵均标志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糈。谁言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宋·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7)、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贝琼《已酉端午》

(8)、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9)、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0)、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

(11)、刘禹锡这首诗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在州刺史的主持下,各队龙舟决一胜负。胜者欢欣,败者沮丧。赛后女子在水中嬉戏,与岸边彩旗相映生辉,为节日增添了无限的生趣。

(12)、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____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

(13)、请君看今朝,轻舟托浪飞,古今莫独醒,离骚歌九篇。

(14)、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15)、翻译: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

(16)、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17)、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8)、《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唐/徐夤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之贶以诗还答》唐/权德舆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

(19)、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

(20)、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

2、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100首

(1)、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一一殷尧藩《端午日》

(2)、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3)、萱草榴花,画堂昼永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4)、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6)、洪升这首诗道尽了寒食节时,思念父母亲人的真实感受。

(7)、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端午节古诗名句欣赏和有关端午的谚语端午节的谚语: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江浙)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下面再整理一些跟端午节有关的经典古诗名句:端午日赐衣(唐)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屈原塔(宋)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端午三首(宋)赵蕃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尝闻求福木居士,试向艾人成祝呵。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酒,为君击节一长歌。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和端午(宋)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注:讵:(j)怎,岂。讵能,怎么能。)端午节古诗名句端午即事(宋代)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午日观竞渡(明)边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注:木兰舟:传说鲁班曾刻木兰为舟山,后用木兰作为好船的美称。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清)顾太清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有关端午节的古诗文花心动

(8)、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一-文天祥《端午即事》

(9)、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10)、故人不可见,新知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11)、《五月芍药》元/马祖常红芍花开端午时,江南游客苦相疑。上京不是春光晚,自是天家日景迟。  《端午节饮客与赵伯高》元/虞集龙沙冰井夏初融,簪笔长随避暑宫。蜡烛烟轻留贾谊,铜盘露冷赐扬雄。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忽听满船歌《白苎》,翻疑昔梦倚春鸿。

(12)、   小时候的端午节虽已远去,但儿时过端午的温馨气氛却时刻萦绕心头,伴随永远,因为它早已被我深深地刻记并永久珍藏心底!

(1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一一苏轼《浣溪沙:端午》

(14)、“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15)、    大人们说疥蛤蟆躲端这天听不到它的叫声,看不到它的影子,不知其中奥妙。家家门上都悬挂着符、艾蒿和五彩线缝制装满五谷杂粮的大红公鸡。女孩们头戴符、艾和用油光彩纸做的、镶嵌着五彩线的牡丹花,互相比美赛靓。那时以为戴艾有人爱,戴符有人扶。还有用彩布和五彩线做的抽抽和小公鸡,每人一大串,藏在衣里,女孩们互相抢看,又神密又好奇。

(16)、彩缕纤仍丽,凌风卷复开。方应五日至,应自九天来。在笥清光发,当轩暑气回。遥知及时节,刀尺火云催。

(17)、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8)、赏析: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人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臣子所受到的冤屈。

(19)、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20)、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3、关于端午节的诗一百首

(1)、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2)、端午节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有争论。概括起来有六种说法:一说是祭奠龙的节日,二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三说是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四说是纪念春秋时代吴国大将伍子胥,五说是纪念会稽孝女曹娥,六说是起源于五月五日的恶月恶日的俗忌。

(3)、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4)、苏轼在这首端午的诗中,描绘端午的习俗: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

(5)、这首诗记录了作者在端午时节包粽子和编织五彩丝线小习俗,而所编织的彩线的来历是古代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在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以辟邪。门口挂菖蒲也是古代端午小习俗,因为菖蒲作为“天中五端”之首,它的叶子形状像是古代的宝剑,所以在民间过去也称它为“水剑”,说它能“斩千邪”。端午节期间把菖蒲悬挂在家门口,既能驱邪避害。

(6)、关于端午节第一个就会想到肯定是爱国诗人屈原,而古代在端午诗歌也会缅怀屈原。

(7)、苏轼在这首端午的诗中,描绘端午的习俗:童之臂、门之艾、菖蒲之剑、风筝漫舞、对酒当歌、龙舟竞发、诵君之赋,哪个不是美轮美奂的图画?

(8)、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____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0)、空惆怅,谁复吊沅湘。一一舒顿《小重山端午》

(11)、⾓⿉包⾦,⾹蒲切⽟,是处玳筵罗列。  ⽃巧尽输少年,⽟腕彩丝双结。

(12)、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3)、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14)、    汨罗江畔龙舟渡,家家米粽飘香。一年一度又端阳,楚天啼泣祭忠良。

(15)、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16)、大家对国家的忠贞如果能始终如这种美德一定也会在后世子孙中传扬。

(17)、碧溪留我武关东,一笑怀王迹自穷。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墙谷堑依然在,弱吐强吞尽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长卷夕阳中。

(18)、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19)、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且传觞。

(20)、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一赵蕃《端午三首》

4、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0首4言诗

(1)、共葬鱼娘子斩蛟翁,穷欢赏。 麻与麦,俱成长。蕉与荔,应来享。

(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寒食,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旧时在清明节前的一两日。

(5)、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6)、在元代诗人袁易的《重午客中》中是这样写的:

(7)、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8)、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宋·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9)、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10)、诗人感叹世道的不公平,如此大的江水却洗不清爱国忠臣的冤情。

(11)、翻译: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薄绸,明日端午节一定要浴兰汤。

(12)、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13)、竹叶于人绿,榴花此日红。未须嗟旅泊,吾道岂终穷。

(14)、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15)、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16)、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7)、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唐代殷尧藩《同州端午》

(18)、古诗里也描述了很多古人在过端午节的时候的风俗和热闹的活动的。

(19)、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20)、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5、端午节日的古诗20首

(1)、释慧照端午龙安亦鼓桡,青山云里得逍遥。饥餐渴饮无穷乐,谁爱争先夺锦标。

(2)、清明是古人出游踏青的日子,“归穿细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真实再现了唐代人清明时出游的情景。

(3)、《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4)、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

(5)、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6)、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7)、《上京次李学士韵五首》元/王士熙芍药阑前春信迟,燕京端午石榴时。双双紫燕自寻垒,小小白翎能念诗。《端午词》元/张宪榴花照鬟云髻热,蝉翼轻绡香迭雪。一丈戎葵倚绣窗,雨足江南好时节。五色灵钱傍午烧,彩胜金花贴鼓腰。段家桥下水如潮,东船夺得西船标。棹歌声静晚山绿,万镒黄金一日销。

(8)、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9)、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10)、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11)、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菖蒲角黍家家节。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宋·赵长卿《醉落魄重午》

(12)、赏析:上阕写端午日,石榴花盛开,丝线包裹粽子,佩香囊,悬菖蒲,拴五色丝线,龙舟竞渡等,下阕重点描写竞渡场景,后是嗅着荷香,身披月牙微光而回。

(13)、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14)、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15)、如今溪上,欢盟分付年少。 遍是眉好相宜,呼儿扶著,把菖蒲迎笑。

(16)、奸当道,谣⾔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17)、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8)、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19)、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宋·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20)、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

(1)、儿女醉,笑还语。 醉余更作婆娑舞。又谁知、灵均心事,菊英兰露。

(2)、   一丈红尘谁看透,长风散了豪情。古今同憾自惺惺。追寻吟不尽,求索入琴筝。  竞日千帆拼汩水,渔歌鼙鼓和鸣。清流浊浪共涛声。新诗传旧赋,黄酒祭先生。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一一苏轼《浣溪沙端午》

(5)、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 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

(6)、邹浩去年端午尚京居,骨肉团栾奉板舆。今日菖蒲还荐酒,犹于岭表待文书。

(7)、清明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此天清地明之时遥祭先祖,又何尝不会生出一些慨然之意呢?

(8)、黄公绍看龙舟,看龙舟,两隄未鬬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

转载请注明出处阿文说说网 »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大全100首108句(关于端午节的古诗100首)